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財務分析中有哪些常用的財務指標
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為: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財務指標優缺點:
傳統的業績評價大多使用財務指標,用財務指標來評價業績簡單明了。
但是僅用財務指標來評價管理者的業績存在以下缺陷:
⑴財務指標面向過去而不反映未來,不利於評價企業在創造未來價值的能力上的業績。
⑵財務指標容易被操縱,過分注重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使得企業管理當局採用各種方法操縱利潤。
⑶財務指標主要來自財務報表資料,不包含大多數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因素,如產品質量,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經營過程和顧客的滿意程度等。
Ⅱ 公司的年度主要財務指標分析
一、變現能力比率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3、營運資本=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二、資產管理比率 1、 存貨周轉率(次數)=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2、 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3、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三、負債比率 1、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 2、 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EBIT/I 四、盈利能力比率 1、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 五、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所用指標 1、 權益凈利率=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2、 權益乘數=資產總額/股東權益總額=1+(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1/(1-資產負債率) 六、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分析所用指標 1、 每股收益(EPS)=(EBIT-I)(1-T)/普通股總股數=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當年股數沒有發生增減變動時,後者也適用) 2、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收益 3、 每股股利=股利總額/年末普通股股份總數 4、 股利支付率=股利總額/凈利潤總額=市盈率×股票獲利率(當年股數沒有發生增減變動時,後者也適用) 5、 股票獲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價 (又叫:當期收益率、本期收益率) 6、 股利保障倍數=每股收益/每股股利 7、 每股凈資產=年度末股東權益/年度末普通股數 8、 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9、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年末凈資產 七、現金流量分析指標 (一)現金流量的結構分析 1、 經營活動流量=經營活動流入-經營活動流出 (二)流動性分析(反映償債能力) 1、 現金到期債務比=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本期到期債務 2、 現金流動負債比(重點)=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流動負債(反映短期償債能力) 3、 現金債務總額比(重點)=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債務總額 (三)獲取現金能力分析 1、 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流量凈額/銷售額 2、 每股營業現金流量(重點)=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普通股股數 3、 全部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全部資產×100%
Ⅲ 企業常用的財務分析的三項指標是指的什麼
一、償債能力指標
(一)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其他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3、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經營現金凈流量÷流動負債
(二)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1、資產負債率(或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
3、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利潤÷利息費用
4、長期資產適合率=(所有者權益+長期負債)÷非流動資產
二、營運能力指標
(一)流動資產周轉情況指標
1、應收賬款
(1)應收賬款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凈額÷平均應收賬款
(2)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平均應收賬款回收期)=360÷應收賬款周轉率=(平均應收賬款×360)÷營業收入凈額
2、存貨
(1)存貨周轉率(次)=營業成本÷平均存貨
(2)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平均存貨×360)÷營業成本
3、流動資產
(1)流動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凈額÷平均流動資產
(2)流動資產周轉天數=360÷流動資產周轉率=(平均流動資產×360)÷營業收入凈額
(二)固定資產周轉情況指標固定資產周轉率(次)=營業收入凈額÷平均固定資產(三)總資產周轉情況指標總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凈額÷資產平均總額
三、盈利能力指標
(一)主營業務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二)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企業成本費用總額×100%
(三)總資產報酬率=(利潤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00%
(四)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Ⅳ 常用財務指標
應收賬款,應付賬款,AR,AP存貨,存貨周轉天數,營授比,金融負債對凈值比
Ⅳ 常用財務指標有哪些
中國《企業財務通則》中為企業規定的三種財務指標為: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資本金利潤率、銷售利潤率(營業收入利稅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等。
工業企業財務指標的主要內容包括:
⑴固定資產。分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或凈值)提供的利潤等。
