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相對數指標的公式

相對數指標的公式

發布時間:2022-01-03 07:05:18

① 相對數的公式

設02年的生產總值為1,則03年的實際生產總值為114%
故2003年產品生產總值計劃完成程度為114%/108%=105.56%

② 關於股票相對強度公式

RSI相對強弱指標,而MADBQR是對比強弱指標,不是一回事!!!一個是自己本身,一個是與大盤對比!!!

MADBQR

是 MA+DBQR MA 是平均的意思!! 比如5日平均線是 MA(c,5)
DBQR 是對比強弱的意思!!

實際上是看個股與大盤的線是相同,還是相逆!!!

給你個參考看一下,估計會明白!!你上面的公式應該是一種變種的公式!!!

下面是一個整體,連在一起看,也就是這指標一共是4條線!!!

對比強弱(DBQR)
指標概述
對比強弱(DBQR)指標實際上是從變動率指標(ROC)改進發展而來的。該指標是通過分別計算大盤和個股的變動率指標,再將兩者進行比較,得出該股相對於整個大勢的強弱狀況。

計算公式
1.指數強弱線(DB)=(大盤收盤指數-N日前大盤收盤指數)/N日前大盤收盤指數

2.個股強弱線(QB)=(收盤價-N日前收盤價)/N日前收盤價

3.MADBQR1=QB的M1日簡單移動平均

MADBQR2=QB的M2日簡單移動平均

MADBQR3=QB的M3日簡單移動平均

4.參數N=5,M1=10,M2=20,M3=60

應用法則
1.QB向上金叉DB,表明個股強於大盤,是買進時機;QB向下死叉DB,表明個股弱於大盤,是賣出時機。

2.當QB與DB有較大偏離的時候,如果QB能夠快速,並且幾乎垂直地向上穿越DB,則是一個較好的買進時機。

3.當QB與DB有較大偏離的時候,如果QB能夠快速,並且幾乎垂直地向下穿越DB,則是一個較好的賣出時機。

4.如果QB與DB同時快速向上穿越三條均線,表示大勢轉暖,該股有跟隨走強的趨勢,可買進。

5.如果QB與DB同時快速向下穿越三條均線,表示大勢轉弱,該股有跟隨走弱的趨勢,可賣出。

注意要點
1.DBQR指標是一個短線指標,因此其買賣信號過於頻繁。投資者在使用時應配合其他輔助技術分析指標。

{{{{{{{{{{{{{你要是需要的話,我可以編好傳給你!!!))))

③ 動態相對指標的計算公式

答:
結構相對指標是反映總體內部結構狀況的指標,一般用百分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結構相對指標=
,如:某門課程及格率為98%。
動態相對指標是兩個時期同一指標數值的對比,是反映現象發展變化程度的指標,通常用百分數或倍數表示。其計算公式為:動態相對指標=
,如:今年產量為去年的95%。強度相對指標是兩個有一定聯系而性質不同的總量指標的對比,是用來表明現象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指標。其計算公式為:強度相對指標=
,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0000元/人。

