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商品的定價和金融資產的定價不同
平台不正規不合法就不同。我的資料 、、國際外匯平台。,操作費用低。,採納
『貳』 資產價格通貨膨脹
什麽是資產?通俗的講資產的特點就是:一、能被企業所使用或者能產生現金流的。二、有一定價值且能夠較長時間重復使用的。比如,機器、房產、黃金、金屬等。所謂的資產價格通脹就是指這類資產的價格上漲過快。
而你所謂的實體經濟的通脹就是指CPI,實體經濟中包括很多了,大米,豬肉,衣服,香煙,書本,桌子等等,這些是跟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這些物品的特點就是為我們所用但不會產生現金流;通常就是一次兩次用過就沒了。
以上是我通俗解釋,不是教科書上的定義。
『叄』 具有資產性質的商品是如何定價的
新華公司與大海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新華公司於2013年12月以一項非專利技術換入大海公司的一批原材料。交換日新華公司非專利技術的賬面價值為200萬元,公允價值為250萬元。大海公司用於交換的該批原材料成本為200萬元,公允價值...
展開
.甲公司和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均為17%。2013年3月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進行資產交換,甲公司將其持有的庫存商品、交易性金融資產以及專利權同乙公司的原材料、固定資產(廠房)進行交換,甲公司持有的庫存商品的賬面價值為100萬元,不含增值稅的公允價值為15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為180萬元,公允價值為200萬元,專利權的賬面原價為400萬元,已累計攤銷100萬元,已計提減值准備20萬元,公允價值為260萬元;乙公司原材料的賬面價值為300萬元,不含增值稅的公允價值為350萬元,固定資產的賬面原價為500萬元,已計提折舊200萬元,公允價值為230萬元,同時,甲公司支付給乙公司銀行存款4萬元,假定該交換具有商業實質,甲、乙公司換入資產均不改變使用用途。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BCD )。
A.甲公司換入資產的總成本為580萬元
B.乙公司換入資產的總成本為610萬元
C.甲公司換入的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350萬元
D.乙公司換入專利權的入賬價值為260萬元
疑問:A和B是正確的,這里相差了40萬,為什麼甲給乙支付了4萬啊?
『肆』 商品單價和資產原值
固定資產原值是指購買固定資產並使其達到使用狀態支付的價款,包款購買價、運費、安裝費等費用
一般不會有固定資產原價這個說法 硬要說的話就是3000
『伍』 商品價格的具體范圍
現代社會中,商品關系已滲透到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商品價格根據商品有無物質形態分為有形產品價格和無形資產價格。有形產品是指消費品、生產資料等有實物形態和物質載體的產品,包括農產品價格、工業品價格、房屋等建築產品價格等;無形資產是指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商譽等。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下列價格也包含在商品價格的范圍內:⑴地產價格。地產價格即土地價格,指經營者為獲取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向土地所有者或出讓者支付的費用。⑵科技產品價格。技術分為物化的技術產品(如新產品、科技設備)、藉助某種物質載體顯示的技術方案(如圖紙、配方)及人們掌握的技術經驗(如生產技能)三類,分別以實物形式、書面形式、技術服務表現出來,通過商品、專利、技術轉讓、技術服務進入技術市場,其中很多具有知識產權,受法律保護。科技產品價格,即科技產品進入市場後,因科技出讓方轉讓其科技成果,而從受讓方獲取的技術使用費用。科技產品價格是以價值為基礎受供求影響形成的。⑶信息產品價格。信息產品是指一定時間、條件下,經過人們收集、加工、整理、融會貫通的經濟活動消息、情報、市場行情、數據、知識、經驗等高智力勞動成果。信息產品價格以信息咨詢費、信息資料價格表示。
『陸』 什麼是價格,什麼是價值,價格和價值的區別和聯系!~
價格:價格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時單位商品量貨幣的多少(比例的指數,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指數是多種商品才有的,無量綱),或者說,價格是價值的(貨幣刪除,價值本身是用貨幣表示的)表現。價格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在流通過程中所取得的轉化形式。在經濟學及營商的過程中,價格是一項以貨幣為表現形式,為商品、服務及資產所訂立的價值數字。在微觀經濟學之中,資源在需求和供應者之間重新分配的過程中,價格是重要的變數之一。
價值:價值讀作(jià zhí),漢語詞語,詞語解釋是(1)體現在商品里的社會必要勞動。(2)積極作用。出自《閑情偶寄·聲容·薰陶》。國語詞語解釋是(1)泛稱物品的價格。(2)以各種等值標准或交換標准所表示的價值。(3)凡有助於促進道德上的善,便是價值。(4)正面作用。
價格和價值區別: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價格和價值的聯系: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拓展資料
