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2015度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

2015度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

發布時間:2022-02-11 12:37:50

❶ 任何單位不得無指標開采冶煉分離稀土,為何做出這一規定

眾所周知,工業原材料短缺會直接導致工業生產無法順利進行,工廠根本沒有辦法獲得大量的產能。除此之外,工業生產過程中還需要運用到大量的原材料,尤其是比較珍貴的稀土。現如今,相關部門已經提出了一項比較嚴格的規定,那就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無指標的開采和冶煉與分離稀土原材料。

一方面是因為稀土原材料的數量非常稀少,並且與國民生產息息相關。另外一方面是因為相關部門已經提出了對應的指標,合理開采與冶煉,才能夠保證環境和減少資源浪費。只有致敬非常明確的開采和冶煉的目標,我國的稀土原材料才能夠被應用到各行各業。

總的來說,我國制定了非常嚴格的防範措施,從很大程度上可以展現我國相關部門對資源的調控能力非常強。除此之外,任何個人和單位都不會允許人們不合規定的開采稀土,從很大程度上可以體現相關部門對資源的保護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❷ 國家實行開采總量控制的礦種有哪些

五個特定礦種開采實行總量控制,黃金、鎢、錫、銻、稀土,目前保護性開採的特定礦種一共有5個。具體每年一季度國土部都會專門下達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然後各省會逐級下達到礦山企業。可以到國土部網站查看,2017年只有鎢和稀土指標。

❸ 稀土開采指標的是什麼

2021年度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均較2020年增加20%。根據《通知》,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稀土配額供給的主力。北方稀土的岩礦型稀土礦產品開采指標為100350噸,占礦產品指標總量的67%;冶煉分離產品指標為89634噸,占冶煉分離產品指標總量的55%。
拓展資料
稀土(Rare_arth)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自然界中有250種稀土礦。
最早發現稀土的是芬蘭化學家加多林(John_adolin)。1794年,他從一塊形似瀝青的重質礦石中分離出第一種稀土「元素」(釔土,即Y2O3)。
因為18世紀發現的稀土礦物較少,當時只能用化學法製得少量不溶於水的氧化物,歷史上習慣地把這種氧化物稱為「土」,因而得名稀土。
理化性質
一是缺少硫化物和硫酸鹽(只有極個別的),這說明稀土元素具有親氧性;
二是稀土的硅酸鹽主要是島狀,沒有層狀、架狀和鏈狀構造;
三是部分稀土礦物(特別是復雜的氧化物及硅酸鹽)呈現非晶質狀態;
四是稀土礦物的分布,在岩漿岩及偉晶岩中以硅酸鹽及氧化物為主,在熱液礦床及風化殼礦床中以氟碳酸鹽、磷酸鹽為主。富釔的礦物大部分都賦存在花崗岩類岩石和與其有關的偉晶岩、氣水熱液礦床中;
五是稀土元素由於其原子結構、化學和晶體化學性質相近而經常共生在同一個礦物中,即鈰族稀土和釔族稀土元素常共存在一個礦物中,但這類元素並非等量共存,有些礦物以含鈰族稀土為主,有些礦物則以釔族為主。
在已發現的250多種稀土礦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礦物,適合現今選冶條件的工業礦物僅有10餘種。

❹ 稀土開采指標的是什麼

2021年度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冶煉分離總量控制指標均較2020年增加20%。根據《通知》,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稀土配額供給的主力。北方稀土的岩礦型稀土礦產品開采指標為100350噸,占礦產品指標總量的67%;冶煉分離產品指標為89634噸,占冶煉分離產品指標總量的55%。
拓展資料
稀土(Rare earth)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鑭系元素和鈧、釔共十七種金屬元素的總稱。自然界中有250種稀土礦。
最早發現稀土的是芬蘭化學家加多林(John Gadolin)。1794年,他從一塊形似瀝青的重質礦石中分離出第一種稀土「元素」(釔土,即Y2O3)。
因為18世紀發現的稀土礦物較少,只能用化學法製得少量不溶於水的氧化物,歷史上習慣地把這種氧化物稱為「土」,因而得名稀土。
理化性質
一是缺少硫化物和硫酸鹽(只有極個別的),這說明稀土元素具有親氧性;
二是稀土的硅酸鹽主要是島狀,沒有層狀、架狀和鏈狀構造;
三是部分稀土礦物(特別是復雜的氧化物及硅酸鹽)呈現非晶質狀態;
四是稀土礦物的分布,在岩漿岩及偉晶岩中以硅酸鹽及氧化物為主,在熱液礦床及風化殼礦床中以氟碳酸鹽、磷酸鹽為主。富釔的礦物大部分都賦存在花崗岩類岩石和與其有關的偉晶岩、氣水熱液礦床中;
五是稀土元素由於其原子結構、化學和晶體化學性質相近而經常共生在同一個礦物中,即鈰族稀土和釔族稀土元素常共存在一個礦物中,但這類元素並非等量共存,有些礦物以含鈰族稀土為主,有些礦物則以釔族為主。
在已發現的250多種稀土礦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礦物,適合選冶條件的工業礦物僅有10餘種。

