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發布實施《上海證券交易所章程(2020年修訂)》的通知
上證發〔2020〕41號
各市場參與人:
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第十次會員大會審議通過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章程(2020年修訂)》已經中國證監會批准,現予以發布實施。本所於2018年7月20日發布的《關於發布實施<上海證券交易所章程(2018年修訂)>的通知》(上證發〔2018〕53號)同時廢止。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證券交易所章程(2020年修訂)
上海證券交易所
二_二_年五月二十八日
❷ 上海證券交易所地址
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於2001年5月,是由原上海財政證券公司和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證券總部新設合並成立的全中國性綜合類證券公司。公司注冊資本金15億元人民幣,股東單位為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2005年12月,公司成為中國創新試點證券公司之一。同時,公司也是上海國際集團核心成員企業之一。
一. 公司擁有各類專業人員1000餘人,營業網點52家,已形成以上海為中心,北京、深圳、重慶、溫州、南京、杭州 等發達城市為主體的經營網路,是國內業務資格最齊備的證券公司之一。公司投資設立了海際大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收購了上海實友期貨經紀有限公司並更名為海證期貨有限公司。公司於2007年正式受讓中富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證券類資產,實現了經紀業務的快速擴張,進一步推動了公司的戰略發展。
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國辦發[1998]78號文件與國辦發[1999]12號文件關於信託與證券分業經營、分 業管理的規定和國辦發[1999]52號文件關於整頓財政國債中介機構的方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滬府[1999]77號「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組建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批復」以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證監機構字[2000]262號「關於同意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證券部和上海財政證券公司合並組建證券公司方案的批復」以及證監機構字[2001]60號「關於同意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開業的批復」批准,原上海財政證券公司和原上海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證券部新設合並成立上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三. 公司於2001年4月27日獲得由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頒發的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3100001006658,於2001年5月8日宣布開業。
❸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哪一年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名Shanghai Stock Exchange,中文簡稱上交所,是中國大陸三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11月26日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
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特點
1、市場發展日益規范有序:(1)發行制度由審批制過渡到核准制;(2)股票發行方式不斷改進;(3)市場參與者的行為逐漸規范。
2、機構投資者的隊伍逐漸壯大:
(1)證券公司;
(2)證券投資基金。
1999年11月國務院頒布《證券投資者基金管理暫行辦法》,開始大力培育證券投資基金。1998年3月,首批證券投資基金正式運作。
(3)其他機構投資者
從2000年9月8日開始,我國任何企業都可以投資於證券市場。1999年9月8日,中國證監會下發通知,明確國有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和上市公司這三類企業可以進入證券市場進行投資。
3、證券發行規模逐年擴大,品種結構日趨合理:到2000年為止,我國發行的證券品種已涵蓋了股票(A股和B股)、基金、 國債、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等。
4、監督手段法制化。
深證證券交易所的成立時間
深圳證券交易所(Shenzhen Stock Exchange,縮寫SZSE,中文簡稱「深交所」)於1990年12月1日開始試營業,是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受中國證監會監督管理。深交所履行市場組織、市場監管和市場服務等職責。
深交所立足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全局,經過29年的發展,初步建立起板塊特色鮮明、監管規范透明、運行安全可靠、服務專業高效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❹ 關於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的通知
上證發〔2020〕42號
各市場參與人:
為進一步完善交易制度,經中國證監會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修訂了《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管理辦法》第八條第二款修改為:「除退市後重新上市的股票上市首日外,風險警示股票盤中換手率達到或超過30%的,屬於異常波動,本所可以根據市場需要,對其實施盤中臨時停牌,停牌時間持續至當日14:57。」
二、《管理辦法》第九條修改為:「暫停上市後恢復上市的股票,恢復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當日盤中臨時停牌事宜按照本所關於新股上市首日盤中臨時停牌的規定執行。
退市後重新上市的股票,重新上市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當日股票競價交易出現下列情形之一的,本所實施盤中臨時停牌:
(一)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格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的;
(二)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格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60%的;
(三)中國證監會或者本所認定應實施盤中臨時停牌的其他情形。」
三、新增第十條:「退市後重新上市的股票,根據前條規定實施盤中臨時停牌的,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單次盤中臨時停牌的持續時間為10分鍾;
(二)停牌時間跨越14:57的,於當日14:57復牌;
(三)盤中臨時停牌期間,可以繼續申報,也可以撤銷申報,復牌時對已接受的申報實行集合競價撮合。」
四、新增第十一條:「實施盤中臨時停牌後,本所將通過官方網站(www.sse.com.cn)和衛星傳輸系統對外發布公告。
具體停復牌時間,以本所公告為准。」
五、新增第十二條:「退市後重新上市的股票,重新上市首日連續競價階段的限價申報,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買入申報價格不得高於買入基準價格的102%;
