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國內大宗交易所市商模式

國內大宗交易所市商模式

發布時間:2022-01-21 23:03:45

① 撮合式交易模式和市商模式有什麼區別

現今兩種交易制度的矛盾焦點是「快」和「慢」。

以下來我將以這個矛盾焦點為中心來描述兩種交易制度的區別。

首先來講做市商

做市商制度已經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現今做事商的制度不僅僅只有一種。我主要講一下紐約交易所的專家制度和納斯達克交易所多做市商制度。

專家制度:

一個股票只有一個做市商,這個做市商目前都是財力雄厚的大公司,該公司委派一個人負責在紐交所替股票做市,這個人就被稱之為專家(在過去,做市商絕大多數是富有的個人和家族,只是j經過時代的發展,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動幅度越來越大,個人難以承受如此巨大的風險,才逐漸演變為現在的形式)。

要說專家制度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價格發現功能」,假設一個投資者委託經紀公司想買1000股GE的股票,首先通過專家給出一個報價,但此時他自身不允許動用自己的資金與其交易(這是紐交所規定的),他必須主持一場小的拍賣會(由其他場內經紀人採用競價喊單的形式)。

如果有其他場內經紀人願意接這個單子,然後再與其中報出最優價者成交。如果沒有人願意接這個單子,那麼就按專家的報價成交。如果其他場內經紀人只願意賣800股,那麼剩餘的200股也是和專家來成交。這么一來,專家制度既能提供當時市場最好的報價(通過場內競爭喊單),又能提供必要的流動性。

多做市商制度

意如其名,即一個股票由多個做市商共同來做市。至於為什麼會這樣,主要是由於美國OTC市場當時現狀發展而來的,在這里我就不詳述了。假設一個投資者委託經紀公司想買1000股蘋果公司的股票,然後由這個經紀人將這個信息輸入「超級蒙太奇(一個計算機系統)」,為蘋果公司做市的做市商們可以通過這個系統看到這個客戶的購買指令,於是就由做市商之間競爭報價來為這個客戶成交。

但是多做市商制度與專家制度的區別就在這里了,後者可以保證為客戶提供最後的流動性(因為只有一個做市商)而前者就不能保證了(因為你無法強行規定哪個做市商必須接下這個客戶的訂單)。當30秒過後,如果沒有哪個做市商願意與其成交,那麼這個訂單就會被送到ECN(電子撮合交易)市場上。

所以我個人觀點是:多做市商制度既不能保證最優價格,也不能保證最後流動性,而且也保證不了成交速度。關於以上觀點的論證,可以回顧納斯達克爆出的「差價門丑聞」和2003年納斯達克和ECN借紐交所爆出的「老鼠倉丑聞」對其發動的「交易所大戰」中的先後表現進行推理,在這里也不再詳述了。

那麼為什麼納斯達克為什麼還會存在?是因為納斯達克主要是那些規模小、高風險公司的融資市場,美國政府鼓勵小企業不斷創新,所以必須要有為這些小企業上市融資的場所,這就是納斯達克市場存在的最重要的理由。

綜上所述:可以很明顯的看到做市場制度中存在人工環節,和電子系統比較起來,自然就慢了。但是有一點必須強調,就是相比較而言專家制度能夠提供最大限度的流動性。

撮合交易

上面講到了ECN,它就是美國撮合交易制度的代表。它採用的全電子模式。很明顯,優點就是快,因為無人工等中間環節,指令直接送到電子平台上去撮合。我國的上交所和深交所就是採用的這種模式。同樣缺點也很明顯,就是流動性和最優價格的問題。

誰快誰慢已經很清楚了,那麼為什麼還說矛盾的焦點是「快」和「慢」呢?這就要回顧2003年美國交易所之間的大戰了。事件的背景和詳細經過我就不多介紹了。ECN和納斯達克借紐交所場內經紀人和做市商爆出的「老鼠倉丑聞」的由頭向後者搶占市場份額。

