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中國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

中國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

發布時間:2022-01-05 12:37:53

㈠ 9月1日起中國股市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是真的嗎

證券交易印花稅自1990年首先在深圳開征,由賣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額的6%。交納。同年11月份,深圳市對股票買方也開征6%。的印花稅。1991年10月,深圳市將印花稅稅率調整到3%。,上海也開始對股票買賣實行雙向徵收,稅率為3%。。1992年6月,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體改委聯合發文,明確規定股票交易雙方按3%。繳納印花稅。1997年5月,印花稅稅率從3%。提高到5%。。1998年6月,印花稅稅率從5%。下調至4%。。1999年6月,B股交易印花稅稅率降低為3%。。2001年11月,財政部決定將A、B股交易印花稅稅率統一降至2%。。2005年1月,財政部又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2%。下調為1%。。2007年5月30日起,財政部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 據說08年印花稅又要調低,等政策出台吧

㈡ 證券交易費用的印花稅

印花稅是根據國家稅法規定,在股票(包括A股和B股)成交後對買賣雙方投資者按照規定的稅率分別徵收的稅金。印花稅的繳納是由證券經營機構在同投資者交割中代為扣收,然後在證券經營機構同證券交易所或登記結算機構的清算交割中集中結算,最後由登記結算機構統一向征稅機關繳納。其收費標準是按A股成交金額的1‰進行單項收取,基金、債券等均無此項費用。
中國證券交易印花稅率變動
作為交易費用重要一部分的印花稅是調節交易成本的一個常被用到的途徑。
中國證券交易印花稅率變動大事記:
1990年6月28日深圳市頒布《關於對股權轉讓和個人持有股票收益征稅的暫行規定》,首先開征股票交易印花稅,由賣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額的0.6%繳納。
1990年11月23日深圳市對股票的買方也開征0.6%的印花稅。1991年10月為了刺激低迷的股市,深圳市將印花稅率調整到0.3%。1991年10月1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對股票買方、賣方實行雙向徵收,稅率為0.3%。
1992年6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體改委聯合下發《關於股份制試點企業有關稅收問題的暫行規定》,明確規定交易雙方分別按0.3%的稅率繳納印花稅。
1997年5月針對當時證券市場過度投機的傾向,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由0.3%提高到0.5%。
1998年6月12日為了使證券市場能持續穩定向前發展,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稅務總局又將稅率由0.5%調低至0.4%。
1999年6月1日為了活躍B股市場,中國國家稅務總局再次將B股交易稅率降低為0.3%。
2001年11月16日起,財政部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對買賣、繼承、贈予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0.2%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2007年5月30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1‰調整為3‰。即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3‰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2008年4月24日起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的3‰調整為1‰。即對買賣、繼承、贈予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1‰的稅率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
2008年9月19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稅率保持1‰。即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1‰的稅率繳納股票交易印花稅,改為由出讓方按1‰的稅率繳納股票交易印花稅,授讓方不再徵收。(截止2010年6月末,該政策已持續近2年未變化)
從2008年11月1日起,對個人銷售或購買住房暫免徵收印花稅。
財政部在2001年市場頂峰上調股票交易印花稅;又在2005年熊市谷底前下調印花稅,再次上調則到了2007年牛市頂峰階段;隨後在2008年大熊市中兩度調低印花稅,先從雙邊千分之三調低到雙邊千分之一,隨後從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千分之一。
2012年4月證監會這一主動表態激發了市場想像,學者認為這可能涉及減免部分費用以及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
2012年5月,國內4家期貨交易所宣布降低所有期貨交易品種的手續費標准,各品種降費比例從12.5%到50%不等,期貨交易所手續費水平整體下降30%左右,調整後的手續費標准將從6月1日起執行。
2012年6月印花稅改革已納入相關部委調研范圍。
2012年8月2日證監會宣布滬深交易所、中登公司、四家期貨交易所再次大幅降低A股交易經手費、過戶費、期貨交易手續費,調整後的收費標准將從9月1日起施行。
按照監管部門不斷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效率、減輕投資者交易負擔的要求,滬深證券交易所A股交易經手費將按照交易金額的千分之0.069雙向收取,降幅為20%。

