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腕骨13個指標

腕骨13個指標

發布時間:2022-02-08 11:31:47

㈠ 腕骨監管體系的介紹

腕骨監管體系 腕骨(CARPALs)監管指標體系,2010年初,銀監會針對大型銀行探索創立了名為」腕骨「(CARPALs)的監管模型。

㈡ 什麼是骨齡

骨骼年齡,簡稱骨齡,也就是骨骼的生長周期,許多人的生理年齡與骨骼年齡都存在著不同差異。
但骨骼年齡是無法用肉眼所能辨別的,只能用骨齡儀攝片來判斷骨齡。一般手腕部最理想,這里集中了大量的長骨、短骨和圓骨,集中地反映了全身骨骼生長和成熟狀況,且方法簡便,結論准確。

骨齡評定方法簡介
在我國骨齡評定是從1979年以後,隨著運動員科學選材的逐步開展而引入體育界的.開始時是使用美國的G-P片法(Greulich—格羅伊里希,Pyle—派爾,美國斯坦福醫科大學解剖學教授.他們從1931—1942年對1000多名美國上層富裕家庭的兒童連續觀察各拍了2—21張X片,制定出了骨齡片標准圖譜).用G—P標准片評定骨齡,是定性的方法,即對比幾張標准片後,確定是什麼年齡,由於要看一張片上的20多塊骨頭的發育程度,所以,缺乏經驗的人會有一定的誤差.
以後,又引進了英國的TW2法(Tanner-Whitehouse)他是以英國中層社會兒童為樣本建立的骨齡評定法.要對20 塊手腕骨的發育程度進行評定,然後用計分法計算出骨齡.是一種定量的方法.1985年中日兩國協作開展青少年兒童體質研究時,即以此種方法評定東京,北京青少年兒童的骨齡.
1979年我國醫學界李果珍教授根據1936名北京0—18歲兒童青少年的手部X片首次制定了中國人的骨齡百分計數法.
1987—88年我國國家體委組織了中國人的骨齡評定標准研究,在全國6大區各選一個市(哈爾濱,石家莊,西安,長沙,重慶,福州)共對2萬多0—19歲的青少年兒童拍攝了手腕部骨齡片,在此基礎上制訂了《中國人手腕骨發育標准CHN法》.1992年被批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正式公布實施.
CHN法
手腕骨X片的拍攝:左手五指分開,手心向下緊貼X片盒,手伸直與前臂成一直線,X光鏡頭對准第三掌骨頭,距手背約90厘米.X片除應包括全部手,腕骨外,還應包括橈骨遠側端3-4厘米(CHN法規定拍左手,美國曾研究過450人左,右手的骨齡,其中骨齡不一致的僅13人,佔2.9%).
評定:CHN法共評定14塊骨的發育程度.即:橈骨,1,3,5掌骨,1,3,5近節指骨,3,5中節指骨,1,3,5遠節指骨,頭狀骨,鉤骨.其中,橈骨分為10個等級,頭狀骨分為7個等級,其餘12塊骨都是分8等.每塊骨的不同等級都有不同的得分,將14塊骨的得分相加,再查表就可以評定出骨齡.現在,使用電腦評定軟體,只需輸入各骨的等級,電腦就會自動評定出骨齡.經過系統培訓和反復練習,准確掌握區分各骨塊等級的標准後,用CHN法評片的誤差是不大的.
骨的發育過程簡介:(以橈骨為例)
在新生兒時,骨骺部分還是軟骨,以後隨著年齡增大,開始出現骨化中心,骨化中心逐漸長大,發育到不同階段,呈現不同的形狀,最後,骨骺部分完全骨化,與骨幹融合為一體.進行骨齡評定時,就把骨化中心發育成不同的形狀作為劃分骨發育等級的依據.
在骨化前,從X片上看到的骨骺部分是透明的.

一般的醫院都可以吧,就是拍個左手的X光片呀,放射科醫生都懂的。價格方面還不太詳細。
希望以上資料對您有所幫助 祝好運 ^_^

㈢ 骨齡比實際年齡小

骨齡比實際年齡大是怎麼回事?關於骨齡與年齡的區別在《骨齡比實際年齡小是怎麼回事?》一文中已經解釋清楚了,骨齡比實際年齡小基本是因為發育遲緩、生長激素缺乏症等原因所導致,相反,骨齡比實際年齡大其中原因之一是發育過快以及其他疾病導致。發育過快的兒童往往就是我們所說的兒童性早熟。
骨齡比實際年齡大是怎麼回事?通過上面我們知道,其主要原因是發育過快,及我們通常所說的性早熟,性早熟的孩子往往伴隨骨骼生長加速,使其看起來比同年齡的兒童長得高。其實,這僅僅是一個暫時的現象,由於性激素的提前催發,導致骨骺閉合也將大大提前,生長期則相應縮短,即:長骨骨幹與骨骺提前閉合而停止生長。一般情況下,女孩在初潮後、男孩在首次遺精後3年內平均只能長約5厘米左右,所以,性早熟兒童的最終身高反而會矮於同齡人。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㈣ 人體腕骨的十個骨化中心是

