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老廟黃金禪悅好不好

老廟黃金禪悅好不好

發布時間:2022-02-03 04:50:13

① 車內擺放觀音佛像好不好 車上掛觀音菩薩有什麼講究

車內擺放觀音佛像好不好 車上掛觀音菩薩有什麼講究
做一個人,來人間走一遭,我們能得到佛法、得到觀音菩薩的大胸懷、大智慧、大慈悲,哪怕是我們能得到一點呢?我們能看到一點也欣慰。菩薩像大海一樣,我們能得到一勺水,也可以啊!我們得到大海的一勺水,我們也得到大海的味。



文/明憨大和尚

有一個居士來問我,他說:「我覺得我的命非常的苦。命苦,通過念觀音菩薩能不能使命不苦呢?」我跟他進行了交流。

第一,觀音菩薩的慈悲,觀音菩薩的無邊寬闊的胸懷,我們要向觀音菩薩學習。觀音菩薩對待每一個眾生都像對待他的孩子一樣。只要你能誠心的念觀音菩薩,觀音菩薩的大慈大悲、無窮願力,水不能漂、火不能燒、毒葯不能害其身,欲求男女、欲求官位都可以來滿願。這樣念觀音菩薩,當然就能使原來的苦命轉成比較好的命了。

不能光嘴巴念,「念」呢就是懷念,我們懷念觀音菩薩,思念、憶念觀音菩薩。憶念的目的是什麼呢?光想一想他就算了嗎?觀音菩薩的胸懷是那樣的寬廣、偉大,而我們呢?我們的心態是那樣的狹小、自私。

觀音菩薩對所有的眾生都能無私的關愛、幫助,我們能嗎?一個是我們的心量不寬廣,一個是我們幫助別人的熱情、熱心不夠。念觀音菩薩就是為了使我們的心變寬廣,使我們樂意幫助別人。



所謂的布施就是幫助別人。我們樂意幫助別人,我們有了寬大的胸懷和努力忘我幫助別人的精神,從一般的角度講我們幫助了別人就會有成就感,我們用寬大的心態來對待別人了就會有自豪感。

如果我們在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有助人為樂的那種樂感和幫助別人之後的那種成就感,如果完全的陶醉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的命就沒有所謂的苦和不苦了,所以他就能完全地轉我們的命運。

不是說今天念了觀音菩薩,明天就可以收入10萬塊錢。明天再念念觀音菩薩,他們就送我一套房子。到後天又念了念觀音菩薩,又有人送我一輛車子,念了三天觀音菩薩,有了一棟房子、一輛車子,頭一天還送了我10萬塊錢,哎呀,我的命多好!這樣不是命好。不但不是命好,有可能就更苦。

有了這么多的錢和車子,你能不能做好事呢?不能做好事,你就不會把車子和錢放在那裡不動,只要你動就要做事,只要做的不是好事就是惡事。大家想一想,應該是這樣的。你做了惡事就會招來惡果,如果你沒這個錢、房子,可能你的命就不苦,有了這個錢、有了這個房子可能你的命就更苦。

這就是說我們沒有胸懷和福德來把握、利用自己身邊的物質條件,乃至其他的條件。如果我們有了寬闊的胸懷和努力忘我的幫助別人的精神,身邊的物質是否豐厚也就不重要了。



佛經里邊講,小孩做兒戲,捧一捧沙土供養佛,以此功德在五百年後就可以做轉輪聖王。所謂的轉輪聖王就是統一一個大國家的國王。沒有錢財,只有沙土,你發心也可以在善的方面、在道德方面成就。

所以我們要誠心的念觀音菩薩,來憶念、懷念、想念,不是嘴皮上來讀,是從心裡念。念了以後就會增長福報、智慧,有了智慧就可以正確的分析我們的人生。你說 「我的命不好,我的命很苦」,你想想別人,誰的命不苦呢?另外苦與不苦,是個人的認識。

