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黃金的來源,金店裡的黃金都是從哪裡來的
對於金店而言,黃金就是商品,本質上和小超市沒什麼區別,你賣方便麵、火腿腸,我賣金條、金首飾,都是賣商品的。
我們能夠看到品牌連鎖金店的黃金它的來源是比較多的,其中像頭部的連鎖店品牌,它的黃金來源主要是來自於黃金行業類的金條。這些黃金首飾品會向上游的黃金行業來訂購標準的金條,也就是我們在銀行里看到的儲蓄保值型的那種金條,基本上都是1千克起步。當然行業上游能夠生產標准金條的廠家數量並不多,並且每個廠家都具有獨立的標准識別代碼。
Ⅱ 地球上的黃金從何而來
黃金等重金屬來源於中子星合並。重元素在恆星爆炸等宇宙事件的過程中,被散發到宇宙空間中,變成了漂浮在宇宙中的塵埃。這些塵埃經過無數億年的漂移和匯聚,和氫等塵埃重新聚合在一起形成星雲,其中主要的成分還是氫。
在星雲再次演化成恆星的過程中,氫被壓縮之後重新被點燃,進行熱核聚變反應,就誕生了一顆新的恆星。在氫等比較輕的元素聚合形成恆星的同時,在新恆星周圍的塵埃中,這些相對比較重的元素,在恆星周圍形成了行星,所以這些行星基本上和恆星是同時形成的。
現在再來說地球上的金、銀等重元素是從哪裡來的,是在太陽存在之前其「附近」就存在過的別的恆星,爆炸之後產生了各種元素,在重新生成星雲並演化產生太陽這個新恆星以及地球這樣行星的過程中留在了地球上。
所以,現在的太陽肯定不是第一代恆星,而可能是第二代、第三代恆星了。其實不光是重元素,所有比氫和氦重的元素,包括組成我們人體的所有元素,都是在恆星的生命過程中一步一步演化來的。從一片虛無到如今,宇宙已經過了138億年的演化。
黃金的供給因素
(1)地球上的黃金存量:全球大約存有13.74萬噸黃金,而地上黃金的存量每年還在大約以2%的速度增長。
(2)年供求量: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3)新的金礦開采成本: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4)黃金生產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變動狀況:在這些國家的任何政治、軍事動盪無疑會直接影響該國生產的黃金數量,進而影響世界黃金供給。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地球上的金子從哪來
Ⅲ 世界上有哪些主要的黃金市場
實際上抄,在全球范圍內,主要有著襲四大現貨黃金交易市場,分別被散布在全球各大地區,這四大黃金交易市場分別是:
第一個、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金市於1919年正式成立,是現在世界上主要的現貨黃金市場,由5家大的黃金交易公司組成。其定價直接影響國際金價,是目前最大的黃金市場。
第二個、美國紐約地區的黃金交易市場--紐約商品交易中心
紐約商品貿易中心主要做的是期貨黃金交易,其在當下是全球最大的一家期貨黃金貿易中心。通俗易懂的說,紐約黃金就是用的期貨交易的形式來進行的買入與賣出操作,同時紐約黃金的價位對於現貨黃金市場的黃金價位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度。
第三個、香港黃金市場
中國的香港黃金市場,有著非常悠久的黃金交易歷史,在國際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香港黃金市場可以用來交易的黃金種類還是比較多的,由於地理位置優越,除本地資金商外,這里還匯集了不少國外的資金商。
第四個、蘇黎世黃金市場--瑞士銀行
蘇黎世黃金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地位也是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它沒有正式的組織結構,而是由瑞士三大銀行負責清算結賬,自律性較強。
Ⅳ 全世界黃金總量有多少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5月,全球官方黃金儲備共計專34904.76噸,相比於去年變化不是屬很大,美國佔全球黃金儲備總量的15.5%,也就是5410噸。