前兩者藉此事件全盤否定後者的專家制度。流動性和最優價格的優勢自不用說了,紐交所都拿出了大量數據來證明其優勢。但美國還有一個《投資人保護條例》就是交易所的會員,必須把客戶的交易指令先送到能提供最優報價的市場上去成交(除非客戶明確指定在哪個市場上交易)。

有了這個條例,ECN和納斯達克的經紀商們經常要把它們客戶的單子送到紐交所去成交,自然而然它們所享受到的市場份額就小了。於是他們就抓住一個觀點:即他們把客戶單子送到紐交所去之後,當時參考的最優報價已經沒有了(市場變化的速度很快),客戶實際上難以保證按照最優報價來成交,以此讓美國國會取消這條保護條例。

最後的結果是紐交所和ECN、納斯達克之間誰也沒辦法拿出充分證據來證明這個觀點的對錯,於是就有了這個「快」和「慢」的矛盾焦點,至今未決。後期就只有ECN一直揪著不放,而納斯達克就不怎麼激烈了。這個非常值得玩味,這也是我為什麼認為多做市商制度,缺點太多的原因之一。當然就事論事,隨著以後制度的完善,多做市商制度可以得到改觀,說不定超過專家制度也不失為一種可能。

PS:你如果想了解更詳細內容的就推薦你一本書《大市場 美國證券市場風雲實錄》,作者:林建。新浪愛問上有PDF,可以去下載。另外還想說一句:許多事情真相我們是難以知曉的,但是我們可以通過2003年的交易所大戰,玩味玩味,那麼最後的觀點當然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以上內容不包含期貨、現貨、其它金融衍生品的做市商制度(其中包括LME和CME),那個我還不了解,待有了解之人繼續解答吧!

補充:做市商制度還能起到穩定市價,減小市場波動幅度,防止其他人控盤操縱股價的作用。單獨的撮合交易制度,很容易被莊家控盤,操縱股價,這點看我們中國的股市就很清楚了。

