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技術指標經濟指標

技術指標經濟指標

發布時間:2021-12-25 18:45:16

❶ 技術經濟指標包括哪些內容

技術經濟指標是指國民經濟各部門、企業、生產經營組織對各種設備、各種物資、回各種資源利用狀況及其結答果的度量標准。它是技術方案、技術措施、技術政策的經濟效果的數量反映。
技術經濟指標可反映各種技術經濟現象與過程相互依存的多種關系,反映生產經營活動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和經濟成果。各部門和企業都有一套與本部門、本企業的技術裝備、工藝流程、所用原料、燃料動力以及產品特點相適應的技術經濟指標。
各行業的技術經濟指標內容各有不同,比如建築行業的經濟技術指標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有: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長率:2-5% 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過2%
3.房屋維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維修人員勞動生產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質量合格品率:100%,其中:優良品率30-50 %
6.維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年職工負傷事故頻率:小於3‰
8.小修養護及時率:99%
9.房屋租金收繳率:98-99%
10.租金用於房屋維修率:不低於60-70%
11.流動資金佔用率:小於30%
12.機械設備完好率:85%

❷ 技術經濟指標怎麼計算

技術經濟指標計算
(一)住宅設計應計算下列技術經濟指標:
1.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m2)
2.套內使用面積(m2/套)
3.住宅標准層總使用面積(m2)
4.住宅標准層總建築面積(m2)
5,住宅標准層使用面積系數(%)
6.套型建築面積(m2/套)
7.套型陽檯面積(m2/套)
(二)住宅設計技術經濟指標計算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等於各功能使用空間牆體內表面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之和。
2.套內使用面積等於套內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之和。
3.住宅標准層總使用面積等於本層各套內使用面積之和。
4.住宅標准層建築面積,按外牆結構外表面及柱外沿或相鄰界牆軸線所圍合的水平投影面積計算,當外牆設外保溫層時,按保溫層外表面計算。

5.標准層使用面積系數等於標准層使用面積除以標准層建築面積。
6.套型建築面積等於套內使用面積除以標准層使用面積系數。
7.套型陽檯面積等於套內務陽台結構底板投影凈面積之和。
(三)套內使用面積計算應按下列規定;
1.套內使用面積包括卧室、起居室、廚房、衛生間、餐廳、過道、前室、貯藏室、壁櫃等使用面積的總和。
2.使用面積按結構牆體表面尺寸計算,有復合保溫層時,將復合保溫層視為結構牆體厚度扣除後計算。
3.煙囪、通風道、管井等均不計入使用面積。
4.躍層住宅中的套內樓梯按自然層數的使用面積總和計入使用面積。
5.利用坡屋頂內空間時,頂板下表面與樓面間凈高低於1.2m的空間不計算使用面積;凈高在1.2-2.1m的空間按1/2計算使用面積;凈高超過2.1m的空間全部計入使用面積。 6.坡屋頂內的使用面積應單獨計算,不得列入標准層使用面積和標准層建築面積中,須計算建築總面積時,利吊標准層使用面積系數反求。
(四)陽檯面積應按結構底板投影凈面積單獨計算,不計人每套使用面積或建築面積內。

❸ 什麼是技術經濟指標名詞解釋下

11.0.1 技術經濟指標是從量的方面衡量和評價規劃質量和綜合效益的重要依據,有現狀和規劃之分。

目前居住區的技術經濟指標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土地平衡及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但各地現行的技術經濟指標的表格不統一,項目有多有少,有的基本數據不全,有的計算依據沒有註明。環境質量方面的指標不多。因此,本規范要規定統一的列表格式、內容、必要的指標和計算中採用的標准。

正文表11.0.1為綜合技術經濟指標表,有必要指標和選用指標之分。即反映基本數據和習慣上要直接引用的數據為必要指標;習慣上較少採用的數據或根據規劃需要有可能出現的內容列為可選用指標。

居住區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也稱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綠地四項,它們之間存有一定的比例關系,主要反映土地使用的合理性與經濟性,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及每人平均用地水平是必要的基本指標。在規劃范圍內還包括一些與居住區沒有直接配套關系的其他用地,如外圍道路或保留的企事業單位、不能建設的用地、城市級公建用地、城市幹道、自然村等,這些都不能參與用地平衡,否則無可比性。但「其他用地」 在居住區規劃中也必定存在(外圍道路),因此它也是一個基本指標,居住區用地加「其他用地」即為居住區規劃總用地。

反映居住區規模有用地、建築與人口(戶、套)三個方面內容,除用地外,人口(戶、套)、住宅和配建公共服務設施的建築面積及其總量也是基本數據為必要指標。非配套的其他建築面積是或有或無,因此,是一個可選用的指標。