④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的計算方法

由於計劃數在實際計算中可以表現為絕對數、相對數、平均數等多種形式,因此計算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1、計劃數為絕對數和平均數時
使用絕對數和平均數計算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時,可直接用上述計算公式。
例:某企業2000年產品計劃產量1000件,實際完成1120件,則產量計劃完成程度為: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1120÷1000)×100%=112%
計算結果表明,該企業超額12%完成產量計劃,實際產量比計劃產量增加了120件。
例:某企業勞動生產率計劃達到8000元/人,某種產品計劃單位成本為100元,該企業實際勞動生產率達到9200元/人,該產品實際單位成本為90元,其計劃完成程度指標為:
計算結果表明,該企業勞動生產率實際比計劃提高了15%,而某產品單位成本實際比計劃降低了10%。這里勞動生產率為正指標,單位成本為逆指標。
在檢查中長期計劃的完成情況時,根據計劃指標的性質不同,計算可分為水平法和累計法。
1)水平法
用水平法檢查計劃完成程度就是根據計劃末期(最後一年)實際達到的水平與計劃規定的同期應達到的水平相比較,來確定全期是否完成計劃。其計算公式為: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計劃期末實際達到的水平/計劃規定期末應達到的水平
採用水平法計算,只要有連續一年時間(可以跨年度)實際完成水平達到最後一年計劃水平,就算完成了五年計劃,餘下的時間就是提前完成計劃時間。在例中,該企業實際從五年計劃的第四年第三季度到第五年第二季度連續一年時間的產量達到了計劃期最後一年計劃產量720萬件水平,完成了五年計劃,那麼第五年下半年這半年時間就是提前完成計劃的時間。
2)累計法
累計法就是整個計劃期間實際完成的累計數與同期計劃數相比較,來確定計劃完成程度。計算公式如下: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計劃期間累計實際完成數/計劃規定的累計數
采有累計法計算,只要從中長期計劃開始至某一時期止,所累計完成數達到計劃數,就是完成了計劃。例中,前四年投資額已完成五年計劃,比計劃時間提前一年。
2、計劃數為相對數時
計劃數為相對數時計劃完成程度計算公式為: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實際完成百分比數/計劃規定百分比;
其中:實際完成百分比數=本期實際完成數/上期實際完成數;
計劃規定百分比數=本期計劃完成數/上期實際完成數;
計算結果表明,產量計劃完成程度大於100%,說明超額完成計劃。而單位成本計劃完成程度小於100%,說明實際成本比計劃成本有所降低,也超額完成了成本降低計劃。

⑤ 寫出計劃完成程度的相對指標公式和加權算術平均數公式

你的小測成績是80分,期末考成績是90分,老師要計算總的平均成績,就按照小測40%、期末成績60%的比例來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績是:
80×40%+90×60%=86
學校食堂吃飯,吃三碗的有
χ
人,吃兩碗的有
y
人,吃一碗的
z
人。平均每人吃多少?
(3×χ
+
2×y
+
1×z)÷(χ
+
y
+
z)
這里x、y、z分別就是權數值,「加權」就是考慮到不同變數在總體中的比例份額。
=============================
當一組數據中的某些數重復出現幾次時,那麼它們的平均數的表示形式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例如,某人射擊十次,其中二次射中10環,三次射中8環,四次射中7環,一次射中9環,那麼他平均射中的環數為
(10×2
+
9×1
+
8×3
+
7×4
)÷10
=
8.1
這里,7,8,9,10這四個數是射擊者射中的幾個不同環數,但它們出現的頻數不同,分別為4,3,l,2,數據的頻數越大,表明它對整組數據的平均數影響越大,實際上,頻數起著權衡數據的作用,稱之為權數或權重,上面的平均數稱為加權平均數,不難看出,各個數據的權重之和恰為10.
在加權平均數中,除了一組數據中某一個數的頻數稱為權重外,權重還有更廣泛的含義。
比如在一些體育比賽項目中,也要用到權重的思想.比如在跳水比賽中,每個運動員除完成規定動作外,還要完成一定數量的自選動作,而自選動作的難度是不同的,兩位選手由於所選動作的難度系數不同,盡管完成各自動作的質量相同,但得分也是不相同的,難度系數大的運動員得分應該高些,難度系數實際上起著權重的作用。
而普通的算術平均數的權重相等,都是1,(比如,3和5的平均數為4)也就是說它們的重要性相同,所以平均數是特殊的加權平均數。

⑥ 什麼是統計學里的相對數、絕對數,舉例說明。

相對數,是兩個有聯系的指標的比值,它可以從數量上反映兩個相互聯系的現象之間的對比關系。相對數的種類很多。根據其表現形式可分為兩類:

1、一類是有名數,即凡是由兩個性質不同而又有聯系的絕對數或平均數指標對比計算所得的相對數,一般都是有名數,而且多用復合計量單位。

2、另一類是無名數,無名數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採用倍數、成數、系數、百分數、千分數等來表示,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