⑵ 流動資金。分全部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貨幣資金和結算資金,每百元產值佔用定額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周轉速度等。
⑶ 成本。分全部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產品單位成本等。
⑷ 利潤。分產品銷售利潤、利潤總額,產品銷售稅金,上繳利潤,資金利潤率、資金稅利率等。
(5)公司常用財務指標擴展閱讀
財務指標優缺點:
傳統的業績評價大多使用財務指標,用財務指標來評價業績簡單明了。
但是僅用財務指標來評價管理者的業績存在以下缺陷:
⑴財務指標面向過去而不反映未來,不利於評價企業在創造未來價值的能力上的業績。
⑵財務指標容易被操縱,過分注重企業財務報告中的會計利潤,使得企業管理當局採用各種方法操縱利潤。
⑶財務指標主要來自財務報表資料,不包含大多數影響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因素,如產品質量,員工的素質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經營過程和顧客的滿意程度等。
Ⅵ 常用的財務指標分析的幾種方法
1、變現能力比率
變現能力是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它取決於可以在近期轉變為現金的流動資產的多少。
(1)流動比率
公式: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 / 流動負債合計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2
意義: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流動資產越多,短期債務越少,則流動比率越大,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
分析提示:低於正常值,企業的短期償債風險較大。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數額和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動比率
公式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存貨)/ 流動負債合計
保守速動比率=0.8(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 流動負債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1
意義:比流動比率更能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因為流動資產中,尚包括變現速度較慢且可能已貶值的存貨,因此將流動資產扣除存貨再與流動負債對比,以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低於1 的速動比率通常被認為是短期償債能力偏低。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賬面上的應收賬款不一定都能變現,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變現能力分析總提示:
(1)增加變現能力的因素:可以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准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
(2)減弱變現能力的因素: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擔保責任引起的或有負債。
2、資產管理比率
(1)存貨周轉率
公式: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 /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3
意義:存貨的周轉率是存貨周轉速度的主要指標。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2)存貨周轉天數
公式: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360*(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產品銷售成本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120
意義: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到銷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數。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
分析提示: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佔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3)應收賬款周轉率
定義:指定的分析期間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3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4)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定義:表示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
公式: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 / 應收賬款周轉率
=(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 產品銷售收入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100
意義: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
分析提示: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5)營業周期
公式: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360}/產品銷售成本+{[(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360}/產品銷售收入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200
意義:營業周期是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並收回現金為止的時間。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快;營業周期長,說明資金周轉速度慢。
分析提示:營業周期,一般應結合存貨周轉情況和應收賬款周轉情況一並分析。營業周期的長短,不僅體現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還會影響企業的償債能力和盈利能力。
(6)流動資產周轉率
公式: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1
意義: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速度越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相當於擴大資產的投入,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延緩周轉速度,需補充流動資產參加周轉,形成資產的浪費,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
