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我國黃金市場發展現狀2016

我國黃金市場發展現狀2016

發布時間:2022-01-29 15:14:28

㈠ 我國黃金市場發展的主力軍是

工農中建交5家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以黃金交易與投資理財為主體的貴金屬業務迅速發展,成為金融市場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㈡ 中國黃金市場的現狀怎樣啊

你好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2004年9月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 (LBMA) 上海年會上指出,中國黃金市場應當逐步實現三個轉變:從商品交易為主向金融交易為主的轉變、由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的轉變、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的轉變。這段話概括了中國黃金市場的現狀和特點-以實物現貨為主,市場封閉;同時也為其未來的發展趨勢做了指引-黃金金融衍生產品為重點交易方式的國際性黃金市場。
當今的黃金市場可分為商品性市場和金融性市場,商品實物黃金交易額不足總交易額的3%,90%以上的市場份額是黃金金融衍生物。也就是說,黃金金融衍生物的交易才是市場的主流。可是現在中國的黃金市場還停留在以實物商品交易為主的時期。
以上海黃金交易所為例,作為我國唯一的黃金場內交易所,2005年該所年黃金交易量突破900噸,交易金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可是與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倫敦黃金市場相比,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量不足其1%,2005年倫敦黃金市場的日均結算量高達73.83億美元。原因無他,上海黃金交易所為場內交易,並以實物黃金為主。而倫敦黃金市場則是場外交易,並且其黃金現貨延期交割的交易模式,吸引了大量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參與進來,由於造就了全球最為活躍的黃金市場。上海金交所的交易卻重點在會員之間,會員重點是用金企業,且一般為工業用金,所以交易重點是購買實物黃金,買入占其全部交易的佔比在99.8%%以上,且重點從事現貨交易,供生產使用。缺乏投資目的的機構和個人的參與,價格波動幅度和彈性較差,這體現在國際金價大幅波動時,國內金價變動相對滯後,出現了一定的套利機會。
此外,中國黃金市場又是個相對封閉的市場,金交所的外資會員實行較為嚴格的審批,現在有1家中外合資企業會員和12家外商獨資與中外合資企業客戶。2005年這類會員與客戶的黃金買賣總量為9427公斤,只佔交易所交易總量的1.04%。缺乏國際報價機構的參與,造成國內黃金市場價格不能完全與國際市場接軌,有時甚至相背離。

㈢ 我國黃金市場狀況如何啊

我國目前的黃金市場是跟隨全球的黃金市場的所以,它的波動時相比股票基金要純潔一些,沒有莊家在後面操作,同時現在國家還是鼓勵黃金的投資的,因為這也是資本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啊,還有就是國家在稅收方面有優惠,同時有時間優勢,可以開夜盤的,再有就是雙向買賣,可賣空買空,詳細的可以參考眾聯黃金的網站,上面有很多的黃金投資方面的知識呢,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說明黃金市場投資產品分類形式和我國黃金市場發展歷程並對現狀進行分析

發展的現狀還是不錯的,未來前景廣闊,黃金畢竟是可以保值的,確實值得購買

㈤ 發展黃金市場對我國經濟有哪些作用

完善金融體系,擴大國民投資品種,促進資金流動等

㈥ 經易黃金看中國黃金投資市場發展

王立新 柳宇寧 顧海鵬

追溯到人類文明源頭,黃金作為「一般等價物」,歷史上更多是起到貨幣的作用。真正意義上的黃金市場始於1971年元月份,美國宣布黃金和美元脫鉤,黃金在那時候才正式開始市場化,進而產生了黃金投資。黃金市場發展到今天,經過了40多年的時間,已經完全融入到國際,或者一個金融體系裡面,具體來說國際黃金市場已經融入到國際黃金金融體系當中去。尤其要看到,近年全球黃金需求構成中,投資已經佔到更多的比例,這一點至關重要。撇開了黃金市場的屬性——保值功能的爭議,只要黃金融入了龐大金融體系裡面,即保證了這個市場能夠長遠發展;從目前情況判斷未來的黃金市場,在世界范圍內將繼續保持繁榮景象。