統計中常用的總量指標就是絕對數。它是反映客觀現象總體在一定時間、地點條件下的總規模、總水平的綜合指標。如,一定總體范圍內糧食總產量、工農業總產值、企業單位數等。

(6)相對數指標的公式擴展閱讀:

計算相對數的基本公式是:相對數=比較數值(比數)/基礎數值(基數)。另外,統計絕對數的分類:

1、按其反映總體內容的不同分:總體單位總量和總體標志總量。

2、按其反映不同的時間狀況不同分:時期指標和時點指標。

3、按其採用的計量單位的不同分:實物指標、價值指標和勞動指標。

⑦ 常用的相對數指標有哪些

相對指標是質量指標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通過兩個有聯系的統計指標對比而得到的,其具體數值表現為相對數,一般現為無名數,也有用有名數表示的。
相對指標按其作用不同可劃分為六種:結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強度相對指標、動態相對指標、比較相對指標和計劃相對指標。
相對指標
相對指標

結構相對指標又稱結構相對數。總體的某一部分與總體數值相對比求得的比重或比率指標。結構相對數通常用來反映總體的結構和分布狀況等。實際經濟工作中常用的恩格爾系數、貢獻率、城市化程度、中間投入率、增加值率、消費率、合格率、市場佔有率等都是結構相對數。
比較相對指標又稱比較相對數或同類相對數。同類指標在不同空間進行靜態對比形成的相對指標。可以比較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單位等經濟實力、發展水平和工作優劣。
比例相對指標又稱比例相對數或比例指標。反映總體中各組成部分之間數量聯系程度和比例關系的相對指標。
強度相對指標又稱強度相對數。有一定聯系的兩種性質不同的總量指標相比較形成的相對指標。通常以復名數、百分數(%)、千分數(‰)表示。
動態相對指標動態相對指標又稱「動態相對數」或「時間相對指標」,就是將同—現象在不同時期的兩個數值進行動態對比而得出的相對數,藉以表明現象在時間上發展變動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數(%)或倍數表示,也稱為發展速度。 發展速度減1或100%為增長速度指標,計算結果大於100%為增長多少百分數或百分點,小於100%為下降多少百分數或百分點。
其計算公式如下:
動態相對指標=(報告期指標數值÷基期指標數值)×100%
通常,作為比較標準的時期稱為基期,與基期對比的時期稱為報告期。例如,200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95533億元,2000年為89404億元,如果2000年選作基期,亦即將2000年國內生產總值作為100,則2001的國內生產總值與200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對比,得出動態相對數為106.9%,它說明在2000年基礎上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的發展速度。
計劃完成程度指標又稱計劃完成百分數。以計為比較標准,將實際完成數與計劃規定數相比較,用以表明計劃完成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用百分數(%)表示。

