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陳金霞的工作事業
1994年,北京涌金財經顧問公司成立。年僅27歲的魏東開始了他的資本市場生涯,「涌金系」啟程。上世紀90年代,涌金系主要以轉配股、法人股受讓、配售新股等方式積累資金;2000年左右,其借鑒VC的理念,投資孵化了一批高科技創業企業。從1996年起,涌金系在銀河動力、中寶股份、康賽集團(後更名天華股份)等公司法人股上,涌金系獲益頗豐。1999年12月,上海涌金受讓閩福發600萬配股,轉讓價每股4.5元,持股不過5個多月,至少有7000萬元落袋。另外,1999年到2000年,涌金系先後參與過三九醫葯、絲綢股份、首旅股份、誠志股份和茉織華等新股發行中獲新股配售,持有到期後悉數沽出,獲利豐厚。
1999年,涌金系以1.8億元注冊資金成立湖南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湖南涌金」),並成立了北京知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下稱「知金科技」)。
巴曙松、王文強所著《涌金繫上岸》一文指出,2002年是涌金系重要的分水嶺。2002年1月23日,湖南涌金並購長沙九芝堂集團,並控制了九芝堂
九芝堂集團及九芝堂其後也成為涌金系資本運作的重要平台。以九芝堂為平台,涌金系還不斷通過增持,成為千金葯業的第二大股東。2005年在券商業低迷時,涌金系通過多家旗下公司控股了成都證券,並更名為國金證券,隨後成功借殼成都建投上市。此外,涌金系還參股雲南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涌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一大股東雲南省財政廳(持股25%)之後,持有24.5%的股份,第三大股東上海納米創業投資公司持股23%,由於上海納米75%的股權為魏東擁有。由此,雲南信託的控制權實際掌握在涌金系的手裡。
根據2006年10月國金證券借殼S成建投時的《收購報告書(摘要)》,魏東控制的企業包括:1.涌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2億元,魏東持有70%的股權;2.上海納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3億元,魏東持有75%的股權;3.知金科技,注冊資本金1.5億元,涌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其45%的股權,魏東持有其40%的股權;4.雲南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金4億元,(2006年10月)所管理的各類資產總額20多億元,涌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其24.5%的股權,上海納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其23%的股權;5.國金證券;6.九芝堂。另外,湖南涌金持有千金葯業17.32%的股權,知金科技、魏東曾分別持有青島軟控5.98%、3.17%的股權,後經過減持,截至2007年11月27日收盤,魏東和知金科技還持有青島軟控4.92%的股份。 2008年6月「涌金系」新任掌門終於確定,魏東妻子陳金霞將通過遺產繼承獲得魏東持有的湖南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66.5%股權,以及長沙九芝堂(集團)有限公司26.93%股權,相應地,涌金系旗下部分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也將變更。2008年6月23日,魏東實際控制的國金證券、九芝堂同時發布收購報告書摘要披露,因魏東去世,其擁有的湖南涌金66.5%股權,以及九芝堂集團26.93%股權,該部分遺產依法應由魏東第一順序繼承人共同繼承。公告指出,經各法定繼承人協商一致,決定由魏東配偶陳金霞一人繼承其股東資格及全部股權,其他人放棄相應的資格及股權。
因為這次遺產繼承,原由魏東實際控制的國金證券、九芝堂的實際控制人也將發生變更。收購完成後,陳金霞通過湖南涌金及九芝堂集團合計持有國金證券21628.19萬股,占國金證券總股本比例43.25%;通過九芝堂集團持有九芝堂12009.07萬股,佔九芝堂總股本比例為40.35%。 同時,陳金霞將通過湖南涌金持有千金葯業3142.14萬股,佔千金葯業總股本比例為17.32%。
另外,陳金霞本人持有上海匯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45%股權,該公司主營業務為實業投資,注冊地在上海,陳金霞擔任公司監事。陳金霞通過上海匯能持有廣匯股份10798.14萬股,占廣匯股份總股本比例為12.47%。以2008年6月20日的收盤價格計算,上述上市公司股權相對應的市值總計約130億元。
本次繼承完成後,陳金霞在境內、境外其他上市公司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或超過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的情況如下:
1、通過九芝堂集團持有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000989,股票簡稱「九芝堂」)股份12009.07萬股,佔九芝堂總股本比例為40.35%;
2、通過湖南涌金持有株洲千金葯業股份有限公司(600479,股票簡稱「千金葯業」)股份3142.14萬股,佔千金葯業總股本比例為17.32%;
3、通過上海匯能持有新疆廣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600256,股票簡稱「廣匯股份」)10798.14萬股,占廣匯股份總股本比例為12.47%。 陳金霞的丈夫魏東出生於湖南,中央財經大學碩士。 魏東1994年成立北京涌金財經顧問公司,早先從事財經咨詢 業務。2002年收購了「九芝堂」後,魏東將涌金集團由投資公司向實業公司轉型,並計劃5年內使「九芝堂」的年銷售額超過30億元。
「2007胡潤百富榜」第148名的年輕富豪在金融界叱吒風雲,成功玩轉資本市場。2008年4月29日意外辭世。
2012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單,陳金霞以71.8億元排第87位。
作為魏東的妻子,陳金霞永遠無法忘記發生在2008年4月29日的那一幕。當天下午4時10分,傳言患有抑鬱症的魏東突然跳下陽台。被業界稱作中國「系類家族企業」最後一棵大樹的涌金集團董事長魏東,匆匆結束了41歲的人生。
據媒體報道,魏東掌管的「涌金系」擁有200多億的資產,正如日中天的他突然自殺離世,致使涌金擴張過程中原本不明朗的種種非議集中爆發出來。有人因此懷疑:魏東自殺之前是否因為收購國金證券和借殼上市中的問題而受到相關部門調查?九芝堂重組中是否存在國資流失問題?業內也有傳言稱,魏東與被拘捕的國開行前副行長王益有牽連。