兒科:
出生時腕部無骨化中心,出生後腕部骨化中心的出現次序為:頭狀骨、鉤骨(3個月左右),下橈骨(約1歲),三角骨(2~2.5歲),月骨(三歲左右),大、小多角骨(3.5~5歲),舟骨(5~6歲),下尺骨骺(6~7歲),豆狀骨(9~10歲)。
10歲時出全,共10個,故1~9歲腕部骨化中心的數目約為年齡+1。

㈤ 腕骨成熟度879年齡12歲零八個月,骨齡13歲零4個月,這屬正常發育嗎

還可以,算是很正常了

㈥ 骨化腕骨七塊,形態較小,骨齡約5點5歲,實際七歲了,正常嗎

骨齡和年齡不是一回事。骨齡是孩子骨骼發育的指標。例如腕骨骨化中心出現的年齡大致如下:1歲頭狀骨,2歲鉤狀骨,3歲三角骨,4歲月狀骨,5歲舟狀骨,6歲大多角骨,7歲小多角骨,8~14歲豌豆骨顯影。 如果年齡大於骨齡,說明孩子的發育遲緩;如果年齡小於骨齡,說明孩子的生長潛力較小,但這種情況少見。 判斷骨齡主要是利用X線攝片,通過觀察兒童身體某一部位的骨骼鈣化程度,再和當地標准骨齡比較,就能確定該兒童的骨齡。.,,

㈦ 小兒腕骨由那幾個部分組成

腕骨包括:與橈骨相連的近側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與掌骨相連的遠側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腕骨carpal
bones是短骨,位於手骨的近側部,共有8塊,分為兩列,每列各4塊,均以其形狀命名。

㈧ 左腕骨少一個

少了兩個腕骨,可能對你左手以後的手掌運動和提拉動作造成影響,也就是會感到不靈活,有時也會有痛感.主要是對手腕關節的影響.

㈨ 小兒的身長指標是什麼

1.體重——為各器官、組織和體液的總重量,是代表醫學教|育網體格生長、營養情況的重要指標,也是臨床計算葯量、補液量的重要依據。

新生兒出生體重平均為3kg.生後前半年增長最快,每月平均增加600~800g,後半年每月平均增加300~400g,3~5個月時體重是出生時的2倍(6kg),1歲時增至3倍(9kg)。1歲以內小兒體重的推算公式是:1~6個月:體重(kg)=出生體重(kg)+月齡×0.7(kg)

7~12個月:體重(kg)=6(kg)+月齡×0.25(kg)

2歲時體重4倍於出生體重(12kg)。2歲後到11、12歲前體重穩步增長,平均每年增長2kg,推算公式是:2~12歲:體重(kg)=年齡×2(kg)+8(kg)

12歲以後為青春發育階段,受內分泌影響,體重增長較快,不能按上式推算。正常同年齡、同性別兒童的體重存在個體差異,一般在10%上下。

2.身長(高)——身長指從頭頂至足底的全身長度。新生兒出生時平均為50cm.6個月時達65cm,1周歲時75cm,2周歲時85cm.2歲以後平均每年增長5~7cm。2~12歲小兒身長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高(cm)=年齡×7+70(cm)

青春期是身高增長的第2個加速期,12歲以後醫|學教育網不能再按上式推算。

身長(高)包括頭部、脊柱和下肢的長度。三部分發育進度並不相同,頭部發育較早,下肢較晚。有時臨床上須分別測量上部量(從頭頂到恥骨聯合上緣)和下部量(從恥骨聯合上緣到足底)以檢查其比例關系。

3.頭顱

(1)頭圍:經眉弓上緣、枕骨粗隆繞頭一周的長度為頭圍。出生時平均為34cm,6個月44cm,1歲46cm,2歲48cm,5歲50cm,15歲54~58cm。頭圍反映腦和顱骨的發育程度。

(2)顱囟:前囟出生時對邊中點連線的距離為1.0~2.0cm,1~1歲半閉合,後囟出生後6~8周閉合(亦有出生時閉合的)。前囟早閉或過小見於小頭畸形,遲閉或過大見於佝僂病、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前囟飽滿提示顱壓增高,前囟凹陷則常見於極度消瘦或脫水患兒。

4.胸圍——沿乳頭下緣水平繞胸一周的長度為胸圍。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cm,平均為32cm,1歲時胸圍與頭圍大致相等,1歲以後胸圍超過頭圍,其差數(cm)約等於其歲數減l.胸圍反映胸廊、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發育程度。

5.牙齒的發育——乳牙共20個,一般6個月起(4~10個月)開始出乳牙,2~2歲半出齊。2歲以內乳牙數目約等於月齡減4~6.6歲左右開始出恆牙即第l磨牙,7~8歲之後乳牙按萌出順序逐個脫落換之以恆牙,共32個。出牙時個別小兒出現低熱、流涎、睡眠不安、煩躁醫 學教育網原創等反應。較嚴重的營養不良、佝僂病、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先天愚型等患兒出牙較遲,牙釉質差等。