② 大宗商品交易的盈利模式

不知不覺踏入金融行業已經八年了,回想起當初接觸這個行業時,天真以為不出三年就能賺大錢,什麼索羅斯之類根本不放在眼內,多麼幼稚的想法。結果在三年前不得不出來混飯吃,正逢現貨原油黃金在國內興起,就順利成章的做了黃金分析師。後來國家整頓了黃金市場,現貨黃金(除上海黃金)全部叫停,實際上就變成了原油分析師。
未出道前是以操作外匯為生,很可惜外匯保證金在國內很快叫停,隨後轉戰期貨。年輕氣盛總會付出代價的,我付出了時間和金錢,差點還付出了我的家庭。青澤先生十年磨一劍,我五年連鐵棒都還沒找到。
我得承認,經濟學是個玄妙的學問。玄妙在於,經濟無非就是生產和分配這兩檔事情,卻衍生出了無數復雜的問題。更玄妙的在於,人類最強大的智能——邏輯推理——在這里也似乎失了效,同樣的問題能有結論完全相反的兩套分析,而這兩套分析居然都能頭頭是道,邏輯嚴謹,直叫人不知如何是好。把人繞暈可能也是經濟學的一個功能,就好像股市分析一樣,如果你相信了,照此入市了,恭喜你,你有機會站崗了。
會員單位手下的代理商分兩種,一種是刷手續費,就是讓你客戶不停的操作不停的來回操作,不管你盈利與否,讓你刷出高額的手續費,他們吃手續費。一個是吃頭寸,拉過來的客戶就是讓你虧損,如果老師第一次喊對了,那麼就會逼你加資金,再喊,總有一次是喊錯的時候,投資者滿倉重倉操作,對了9次都沒有關系,只要錯一次就全盤皆輸。不可能一個老師一直都喊對。那老師喊錯的那一次,就是他掙錢的時候。
真正要在這個市場獲利,短線操作不是不可以,但是短線操作你就要有想到到位的趨勢分析,在沒有任何分析的情況下,那些所謂的老師會讓你手裡一直保持一單。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根據資金量大小來決定堅持點位長線操作才是獲利的最大技巧。而不是意味著扛單,扛不住所謂的老師就讓你加資金。有可能一個趨勢是一個禮拜也有可能是一天,頻繁刷單造成的結果就是你要給這些個喊單老師刷出高額的手續費。
之前有個虧損者加到我,和我聊了聊,他跟我說他現在的生活已經過不下去了,虧損的再也沒臉見家人了。我告訴他了一些關於虧損的原因以及行情的內幕,他聽了之後非常的後悔,後悔接觸到這行,但是他已經沒有辦法了,只能找別人幫助他。他已經沒有任何辦法,如果在不把錢賺回來,老婆就要走了。 這個市場這些人真的太多太多了,有的更加嚴重。想挽回自己的損失都沒機會了。
你要知道他們的兩三萬對你來說可能不到一個月的工資,對他們來說卻是攢了很久的血汗錢。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我希望各位能窮極所學,幫助投資客戶賺錢的同時,稱職的去獲取自己的利益。平台是服務客戶收取交易手續費的一個地方,為什麼我們不能認真的對待每一個投資客戶呢。哪怕是很小的投資客戶,兩三萬的客戶你們隨便丟在群里不管,客戶自己操作很難把握點位,他們自己做單很可能會爆倉,要面對的壓力不是我們能體會的。
每一次非農,有多少投資客戶看到這個兩個字的時候是滿腦子都是機會,有多少投資客戶看到是滿腦子的惆悵。這兩個字對我來說。是我對整個行業的擔心。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宣傳這個詞出現了。我一直以為他只會出現在娛樂圈。只會出現在商業圈,沒想到,我所在的行業也有。整個投資行業在漸漸的陷入一個泥潭,越陷越深。一些老的投資客戶應該感觸特別深,市場是對非農的宣傳越來越大。越來越誇大!其實,早在幾年前,在大家眼裡非農只不過是一次很普通的消息面。非農只不過是美國非農就業率一個數據而已。行情會因為這個數據短時間波動一下。當然抓住機會會有一次不小的收獲。慢慢的有很多平台抓住這個詞,不斷的渲染,宣傳,讓很多新的投資客戶以為這個非農是一次難得的機會,紛紛著急把錢投入市場。然後呢。虧的一塌糊塗。這就是宣傳的作用。
無良的操作宣傳。我也很無奈。因為非農確實是一次不錯的機會。但是不應該把他當做一個噱頭去這樣宣傳。市場上客戶有投資需求。很正常,我們做為分析師應該正確的引導他們,認清市場,不要盲目的操作。大家都是辛苦掙來的真金白銀,隨隨便便進入市場操作虧了錢,各位金融服務人員我們的宣傳能真實一些嗎?作為同行業的我們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們也不能違背我們的職業道德,我們掙錢少么也不缺錢?為什麼連兩三萬的小客戶都不放過?

