㈠ 美國國會何時授予羅斯福規定黃金價格的權利
美國史綱要的表述不太合常理,感覺仍然應該是改變紙幣美元對黃金的比價,也許是譯者的問題。
是否把「百分比」翻譯成了「美分」?大部分時候這倆是同一個單詞。percent?
㈡ 羅斯福新政《緊急銀行法》中宣布禁止兌換黃金和出口黃金的作用是什麼
穩定匯率,抑制通貨膨脹。降低美元貶值帶來的影響
㈢ 分析羅斯福"黃金國有"措施的背景和作用
, 方法潤體乳
㈣ 羅斯福新政中放棄的「金本位制」,與1971年美國經濟滯漲,尼克松宣布放棄的「金本位制」有何區別
二者的區別如下:
(1)背景不同:
羅斯福新政的背景是當時發生了經濟危機,美國經濟陷入了經濟危機的泥淖,以往蒸蒸日上的美國社會逐步被存貨山積、工人失業、商店關門的凄涼景象所代替。86000 家企業破產,5500 家銀行倒閉,全國金融界陷入窒息狀態。尼克松宣布放棄的「金本位制」的背景是日益嚴重的美元危機。
(2)目的不同:
羅斯福新政的目的是破除黃金對貨幣的限制,增發大量的貨幣,刺激經濟,實行貨幣寬松政策。這樣政府或者說美聯儲就可以有更多的錢借貸給需要的企業和個人,幫助經濟復甦。
尼克松政府放棄美元「金本位制」,實行黃金與美元比價的自由浮動。 是尼克松針對當時美元危機所採取的措施,這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基礎已全部喪失,美國可以實現將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功能,美元可以無限制發行。
(3)主要政策不同:
羅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整頓銀行與金融系,下令令銀行休業整頓,逐步恢復銀行的信用,並放棄金本位制,使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尼克松新政主要內容:①停止履行外國政府或中央銀行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②對進口商品增收10%的進口附加稅。
㈤ 羅斯福新政為什麼禁止儲藏和輸出黃金
為保護銀行儲備和阻止黃金外流
㈥ 什麼是金本位制,羅斯福為什麼要放棄
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於若乾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
羅斯福放棄的原因就是為了防止美國持有的任何黃金外流。
他這樣做的目的是:C.刺激通貨膨脹,推動經濟復甦
㈦ 羅斯福新政為什麼要禁止黃金出口
黃金是硬貨幣,也就是即便是經濟再不景氣,黃金的價值也不會貶值太多,因此,黃金是財政儲蓄的重要組成部分,禁止出口也就理所當然了。
㈧ 上世紀30年代,羅斯福為什麼要放棄金本位制
1929年到1939年,美國爆發了古往今來都是大災難的經濟危機——大蕭條。
胡佛總統還本著保守不幹預的態度誠惶誠恐的企圖搞預算平衡。羅斯福則一方面批判胡佛預算平衡沒做好,自己上台能把預算平衡做得更好。一方面宣城自己有辦法讓美國走出困境。
後來羅斯福在競選中獲得了勝利。他上台後,成立救濟署等部門專門救濟失業人士,同時大搞基礎建設、以工代賑,成立保障體系,調查整頓金融機構等措施。
但是政府做這些救市,也是要錢的。預算平衡這個底線是保不住了。財政赤字一路高漲。同時,為了更進一步解除錢的匱乏這個矛盾。他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廢了金本位制。於是美元從實體(可以兌黃金)變成了信用(依靠印刷機構政府的擔保來實現)貨幣。這樣一來,政府印錢就不用拘泥於有限的黃金了(有限的黃金,可以支持有限的紙幣。但是脫鉤後,紙幣可以在信用和強權面前不斷擴張),而是可以按需印製了。
通過讓美元脫離金本位制,解放了美元。美元也可以按照政府需要開始貶值了:貶值的好處是什麼?一,可以沖淡債務,減輕很多人的生存。當然這個對債權人不利。(好比你1980年找朋友借了1萬;2016年你連本帶息換了他5萬,那時候他1萬可以買套房子還有餘,現在他5萬拿去做個首付都捉襟見肘)第二,美元貶值,促進了美國對外貿易。不亞於搞低價折扣。第三,可以進行一次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廢除了黃金證券等兌換,就使得一些原有的集中於少數人的財富被國家從最高層規劃上徵用出來,進行了再度分配。(這里還有個小故事,有個逃犯後來被抓到了,原因就是那時候黃金證券已經不能兌付了,而走投無路的他還企圖用自己的證券去兌現)。
但是這時候,經濟陷入怪圈,政府印錢救市,則行情好;政府宣布減弱刺激,則行情轉壞。
這個循環很難打破,怎麼辦?——加入二次世界大戰。
真正使得這次危機被化解,並開啟了美國經濟新的飛躍的起點,不是這些,而是二戰。
通過加入二次世界大戰,大搞戰時經濟制度。不但創造了需求,也使得政府全面介入,管制價格、管制生產,成了有計劃的經濟。通過這一大戰,走出了這個陰霾。
㈨ 什麼是金本位制,羅斯福為什麼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