㈢ 股票交易印花稅的調整

中國最早於1990年7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征股票交易印花稅,其稅率規定為對買賣雙方各征千分之六,此後不久又因市場的變化調整為千分之三。上海證券交易所也於1991年開征了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定為千分之三。
此後經歷過的有針對性的調整有:
1991年10月,鑒於股市持續低迷,深圳市又將印花稅稅率下調為3‰。在隨後幾年的股市中,股票交易印花稅成為最重要的市場調控工具;
1997年,為抑制投機、適當調節市場供求,國務院首次作出上調股票交易印花稅的決定,為平抑過熱的股市,自5月10日起,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3‰上調至5‰;
1998年6月12日,為活躍市場交易,又將印花稅率由5‰下調為4‰;
1999年6月1日,為拯救低迷的B股市場,國家又將B股印花稅稅率由4‰下降為3‰;
2001年11月16日,財政部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2‰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2005年1月24日,最後一次下調股票交易印花稅,執行千分之一稅率。
2007年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07年5月30日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現行千分之一調整為千分之三。即對買賣、繼承、贈與所書立的A股、B股股權轉讓書據,由立據雙方當事人分別按千分之三的稅率繳納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
2008年4月24號起,調整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率,由千分之三調整為千分之一。
2008年9月19日起,由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稅率保持1‰。由出讓方按1‰的稅率繳納股票交易印花稅,受讓方不再徵收。

㈣ 印花稅在我國調整了多少次,對證券交易市場的影響

1991年10月,深圳市將印花稅率調整到3‰,上海也開始對股票買賣實行雙向徵收,稅率為3‰。1992年6月,國家稅務總局和國家體改委聯合發文,明確規定股票交易雙方按3‰繳納印花稅。1997年5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從3‰提高到5‰。1998年6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從5‰下調至4‰。1999年6月,B股交易印花稅降低為3‰。2001年11月,財政部決定將A、B股交易印花稅率統一降至2‰。2005年1月,財政部又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2‰下調為1‰。 1、印花稅率下調提高市場投資價值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的公布的數據,2007年國內證券交易印花稅收入達到2005億元,比2006年增長10.2倍,而2008年一季度國內證券交易印花稅就已達到597億元,同比增長387.8%。與之相對應的是1550家A股上市公司2006年的凈利潤總額為6094億元,而截至2008年4月23日,已披露年報的1286家A股上市公司2007年的凈利潤總額則為9023億元,也就是說僅2007年的證券交易印花稅就已佔到當年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的差不多20%,更不用說2008年一季度的證券交易印花稅就已接近2007年上市公司的分紅總額了。

我們認為,盡管印花稅率下調後,市場交易會更加活躍,從而導致證券交易印花稅總額不會出現大幅下降,但是印花稅率的下調畢竟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在目前市場比較低迷,投資者普遍虧損的情況下,還是有利於提高市場的投資價值。

2、投機炒作之風可能再起

盡管我們認為印花稅率的下調會提高市場的投資價值,但是同樣的,印花稅率的下調也很可能會助長市場的投機炒作之風,對於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無法阻止,但是我們需要提醒投資者注意其中的風險,並對此保持高度警惕。當然我們也希望這種情況不要出現,畢竟07年5.30的教訓還是要汲取的。

3、反彈之勢有望延續,高度需要其他利好配合

從歷史上每次印花稅調整後市場的反應來看,我們認可印花稅率的調整不會改變市場的總體走勢這一觀點,但是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這一次印花稅率的調整的背景的不同。首先,這次印花稅率的調整受到市場的廣泛關注,之前的市場預熱達幾個月之久,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因此一點也不突然,市場已經做好了充足的准備。其次,這次印花稅率調整的背景是市場剛剛跌破3000點整數關口,市場反彈動力十足,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最後,A股的本輪調整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世界上都是十分罕見的,半年調整超過50%,其背後的原因無外乎國內外經濟的不確定和市場的擴容壓力,經濟的不確定性是無法短期消除的,需要時間來逐步驗證,但是市場的擴容問題則是可以用政策來規范的。

綜合而言,我們認為這次印花稅率的調整有利於市場延續近期的反彈之勢,而反彈的高度則取決於政府是否有進一步的政策來減輕市場的擴容壓力。在經濟的不確定性仍難以消除,而其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仍不明確的情況下,我們不能認為市場就此會出現反轉,但是我們同樣也認為在市場大幅調整,估值壓力已大幅降低的情況下,盡管市場仍存在一定的下跌風險和空間,但是市場的長期投資價值已逐步顯現出來。