截止到2019年6月底,美國佔全球官方黃金儲備總量的23.64%,達到了8133.5噸,也就是說一年時間,美國黃金儲備大幅減少了2700多噸。
(4)世界黃金供應來源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年供求量:黃金的年供求量大約為4200噸,每年新產出的黃金占年供應的62%。
(2)新的金礦開采成本:黃金開采平均總成本大約略低於260美元盎司。由於開采技術的發展,黃金開發成本在過去20年以來持續下跌。
(3)央行的黃金拋售:中央銀行是世界上黃金的最大持有者,1969年官方黃金儲備為36458噸,占當時全部地表黃金存量的42.6%,而到了1998年官方黃金儲備大約為34000噸,占已開採的全部黃金存量的24.1%。
Ⅳ 概述黃金及黃金首飾市場
Philip Klapwijk
黃金在過去的一年裡,多次成為新聞報道的焦點。尤其是在2009年年初,由於全球金融系統出現前所未有的動盪,投資者將黃金視為避險的工具。此後,從2009年9月至12月,隨著美元持續走低,再加上投資者對未來出現高通貨膨脹的擔心日益加劇,投資者的追捧引發了新一輪金價上漲,黃金也再次成為頭條新聞。在旺盛的投資推動下,金價從1000美元以下一路飆升,曾經一度突破了1200美元大關。總體來說,2002年至今,黃金價格一直是在跌宕起伏中逐漸升高。
圖1-1-6 2002~2009年金價變化趨勢圖
(資料來源:GFMS)
1.2009年供應和需求
投資需求是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投資的重要性在G FM S統計的「世界投資」這一數據中得到充分體現(「世界投資」是推斷凈投資、金幣和金條囤積的總和)。據統計,2009年世界黃金投資總量幾乎翻倍,達到1722噸。此外,投資佔世界黃金總需求的比例也激增至42%,與首飾所佔的比例幾乎持平。投資增長主要來自三個方面,分別是個人和機構投資者大幅增持黃金ET F,凈多頭持倉量在期貨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穩步上升,以及個人投資者對金條金幣的直接購買數量增加。2009年年初,金融危機引發了投資者對全球金融系統尤其是一些大型金融機構的擔心,投資者投資黃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財富保值。自9月以來,美元的疲軟(以及相關聯的美元「利差交易」)成為推動投資需求的重要動力。同時,過度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也引發投資者擔心未來出現高通貨膨脹,黃金作為規避通貨膨脹的工具被大量買入。
GFMS初步統計2009年全球礦產金供應增加至2502噸,這是自2005年以來全球礦產金產量首次出現正增長。產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一些新礦在2009年開始投入生產,以及一些在2008年剛剛投入生產的礦山2009年首次進入全年運行。此外,在2008年經歷了大幅減產後,印度尼西亞的格拉斯伯格礦的產量2009年顯著回升。按區域劃分,產量增幅最大的國家分別是印度尼西亞、中國和俄羅斯,而減產規模最大的是南非和美國。據統計,現在全球黃金礦山儲備總量約為35,000噸,相當於全球黃金礦產量14年的總和。
表1-1-1 世界黃金市場供應和需求(單位:噸)
(資料來源:GFMS)
由於金價大幅增長和全球經濟疲軟,2009年舊金回收預計達到1537噸,上升了27%,創出歷史新高。隨著黃金的美元價格和其他貨幣價格在今年第四季度再創歷史紀錄,舊金回收也出現強勁回升。但是,近期的舊金回收量依然遠遠低於今年年初的規模。在今年年初,大量首飾被運回精煉廠,精煉廠的產能幾乎接近飽和。
2009年官方凈售金出現大幅下降,僅為56噸。下降主要是由於中央銀行黃金協議國的銷售量過低,同時來自非協議國的購金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一結果與過去的20年形成鮮明對比。據統計,從1989年至2008年,全球央行平均每年向市場拋售接近400噸的黃金。毫無疑問,這也標志著央行在黃金市場中扮演的角色出現了重大的轉變。其中最具代表意義的例子是2009年第四季度,印度、斯里蘭卡和模里西斯三國的央行相繼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購買黃金。
