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德國在二戰時期攫取了大量黃金,戰後黃金都去了哪裡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從佔領國攫取的黃金不計其數,據英國外交部1996年發表的一份名為《納粹黃金》的報告顯示,「1939年至1945年4月,納粹劫掠的黃金約達5.5億美元,主要以各國國庫丟失黃金的數額計算,其他因無案可核查,只能進行粗略估算。」報告認為,「5.5億美元之數是極低的」,它不包含納粹掠奪的個人財產,比如大量猶太人的金錢、首飾、金牙等。
二戰結束後,作為希特勒洗錢機器和黃金轉運站的瑞士銀行保留了一部分納粹黃金。其他的納粹黃金,要麼被逃脫制裁的納粹高級將領納入囊中;要麼存入梵蒂岡、南美、英格蘭等銀行;要麼被戰勝國所佔有;要麼被納粹軍隊以各種方式藏於神秘之地,它們之中,有的幸運地被同盟國發現,有的至今下落不明,為無數探險家所牽掛。
『貳』 德國國庫卷
建議你去中國銀行咨詢一下,個人認為1913年的國庫券應該是不能兌換了,因為它不屬於永久型貨幣,不是黃金類可以保存,比如蔣介石民國時期的貨幣和國庫券即使在國民黨執政的台灣省也成為廢物。
『叄』 為什麼德國黃金儲備排名世界第二
黃金儲備排名第一的國家是美國,該國擁有黃金儲備2.6150億盎司。
另外,分析人士指出,由於歐債危機和美國減赤計劃失敗等原因,美元和歐元受到影響。近期新興市場央行均在買進黃金。隨著部分新興經濟體尋求外匯儲備多元化,近幾個季度黃金需求也大幅上升。
嘉和盛匯認為,今日後市看,亞洲央行的買盤將對金價構成支持。同時,歐洲央行將推行更多量化寬松措施的預期,也支持金價,後市金價仍看漲。惠譽則表示,歐債危機的不斷加劇、經濟的下行風險、以及或有債務的增加,可能令法國AAA的主權評級面臨風險。避險情緒推升美元,令金價承壓。
『肆』 德國的黃金為什麼這么多
德軍在二戰中的歐洲戰場所向披靡佔領了整個歐洲,哪德軍肯定掠奪不少金銀財寶啊有什麼好奇怪的!
『伍』 國庫黃金今日多少錢一克
最新價格321繼續下跌 震盪擊穿310
『陸』 德國對黃金做出什麼規定
德國在佔領區禁止一切外匯交易,對私人持有的全部黃金和外匯進行登記,限制使用敵方帳戶,要求個人把全部黃金和外匯賣給中央銀行或其他指定機構,最後由該銀行和指定機構轉讓給德國。至於集中營囚犯的黃金、首飾,德國一律沒收,甚至連死人的金牙也要拔掉。
『柒』 為什麼美國和德國的黃金儲備最多了
我覺得美國和德國之所以黃金儲備最多,要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是因為它們本身黃金的原始積累就很多。當然,是如何積累起來的方式就很多了。
第二,是根當今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它們的自身的經濟實力密切相關的。
首先,它們的經濟實力足夠強大,所以有資本來積累儲備黃金。
其次,在當今的經濟形勢下,儲備黃金是最穩定也是最可靠的獎金儲備方式,不會那麼輕易地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就像目前,美國人就比較熱衷於大力發行和收藏金幣一樣。
而中國和印度跟它們比起來,本身就存在不少的差距。所以在象徵資金實力的黃金儲備方面存在差距那也是必然的了。
『捌』 國庫里有幾噸黃金發給中國13億人,人均得多少克
09年中國黃金儲備為1054噸,之後數據似乎再沒有更新。分給全國人大約每人1克不到。
不過您千萬別盼著這件事。黃金也好貨幣也罷,短期大量落入民間會造成物價飛漲,後果是災難性的。這是有前車之鑒的。
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日本是銀本位經濟,歐洲是金本位,結果就造成了歐洲的廉價白銀通過貿易大量流入日本,造成了糧價猛漲,人民生活疾苦的事情。
『玖』 金本位已經是歷史了,但是為什麼現在歐美國家的國庫仍然要如此大的黃金儲備 請問戰略意義是什麼
隨著美國著名的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破產,華爾街驟然掀起了人們始料不及的劇烈金融風暴,並迅速席捲美國及與美國相關聯的全球經濟。這條承載著美國夢想的著名金融街上,如今,著名的五大投行只剩下摩根和高盛公司,且碩果僅存的這兩家公司宣布其主要業務將向傳統銀行方向轉變。
這場突如其來的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中國在未來的發展中應如何應對國際經濟風暴?人們對此十分關注。
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中國經濟同世界經濟融為一體的趨勢進一步增強。作為東西方兩個不同的經濟大國,現在的中美經濟誠如中美經濟戰略對話時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說的那樣,關系緊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看,美國發生劇烈的金融危機,一定會對中國經濟產生影響。
