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家發改委這次還對汽柴油調價嗎
原計劃於今日凌晨開啟的油價下調窗口沒有如期打開!昨日發改委發布消息稱,由於環境污染嚴重,為促進資源節約完善成品油價格機制,暫緩油價下調。
發改委通知稱,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環保形勢日益嚴峻,一些地區以臭氧、灰霾污染為特徵的復合型污染日益突出,機動車尾氣排放是造成空氣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發揮成品油價格杠桿作用,是促進資源節約、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手段。低油價時,保持國內成品油價格基本穩定,有利於抑制石油消費的過快增長和能源結構調整,促進環境保護,改善空氣質量。國家將統籌考慮各方面因素,抓緊完善新形勢下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並向社會徵求意見。
❷ 發改委多長時間調整一次油價
發改委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油價,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
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第六條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當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當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內出現劇烈波動等特殊情形需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後,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特殊情形結束後,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成品油價格調整繼續按照本辦法確定的規則執行。
(2)成品油價格調整最新消息發改委擴展閱讀:
《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七條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門戶網站公布按噸計算的汽、柴油標准品最高零售價格,國家儲備、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用汽、柴油供應價格,專項用戶用汽、柴油最高供應價格;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在指定網站公布本地區汽、柴油標准品和非標准品最高批發價格和最高零售價格;
主要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通過所在地新聞媒體公布本公司的汽、柴油具體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調整汽、柴油出廠價格、供應價格、批發價格和零售價格的同時,將調價具體方案抄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和有關省級價格主管部門。
❸ 發改委上次上調成品油價格是在什麼時間
2009年3月25日,發改委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290元和180元。當天,美國空軍一架正在執行測試飛行F-22「猛禽」戰機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以北六英里的地方墜毀(F-22戰斗機每架成本1.4億美元)。 2009年6月1日,改委發布調價通知,上漲油價。當天14時,一架載有228人的法航空客A330起飛不久後與地面失去聯系。機上228人全部遇難,其中包括9名中國人。 2009年6月30日,發改委再次發布調價通知,上漲油價。當天凌晨,一架載有154人的空中客車客機在從葉門前往葛摩的途中墜毀,機上人員僅一人倖存。 2009年7月15日,發改委就成品油價格問題發表說明,稱價格未調整到位。當日,伊朗裏海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機在該國西北部城市加茲溫附近的村莊墜毀,機上153名乘客和15名機組人員全滅。 2009年9月2日,發改委油價上調。當天,印度南部安得拉邦上午8時35分許,一架直升機起飛約一個小時後在訥勒默拉森林上空墜機,機上人員全滅。 2010年4月12日發改委再次決定調油價,印尼鴿記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300型客機在馬諾誇里市林達尼機場降落時滑出跑道約700米,機頭隨後插入一條河裡,機身解體成兩部分。 2010年12月25日調油價玩得更大,印度一顆新型通信衛星在印度南部發射升空後火箭發生爆炸。 2011年2月18日油價上調,哥倫比亞一架軍用直升機在桑坦德省山區墜毀,包括1名哥倫比亞陸軍將軍在內的4人死亡。據悉,天氣條件惡劣可能是導致這起事故發生的原因。 當然,上面介紹了調價的日期,下面的那些都是巧合的玩笑話而已! 調油價的原因,在下面: 對這次油價上調,有專家說,這是根據完善後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的,但實際上,就在這次油價上漲之前,我們看到國內很多城市的加油站,包括中石油、中石化兩大巨頭之間,價格戰都正打得不亦樂乎,這說明市場不僅不存在漲價的動力,甚至還有降價的空間,那怎麼會突然出現漲價的情況?我們來聽聽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小平的分析。 