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山東礦權交易中心

山東礦權交易中心

發布時間:2021-12-28 17:46:47

A. 國際鐵礦石日照交易中心與山東華信、日照中瑞和山東萬寶等公司是什麼關系

國際鐵礦石日照交易中心詩經政府批准、企業化運作的有限責任公司,是有山東華信工貿有限公司、日照中瑞物產有限公司、山東萬寶集團有限公司等共同打造的中國鐵礦石權威服務平台。

B.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的中心概況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成立於2003年8月 ,是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國資委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山東省政府指定、國務院國資委備案認可的全省(青島除外,下同)唯一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山東省財政廳確定的省內承辦金融企業國有資產交易業務的交易機構,國管局和中直局認定的山東省負責處置中央和國家機關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唯一機構,山東省高院指定的涉訟國有資產處置交易唯一機構。
在省政府及省國資委、省財政廳、省監察廳、省工商局、省金融辦、省國資控股公司等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中心近兩年來得以健康快速發展,目前已建立了覆蓋全省,輻射全國,連接全球的交易網路。在濟南、煙台等六市設立了分支機構。據國家企業國有產權交易信息監測系統統計:2009年中心成交額、增值率在全國省級地方產權交易機構中位居第一。中心今年交易額、增值率又較2009年同期分別增長224.53%和194.87%。
中心本著「公平、效率、共贏」的宗旨,著力於盤活存量資產、優化增量投入、提供配套服務。在服務國有經濟的同時,中心開展了民營產權、信託受益權、技術產權、實物資產、金融資產等交易業務和企業增資擴股、上市公司徵集重組方、股權質押、典當融資、財務顧問、管理咨詢等配套服務業務。2008年以來,中心先後為濟寧供水、濰坊亞星、萬華實業、兗礦貴州能化等多家企業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股權融資30.79億元。
業務簡介
截至2008年9月底,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共完成國有、集體產權交易項目232宗,交易額111.83億元,國有、集體產權交易項目競價率達到16%。2008年1-9月份,中心成交項目43宗,評估值10.09億元,成交金額19.46億元,國有資產增值9.37億元,增值率達93%,競價率達到了30%,指標在全國均居於前列。

C. 儲量與礦業權管理

歷時5年,由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八大行業的910多個基層管理和技術服務單位完成了25753個核查礦區,45個煤炭國家規劃礦區的儲量調查工作。收集整理各類礦區儲量報告超過10萬份,繪制各類電子圖件50餘萬份。國土資源部印發了《國土資源部關於規范礦產勘查資源儲量成果信息發布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34號),規定了礦產勘查資源儲量成果信息發布的職責分工、暫緩發布程序和發布媒體及方式。2012年以來,在國土資源部門戶網站、中國國土資源報,已發布了4期國土資源部評審備案資源儲量的信息431 條,其中石油天然氣礦產122條,其他礦產309條。

國土資源部下發了《關於嚴格控制和規范礦業權協議出讓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土資發〔2012〕80號),要求協議出讓礦業權實行部省兩級審批制度。2012年成功舉辦兩輪頁岩氣區塊招標工作,並完成了常規油氣探礦權的首次競爭性出讓工作。

2012年,新立勘查許可證1033個,新立采礦許可證1848個。轉讓探礦權686個,采礦權1752個。

截至2012年底,全國共有探礦權32899個,其中34個重要礦種探礦權數佔87.5%。共有采礦權96952個,設計產能144.68億噸/年,34個重要礦種采礦權數佔25%(表6—2)。

表6—2 2012年中國礦業權數量及變化

專欄6—1 煤炭礦業權設置方案制度執行情況

2004年、2006年中國分兩批公告了45個煤炭國家規劃礦區,目前已全面完成其礦業權設置方案的編制和審查批復工作。此外,編制了42個非煤炭國家規劃礦區礦業權設置方案,並報部備案。礦業權設置方案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煤炭勘查開采布局優化。

2.完善采礦權登記管理

根據《關於進一步完善采礦權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不斷完善采礦權登記管理的措施,明確劃定礦區范圍定義、辦理程序及要件,規范采礦權新立、延續和審批管理,嚴格轉讓、變更條件及審批,細化抵押備案、注銷條件,規范了采礦權市場秩序,維護了采礦權人合法權益,對多年采礦權管理的難點問題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措施,填補了管理空白。

