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證監會查獲跨境操縱市場案涉及幾只股票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5月18日表示,近日,證監會成功查獲一起利用滬港通賬戶跨境操縱市場的典型案件。涉案機構和人員涉嫌操縱滬市4隻股票,非法獲利超過2000萬元。該案是證監會2017年第四批專項執法行動集中部署查辦的一起私募基金領域違法案件,也是今年證監會稽查執法重點打擊的違法類型,相關案件正在審理之中。
高莉表示,本案是證監會繼2017年查處唐漢博跨境操縱市場案後,成功查獲的又一起利用滬港通賬戶跨境違法案件。為有效打擊跨境違法行為,服務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大局,證監會將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協同境外監管執法機構,密切關注市場動態,監測異常交易,緊盯跨境賬戶異常聯動,堅決打擊跨境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切實保護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互聯互通的市場機制平穩運行。
違法獲利,應該嚴懲。
來源:新浪
B. 上交所關於滬港通賬戶跨境操縱案的答記者問
加強滬港通異常交易監管與違法違規線索篩查,是上交所自滬港通開通三年多來始終堅持的一項重點工作。2016年發現上報的「唐漢博」等人利用滬股通操縱「小商品城」線索,經證監會查實,成為首例滬港通跨境操縱行政處罰案件。證監會近期公布的某私募基金從業人員利用資管賬戶與滬股通賬戶實施跨境操縱一案,是上交所上報的又一例滬港通跨境操縱案件。
2016年8月,上交所實時監控發現「菲達環保」等股票價格走勢時有異常。同時,港交所通報稱,某投資者在交易「菲達環保」過程中,多次出現當日大額買入、次一交易日反向賣出的異常情況,獲利金額較大。後經上交所大數據比對核查發現,該滬股通賬戶與境內多個關聯賬戶相互配合,在盤中或尾盤採用大單買入、虛假申報等手法拉升股價,並於日內或隔日大額反向交易,涉嫌市場操縱。針對這一情況,上交所在深入跟蹤分析後,提請證監會予以調查。
滬股通沿用香港證券市場的「二級賬戶」架構,目前實時監控僅能看到香港經紀商信息,無法看到買賣申報的具體投資者,這與境內「看穿式」賬戶監管體系有一定差異。能夠在較短時間內發現滬港通跨境操縱案件線索,得益於滬港兩所主動全面的交易監察模式與高效暢通的跨境協作機制。兩所討論商定,港交所如在監控中發現滬股通賬戶出現集中、大額交易行為等異常交易可疑情況,將及時通報上交所核查,反之亦然。同時,兩所還針對異常交易行為,加強了自律監管措施實施層面的相互協助。
據統計,截止目前,港交所已累計通報疑似滬股通異常交易行為近20起。上交所提請港交所協助調查60餘起,對有異常交易行為的滬股通投資者多次予以書面警示;此外,還為證監會層面跨境監管執法提供了有效的專業支持,進行數據協查70餘起。總體來看,上述滬港通監管協作機制在打擊跨境操縱等違法違規行為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