❺ 我國稀土實際產量,國外稀土需求量

(1)國土資源部公布,今年全國稀土礦開采總量將控制在9.38萬噸,同時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通知,今年稀土原礦資源稅稅額將從原來的0.50-3.00元/噸上調至30-60元/噸。其中輕稀土8.04萬噸,中重稀土1.34萬噸;鎢精礦(三氧化鎢含量65%)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8.7萬噸,銻礦(金屬量)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10.5萬噸。
(2)國外稀土需求量在12萬-13萬噸左右。預計,2015年之前,全球對稀土的需求量將從12萬噸上升至25萬噸,增長逾一倍。

❻ 稀土礦山管理制度

要問目前中國稀土管理處在什麼階段?國外媒體似乎比國人更加清楚這一點:德國《焦點》周刊9日稱,中國稀土管理正在走向"建立一個令人垂涎的商品戰略儲備"的"第二階段"。
前不久,國土資源部決定設立首批稀土礦國家規劃礦區的消息,更是直接印證了"第二階段"理論。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國內稀土資源的重視程度開始加碼至"國家"層面,但由於各地特別是南方資源分散,恐一時難以治理開采不統一之痼疾。
重視加碼稀土資源成立國家級"特區"
據了解,此次首批稀土礦國家規劃礦區落定在江西贛州,包括勘查區、開采區及成礦遠景區共11個區塊,總面積2500多平方公里,預測稀土遠景資源量約76萬噸。
對於將首批規劃區的點"敲定"贛州,國土資源部礦產開發管理司負責人表示,這一選定是依據資源的重要程度、地質特徵及生產條件等綜合因素來考慮的。贛州號稱"稀土之都",擁有國內絕大部分的離子型中重稀土資源,其產量佔全國中重稀土的70%左右。
事實上,贛州只是中國稀土資源的一個影子。中國是全球稀土最大的資源國和產量國,資源探明儲量佔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但貿易量卻佔全球貿易量的90% 以上。而在中國為世界提供"源源不斷"的供應下,美日等發達國家卻開始了"收縮"的局面。精明的日本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出台稀有礦產戰略儲備制度,坊間傳言目前日本存量夠用20年以上。而美國的稀土儲量佔世界13%,但2009年產量卻為零;俄羅斯儲量佔世界19%,但產量僅為滿足國內企業的需求。
在國外開始戰略儲備的同時,國內對於稀土資源也開始日益重視。去年11月,商務部發布公告提出"國家將對稀土出口企業實行嚴格監管。"此外,啟動稀土資源國家戰略儲備計劃等傳言也日盛。
業內專家表示,選點贛州成立首批稀土礦國家規劃礦區,既有利於控制稀土優勢礦產的開發強度,提高對稀土和鐵礦資源的宏觀調控能力,也是國家重視稀土資源"一脈相承的政策"。
意義
遏制濫采摸清"家底"
資源豐富的背後,卻是不同企業"無序開采"的亂象。以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為例,其境內擁有鎢、錫、錳、鋯、鉿、稀土等多種礦產資源。20多年前人們便開始在全南開采稀土礦,2006年以來集中爆發,全縣出現近百個稀土礦非法開采點,僅全南縣陂頭鎮就有幾十個礦點。
江西省贛州市礦管局局長李國清表示,從20世紀80年代中末期起,在"大礦大開、小礦放開,有水快流"思想影響下,贛州稀土資源陷入濫采濫挖、無序競爭的混亂局面,幾乎縣縣開采,最高峰時有采礦證的礦山就達1035個。
而粵北部分地區也是稀土主產區之一,龍川縣地處於我國第三大稀土產區腹地。2005年以來,在高額利潤驅使下,該縣境內非法開采稀土資源問題一直困擾著地方,雖經連續幾年的強力整治卻屢禁不止。
一邊是采礦點的蜂擁而上,一邊則是中國稀土瘋狂的走私賤賣。中國以"白菜"的價格廉價出口稀土資源,導致資源儲備急劇減少,這也引起國家層面的高度關注。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8.92萬噸,但實際稀土冶煉分離能力已超過20萬噸。此外,分離稀土合金提取稀土正成為中國稀土流失海外的主要途徑,有專家預計我國每年大概稀土走私有2萬噸左右。
被譽為"稀土之父"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光憲指出,我國南方五省蘊藏著非常寶貴的中重型稀土,工業儲量達150萬噸,但已經開采了90多萬噸,只剩下60萬噸,"按照現在的開采速度,10年就開采完了"。
因而,此番劃定稀土和鐵礦國家規劃礦區有利於"摸清資源家底"。曾參與設立首批稀土國家規劃礦區專家評審會的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王彩鳳表示,設立國家規劃礦區的目的是讓國家更及時、更准確地掌握資源儲量的變化,推動資源可持續發展。
問題
資源分散規劃"特區"難治一時痼疾
在國內,以包頭混合型稀土礦、南方離子型稀土礦、四川氟碳鈰稀土礦為代表,並稱為中國三大稀土資源產地。北方形成的"內蒙模式"一般由幾家公司牽頭,統一采控源頭控制;但由於位於南方的中重稀土產地分散、開采量小,不利於集中統一開采,因此形成了特有的"南方模式",贛州則是典型的代表。
目前,南方盤踞著五礦、中鋁、包鋼稀土、贛州當地稀土等一批企業,均對中重稀土虎視眈眈,並期待在資源整合中分一杯"羹"。而相鄰的廣東、福建兩省的局面則更清晰一些,廣晟有色與廈門鎢業則是上述兩省的主要開采力量。
江西省稀土學會秘書長孟學江表示,迄今為止,這一政策我們"只看到了一紙公告,沒有看到具體的實施辦法"。
而另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專家則表示,毫無疑問,稀有的礦產資源確實應該集中在國家手中,至少很大一部分應由國家層面控制,就像煤炭和石油一樣,從源頭集中,減少源頭介入的企業數量。目前看,由於南方的稀土資源過於分散,可能導致稀土的"規劃區"統一開采權很難有實操性。
據了解,目前稀土行業沿襲由工信部主管生產總量指標、由國土資源部主管采礦指標、由商務部主管出口配額的管理機制。此次,由於國土資源部的公告僅僅是國家層面的總體規劃,業內人士推斷中央重新收回採礦權再分配的可能性較小。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采礦權"完全收歸中央,地方沒有積極性;完全撒給地方,地方被利益驅動有時又不按中央執行。"因此盤踞在贛州的幾家企業不可能一家獨大,最終結果很有可能是相互整合,成立一家各家都有股份的大公司。