3.順利推進礦業權網上出讓

296個礦業權交易機構正式投入運行,省市兩級市場體系基本建成。全國36個省、市級礦業權網上交易開始試點,其中湖南、寧夏、江西、吉林等省(自治區)已全部實現網上出讓,遼寧、貴州、廣西等省(自治區)部分實現網上出讓。

4.礦業權出讓轉讓信息更加透明

2011年4月以來,全面實現礦業權出讓、轉讓交易活動及相關信息公示公開,包括申請在先、招拍掛、協議出讓,探礦權轉采礦權、有形市場的出(轉)讓、申請協議出讓等信息。截至2012年底,已在國土資源部門戶網站公告、公示和公開項目近3萬項次,其中探礦權采礦權招拍掛公告11107項次,結果公示8283項次;探礦權采礦權轉讓公示4599項次,申請協議出讓247項次,其他探礦權采礦權出讓5380項次。接受社會查詢驗證12萬項次,自動滾動公告信息登記12.6萬項次。

5.對優勢礦產資源實行跨區域聯動監管機制

建立全國南北方9省(區)20市(州)稀土開發監管區域聯動新機制,多地開展聯合檢查和跨區域聯合執法行動,實現南北互動、輕重並舉的稀土開發監管新格局。組織相關省清理、核查稀土礦業權,公告10個稀土探礦權、113個采礦權。

鄂湘川黔滇五省國土資源廳聯合出台實施五省磷礦資源監管聯查聯控、勘查開采准入等5項創新制度。

D. 礦業權價格的形成機制

價格機制是指價格在市場經濟中所具有的使經濟體系達到均衡的機理和調節機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供給、需求和價格是相互作用的,供求的數量對比決定了價格的高低及其變動;反過來,價格的變化又使供求的數量發生變化。在供不應求時,較高的價格總是引導生產者增加供給、消費者減少需求。較低的價格總是引導生產者減少供給、消費者增加需求,直至供求的數量均衡。由於這種互動關系的存在,在自由企業制度中,價格機制就解決了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完全的競爭市場是價格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條件,但是,現實經濟活動中,總是存在著若干壟斷因素和政府的某種干預,使價格機制的作用受到限制,形成不同的價格形成機制。礦業權市場就不是完全競爭的市場,因此,存在多種價格形成形式。

1.成本和利潤原則定價

礦業權價格完全按其發生的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潤確定。當然這種成本和利潤是指平均數,不是每個企業實際發生數。這種成本利潤定價廣泛用於探采結合的礦山企業之中。我國石油天然氣的勘查,其礦業權核算就是依據這個原則確定的。財政部頒布的《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油氣勘探,是指為了識別勘探區域或探明油氣儲量而進行的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探、鑽探及其他相關活動。」「油氣勘探支出包括鑽井勘探支出和非鑽井勘探支出。」

鑽井勘探支出完成後,確定該井發現了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應當將鑽探該井的支出結轉為井及相關設施成本,形成固定資產;確定該井未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應當將鑽探該井的支出扣除凈殘值後計入當期損益;非鑽井勘探支出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上述圍繞取得礦業權所發生的支出,都是按照油氣企業規定的內部價格(或預算定額)形成的。這些內部價格含有法定的利潤,所以被稱為成本利潤定價。這種定價方法在固體礦產的探采結合中也被廣泛應用。

2.市場形成價格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或轉讓礦業權。這種做法在省級以下的礦業權交易中相當普通。有的省政府規定:

(1)凡申請政府出資探明礦產地的探礦權或采礦權,必須經礦權交易機構委託符合條件的評估單位對礦業權價款進行評估後,一律採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有償出讓礦業權。

(2)凡屬地質礦產情況簡單,可直接進行開採的砂、石、粘土等礦產,在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的基礎上,一律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采礦權。

(3)凡屬勘查許可證和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到期未依法辦理延續登記、礦業權人主動放棄探礦權和采礦權的礦產地為礦業權滅失。礦業權滅失的礦產地再次進行礦業權出讓的,原則上採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