1.中國黃金投資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

1.1 現狀

可以說,中國黃金投資市場的發展極具特殊性。簡單歸納總結可以概括為:時間短、速度快、外部環境經歷簡單、市場參與者對黃金投資認識較為簡單,這樣幾個特點。回顧中國黃金市場化的歷程至今也不過10餘年。以下是決定我們國內黃金市場現狀與未來發展的重要事件。

2001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布取消黃金「統購統配」的計劃管理體制,在上海組建黃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啟動黃金價格周報價制度,根據國際市場價格變動對國內金價進行調整。

2001年11月2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模擬運行。

2002年10月17日,上海黃金交易所實際交易試運行中,中金黃金股份公司與北京菜市口百貨公司以每克83.5元的價格成交了3千克2號金。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開業,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全面開放。

2003年4月,人民銀行取消了黃金生產、加工、流通審批制,改為工商注冊登記制,標志著黃金商品市場的全面開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國銀行「黃金寶」在上海試點,拉開了商業銀行參與黃金市場的序幕。

2004年6月,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小金條」業務,面向普通投資者。

2005年7月18日,工商銀行與上海黃金交易所聯合推出了個人實物黃金投資業務。

2005年,國家正式批准黃金投資分析師成為一個新興的職業。

2006年12月,中國銀行推出面向個人投資者的黃金期權業務「期金寶」和「兩金寶」。

2006年12月25日,上海金交所正式推出面向個人投資者的AU100g實物黃金投資品種。2007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關於同意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黃金期貨合約的批復》(證監期貨字[2007]158號)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黃金期貨。

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上市。

2010年8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稅務總局和證監會聯合下發《關於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銀發〔2010〕211號)文件頒布。

六部委《關於促進黃金市場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六個方面解讀了中國黃金市場現狀,並展望了中國未來黃金市場,旨在明確黃金市場的發展定位,建立黃金市場體系,促進黃金市場的健康發展,有效防範市場風險。

這是中國黃金發展史上的首次,也是新中國成立60年以來的重量級的聯合發文行動,不能不說是中國黃金歷史的巨大跨越。

在十年的時間中,中國黃金市場化步伐可謂是大踏步地前進。目前中國黃金市場已初步構成了以交易所體系、銀行體系、實物金商體系為主的三大市場。投資品種涵蓋了實物黃金、交易所產品、黃金期貨、銀行做市商產品,以及投資基金產品。

統計數據顯示(圖1),2011年上海黃金交易所各類黃金產品共成交7438.463噸,同比增長23.03%;成交金額共計24772.168億元,同比增長53.45%。而2011年全球礦產金產量僅有2809.5噸,中國全年黃金的產量為360.957噸,自2007年起列世界第一位;也就是說,上海黃金交易所2011年的交易量幾乎相當於全球黃金礦產量的2.6倍,更相當於中國全年黃金產量的20.6倍,中國黃金市場的潛力可見一斑。

圖1 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成交量和成交金額

數據來源:上海黃金交易所

在黃金期貨方面,按照成交噸數計算,2011年中國黃金期貨總計成交7934.817噸,佔全球的4.00%,其份額比2010年提高了1.88%(圖2)。但按照成交張數排名,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由2010年的世界第7位下調至2011年的第8位。

圖2 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成交量

數據來源:上海期貨交易所

由於歐洲國家債務危機和經濟動盪的持續不斷,2011年中國的投資者對黃金市場依然保持著非常高的熱情。從2011年境內黃金業務來看,商業銀行間的美元黃金期權業務和黃金拆借成交量最為迅猛,較2010年翻了3倍之多,而黃金租賃業務的成交量和2010年相比也增長近1倍;相對而言,商業銀行的傳統黃金業務——無論是自營品牌金,還是代理黃金業務也依舊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其中,自營品牌金成交量較2010年增長逾64%,而代理黃金業務同比增長率甚至高達102%(圖3)。