我們學習佛法,以觀音菩薩為榜樣,不在乎、不去管自己的得失。我們在乎的是來到人間該怎麼樣的報國家恩、報父母恩、報眾生恩、報師長恩,能夠報恩是最大的幸福。所以,有了車子、房子、錢不一定幸福。

我們通過學習佛法,通過禮誦、讀誦《觀音菩薩普門品》,禮拜觀世音菩薩,誠心的專念、憶念、思念觀世音菩薩,會使原來污染的心、狹小的心、自私的心慢慢地轉變成清凈的心、廣大的心、無我奉獻的心,這就是樂趣。

把這些心都歸納在一起,這應該就是我們說的「禪悅」。我們怎麼樣以禪悅為食,怎麼樣法喜充滿,這些跟我們身邊的身外之物沒有什麼直接的關系。

② 過午不食是誰發明的到底好不好

所謂的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也就是說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這個時間就是在太陽到正中午後,一直到次日黎明,這段時間是不允許吃東西的。但是身體有特殊需要的除外(例如病人)。正中午指的不是中午十二點,是以太陽升到正中天為准。而不允許吃的喝的還有很多詳細的劃分,這里就不多說了。 佛在《舍利弗問經》中說:「諸婆羅門,不非時食,外道梵志,亦不邪食。」是故佛制諸比丘弟子不可非時受食。然而經過了正法、像法時期,到了明朝末年,已每下愈況,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中亦談及:「越地安禪,夜作齋,名曰放參飯,競為侈靡,勝於午齋,相沿成習久矣!」 不非時食,是佛陀與其弟子每天正命而活的方式,具體原因在律部中多有闡述,包括因為阿難跟其他比丘出去,吃完中飯吃晚飯,回來很晚,被別人喝斥,迦葉雷雨天晚上進城乞食,被孕婦突然看見以為遇鬼流產等等原因,於是佛陀制定了晚上不可以再乞食吃飯的戒律。而且食而知足知量,是對個人減少欲求的一種修行。這種方式在開始的時候,身體會有一定的不適應,慢慢也就習慣了。但是如果確實產生了對身體的傷害,還是正常吃飯就可。在家人不必跟出家人一樣,否則就出家修行了,畢竟這是出家戒律。在家人可以持守八關齋戒,其中也有不非時食一條。在特定的日子裡好好持守就可以了,而比丘的出家戒律對在家人是不適合的。 過午不食叫做齋,持齋就是受持齋法而不違越。 釋氏要覽曰:「起世因本經雲:『烏脯沙陀,隋言增長,受持齋法,增長善根故。』佛教以過中不食名齋。」 大日經曰:「愚童凡夫猶如羝羊,或時有一想法生,所謂持齋。」 真言宗所立十住心的第二為「愚童持齋心」。 關於持齋的功德,達摩祖師在其《破相論》中說:「持齋者,當須會意,不達斯理,徒爾虛功。齋者齊也,所謂齊正身心,不令散亂。持者護也,所謂於諸戒行,如法護持,必須外禁六情,內制三毒,殷勤覺察清凈身心,了如是義,名為持齋。食有五種:一者法喜食,所謂依持正法,歡喜奉行;二者禪悅食,所謂內外澄寂,身心悅樂;三者念食,所謂常念諸佛,心口相應;四者願食,所謂行住坐卧,常求善願;五者解脫食,所謂心常清凈,不染俗塵。此五種食,名為持齋。若復有人,不食如是五種凈食,自言持齋,無有是處。唯斷於無明之食,若輒觸者,名為破齋。若亦有破,雲何獲福?世有迷人,不悟斯理,身心放逸,皆為諸惡,貪欲恣情,不生慚愧,唯斷外食,自為持齋,必無是處。」 趙朴初老居士在《佛教常識答問》中寫道:按照佛制,比丘午後不吃食物。原因有兩個:1、比丘的飯食是由居士供養,每天只托一次缽,日中時吃一頓,可以減少居士的負擔;2、過午不食,有助於修定。這個制度,今天南方國家仍普遍實行。最嚴格的只喝白水,連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但一般的僧人午後可以喝茶、汽水、果汁,也可以吃糖。我國漢族禪宗僧人從古有自己耕種的習慣,由於勞動的緣故,晚上非吃東西不行。所以在多數寺廟中開了過午不食的戒,但是被視為『葯食』,但持過午不食戒的僧人為數也仍不少。 李炳南老居士在《佛學問答類編》中寫道:佛家雖有日中一食之制,能守者遵之,不能者任之,並非每一教徒,皆得如是,安有強難。即經受菩薩大戒者,條文亦限六天,惟知其益者,及明白衛生之理者,多自動常守一餐,此其一。宇宙之大,事理萬端,似不應以中國有無分善惡。中國古有殺人殉葬之事,今可從乎?況一餐為貴,中國古實有之。按禮記禮器篇,在以少為貴一章中,有『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之文,注者大意,謂位尊者德盛,其飽以德,不在於食味。噫!自打倒孔家店,中國文化全湮矣,此其二。 如本法師著《佛學問答》寫道:過午不食的好處極多,是故佛陀制定之: 一.食慾少,能減低男女愛欲之心。 二.能得身心輕安,讓腸胃得到適當休息。 三.易入禪定(梵語dhyana)。 四.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脫(梵語vimokso),食慾必然凈化故。 六.三世諸佛皆依過午不食。 持過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處,有理念而持午,人人皆可行之,持之以恆,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與利益,無有限制。