當然,人們最關心的還是,魏東死後誰將接手龐大的「涌金系」。
謎底終於揭曉。國金證券的一紙公告,把魏東的遺孀陳金霞從幕後推到了台前。國金證券公告稱,該公司於2009年1月7日收到中國證監會《關於核准陳金霞證券公司實際控制人資格的批復》。同時,陳金霞關於國金證券收購報告書及豁免要約收購申請尚在中國證監會審核過程中。
由此,「涌金系」進入陳金霞時代。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標志著「涌金系」已度過「最困難時期」。
一位長期跟蹤事件進展的人士認為,陳金霞接手「涌金系」在魏東辭世後不久便已達成了一致。
魏東死後的第三天,陳金霞公布了丈夫的遺書。遺書中,魏東寫道:「小陳,你重擔在肩」,這似乎暗示了陳金霞即將接掌「涌金系」。到2008年6月23日,陳金霞接管涌金的局面已基本確定。當日,由涌金控股的國金證券與九芝堂同時發布公告稱,因公司原實際控制人魏東先生辭世,魏東擁有的湖南涌金66.5%股權,以及九芝堂集團26.93%股權,依法應由其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共同繼承。經各法定繼承人協商,一致決定由魏東配偶陳金霞女士一人繼承其股東資格及全部股權。 熟悉資本運作的人都知道,魏東、陳金霞夫婦曾在資本市場上多次上演「左手倒右手」的好戲。有知情人士指出,在過去的10年裡,陳金霞在魏東的資本運作中起到的作用「非同小可」。
1999年9月,以魏東為法人代表的上海涌金實業有限公司,以及魏東、劉明兩個自然人股東成立湖南涌金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8000萬元,持股比例分別為45%、35%和20%。
2001年2月,陳金霞等被接納為湖南涌金的新股東。在湖南涌金的這次股權結構變化中,魏東將其原來所持35%股權全部轉讓給了其妻陳金霞,轉讓價為2800萬元。2002年1月,「涌金系」旗下湖南涌金和上海錢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杭州五環實業有限公司對九芝堂集團展開了100%國有股權的收購,並成為千金葯業第二大股東。同年,陳金霞將所持湖南涌金股權又轉讓給魏東。
魏東、陳金霞夫妻聯手玩的這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股權轉換,在業內人士看來並不神秘。簡單地說,就是在公司准備實施收購期間,為了避免股權過於集中,魏東把自然人股權轉給陳金霞。而當公司完成收購之後,為了確保股東地位,取得絕對控股權,陳金霞再將股權倒給魏東。一位業內人士評論說,「他們使用的是金融界非常普遍的障眼法。」也正是有了夫妻間的通力合作,「涌金系」在十年內涉足金融、葯品、高科技等多個行業,積累了數百億的資產。
不過,對於陳金霞的真正實力,一位與魏東熟悉的人士也表示了擔憂。「陳金霞確實起了不少作用,但她最多隻是魏東的得力助手。魏東才是涌金系的核心資源,離開了他,涌金系的無形資產就失去了不少,陳金霞很難繼承魏東的人脈關系和社會資源」。 通過公開資料可查到的關於陳金霞的個人信息極為有限,這點與魏東非常相似。在公眾面前,陳金霞顯得格外低調。
陳金霞,上海人,1968年出生。本科畢業於上海財經大學。有資料顯示,她曾在中國人民大學讀在職研究生期間師從著名教授吳曉求。陳金霞曾先後在安達信 (企業)咨詢有限公司以及魏東老單位——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中經開)從事會計工作。「魏東和陳金霞應該相識於中經開,婚後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北京。」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陳金霞還是比較有能力的,涌金擴張的前期做了很多工作,但她一般不會走上前台。」
像魏東一樣,陳金霞也從未接受媒體專訪,從未在公開場合演講,記者甚至找不到一張她在公開場合的照片。但她樂善好施、廣結善緣之名,在圈子裡廣為流傳。
魏東過世之後,陳金霞個人的慈善活動也時有報道。據上海科技館相關人士透露,「陳金霞告訴我們,她在少年時期讀過一本關於居里夫人的書,隨後產生了成為『中國的居里夫人』的夢想,但是她成年後感到離夢想越來越遠,就選擇了通過捐贈上海科技館的方式來圓夢,並希望當一名科技館的義工。」
2. 湘江首富變遷史如何
2003年,47歲的梁穩根帶著他一手創立的三一重工在A股上市;2006年,他擠掉忌憚上市的遠大空調張躍,成為湖南首富,並把持這一寶座9年之久,甚至一度登頂中國首富。
三一重工剛上市的那一年,比梁穩根小14歲的流水線女工周群飛,在深圳創立了藍思科技。12年後,長著典型湘妹子面孔的她以執掌創業板市值第二的驕傲姿態取代梁穩根,成為湖南新首富,暨中國新女首富。
2011年,代表新興製造業的藍思科技總部遷址回湖南瀏陽;兩年後,代表傳統製造業的三一重工「恨別長沙」,遷址北京。
造富的熱土,除了湘江的紅土地,還有資本市場的財富土壤。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梁穩根將三一的總部從湖南漣源搬到省會長沙時,聲名仍不為世人熟知。彼時,堅持「不上市」的長沙遠大空調張躍,已經穩坐湖南首富位置數年。
資本市場草莽雲集,其中湘人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玩金融資本起家的湖南富豪——涌金系魏東、鴻儀系鄢彩宏、成功系劉虹等一干梟雄,彼時正風生水起,人稱「資本湘軍」,遊走於善與惡、罪與罰的邊緣。
財富潮起潮落,十幾年來,新富輩出。2017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湖南上榜六位富豪,分別是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三一集團掌門梁穩根、愛爾眼科董事長陳邦、爾康制葯帥放文、遠大集團胡凱軍以及新華聯傅軍,清一色是製造業軍團。時代變遷下的湘江新老富豪們,匠人之氣長,而草莽之氣消。
投融資專家房西苑指出,資產的流動性越強,安全性則越高,價值也就越高。他在《資本的游戲》一書中舉例稱,一畝農用地,由於不具有流動性,只值3萬元;如果把這塊土地的性質改成工業用地,意味著它可以在有限的范圍內流通了,價值就提高到了30萬元;如果性質再變為商業用地,意味著可以全范圍流通了,它的價值就又提升到了300萬元。
提高資產價值的最佳捷徑,莫過於提高它的流動性。而資本市場,無疑是最能實現資產證券化和資產流動性的地方。
與哥哥張躍分家十幾年的張劍,似乎更加與時俱進,與張躍「劃江而治」後,張劍先是指揮他的遠鈴整體浴室開疆擴土,後又成立遠大住工,在裝配式建築領域發力,其所創建的「Bhouse」美宅模式,成為建築工業化和住宅產業化的行業標杠。
遠大住工的新三板掛牌材料顯示,2006年,張劍將所持51%的遠大空調股份全部轉讓給張躍,對價為取得了遠大鈴木的全部股權以及遠大空調所有的土地使用權。張劍以受讓的資產投資設立遠大住工。