2009年黃金首飾消費估計下降至1756噸,降幅達到20%,是過去20年來的最低消費水平。黃金首飾佔世界黃金總需求的比例跌至43%,該比例也是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的歷史最低。黃金首飾需求下降主要是受持續高漲的金價的影響。此外,在大部分國家,經濟增長減緩或者經濟直接陷入衰退也抑制了黃金首飾需求。2009年全球唯一例外的國家就是中國,隨著中國黃金首飾消費繼續上升,以及印度的消費量大幅下降,中國與世界第一大黃金首飾消費國印度的差距不斷縮小。
除了官方金幣出現增長,其他製造業中的所有組成部分對黃金的需求都出現下降。按照定義,其他製造業對黃金的需求主要以工業用金為主,而工業用金以電子行業為主。全球經濟下滑是需求下降的根本原因,高價只是一個次要因素。
2009年金條囤積減少了50%,為197噸。下降原因主要是2009年第一季度亞洲地區出現大規模的金條拋售。就買方而言,投資金條的需求在中國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使中國成為2009年全球唯一的亮點。
GFMS預計2009年全球生產商對沖減持黃金接近240噸。大部分的對沖減持活動來自巴利克黃金,該公司決定把對沖倉位減少到零。這使得到2009年年底,生產商持有的經過蝶塔調整的對沖倉位僅剩400噸。
2.2010年展望
GFMS預計金價在201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將繼續保持堅挺。價格的上升空間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需求將達到的規模。考慮到利率依然會維持在極低的水平,再加上政府財政赤字問題在許多國家,尤其是美國,將會越來越嚴重,宏觀背景在2010年對投資需求將繼續保持正面影響。這也意味著金價在2010年的某一刻會再創歷史新高。但是,由於金價過度依賴於私人和機構投資者的支持,一旦投資者對黃金的興趣減弱,金價極有可能受到很大影響。的確,如果沒有投資需求的支撐,黃金價格將會遠遠低於1000美元。具體來看,不考慮投資需求,黃金供需的其他因素在2010年對金價將會造成負面影響。例如,黃金首飾需求在2010年預計會進一步下降。另外,隨著全球對沖倉位已經被大幅削減,2010年生產商對沖減持的步伐會繼續放緩,因此對沖減持對金價的支撐將會進一步減弱。再看央行售金,從中長期來看,央行在黃金市場中扮演的角色將趨近於中立,這一點對金價非常有利。但就2010年而言,G FM S預計官方凈售金會有所回升,除非有央行願意購買IM F剩餘的190噸黃金,否則這將對黃金價格產生負面影響。最後,全球黃金礦山產量2010年預計將出現小幅上升,但這一變化很難對金價產生實質性的影響,尤其從中長期來看,全球黃金礦產依然會呈現下降趨勢。總體來看,基於金價在2010年極有可能再創新高,以及市場參與者將再次面對極度波動的市場環境,2010年對於黃金市場又將是精彩的一年。
Ⅵ 世界上黃金的產地主要有哪些
世界上黃金南非最多了
Ⅶ 世界黃金採金史
淘金熱與美國的「西進運動」
十九世紀初,美國展開一場向西部擴張的西進運動,一批批冒險家紛紛向太平洋西岸推進。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的消息被證實後,引發另一波的移民潮,人們放下手邊的工作湧向聖弗朗西斯科,試圖一圓淘金的夢想。
十九世紀初,美國開始了勢不可當的西進運動,使美國的邊疆從密西西比河不斷向太平洋西岸推進。一八四八年,前進到加利福尼亞的人們在這里發現了金礦,立刻引起世界的轟動,迅速形成規模空前的淘金熱,並對西進運動和美國西部的開發產生了極大的刺激。淘金熱是西進運動的一個重要內容,猶如是一幅壯麗畫卷上一個亮麗的片段。
「西進運動」的產物