③ 別人怎麼對我,是我的因果; 我怎麼對別人,是我的修行。怎麼理解

每個人都不容易,想到《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裡面的一句話:生而為人,俱是無奈。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彼此尊重,彼此理解,善待對方,是一種人生的修行方式。

《三世因果經》中有這么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事果,今生作者是。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這便是因果,人際關系好的人莫不是這樣堅持下來的,然後最終走向成功的階梯。

復次,此經《菩薩優婆塞戒經》亦詳說第一義諦之真義,故於業行之說明中,宣示異作異受即是自作自受之真義;如是正義,於一般經典中難得一見。

若能確實了知其義.則於行施之際,既可不執著於未來世必將獲得之菩薩可愛異熟果報,亦可繼續行施,修集廣大福德,亦不致因此而壞世間法,導致家屬及世人之側目,令菩薩修施易得成功,道業因此而得助益;緣是,故選此經而為眾人宣講,冀能助益菩薩四眾,同得見道而證菩提。

此外,初機學人樂種福田,然而大多不知福田與毒田差別所在;往往正當種福田時,所種卻是破壞正法之毒田。如是求福反成助惡之因由,端在不知三乘菩提差異所致,是故聞說深不可測之如來藏妙法時,即因名師誤導之故,即等視如來藏妙法同於外道神我。

由是而極力護持否定如來藏之邪師,產生了力助破法者之愚行,以冀如來藏妙法消失不傳。由是緣故,欲藉此經中佛所宣演三乘菩提異同所在之正法智慧力,令諸學人悉得了知真實福田與假名福田——毒田——之差異所在,由是而令修學菩薩行者所作布施,悉皆正得廣大福德。

今此戒經之中,對於三乘菩提之差異所在,有極為詳盡之剖析;學人讀已,即能深入了知同異所在,以後修學佛道之時,庶幾有眼能判丶功不唐捐。

④ 禪悅綠松石:新手入門玩什麼樣的綠松石好

新手玩松石,應該先上綠松石門戶網多了解一些綠松石的知識,通過學習和多看實物積累一定的鑒賞能力;其次由於綠松石產地不同,品質也不一樣,所以價格也相差很多,可以從顏色、質地、硬度、瑕疵等幾方面對綠松石價格進行大致判斷;然後對於剛入門的新手一定要遵循「多看少買」的原則,比較鑒別,熟能生巧,建立一套自己的鑒別體系;最後,從一般的開始玩起,逐漸轉向精品,切記,買一般的不可貪多,碰到好的精品也不要吝嗇,希望以上幾點對剛入門的新手有所幫助。愛玩綠松石,就上綠松石門戶網。

⑤ 禪悅瑜珈教練培訓怎麼樣

我想多數只是為了賺錢。沒有什麼功夫的。道理一大堆。可能三腳貓的功夫也沒有。

⑥ 跪求了,我有心事,絕望,吃不下飯,出虛汗,鑽牛角尖,睡不好覺,不停的掉眼淚.