這種影響的第一個層面是顯性的。首先是不少投資機構,尤其是我國金融企業對美國投行的投資,隨著投行的倒閉或經營不景氣而蒙受損失;另外,一些走出去企業與美國本土企業合資或合作因危機影響將導致一定的利潤縮減。其次,華爾街金融危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美國經濟衰退,抑制美國市場的消費需求,從而影響到中國的出口業增長。在我國傳統的外向型經濟地區廣東和浙江等地,由於外需的萎縮,很多企業已經十分艱難,甚至有一些企業面臨倒閉的困境。
另一個層面的影響是隱性的,就是通過不斷的經濟傳導來實現。比方,美國政府救市和即將可能發生的美國經濟衰退,將成為美元貶值的動因。匯率的變化不僅削弱我國外向型企業出口利潤的增長,增加出口成本,而且會直接導致匯兌損失。在我國長期依靠投資、出口和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中,後兩個動力都會因華爾街金融危機的傳導而受到擠壓。
說華爾街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限,是基於當前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構成以及中美經濟相關度的考慮。從增長動力構成看,上半年,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出口和消費都表現出較好的勢頭,企業利潤進一步增長。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GDP達到201631億元,同比增長9.9%。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表明,目前,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並未因華爾街金融風暴而受到根本性削弱,我國經濟基本面也並未因華爾街金融風暴而更改。所以,下半年,中國經濟依然會保持9%以上的速度增長,實現GDP26萬億-27萬億元應在情理之中。從中美經濟相關度看,雖然兩國經濟發展互有咬合,但中國經濟涉足美國經濟程度畢竟不很深,中國金融體系相對獨立和穩定,中國工農業生產形勢穩定,內需強勁,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日益提高。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內部困難不少,經濟持續增長外部因素的不確定性也在加大。畢竟美國是巨大的經濟體,對華爾街危機的影響還要繼續觀察,現在,華爾街危機對我影響有向實體經濟蔓延的勢頭。所以,要辦好自己的事,強身健體,提高警惕,謹慎應對,加強監管,防範風險,穩定社會經濟發展預期。
---------------我國足夠政策空間應對金融危機
2008-10-24 03:52:43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陳道富23日在由俄羅斯通訊社舉辦的中俄金融危機對策研究論壇上表示,目前,政府已認識到保增長的重要性,開始採取各項措施,而對於這場金融危機我國有足夠的政策空間。
陳道富稱,中國經濟走勢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中國經濟周期由於前期經濟過熱傾向,政府採取緊縮政策,產生經濟下行因素,現在還在發揮作用,除政策因素外,中國經濟周期也處在下行區間,再加上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
陳道富表示,中國有1.2萬億的外匯儲備,盡管出口增速在下降,但是中國的貿易順差還是在持續增長,而且前幾年中國都是採取相對保守的財政政策,因此還會有一定的放鬆空間。此外,中國的高通脹壓力現在大大減輕,政府可以集中精力保增長,同時,政府也認識到保增長的重要性,開始採取各項措施,而且政策上我們也有足夠空間。
對外經貿大學投資系主任郭敏表示,金融層面來說金融危機對我國影響較小,我國有充分的信心能夠度過這場危機,第一,我們有相對穩健的金融體系,四大國有銀行有比較穩健的資金收支狀況。第二,我國自由化程度相對不那麼大的資本市場,在這種時刻反而為躲過金融危機影響提供了避風港。第三,我們有很好的經濟基本面,雖然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顯示經濟增速有所下行,但是9%以上的經濟增速,仍然是很可觀的。
此外,我國經濟有很大的自我調整空間,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包括我國農村發展改革措施,以及剛剛出台的房貸政策調整,都能幫助我國抵抗由於外需下降帶來的經濟下行因素。
俄羅斯科學院能源與金融研究所所長戈利果里耶夫表示,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外需放緩影響出口,而俄羅斯會受到油價下降影響。保增長對與中國和俄羅斯都是頭等大事。他表示,中俄應當加緊密切合作,共同努力抵抗危機,在金融危機之後,建立新的國際金融秩序。
(證券之星)
--------------
中央投入11800億拉動4萬億投資
王勁松
中國財經報 11-15 00:00:00