加利福尼亞淘金熱與美國歷史上的西進運動有著不解之緣。它直接起源於西進運動中人們的一系列活動:首先,一八四八年在加利福尼亞發現的金礦位於新赫爾維蒂亞的薩特社區,這里地處薩克拉門托河與美利堅河的交會處,是太平洋沿岸兩個最大的美國移民早期殖民地之一,由美國移民薩特在一八四八年開始修建;其次,金礦的發現者馬歇爾正是那些征服太平洋沿岸的美國移民,他出生於資本主義發達的新澤西,在一八四四年踏上了「西進」的征途,從密蘇里遷入俄勒岡,次年定居薩特社區;復次,金礦發現點處於馬歇爾與薩特合營的鋸木場的水車引水溝,淘金熱爆發時,這里的木材加工立即解決了淘金者在生產和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其實,在這以前,在太平洋沿岸已多次發現金礦。據記載,較大的金礦發現是一八四一年在洛杉磯附近和一八四二年在南加利福尼亞。這兩次都沒有引起震撼性影響,盡管一八四二年的那次金礦發現也吸引了幾百位淘金者,但很快就無聲無息了。這是因為在一八四八年以前的幾次發現均發生於印第安人的區域,印第安人的社會還處於相當原始的狀態,他們並不懂得黃金的經濟價值。再者,當時這里的移民很少,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較低,與外界的聯系也很有限,以致發現金礦的消息傳播不出去。
然而,時至一八四八年,情況則因西進運動而大為改觀。隨著移民的不斷進入、經濟生產的持續發展以及與外界交往的愈加密切,使得發現金礦之類的事情不會再「始終是地方性的」。一八四八年一月二十四日,金礦被發現;三月十五日,聖弗朗西斯科的《加利福尼亞人報》首先刊登這一消息;五月十二日,商人布蘭納帶著金沙樣品從金礦區來到聖弗朗西斯科,使發現金礦的消息得到證實;八月十九日,一封描述這次發現的信件在美國東部紐約的《先驅報》上刊載,消息隨之幾乎傳遍了全世界。淘金熱由此開始。
西進運動不僅僅是意味著美國領土面積的擴大,更為深刻的是使商品經濟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北美得以廣泛的傳播和移植。一八四○年代,美國人在加利福尼亞的發展以及他們的思維方式、行為規范、人際關系構成了淘金熱得以如火如荼的文化背景。上述提及的鋸木場就是按照現代的經營方式運行的。根據合同,薩特為鋸木場提供必要的資金,而負責經營的馬歇爾則以四分之一的產品作為報酬,人員管理實行僱傭勞動方式。而使金礦發現的消息「最終擴大到全世界」的布蘭納是一個「冒險商人、操縱者和土地投機家」,他在加利福尼亞創辦有一系列企業,並在薩特社區設有一家「總店」。一八四八年三月,這個總店的老顧客們開始提出用黃金支付威士忌和其他商品的價錢,布蘭納馬上領悟到這次發現的意義。於是,意識到將有無限商機來臨的他立即千方百計地去籌集貨源,以滿足顧客們對其商品的需求,進而換取大量金沙。這三人的活動與關系是當時的一個社會縮影,反映出淘金熱的興起與市場經濟的刺激和調劑是相聯系的。而這種聯系是西進運動造就的。
湧向金礦發現地
在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的消息被證實後,美國沸騰,世界震撼。近在咫尺的聖弗朗西斯科最先感受到淘金熱的沖擊,「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停了業,海員把船隻拋棄在聖弗朗西斯科灣,士兵離開了他們的營房,僕人離開了他們的主人,湧向金礦發現地」;「農民們典押田宅,拓荒者放棄開墾地,工人扔下工具,公務員離開寫字台,甚至連傳教士也拋棄了他們的佈道所,紛紛前往加利福尼亞」。在一八四八年六月時,聖弗朗西斯科一半的房子已人去樓空,兩家報刊因排字工人離去和訂戶的離散而不得不停刊,連在美國海軍「安妮塔號」軍艦上也僅剩下六名水兵。這股熱潮接著席捲聖弗朗西斯科北部的俄勒岡和南部的墨西哥。在俄勒岡,僅在一八四八年夏季,就有一半的成年男子,約三千多人,拋下即將收獲的穀物南下加利福尼亞。與此同時,有四千多墨西哥人北上加利福尼亞。這年的八月十七日,梅森寫道:在加利福尼亞前往礦區的路上,由於人們都趕向礦區,特別是男子勞動力,「沿途工廠閑置在那裡,麥田任牛羊去啃食,一幢幢房屋空無人煙,農場也變得荒蕪了」。整個世界似乎都在放歌〈哦!蘇姍娜〉:「哦!加利福尼亞,那是為我安排的地方;我到薩克拉門托去啦,臉盆兒放在膝蓋上。」
