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銀行承兌匯票轉貼現時的轉貼行對交易對手的要求
是的,都是自己銀行的規定,畢竟每個銀行信用程度規模可靠性不一樣
❷ 票據轉貼現業務是用交易對手額度還是承兌行額度
有追索一般看交易對手,無追索看承兌行
❸ 銀行承兌匯票的買斷和和回購是什麼意思
貼現與回購是銀行承兌匯票買賣的兩種操作方式,轉貼現與回購的區別在於信貸規模是否轉移。轉貼現業務分為轉貼現買斷和轉貼現賣斷;回購業務分為買入返售和賣出回購。
買斷式轉貼現分為轉貼現買斷和轉貼現賣斷:
轉貼現買斷是指交易對手(A銀行)將持有的尚未到期的已貼現或已轉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背書轉讓給銀行(B銀行)的業務行為。
轉貼現賣斷是指銀行(B銀行)將未到期的已貼現或已轉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背書轉讓給交易對手(A銀行)的業務行為。
(3)票據貼現根據交易對手不同擴展閱讀
買斷式轉貼現流程:
1、交易雙方就票據轉讓的種類、金額、價格等要素協商一致達成交易意向;
2、票據買入方審核票據承兌人信用風險;
3、票據買入方檢驗票據真偽,審核跟單資料;
4、交易雙方簽署轉貼現協議,票據賣出方交付票據,票據買入方給付資金。
參考考資料來源:網路-買斷式回購
❹ 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買賣銀行承兌匯票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意見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13年10月9日《關於買賣銀行承兌匯票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意見》【高檢函字(2013)58號】如下:
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你院《關於買賣銀行承兌匯票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請示》(閩檢[2013]25號)收悉。經研究認為,根據票據行為的無因性以及票據法關於匯票可背書轉讓的規定,匯票買賣行為不同於支付結算行為,將二者等同可能會造成司法實踐的混亂。
實踐中,買賣銀行承兌匯票的情況比較復雜,對於單純買賣銀行承兌匯票的行為不宜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
請示所涉及的案件,建議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依法處理。
(4)票據貼現根據交易對手不同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檢察院以高檢研函字[2013]58號《關於買賣銀行承兌匯票行為如何適用法律問題的答復意見》明確答復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對於單純買賣銀行承兌匯票的行為不宜以非法經營罪追究刑事責任。
這雖然不能與正式的司法解釋比較效力,但是它表明了最高檢的基本態度。非法經營罪罪名在基層被執行的一塌糊塗,成了不法商人打擊競爭對手的工具、官方打擊異己的工具。
因此要明確買賣銀行承兌匯票的行為性質及法律適用,在增加資金流動性的同時,確保交易安全,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❺ 票據貼現和票據轉讓有何區別例:交易對象是否不同,以及最終是否都是使用貨幣結算
票據貼現屬於票據轉讓,票據貼現的交易是銀行,銀行的票據貼現對象是央行,票據轉讓可能存在企業和企業之間,個人和個人之間,票據貼現一般是劃款,而票據轉讓,如個人之間的,會涉及到現金直接結算
❻ 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有什麼區別
銀行承兌匯票是商業匯票的一種。指由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賬戶的存款人簽發,向開戶銀行申請並經銀行審查同意承兌的,保證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據。對出票人簽發的商業匯票進行承兌是銀行基於對出票人資信的認可而給予的信用支持。
❼ 銀行貸款業務里票據融資和票據貼現有什麼不同
票據融資的前提是買賣雙方已經存在交易合同,有法律效力。一般賣方到銀行申請融資,是為了緩解自身的資金壓力,同時規避潛在的信用風險(買方拖欠等)。有了銀行的融資,賣方可以迅速投入新的生產,否則即使有訂單在手,也沒有生產的資本和原料。銀行拿到貿易票據,會審核買方的信用額度和經營狀況,然後根據具體信息給予賣方80%或90%的交易貨款,同時買下賣方的債權,屆時買方會直接付款給銀行。
據貼現指您的企業(持票人)在商業匯票未到期前,為了取得資金,貼付一定利息將票據權利轉讓給銀行的票據行為,是銀行向持票人融通資金的一種方式。
票據貼現必須以真實的貿易背景為基礎;貼現期限從貼現之日起至匯票到期日止最長不超過6個月;貼現利率在人民銀行規定的范圍內由您的企業和我行協商確定。
❽ 正回購和貼現的區別 【自己思維有點迷糊了請高手幫助下】謝謝
兩者是不同的概念。
(1)貼現是指遠期匯票經簽發後,匯票持有人在匯票尚未到期前在貼現市場上轉讓,受讓人扣除貼現息後將票款付給出讓人的行為或銀行購買未到期票據的業務。
(2)折現,將未來收入折算成等價的現值。該過程將一個未來值以一個折現率加以縮減,折現率應恰當地體現利率。
(8)票據貼現根據交易對手不同擴展閱讀
1、計算方法不一樣。
(1)貼現舉例,一張匯票票面價值100萬,出票日期2月1日,4月1日到期。要求計算貼息和貼現凈額。持票人於3月2日到銀行進行貼現,貼現率為12%。
貼息=100×(30/360)×12%=1萬
貼現凈值=100-1=99萬
(2)折現舉例,如果某人許諾2年後給你121美元。當時,正常的利率是年率10%。據此我們可以計算這121美元的現值121/[(1+10%)^2]=100。用以折現未來收入的折扣因子稱為折現率。
2、什麼是正回購?