與張躍的抵制態度不同的是,張劍對股權分散和上市融資並不排斥,表現出更為親近資本市場的基因。
遠大住工成立七年後,股權和資本動作見諸報端。2013年年中舉行的港湘金融合作暨企業境外上市推進會上,遠大住工即有意赴港上市。
2013年7月,遠大住工融資6億元,新興鑄管旗下產業基金入股。其後不久,張劍本人透露,將啟動IPO程序,希望2014年能夠上市。
2016年,遠大住工在新三板掛牌交易,IPO計劃中斷,但張劍上市的決心沒有變,這場新三板之旅僅10個月就結束了。
項目運作上,張劍擁抱更為開放的思路。2015年,遠大住工發布「遠大聯合」產業合作計劃,與合作方在各個省開放投資和股權合作。張劍對媒體表示:「我們既要有蘋果一樣追求極致的產品,也要做全面開放平台的安卓。」
新三板摘牌後,遠大住工出現在2017年湖南證監局的最新輔導上市企業名單中。市場還有消息稱,遠大住工亦有可能選擇赴美上市。
2017年12月26日,友阿股份擬參與增資遠大住工的公告透露出了後者最新的市值信息。公告稱,遠大住工擬以35元/股的價格增發股份並引進投資者認購股份,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這一定價是按遠大住工預計的2018年每股收益2.8元為依據,以12.5倍PE確定的。按此計算,若此次募資成功,遠大住工的整體估值將達到110億元。
與此同時,十幾年未接受記者采訪的張躍,近兩年也開始在媒體和公眾場合露面,被問到上市的話題時,態度已變。
兄弟分家後,張躍在經營上也改變了「不搞多元化」的原則,在環保產業鏈上尋求突破,推出了「空氣凈化機」「車用肺寶」等一系列產品。
殊途同歸的是,張躍後來也涉足了裝配式建築,主攻鋼結構可持續建築;而張劍則主攻混凝土拼裝式建築。曾在2013年引發無數爭議的「天空城市」,正是張躍旗下遠大可建科技的項目。
隨著遠大科技產品線的豐富,張躍「不上市」的堅持也開始松動。2010年,市場一度傳來高盛亞洲區前董事總經理胡祖六幫助遠大科技籌備上市的消息。
資本玩家潮起潮落
資本與企業,共同見證、共同成長、互相成全、互為正反饋的例子有之;互相捧殺、互置反手的負反饋例子也比比皆是。如果說三一重工和藍思科技是資本與企業的正反饋案例,太子奶則是負反饋案例。
2007年,太子奶創始人李途純以個人資產16億元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百強。然而,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湖南人胡祖六,也是早年太子奶籌劃上市和引進國際知名投行的引路人。2006年左右,時任高盛投資基金亞太區董事總經理的胡祖六認為,太子奶以其在中國乳酸菌奶飲料市場的份額,未來有望成長為國際型企業。
2007年,是梁穩根的好年頭,也是李途純的好年頭。這一年,太子奶獲得英聯、高盛、摩根士丹利三家外資投行7300萬美元的投資,三大投行僅與太子奶方面接觸了三個月便把資金注入公司。
有國際投行的信用背書,太子奶此後再下一城,獲得了以花旗銀行為首的銀團5億元低息貸款。
在資本的助力下,太子奶的銷售額從2001年的5000萬元,一路增長到2007年高峰時的18億元(李途純對外宣稱達30億元)。
高歌猛進的增長勢頭,助長了李途純的浮誇之心。2008年年初李途純誇下海口:10年之後,太子奶將成為銷售額達到1000億元的世界500強企業。而彼時執乳業之牛耳的蒙牛,年銷售額也不過213億元,伊利則只有194億元。
2002年走上擴張道路的太子奶,同時上馬了湖南、北京、湖北、四川、江蘇五大生產基地,而五大基地建成之後的規劃年產值,達到了300億元。
銷售形勢一片大好,資本運作也全面開花,彼時太子奶在股權投資市場十分搶手,李途純上市的計劃從A股輾轉到香港,又更換為美國上市,最終上市時機錯過,太子奶始終沒能成功IPO。
沒能上市成功的太子奶,內部堡壘開始淪陷,浪費、貪污、管理不善,甚至資產轉移迅速吞噬了看似充裕的資金。引資後一年不到的時間,太子奶發生資金鏈危機,大廈將傾。此後,風雨飄搖的太子奶經歷了高科乳業接管,與雀巢、方正、新希望等潛在戰略投資者接洽的種種歷程,三大投行謀求向第三方轉讓股權不成,最終只能接受太子奶破產重整的終局,黯然離場,7300萬美元投資終成沉沒成本。
李途純玩火資本,最終被資本市場淘汰出局。比他更早登陸資本市場的湘人玩家——鴻儀系鄢彩宏、誠成文化劉波、成功系劉虹、涌金系魏東等,也曾是一股不可低估的「資本湘軍」。
湖南永順人、原成功系掌門人劉虹,2002年以1.15億美元資產,位列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68名。1995年,劉虹在家鄉創立成功集團。1997年,作為財務顧問幫助湘酒鬼上市,從而開啟了資本玩家的人生模式。
2000年,劉虹借殼岳陽恆立上市;2002年,成功集團成為湘酒鬼第一大股東。頂峰時,劉虹旗下控制著三家上市公司。
後來的故事是,劉虹從湘酒鬼和岳陽恆立兩家上市公司合計抽走5億至6億元的資金,2005年11月起,劉虹被湖南當地警方控制。2009年3月份,被罰市場禁入五年。
5年後,劉虹的新馬甲「瀟湘資本」,在2014年的一個月時間內,拋出10億元參與4家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讓市場驚嘆成功系又回來了。但此後他又銷聲匿跡4年,直到最近證監會對北八道集團開出56億元罰單,有媒體報道稱,北八道蝴蝶基金即有成功系劉虹的影子。
與劉虹的早期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魏東和他掌管的涌金系,更是「資本湘軍」乃至整個中國資本市場謎一般的存在,2007年,魏東以50億元的身家登陸胡潤中國富豪榜百強榜單。2008年4月,如日中天的魏東跳樓身亡,留下更多解不開的謎團。其在世時控制九芝堂、成都建投(國金證券),同時還是千金葯業第二大股東。
魏東死後,其妻陳金霞繼承遺產,雖然涌金系在資本市場已不再活躍如前,陳金霞卻一直在女富豪榜上佔有一席之地。2008年甚至以46.2億元身家,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逼近當時的湖南首富梁穩根的65.6億元。
在資本市場草莽時代,這些純資本玩家你方唱罷我登場,與實業起家的梁穩根、周群飛積累的財富不同,他們的財富聚亦易,散亦易。
湘江資本玩家實力不俗;二十年來房地產市場也繁榮如許,各地乃至全國首富頻繁出沒於該行業。而湖南首富,從未出自金融行業,亦從未出自房地產行業。從張躍到梁穩根,再到周群飛,從遠大空調到三一重工,再到藍思科技、遠大兩兄弟的住宅建造產業,創新、技術、製造,始終是湖南首富的起家之本,湘人務實、苦幹,「霸得蠻,耐得煩」的精神,可見一斑。
3. 誰能幫我找下他們的作品的市場價格
這個問題要回答,文字相對多,如果想咨詢可以加我網路HI交流。
如王原祁7言六尺對聯如果品相好(蠟箋紙除外)價格在16000--18000元人民幣。劉文西現在市場價格(人物)在20000元一平尺,四川的彭先成大約在8000元一平尺(人物)。孫其峰的花鳥現在市場價格在6000元一平尺。啟功書法看內容,一般四尺三開市場價格大約在10萬人名幣(七言詩)。。。。。。。。。。。。。