圖3 2011年國內商業銀行境內黃金業務同比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內各主要商業銀行

從境外業務品種來看,2011年商業銀行的黃金遠期和掉期業務增長勢頭最為強勁,其同比增長率分別為41.35%和23.48%(圖4)。可見,有了廣大市場參與者的踴躍投入,2011年國內商業銀行的黃金交易也是日趨活躍。在這樣一個良好的背景下,預計未來商業銀行即將推出的各類黃金投資產品都會延續良好的發展趨勢,交易規模必將呈現繼續擴大的趨勢。

圖4 2011年國內商業銀行境外黃金業務同比增長率

數據來源:國內各主要商業銀行

1.2 未來黃金市場發展趨勢

1.2.1 市場規模潛力巨大

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其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居民儲蓄已超過29萬億元。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大黃金生產國與第二大黃金消費國,但我國人均年黃金消費量僅約0.26克,遠遠低於0.7克的世界平均水平,這反映出中國黃金市場潛力巨大。同時看到,黃金投資需求自2005年開始呈現爆炸式增長,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報告,中國大陸黃金零售投資需求量從2005年的11噸躍升至2011年的近245噸。而商業銀行的賬戶金交易量2011年更達到至少3000噸。預計未來現貨投資市場(主要包括金條、金幣、銀幣等)規模將過千億元,隨著黃金投資衍生品的不斷推出,預計未來市場年成交量會在10萬億元以上。

1.2.2 投資產品更趨多樣化

目前市場投資產品已經初步具備多元化特點。黃金現貨及其相關製品、紙黃金、黃金期貨、黃金基金等衍生投資產品相繼面世。投資者可根據自身特點進行選擇。隨著國際黃金價格波動加劇,人民幣將最終實現可自由兌換,黃金生產商、流通商更加需要做風險管理,以規避人民幣匯率給生產者帶來的風險,屆時會有豐富的風險管理工具應運而生。其中已套期保值為主的企業需求將進一步擴大。現貨企業將通過黃金投資市場轉移價格波動風險,控制生產與加工的成本與利潤的要求日趨顯現。由此將給黃金投資市場帶來更多的產品與服務需求。這也是期貨交易不斷得以發展的主要原因。預計黃金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功能將逐漸發揮。

1.2.3 無形市場(OTC市場)的發展

從國際黃金市場的發展軌跡看,無形市場的交易量占整個黃金市場交易量近90%。而整個倫敦黃金市場沒有交易所,其交易是通過「無形方式」五大金商及客戶網路間的相互聯系組成;蘇黎士黃金市場也沒有正式組織結構,主要通過瑞士三大銀行為客戶代為買賣並負責清算。相信中國未來的發展也將循此軌跡,大量的交易將通過無形市場完成,市場將會由銀行及有實力的金商引領。隨著無形市場的發展,容量巨大的黃金借貸和遠期交易市場將會誕生。預計未來,中國黃金借貸市場的年容量難以估量,由此將產生巨大的資金流,黃金的融資和資本增值效用將進一步放大。

1.2.4 金商企業的品牌效應將日益突出

目前的金銀投資市場還處於商品交易范疇的初級階段,更多的市場影響來自於國家政策的宏觀調控,以及作為交易本身的黃金投資產品的價格波動。在不斷升溫的黃金投資市場競爭中,金商在市場中的影響力將逐步增強,而企業的品牌效應也將在產品走向多樣化期間發揮更大的投資驅動力,未來的金銀投資市場必將形成從企業到產品的多品牌競爭格局。