你的真命天子暫時還沒有出現
但是不要心急
總有一天他會出現
當他出現的那一天
你就會明白
什麼才是真正的幸福
為了這遲早要來的幸福
也為了你的真命天子
堅強的生活下去吧

⑦ 老廟黃金禪悅珠一顆多少錢,我有一顆被人摔壞,說賠錢我不知道多少錢

你那是幾毫米的,我之前一顆80塊左右吧,8毫米的不過不是老廟的,是老鳳祥的,你最好咨詢下店裡。金價,克重,和品牌都會有影響的,主要還是克重吧

⑧ 南通心越瑜伽館和禪悅瑜伽館哪個好

我還是覺得心越比較好。在濠河邊上那風景絕對的,開了四年多了有很多老會員都一直留在那練。我原來就是在那的。後來他們開了分館在市三中那邊我就轉到分館練了因為離我家比較近。老師也很專業負責。我上次還碰到一個會員剛從禪悅轉到心越來練的。說禪悅那邊太冷了心越這邊有地熱比較舒服。

⑨ 禪悅苑素齋怎麼樣,好不好的默認點評

南山寺的素齋是有兩個的,一個緣起樓,是團隊吃素齋的,大概48元/人,另一個是禪悅院,是自點的。這個就看你怎麼選擇了,另外還有一個是南山私房菜,是南山可以唯一一個可以吃肉的地方~~~

⑩ 怎麼才能把握好自己手中那隻學習的方向盤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一般人總是把對自己不友好的人,當成是自己的敵人,其實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是我們自己。因為外面的敵人容易了解、容易防備,反而是自己不容易認識自己,不容易明白,不容易控制處理。我們對自己的貪欲往往禁止不了,脾氣、瞋恨也化解不了,於是自己成為自己的敵人。處處招愆怨、惹災禍,所以人生最大的敵人是我們自己。

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人是血肉之軀,身體上難免會有老、病、死。其實心理上的毛病更大,心理上的毛病是什麼?是自私。人由於自私,不能擴大心量,不能進步成就,不能升華自己,所以一個人除了注意保健,使之無病無痛以外,還要把心理上自私的毛病治好。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無知——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沒有錢、沒有勢,也不是沒有地位、沒有職業等等。最大悲哀是無知、不明理,不能認清世間的真相,不能認清人我的關系,不能了知世間的一切因緣、因果,這是人生最大悲哀。

人生最大的錯誤是邪見——一般人犯了錯誤?如果是事情上的錯誤,還可以改正。最大的錯誤就是邪見,也就是思想上有了誤解,認識上有了偏差。不但不知道自明自正,而且還自以為是,這是現代社會上很多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是很可怕。

人生最大的失敗是驕慢——所謂「滿招損,謙受益」。一個人如果自高自大、貢高我慢。不管走到哪裡都不會受歡迎,所以驕傲、我慢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人生最大的煩惱是慾望——有人說,世間充滿憂悲苦惱,因為娑婆世界本來就是堪忍的世界,所以充滿煩惱、痛苦。什麼是最大的痛苦呢?有人說是飢餓,有人說是情愛,其實真正的煩惱痛苦是慾望。譬如我們對於錢財、美色、飲食的慾望,對於權力、名位的慾望,凡是與我有關系的都希望擁有。因此慾望叢生,當這些慾望得不到滿足時,就生起了煩惱。所以人生最大的煩惱是慾望。