實行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或轉讓礦業權,出讓或轉讓主體都需要提出底價。凡國家出資的礦業權,其底價的確定必須經過具有評估資格的中介機構評估,並經規定的機構批准。而受讓主體在出價和報價前,也需要根據已經獲取的地質資料反復論證,確定最高認購價,只是出讓主體的底價和受讓主體的報價互不「見面」,通過市場討價還價,最終達成協議。一般是出價最高者競得。這種競爭方式,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不僅使出讓或轉讓礦業權的主體獲得最高的收益,也使礦產資源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從而在國家層面上實現了礦產資源的優化配置。

3.供求雙方協議定價

這種定價方式通常是供求雙方在一對一的情況進行協商,不需要中介機構進行評估,甚至根本不需要第三方參與,完全憑借雙方的意願。

山東省地礦局四勘院出讓東招鐵礦,經協商,按每年產出的鐵礦石每噸28元收取礦業權價款。這樣做有如下好處:①雙方都願意接受,出讓方可以每年有收入,受讓方可以減輕一次性付款的壓力。②對礦業權探明的可采儲量,無需單獨評估、測算,而是雙方共同承擔風險,多開多收,少開少收。但每年鐵礦石的產量在合同中有要求。③出讓方還向當地保險公司投保,一旦受讓方將礦業權佔有後不履行合同,由保險公司支付礦業權價款。擔保費為價款的2.2%。這種價格形成機制比較合理。

該地勘院在出價購買礦業權時,除了正常評估而外,在成交時主要考慮如下因素:①當前市場上礦產品價格。這是個決定性的因素,如果市場價位高居不下,最能加速礦業權的成交。②開採的自然條件。主要指地理、地質條件,開發的難易程度。③人文環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包括已有政策、可能要改變的政策;當地民眾的態度、土地賠償的要求。④礦業權形成過程的耗費。也就是礦業權的真實成本。⑤礦業權使用之後預期的經濟收入。對這5項綜合考慮之後,可以得出價款的大概數。根據他們的經驗,在一般的金屬礦,礦業權價款要佔礦產品價格的10%~15%。這也是礦業權價格形成的依據。

4.具有期權性質的定價這種定價方式也屬於雙方協議,但既不評估價款,也不商定價格,而是在探礦權勘查成功之後,事先約定雙方所佔的股權比例,合股進行開采。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就曾採用這種方式對外提供探礦權。具體做法是:先確定一個可供進一步工作的礦產地,招引願意繼續工作的出資者。這個出資主體通過認真審查研究已提供的地質資料,認為該礦產地值得進一步工作,於是決定與他們合作。需要商定3個條件:

(1)出資者要拿出多少資金進行投入,才能達到可供開採的程度,以及大致所需要的時間。

(2)勘查成功之後,從開采投入開始,雙方各自的股權比例,包括為開采而進行投資的比例。

(3)如果勘查失敗,沒有形成可供開發的礦產資源,礦業權提供者和出資者各負其責,各自承擔風險損失。

上述3條,如果具體化,就形成一種礦業權價格。比如,約定出資者投入60萬元的勘探費,而勘探成功後的分成比例是4:6,礦業權提供者為4(40%股權),出資者為6。那麼原來的礦業權價款就相當於40萬元。這種定價方法既簡便又實用,可以應用於那些沒有結束勘探過程的各種探礦權。應用這種方法的關鍵在於出資者一方對即將開展工作的礦業權的判斷;同時決定用於合作的礦業權的勘探程度,程度越高,礦業權原來所有者應得的股權比例越高。

5.政府定價

這是在一級市場上政府佔有壟斷地位所發生的定價,即政府作為礦業權的供給者,直接施加給礦業權的需求者。這種定價又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就具體的礦業權,一礦一定,其所定的價款(或價格)只適用於特定的礦業權。比如,某省政府為招商引進某大型企業集團而特批給的礦業權(帶有優惠性質)就這樣定價。目的是為該集團繼續向該省投資創造條件;另一種是制定礦業權價款的政府定價,規定單位資源儲量價格。貴州省規定,采礦權單位資源儲量價格為1,探礦權按工作程度的高低進行調整,工作程度越低,系數越小。具體價格如表3-2、表3-3所示。

表3-2 貴州省采礦權價款繳納標准

注:地熱、礦泉水以采礦許可證有效期內開采量計算資源儲量;其他礦產資源儲量按礦石量計。

表3-3 貴州省探礦權價款調整系數

E. 礦產勘查區域分析

區域勘查費用投入情況:1999~2006年全國各地方礦產勘查總費用約為627.4億元,從各省(區、市)地質勘查費用投入分析,8年地質勘查費用總額在30億元以上的為新疆、山東、河北、黑龍江、四川、雲南、廣東7省(區),總和約佔全國總額的50%,其中,新疆勘查費用投入高達82億元。8年來各省(區、市)勘查投入總體呈快速增長趨勢,且2006年增長幅度最大。