成千上萬來自北美、歐洲及天涯海角的淘金者使加利福尼亞的人口猛增。一八四九年初,加利福尼亞大約有人口二萬六千人,到年底已達十一萬五千人,而且不少新近出現和形成的城鎮很快就「幾乎成了國際性的」。聖弗朗西斯科是當時世界上「發展最快的城市」,一八四八年三月只有八百一十二人,一八四九年初已接近五千人,一八五○年增至二萬五千人。
淘金熱中的華人
雖然,從一八二○年起,美國就有中國移民入境的記錄,但在一八五○年以前,華人在美國居留者可謂寥若晨星。然而,洶涌澎湃的淘金熱很快影響到中國沿海的廣東和福建等地區,其中尤以廣東的「四邑」為最。關於金山的傳聞可能是激發黃金夢的最重要的動力,相對與澳洲墨爾本被稱為「新金山」,貧窮的中國農民把聖弗朗西斯科稱為「舊金山」,這稱呼一直沿用至今,以致這已成為中國人對聖弗朗西斯科的習慣稱呼。
其他更詳細資料請查看 http://www.toedance.com.cn/a4/205724_6.html
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Ⅷ 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出口國
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出口國: 南非共和國
南非共和國(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南非因地處非洲南部而得名,素有「彩虹之國」和「黃金寶石之國」之譽。
南非是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和出口國,黃金出口額佔全部對外出口額的三分之一。但近年來因國際市場黃金價格下跌,鉑族金屬已逐漸取代黃金成為最主要的出口礦產品。南非還是世界第五大鑽石生產國,產量約佔世界的8.7%。南非德比爾斯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生產和銷售公司,總資產200億美元,其營業額一度佔世界鑽石供應市場90%的份額,目前仍控制著世界粗鑽石貿易的60%。
礦產資源豐富,現已探明儲量並開採的礦產有70餘種。黃金、鉑族金屬、錳、釩、鉻、鈦、硅鋁酸鹽的儲量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鋯居第二位,氟石、磷酸鹽居第三位,銻、鈾居第四位,煤、鑽石、鉛居第五位,鋅居第六位,鐵礦石居第九位,銅居第十三位。根據南非礦務局提供的數據,1998年已探明的礦藏儲量:黃金35877噸(佔世界總儲量的35%,下同),鉑族金屬62816噸(55.7%),錳40億噸(80%),釩1200萬噸(44.5%),蛭石8000萬噸(40%),鉻31億噸(68.3%)、硅鋁酸鹽5080萬噸(37.4%),鈾28.44萬噸(9.3%),煤553.33億噸(10.6%),鐵礦石15億噸(0.9%),鈦1.46億噸(21%),鋯1430萬噸(22.1%),氟石3600萬噸(9.6%),磷酸鹽25億噸(7.2%),銻2.5億噸(5.3%),鉛300萬噸(2.1%),鋅1500萬噸(3.4%)銅1300萬噸(2.1%)。
南非屬於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非22%,對外貿易佔全非24%,是非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自然資源豐富,是世界五大礦產國之一。金融、法律體系比較完善,通訊、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良好。礦業、製造業和農業是經濟三大支柱,深礦開采等技術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Ⅸ 金子都在什麼地方在哪可以挖到
可以去有碳酸鹽岩中的地方挖。
產於碳酸鹽岩中的佔全部伴生金總量的36 97%。通過上述研究,擴大了找礦遠景,並使儲量增加。
需要說明的是私人不能開發礦資源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九條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
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9)世界黃金供應來源擴展閱讀