2.黃金投資價值與價格走勢分析

2.1 黃金投資價值

目前在對黃金的不同看法上,集中體現了現代經濟學與古典經濟學、科班經濟學和常識經濟學的區別。

古典經濟學是建立在「金本位」的基礎上的,在這一點上,亞當·斯密、卡爾·馬克思和J.P.摩根是完全一致的。然而,從1933年開始,到1970年完成的黃金制約紙幣制度被徹底瓦解和驅逐,同時被驅逐的還有經濟學的「道德情操」。當年亞當·斯密能夠將《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作為杠鈴的兩端舉起來,那是他有「金本位」作為舉握的中軸。即任何人想要獲得財富,必須用對等的使用價值來交換,即使大英帝國覬覦中國的白銀,那它也需要用鴉片來換。

格林斯潘曾經寫道:「在沒有金本位的情況下,將沒有任何辦法來保護(人民)的儲蓄不被通貨膨脹所吞噬」。自格老閉上嘴巴之後,從此平步青雲,成為現行金融體系最成功的操盤手—成功統治美聯儲18年,製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金融泡沫。

紙幣的濫發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凱恩斯開創的芝加哥經濟學都是順從和服務於這一動因的。他製造了一個以「通貨膨脹為必然性」的理論迷宮,最後的結果是,「金本位」所代表的人類經濟交易「自由、公正、民主、人權」成了愚昧與落後的象徵。而現在美聯儲只需要印刷鈔票發行國債就可以做到財富積累。對此,非主流的奧地利經濟學認為,整個世界都已經被放任的紙幣體系「陷害」了,由於大量貨幣釋放而導致「人造的增長」,反過來要求釋放更多的貨幣繼續刺激增長,這種以保持GDP增長速度為特徵的加速循環的泡沫遲早要破滅的,最後的結果就是伏爾泰講的「所有紙幣最終將會回歸它們的最初價值——零」,而在這樣的推論下,黃金將用悲劇的方式構建出前所未有的牛市。

從個人的視角出發,真心希望我們的投資者,更廣泛的講是民眾,擁有合理數量的黃金作為資產結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平衡品,同時也希望我們的黃金永遠不要派上用處,因為如果我們必須支付黃金才能進行經濟活動時,世界必將處於不可想像的環境之中。

2.2 黃金價格走勢分析

2.2.1 歷史回顧

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後的幾年裡,黃金好像忽然失去了價值衡量的功能,被當做過度炒作的工具,其以美元標定的價格大幅波動,以至於到了1980年其價格達到原來黃金官價的20倍左右,創造出令人眩目的852美元/盎司的價格。從1980年後,黃金價格一直處於下降調整通道中,這種價格調整綿延了漫長的20多年。在1999年8月黃金價格創下了251美元/盎司的最低價格。

在接下來的10年裡,由於美國經濟的衰退,為了保證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元的持續性貶值,讓人類重新開始考慮「信用貨幣」的信用問題。在國際間的摩擦日益增多、各經濟體的不信任感日益增強的現階段,讓人類充滿猜疑的信用貨幣,對於潛意識里已經把黃金作為歷史留給人類的信仰與文化,它應該起到其重要的作用,黃金是現階段可以達到全世界共識的最具「信用與道德」的價值衡量尺度。

2.2.2 黃金價格的影響因素

黃金在過去兩年裡其市場價格主要受到三個方面的因素影響。

其一,黃金投資的主導力量繼續加強,國家、機構和個人紛紛增加黃金儲備。俄羅斯、印度、中國等以美元、歐元為主要國家儲備的國家,在美元等主要貨幣貶值的情況下,更傾向於購入黃金這一硬通貨作為國家儲備。2010年,官方黃金購買量是77噸,出現了20年來的首次凈買入,2011年這一數據達到了439.7噸,是前年5倍多。可見黃金在國家金融安全中的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可。全球主要基金以購買黃金ETF的方式增持黃金資產。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印度和中國投資需求均出現快速增長,分別達到366.0噸和258.9噸,在這一因素的主導下,傳統影響黃金價格的供求關系繼續弱化。

其二,黃金下跌的主導力量仍來自資金的波動,這與前幾年的大跌原因如出一轍。2011年的主要下跌開始於2011年9月,集中體現在9月份和12月份的快速殺跌行情。究其深層次原因,與歐美危機影響下的二級市場融資困難、美元流動性缺失不無關系,而不是黃金基本面發生了變化。