一、價格的職能
標度職能:即價格所具有的表現商品價值量的度量標記。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勞動時間是商品的內在價值尺度,而貨幣是商品內在價值尺度的外部表現形式。貨幣的價值尺度的作用是藉助價格來實現的,價格承擔了表現社會勞動耗費的職能,成為從觀念上表現商品價值量大小的貨幣標記。
調節職能:即價格所具有的調整經濟關系、調節經濟活動的功能。由於商品的價格和價值經常存在不相一致的情況,價格的每一次變動都會引起交換雙方利益關系的轉換,因而使價格成為有效的經濟調節手段和經濟杠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當有許多人想要買黃金飾品時,黃金飾品的價格就會自動上升,從而使那些買不起的人放棄消費,做到調節有限的資源。
信息職能:即價格變動可以向人們傳遞市場信息 ,反映供求關系變化狀況,引導企業進行生產、經營決策。價格的信息職能,是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形成的,是市場上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表價職能:就是價格表現商品價值的職能。 表價職能是價格本質的反映,它用貨幣形式把商品內含的社會價值表現出來,從而使交換行為得以順利實現,也向市場主體提供和傳遞了信息。 商品交換和市場經濟越發達,價格的表價職能越能得到充分體現,也越能顯示出其重要性。
核算職能:是指通過價格對商品生產中企業乃至部門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勞動投入進行核算、比較和分析的職能,它是以價格的表價職能為基礎的。 我們知道,具體的勞動和不同商品的使用價值是不可綜合的,也是不可進行比較的。 價格的核算職能不僅為企業計算成本和核算盈虧創造了可能,而且也為社會勞動在不同產業部門、不同產品間進行合理分配,提供了計算工具。
分配職能:是指它對國民收入再分配的職能,它是由價格的表價職能和調節職能派生出來的。 國民收入再分配可以通過稅收、保險、國家預算等手段實現,也可通過價格這一經濟杠桿來實現。 當價格實現調節職能時,它同時也已承擔了國民經濟收入企業和部門間的再分配職能。
二、價格的作用
1、價格是商品供求關系變化的指示器:藉助於價格,可以不斷地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決策,調節資源的配置方向,促進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的平衡。在市場上,藉助於價格,可以直接向企業傳遞市場供求的信息,各企業根據市場價格信號組織生產經營。與此同時,價格的水平又決定著價值的實現程度 ,是市場上商品銷售狀況的重要標志。
2、價格水平與市場需求量的變化密切相關:一般來說, 在消費水平一定的情況下,市場上某種商品的價格越高,消費者對這種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小;反之,商品價格越低,消費者對它的需求量也就越大。而當市場上這種商品的價格過高時,消費者也就可能作出少買或不買這種商品,或者購買其他商品替代這種商品的決定。因此,價格水平的變動起著改變消費者需求量、需求方向 ,以及需求結構的作用。
3、價格是實現國家宏觀調控的一個重要手段:價格所顯示的供求關系變化的信號系統,為國家宏觀調控提供了信息。一般來說,當某種商品的價格變動幅度預示著這種商品有缺口時,國家就可以利用利率、工資、稅收等經濟杠桿,鼓勵和誘導這種商品生產規模的增加或縮減,從而調節商品的供求平衡。價格還為國家調節和控制那些只靠市場力量無法使供求趨於平衡的商品生產提供了信息,使國家能夠較為准確地干預市場經濟活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市場自發調節帶來的經濟運行的不穩定,或減少經濟運行過程的不穩定因素,使市場供求大體趨於平衡。
『柒』 定價與價格是什麼關系
定價,是市場營銷學裡面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制定和變更的策略,以求得營銷效果和收益的最佳。
價格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時一單位商品需要的貨幣的數量多少(比例的指數,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指數是多種商品才有的,無量綱),或者說,價格是價值的(貨幣刪除,價值本身是用貨幣表示的)表現。價格是商品的交換價值在流通過程中所取得的轉化形式。在經濟學及營商的過程中,價格是一項以貨幣為表現形式,為商品、服務及資產所訂立的價值數字。在微觀經濟學之中,資源在需求和供應者之間重新分配的過程中,價格是重要的變數之一。
在現代市場經濟學中,價格是由供給與需求之間的互相影響、平衡產生的 [1] ;在古典經濟學以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價格是對商品的內在價值的外在體現。 [2] 事實上,這兩種說法辯證地存在,共同在生產活動中起作用。
『捌』 價格和價位有什麼區別
一、價格:是商品同貨幣交換時一單位商品需要的貨幣的數量多少。
在經濟學及營商的過程中,價格是一項以貨幣為表現形式,為商品、服務及資產所訂立的價值數字。
二、價位一般指商品和服務價格所處的檔次,平時,價位也指商品的大體價格。
三、價格與價位的區別。
價格是一個具體的數字;
價位是一個大體的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