㈤ 國家最新的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如何規定的

我國,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08年9月19日起,對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進行調整,由現行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即只對賣出方(或繼承、贈與A股、B股股權的出讓方)徵收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對買入方(受讓方)不再征稅。稅率仍保持1‰)。

簡單點來說,就是賣出股票的時候才徵收印花稅,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

㈥ 證券交易印花稅是多少

實收資本的印花稅的稅率是按照萬分之五繳納。印花稅是對經濟活動和經濟交往中設立、領受具有法律效力的憑證的行為所徵收的一種稅。因採用在應稅憑證上粘貼印花稅票作為完稅的標志而得名。印花稅的納稅人包括在中國境內設立、領受規定的經濟憑證的企業、行政單位、事業單位、軍事單位、社會團體、其他單位、個體工商戶和其他個人。
拓展資料:
據財政部網站10日消息,財政部發布了2014年全國財政決算,數據顯示,2014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數為64380億元,決算數為64493,45億元,完成預算的100,2%,比上年增長7,1%。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增值稅預算數為21760億元,決算數為21103,03億元,完成預算的97%,比預算短收656,97億元。主要是2014年工商業增加值增幅較低,工業生產者價格下降以及推進營改增減收較多。
國內消費稅預算數為8870億元,決算數為8907,12億元,完成預算的100,4%,比預算超收37,12億元。主要是2014年提高成品油消費稅增加一部分收入。
進口貨物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預算數合計為17740億元,決算數為17268,71億元,完成預算的97,3%,比預算短收471,29億元。主要是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下滑、進口額下降等。
出口貨物退增值稅、消費稅預算數為11333億元,決算數為11356,46億元,完成預算的100,2%,比預算多退稅23,46億元。主要是2014年鼓勵外貿發展,加快出口退稅進度。營業稅預算數為84億元,決算數為68,94億元,完成預算的82,1%,比預算短收15,06億元。主要是2014年起將鐵路運輸業納入營改增范圍,鐵路建設基金營業稅轉為增值稅收入。
數字還顯示,2014年,企業所得稅預算數為15610億元,決算數為15813,55億元,完成預算的101,3%,比預算超收203,55億元。主要是2014年金融企業所得稅增加較多。
個人所得稅預算數為4290億元,決算數為4426,03億元,完成預算的103,2%,比預算超收136,03億元。主要是城鎮居民收入增長情況高於預期。
資源稅預算數為48億元,決算數為44,44億元,完成預算的92,6%,比預算短收3,56億元。主要是海洋油氣資源銷售增長情況低於預期
城市維護建設稅預算數為189億元,決算數為182,82億元,完成預算的96,7%,比預算短收6,18億元。主要是城市維護建設稅計稅依據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增幅低於預期。證券交易印花稅預算數為490億元,決算數為646,88億元,完成預算的132%,比預算超收156,88億元。主要是2014年年末證券市場交易金額增長較快。
船舶噸稅預算數為47億元,決算數為45,23億元,完成預算的96,2%,比預算短收1,77億元。主要是國際海運貿易增長低於預期。車輛購置稅預算數為2850億元,決算數為2885,11億元,完成預算的101,2%,比預算超收35,11億元。主要是2014年汽車銷售量增長超過年初預期。專項收入預算數為425億元,決算數為406,59億元,完成預算的95,7%,比預算短收18,41億元。主要是礦產資源補償費,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收入和價款收入低於預期。
行政事業性收費預算數為255億元,決算數為365,63億元,完成預算的143,4%,比預算超收110,63億元。主要是2012年底銀行業機構監管費和業務監管費標准到期,2014年重新核定後按新標准徵收了2013年以來的相關收費。罰沒收入預算數為45億元,決算數為88,93億元,完成預算的197,6%,比預算超收43,93億元。主要是查處葯品行業商業賄賂案件罰金數額較大。
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數為1280億元,決算數為2029,99億元,完成預算的158,6%,比預算超收749,99億元。主要是金融機構上繳利潤增加較多。
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預算數為210億元,決算數為179,12億元,完成預算的85,3%,比預算短收30,88億元。主要是2014年貨幣市場利率水平較低,國庫現金管理利息收入低於預期。
其他收入預算數為1520億元,決算數為1387,79億元,完成預算的91,3%,比預算短收132,21億元。主要是石油特別收益金收入低於預期。

