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tradingdesk交易

tradingdesk交易

發布時間:2022-01-01 20:27:15

① 什麼是d2d通信的sidelink

證券行業一般包括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等。證券公司一般分為總部和分支機構兩個層次。總部的職能部門一般有做衍生品的,做行業分析的,做固定收益產品的,做零售業務的,專門負責企業融資,收購兼並等機構業務的,做資產管理的,做融資融券的,做自營的等等。分支機構層面一般就是做零售業務(即散戶炒股)和部分機構業務的。下面轉帖一個不錯的帖子,希望對你有幫助整個金融行業大致分為buyside和sellside兩大類。sellside做的主要是把各種asset變成各種金融產品,提供給市場。sellside主要指的是通常意義上的投行。投行內部結構也很復雜,按照產品分大致分為fixedincome和equity兩大類。按照業務分大致分為IBD,sales&trading,equityresearch,assetmanagement(這部分和buyside性質是類似的)等。IBD是最傳統的投資銀行業務,靠近的是corporate一邊;sales&trading主要進行產品銷售和交易,有時候投行會扮演marketmaker的角色以保持市場的流通性。buyside主要進行的是投資管理的業務,所以也稱為IM(investmentmanagement)或者AM(assetmanagement),主要由各種機構投資者組成,包括mutualfund,hedgefund,pensionfund等等。就careerpath來說,很難說誰好誰不好,關鍵看每個人的特長和個性。IBD適合工作熱情高漲,吃苦耐勞的人。sales適合善於人際交往的人。trading適合能承受巨大壓力,並且對市場感覺敏銳的人。equityreasearch適合做事踏實的人。一般來說IBDcareerpath比較按部就班,需要熬年頭,能熬上去的不僅需要良好的業務能力也需要強健的體魄。tradercareerpath風險很大,可能在2年之內就毀了前程,也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平步青雲。我知道一個頂尖的trader從associate升到director只用了2年。sellsideequityresearch行業前景有一定問題,因為regulation越來越傾向讓research保持獨立性以保護投資者。Buyside總體來說lifestyle比sellside好,收入也超過sellside。不過,進buyside也遠遠難於進sellside。註:當今金融產業之龐大和復雜遠遠超過常人想像,在整個金融產業鏈上還有著很多細分的行業,這里就不一一列舉。補充一下,帖子的職業分工主要是指成熟市場的情況。國內情況有所不同。金融領域的開放讓國內很多年輕的朋友一下子豁然開朗。不過隨之而來的是扭曲的價值觀:進投行的是牛人,進四大的是凡人,進企業的是土人之類。在此還想表明以下我一向的觀點:工作本身沒有等級之分,我決不贊成投行就比四大「高級」之說。任何一個人能在本行乾的出色的才是牛人。選擇職業道路應該看自己喜歡干什麼,自己能夠干什麼,然後盡量在二者之間取得平衡。如果一心只想往「高級」的工作鑽的話,可能回頭看來還是一事無成。hedgefund中文翻譯成「對沖基金」,這個翻譯是准確的。不過有意思的是,現在主流的hedgefund往往做的不是hedge,相反很多hedgefund對一些市場趨勢進行大膽的speculation(中文是投機,貶義詞,英語的原意是中性的,是hedge的反義詞,表示承擔風險而獲取超常的收益)。如果把hedgefund和國內的情形聯系起來看,更准確的翻譯應該是「私募基金」。這個意義上而言國內存在hedgefund已經已經有些年頭了,只不過因為法律界定而沒有露出水面。現在管理層正在進行私募基金合法化的進程,應該很快就能成為正大光明的一支金融力量。(國內現在往往把PE翻譯成「私募基金」是不準確的,下文還有相關論述)在成熟市場上hedgefund通常是相對於mutualfund而言。其差別是:mutualfund是公開招募,並且公開交易的開放型基金。國內市場上交易的開放型基金大多數屬於mutualfund。而hedgefund則大多是私下招募,並且封閉的基金。在全球金融市場,hedgefund已經成為一支舉足輕重的角色。從東南亞金融危機到最近兩年的商品期貨的超級牛市都可以見到hedgefund的身影。由於hedgefund收益率普遍高於mutualfund,最近幾年全球范圍的hedgefund都取得了快速的成長。再加上全球性資本過剩,現在幾個billion的fund都算很小的。稍微提一下對沖的概念。對沖是一種控制金融風險的手段。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買了100股股票,然後又擔心股票下跌,你就可以再買一個認沽100股的期權(putoption)進行對沖。最後無論股票怎麼跌,最差的結果就是你以putoption的執行價(strike)賣掉手中的股票。和對沖相關但比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套利(arbitrage)。