❼ 稀土中國存儲量佔世界百分比

近幾年來,隨著中國稀土資源的開采和消耗,中國的稀土儲量佔世界稀土儲量的百分比已經下降到30%左右,而國外發現的稀土礦產卻越來越佔有重要位置。國外主要的稀土礦山有美國的芒廷帕司稀土礦和貝諾傑稀土礦、加拿大的托爾湖和霍益達斯湖稀土礦、澳大利亞的韋爾德山稀土礦和諾蘭稀土礦等。2009年4月,國土資源部下發了《關於下達2009年鎢礦銻礦和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國土資發〔2009〕49號文),首次下達全國銻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並繼續下達了全國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2009年全國稀土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為82320噸(稀土氧化物REO),比2008年的87620噸減少5300噸,減少6.05%。其中:輕稀土72300噸,比2008年的78500噸減少6200噸,減少7.90%;中重稀土10020噸,比2008年的9120噸增加900噸,增加9.87%。

❽ 國土部今年繼續對稀土礦鎢礦開采實行總量控制是怎麼回事

國土部網站消息,日前,國土資源部印發《關於下達2017年度稀土礦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第一批)的通知》,確定2017年度全國第一批稀土和鎢開采總量控制指標分別為52500噸和45650噸。


通知強調,要加強統計報告和監督檢查。組織采礦權人認真執行稀土月報和鎢礦季報制度,及時、准確、規范開展網上直報。地方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採取措施,切實加強稀土礦、鎢礦指標執行情況的核查與檢查,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應及時報部。

❾ 稀土 開采總量控制 從什麼時候開始

這東西幾句話說不清的都可以寫一本書了告訴你個土辦法挖個坑倒上碳銨得到濾液加入草酸灼傷恭喜 稀土氧化物

閱讀全文

與2015度稀土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牧融世家股東背景 瀏覽:688
艾卡金融公司 瀏覽:334
光大證券集團公司 瀏覽:152
如何網上購買兌換外匯 瀏覽:261
中美貿易戰應對措施匯率 瀏覽:133
以為我能股票 瀏覽:486
韻達上市股票 瀏覽:434
杭州盈火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827
外匯大杠桿平台 瀏覽:747
信託公司能跑路嘛 瀏覽:582
實際上具有融資性質 瀏覽:677
融資方式不恰當的原因 瀏覽:660
廈門厚澤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瀏覽:979
中山安智集團 瀏覽:849
江蘇寶達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373
文思海輝東軟集團 瀏覽:377
國泰君安杭州慶春路證券營業部 瀏覽:948
武漢國通信託怎樣 瀏覽:428
貨代供應鏈金融公司 瀏覽:396
融資方案的意義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