人生最大的無明是怨尤——無明就是不明白、不明理。因為不明理,所以遇到不如意時就怨天尤人,上怨蒼天不保佑,下尤世人不幫忙。對眷屬、朋友、國家、社會都怨尤。甚至煩惱怨恨的時候,拿起家裡的茶杯桌椅來摔,這就是人生最大的無明。他不怪自己,反而怨天尤人,怨眷屬,怨朋友,拿桌椅、茶杯出氣,真是何苦。

人生最大的憂慮是生死——生死是人生的兩件大事,也是最大的憂慮。生時爭名奪利,爾虞我詐;一旦無常來臨,又恐事業、愛情、財富都將轉眼成空,所以不管生時、死時,隨時憂心仲仲,生死真是人生最大的憂慮。

人生最大的過失是侵犯——我們最大的過失,就是侵犯。侵犯人家的生命、財富,侵犯人家的名節。所謂殺盜邪淫,惡莫大焉。

人生最大的困擾是是非——有人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讓我們感到苦惱不已!但是所謂「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只要我們能夠做到不聽是非、不傳是非,何必爭來擾去,徒增苦惱!

第十一、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一個人最大的美德,不是長得很漂亮,也不是擁有很多的財富、擁有很多的才能,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所以寧可沒有才幹、沒有學問,但是不能沒有慈悲,慈悲心是人生最重要的美德。

第十二、人生最大的勇氣是認錯——人要有勇氣,勇氣不是跟人家打架、毆斗,也不是跟人家爭執、計較,最大的勇氣是自我認錯。覺得我不應該說這一句話,我不應該做這一件事,我不應該妨礙你。能懺悔認錯的人,才是最大的勇者。

第十三、人生最大的收獲是滿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所得,有所成就,有所收獲。什麼是最大的收獲呢?要能滿足,你不滿足,就是睡在天堂也如地獄;假如你滿足,地獄也如天堂,所以滿足是最大的收獲。

第十四、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我們常說要開發能源,能源不一定是指山中的礦產、海底的珍寶;也不一定是天然氣、太陽能,人生最大的能源是我們的信仰。因為信仰裡面,有財富,有功德,有寶藏。

第十五、人生最大的擁有是感恩——什麼人最富有?什麼人最貧窮?貧窮的人是隨時想從別人那裡獲得,富有的人則是心存感謝,時時想要施予別人。所以,一個人能夠感恩、惜福,他就是人生最大的擁有者了。

第十六、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一個有修養的人。什麼是最大的修養呢?就是寬容。所謂「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待人要寬厚、要包容,不管別人待你好與不好,都能諒解,都能包容,這才是人生最大的修養。

第十七、人生最大的本錢是尊嚴——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人有尊嚴。為此什麼都可以犧牲,但是犧牲折磨的最後關頭還是要保留最後的一點尊嚴。所以每一個人對自己做人的尊嚴,要重視它,要保有它。

第十八、人生最大的歡喜是法樂——一般人總是從外在的物慾感官上尋求快樂。譬如一句贊美的話,就歡喜半天,但是贊美的歡喜一下就過去了;希望得到金錢的歡喜,但是金錢如水流,霎時用盡;希望得到旅行的歡喜,但是千里萬里眨眼過去,歡喜也會消失。唯有一種歡喜是永恆的,那就是法樂。法樂就是知識上、見解上、修行上、禪悅上的快樂,是能終身保有,永不逸失的。

第十九、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財富、名位是大家所熱衷追求的。但是如果求得了財富、名位,卻失去了平安,這樣的人生沒有希望,沒有意義。所以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所謂平安就是福。

第二十、人生最大的發心是利眾——我們經常聽到佛教徒勸人要發心。到底要發什麼心呢?要善心、好心,也就是利益大眾。譬如我說一句話對大家有利益,我做一些事對大家有利益,我修橋鋪路,只要能利益大眾,我就會發心去做。這是最大的發心。

閱讀全文

與老廟黃金禪悅好不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