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那麼現在經濟比較低靡,這么低靡的經濟情況下應該是降低價格促進這種經濟發展,促進物流,促進整個社會這種人員的流動,物資的流動才能使經濟恢復起來。」 韓曉平認為,在目前中國經濟面臨下滑風險的情況下,較低的成品油價格對於促進內需、拉動經濟增長顯然更加有利,然而這次成品油調價不僅突然,而且也超過了國際油價的平均水平。 韓曉平:「美國大概現在目前的油價大概在四塊錢,人民幣一公升,那麼這樣的話,就比我們目前的油價低了不少了,美國的這個稅大概在30%,我們的稅是40%多一點,所以如果即使考慮稅收的這種差異的話,我們的油價定的好像也是偏高了一點,所以我們由於基於這個觀點,我們認為中國實際上是有可能再進一步降低油價的。」 在韓曉平看來,以發改委為主導的政府定價不應成為油價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市場定價才應成為主體,而政府最應該做的便是讓更多的油企參與市場的良性競爭。 韓曉平:「我們知道這種油價的定價它實際上考慮的是一種就是最高限價,它講的是最高限價,那麼如果有競爭,(油價)可以向下走,如果我們在一個路口四個角,它有四個不同的加油站的話,那麼大家就會有更多的競爭,那麼油價就會出現更低。」 韓曉平表示,發改委等政府部門應該發揮宏觀調控的職能,在最高限價的基礎上合理引導市場競爭,並逐漸改變中石油、中石化的長期壟斷格局,否則調價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有可能引發反效果。 韓曉平:「實際上兩大公司目前是一個油非常不好賣的狀態,所以已經在不得不進行降價促銷了,那你在這個時候再給它漲價,那麼可能造成的庫存壓力更大,它們有可能在這種庫存壓力的逼迫下進一步降低油價,重慶已經發生了這樣的問題,盡管你這邊在漲價,重慶的油價在下行,那麼重慶最典型的就是說它現在很多的以殼牌民營加油站為首(降價),結果最後兩大公司也不得不跟進,所以現在的油價大概在5.1元到5.2元之間,所以應該說是個比較低的油價。」 類似韓小平這樣的質疑,這兩天我們在媒體上看到了很多,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漲多跌少的局面?我們該用怎樣的方式實現與國際油價的接軌?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今天也接受了我們的專訪,來聽聽他的解釋。 據了解,去年12月18日,在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的背景下,發改委宣布自次日起大幅度下調成品油價格,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900元和1100元,今年1月14日發改委宣布自今年1月15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40元和160元。此次上調是去年十二月確定成品油稅費改革以來,首次調高成品油價,那麼,此次上調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周大地:「我們現在要,就是改變一個觀念,不要把油價變化和油價調整變成一個重大宏觀經濟調整的信號,這兩三個星期以來,它不是40美元左右了,已經上浮了,變成50美元左右了,所以這一段國際原油價格的變化我們按照新的定的這個定價機制我們就進行了成品油的價格調整。」 由此可見,在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之際,發改委上調國內油價,也符合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預期,周大地告訴記者,廣大消費者要逐漸適應油價的調整,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將使得我國燃油價格對國際市場的反應更加靈敏。 周大地:「就是要及時反應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則,所以現在我們以後可能只要國際原油價格有比較明顯的變動的時候,我們國內還是會有比較及時的跟動的,這要取決於國際原油價格,如果原油價格波動的比較明顯,那我們可能調整的次數就會多一些。」 事實上,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於2008年7月份達到最高點147美元左右,一路下跌到2008年12月19日,長達5個月的直線下跌時間後,國家發改委才決定汽油價格每噸下調900元、柴油每噸下調1100元,而國際市場原有價格從2009年3月份才開始緩慢反彈,到3月24日也不過24天時間,發改委卻立即決定上調成品油價格,下跌5個月才降價,上漲僅僅24天就漲價,時間上的巨大反差,難免使人產生油價「 降得慢漲得快」的印象。 周大地:「我也是開車的,我也希望油價便宜一點,個人來講,但實際上我們去年以前的狀態是,人家真正升高的時候,我也沒敢升的那麼高上去,所以等人掉下來的時候,你也就沒掉那麼凶,必要的波動還是應該反應,但是亂動我們就要採取一些措施,使他不要那麼亂動。」 當下,在金融危機背景下,政府出台多項措施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本次油價上調,對刺激內需、經濟復甦是否會有影響呢? 周大地:「價格調整還是在產業之間,使價格信號更合理化,就是不要用石油生產行業,特別是煉油行業來替下遊行業做價格承擔者,刺激經濟在中國來講應該是拉動內需,拉動內需不完全說,我就使生產行業都沒有利潤,我們不會採取用資源型價格壓住不變的方式來刺激資源型產品多消費,我覺得這可以是另外一種信號,就是說我該漲,該國際價格變了,我該變我還得變,我不能因為說我國內有些人說他要多消費點,我就把一些上遊行業成本、利潤要分給下游去,刺激這種消費,我想這個信號還是比較准確的。」
❹ 發改委油價調整最新消息 2月28日24時汽柴油價格將如何調整
今天0點已經調價完畢,發改委宣布本輪汽柴油對應上調金額低於每噸50元而不作調整,未調整金額納入下次調價。
❺ 發改委油價調整最新消息:明天成品油價格會暴漲嗎
減產協議提振國際油價