黃金價數量稀少,在地球地殼中,只有十億分之三是金;海水中也含有金,但濃度極低,其十億分率只有0.1~0.2。很多人自稱能夠從海水中取得黃金,但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真正實現。到了21世紀的今天,人們仍然沒有辦法從海水裡提取出黃金。
從1880年起,南非一直是世界黃金供應的主要來源地。1970年,南非的黃金產量佔世界供應的79%,約有1000噸,但到了2007年只有272噸。中國在2007年生產了276噸黃金,取代南非成為世界最大的黃金生產國。其他主要的黃金生產國還有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及秘魯。
Ⅹ 誰知道黃金產地在哪裡
中國重要的黃金產地如下: 黑龍江省的金礦。漠河金礦和呼瑪爾河金礦歷史悠久,在清朝歷史中就有記載。70年代發現了團結溝金礦,80年代發現了老座山金礦,並已大規模開發。黑龍江有大小金礦點約400多處,其中沙金礦300多處,脈石金70餘處。黃金產量穩步增長。黑龍江省的金礦主要分布在漠河、呼瑪、愛輝、蘿北、樺南、穆棱和東寧等處,由北到南形成「金子鑲邊」,聚積區面積一般為500-2000平方公里,最大為6000平方公里。 吉林省的金礦。吉林省的樺旬縣夾皮溝金礦歷史悠久,清朝同治年間,曾有記載日得黃金500兩的記錄,盛況空前。直到現在夾皮溝的金礦仍是吉林省的重要產金之地。目前有金礦產地16處,訐有沙金和礦山金礦點150餘個,重要的黃金產地有二道旬子、集安縣金廠溝、雙河鎮、夾皮溝、海溝、金城洞金礦、通化、鵓鴿砬子金礦、刺狷溝金礦和琿春河沙金礦等。 遼寧省金礦。遼寧省的黃金開采歷史悠久,全省有採金礦點200餘處。主要分布在遼東和遼西一帶。在靠近內蒙的昭烏達盟處,也有黃金出產,重要的大型黃金產地有五龍、四道溝、金廠溝梁等處,中小型金礦有北票、二道溝、寇半溝毛家莊、奈林溝等多處。 河北省金礦。該省的采礦歷史可上溯到隋唐時代,明清時河北省的黃金開采已頗具規模。全省的金礦主要在承德、唐山、張家口等地,共有採金礦點530多處,分布在7個地區的32個具內。特點是礦點多分散,且規模小。 山東省金礦。該省金礦開采至少可追溯到北宋時代。目前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之一。黃金的總產值、產量、利潤、創外匯和黃金儲量,均居全國首位。國家投資新建和改建的焦家、新城、沂南、乳山四個大中型礦山,為山東省的黃金生產展示了良好的前景。現在,在全國10個重點金礦中,山東省就佔5個,其中有馳名中外的招遠金礦和三山島金礦。近幾年,山東省的群眾採金事業也發展很快,有煙台、臨沂等地區的採金礦點250多處。山東省的黃金主要集中在膠東半島的招遠――掖縣一帶,產地較為集中,易於大規模開采。 山西省的金礦。該省金礦至少可追溯到元代。19世紀30年代,僅山西代縣張寺溝一地,淘金者就有約2萬人。山西省的金礦生產採用國營和民采相結合的方式,其中以民采為主。令人矚目的是,山西省的大塊自然金較多,從幾十克到70兩不等。目前該省至少有採金礦點85處,主要分布在恆山、五台山、狐堰山、塔兒山和中條山等地區。 陝西省的金礦。秦嶺之南、漢江兩岸是陝西省的黃金寶地。早在唐朝就已被列為貢金之地。地處陝西和河南交界的小柔嶺金礦,是一個特大型金礦。在恆口盆地也有一個大型沙金礦,品位穩定,埋藏淺,易於開采。同時在恆口沙金礦兩端又發現了兩個中型沙金礦。漢中盆地簡直就是一個聚寶盆。目前又在漢中的陽平關發現了陽平關大金礦,礦體品位高而穩定,經濟價值和開采價值都極佳。 湖南省的金礦。湖南省的金礦開采比其他省都早,東周時期已有記載。古代的淘金場在衡陽以西燕水兩岸,連綿達數十公里,在洪羅廟、隆古堂一帶 ,古採金井竟有1000多個。湖南的金礦,經過2000餘年的開采,淺部高礦已經基本上開發殆盡,但地下的黃金資源仍然十分豐富。全省的伴生金礦有數十處,適於綜合開采。含金石熒脈,集中分布在湘中、湘東和湘西三個構造隆地區。 除上述產地外,還有四川、浙江、新疆、青海、內蒙、廣西、河南、台灣等黃金產量也相當可觀。答案補充 我國產黃金的前十個省:山東、河南、福建、內蒙古、湖南、陝西、新疆、貴州、甘肅、吉林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