⑧ 相對數的計算方法

結構相對指標=總體中某一部分數值/總體全部數值X100%。

⑨ 相對指標的數值表現形式有哪兩種簡答題

隨著統計分析目的的不同,兩個相互聯系的指標數值對比,可以採取不同的比較標准(即對比的基礎),而對比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從而形成不同的相對指標。相對指標一般有六種形式,即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結構相對指標、比例相對指標、比較相對指標、強度相對指標和動態相對指標。 1、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 計劃完成程度相對指標是社會經濟現象在某時期內實際完成數值與計劃任務數值對比的結果,一般用百分數來表示。基本計算公式為: 2、結構相對指標 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總體時,不僅要掌握其總量,而且要揭示總體內部的組成數量表現,亦即要對總體內部的結構進行數量分析,這就需要計算結構相對指標。 結構相對指標就是在分組的基礎上,以各組(或部分)的單位數與總體單位總數對比,或以各組(或部分)的標志總量與總體的標志總量對比求得的比重,藉以反映總體內部結構的一種綜合指標。一般用百分數、成數或系數表示,可以用公式表述如下: 概括地說,結構相對數就是部分與全體對比得出的比重或比率。由於對比的基礎是同一總體的總數值,所以各部分(或組)所佔比重之和應當等於100%或1。 3、比例相對指標 比例相對指標是總體內部不同部分數量對比的相對指標,用以分析總體范圍內各個局部、各個分組之間的比例關系和協調平衡狀態。它是同一總體中某一部分數值與另一部分數值靜態對比的結果。其計算公式如下: 比例相對指標=(總體中某一部分數值÷總體中另一部分數值)×100%
比例相對指標計算結果通常以百分比來表示,還有以比較基數單位為 1 、100 、1000 時被比較單位數是多少的形式來表示。 4、比較相對指標 比較相對指標就是將不同地區、單位或企業之間的同類指標數值作靜態對比而得出的綜合指標,表明同類事物在不同空間條件下的差異程度或相對狀態。比較相對指標可以用百分數、倍數和系數表示。計算公式可以概括如下: 比較相對數指標=[甲地區(單位或企業)某類指標數值÷乙地區(單位或企業)同類指標數值]×100% 5、強度相對指標 強度相對指標就是在同一地區或單位內,兩個性質不同而有一定聯系的總量指標數值對比得出的相對數,是用來分析不同事物之間的數量對比關系,表明現象的強度、密度和普遍程度的綜合指標。其計算公式可以概括為: 強度相對指標=某一總量指標數值÷另一個有聯系而性質不同的總量指標值 6、動態相對指標 動態相對指標就是將同—現象在不同時期的兩個數值進行動態對比而得出的相對數,藉以表明現象在時間上發展變動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數(%)或倍數表示,也稱為發展速度。其計算公式如下: 動態相對指標=(報告期指標數值÷基期指標數值)×100%

⑩ 統計學相對指標有哪些其公式分別是什麼

1、計劃完成相對數:計劃完成相對數={(實際完成數據)/[計劃(定額)數據]}*100%;

2、結構相對數:結構相對數=某一構成部分的例數/各構成部分例數之和×100 (3.2);

3、比例相對數:比例相對數=總體中某一部分數值/總體中另一部分數值;

4、比較相對數:比較相對數(%)=甲地區(單位)某類現象的水平/乙地區(單位)同類現象的水平×100%或=總體的一個組(部分)/總體的另一個組(部分)×100%;

5、動態相對數:動態相對數=(報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

6、強度相對數:強度相對數=某現象的發生數/可能發生某現象的總數×100℅(或1000‰)。

統計學相對指標的作用:

1、相對指標通過數量之間的對比,可以表明事物相關程度、發展程度,它可以彌補總量指標的不足,使人們清楚了解現象的相對水平和普遍程度。例如,某企業實現利潤50萬元,實現55萬元,則利潤增長了10%,這是總量指標不能說明的。

2、把現象的絕對差異抽象化,使原來無法直接對比的指標變為可比。不同的企業由於生產規模條件不同,直接用總產值、利潤比較評價意義不大,但如果採用一些相對指標,如資金利潤率、資金產值率等進行比較,便可對企業生產經營成果做出合理評價。

3、說明總體內在的結構特徵,為深入分析事物的性質提供依據。例如計算一個地區不同經濟類型的結構,可以說明該地區經濟的性質。又如計算一個地區的第一、二、三產業的比例,可以說明該地區社會經濟現代化程度等。

閱讀全文

與相對數指標的公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首開股份2015年中報 瀏覽:103
炒期貨的人多麼 瀏覽:489
信貸杠桿 瀏覽:318
外匯余額2017 瀏覽:290
支付寶中基金和理財區別 瀏覽:544
浮動匯率下的減稅 瀏覽:635
沈陽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152
資產負債表中外匯儲備 瀏覽:105
銀行間外匯市場什麼時候收盤 瀏覽:285
汽車融資租賃過程中擔保公司倒閉 瀏覽:595
安通物流中航信託 瀏覽:681
金融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 瀏覽:992
信託100事件追蹤 瀏覽:677
融資融券保證金100解讀 瀏覽:20
比特幣杠桿公式 瀏覽:752
公司購買股東個人資產 瀏覽:530
2月港幣匯率走勢 瀏覽:549
上海代辦融資租賃公司注冊轉讓 瀏覽:256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