我只寫這一篇帖子。投資我做了8個年頭。命里缺金的投資者不在少數,其實缺的是一個貴人。我希望自己可以成為一部分投資者的貴人,自己心軟,看到有些別的老師的客戶虧錢各種哭天喊地,心裡挺不是滋味,但是我又不能直接把投資虧損的朋友搶過來,跟他們說我很牛,我可以幫到你,我沒有辦法讓別人直接相信我。靠我這一張笨嘴我是沒有能力的。所以相信緣分是對的。這個就和相親一樣。不管第一感覺怎麼樣。都應該給對方一個了解的機會,我相信,你能看完這么多字,就是緣分。投資也是多半看緣分,如果你相信緣分,相信我可以用心為你做點什麼,你可以試著和我交流一下,也許哪一天你就需要我了呢?
我不能帶太多的客戶。有時候數量不能代表實力,質量才是最好的見證。我不知道自己適不適合你,我只能說,有緣,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我不喜歡勉強別人,也不喜歡勉強自己。
最後介紹一下我們的合作條件。我們有專業的技術團隊,分析消息面和技術面的行情走勢。給每一個客戶量身定做一套做單計劃。根據每一個客戶資金大小的不同,決定做單倉位的多少,輕倉操作,控制倉位不能超出本金的百分之30,嚴格止盈止損,一天只做1-2波的行情,不會頻繁做單導致高額手續費。我不吃客戶虧損,不拿手續費。我的目的也很簡單,如果有客戶在哪裡被坑了來找我們,我們只收取你盈利的30%,先盈利,後結算。我們不是平台的業務員,所以你虧損的錢都進了平台也不會落在我們手裡,手續費也一樣,只有你盈利了,我能拿到該拿的盈利分成。 我不吃你虧損的錢,因為你虧損不會到我個人手裡。不讓你抗單,不讓你爆倉。只有你盈利了,才是我想要的,只有你盈利了,我才能從中獲得回報。那麼你虧損了,我是什麼也得不到的,我還要白白給你盯著盤,給你打電話讓你操作。我的出發點和投資者的出發點是一致的,堅決不讓賬戶虧損。
在這個市場,盈利是你的目的,吃盈利的30%是我的目的,我們目的一致,互利共贏。
(維新rcsw9527)

③ 尚志市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交易模式靠譜的吧

交易的時候必須實名制交易,消除中間環節價格差

④ 現貨交易所真的是社會毒瘤嗎

以下信息來自知乎(如有侵權請告知)

首先國內包括國外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大部分都是做市商制度。而股票則是撮合交易。當然現在的新三版也是做市
商。
做市商和撮合最大的區別就是撮合需要有人賣一定數量的某樣東西,你才能買入同樣數量的某樣東西。最簡單的例
子就是一個人賣紙,他現在手裡有50張,但是如果他只賣20張,那麼市場上就只有20張可以買。他不賣,你就沒得
買。
而做市商則不一樣,做市商是由一些資金比較雄厚,背景比較強的企業來做,他就是所有底下客戶的交易對手,他
不能選擇和誰或者不和誰交易。只要有人賣,他就必須要,就算對方手上沒有現貨,只是賣合約,做市商也必須接
受。我們經常看到大宗商品現貨裡面有杠桿,這個杠桿就是合約價值的百分比,比如原油是3%~20%不等。這個合
約,就是在做市商交易里默認的一種轉讓合約,也就是前面提的,做市商必須接受所有底下客戶的買入與賣出。

而這項交易模式其實是非常好的,但是到了國內就變味了。什麼意思呢。初期的時候,大家剛開始做做市商這種模
式以後,發現一樣東西,叫做頭寸。頭寸的意思就是,加入我現在手上有100萬的空單,200萬的多單,那麼多單比
空單多出來的這100萬,就是多頭寸,也可以叫凈頭寸。但是就像我之前提到的一樣,所有客戶的交易對手就是做
市商自己,那麼假如這時候的市場行情是下跌的,那麼客戶虧的錢不就是自己的了嗎~~所以這就是為什麼08~14年
這很長一段時間的市場混亂。客戶和交易所下屬的會員單位,變成了一種對賭性質。也就是客戶賺的錢是會員單位虧的,會員單位賺的是客戶虧的。那麼有沒有改善,我遲點說。

