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們把長江稱為「黃金水道」,請從地形和氣候方面,分析說明長江航運價值高的原因
長江是中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自古以來就享有「黃金水道」的盛譽.長江中下游水流平穩,江面開闊,不少河段江面寬度超過10千米,航運價值高.長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無結冰期,四季通航.
故答案為:長江中下游水流平穩,江面開闊,不少河段江面寬度超過10千米,航運價值高.長江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無結冰期,四季通航.
『貳』 為什麼長江被稱為黃金水道因為它蘊含價值巨大
我國河流眾多,其中長江由於豐富的水資源,極高的航運價值而被叫做「黃金水道」.長江宜賓以下的河段江闊水深,全年通航,航運價值極高,為我國南方之交通大動脈,當前長江的干支流的通航里程已達到9.6萬公里,可以繞地球兩圈半,年貨運量大約佔全國河流總運輸量之70%,被稱為「黃金水道」.
故選:C.
『叄』 水道有什麼經濟價值
江河湖海是主要運輸通道,尤其是海上運輸,國際貿易總量的90%經由大洋航線運輸。世界上大洋航線除北冰洋季節航線外,主要集中於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由於海洋運輸船舶噸位大,一般為10萬~20萬噸級,有的達40萬噸級或60萬噸級,所以運費比陸上運輸低很多,比內河運輸的運價也低。沿海航線一般是國內運輸或鄰國間運輸的主要運輸途徑,一般以3000~10000噸級的客、貨輪為主。
內河航線是利用河流和湖泊開辟的運輸通道,它與鐵路和公路運輸相比,除了速度慢以外,具有許多優勢:投資少,貨運量大,成本低。發達國家十分注意發展內河運輸業。1980年,蘇聯內河通航里程達14.2萬公里,美國4.1萬公里,法國8600公里,國土面積僅4萬多平方公里的荷蘭通航里程竟達4386公里。我國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萬多條,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500多條,還有大小湖泊900多個,這是發展內河航運的有利條件。長江、淮河、珠江、黑龍江和它們的支流以及京杭運河都是內河航運的主幹,其中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更具優勢。長江幹流從宜賓至河口長達2813公里,通航條件好,通過主支流連接西南、中南和華東地區,是我國內河航運的「黃金水道」。
江河湖海在地球上劃出了一道道、一片片的黃色、藍色和白色,當你驚嘆於它們的美麗時,不要忘了,正是這些流動的液體,使生命得以產生、維持和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江河湖海日益顯露了博大深遠的價值。
『肆』 長江有「黃金水道」之稱,分析長江航運價值高的原因。
自然:1長江流程長,支流眾多,流經亞熱帶地區,2豐水期長,通航時間和里程長,水量大,3中下游沿岸為平原,河道寬闊,利於行船.4無冰期社會:1長江流經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人口稠密,貨運量大,並可以溝通東西聯系.2荊江經過裁彎取直河道寬闊,三峽工程改善了長江,提高了通航價值.
『伍』 「黃金水道」體現了長江的()A.水能豐富B.航運價值C.灌溉價值D.養殖效
長江是中國東西向交通的大動脈,自古以來就享有「黃金水道」的盛譽.近半個世紀以來,經過航道綜合整治,加之三峽、葛洲壩等水利樞紐的建設,長江的通航條件得到顯著改善.重慶、武漢、南京等長期作為水陸交通的重要樞紐.目前,長江干支流通航里程超過7萬千米,貨運量佔全國內河貨運量的60%左右.
故選:B.
『陸』 從航運條件和航運價值說明長江被稱為「黃金水道」的原因
航運條件1.河網密布,縱橫交錯
2.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水量大
3.河流水量大,水能豐富
4.幹流橫貫東西,支流遍布南北,形成河網
航運價值:
1.水量大,水流平穩,航運條件優越
2.長江沿岸經濟發達的地區,經濟發達,運輸量大 3.和縱列分布的鐵路網互補,減輕鐵路運輸壓力
4.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的地區,沿海地區,航運需求大
『柒』 長江黃金水道的價值為何沒有發揮出來
應該發揮得還可以吧,怎麼才叫發揮出來了呢?