4. 魏東字畫多少錢一平尺最新價格
魏東是一位年輕藝術家。這些年來,主要在國外發展,他是很有實力的藝術家,他的渲染的技法都是很傳統的。但他的創作有一個特點,就是把傳統圖像和當代圖像結合。個見1萬平尺潤格較為適中,精作價高。
5. 電視劇雍正王朝配音是誰,請他們多少錢
這要根據你對電影品質的要求,如果對質量要求一般,可以選擇百字50元左右的配音老師,要求高點的就百字200元以上的配音老師,依據對配音員的要求不同,除普通話外,外語、方言的配音費用相對較高。
6. 請問國畫家牟成的作品什麼價格
牟成,一九四二年生,黑龍江林口人,教授,一級美術師,畫家。
一九六四年畢業於哈爾濱師范大學美術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版畫家協會理事,
文化部詩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教育學會師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國家教委美術教學大綱、教材審查委員,主要編委。
幾十年來一直從事美術組織、教育、創作工作。
按照先生的江湖地位,應該在10000--20000元人民幣/一平尺左右,山水畫有較深的藝術功底。
7. 康熙王朝:魏東亭為何要彈劾姚啟聖,真的是為了三千萬兩白銀嗎
《康熙王朝》第二十七集,魏東亭給康熙寫了一份奏摺:
“皇上,奴才泣血上奏!自遷界禁海發生後,閩、浙、粵三省,夏秋兩季的稅收大減,至今尚不足往年一半。皇上嚴令的三年內籌措糧銀三千萬兩,奴才倍感艱難。奴才苦思冥想,如卧針氈,生怕耽誤皇上的平噶爾丹、驅逐沙俄等宏圖偉業!”這份奏摺,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大清上下都清楚,針對的就是姚啟聖。劇中,魏東亭是沿海四省的海關總督,而姚啟聖是福建總督,之前兩人也沒有私人恩怨,為何魏東亭要彈劾他呢?
秋媚說:江湖,就是一張錯綜復雜的“關系網”,一言一行都牽動著其他人,自己也隨時有可能被“網”住。魏東亭身在江湖,他的奏摺,既是利用這張“網”,也是在維護這張“網”。
8. 魏東的人物生平
魏東1967年出生,湖南湘西永順人,中央財經大學碩士畢業。曾任職財政部,後在財政部下屬的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中經開)工作。1994年創建從事投資的涌金公司,通過該公司控股九芝堂集團、國金證券。曾任國金證券董事、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2008年4月29日下午,事業如日中天的魏東在北京家中跳樓而亡,終結其41歲的生命。
有分析人士認為,當時的中國股市處於快速成長期,的確造就了一大批暴富的資本高手,但像涌金這樣步步推進,能迅速敏銳地抓住發財的最好機會,且對政策判斷如此之准,經常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潤,這樣的資本高手確實很少。至少在眾多完成原始財富積累的涌金財富史是清白的。但當時年輕的魏東顯然還難以具備這樣的能力。魏東的父親魏振雄應該在魏東成功的背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魏父是涌金的靈魂人物.現任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會計系名譽主任,並擔任中國會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理事、中國中青年財務成本研究會顧問、中惠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兼主任會計師,1992年獲得頒發的特殊津貼。作為中國當代的會計名家魏父在實踐中也是業界翹楚。從1992年起魏父擔任有中央財大背景的中惠會計師事務所的董事長和主任會計師。該事務所已是全國范圍內承辦業務的集團性會計師事務所,旗下包括北京中惠,蘇州中惠、上海中惠、遼寧中惠、鞍山中惠、丹東中惠等數家會計師事務所。從公開資料中查知中惠會計師事務所曾經給蘇州高新、石勸業等數家上市公司做過資產評估。毋庸置疑,魏東背後站著的這位中國會計學界的權威人士對涌金在投資形勢把握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而魏父桃李滿天下,且作為中央財大背景的中惠會計師事務所在業界的聲譽,這些都為魏東及其涌金系的發展提供了成功的便利條件,至少是在涌金成長的初期。圈內人士更願意把「魏老爺子」視為教父「維托·科萊昂」式的人物,甚至有人稱他為涌金的「精神教父」。盡管涌金方面人士對各種猜測極力否認,但外界還是相信:魏老爺子幾十年的教學生涯,其門生遍布財經金融界;這種廣泛的人脈資源,為涌金迅速起家貢獻不菲。
魏東1990年進入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後來離職創辦上海涌金實業有限公司。涌金集團組建於1994年初,投資咨詢是涌金集團的核心業務。不過一年,此時還蟄伏於北京保利大廈的涌金財經即以2億元注冊資金在上海青浦縣小蒸鎮成立上海涌金實業公司,與北京涌金成南北呼應之勢,為以後上市公司的法人股買賣埋下了伏筆,實際上直到兩年後上海涌金才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1999年,涌金以1.8億注冊資金布子湖南。隨後,在向戰略投資者配售新股政策中大賺其錢的涌金分兵兩路迅速出擊開始預熱的創業板市場。當年11月,知金投資公司在中關村科技園掛牌,不長時間,1億多的本金已注入十餘家高科技公司。隨著涌金集團的不斷壯大,魏東的哥哥魏鋒也加入到涌金。北京知金科技投資公司成為涌金決勝創業板的一支奇兵,投資的公司大都具有極強的行業競爭和擴張能力,其中很多為創業板設立,也就是說,一旦創業板市場開啟,涌金1億多的股本金投入將會獲得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回報率;分析涌金參股公司可以發現,與著名高校或科研單位合作的企業佔到其投資公司的一半以上,其中很多企業並不僅僅具有高科技概念或為上創業板拼湊而成,涌金參股其中並不單純是通過風險投資及退出機制,尋求獲利。如同整體接管九芝堂集團一樣,涌金希望通過資本市場的運作一隻腳踏入實業領域,一手抓著高科技企業,一手牽著品牌企業。雖然此次出手有過早之嫌,令涌金巨量資金沉澱,但與其後的獲益相比,這一投入仍然非常引人矚目。
湖南上市公司陣營里有兩朵葯業金花:九芝堂和千金葯業.九芝堂是首批中華老字型大小,入選05年度中國100最具文化價值品牌,具有350年歷史.「九芝堂」的品牌價值高達10.86億元(中國品牌研究院)!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兩家葯企的真正幕後控制人是魏東,涌金系的掌門.在06年新財富中國富豪榜,魏東名列第473名。至於他的旗艦為什麼叫涌金,除了有好寓意以外,可能還源於杭州古城的涌金門吧!