平均層數與住宅建築密度關系密切,是基本數據,屬必要指標,高、中高層住宅比例也是住宅建設中的控制標准屬必要指標;毛密度由於反映居住區用地中的總指標,反映了在總體上相對的經濟合理性,所以它對開發的經濟效益,征地的數量等具有很重要的控製作用。住宅建築套密度是一個日漸被人認識、重視的指標,在詳細規劃的實施階段根據戶型的比例、標準的要求等去選定住宅類型後,可以通過居住區用地、住宅用地等基本數據計算;住宅建築面積凈密度是與居住區的用地條件、建築氣候分區、日照要求、住宅層數等因素對住宅建設進行控制的指標,是一個實用性強、習慣上也是控制居住區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屬必要指標;建築面積毛密度是每公頃居住區用地內住宅有公建的建築面積之和,它可由居住區用地內的總建築面積推算出來。由於公建在控制性詳細規劃階段還沒有進行單體設計而是按指標估算,因配建的公建與住宅建築面積有一定的比例關系,即住宅是基數,住宅量一確定,配建公建量也相應確定,因而以往宅建築面積的毛、凈密度、建築面積毛密度(也稱容積率)為常用的基本指標。

環境質量主要反映在空地率和綠地率等指標上。與住宅環境最密切的是住宅周圍的空地率,習慣上以住宅建築凈密度來反映,即以住宅用地為單位1.00,空地率=1-住宅建築凈密度。居住區的空地率習慣上以建築毛密度反映,即居住區的空地率:1-建築(毛)密度。住宅建築凈密度和建築毛密度越低其對應的空地率就越高,為環境質量的提高提供了更多的用地條件。綠地率是反映居住區內可綠化的土地比率,它為搞好環境設計、提高環境質量創造了物質條件,為此都屬必要指標。

居住區建築密度,是居住區內各類建築的基底總面積與居住區用地面積的比率(%)。是居住區重要的環境指標,屬必要指標。

由於舊區改建規劃范圍內一般都有拆遷,因此「拆建比」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開發的經濟效益,是舊區改建中的一個必要的指標,在新建居住區中不作為必要的指標。

為了可比及數值的一定精度,除戶、套和人口數及其對應的密度數值外,其餘數值均採用小數點後兩位。

在居住區規劃設計中,如採用的統計口徑不準確(如把住宅正常間距內的小綠地計入公共綠地)或計算口徑不統一,則不能如實地反映規劃水平及其經濟合理性,也難核實、審評和比較。為此,正文條文是對各類各項用地范圍的劃定、面積和相關指標的計算口徑作出規定。
要評價任何一個技術方案的經濟效益和經濟效率的好壞,要解決任何一個技術經濟總是都離不開採用各種各樣的技術經濟指標。技術經濟指標有很多種類和層次,形成了不同的技術經濟指標體系。

(1)經濟指標體系和技術指標體系。經濟指標體系是反映技術方案經濟狀況的指標體系。經濟指標有三種用途:一是用作技術方案經濟評價指標,如超額利稅、超額利潤、資金利稅率、資金利潤率等;二是作為計算技術經濟模型的確定性經濟指標,如發電出力、單位千瓦投資、匯率、利率、稅率等;三是作為影響技術經濟效果的不確定性經濟指標,如市場價格、銷售量等。技術指標也有三種用途:一是用作技術評價指標;二是作為經濟指標的計算依據;三是用作技術方案代表性參變數,如電力導線經濟截面指標。

(2)貨幣指標體系和實物指標體系。貨幣指標體系的最大優點是能夠把各種形式的實物指標通過價值(貨幣)的形式統一起來,給技術經濟評價和計算帶來極大的方便。缺點是包含通貨膨脹因素,不真實反映實物指標。實物指標體系反映實物平衡狀況,是貨幣指標計算的基礎。

(3)綜合指標體系和單項指標體系。綜合指標體系能夠反映技術方案綜合技術經濟狀況;單項指標體系只能反映某個局部的技術經濟狀況。局部和綜合是相對的,局部是綜合的基礎。比如,成本指標對超額利潤指標來說是單項指標,但對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工資成本等等指標來說是綜合指標。

(4)數量指標體系和質量指標體系。 反 映技術經濟各方面數量關系的是數量指標體系;反映內在和外在的本質、特徵與功能的指標體系是質量指標體系。為了定量計算,不少質量指標要採用各種方式轉化為數量指標。

(5)相對數量 (單位數量) 指標體系和絕對數量(總數量)指標體系。相對數量指標常常是一種系數、比例、百分比、比值和單位數值,如經濟效果系數、折舊率、利率、稅率、資金利稅率、勞動生產率、資金利潤率、單位投資、單位成本、單位價格、單位消耗等指標,容易反映技術方案之間的相對經濟關系,也是絕對數量指標計算的基礎。

(6)宏觀指標體系和微觀指標體系 。 反映宏觀范圍的技術經濟指標形成宏觀指標體系;反映微觀范圍的技術經濟指標形成微觀指標體系。

(7)動態指標體系和靜態指標體系。考慮時間因素的技術經濟指標體系是動態指標體系,它包括由18個時間系數組成的時間系數指標體系。不考慮時間因素為靜態指標體系。

(8)技術經濟評價指標體系。這是由以上七類指標體系組成的,對技術方案進行經濟評價所採用的一套科學的指標體系,宏觀技術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有四級54個指標組成,一級指標有超額利稅等8個。微觀技術經濟評價指標體系有四級47個指標組成,一級指標有超額利潤等4個。