(二)賣出申報價格不得低於賣出基準價格的98%。
前款所稱買入(賣出)基準價格,為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最高買入)申報價格;無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最高買入)申報價格的,為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無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的,為最新成交價;當日無成交的,為前收盤價。
集合競價階段及開市期間停牌階段的限價申報,無價格限制。」
六、修訂後的《管理辦法》全文重新發布(詳見附件),並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本所於2018年8月6日發布的《關於修改〈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第八條的通知》(上證發〔2018〕61號)同時廢止。
特此通知。
附件: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2020年修訂)
上海證券交易所
二_二_年五月二十九日
❺ 上海證券交易所
香港證券交易所全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證券市場
香港的證券交易最早見於19世紀中葉。然而,要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時,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該會於1914年易名為香港經紀商會。
香港第二間交易所 - 香港股份商會於1921年注冊成立。兩所於1947年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並合力重建二次大戰後的香港股市。
此後,香港經濟快速發展,促成另外三家交易所的成立 - 1969年的遠東交易所;1971年的金銀證券交易所以及1972年的九龍證券交易所。
在加強市場監管和合並四所的壓力下,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於1980年注冊成立。四所時代於1986年3月27日劃上歷史句號,新交易所於1986年4月2日開始運作,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到2000年3月與期交所完成合並前,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於1989年注冊成立,其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於1992年投入服務,成為所有結算系統參與者的中央交收對手。
中央結算的運作是建基於存放於中央存管處的非流動化股票來進行。股份交收則以持續凈額交收的方式,透過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參與者的股分戶口進行電子存賬或扣賬完成。所有中央結算系統參與者之間的股份交易均需要於成交後第二個交易日(T+2)進行交收。
香港結算同時提供代理人服務。
衍生產品市場
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前身是香港商品交易所,於1976年成立,是亞太區內主要的衍生產品交易所。香港商品交易所當時主要買賣的產品計有棉花期貨、糖期貨、黃豆期貨及黃金期貨。1985年5月7日,香港商品交易所易名為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
1986年5月6日,期交所推出其旗艦產品 — 恆生指數期貨;至今,恆指期貨仍然是香港交易所旗下衍生產品市場最受歡迎的期貨產品。期交所提供一個高效率且多元化的市場,讓投資者可透過逾160家交易所參與者(當中許多為國際金融機構的聯系機構)買賣期貨及期權合約。香港交易所的衍生產品市場為各類期貨及期權產品提供交易市場,這些衍生產品包括股票指數、股票及利率期貨及期權產品。
香港交易所及其全資附屬成員機構 — 香港期貨結算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有限公司 — 實施一套嚴謹的風險管理制度,讓交易所參與者及其客戶能在一個高流通量和監管完善的市場,進行投資和對沖活動。
香港場外結算有限公司(場外結算公司)於2012年5月注冊成立為香港交易所附屬公司,作為於香港結算場外衍生產品的結算所。隨後,香港交易所邀請12家金融機構參與創始股東計劃及成為場外結算公司創始股東。所有創始股東合共持有場外結算公司25%的已發行股本(以無投票權普通股方式持有),而香港交易所則持有餘下75%的無投票權普通股。香港交易所將繼續全數擁有場外結算公司的具投票權普通股。
場外結算公司於2013年11月開始提供場外衍生產品結算服務,其場外結算及交收系統亦同時投入運作,成為所有結算會員結算場外衍生產品的中央結算對手。現時場外結算公司提供利率掉期及不交收遠期外滙合約產品的結算及交收服務。場外結算所亦會在將來繼續增加可結算衍生產品類別。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
財政司司長在1999年發表財政預算案演詞時公布,本港證券及期貨市場會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和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
根據改革方案,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結算)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擁有。
聯交所及期交所在1999年9月27日各自舉行股東大會,會上分別通過有關的協議計劃,並於1999年10月11日獲法院批准有關協議計劃。兩所及結算公司的合並於2000年3月6日正式生效,合並後的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方式在聯交所上市。
在香港交易所進行合並及上市時,香港交易所的法定股本為20億港元,分為20億股,每股1.00港元;已發行股數為1,040,664,864股。
聯交所股東合共獲發747,845,0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在原有的929股聯交所股份的基礎上,每名聯交所股東獲發805,0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期交所股東則合共獲發320,505,0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在原有的230股期交所股份的基礎上,每名期交所股東獲發1,393,500股香港交易所股份。香港交易所在聯交所上市的過程中並無發行新股。
❻ 什麼是上海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英文:Shanghai Stock Exchange)是中國大陸兩所證券交易所之一,創立於1990年回11月26日,位於上答海浦東新區。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始正式營業。截至2009年年底,上證所擁有87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351個,股票市價總值184655.23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❼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產品有哪些
❽ 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廢止部分業務規則(第十三批)的公告
上證公告〔2020〕10號
根據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章程》的有關規定,上海證券交易所對成立以來至2020年2月21日期間公布的基本業務規則、業務實施細則及與業務有關的一般規范性文件(以下統稱為業務規則)進行了第13次清理,其中涉及應予廢止和自行失效的業務規則共33件。現將廢止的業務規則目錄予以公布(詳見附件)。
特此公告。
附件:廢止的業務規則目錄(第十三批)上海證券交易所
二_二_年二月二十八日
❾ 關於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規定買賣無漲跌幅限制的證券!
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