涌金系實際控制人魏東,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科員,中國經濟開發信託投資公司證券部主管,北京涌金財經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涌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不要誤會魏東僅僅是涌金實業集團的一介董事,他是涌金系的真正老闆。
至此,一個令人困惑的問題浮出水面——如果依據上市公司公告和涌金自己網站的介紹推算,1994年北京涌金財經顧問公司成立時,涌金集團董事長魏東研究生畢業不過剛滿一年,一個27歲的年輕人如何玩轉專業性和經驗性很強的公司財務?中央財經大學校辦副主任郭有成證實,魏東的父親原本就是財大很知名的一位會計學教授,魏東則是該校86級經管系的本科畢業生。中央財大成立於1949年,當時的任務專為培養財稅高級人才設立。曾長期直屬財政部,2000年才劃歸教育部管轄,1952年高校院系調整時又將北大、清華、燕京大學和輔仁大學的經濟系精英一網打盡,其財稅系統人脈和資源優勢顯然非其它名牌院校所比。對慕名前來或兜攬到的業務由魏東的父親親自操刀——至少初期如此——涌金掘取第一桶金才有一個可信的解釋。顯而易見的是,魏東父親的作用並不僅在於此,涌金系此後每一步走的雖非步步為營,但在當時條件下不可不謂恰到好處。涌金的特點是不僅極善把握大勢,分析政策,尤善於高屋建瓴地走出先手,這需要的不僅是精深的專業知識,更要有對中國經濟背景的透徹領悟——魏東縱然天分再高,經驗顯然無法速成。
1994年,北京涌金財經顧問公司成立後,類私人股權投資基金——涌金——迅速發展了不少湖南客戶,幫他們進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設計。其中成為飛龍實業(現金荔科技)和酒鬼酒上市時的十大股東(後均轉讓股份)就是據此捷徑。自此涌金開始在湖南資本市場翻雲覆雨。
近年來,涌金一改風險投資變身戰略控股。它先是通過控制九芝堂集團從而控股九芝堂這個百年老字型大小中葯品牌,後來,又逐漸將千金葯業股份集於囊中,形成實際控盤的最大股東地位。
「從不接受媒體采訪」的魏東和魏鋒分工明確,魏東主導人脈、魏鋒負責戰略。「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二人最大的特色就是低調,悶聲發大財。他們對於九芝堂和千金葯業這兩家公司均為放長線吊大魚.上市之前,涌金就已介入,先力導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後漸次鋪開預定的收購股權之路。逢低吸納,是涌金理財的不二選擇。2005年證券市場萎靡不振、券商哀鴻遍野之時,涌金卻果敢進入成都證券(現國金證券),時機相當恰當。涌金系一直在尋求一個金融平台,信託業的清理整頓讓涌金系找到機會,雲南國投進入魏氏家族的「法眼」.
目前,涌金在海內外已經擁有十多家子公司,其中包括北京涌金財經顧問有限公司、上海涌金理財顧問有限公司、北京知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上海涌金實業有限公司、湖南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目前其掌握的經濟實體包括:上海納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北京知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雲南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以及國金證券等。參與股權投資的公司有:長沙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千金葯業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高校軟控股份有限公司,北青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中科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華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和家潤多商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2002年以前,涌金系成員雖然收購了多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成為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東之一,但是參股數量都不是很多,不過,這一風格近年來便發生了轉變。2001年6月5日,九芝堂董事會發布公告稱,長沙市人民將九芝堂的控股股東長沙九芝堂(集團)有限公司整體出售給湖南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上海錢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杭州五環實業有限公司3家企業,同時解除九芝堂集團2001年6月1日與涌金投資和杭州五環簽署的有關股份轉讓協議。在股權轉讓受到國家有關政策障礙的狀況下,魏東略施小計便疏通了症結,從而成為九芝堂的實際控制人。魏東利用湖南涌金運作整體收購九芝堂集團,並說服湖南兩級,將九芝堂集團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九芝堂一舉攬入懷中。這是魏東巧妙規避「沖紅燈」風險、第一宗涉足證券市場迂迴收購控股上市公司的經典案例。
千金葯業從1993年改制起開始籌劃上市。由於1996年末實施送配股的年度擴股方案後,千金葯業股權結構發生了「異樣」的變化:內部職工股增至占總股本46.7%,大大超過第一大股東株洲市財政局30%的控股比例,導致千金葯業直至2001年仍無法通過核准關。2002年,千金葯業按要求對股本構成進行了重大調整,即說服部分員工減持公司股權,將大約753萬股以每股4.8元的價格出售給湖南涌金,湖南涌金從此搖身一變而成為排在株洲市國資局之後的千金葯業第二大股東。而千金葯業2004年3月獲准上市後,湖南涌金在千金葯業日常運作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其人馬2005年登上了千金葯業總經理的寶座,為千金葯業主營醫葯經營和副業短期投資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收購九芝堂集團進而控股九芝堂股份之後的涌金系並未停止收購行動,2002年與成功集團聯手收購湘酒鬼便是涌金系的再度強勢出擊。
