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業經營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標是什麼
企業經營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標是企業營運資產的效率與效益。
企業營運資產的效率主要指資產的周轉率或周轉速度。企業營運資產的效益通常是指企業的產出量與資產佔用量之間的比率。
企業營運能力分析就是要通過對反映企業資產營運效率與效益的指標進行計算與分析,評價企業的營運能力,為企業提高經濟效益指明方向。
第一,營運能力分析可評價企業資產營運的效率。
第二,營運能力分析可發現企業在資產營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三,營運能力分析是盈利能力分析和償債能力分析的基礎與補充。
相關原則:
反映企業資產營運能力的指標有許多,要正確分析評價企業資產營運能力,首先必須正確設計評價資產營運能力的指標體系。設計選擇評價資產營運能力的指標,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資產營運能力指標應體現提高資產營運能力的實質要求
企業資產營運能力的實質,就是要以盡可能少的資產佔用,盡可能短的時間周轉產盡可能多的產品,實現盡可能多的銷售收入,創造盡可能多的純收入。
2、資產營運能力指標應體現多種資產的特點
企業的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它們各有其特點。對於固定資產應考慮它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相脫離的特點,指標計算上,從兩方面加以考慮;對於流動資產,主要應體現其流動性的特點。
3、資產營運能力指標應有利於考核分析
應盡量採用現行制度規定的考核指標,或根據現有核算資料可以計算並便於分析的指標,否則,指標再好也沒有實際意義。
㈡ 經營指標分析的內容包括哪些
經營指標 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0.8 意義:該項指標反映總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說明銷售能力越強。企業可以採用薄利多銷的方法,加速資產周轉,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 分析提示:總資產周轉指標用於衡量企業運用資產賺取利潤的能力。經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一起使用,全面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應收賬款周轉率 定義:指定的分析期間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3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 /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3 意義:存貨的周轉率是存貨周轉速度的主要指標。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360}/產品銷售成本+{[(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360}/產品銷售收入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200 意義:營業周期是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時間。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長,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分析提示:營業周期,一般應結合存貨周轉情況和應收賬款周轉情況一並分析。營業周期的長短,不僅體現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還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
㈢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的指標有哪些
1、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盈利能力指標主要包括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六項。
2、償債能力指標是指企業償還到期債務(包括本息)的能力,償債能力指標包括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衡量指標主要有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流動負債比率三項。
3、營運能力指的是企業的經營運行能力,即企業運用各項資產以賺取利潤的能力。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包括: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等。
應答時間:2021-04-1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㈣ 農發行經營績效考評指標有哪些
一、農發行實行績效考評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於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形成強有力的目標導向。科學發展觀內涵豐富,要將其落實到實處,轉化為各分支機構、各部門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實際行動,需要有一套科學的評價標准和考評體系。科學的績效評估和考核,將科學發展觀的原則要求轉變為可以量化的目標體系,藉此強化各分支機構、各部門的績效意識,形成正確的決策導向和工作導向,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有利於加快引入先進的考評方法,達到業務盈利性與風險性的平衡。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能引進先進的績效考評指標與方法,如經濟資本法、平衡計分卡、經濟增加值等先進的績效考評技術方法,能夠促進農發行在先進的績效考評技術方法指引下,實現短期財務指標和銀行長遠發展戰略的結合、業務發展和業務創新能力的結合、業務發展與人力資源的結合,促使農發行達到業務盈利性與風險性的平衡。引進先進的方法和工具,將使農發行對績效的度量由原來簡單的量化和經驗判斷,逐步向以先進的量化模型進行科學測算為基礎轉變,銀行的績效管理水平將得到大大提高。
