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指標ASR 浮籌比問題
SCR的值越大,表面籌碼越集中.
ASR是浮籌線,也就是非主力手裡的籌碼;在股票漲的時候,如果ASR逐漸向下內,某一天,向下上容的幅度很大,第二天,又出現很大幅度的回升,在形態上出現了一個很明顯尖沖下的三角,這時,股票容易出現頭部;股票下跌,ASR也逐漸逐漸下跌,在跌到10以下時,底部出現的概率大,ASR直線向下的,不算.
❷ 浮籌比例的籌碼穿透率
籌碼穿透率,字面理解已很充分,就是股價上升時穿透籌碼區的能力。眾所周知,莊家吸籌充分時通常形成一個密集峰,在右窗口的籌碼分布顯示就是長長的一個山峰。莊家要啟動,必然要上穿這一密集區,而上穿這一密集區所用的成交量越少越證明莊家實力強,籌碼穿透率就是根據成交量和當時價區的密集度而設計的。這個原理,相當於一顆子彈,穿透的鋼板越厚,能量越大.
籌碼穿透率就是用每天解套的籌碼數量除以當日的換手率,也就是單位換手率下股價穿越了多少籌碼,市場含義就是當日股價穿越籌碼分布空間的能力。如果換手率越低,其數值就越大,籌碼的通透性就很好,很容易穿上去;如果這個值越低,說明這個籌碼的通透性就越弱,必須用很大的換手率才能穿越籌碼密集區,說明這個時候的拋壓是很大的。
在判斷大盤頂部市場承接力時,我們用的是向下的籌碼穿透率,可用取值小於0表示,如果數值大,說明市場弱,下檔接盤弱,容易向下變盤。而反過來,我們也可用向上的籌碼穿透率,即取值大於0來描述尋找解套無拋壓的強勢股票,可用於監控主力控盤度較高的股票。
舉例說明:例如:1、2005年6月8日和2005年6月22日洪都航空(600316 )的籌碼穿透率分別達到了26.9%和30.8%,這兩天雖然沒有出現長陽,但是說明了這個地區是籌碼密集區而且是輕松穿越,經過一段時間橫盤整理後從6元附近漲至了近11元。
2、張裕A(000869 )2005年1月24日籌碼穿透率達到了99.3%,雖然當日只拉出了十字陽線,但其後便一路從12.70元上漲到21元。
❸ rsi指標參數設置多少比較合適
此類事物有幾種:RSI指標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夠顯示當前市場的基本態勢,指明市場是處於強勢還是弱勢,或者牛皮盤整之中,同時還能大致預測頂和底是否來臨。但RSI指標只能是從某一個角度觀察市場後給出的一個信號,所能給投資者提供的只是一個輔助的參考,並不意味著市場趨勢就一定向RSI指標預示的方向發展。尤其在市場劇烈震盪時,還應參考其它指標進行綜合分析,不能簡單地依賴RSI的信號來作出買賣決定。下面來看看rsi指標參數設置:
最推薦的一種:取值。RSI大於50為強勢市場,高於80以上進入超買區,容易形成短期回檔;小於50為弱勢市場,低於20以下進入超賣區,容易形成短期反彈。愛死磕分享RSI原本處於50以下然後向上扭轉突破50分界,代表股價已轉強;RSI原本處於50以上然後向下扭轉跌破50分界,代表股價已轉弱。但經常出現超買而不跌、超賣而不漲的指標鈍化現象,RSI取值在研判方面的作用不大。
推薦理由:
❹ 浮籌比例多少,股票容易上漲
浮籌比例小於5%,可能會漲。
如果浮籌比例大約10%,莊家會借用三重波浪,洗去散戶手中的浮籌,洗到5%以下,底盤輕了,才會拉高。
❺ 浮籌比率是什麼
人要有夢想,要能前行,你說是吧4597
❻ 浮籌比例大好還是小好
浮籌一般指穩定性差,就是以短線投機心態買入的那部分股票,這部分籌碼隨時有兌現的需求。
所謂的主力被動大量收集籌碼指主力本身籌碼比較多,而這時因為別的原因,市場上對該股的拋售數量比較多,主力不想擴大自己的損失,只能接過這部分拋售的籌碼,從本意上來說,他不是心甘情願地接的,只是不願意讓自己損失擴大而採取的一種保護性措施。
打個比方:如果一個股的流通盤是100股,今天成交1股,明天成交3股,後天成交2股,大後天成交50股,再大大後天成交50股。那成本是依那一天為准(不考慮莊家對敲的問題)?回答當然是最後2天的,而不是這5天的平均價。這就是股市的非線性。那麼就要考慮這個問題,因成交量在股市裡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那麼,如何求這個"非線性周期"呢?因為流通盤是一定的,如果成交量大,那麼把所有的流通盤換一次手所需的時間就短,反之,則時間就長。這個周期是變動的,也就是"非線性"的。可以用分析家軟體編一個公式:
A:=SUMBARS(V ,CAPITAL);{累計換手=100%的周期}
那如何知道莊家的成本呢?前面已經說過,在底部區域里獲利盤50%以下的平均價即為莊家的成本。莊家在獲利盤50%以下的這個區域里,在10%或20%下吃的多,40%或50%之間吃的少。給它們分配比例,給10%以下的最多,給20%以下的少一點,依次遞減。這樣就可以得到莊家的成本了。 用分析家軟體編個主圖公式,就可以在主圖上看到莊家的成本了。公式如下:
A:=SUMBARS(V ,CAPITAL*1);{累計換手=100%的周期}
A1:=SUM(COST(10),A)/A;{在A周期里獲利10%的平均價}
A2:=SUM(COST(20),A)/A;{在A周期里獲利20%的平均價}
A3:=SUM(COST(30),A)/A;{在A周期里獲利30%的平均價}
A4:=SUM(COST(40),A)/A;{在A周期里獲利40%的平均價}
A5:=SUM(COST(50),A)/A;{在A周期里獲利50%的平均價}
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5*A1+4*A2+3*A3+2*A4+A5)/15, CIRCLEDOT,COLORRED;{求出莊家成本}
把公式做在主圖上。公式中的5,4,3,2,是分配的比例系數。
當然,某些股票有特大利好時,莊家來不及慢慢的吸籌,就不知道它的成本了。對,但1000多個股票有幾個是這樣的,一年中又有幾個?我說的是個普遍性的東西。
現在把上面的四個問題加在一起,再加一個條件:收盤價上穿成本線。我們就認為莊家要啟動了。公式如下:選股公式
A:=SUMBARS(V,CAPITAL*1);
A1:=SUM(COST(10),A)/A;
A2:=SUM(COST(20),A)/A;
A3:=SUM(COST(30),A)/A;
A4:=SUM(COST(40),A)/A;
A5:=SUM(COST(50),A)/A;
E:=LLV(L,250)=L;
E1:=BARSLAST(E);
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5*A1+4*A2+3*A3+2*A4+A5)/15;
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1:IF(CROSS(C,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 AND E1>=40,1,0 );
做好了這個公式,可以用盤中預警監視A股板塊。這樣就可以做短線了。也可以用它選股後保存在一個板塊里,以後多加註意。
當然,也可以將上面的公式做成主圖指標,這樣便於分析。公式如下:
A:=SUMBARS(V ,CAPITAL*1);{累計換手=100%的周期}
A2:=SUM(COST(20),A)/A;{在A周期里獲利20%的平均價}
A1:=SUM(COST(10),A)/A;{在A周期里獲利10%的平均價}
A3:=SUM(COST(30),A)/A;{在A周期里獲利30%的平均價}
A4:=SUM(COST(40),A)/A;{在A周期里獲利40%的平均價}
A5:=SUM(COST(50),A)/A;{在A周期里獲利50%的平均價}
E:=LLV(L,250)=L;{一年中最低價的位置}
E1:=BARSLAST(E);{求得一年中最低價的位置到現在的周期}
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5*A1+4*A2+3*A3+2*A4+A5)/15, CIRCLEDOT,COLORRED;{求出啟動點的價位}
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1:STICKLINE(CROSS(C,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 AND E1>=40 ,O ,C ,5 ,0 ),COLOR00FFFF;{得到啟動點}
點評:
◆假如沒有莊家,在股市中COST(50)以下買的優於COST(50)以上買的,由於有莊家刻意炒作,所以股價在COST(50)以下跌多漲少,在COST(50)以上漲多跌少,結果散戶就偏偏中了圈套。所謂的短線就是在莊家短暫出貨時的幫工而已,有人得了工錢,有人上了賊船。所以買股如果要兼顧時間短、獲利快又較安全,就在股價回探COST(50)附近向上拐頭時買入,放量不能突破COST(90)賣出。如突破,則等跌破COST(90)賣出。
畫蛇添足:
沒有莊家,在股市中COST(50)以下買的優於COST(50)以上買的
--獲利壓力小就好。
有莊家刻意炒作,所以在股價在COST(50)以下跌多漲少
--打壓吸貨嘛。
有莊家刻意炒作,在COST(50)以上漲多跌少
--獲利盤大都是莊家的,漲當然是主旋律。
在股價回探COST(50)附近向上拐頭時買入
--趨勢看漲,獲利盤又不大。
放量不能突破COST(90)賣出
--人人飽賺,個個想溜,快跑吧!