國金證券借殼上市,標志著魏東和湖南涌金不足4年已經掌握3家上市公司資源,其經濟社會意義非同凡響。
在其它曾風光一時的系類家族企業消失後,魏東的涌金系卻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階段,目前其所持上市公司股權的總市值已超過28億元。它創造了很多耐人尋味的典型案例。上世紀90年代,涌金系主要以轉配股、法人股受讓、配售新股等政策性的「盲點套利」方式積累資金;2000年左右,其借鑒VC的理念,投資孵化了一批高科技創業企業;2002年後,又以私募股權投資的手法,受讓千金葯業股權,以控股的九芝堂集團為平台控股國金證券,並在這兩個公司成功上市後獲得巨額投資收益。
2007年3月23日,魏東旗下九芝堂集團控股的國金證券成功借殼成都建投,使得其持股市值暴漲至13億元以上,這是涌金系最成功的投資案例之一。5月15日,交通銀行從香港資本市場成功返回A股市場。在競得交通銀行國有法人股僅2個月,其賬面盈利已超過100%。
2002年是涌金系發展的重要分水嶺。在此之前,涌金系主要是抓住中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政策機會,根據政策熱點轉戰各個投資市場,以「盲點套利」模式獲取相對低風險下的高收益。盲點套利是指利用市場的定價錯誤或者制度障礙來獲得收益,有著強烈的時代特點,是特定時期特定市場環境下的產物,要求投資者具有敏銳的市場觀察力和宏觀市場走向的把握能力。隨後,涌金系開始進入實業領域,控股九芝堂,成為千金葯業的第二大股東等。隨著其控股的成都建投成為A股市場第一高價金融股、以VC方式投資的青島軟控、北青傳媒成功上市,再加上其它與九芝堂、千金葯業、雲南信託等資產相關聯的上市公司、金融類企業、參股的一些未上市高科技企業,涌金系打造的產融結合的架構已經形成。
早期的涌金系主要從事轉配股、法人股受讓、配售新股等一些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特定階段的股權交易,而這些都是職業投資者非常重視的盲點套利模式。通過這些操作,不僅讓魏東累積了股權投資經驗,也為其日後將觸角伸向實業打下了基礎。涌金系成立之初,剛好是中國經濟轉軌時期。1994年,時年27歲的魏東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涌金財經顧問公司(北京涌金)。1995年,魏東創建上海涌金實業有限公司(「上海涌金」),1999年又以1.8億元注冊湖南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湖南涌金」)。湖南涌金後來成為涌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涌金系」)的核心投資平台。
上世紀90年代,股票市場還在摸著石頭過河,由於法律的不健全和制度的不完善,就會出現一些阻礙發展的矛盾。在解決這些矛盾的時候,由於信息的不對稱,擁有信息渠道或消息靈通的投資人往往能夠搶得先機。當證券市場一項重大措施出台時,往往給這些人帶來投資機會。
從魏東早期的投資思路看,他往往只是參與股權投資,且持股一段時間後迅速離場,而且更多是參與上市或非上市公司的私募股權投資,即一級市場和所謂的一級半市場(在證券信託興起後,上海涌金也通過涌金系旗下雲南信託發售了億龍中國系列證券投資信託產品)。上世紀90年代,一級市場和一級半市場就是中國資本市場的盲點。
轉配股是典型的股權分置時代的產物。配股本來是上市公司向原有股東配售新股籌資的行為,但在上世紀90年代,除了社會公眾股東外,法人股東和國家股東往往放棄現金配股。1994年,國資委出台通知,國家股股東只能選擇參與配股或轉讓配股權,「轉配股」由此產生。
1994年6月,證監會發文規定,不安排國家股、法人股因送配股而增加的股份或配股權上市流通。但並沒有明確規定,一些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受讓的轉配股不能上市流通。因此,一些機構和自然人積極受讓國家股和法人股的配股權並獲得配股。但是,證監會擔心幾十億轉配股上市可能會對股市發生沖擊,1994年10月,又下發通知規定,轉配股暫不上市流通。這讓已經受讓轉配股的投資者感到茫然。此後,大多數投資者看淡國家股和法人股轉配股的價值。在對轉配股能否流通爭論不休、政策仍不明朗的1999年12月底,魏東以每股4.5元的價格協議受讓興業證券所持有的閩福發轉配股股權600萬股,成為閩福發的第二大股東。
2000年3月,證監會發布了轉配股分期分批上市的通知,安排轉配股逐步流通。2000年4月18日,魏東持有的閩福發轉配股獲准上市流通。而此時離其受讓閩福發股權不到4個月,魏東又快人一步,至少套現1.05億元。
從1996年起,魏東的法人股投資均取得不菲收益。資料顯示,2007年4月6日,涌金實業將所持銀河動力230萬股全部通過深交所出售;涌金實業持有的812.43萬股中寶股份也已經在2007年2月15、16日減持,兩日平均價格在9元左右,約獲利6635萬元。康賽集團(後改名為天華股份,)的股份北京涌金一直持有。還有魏東旗下上海納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2000年受讓自杭州五環的四川湖山的股份也一直持有,當年的受讓價格為每股1.74元,而2007年4月已經漲到12元以上.在魏東法人股投資中累計獲利超過1.5億元,投資收益率超過100%。
因為較早進入法人股市場,魏東基本上都是以凈資產價格收購上市公司法人股。2003年後,隨著股改預期日漸明朗,上市公司法人股轉讓溢價整體上也水漲船高,此後投資法人股,成本大大提高,股改後的獲利水平就相應降低。可見魏東對股市政策和市場機會的拿捏相當熟練。
1999年,由於二級市場的行情火爆,曾經備受市場冷落的戰略投資者配售倍受追捧,獲得配售股份意味著在短暫的鎖定期過後就可以獲取一級和二級市場之間的巨大差價。這一方式便成為當時私募基金獲取無風險收益的主要渠道,很多私募基金憑借戰略配售完成了原始積累。
自1999年11月到2001年3月,魏東參與了多家上市公司的IPO,獲配售306.47萬股三九醫葯、220萬股首旅股份、140萬股誠志股份、900萬股絲綢股份、120萬股波導股份、15.73萬股茉織華等。根據這些公司戰略投資者股份開始流通日的收盤價計算,兩年時間內,涌金憑借戰略配售獲取了1.4億左右的利潤.