區域勘查許可證發放情況:1999~2006年全國勘查許可證發證總體呈增長趨勢,從地區分析,發證數居前幾位的為新疆、內蒙古、山東、雲南、廣西、西藏6省(區),總數約佔全國總數的47%。發證增長較快的是新疆、內蒙古、雲南、廣西、河南、甘肅等省(區);江西、廣東、湖南、黑龍江4省(區)雖然發證數量不大,但增長也較快。

區域采礦許可證發放情況:發證數量居前的為山東、雲南、內蒙古、新疆、廣西、河南、四川、貴州8省(區),總數約佔全國總量的48%。從2006年發證的增長速度分析,河北、湖南、貴州、重慶、浙江、江蘇和江西7省(區)都增長很快;1999年至2006年來,山東、雲南、內蒙古、新疆、廣西、河南、四川和貴州為采礦許可證發證熱點地區。

區域探礦權交易情況:1999~2006年,探礦權出讓和轉讓交易數量居前的省(區)是雲南、河南、西藏、福建、貴州和甘肅等,其出讓和轉讓交易數量總數佔全國的67.9%。而從探礦權出讓金額和轉讓價款合計的交易金額看,居前幾位的省(區)是安徽、山東、湖北、河南、四川和青海,其交易總額約佔全國各地區總額的54%。雲南、河南、西藏、福建、貴州和甘肅等6省(區)的探礦權交易活躍,但規模較小;安徽、山東、湖北、四川和青海5省的交易數量佔全國總數比重小,但交易金額和交易規模較大。

區域采礦權交易情況:從采礦權出讓和轉讓的交易數量看居前幾位的省(區)是山東、廣西、黑龍江、湖南、浙江、吉林、河南、遼寧8個省(區),總數佔全國總量的55%。從采礦權出讓金額和轉讓價款合計的交易金額看,居前幾位的省(區)是山東、湖南、四川、浙江、內蒙古、河南和安徽,總數占各地區交易總額的61.6%;其中,山東省交易金額最大,幾乎佔全國總額的1/5。從交易數量和交易金額,山東省采礦權交易活躍且規模大,另外浙江、湖南、河南、安徽4個省采礦權交易也較活躍。

區域勘查規模指數:為了便於綜合反映全國各省(區、市)勘查規模情況,提出和編制了區域勘查規模指數。數據源是1999~2006年的地區勘查費用、勘查許可證發證數和采礦許可證發證數,為避免出現地區年度的數據差異,數據選用了8年的總和數據。確定勘查費用、勘查許可證發證數和采礦許可證發證數所佔的權重分別是0.5、0.25和0.25。A地區區域勘查規模指數計算公式:

商業性礦產勘查投資指南

根據計算出的全國各地區的區域勘查規模指數作出了全國勘查市場區域規模指數示意圖(見下頁上圖)。從圖中看出,新疆、山東和雲南3個省(區)的市場規模排在全國的前3位,其規模指數也均大於6,其中,新疆的市場區域規模指數高達10、山東的市場區域規模指數高達8,遠高於其他地區。與此同時市場區域規模指數大於4的還有內蒙古、河北、四川和河南4個省(區),其礦產勘查市場規模也比較大。

區域勘查市場活躍指數:該指數選用的統計數據是1999年到2006年的地區探礦權出讓數、探礦權轉讓數、采礦權出讓數和采礦權轉讓數的八年總和數據。確定探礦權出讓數、探礦權轉讓數、采礦權出讓數和采礦權轉讓數所佔的權重分別是0.2、0.3、0.2和0.3。通過與區域勘查規模指數同樣的計算方法能夠計算出全國各地區的區域勘查市場活躍指數。並繪制了全國勘查區域市場活躍指數示意圖(見下頁下圖)。從區域勘查市場活躍指數作出了全國勘查區域市場活躍指數示意圖。從圖中看出,雲南的市場活躍程度遠遠高於全國其他省(區、市),其市場活躍指數高達13,處於第2位的黑龍江省的市場活躍指數為9.8。另外,市場活躍指數較高的省份還有河南、山東和四川3個省,其市場活躍指數均超過了6。

