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營指標分析的內容包括哪些
經營指標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0.8 意義:該項指標反映總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說明銷售能力越強。企業可以採用薄利多銷的方法,加速資產周轉,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 分析提示:總資產周轉指標用於衡量企業運用資產賺取利潤的能力。經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一起使用,全面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應收賬款周轉率 定義:指定的分析期間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3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 /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3 意義:存貨的周轉率是存貨周轉速度的主要指標。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360}/產品銷售成本+{[(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360}/產品銷售收入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200 意義:營業周期是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時間。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長,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分析提示:營業周期,一般應結合存貨周轉情況和應收賬款周轉情況一並分析。營業周期的長短,不僅體現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還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
2. 怎麼衡量社區居民的旅遊參與度有哪些指標原理是什麼謝謝.
turns your stomach off. Kong真好,古的太太說。他的媽
3. 綜合指標包括哪些
一、總量指標
總量指標是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發展的總規模、總水平的綜合指標。即數量指標,也稱為絕對數。例如國內生產總值**、**人口總數、糧食總產量等。
1、按反映的時間狀況不同分為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
時期指標:表明現象總體在一段時期內發展過程的總量。它具有可加性、數值大小與時期長短有直接關系、需要連續登記匯總。例如,在某一段時期內的出生人數、死亡人數等。
時點指標:表明現象總體在某一時刻(瞬間)的數量狀況。它不具有可加性、數值大小與時期長短沒有直接關系、由一次性登記調查得到。例如,在某一時點的總人口數。
2、按反映的總體內容不同分為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
總體單位總量:總體所包含的總體單位的數量。
總體標志總量:總體單位在某一數量標志上的標志值的總和。
只有可加總體能夠計算總體單位總量,不可加總體沒有總體單位總量;一個總體中只有一個單位總量,但可以有多個標志總量,它們由總體單位的數量標志值匯總而來。
3、按計量單位不同可分為實物指標、勞動指標和價值指標
二、相對指標
相對指標又稱統計相對數,它是兩個有相互聯系的現象數量的比率,用以反映現象的發展程度、結構、強度,普遍程度或比例關系 。把兩個具體數值抽象化,使人們對現象之間所存在的固有聯系有較為深刻的認識,相對指標在社會經濟領域廣泛存在,藉助於相對指標對現象進行對比分析,是統計分析的基本方法。
1、結構相對數
它是在資料分組的基礎上,以總體總量作為比較標准,求出各組總量占總體總量的比重,來反映總體內部組成情況的綜合指標。
4. 如何界定用戶參與度
當然不同,對於一個記賬類app,一個有效參與用戶應該會每天都登錄,添加他新的收入或支出;而對於一個運營商類的app來講,一個有效參與用戶可能是每個月登錄一次,進行話費充值或者訂購額外的流量包等。因此,用戶參與度並沒有統一的可量化的界定標准,但是有可能形成垂直行業的標准;比如對於銀行來說,平均1.7次的用戶月均啟動次數是個較為合理的值此數值來源於Cobub用戶行為分析工具的長期觀測結果)。因此用戶參與度的界定是因產品而異的!