正回購是一方以一定規模債券作質押融入資金,並承諾在日後再購回所質押債券的交易行為。也是央行經常使用的公開市場操作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購操作可以達到從市場回籠資金的效果。較央行票據,正回購將減少運作成本,同時鎖定資金效果較強,減少流動性。
從回購交易的起源看,回購交易一開始就與中央銀行操作密切相關。1918年美聯儲為推進銀行承兌匯票的發展而創設了回購交易,只不過當時以銀行承兌匯票而不是以債券作為質押物而已。因而由央行作為正回購方主動發起的債券回購交易就是我們所說的央行進行正回購操作。由央行作為逆回購方主動發起的債券回購交易即為央行進行逆回購操作。按照國際慣例,央行通常在市場成員中選取一些資金實力雄厚、信譽良好、交易活躍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或信託公司,即公開市場的一級交易商來作為對手方,通過招投標方式進行正、逆回購交易。一般而言,央行為使其正回購操作成功,在進行數量招標時,其給出的回購利率往往會略高於市場回購利率,這樣就比較容易達成交易,起到順利回收資金的目的。而央行進行逆回購交易時,其給出的回購利率常常會低於市場回購利率。
3、貼現是什麼?
貼現是一個商業術語,指付款人開具並經承兌人承兌的未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或銀行承兌匯票背書後轉讓給受讓人(持票人),受讓人(持票人)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出申請將票據變現,銀行等金融機構按票面金額扣去自貼現日至匯票到期日的利息,將剩餘金額支付給持票人(收款人)。商業匯票到期,最終持票人憑票向該匯票的承兌人收取款項。 [1]
遠期匯票經開具後,匯票持有人在匯票尚未到期前在貼現市場上轉讓,受讓人扣除貼現息後將票款付給出讓人的行為或銀行購買未到期票據的業務。
❾ 已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到期對方無力支付的會計分錄
已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到期對方無力支付的會計分錄指商業匯票,商業匯票分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商業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商業匯票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是商業匯票的一種。是指收款人開出經付款人承兌,或由付款人開出並承兌的匯票。使用匯票的單位必須是在人民銀行開立賬戶的法人,要以合法的商品交易為基礎,而且匯票經承兌後,承兌人(即付款人)便負有到期無條件支付票款的責任。
銀行承兌匯票是由付款人委託銀行開的一種延期支付票據,票據到期銀行具有見票即付的義務;票據最長期限為六個月,票據期限內可以進行背書轉讓。
由於有銀行擔保,所以銀行對委託開銀行承兌匯票的單位有一定要求,一般情況下會要求企業存入票據金額等值的保證金至票據到期時解付,
也有些企業向銀行存入票據金額百分之幾十的保證金,但必須銀行向企業做銀行承兌匯票授信並在授信額度范圍內使用信用額度,如果沒有銀行授信是沒有銀行承兌匯票資格的。
商業匯票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一式三聯。第一聯為卡片,由承兌銀行作為底卡進行保存;第二聯由收款人開戶行向承兌銀行收取票款時作聯行往來賬付出傳票;第三聯為存根聯,由簽發單位編制有關憑證。
商業承兌匯票保貼是指對符合銀行條件的企業,以書函的形式承諾為其簽發或持有的商業承兌匯票辦理貼現,即給予保貼額度的一種授信行為。
根據定義可以看出,商業承兌匯票保貼是我行對企業發放的授信額度,可在額度內循環使用。申請保貼額度的企業既可以是票據的承兌人,也可以是票據的持票人或貼現申請人。
授信承擔人在取得了銀行保貼額度授信後,可以在簽發或持有的商業承兌匯票後加具銀行保貼函,由銀行保證貼現,當持票人向銀行提交票據要求貼現時,由銀行扣除利息後向其融通資金。
主要功能是通過銀行承諾貼現加強了票據的變現能力和流通性。與銀行承兌匯票相比,商業承兌匯票的付款人一般是企業,由於我國的商業信用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商業承兌匯票貼現較銀行匯票難度大,不容易被持票人接受。
如果銀行在商業承兌匯票後加具保貼函,持票人得到銀行貼現的承諾,可以在票據未到期前,通過向銀行申請貼現提前融通資金。票據到期後,由銀行向承兌人提示付款。
因此,附加保貼函後的商業承兌匯票的被接受性大大提高,基本功能上可視同於銀行承兌匯票,可作為企業用於支付的資金融通的重要信用工具。
商業承兌匯票既可以由付款人簽發,也可以由收款人簽發。匯票根據承兌人的不同,商業匯票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商業承兌匯票是指由付款人簽發並承兌,或由收款人簽發交由付款人承兌的匯票。商業承兌匯票由銀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兌的票據。
❿ 應收應付票據的交易對手方是誰呀
應收票據是由付款人或收款人簽發、由付款人承兌、到期無條件付款的一種書面憑證。應收票據按承兌人不同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按其是否附息分為附息商業匯票和不附息商業匯票。商業匯票既可以依法背書轉讓,也可以向銀行申請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