商業性礦產勘查投資指南

分析說明: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年報數據統計中黑龍江省2002年采礦權轉讓數據出現異常,為體現統計數據的完整性,該指數在統計計算時仍採用了該數據。

商業性礦產勘查投資指南

從區域勘查規模指數和區域勘查市場活躍指數分析的綜合情況來看,新疆、內蒙古等西部省(區)勘查市場規模較大,但其市場活躍程度較低,這也反映出了其作為國家礦產資源戰略接替區、以國家及地方政府投資為主導的特點。而雲南、河南和山東等省是當前商業性礦產勘查的熱點地區。

對1999~2006年勘查費用投入、許可證發證、礦業權出讓轉讓、區域勘查規模指數和區域市場活躍指數等各項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分析的結果是:

礦產勘查工作的熱點地區:新疆、山東、雲南和內蒙古;

采礦工作的熱點地區:山東、雲南、內蒙古和河南;

探礦權交易市場活躍區:雲南、河南、西藏、安徽和山東;

采礦權交易市場活躍區:山東、河南、四川。

F. 中國有幾個產權交易所

國內的產權交易所數量約300家左右。其中具有國有資產處置的交易機構76家。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產權交易所形成了省級/副省級、地市級、縣級三級市場。

北京產權交易所、天津產權交易中心、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是國務院指定的中央企業資產權益進場交易場所。其他省級副省級也主要服務本地市場;地市級服務本地市,縣級服務本行政區域范圍。

產權交易所按照組織機構性質有兩類劃分方式:一類是事業法人(即行政事業單位),一類是企業法人(公司化運作)。根據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2011年對全國的56家產權交易機構的調查,其中26家為事業法人單位,32家為企業法人單位,有兩家既是事業法人又是企業法人。交易機構向企業法人轉變的趨勢比較明顯。在四大直轄市的交易所中,北京、重慶已經改制為企業法人,天津、上海仍屬於事業法人。

2009年12月22日,我國首家定位於為各類產權交易提供在線服務的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金馬甲成功融資,設立「北京金馬甲產權網路交易有限公司」。金馬甲是由分布在全國33個省區市的產權交易機構和相關實力機構創立的機遇互聯網的資產和權益交易平台。目前已經覆蓋全國76個產權交易機構。處置對象設計行政事務、機動車、房產、運輸工具、機械設備、土地、股權、林權、版權、礦權、經營權、商標、專利技術、債權和項目融資等。