接下來說手續費,正常合法合規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交易所)的手續費是在萬分之4~萬分之8不等的。更多交易所的手續費信息,可參考愛寶盆。如果沒有接觸過的人,可能會覺得還好嘛~也就比股票貴一點,但是實際不是這么算的,首先這是單邊手續費,也就是買入
或者賣出的手續費,但是你有買有賣嘛,所以實際是收兩倍,也就是萬8~萬16,有些交易所是在你買入的時候就一
次性收走,有的是分買入賣出兩次。可能你覺得萬16也還好,但是注意了,他的手續費是合約價值的萬16,什麼意
思,現貨是有杠桿的,比如原油500桶,杠桿33倍,現在的價格大概是300左右。那麼一手的價格實際你只需要付
500*300*0.03就可以了,為什麼有杠桿,因為你還沒拿到現貨,你現在只是預訂了,你交納的只是訂金,如果你要
這500桶原油,好的,那麻煩你把剩餘97%交齊。但是合約價值可不是500*300*0.03,合約價值直接就是
500*300=15萬。那麼15萬的萬分之16是多少。240。也就是你實際花了4500。手續費是240。那麼點差是什麼。簡
單的說,點差就是買入和賣出的差價,比如你這時候買入原油是301,賣出是300,那麼點差就是1元,這個點,指
的是基點。

那麼重點就是,為什麼做市商的手續費這么高,還要有點差。因為他承擔了風險阿朋友~他要無條件的接納你所有
的訂單,如果這個頭寸他消化不掉,那麼他就玩完了~這個風險可不是開玩笑的,當然,這個風險也是可以選擇性
的避免的,就是靠對沖,和別的做市商對沖掉凈頭寸。說白了,就是他給你提供貨,他接納所有的訂單,所以他要
收取一部分的傭金
回到第一部分說的,現在國內是否有改善,答案是肯定的,以我現在在各個交易所了解的情況,首先的一點,一部
分的交易所已經開始收回頭寸,也就是交易所不放頭寸,交易所會把頭寸拿到國際市場或者別家交易所對沖掉,一
旦沒有頭寸這項誘惑,你就會發現底下的會員單位會拼了命的讓你賺錢。但是這樣的交易所真的不多,這里不想做
廣告,就不提了。

最後說一點,國內大宗商品現貨是否能賺錢,和股票比怎麼樣。我這里可以很肯定的說一句,現貨的盈利回報,是
股票比不了的,我舉個例子,前幾天原油大漲大家應該知道,而我知道的一個人,就一天,總共投了60萬,賺了
340多萬。股票你60萬配十倍杠桿也就是600萬要賺到340你要多久?5個漲停板。之前牛市我相信還有,現在這行
情,你能做到我相信你來做大宗商品會賺更多。很多人會說,那風險也大阿!沒錯,風險大,但是你不能那現貨和
股票比,你要拿現貨和配資比,比如配資10倍杠桿,你100萬資金配到1000萬,如果第一天跌5個點,第二天跌停,
你沒及時加倉位,不好意思,你穿倉了,你不止100萬沒了,你還欠人50萬。股票配資你十倍杠桿一個跌停板你就
血本無歸。但是大宗商品現貨我目前了解到的,沒有低於50%才強平,什麼意思,就是你虧最多最多,你就虧一
半,而你賺是沒有封頂的。

我個人認為,大宗商品現貨本身是一樣很好的東西,只是被國內的一些毒瘤弄得臭名昭著,但是好消息在去年315晚會後已經開始規范起來,個人願望就是這項交易之後能得到更多人的信任,任何投資都有風險,投資不是賭博,如果你連承擔風險的能力和判斷力都沒有,那你也不適合做投資,任何投資。

⑤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市場與國內四大期貨交易所的區別與聯系

四大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品種都是「大宗商品」成熟的大宗貿易商品都有已經存在的電子市場。比如鄭州的棉花,它的電子交易市場比較大的有棉花電子撮合交易市場。比如上海的銅:它的電子交易市場比較有影響力的有長江有色金屬電子交易市場。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主要是現貨貿易的延伸。主要交接現貨。國內四大交易所就是正規的期貨交易市場。和股票市場一樣。但是比股票市場風險大。

閱讀全文

與國內大宗交易所市商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