魏東以知金科技為平台,孵化了多個創業企業。其中青島軟控和北青傳媒已成功上市,涌金系成功收回所有投資並獲得高額回報。
在轉配股與戰略配售上小有斬獲之時,涌金系開始將下一個投資目標鎖定在創業企業。
1999年底,涌金系在中關村高科技園成立北京知金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知金科技」),並於2000年10月27日以4萬元成本受讓青島高校軟控有限公司8%股權,在2000年11月1日又投入148萬元。
青島軟控2006年10月18日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上市,創下了中小板新股上市的歷史最高價26元。截至2007年5月17日,知金科技共持有青島軟控425.88萬股,占總股本的比例為5.98%,按當日收盤價格74.9元計算,知金科技持股市值為3.19億元,投資收益率近210倍。涌金持有知金科技45%股權,按此估算,涌金間接持有的青島軟控的市值超過1.43億元。除了青島軟控以外,知金科技還投資了萬方數據、中科軟體等高科技企業。
在此之前的2004年12月22日,知金科技投資的北青傳媒也在香港上市。截至2006年底,知金科技仍持有北青傳媒3.74%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東。以2007年5月18日北青傳媒8.85港元的收盤價計算,知金科技的持股市值約為6520萬港元。按照知金科技的投資項目,估計青島軟控和北青傳媒的上市已讓其收回了所有投資,並獲得10倍以上的高回報。因此,其他幾家創業企業一旦上市,涌金系將獲得巨額收益。
從涌金參與的創業投資項目來看,其主要涉足信息、生物、傳媒等高新技術產業,並採取與高校聯姻的方式進行投資。這種投資策略,一方面使投資能夠具有較高的回報率,因為這類科技項目如果研發成功往往利潤可觀,非常類似於美國風險投資選擇目標的方式;另一方面依靠高校技術背景,所投資企業均具有強有力的研發支持,這有效地降低了投資風險,增大成功率。
涌金系2002年後,從一個受益於政策盲點和市場機會的套利者轉型為實業+金融的投資基金,並逐步形成以九芝堂、千金葯業等上市公司為核心的醫葯產業橫軸,以成都建投(國金證券)、雲南國際信託等為核心的金融產業縱軸,初步確立了產融結合的構架。
2002年1月23日,長沙九芝堂集團(持有上市公司九芝堂60.74%的股權)整體出售給湖南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南涌金」)、上海錢涌科技、杭州五環實業,湖南涌金佔49%的股權,進而間接持有九芝堂29.76%的股權(其後經過多次股權變更,湖南涌金持有的九芝堂集團股權增加到59.5%)。
由於涌金只收購上市公司29.76%的股權,低於要約收購的門檻,沒有義務披露收購信息。但據業內人士估計,涌金大概用了1.5億元現金完成收購。2003年1月,在湖南涌金收購上市公司一年後,九芝堂即實施10派3.3元的現金分紅方案,動用2002年度95.5%的未分配利潤,涌金系通過第一大股東九芝堂集團分得現金3351.51萬元占其收購資金的22.35%。而且,九芝堂集團及九芝堂其後也成為涌金系資本運作的重要平台。
成立於1999年9月的湖南涌金是在千金葯業上市前,收購其股權的。涌金系獲得千金葯業股權的手法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運作較為類似,相當於一次Pre-IPO。在涌金介入之時,千金葯業經營穩定、業績優良,並已進入上市前的准備階段。2002年上半年湖南涌金出資3600萬元,以每股4.8元的價格收購千金葯業內部職工股753.3萬股。經過短短兩年的資本和實業雙重運作,千金葯業於2004年3月12日在上交所上市。涌金3600萬元的股權投資增值為8270 萬元。
在千金葯業成功發行1800萬股A股之後,湖南涌金持有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3.45%,是千金葯業第二大股東。2005年10月,湖南涌金又以每股7.64元的價格受讓第四大股東北京金科邦持有的千金葯業450萬股法人股,穩坐第二大股東的位置。
2006年10月,千金葯業通過股權拍賣方式,以1130萬元獲得湖南金沙大葯房零售連鎖有限公司(「金沙」)的全部股權。至此,湖南涌金完成了葯品零售企業整編,旗下千金葯業、金沙以及九芝堂這三家湖南本土知名大葯房開始協同運作,三家綜合實力相加後,成為湖南第二大葯品零售方陣。
2005年,中國證券市場正處於黎明前的黑暗中,券商行業整體低迷,涌金系卻在7月中旬控股成都證券,並為其成功增資擴股。湖南涌金出資1億元(占總股本的20%)、九芝堂集團出資9千萬元(占總股本的18%),這讓成都證券的資本金由1.28億元上升至5億元。而由於湖南涌金、九芝堂集團兩家股東共持有成都證券38%的股權,當時市場即將涌金看成是成都證券的實際控制人(後來這部分股權全部由九芝堂集團持有)。
2005年4月,成都證券在深交所的會員名字去掉「經紀」二字,變更為「成都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比照綜合類券商經營。日後,成都證券更名為「國金證券有限公司」。2006年7月,國金證券獲規范類證券公司資格;12月,國金證券成功借殼成都建投,並完成了股改。
2007年3月,成都建投復牌後首日暴漲129.6%,成為中國第一高價金融股,讓國金證券的股東獲利不菲。以2007年5月17日收盤價79.27元計,九芝堂集團持有成都建投3348.27萬股的市值已高達26.54億元。因涌金系持有九芝堂集團49%股權,因此其間接持有的成都建投市值約為13億元。
魏東又一次踩准了政策與市場節奏,趕上了證券公司改制上市的末班車。而魏東與當地機構關系融洽,從受讓交通銀行法人股一事中更是表露無遺。2007年3月23日,九芝堂與千金葯業聯合競標,獲得長沙市財政局所持有的2791萬股交通銀行國有法人股。二者以每股6.05元的價格各獲得1395.5萬股。僅僅在不到兩個月後,交通銀行於2007年5月15日在A股上市,以2007年5月17日的收盤價13.59元計算,九芝堂和千金葯業的持股市值分別達到1.9億元,賬面盈利達1.05億元。在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以及其他商業銀行紛紛上市後,銀行股的價值已被市場廣泛認同,而且2007年以來,上市的商業銀行A股股價基本上都超過H股股價。涌金系在此時在獲得交通銀行的股份,無疑又相當於一次無風險套利。
除了參股銀行、券商外,魏東還參股雲南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涌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位列第一大股東雲南省財政廳(持股25%)之後,持有24.5%的股份,第三大股東上海納米持股23%,由於上海納米創業75%的股權為魏東擁有。由此,雲南信託的控制權實際掌握在魏東的手裡。由於都是魏東通過九芝堂和千金葯業介入國金證券、交通銀行等金融類上市公司,因此在這兩家醫葯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增長中,貢獻最大的是對外投資的回報,企業本身的成長性並不突出。但可以預計,隨著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逐步融合,金融資本將對魏東在醫葯等實業領域的資本運作提供更大支持.