中國的產權交易所按地域分類:
北京 北京產權交易所 北京農村產權交易所
上海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
天津 天津產權交易中心
重慶 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
河北 邢台市產權交易市場 張家口產權交易中心 邯鄲產權交易所 唐山產權交易中心 邢台市企業產權交易中心 滄州市產權交易中心 衡水市產權交易中心 承德市產權交易服務中心 保定產權交易市場 秦皇島市產權交易中心 河北省產權交易中心
山西 山西省產權交易市場 太原產權交易市場 大同產權交易市場 運城產權交易中心 長治市產權交易市場 臨汾市產權交易中心 晉中市產權交易中心 晉城市產權交易中心 山西省技術產權交易所 陽泉市產權交易市場
河南 河南省產權交易中心 河南省技術產權交易所 鄭州市產權交易市場 三門峽市產權交易中心 新鄉市產權交易中心 洛陽市產權交易中心 鶴壁市產權交易市場 開封產權交易市場有限公司 許昌亞太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 周口產權交易中心 安陽市國信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河南中原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焦作市產權交易中心 南陽市產權交易中心 濮陽市華宇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駐馬店市產權交易中心
遼寧 沈陽聯合產權交易所 大連產權交易所 鐵嶺市產權交易中心 盤錦國信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朝陽市產權交易市場 遼西產權交易中心 撫順市產權交易中心 鞍山市產權交易中心 本溪市產權交易中心 丹東市產權交易中心
吉林 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 遼源市產權交易中心 通化市產權交易中心
黑龍江 黑龍江產權交易中心 佳木斯產權交易中心 大慶市產權交易中心 農墾龍信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齊齊哈爾產權交易中心
內蒙古 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 內蒙古融通產權交易所 包頭產權交易所
江蘇 江蘇省產權交易所 江蘇省技術產權交易所 南京產權交易中心 無錫東華產權交易中心 常州產權交易所 蘇州產權交易所 南通市產權交易所 連雲港市產權交易所 淮安產權交易中心 泰州國聯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 徐州產權交易所 鎮江產權交易中心 鹽城市產權交易所 揚州產權交易中心 無錫產權交易所 南通眾和產權交易所
山東 山東產權交易中心 青島產權交易所 煙台聯合產權交易中心 濟南產權交易所
安徽 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 合肥市產權交易中心 蚌埠市產權交易中心 安徽長江產權交易所 宣城市產權交易中心 淮北市產權交易中心 寧國市產權交易中心 銅陵產權交易中心 馬鞍山產權交易所
浙江 浙江產權交易所 台州中衡產權交易所 慈溪市產權交易中心 舟山信達產權交易所 寧波市產權交易中心 溫州信義產權交易所 義烏產權交易所 杭州產權交易所
福建 福建產權交易中心 廈門產權交易中心 龍岩市產權交易所 福州產權交易中心 莆田市產權交易中心 福建高新技術產交所 南平市產權交易中心
湖北 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 襄樊市產權交易所 湖北產權荊門分中心 黃石嘉誠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湖北產權黃岡分中心 湖北產權荊州分中心 湖北產權十堰分中心 湖北產權咸寧分中心 湖北產權襄樊分中心 湖北產權宜昌分中心
湖南 湖南省聯合產權交易所 株洲市產權交易中心 岳陽市產權交易中心 長沙市產權交易中心 衡陽市產權交易管理中心 永州產權交易中心
廣東 廣州產權交易所 珠海產權交易中心 恩平市產權交易服務中心 深圳產權交易中心 東莞產權交易中心 佛山市南海產權交易中心 汕頭市產權交易市場 東莞產權交易中心 深圳高新技術產權交易所 河源市產權交易服務中心 惠州市產權交易所 江門市產權交易中心 梅州市產權交易所 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 廣東產權順德交易所
廣西 廣西聯合產權交易所
江西 江西省產權交易所 南方林業產權交易所 江西省產權交易所九江辦事處 江西省產權交易所上饒辦事處 南昌市產權交易中心
四川 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 自貢產權交易所 廣元產權交易中心 樂山產權交易中心 德陽金橋產權交易有限公司
貴州 貴州陽光產權交易所
雲南 雲南產權交易所 昆明泛亞聯合產權交易所
海南 海南產權交易所 海南經濟特區產權交易中心
陝西 西部產權交易所 西安技術產權交易中心 西安產權交易中心
甘肅 甘肅產權交易所
寧夏 銀川市產權交易中心 寧夏產權交易所 寧夏科技資源與產權交易所
新疆 新疆產權交易所 昌吉產權交易中心
青海 青海省產權交易市場

G. 青島礦權礦產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礦權礦產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礦業權信息發布及咨詢服務、大宗現貨電子交易平台運營、礦業權交易、礦產品貿易、礦業資本化運作、國際會展及培訓服務、礦產勘查開發、旅遊資源開發等為一體綜合性國際礦業服務機構,總部位於青島市黃島區。
法定代表人:金志偉
成立時間:2004-01-16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20228006330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青島保稅區天智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二層C區099號

閱讀全文

與山東礦權交易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青島小橋金融公司招聘 瀏覽:281
australia與cny的匯率 瀏覽:83
資本杠桿比率 瀏覽:219
金融機構法律界定 瀏覽:999
幣諾交易所 瀏覽:184
長安銀行的理財怎麼樣 瀏覽:415
第一家開展網上個人理財業務的銀行 瀏覽:171
山東中小企業融資 瀏覽:893
雷亞爾對美元遠期匯率 瀏覽:672
首開股份2015年中報 瀏覽:103
炒期貨的人多麼 瀏覽:489
信貸杠桿 瀏覽:318
外匯余額2017 瀏覽:290
支付寶中基金和理財區別 瀏覽:544
浮動匯率下的減稅 瀏覽:635
沈陽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152
資產負債表中外匯儲備 瀏覽:105
銀行間外匯市場什麼時候收盤 瀏覽:285
汽車融資租賃過程中擔保公司倒閉 瀏覽:595
安通物流中航信託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