分析提示: 流動資產周轉率要結合存貨、應收賬款一並進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結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7)總資產周轉率
公式: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企業設置的標准值:0.8
意義:該項指標反映總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越快,說明銷售能力越強。企業可以採用薄利多銷的方法,加速資產周轉,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
分析提示:總資產周轉指標用於衡量企業運用資產賺取利潤的能力。經常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標一起使用,全面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Ⅶ 企業常用的財務指標KPI有哪些
1. 關於企業的整體規模或價值的指標包括
- 總資產
- 凈資產
-股價
-市值=每股股價 X 股份數
2. 盈利能力指標
- 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100%
- 成本率=成本/銷售
- 利潤率=凈利潤/銷售*100%
- 營銷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研發費用率= 費用/銷售*100%
毛利率或成本率是大部分生產企業判斷生產效率的指標,根據企業的成本構成可以進一步細化分析成本中「料、工、費」的比率,並通過相應控制達到控製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目的。
對於很多銷售主導型的公司,比如快銷、奢侈品、手機等,會特別關注營銷費用佔比,如廣告、促銷的不同營銷費用與實現銷售的分析等。
而技術型公司或科技企業中很關心研發費用佔比,這個涉及到企業的未來發展的潛力,也可進一步細化為專利數量等具體指標。
3. 償付能力指標
- 資產負債率 =總負債/總資產
- 凈資產負債率=總負債/凈資產
- 利息收入比 = 凈利潤/利息支出
企業承受負債的能力,也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給企業融資時所優先考慮的指標。
對於不少銀行或金融機構,客戶的資產負債率等都有所謂「紅線」,一旦超過「紅線」就不但決不能再貸款,而且還要想法把原來的貸款收回來來減少風險。所以對於企業而言,不缺錢的時候銀行定在屁股後面要借錢給你,真正缺錢的時候,你反而從銀行借不到錢。世態炎涼,跟紅頂白,大抵如此。
作為企業而言,由於這些資產負債率是「時點型」指標(即季末或年底的出具報表的時點),因此為了規避上述的「紅線」,企業總會有一些小手段來在報表時點上「暫時」降低資產負債率。其實銀行為了使報表的賬面好看也會做同樣的事來臨時提高自己的現金儲備,這就是為什麼原來在季末或年末可能12月31號到1月1號一天的日收存款益率可能會是平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Cook the book & play with the figure」,銀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一樣要對他的股東負責。
4. 流動性指標
- Current Ratio = 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y
- Quick Ratio= (Cash+Bank+A/R)/Current Liability
- Cash Ratio = (Cash+Bank)/Current Liability
根據不同的資產的變現能力來體現不同程度的謹慎性原則。畢竟存貨可能「清倉大甩賣」,應收賬款也可能成為「壞賬」,這些資產的變現能力都有可能受影響。
5. 流動凈資產 (Net Working Capital) = 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
大多企業用來衡量現金流狀況的最主要資產負債表項目。(此三項和業務直接相關,而且是資產負債表中的主要變化及風險所在)
6. 周轉率/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率
AR Turnover= Sales/Average AR
DSO = 365/AR Turnover
存貨周轉率
Inventory Turnover= Cost/Average Inventory
DSI = 365/Inventory Turnover
應付賬款周轉率
AP Turnover= Cost/Average AP
DPP = 365/AP Turnover
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的企業在銷售之後收錢的速度,說到底,反應的是企業與下游銷售商、代理商之間的博弈能力。
存貨周轉率反應的是生產出來的產品被銷售掉的速度,主要反映了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不過也受許多其他的非市場因素影響,比如企業的管理思維——按需下單(Pull)還是大量備貨(Push)——對存貨周轉率有很大影響。
應付周轉率與應收周轉率類似,反應的是企業與上游供應商之間的博弈能力。供應商強勢,應付周轉率高,應付周轉天數少;反之亦然。
7. 現金周期 Cash Cycle= 應收賬款DSO+存貨DSI-應付賬款DPP
這個就是在6的基礎上計算來估計企業從生產到最後收款所需要的流程,這個流程越短,說明企業運營所佔用的資金越少,或者是資金使用的效率更高。
在極端情況下,現金周期可能出現負數。比如使用零庫存管理概念的Dell, 應收DSO和存貨DSI都非常的短,而應付DPP卻很長,這樣Cash Cycle就是負數;我估計如小米、蘋果也是類似的情況。用別人(供應商)的錢去賺錢,總歸是最好的。
Ⅷ 上市公司常用財務指標有哪些
1、獲利能力指標: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2、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從企業經營者角度看,過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機會成本的增加和獲利能力的下降。
3、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從企業所有者來說,該指標過小表明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獲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4、運營能力指標:一般來說,周轉速度越快,資產的使用效率越高,則運營能力越強。資產周轉速度通常用周轉率和周轉期(周轉天數)來表示。
5、發展能力指標:營業收入增長率大於零,表示企業本年營業收入有所增長,指標值越高表明增長速度越快,企業市場前景越好。
6、綜合指標分析:綜合指標分析就是將各方面指標納入一個有機整體之中,全面地對企業經營狀況判斷和評價。
(8)公司常用財務指標擴展閱讀
常用分析財務法:
1、趨勢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又稱水平分析法,是將兩期或連續數期財務報告中相同指標進行對比,確定其增減變動的方向、數額和幅度,以說明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
2、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也稱因素替換法、連環替代法,它是用來確定幾個相互聯系的因素對分析對象一一綜合財務指標或經濟指標的影響程度的一種分析方法。
3、比率分析法: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財務報表中兩項相關數值的比率揭示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一種分析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務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