以前可能更多受制於長江三峽的險,太大的船無法進入四川。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峽大壩修建後,有利於發揮航道作用。
其實內河作為航道,如果利用過度,負面影響很多:污染、生態破壞最突出
『捌』 長江中下遊河段被稱為黃金水道。主要是因為較高的航運價值,其航運價值高的主
現在不只3000噸了,2萬噸都能會在武鋼工業港卸.
『玖』 長江黃金水道運輸價值
社會因素:
①長江流域面積廣,支流多,流量大,通航能力強;徑
流量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小。
②流經平原地區,地勢平坦,落差小,流速慢,江水平穩
③位於亞熱帶氣候區,江深水闊(河道寬闊)
④位於亞熱帶,無結冰期,可全年通航(通航時間長)
⑤含沙量小,通航條件好
⑥有入海口,可以江海聯運
⑦是世界第三長河,運營里程長
⑧流經地區,人口稠密,城市眾多,經濟發達且聯系密切
客貨運量大:
長江歷來被稱為黃金水道。它的地位和價值,是任何其他交通運輸方式所不能取代的,具有無可比擬的優點。
第一,運量大。三峽大壩建成後,長江上游通過能力僅一個大型船隊至少可裝6千噸散貨(煤、礦石、鋼材);一艘集裝箱船至少可裝150至300個以上標准國際集裝箱;一艘滾裝船至少可裝350至500輛以上商品車。應當注意的是,長江上每天可以進出許多艘這樣的船舶和船隊,鐵路卻不可能。(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第二,投資省。要使長江航運暢通,只需重點投資修建幾個港口,重治幾段的航道。在港口中,主要是長江上游重慶港和中游武漢港。此外還有一些較小的港口。修建這些港口,使之現代化,完全能滿足重慶市和西部地區、武漢市和華中地區進出口物資的運輸要求。在航道整治中,重點是長江中游幾個冬季漕窄水淺的航段以及下游個別航段,結合防洪整治,投資遠低於修建一條從上海到重慶的高速公路或鐵路。
第三,佔地少。除港口建設需要少量土地外,完全不需佔用土地,絕對不像鐵路和高速公路那樣佔用大量土地,尤其是耕地。
第四,油耗低。中國是一個貧油大國,如何節約燃料油或能源是必須高度重視的。以同樣運一噸物資所需要的功率作比較,公路約為8馬力,鐵路約為2馬力,而長江水運僅約為0.5馬力,相差之懸殊由此可見。
第五,成本低。在各類交通運輸方式中,長江水運成本是最低的。其原因是能耗低,這對於支持生產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是十分重要的。事實證明,進出口物資和國內貿易物資(包括集裝箱和汽車)正在大量從鐵路轉向長江水運。
第六,便利。通過長江運輸的進出口物資,尤其是集裝箱,可以直接在上海指定的海港裝卸,非常便利。相對鐵路來說,減少了在海港的短途運輸環節,節省了短途運輸和裝卸費用,縮短了時間,避免了多環節轉運帶來的貨損。
第七,安全。貨物裝上船,一直到終點港,中間航行在江上,不會受人為破壞或被偷盜。
第八,可運大型設備和物資,只有通過長江水運才能運輸。無論鐵路和公路都不可能運輸超寬、超長、超高的貨物。長江航運的這一優點是絕對不可取代的。
長江航運惟一不足的問題是,傳統方式運輸造成的周期長於公路和鐵路。但針對這一問題,採取先進船舶,結合航道整治,是可以解決的。如果算上鐵路貨物的中轉時間,可以做到從重慶往返上海所需時間與沿江鐵路接近或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