◆如果再配合MACD指標二次上穿,勝算應該還可以吧。這條成本線有點類似年線。選股公式如下:
C>COST(50) AND C< COST(50)*1.05 AND C>REF(C,1) AND REF(C,1)< REF(C,2) AND "MACD.MACD"(12,26,9)>0;
◆應綜合如下因素:籌碼以前的分布狀況,當時的換手率等。關於籌碼集中度您是怎麼理解的?40天的建倉時間,大庄短點,當然他要搶籌是例外。我主要不明白,您認為什麼樣的持倉比例,可以使莊家來拉升呢?大於62%?還有能從他的前期吸籌判斷他的資金來源么,或者說是他的實力?如果上述可以辦到,請問如何做?
◆把SUM換成MA,簡單易懂,結果一樣:
B1:=MA(COST(10),A);{在A周期里獲利10%的平均價}
B2:=MA(COST(20),A);{在A周期里獲利20%的平均價}
B3:=MA(COST(30),A);{在A周期里獲利30%的平均價}
B4:=MA(COST(40),A);{在A周期里獲利40%的平均價}
B5:=MA(COST(50),A);{在A周期里獲利50%的平均價}
◆價、量、勢、點,是做股票的關鍵。樓主的分析思路中是否存在一個誤區,即想像中的莊家成本區域,而稱這個區域是莊家成本區似乎不是很貼切,應該就是簡單的成本低位區域,而這個區域不一定要先求得換手時間後再求解成本,在求解過程中,樓主給COST(10)賦予的權重最大,而COST(50)最小,按照眾數原則,不用樓主復雜的演算法,一樣可以估算出該莊家成本線的位置,即在COST(18)-C0ST(20),也就是簡單的用SUM(COST(20),A)/A一樣可以替代樓主復雜的公式,盡管樓主對每一個線段的含義明確的給予了清晰的解釋,但這個解釋的合理性有待商榷。而樓主思路中值得學習的是將換手率轉換成時間來求解成本線。
◆公式繪出的成本線,大致在1996-2000年以前與K線趨勢比較相符,而在之後相差較大。不僅在大盤指數K線上明顯,在個股中也較普遍。這是必然的,還是公式上有什麼偏差?好象股價在感謝對我們的支持,大家共同提高~線上方,回調不破的,後勢還有上漲。但也不盡然,本來回調不下破的,自然會上漲。莊家吸籌有快有慢,成本有高有低,這里假設的是莊家在一定時期內開始或已經吸籌,莊家的成本也是偏低的。
參考資料:http://www.li20.net/thread-433771-1-7.html
❼ 股票浮籌指標是什麼
用法:浮籌一般指穩定性差,就是以短線投機心態買入的那部分股票,這部分籌碼隨時有兌現的需求。凡浮籌比例很低的,如10%左右,就容易拉升,反之經常
❽ 找個高手編寫個籌碼獲利盤小於5浮籌比例小於10的籌碼超跌通達信的選股公式
{最近在做回測,手動給你輸一個,記得採納哦}
獲利比例:=winner(c)*100;
浮籌比例:=(winner(c*1.1)-winner(c*0.9))/winner(hhv(h,0))*100;
獲利比例<5 AND 浮籌比例<10;
❾ 指標越小越好,如何計算完成
完成率應該是實際/計劃*100%。
目標值越大越好
a. 達成率(%)=實際值/目標值
b. 所得%越大符合程度越高,大於或等於100%即為達成目標
目標值越小越好
a. 達成率(%)=2 - 實際值/目標值
b. 所得%越小符合程度越高,小於或等於100%即為達成目標
註:一般大於100%時也記錄為100%
如庫存余額目標120萬元,實際庫存余額90萬元
A:當目標數為正數時 完成率 = 完成數/目標數X100%
B:當目標數為負數時,就要看完成數的正負
1、完成數為正數時 完成率 = ( 目標數 - 完成數 )/目標數X100%
2、完成數為零或負數且絕對值小於等於目標數的絕對值時 完成率 = [ 目標數 + ( 目標數 - 完成數 ) ] /目標數X100%
3、完成數為負數且絕對值大於目標數的絕對值時 公式和第一種情況一樣好是相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