九芝堂2007年9月19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轉讓湖南中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股權的議案和關於收回的投資成本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公司轉讓湖南中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股權後,獲得投資收益1,000萬元,收回投資成本10,000萬元。公司將10,000萬元補充流動資金,用於公司生產經營。將公司所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湖南中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共計10,000萬股(占股本總額的62.5%)以11,0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杭州南源聯合置業有限公司,轉讓後公司不再持有中嘉公司股權。
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有計劃的撤退.很快,國家會出台打壓樓市和股市的政策.雪崩的時候很多人會被埋在山下,而魏東家族卻在某處悠閑的喝茶!
9. 涌金系和德隆系的關系
目前流傳的一個版本,魏東離奇死亡,與在九芝堂重組中國資流失有關,對於此說法,目前暫未得到權威證實。有消息稱,魏東此前在接受有關部門的調查,但具體原因還不明朗。
在「德隆系」、「鴻儀系」、「朝華系」等轟然倒下後,「涌金系」似乎成了中國股市老一代「系類家族企業」的最後代表。但這一切在4月29日再生變數。當天,近年來在資本市場低調運作的「涌金系」掌門人、國金證券實際控制人魏東意外身亡。
4月29日早晨,毫無徵兆地,曾經叱詫中國資本市場而碩果僅存的資本湘軍——涌金系掌門人魏東在北京從17樓上一躍而下,即時身亡,時年41歲。此消息來源於證券業一位資深人士,但記者暫未得到魏東同事及家屬方的證實。
截止發稿時,又有消息稱魏東是因身體原因突然病故。可能此種說法會讓一些不甚了解內情的人士扼腕。
據國金證券知情人士透露,在魏東出事前幾日,有關部門曾經約談了魏東,回來之後魏東便情緒低落,很少講話。
隨後記者從 銀河證券、興業證券、上海 申銀萬國、聯合證券、 國信證券等券商消息人士處證實,有關部門已經對涌金系展開調查,目前已發現的主要問題集中於兩個方面:在九芝堂重組、收購國金證券過程中涉嫌國有資產流失。30日下午,國金證券董秘辦、證券事務部兩部電話一直處於忙線中和無人接聽的狀態,券商消息人士方面的看法沒有得到國金證券官方證實。
「涌金系」麾下的兩家上市公司國金證券和九芝堂停牌。九芝堂董事長余克建告訴本報記者,九芝堂停牌跟魏東沒有關系。並且他說,覺得魏東「自殺」不可思議,因為他的各項事業都欣欣向榮。九芝堂董事會秘書蔡光雲表示,正在落實公告內容,將通過正常流程公布比如網路,因為已經休市了。
得知魏東意外身亡的消息,證券界人士均感覺難以相信,因為魏東平時給人的感覺是:「聰明」、「極具親和力」、「人脈極廣」、「年輕有為,前途無量」沒有一絲悲觀厭世的情緒。北京一位和魏東平日素有接觸的規范類券商投行部老總告訴記者:「魏東家境不錯,身上的光環太多,經歷的挫折甚少,選擇了這條路,實在令人痛惜。」
魏東發家
他告訴記者,「魏東出生於1967年,1986年考入中央財經金融學院國民經濟管理系本科,1990年本科畢業,後進入一家金融機構工作,之後又攻讀了研究生。1994年,時年27歲的魏東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涌金財經顧問公司。在魏東創業初期,深受其父影響。」
中央財經大學老師向記者證實,魏東父親魏振雄原是中央財大知名的會計學教授,同時還是財政部高級會計師評委會委員。而魏東曾任財政部科員、中經開信託投資公司證券部主管等經歷,也被外界視為依靠父親關系的一個證明。
「依靠父親起家這一說法,在魏東生前,最令其反感。」前述國金證券人士告訴記者。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涌金系發展壯大的過程中,其父魏振雄、其弟魏鋒均立下汗馬功勞。
雖然貴為資本市場呼風喚雨的人物,但是魏東、魏鋒行事均十分低調,「沒有接受過媒體采訪」,前述投行老總稱:「兄弟倆給外界的感覺是十分齊心,魏東善於任用人才,而且在人脈關繫上左右逢源,弟弟魏鋒擅長公司戰略方面的工作。」
1994年,時年27歲的魏東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涌金財經顧問公司。1995年,魏東創建上海涌金實業有限公司,1999年又以1.8億元注冊湖南涌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雖然是「外來的和尚」,但湖南涌金成立後迅速發展了不少湖南客戶,幫他們進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設計。其中成為飛龍實業(現為金荔科技600762)和酒鬼酒上市時的十大股東。湖南涌金更是後來成為了「涌金系」的核心投資平台。
憑借對政策的敏感和把握,早期的涌金系主要從事轉配股、法人股受讓、配售新股等一些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特定階段的股權交易,在這個階段,對於法人股能不能轉讓的討論還如火如荼,「涌金系」就大膽介入,一方面「涌金系」積累了股權投資經驗,令一方面為「涌金系」日後發展壯大積累了資本。而「涌金系」大膽、果敢的名聲也在此時蜚聲中國資本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巴曙松在《涌金繫上岸》一文中指出,2002年是「涌金系」重要的分水嶺。在此之前,涌金系主要是抓住中國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政策機會,根據政策熱點轉戰各個投資市場,以「盲點套利」模式(利用市場的定價錯誤或者制度障礙來獲得收益)獲取相對低風險下的高收益。之後,涌金系開始進入實業領域,控股九芝堂,成為 千金葯業的第二大股東等。隨著其控股的 成都建投成為A股市場第一高價金融股、以風險投資方式投資的 青島軟控、北青傳媒成功上市,再加上其他與九芝堂、千金葯業、雲南信託等資產相關聯的上市公司、金融類企業、參股的一些未上市高科技企業。「涌金系」初具雛形。
10. 國聯安魏東的新基金主投核心資產,目前國內核心資產的投資價值到底有多大呢
還是有投資價值,但可以你咨詢一下,有關方面的也是別讓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