㈦ 中國股票的印花稅是多少

截止2019年5月24日,我國股票交易印花稅按千分之一的稅率徵收證券(股票)交易印花稅,對受讓方不再征稅,即賣出股票才收取股票總額千分之一的印花稅。

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從普通印花稅發展而來的,是專門針對股票交易發生額徵收的一種稅。中國稅法規定,對證券市場上買賣、繼承、贈與所確立的股權轉讓依據,按確立時實際市場價格計算的金額徵收印花稅。股票交易印花稅對於中國證券市市場,是政府增加稅收收入的一個手段。

(7)中國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擴展閱讀:

徵收股票交易印花稅的目的有兩個:

1、作為普通印花稅的一個稅目,對股票交易行為徵收。

2、股票交易所得稅,難於徵收的情況下,以印花稅作為股票交易所得稅的替代稅種。

為了鼓勵證券投資者能夠長期持有股票,國外常常對股票買賣雙方實行差別稅率,即對賣出方實行較高稅率,對買入方則實行較低稅率或者免徵。中國對股票實行賣方單邊稅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交易印花稅

㈧ 證券交易手續費及印花稅怎麼計算的

證券交易手續費通常包括印花稅、傭金、過戶費、其他費用,證券交易的印花稅是按照成交金額的1‰進行單項收取。

(8)中國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擴展閱讀:

一、印花稅

按照監管部門不斷降低市場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效率、減輕投資者交易負擔的要求,滬深證券交易所A股交易經手費,將按照交易金額的千分之0.069雙向收取,降幅為20%。

二、傭金

1、上海證券交易所

A股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0.3‰,起點為5元;債券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0.1‰,起點為5元。

2、深圳證券交易所

A股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0.3‰,起點為5元;債券的傭金為成交金額的1‰(上限),起點為5元。

三、過戶費

根據中國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的《關於調整A股交易過戶費收費標准有關事項的通知 》,A股交易過戶費由滬市按照成交面值0.3‰,深市按照成交金額0.0255‰,向買賣雙方投資者分別收取。

㈨ 歷年印花稅調整的日期,調整多少

證券交易印花稅1990年首先在深圳開征,當時主要是為了穩定初創的股市及適度調節炒股收益,由賣出股票者按成交金額的6‰交納。同年11月,深圳市對股票買方也開征6‰的印花稅,內地雙邊徵收印花稅的歷史開始。

1991年10月,深市將印花稅率從6‰調整到3‰,牛市行情啟動,後上證指數從180點升至1992年5月的1429點,升幅達694%。

1992年6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和原國家體改委聯合發文明確按3‰的稅率繳納印花稅,指數在盤整一個月後掉頭向下,一路從1100多點跌到300多點,跌幅超過70%。深市盤整4個月後,從2517點下調到1538點,2002年11月23日到2003年2月22日,深市從1538點回升的3422點,升幅超過220%。

1996年初至1997年5月,印花稅依然為3‰,深市呈現大牛市行情,指數上漲660%多。

1997年5月12日,證券交易印花稅率由3‰提高到5‰,滬指半年內下跌近500點,跌幅達到30%多。

1998年6月,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從5‰下調至4‰,股指不升反降,兩個月內震盪走低400點。

1999年6月1日為了活躍B股市場,國家稅務總局再次將B股交易稅率降低為3‰,上證B指一個月內從38點拉升至62.5點,漲幅高達50%多。

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稅率再度調低至2‰,股市又產生一波100多點的下行波段行情。

2005年1月23日,財政部又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2‰下調整為1‰,股市輕微拉升後隨即呈震盪下行趨勢。2001年4月至2005年末,股市基本表現為熊市。

2007年5月30日,財政部將證券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調整為3‰,股市出現急挫,後又創出新高。

㈩ 證券交易印花稅屬於中央稅嗎

國務院關於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中央與地方分享比例的通知

國發[1996]49號 1996-12-16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證券交易市場有了很大發展,證券交易規模不斷擴大,證券交易印花稅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為進一步規范證券交易市場,妥善處理中央與地方的分配關系,增強中央宏觀調控能力,國務院決定,自1997年1月1日起,將證券交易印花稅分享比例由現行的中央與地方各50%,調整為中央80%,地方20%。

閱讀全文

與中國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以服務實體經濟為中心 瀏覽:992
信託100事件追蹤 瀏覽:677
融資融券保證金100解讀 瀏覽:20
比特幣杠桿公式 瀏覽:752
公司購買股東個人資產 瀏覽:530
2月港幣匯率走勢 瀏覽:549
上海代辦融資租賃公司注冊轉讓 瀏覽:256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