其三,黃金價格走勢的突出特點是波動率加大,其波動率達到1999年上漲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方面體現出資金紛紛介入黃金,主動性操作增加;另一方面表明,黃金市場在快速發展中的快速洗牌行為。

2012年國際金價相對表現平穩,但整體依然運行在歷史高位區間。市場價格波動主要延續了2011年以來各個影響因素的不斷轉換與深化。從目前市場表現觀察,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兩個基本結論: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不會停止;未來經濟不確定性依然存在。

未來,美國經濟需要降低金融和服務業在經濟體中所佔的比重,而加強製造業,即「去金融化」。歐洲需要在較長的時間內削減財政赤字,改革其陳舊的勞工體制,降低福利,增加競爭力,即「去福利化」。中國則面臨著在新的形勢下的經濟轉型,逐漸擺脫對於房地產業的依賴,即「去單一資產化」。同時,改革的目標之一是全球經濟的再平衡,即發達國家需要加大出口和投資的比重,而新興市場國家則需擴大內需,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

可以預見,這個改革的過程將會相當漫長和痛苦。模式的轉變,或者說是系統的升級,絕非可以一蹴而就。在未來數年內,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都將放緩。也由於經濟前景不明,全球資本市場的波動性也將明顯上升,股市難有趨勢性的牛市,商品市場維持寬幅震盪的可能性較大,各種資產面臨重新估值,因此投資的風險上升,避險類資產的配置要求即得到了提高。從過去十年的資產價格收益表現看,黃金以平均每年超過18%的收益名列榜首。

我們有理由相信1920美元每盎司的市場價格高點屬於階段性價格高點,未來黃金市場價格依然存在繼續刷新價格紀錄的機會與能力。因為黃金是唯一不以國家信譽和承諾變現的資產,具有難以替代的可信度。雖然現在的信用貨幣在儲備時會有利息,而且支付和結算起來非常方便,但畢竟是由於社會經濟發展在黃金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產物,沒有相對的長久性。

總的來說,投資黃金既不是商品投資也不是金融炒作,只是一種貨幣資產向另一種貨幣資產的轉移。不管未來人類有多少種貨幣,代表價值的黃金貨幣可能永遠不會被拋棄。

㈦ 我國黃金市場發展的主力軍是什麼

黃金產量有所下降,仍保持全球領跑

黃金作為硬通貨,不僅可以作為金融市場的投資理財產品,同時黃金在首飾、工業製造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國長期位居全球黃金大國,黃金產量連續十二年領跑全球。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2-2016年,我國黃金年產量(不含進口原料產金)波動提高,2016年我國黃金產量為453.49噸,達到峰值。2017年受到環保政策的影響,先後徵收環保稅、資源稅以及在自然生態保護區取消礦業權,2018年受自然保護區內礦業權清退、資源危機礦山停產探礦,以及部分企業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因素影響,我國黃金產量繼續下滑至401.12噸。

2019年第一季度,我國黃金產量為92.78噸,與2018年同期相比,減少5.44噸,同比下降5.54%,延續了近兩年的持續下降態勢。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黃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㈧ 中國黃金市場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只有上海期貨交易所開通的黃金期貨是正規的,受國家證監會監管的。總之,現貨黃金100%是騙人的。其他所謂的什麼亂七八糟英國的、香港監管的都是對賭平台,他們利用後台系統隨意篡改交易數據,想怎麼改就怎麼改,毫不費勁,瞬間消滅你的財富。
望採納。

㈨ 我國金融市場現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新的金融體系的建立,中國的金融市場在不斷探索中發展。目前,一個初具規模、分工明確的金融市場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l.建立了較完善的貨幣市場