達成減產協議的消息公布後,國際油價11月30日應聲上漲,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50.47美元,盤中漲幅達到10%;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暴漲超過9%,達到每桶49.44美元。阿爾及利亞能源部長布塔法說,歐佩克的減產決定是「歷史性」的,他預測今年年底油價可能會上升到每桶60美元左右。如果減產決定得到真正實施,2017年的油價將會穩定在一個較為令人滿意的區間。沙特石油大臣法利赫對未來石油市場充滿信心。他表示,不管減不減產,在明年年底或2018年年初,國際石油需求將復甦,油價也將穩步回升。
原油價格還會大幅上升
據半島電視台今天凌晨報道,由於歐佩克日前達成了減產協議,國際原油價格突然大幅上漲, 布倫特原油漲幅為19%,美國原油漲幅為16%。報道稱,昨天布倫特原油每桶達到55.3美元,美國原油每桶價格為52.4美元,這是16個月來最高水平。
報道指出,上星期,歐佩克達成了減產協議:從2017年1月開始,日減產120萬桶。報道稱,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5日發表談話說,本月10日,歐佩克將在日內瓦與非歐佩克組織的石油生產國舉行會議,就石油減產問題達成全面協議。這是自2002年以來首次召開這樣的會議。報道評論說,隨著產油國的減產,預計國際原油價格還會大幅上升。
長期效果有待觀察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歐佩克減產協議達成後短期內對市場有一定提振作用,但長期效果還有待觀察。首先,歐佩克在國際石油市場上不再起到呼風喚雨的決定性作用。其次,俄羅斯等非歐佩克成員國的態度對於未來油價走勢也有重要影響。此外,減產協議實施監管有難度。
❻ 發改委宣布成品油價格提高 92號汽油加滿一箱多花4.5元
(文/張鈺翊)6月28日,國家發改委宣布,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6月28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120元和110元。
也就是說,調整後價格為92號汽油每升上調0.09元,95號汽油每升上調0.10元,0號柴油每升上調0.09元。以油箱容量60升的普通私家車計算,加滿一箱92號汽油需多花4.5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進行過11次調整,其中8次擱淺、3次下調,汽、柴油價格分別累計下調1850元/噸、1780元/噸。而從3月31日24時的調價窗口開始,國內成品油價格已連續6次因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低於每桶40美元而擱淺。
這也意味著,此次油價上調是今年以來國內油價的首次上調。隨著此次油價上調,2020年國內成品油調價將呈現出「一漲三跌八擱淺」的格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再上調,油價上漲會造成哪些影響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是由於原油開采能力逐漸階級頂峰,而需求不斷增長所致。而且當前沒有很理想的替代能源。油價上升壓力非常大,所以國際油價上漲,股市反映的是未來一定會走熊市甚至暴跌。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一般來說會抑制經濟發展速度,因此對於國際股市和中國股市屬於利空。但是考慮到國際原油價格也會被金融資本操縱,比如08年在次貸危機爆發前,原油價格竟然炒高到147美元每桶,顯然是極度脫離基本面支撐的炒作。
但是若國際原油價格上漲,而且國內上調了成品油價格,對於中國石油是利好消息,因為中國石油擁有的是油田資產,因此利潤額會增加。
中國石化油田資產少,主要業務是原油加工。但是高油價畢竟會嚴重抑制經濟發展,因此對於世界資本市場都屬於利空。
❽ 發改委:10月9日國內成品油價格不調整
[汽車之家新聞]?根據國家發改委消息,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10月9日24時開啟。自2020年9月18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油價震盪上漲。平均來看,倫敦布倫特、紐約WTI油價比上輪調價周期上漲2.60%。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制測算,10月9日的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與9月18日前10個工作日平均價格相比,調價金額每噸不足50元。根據《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未調金額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預計,在需求萎靡不振及「歐佩克+」減產措施共同作用下,短期油價仍將呈震盪運行態勢。不過,各國應對經濟沖擊所採取的政策措施、美國大選、英國退歐進展、美元走勢等不確定因素對油價沖擊有所加大,可能打破數月來的油價平衡態勢。
2020年,國內成品油調價已呈現「三漲四跌十二擱淺」的格局。截至本次調價,汽油價格累計每噸下調1860元,柴油價格累計每噸下調1790元。(消息來源:國家發改委;@央視財經;編譯/汽車之家翁萌)
❾ 國家發改委對成品油調價的條件是什麼
三地:布倫特 迪拜 辛塔 (三地現貨價格) 調價條件: 連續22個工作日平均價 正負4%
根據2009年頒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即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但同時要關注當時的調價環境(如國內的價格水平、CPI、國際油價走勢)。
據隆眾資訊三地變化率顯示,截止1月28日22個工作日三地變化率為8.02%,較前一日上漲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