套利是指把所有相關風險完全對沖掉以後可以獲取的無風險收益。比如說中國銀行的美元牌價是8,門口黃牛的牌價是7.8,你可以用7.8人民幣從黃牛那裡換1美元,隨後馬上拿一美元換給BOC變成8元人民幣,毫無風險的賺了0.2元。就職業而言buyside和sellsidelink最多的是tradingdesk。雙方的人馬幾乎是對應的。基本上都設有:trading,structure和research幾塊。一般來說sellside研究力量更為強大,buyside很多基本信息都依靠sellside取得。sellsidestructure側重的是如何將金融產品合理定價,而buyside側重於如何搞出模型更好的預測市場的變化。(本質是一樣的)雙方的trader做的事情倒是殊途同歸。當投行根據buyside要求設計出金融產品後,雙方達成交易。然後投行一般會盡快地通過相關交易對沖產品風險,而buyside這時候一般是「一切盡在掌握」,因為買到手中的產品完全是根據自己的判斷而訂制的。這時候,雙方是合作夥伴關系,大家賺自己的利潤。另外有些時候,投行也會takeposition,這種時候雙方都是marketplayer,關系也就變成你死我活的博弈了。把業務上的link講完後,職業上的link也就水到渠成了。雙方trader作的事情十分接近,互相之間的跳槽也就十分普遍。research而言,投行的比較focus也比較辛苦,所以一般更加願意往buyside跳,不過buyside本來也不需要很多的research,跳槽並不容易。structure是雙方都需要的,雖然側重不同,但都是通的,互相之間都有跳。上面說的都是投行的市場一頭。回過頭說IBD(傳統投行業務),的是和企業打交道,而不是和市場打交道。反之,buyside都是和市場大交道。所以IBD一般不容易轉buyside。由於國內這些年出現了很多成功風投的案例,大家已經不太陌生,這里簡單的介紹一下PE。國內很多地方把PE(privateequity)翻譯成「私募基金」,這顯然是不熟悉金融市場的人「顧名思義」所致。誠如上文所述,私募基金接近於hedgefund的概念(相對於mutualfund)。而PE是一個相對於publicequity的概念。我個人將其翻譯成「非上市融資」,現在國內比較被認可的翻法是「私人股權融資」。現在vc/pe是一個很時髦的詞,無論在美國還是在國內。在美國火爆的原因是最近幾年PE的收益率都明顯好過publicmarket,導致PE的規模快速膨脹。在國內火爆的原因就比較復雜了。其實現在vc/pe差異已經不是十分明顯,很多時候人們把VC看成是pe的一種。如果進行劃分的話,二者主要區別在於對targetcompany投資階段的不同。vc主要投資於公司發展早期,從種子階段到上市前不等。而pe主要投資於有穩定現金流,businessmodel比較成熟的公司。PE最經典的做法是LBO(leveragebuyout),核心是將現金充沛而又失去發展動力的上市公司goprivate,通過大財務杠桿使公司有緊迫感,從而為股東提供更大的收益。喜歡看電影的朋友一定知道《風月俏佳人》,其中理查基爾乾的就是PE。片中羅伯茨問他你到底是幹嘛的,回答頗為經典:「總而言之我乾的就是把一家公司買下來,然後再拆成一塊一塊賣」。(註:這只是PE做法的一種,並不是全部)vc/pe是金融市場中最直接和企業打交道的分支。vc做的是整天看businessplan(bp),從中找出有前途的bp以及執行團隊,隨後進行價值評估以及投資。根據公司不同,有些vc會強烈的參與公司經營管理,有些則沒有。pe的是尋找有前途的被收購公司,並且進行金融改造。vc/pe最終的的目的都是找一個更好的價錢把公司股份賣掉推出,從而進入新的循環。具體操作方法VC/PE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討論。現在可以把金融產業鏈簡單的串一串。在一個企業IPO之前,公司都是private的,這一階段可以參與融資的就是VC/PE。當企業需要上市,這時投行就參與進來,對公司價值進行精確評估,然後公開招募。這時候,企業自己或者vc/pe提供的股份是原材料,投行將其加工成金融行業認可的「股票」。公開上市前後,buyside就會進行認購。接下來就是二級市場上的各方博弈了。金融的原始定義是為買足企業發展需要進行的各種融資,因此金融必定有企業和市場兩級。企業這級是金融行業的生存之本,市場這級可以看作金融行業發展壯大的動力。投行作用是金融產業鏈的hub,一端聯系著企業,另一端聯系著市場。企業這端是實實在在的,可以說資本主義出現後的幾百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而市場這一端則越來越龐大並且趨向虛無。很多衍生金融產品最早的出現是為了滿足風險公職的需求,但很快變成一些豪賭的利器。會計師事務所的地位是保證企業(無論privateorpublic)企業原始數據的真實性,從而使其他機構可以對企業價值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如果沒有會計師的存在,整個金融行業就會陷入一片混亂。因而會計師有「經濟警察」之稱。整體而言,金融業連接企業一端的工作核心更側重於對於企業價值的評估,金融連接市場一段的工作的核心側重於市場風險的控制以及對市場方向的判斷。因為對技能要求的不同,兩端互相轉都比較困難。相反,只要在金融產業鏈的同一端,轉行至少都是有邏輯上的可行性的。