❹ 技術經濟指標是什麼

技術經濟指標是反映生產技術水平和經濟的某一方面情況的絕對數、相對數或平均數。

如表現為絕對數的工業總產值的鋼、煤產量等指標; 表現為相對數的產品成本降低率、利潤率等指標; 表現為平均數的勞動生產率、每百元工業總產值佔用定額流動資金等指標。

它可分為計劃指標和統計指標兩類,前者表示計劃要求達到的目標,後者表示實際完成的情況。

(4)技術指標經濟指標擴展閱讀:

技術經濟指標的意義:

1、查明與挖掘生產潛力,增加生產,提高經濟效益;

2、考核生產技術活動的經濟效果,以合理利用機械設備、改善產品質量;

3、評價各種技術方案,為技術經濟決策提供依據。

❺ 規劃設計中用的「經濟技術指標」和「技術經濟指標」有什麼區別具體包含哪些指標

《建築工程設計文件編制深度規定》3.3.2中明確規定「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表」。

❻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怎麼寫

建築設計的技術經濟指標主要有總用地面積,佔地面積,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化率等,如果是住宅,還有戶數,停車數量等指標。

❼ 經濟指標和技術經濟指標的區別

經濟技術指投資造價;
技術經濟指標指面積、容積率等。
供參考。

❽ 技術經濟指標的分類

技術經濟指標一般分為:
①價值指標與實物指標。前者是以價值形態反映出來的指標,後者是以實物形態反映出來的指標。
②綜合指標與單項指標。前者如成本指標包括了原材料、燃料動力、折舊、工資等各種消耗費用,後者如每百元燃料動力費用提供的產值等。
③宏觀指標與微觀指標。前者是從整個國民經濟角度進行評價的標准,後者是從企業經濟角度進行評價的標准。
④絕對數量指標與相對數量指標。前者如國民收入、利潤總額等,後者如產值利潤率、投資收益率、成本利潤率等。
⑤總量指標與人均指標。前者如國民總收入等,後者如人均國民收入等。
⑥數量指標與質量指標。前者如能源節約額、資源節約額等,後者如質量等級、優質品率、合格率、廢品率等。
建築行業的經濟技術指標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長率:2-5% 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過2%
3.房屋維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維修人員勞動生產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質量合格品率:100%,其中:優良品率30-50 %
6.維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年職工負傷事故頻率:小於3‰
8.小修養護及時率:99%
9.房屋租金收繳率:98-99%
10.租金用於房屋維修率:不低於60-70%
11.流動資金佔用率:小於30%
12.機械設備完好率:85%
《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規范》GB 50187-93的第九章就規定了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宜列出下列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其計算方法應符合附錄二的工業企業總平面設計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的計算規定。[1]
一、廠區用地面積(平方米);
二、建築物、構築物用地面積(平方米);
三、建築系數(%);(而非建築密度)
四、鐵路長度(KM);
五、道路及廣場用地面積(平方米);
六、綠化佔地面積(平方米);
七、綠地率(%);(而非綠化率)
八、土石方工程量(立方米)。
2012年8月1日起施行的《住宅設計規范》(GB50096-2011)規定,住宅設計應計算下列技術經濟指標:
— 各功能空間使用面積(㎡);
—套內使用面積(㎡/套);
—套型陽檯面積(㎡/套);
— 套型總建築面積(㎡/套);
—住宅樓總建築面積(㎡)。

❾ 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是指什麼

預算表上的技術經濟指標就是01表各項目節細目算出來的預算金額除以各項目節細目的工程數量,比如挖土方7元/m3,路基工程1000萬元/公路公里等。有了這個指標可以對造價的高低進行判斷。如果正常挖土方指標是5元/m3,你編的預算指標是10元/m3,就要好好檢查一下是不是哪裡有錯誤。

閱讀全文

與技術指標經濟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兩會招商局集團 瀏覽:674
銀行理財產品結構單一 瀏覽:896
002638歷史最高價格 瀏覽:420
濰坊銀行貸款業務員的傭金 瀏覽:509
金融機構與非金融機構 瀏覽:347
華電國際股份滬港通 瀏覽:556
保險傭金收入計稅方法 瀏覽:191
黃金人民幣貴金屬質押融通 瀏覽:695
溫室股份業績 瀏覽:90
華錦股份公司 瀏覽:738
深蘭科技歷次融資 瀏覽:208
青島小橋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281
australia與cny的匯率 瀏覽:83
資本杠桿比率 瀏覽:219
金融機構法律界定 瀏覽:999
幣諾交易所 瀏覽:184
長安銀行的理財怎麼樣 瀏覽:415
第一家開展網上個人理財業務的銀行 瀏覽:171
山東中小企業融資 瀏覽:893
雷亞爾對美元遠期匯率 瀏覽: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