中國的貨幣市場主要包括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和票據市場。1996年1月建立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並第一次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利率(CHIBOR)。自1996年6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同業拆借利率上限,全面放開拆借利率。統一拆借市場的形成,結束了市場分割、多頭拆借的局面,規范了各金融機構的拆借行為,提高了銀行之間融通資金的效率,推進了利率市場化,並為中央銀行加強宏觀調控提供了條件。這幾年,同業拆借市場交易量逐年擴大,到2001年底,已累計成交3.4萬億元。同業拆借市場已成為金融機構管理頭寸的主要場所。

1997年6月,中國建立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允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回購和現券買賣。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已成為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資金市場,並成為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平台。到2001年底,債券回購累計交易量達6.1萬億元,現券交易累計交易量為1597.6億元。

中國的票據市場以商業票據為主,近年來這一市場在規范中穩步發展。票據市場正逐步成為企業短期融資和銀行提高流動性管理、規避風險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提供了一個傳導機制。2000年底全國商業匯票的貼現余額為1236.3億元,較1999年增長了154.2%;中央銀行再貼現余額1258.27億元,較1999年增長了151.5%。

2.資本市場在規范中發展

1990年10月和1991年4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後成立。經過12年的改革和發展,中國已經形成了以債券和股票為主體的多種證券形式並存,包括證券交易所、市場中介機構和監管機構初步健全的全國性資本市場體系,有關交易規則和監管辦法也正在日益完善。到2001年底,中國境內上市公司已達1160家,市價總值4.35萬億元,流通市值1.45萬億元,市價總值與GDP的比為45.4%。1991年以來,A、B、H股累計籌資7700億元。證券市場在改革投融資體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股票市場的迅速發展也可以從股票市場籌資規模的擴張以及股票籌資額和銀行貸款增加額的比率變化中得以體現。1993年境內股票籌資額為276.41億元,占銀行貸款增加額的比率為4.36%,而2001年境內股票籌資額達到1182.15億元,與銀行貸款增加額的比例上升到9.15%。

除了股票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外,債券發行規模的擴張,特別是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擴張,也是推動中國金融資產規模擴張、改變金融資產結構的重要力量。在開始發行企業債和金融債的1986年,國債余額占各種債券余額的比重為73%,1994年以後,國債發行的絕對規模迅速攀升,國債發行額與GDP的比率也不斷上升,1995年新開辟了政策性金融債,形成了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共同主導債券市場的局面。到2001年底,國債余額、政策性金融債券余額和企業債額分別為15618億元、8534.48億元和1008.63億元,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余額占債券總余額的96%。

3.保險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

中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保險業務品種日益豐富,保險業務范圍逐步擴大,保費收入較快增長。1989年末全國保費收入142.4億元,2001年為2109.4億元,年均增長25,2%。2001年,中國保險機構共對19.3萬億元財產進行了保險。全年保費收人與GDP的比率(保險深度)為2.2%,同比增加0.4個百分點人均保費收入(保險密度)168.8元,同比增加41.1元;保險公司支付賠款和給付598.3億元,同比增加70,9億元。商業保險已成為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保險市場的發展在保障經濟、穩定社會、造福人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4.外匯市場的發展

1994年4月,中國在上海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將原來分散的外匯交易集中統一起來,為成功進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形成單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幣匯率體制奠定了重要的市場基礎。8年多來,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效率不斷提高,成交規模不斷擴大。目前,銀行間外匯市場開辦了美元、日元、港幣、歐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到2001年底,已累計成交各幣種摺合美元4397.7億美無其中,2001年各幣種外匯交易摺合750億美元。

㈩ 淺析黃金市場現狀及發展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黃金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全球黃金飾品需求較大

黃金資源十分珍貴,在自然界中的儲量較低,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相對較廣,澳大利亞、俄羅斯、南非、美國、印度尼西亞、巴西、秘魯、中國、加拿大、烏茲別克等使目前世界查明黃金資源可控制的基礎儲量最多的國家。其中,我國黃金資源可控制的基礎儲量為2000噸,位居世界第八位。

閱讀全文

與我國黃金市場發展現狀2016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