(三)有利於建立健全績效考評的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在績效考評激勵約束機制上,將績效考評當做激勵員工長遠發展的手段和引導員工自我發展的依據,規劃員工的職業生涯,有利於農發行激發員工的創造力,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員工對工作和目標的熱情。現代銀行所面臨的經營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復雜,所面臨的金融競爭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激烈,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顯得尤為重要,而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能在員工的激勵約束上發揮極大的效力。只有建立良好的績效考評體系才能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使員工更具有歸屬感和使命感。
(四)有利於加強內部控制、規避風險,推動業務健康、穩健的發展,增強銀行的競爭力。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應該涵蓋農業發展銀行業務流程中的內部管理與內部控制,能不斷健全業務制度,完善業務流程,加強內部控制與管理,防範案件發生,堵住漏洞,規避風險,建立良好的金融執業規范和金融秩序,積極推動農發行業務有效、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二、農發行分支機構在績效考評運用中應注意解決的問題
(一)科學設置考評指標。銀行績效考評指標設定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考評結果的公正性和科學性,進而影響到績效考評功能的發揮。因此,要按照先進性、導向性、明確性等原則科學設定考評指標。在設定對分支機構的考評指標時,要進行全面的業務審計,確認負債業務數據的真實性,對資產業務要准確反映形態,對所有者權益項目要准確認定,在夯實基數的基礎上確定考核指標,確保績效考評的真實性。農發行業務經營要以利潤為中心,存款、貸款、資產質量、中間業務等是實現利潤目標的基礎和手段,只能作為利潤目標的輔助目標。考評目標過多、過細,實際是多標準的考核,容易導致評價失真,甚至產生負激勵作用。同時要合理設置「期望概率」,考評指標的設置既不能高不可攀,又不能一蹴而就「以跳起來能摘到桃子」為宜。績效考評指標要明確、具體,應以定量指標為主,採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法編制。
(二)對分支機構進行分類考評。各級管理行在對下一級分支機構進行考核時,一般採用統一的模式,即設置相同的考評指標、考核標准,採用相同的計分權重和方法,使各分支機構的考評結果具有可比性。由於各分支機構的經營環境、規模不同,採用統一標准和考核權重,忽略了行際間的差異,忽視了各行主要矛盾、工作重點的不同,有失公平。因此,要根據各行的經營條件不同,劃分類別,實行分類考核。如可根據分支機構當前規模以及所處的經營環境進行分類,將所轄分支機構劃分為重點類行、關注類行、監控類行;也可根據資產質量分類,按照不良貸款佔比,將分支機構劃分為不同的級別,分別制定不同的考核權重,分類考核。如對資產質量好的行減少資產質量考核權重,加大效益、存款類指標權重;對資產質量較差的行要加大資產質量考核指標的權重;對監控類行加大資產質量指標、依法合規管理指標的考核權重。通過實行分類考核,發揮各分支機構的不同優勢,因行施策,激勵先進,鞭策後進,逐步縮小行際差距,實現銀行資產質量、經營效益的共同提高。
(三)遵循一定的原則。如綜合性原則:即設置綜合的考評指標體系,綜合考評指標應體現經營管理工作重點和方向,客觀反映各行的整體經營狀況,對各行年度財務成果和經營狀況進行多角度的綜合評判;客觀性原則:即依據統一的計分規則和統一測算的標准值,客觀公正地反映各行的經營實績;發展性原則:在從存量角度評價績效貢獻的基礎上,比較各行年度之間的增長狀況及發展水平。
(四)充分運用考核結果,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有效運用考評結果與科學考核績效同樣重要。為了充分調動各級機構和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必須在正確評價業績的基礎上,充分運用考評結果,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1.對分支機構實行等級行管理。以人均利潤、人均存款、資產利潤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貸款率等指標為依據,將所轄分支機構統一劃分為若干個等級。以省級分行為例,大體可劃分為6個等級,二級分行分為第1至第3等級,支行分為第4至第6等級。第1等級為最高等級,第6等級為最低等級,各類等級之間可以相互交叉,下一層次的分支機構如果績效水平較高,在資源配置時可按上一層次對待。等級行按年根據經營規模和績效考評結果進行調整,不同等級的行資源配置不同,主要與領導職位的配備、內設機構數量的確定、員工總數的確定、經營授權的確定、信貸規模的確定、經營費用的分配、收入分配等掛鉤。
2.強化績效考評結果的運用。績效考評結果反饋到各級行後,各級行要對照考評結果,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績效考評結果可作為評價各行經營績效、分配掛鉤工資和配置其他資源的重要依據,可與行領導和員工的績效獎金分配掛鉤,對考評結果優秀的單位,可加大收入分配的傾斜力度,可作為評選先進單位的重要條件。單位業績也是單位負責人和班子業績的真實體現,因此,要把績效考評結果與單位負責人和班子的個人獎金、職務任免等事項掛鉤,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五)實現績效考評的規范化、制度化。一是健全考評組織機構。為有效組織考評工作,發揮績效考評的導向、激勵和約束作用,各級管理行必須建立考評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集中組織,做好考評工作。領導小組由行領導掛帥,成員由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並下設辦公室(掛靠財會部門)負責考評日常工作。考評辦公室應定期及時將各行指標數據監測情況或考評結果報行長審定後公布。二是處理好考評工作制度穩定性和變動性的關系。績效考評辦法必須具有相對穩定性。三是嚴格執行考評紀律。對考評中弄虛作假經查實的,將嚴格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四是建立真實完備的信息統計系統。績效考評設置的指標是多樣化的,考評數據採集量很大,因此,績效考評數據應盡量從會計綜合業務系統、財務報表、信貸管理等相關系統上直接提取。有關部門提供的基礎數據資料,必須加蓋部門印章或有部門負責人簽字。五是要加強績效考評工作的分析調研,針對考評工作中帶有普遍性、傾向性、典型性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確保考評工作的真實、客觀和公正
㈤ 銀行業監管營運能力指標有哪些
主要職責(《中國人民銀行法》第四條規定):
1、發布與履行其職責有關的命令和規章;
2、作為國家的中央銀行,從事有關國際金融活動;
3、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職責;