6.骨化——中心腕骨骨化中心共10個,1~9歲時骨化中心數目約為其歲數加l,10歲時出齊。

㈩ 測骨齡時,沒測指骨,只憑腕骨准嗎

下面給你介紹一下骨齡測試和身高的一些預測方法:
骨齡測試費用20~30元/人
身高是體型特徵中最重要的一項指標,為世人關注,預測身高的方法有許多種,如用骨齡預測法、用足長預測法、用父母身高預測法、用兒童青少年當年身高預測法、用青春期開始時的身高預測法、數學預測法等。本冊資料只將國內外經過實驗、確有科學依據預測方法簡介於後。
預測身高的方法很多,大體分兩類。一類是用當前骨齡和當前身高預測成年後身高:其理論依據是各年齡階段的身高和成年後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關性,R=0.8。根據當前骨齡,就可預測出還可能長多高?
1987~88年我國國家體委組織了中國人的骨齡評定標准研究,制訂了《中國人手腕骨發育標准CHN法》。1992年被批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正式公布實施。
拍攝手腕骨X片時,左手五指分開,手心向下緊貼X片盒,手伸直與前臂成一直線,X光鏡頭對准第三掌骨頭,距手背約90厘米。X片除應包括全部手、腕骨外,還應包括橈骨遠側端3~4厘米。
CHN法共評定橈骨、掌骨、指骨、腕骨中的14塊骨的發育程度。將14塊骨等級得分相加,再查表就可以評定出骨齡。經過系統培訓和反復練習准確掌握區分各骨塊等級的標准後,用CHN法評片的誤差是不大的。
用評定手腕骨骨齡的方法評定出的骨齡也稱為:生物年齡,它是人的生長發育、成熟、衰老程度的標志。在兒童青少年階段,通常把生物年齡看成生長發育的程度。生物年齡與人按出生年月計算出的生活年齡大體相符。但是,由於每一個人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受遺傳、營養、體育鍛煉、疾病等等因素的影響,發育的速度並不一定和日歷年齡完全一致。有的人發育提前,生物年齡會大於生活年齡。也有的人生物年齡小於生活年齡。發育速度有時是不均勻的,一個人在某段時間發育落後,過了一段時間,也可能因為發育速度加快,而又正常了。習慣上將:骨齡減生活年齡的差值在±1歲以內的稱為發育正常。骨齡減生活年齡的差值>1歲的稱為發育提前(簡稱:早熟)。骨齡減生活年齡的差值<1歲的稱為發育落後(簡稱:晚熟)。在兒童青少年的生長發育階段,定期評定他們的發育程度,對於促進兒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多種骨齡預測身高的方法中,經過比較,TW2Mark2法准確性更好些。預測時,要求輸入當前身高和骨齡,女孩還要輸入是否已經來例假。然後採用男女不同的預測公式計算成年後身高。
另一類是根據父母的遺傳因素來預測成年後的身高。也有好幾種預測公式。經過使用比較,國外的公式誤差較大,湖北省體育科研所於1983~84年對1821名男女青年及其父母的身高進行了調查統計後,計算出的身高預測公式,比用國外的公式預測誤差小,在我國運動員選材和青少年體質評定中運用效果較好。身高預測公式如下:(單位:厘米)
男孩身高=59.699+0.419×父親身高+0.265×母親身高
女孩身高=43.089+0.306×父親身高+0.431×母親身高
用骨齡預測的未來身高,主要是從當前的發育水平來預測,用父母身高預測的未來身高,是從先天的遺傳可能性方面來預測,所以,兩者的預測結果是完全可能不一致的。
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無論用那種方法預測,預測公式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慮進去,而且,在某時間內預測後,被預測對象的營養、疾病、環境等許多變化因素也無法預測。所以,雖然我們肯定這些預測方法都是有科學依據的,預測的結果所反映的趨勢是不會錯的。但是,身高預測的誤差總是不可避免的。
至於飲食和運動對身高的影響,已經有朋友談了很多。你搜索一下就可以得到許多資料。

閱讀全文

與腕骨13個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小企業貸款目標 瀏覽:140
江西省旅遊集團借殼上市 瀏覽:742
中國msci的股票 瀏覽:59
遼寧遠東集團董事長 瀏覽:869
醫院股份合作可行性報告 瀏覽:948
2016年2月17日美元匯率 瀏覽:321
回租融資租賃 瀏覽:9
美國摩根銀行的外匯平台 瀏覽:282
固定匯率接標價法 瀏覽:920
安利傭金分配製度比較 瀏覽:470
杠桿閱讀術的意思 瀏覽:620
外匯mt4紅色代表賺錢嗎 瀏覽:912
三峽銀行近期理財產品 瀏覽:547
2014年12月港幣匯率是多少 瀏覽:633
金融機構錄音錄像自查報告 瀏覽:185
鋼材買賣個人傭金合同範本 瀏覽:882
87年黃金價格 瀏覽:440
國家外匯管理局境外管理辦法 瀏覽:429
企業融資網湖北 瀏覽:392
2017萬達集團最新新聞 瀏覽: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