雖然用戶參與度較為難以衡量並制定統一標准,但我們可以從用戶行為分析平台上獲取如下幾個指標:
1.平均啟動次數
2.平均使用時長
3.APP使用間隔
4.訪問頁面數量
5.留存率
6.對客戶觸點的響應比例
並使用雷達圖的方式來表徵用戶參與度網頁鏈接
5. 數據分析指標有那些
有下面幾個指標:
1. 常規數據指標的監測,不在話下。如用戶量,新用戶量,UGC量(社交產品),銷量,付費量,推廣期間的各種數據等等。這些是最基礎也是最基本,同時也是boss們最關注的指標。你接手這項工作的時候第一任務就是把這些數據梳理好。
2. 渠道分析,或者說流量分析。對於一個在上升期得APP來說,你們會花資源去引流量、去別的渠道拉用戶。 這時候就需要監測各個渠道的好壞,哪個效果好,哪個單價便宜,這都是需要渠道數據監測來完成。當然,你還需要跟蹤監測不同渠道用戶的後續表現,給每個渠道的用戶進行打分,讓BOSS知道哪個渠道值得投,哪個渠道是垃圾。 同時也可以監測iPhone和Android用戶的質量區別,一般來說,iphone用戶質量要略高於android用戶。當然,有多餘精力的話還可以監測不同機型之間用戶的表現區別。 總之就是在不同的維度上監測不同用戶的表現。
3. 用戶的核心轉化率。想想你的APP的核心功能是什麼,然後去監測這個核心功能的轉化率。在游戲APP里可能叫付費率,在電商APP里可能叫購買率。不同的行業都有相應的不同轉化率,你可以將自己的產品和行業平均進行對比,看看自己的產品在行業中所處的地位。同時,通過長期的監測,你還可以更具這項數據評判APP不同版本的好壞。
4. 用戶使用時長的監測。 一方面,這是一個監測用戶活躍度的非常好的指標。用戶使用時間長就意味這活躍度高,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想一想你的APP在設計的時候,當初預計一個正常的用戶每天會用多少時間,上線後用戶真正用的時間是否和你的預計相同? 如果這裡面有很大的偏差,就說明用戶對APP的認知和你當時設想是有不同的。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想想如何來調整你的產品,去迎合用戶的認知。(這里說一個題外話,個人認為在對產品做修改的時候一定是想辦法去迎合用戶,而不是想辦法改變用戶讓用戶去適應產品。這里以微博作為例子,用戶一直把微博看做是一款傳媒產品,一款信息交流工具。而微博一直想把它打造成一個綜合社交平台,推出了微博會員,用戶推薦,各種私信評論規則等,後台事實證明這一切都沒有改變用戶對微博的認知,微博所作的一切都是無效的。所以當你苦惱於為什麼用戶沒有按照我的設想去用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想著我該怎樣變才能迎合用戶的需求,而不是去想我該怎樣變才能讓用戶認可產品的設計?)
5. 用戶流失情況。 一方面需要監測用戶的流失率,比如新用戶進來後,第一、三、七、三十天還在使用產品的有多少人。流失率的變化可以直觀的反應APP再朝好的方向發展還是不好的方向發展。行業中也有一些平均水平指標,你可以參考這些指標評判自己APP的好壞。另一方面需要找到用戶流失的地方,看看用戶在哪些地方流失了,然後有的放矢,進行相應的改動。如果有能力的話,建模將用戶流失的各種情況都刻畫出來,這樣在產品的後續改動中就更加游刃有餘了。
6. 活躍用戶動態。密切關注APP活躍用戶的動態,傾聽他們的聲音。一旦發現異常立馬組織人員商討對策。活躍用戶(或者說核心用戶)是APP最寶貴的資源,關注他們的一舉一動,這個重要性不需要多說了吧.