本報訊記者王勁松報道「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我國採取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是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正確、英明的決策。當前積極的財政政策特點可以概括為九個字:一是『思路新』。二是『工具多』。三是『導向明』。」到2010年底,圍繞十大措施,中央的投資安排將達到1.18萬億元,拉動整個投資4萬億元。除了增加投入以外,財政還要減少稅費3000多億元。這是財政部副部長王軍14日參加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時做出的表述。
王軍解釋,「思路新」指此次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較好地貫徹了科學發展觀,立足於應對危機、化解危機,著眼於抓住機遇、創造機遇;「工具多」指將預算、稅收、貼息、減費、增支、投資、國債、轉移支付等若干財政政策工具組合起來一起使用。
在談到「導向明」時,王軍從六個方面進行了說明。第一是重民生。政策安排可以讓老百姓得到更多的直接和間接好處。第二是保增長。積極財政政策發出了保增長的強烈信號。第三是促消費。這個導向是同重民生有關,也有區別。王軍舉例說,在十項措施當中的第一項措施裡面提到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建設、加大力度,不僅讓低收入者有房子住,而且有利於促進消費。因為居民住進新房子以後,總要添置傢具,購置家電,進行裝飾等等,這些都會有力地促進消費。再比如財政部門推動的家電下鄉政策,今年從3個省擴大到9個省,這樣既拉動了生產,也拉動了消費。第四是活市場。增強市場配製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其中重要一項就是從明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財政為此將減收1200億元以上,這有利於支持企業購買新設備進行產品升級,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增強微觀經濟主體活力。第五是統內外。擴大內需是主要著力點,但也兼顧促進出口,緩解出口企業的困難。王軍指出,財政部也為此採取了一系列的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第六是利長遠。即實行有利於長遠的發展戰略,這次推進改革的一系列制度建設,可以從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和完善等方面體現出來。
那麼,上述措施會不會影響到今後兩年的政府預算?王軍表示,積極財政政策,實際上就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需要擴大赤字,發行國債。可以肯定地說,這會影響到2009年乃至2010年的預算,但這個規模完全在掌控范圍之內。
對於如何保障資金的安全有效使用,王軍指出,一方面財政部門自身將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規定,另一方面,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抓好監督檢查工作。特別是將加大制度建設和制度完善的力度,通過落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來保證從源頭上確保中央投資資金的安全、高效落實。
-------------
希望對你有幫助,請你自己再整理吧
『拾』 法國義大利德國的黃金儲備為什麼那麼高,英國黃金儲備卻那麼低,還沒台灣高啊
第一,在最近500年的世界歷史上,中國和南美是銀本位國家,白銀被當成主要的流通貨幣。因缺少金礦而富含銀礦,特別是南美,全世界大部分銀礦在南美,南美之白銀相當於中東之石油。
而歐洲是反過來的,歐洲是金本位地區,一直一來黃金就是主要貨幣。所以歐洲人從歷史和傳統上更加註重對黃金的儲備,美國在文化和歷史上與歐洲同屬一體。
第二,你看到的基本上只是二戰以後60-80年代公布的各國央行儲備數據,中國央行最後一次更新公布自己的黃金儲備還是90年代了,正如近年西方媒體說的那樣——進入中國的黃金在此後的上百年時間都會不見天日。中國央行近幾年明顯加大了對黃金的儲備以對沖大量美元外匯儲備的風險。但這一切卻是悄無聲息的、不公開的。實際上現在中國的黃金儲備應該在第三、甚至第二,如果按廣義的黃金儲備——算上民間的儲備,那麼肯定早已是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了。因為中國傳統喜歡節氣婚慶消費黃金飾品,近年來中國大媽又紛紛抄底了不少的黃金。
第三,現在已經不是金本位制度,黃金只是一種輔助的重要金融儲備、金融工具,在關鍵時候可以起到穩定金融和調控金融的作用。黃金儲備的多少並不能直接代表一個國家綜合實力。要不然印度的民間黃金儲備率全球第一,那麼印度的國家實力就是全球第一了?
事實上,現在按人民幣算,一噸黃金在2.6億人民幣,約合4.35億美元/噸,中國有超過3萬億美元儲備,要想在黃金儲備上獲得第一的位置,只需要拿出其中的幾千億美元儲備即可,不是很難。如果黃金儲備第一就等於國家實力第一,我想國家早就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