② 什麼是廣告市場里的 trading desk

‍‍

廣告行業中Trading Desk是程序化廣告交易平台的意思,借鑒了金融領域中交易平台的概念,是廣告主和媒體方進行廣告交易的平台。我們認為TD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稱為傳統TD階段,這一階段所有的操作和服務都是人工完成的,效率低下,容易出錯。第二個階段是我們提出的TD2.0階段,這一階段與傳統TD最大的區別在於自動化和智能化。Marketin提供的Trading Desk 2.0廣告交易系統,接入了多個DSP、DMP、 創意、品牌安全、CMS、CRM等平台,可以給使用者提供跨平台的協同管理和自動優化,不僅節約人力運營成本,還能提高營銷活動的效果。另外,我們的TD2.0系統能自動實時獲取並聚合多來源數據,提供眾多數據指標的跨平台分析,最大限度上為使用者提供透明的廣告交易服務。

Marketin是國內Trading Desk比較領先的提供商。

‍‍

③ 最好的trading Desk是哪個公司的

我覺得應該是Chinapex創略,這個公司在國內很受稱贊的,在trading desk的媒體資源,技術演算法,數據,特別是媒體交易優化服務,投放效果這些方面比很多同類的公司做的要好,而且他們是國內首家Media trading Desk,對接多個DSP,從而在資源上面比單純的DSP要多很多。

④ 什麼是trading desk

是公開市場操作台,或者翻譯為交易櫃台

⑤ 廣告行業里說的Trading Desk是指什麼有什麼作用

程序化廣告交易系統

⑥ Trading Desk程序化媒體交易平台的優勢有哪些

DSP和Trading Desk屬於程序化購買生態中兩個不同層面的機構。
理論上,包括在國外應該說不能算是直接競爭對手。但在國內一些DSP也嘗試接直客單子,所以會有人討論二者的優劣勢。事實上DSP只是程序化購買中一個環節,負責RTB演算法和技術的開發。真正的投放優化,以及數據,私有媒體資源等都並不是DSP的長項。這些方面也反過來是Trading Desk的優勢,特別是投放優化本身。像國內第一家獨立Trading Desk創略Chinapex的投放效果就比一些DSP好很多。因為一個是注重技術開發,一個是注重投放效果本身的交易與優化。另外就是像數據資源和私有媒體資源都是Trading Desk相較DSP的優勢。

⑦ Trading Desk是什麼

Trading Desk一詞是借用了金融業中交易專櫃的概念,是廣告代理商進行數字化廣告投放的工具,功能類似於DSP,通過對接多個DSP來進行廣告的優化投放。也稱Media Trading Desk,中國第一家獨立Media Trading Desk是Chinapex創略中國。

⑧ Marketin的Trading Desk2.0系統和普通的Trading Desk有什麼不同

program trading 指的是程序化交易,就是華爾街開發的,由電腦系統監控證券價格,按各種交易模式設計的自動交易程序系統 我是老師,有問題可以交流~

⑨ Media Trading Desk是什麼

Media Trading Desk的字面翻譯是媒體交易桌,其實就是一種最先進的
數字化媒體投放的工具,和DSP查不多,同時可以對接多個DSP,從而在
資源上面比單純的DSP要多很多了,國內的第一個獨立的Media Trading Desk
誕生於Chinapex創略中國。

⑩ currency-trading desk 怎麼翻譯啊

貨幣交易櫃台

閱讀全文

與tradingdesk交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安銀行的理財怎麼樣 瀏覽:415
第一家開展網上個人理財業務的銀行 瀏覽:171
山東中小企業融資 瀏覽:893
雷亞爾對美元遠期匯率 瀏覽:672
首開股份2015年中報 瀏覽:103
炒期貨的人多麼 瀏覽:489
信貸杠桿 瀏覽:318
外匯余額2017 瀏覽:290
支付寶中基金和理財區別 瀏覽:544
浮動匯率下的減稅 瀏覽:635
沈陽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152
資產負債表中外匯儲備 瀏覽:105
銀行間外匯市場什麼時候收盤 瀏覽:285
汽車融資租賃過程中擔保公司倒閉 瀏覽:595
安通物流中航信託 瀏覽:681
金融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 瀏覽:992
信託100事件追蹤 瀏覽:677
融資融券保證金100解讀 瀏覽:20
比特幣杠桿公式 瀏覽:752
公司購買股東個人資產 瀏覽: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