7. 用戶特徵描述。這點和指標關系不大,有點建模的意思了。 將用戶的各個指標特徵進行描述,越詳細越好。如性別,年齡,地域,手機型號,網路型號,職業收入,興趣愛好等等。這些數據平時沒什麼用,但對於產品人員來說,有時候會給他們很大的靈感。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分以下維度:如活躍用戶的特徵是什麼樣的,較沉默的用戶的特徵是怎樣的,流失用戶的特徵是怎樣的。
8. 用戶生命周期的監測。這個是專門針對那些社交、游戲類的APP來說的。當你的APP上線一段時間後(6-12個月),你可以回頭看看一個正常的用戶,完整的體驗你的APP的流程是怎樣的,大概需要多少時間。根據這個數據再結合一些其它數據可以大致的估算下你的產品能夠到怎樣的規模,讓你的BOSS們知道這款產品最終能發展成什麼樣。 當然這個很難,產品的發展受到太多因素的影響,光靠你一個數據分析師來預測顯然是不那麼靠譜的。
6. 系統分析的指標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1、確定研究對象的范圍,對系統與環境作出界定。
2、設置系統目標,進行系統目標分析,建立指標體系。
3、調查研究,收集資料,是開展系統分析的基礎,為制定系統方案和建立系統模型提供依據。
4、確定判據,是系統評價及其優化選擇的准則。
5、應用系統分解—協調原則,採用「化整為零,集零為整」的技巧,多次執行系統分解—綜合—分解的分析過程,通過建立系統模型,以便對系統組成結構、功能與效用及系統環境進行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全方位分析。
6、系統方案的擬定與選擇。通過擬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利用系統評價及優化技術,選擇或確定最佳方案。
7、模擬檢驗。對已選定的執行方案在實施前進行模擬檢驗,確保方案實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7. 進行綜合指標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綜合指標分析方法主要有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和沃爾比重評分法。
1、邦財務分析體系
利用幾種主要的財務比率之間的關系來綜合地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具體來說,它是一種用來評價公司盈利能力和股東權益回報水平,從財務角度評價企業績效的一種經典方法。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通過分析各分解指標的變動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來揭示企業獲利能力及其變動原因。
2、沃爾比重評分法
是指將選定的財務比率用線性關系結合起來,並分別給定各自的分數比重,然後通過與標准比率進行比較,確定各項指標的得分及總體指標的累計分數,從而對企業的信用水平作出評價的方法。沃爾比重評分法的公式為:實際分數=實際值÷標准值×權重。
(7)參與度分析的指標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杜邦分析方法在公司的運用
在國外很多公司已經採用經濟增加值(EVA)或現金回報率(CFROE)作為公司業績的衡量指標,有些外國公司也在廣泛的採用平衡積分卡或類似於積分卡的業績考核方法來進行公司業績考核。
實際上,合理運用凈資產回報率(ROE)進行企業管理在很多公司來說是一種非常便捷的手段,也能夠幫助公司的管理人員很好發現公司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尋求改進方法。在企業咨詢實踐過程中,就有意識地使用這種方法來幫助特別是私營企業進行財務管理,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 kpi指標包括哪些
KPI指標包括:平均回復時間、計數、客戶終身價值、客戶服務電話完成率、停機時間、生產率銷售收入、搜索引擎流量、社交媒體分享、加工時間、每個月的票數、試用到客戶的轉換率、訪客到注冊的轉化率、網路流量
什麼是KPI?
KPI是關鍵績效指標(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
KPI可以使部門主管明確部門的主要責任,並以此為基礎,明確部門人員的業績衡量指標。建立明確的切實可行的KPI體系,是做好績效管理的關鍵。關鍵績效指標是用於衡量工作人員工作績效表現的量化指標,是績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8)參與度分析的指標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KPI來自於對公司戰略目標的分解,其第二層含義在於,KPI是對公司戰略目標的進一步細化和發展。公司戰略目標是長期的、指導性的、概括性的,而各職位的關鍵績效指標內容豐富,針對職位而設置,著眼於考核當年的工作績效、具有可衡量性。因此,關鍵績效指標是對真正驅動公司戰略目標實現的具體因素的發掘,是公司戰略對每個職位工作績效要求的具體體現。
建立KPI指標的要點在於流程性、計劃性和系統性。首先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並在企業會議上利用頭腦風暴法和魚骨分析法找出企業的業務重點,也就是企業價值評估的重點。然後,再用頭腦風暴法找出這些關鍵業務領域的關鍵業績指標(KPI),即企業級KPI。
9. 股票散戶參與度高低是從哪些指標看出來的主力參與度高時拉升還是低時拉升
當僵屍戶增多散戶參與度不高當主力參與度高時股票必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