4、依法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
5、發行人民幣,管理人民幣流通;
6、監督管理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
7、實施外匯管理,監督管理銀行間外匯市場;
8、監督管理黃金市場;
9、持有、管理、經營國家外匯儲備、黃金儲備;
10、經理國庫;
11、維護支付、清算系統的正常運行;
12、負責金融業的統計、調查、分析和預測;
13、指導、部署金融業反洗錢工作,負責反洗錢的資金監測。
㈥ 經營業績評價綜合評分法所選擇的業績評價指標包括哪些
業績評價是運用管理學、財務學、數理統計等方法,對企業或其分支機構經營期間內的生產經營狀況、資本運營效益、經營者業績等進行定量的考核和分析,並且做出客觀、公正的價值判斷。
1. 選擇經營業績評價指標:
(1)反映盈利能力和資本保值增值的指標 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
(2)反映資產負債水平和償債能力的指標 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或速動比率、應收賬 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
(3)反映企業對國家或社會貢獻水平的指標 社會貢獻率、社會積累率。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9-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㈦ 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有哪幾類構成
盈利性指標:
①資產收益率
②銀行利差率
③非利息凈收入率
④銀行利潤率
⑤權益報酬率
贏利性指標是衡量商業銀行運用資金賺取收益同時控製成本費用支出的能力。
贏利性指標的核心是資產收益率和股本回報率,利用這兩個財務指標及其他派生財務比率指標可較准確地認識銀行的獲利能力。
基本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魚骨圖分析法和九宮圖分析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抓住主要問題,解決主要矛盾。
魚骨圖分析的主要步驟:
① 確定個人/部門業務重點。確定哪些因素與公司業務相互影響。
② 確定業務標准。定義成功的關鍵要素,滿足業務重點所需的策略手段。
③ 確定關鍵業績指標,判斷一項業績標準是否達到的實際因素。
(7)銀行經營能力指標包括擴展閱讀
考核銀行盈利的傳統指標包括股權收益率和資產收益率,這種指標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將風險考慮在內。
出於風險的管理需要,西方商業銀行逐漸出現了新型的以風險為基礎的考核盈利指標——根據風險調整的收益(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該方法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由信孚銀行集團(Banker』s Trust Group)首創,最初目的是為了度量銀行信貸資產組合的風險和在特定損失率下為限制風險敞口必需的股權數量。
此後,許多大銀行都紛紛開發RAROC方法,其基本的目的都是為了確定銀行進行經營所需要的股權資本數量。
當前,國內商業銀行考核其盈利能力的傳統指標主要為ROE(股權收益率)和ROA(資產回報率),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ROE=凈收益/所有者權益
ROA=凈收益/平均資產價值
或ROA=凈收益/期末資產價值賬面價值。
㈧ 平安銀行的經營能力方面具有
對於貸款方違約或騙貸,平安銀行經營類貸款就能夠單方面終止合同。
㈨ 銀行應該主要以哪些效能指標做衡量
組織效能是指組織實現目標的程度。主要體現在能力、效率、質量和效益四個方面。簡單來說,就是投入產出比。組織效能或效率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個:外部環境(政治、法律、科技、行業等)、內部環境(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管理機制、員工能力態度、企業文化、信息化水平等),而其中的變數非常多。提升組織效能必須從組織效能的評估診斷開始,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指標進行組織效能評估:
(一)組織經營效率類
體現企業整體經營能力、運營效率,人力資源利用效率以及內部管控能力,指標包括人均營業收入、人均凈利潤、人均毛利潤、人均管理費用、周轉率、利潤率,利潤增長率、員工增長率(可與利潤增長率對比)、工資增長率(可與利潤增長率對比)等。
(二)人力資本效能類
體現企業薪酬福利的有效性和投入產出比,指標包括人均薪酬福利成本,每元薪酬福利成本帶來營業收入,每元薪酬福利成本帶來的利潤,人工成本利潤率,人均投入產出比(人均收入/人均成本),人事費用率(人工成本總額/銷售收入),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例,工資占人工成本比例等
(三)組織健康類
呈現的是組織活力,指標有人員流動率,主動離職率,人員流失率,員工敬業度,員工滿意度,高績效員工留任率,員工年齡、崗位、職級分布等
通過對這些指標的交叉分析對比,能從數據中發現很多隱藏的企業組織效能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沒有對比就無法衡量高低。因此,對自身企業的效能進行數據的統計之後,必須要與內外部進行對比,才能有效衡量自身所處的位置。
㈩ 反映企業營運能力的指標主要有哪些
企業營運能力的財務分析比率有:
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營業周期、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等。 這些比率揭示了企業資金運營周轉的情況,反映了企業對經濟資源管理、運用的效率高低。企業資產周轉越快,流動性越高,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強,資產獲取利潤的速度就越快。
營運能力分析包括流動資產周轉情況分析、固定資產周轉情況分析和總資產周轉情況分析。
(10)銀行經營能力指標包括擴展閱讀
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也稱應收賬款周轉次數,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或產品主營業務收入凈額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的比值,是反映應收賬款周轉速度的一項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應收款項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凈額÷平均應收帳款余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