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季節是大豆期貨的低谷主要什麼因素影響
如何分析農產品期貨的季節性行情
農產品的共性就是具有固定的一年一度的播種、生長和收獲季節性周期,也恰恰是農產品這種特有的季節性供求關系變化使得其價格波動在每年的一些特定時期內同向運動的趨勢性十分明顯。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根據這種季節性特徵把農產品走勢大體分為:播種生長階段、收獲季節、銷售淡季和銷售旺季等幾個不同階段。又因為期貨價格是現貨價格的指引,它們的基本面影響因素是一致的,走勢基本是聯動的,因此,下面我們以幾個品種為例,從季節性影響因素這個角度分別對其期貨價格走勢進行對比分析:
首先拿大豆品種來說,根據自然規律從每年的4月開始,北半球的大豆主產國開始播種,當年9月份開始收割。從10月份開始,南半球的大豆主產國又開始播種,次年4、5月份收割。從這一種植生長周期可以總結出,每年的7、8月份屬於全球大豆的供應淡季,大豆青黃不接,消費需求旺盛,因此價格多是高企;而每年的11月份左右是全球大豆的供應旺季,現貨供應充足,價格多處年內低谷,這一規律從上圖CBOT大豆行情長期走勢中不難得到驗證。
仔細觀察以上CBOT和DCE大豆近年來季節性走勢圖,首先我們可發現,國內外大豆價格的相關性很強,糾其原因主要是:2000年以來人們膳食結構的調整使得我國大豆需求激增,國產大豆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消費。加之進口大豆出油率高,使得進口大豆數量出現大幅增長,導致國內外大豆價格走勢聯動性增強;其次,我們還可以發現:2000年至今,每年因季節性而形成的的階段性高點多出現在5月-8月,主要是因為每年3-5月是銷售旺季,而7、8月份又是供應淡季,這樣高點出現在這期間就不足為奇;9-11月份進入大豆收獲季節,受供應壓力影響價格多處年內低點,產量確定後,隨著消費的增加,庫存的減少,價格有開始抬頭趨漲。不過,每年二月份多是過節時期,市場交投清淡,穀物價格通常盤跌。這些規律都很好驗證了大豆價格的季節性波動趨勢。目前正處於8月份,正是供應淡季,又由於目前國內大豆主產區黑龍江省嚴重乾旱,國內大豆減產基本定局,而美國大豆產區近期天氣也是十分炎熱乾燥,大豆天氣行情再度顯現,在大豆收獲季節來臨前,有望走出一波上漲行情。因此依據這一特點可以估計在9--11月份供應壓力前大豆可能會形成一個短期高點。
接著再看玉米品種,玉米與大豆的生長周期相差無幾,從上圖可發現玉米最明顯的特徵是仲夏到收獲期間價格多是走跌。由於新年度玉米產量不確定性的影響,7月份的價格往往達到年內最高價格。即使在7月份中期之前價格開始跌落的年份,如果收獲前景可觀,價格仍可持續走低。每年10月正值收獲季節,由於大量玉米集中上市,市場供應壓力最大,價格往往會跌到一年中的最低水平。而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持續不斷的消費,玉米庫存量也越來越少,而價格也隨著變化。農業部前期發布的《農業生物質能產業發展規劃(2007~2015 年)》(以下稱《規劃》),提出今後一個時期,我國農業生物質能產業要按照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積極發展農作物秸稈固化成型和氣化燃料,適度發展能源作物的發展戰略,因地制宜地確定發展重點和產業布局。這對前期國內利用玉米發展燃料乙醇的炒做潑了一盆冷水,玉米期價也因此 從1700元/噸上方連續回落至1500元/噸以下。由於過渡打壓後,近期的東北農作物用地發生乾旱災害,導致玉米期價產生了"反季節"的上漲行情,但於8月10日將有"吉林省2007年輪換地方儲備糧競價銷售交易會",屆時將銷售輪出省級儲備玉米10萬噸,這對於玉米期價將是一個壓力。在供應季節來臨前玉米產生大幅度反彈的行情較小,上漲空間有限。
最後轉到國內外小麥品種上,以北半球冬小麥為例,其播種時間為10月上旬(寒露後)至下旬,收獲期在5月下旬至6月初。小麥有兩個明顯的季節傾向:其中之一就是冬末到收獲季節來臨之前的春季這一時期慣於下跌。多數年景,小麥價格在1、2月份因資金回攏影響都會經歷季節性疲弱期。又因每年冬麥上市後的7月份一般為小麥的供應旺季,價格多處年內最低點;另一個趨勢就是從收獲季節的低點到秋季或者冬初小麥消費逐漸進入旺季,價格傾向於上漲,春節左右因消費帶動價格到達年內高點。在今年的六、七月份新麥集中上市壓力下,強麥期價產生了一個季節性低點,隨後變於七月底產生了強勁的上漲。
綜觀以上三個品種的季節性因素對價格變化的長期影響作用,盡管活躍的期貨交易可以削弱較明顯的價格運動趨勢,但特定時節的價格同向波動趨勢仍然十分明顯。從中我們可以總結出:農產品的價格趨勢主要是受供給和需求兩個基本面因素影響。而農產品的生長周期又是有季節性的,這樣每年從作物播種到收獲前夕,由於舊年度作物的庫存量與新年度作物的產量存在不確定性,作為具有預測效應的期貨交易往往容易隨著市場對天氣、病蟲害等因素的炒作而大幅波動;其後隨著收獲季節到來農產品每個品種的新年度產量情況逐漸明了,必然市場就開始面臨季節性的供應壓力,若是豐產年頭供應壓力則最重,價格也最弱。若是減產年頭則價格很容易走出反季節性上漲行情;新糧上市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期貨價格對需求、庫存等因素的反應越來越敏感,其趨勢性也越來越明顯,尤其進入消費旺季,市場的供需矛盾不斷得到深化,此時市場人氣越來越旺,持倉量迅速增加,期貨價格往往最強,當然其中也不乏對新概念題材的炒作。因此,季節性因素是我們在制定農產品操作計劃時應該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們分析上述幾個品種價格的季節性走勢是建立在對各品種長期數據統計的基礎之上的,盡管其整體體現出了農產品由供求主導的季節規律性,但其中不時也存在偶然現象。例如2003年大豆收獲季節的反季節上漲,主要是由於當時中國大量進口美豆,而恰恰美豆又大幅減產,一時間美國大豆庫存消費比創20幾年來歷史新低,處於那種供求嚴重失衡狀態,市場充滿了對未來供不應求的預期,季節性收獲壓力完全被抹煞,導致價格在收獲季節一路狂飆。此外,一些國家的政治、經濟等突發因素,還有一些新概念題材的影響也容易導致價格的反季節性走勢。這就提醒我們,在分析相關農產品走勢時,也不能只簡單地依據其季節性走勢來操作,其他階段性的因素也需要時時加以關注並能做出客觀評估。
總之,在世界范圍大的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農產品的季節性特徵表現突出,當大的供求面嚴重失衡時,季節性特徵往往容易被淹沒,價格很容易走出反季節性行情。季節性特徵是農產品的固有屬性,進行季節性分析可以為我們提供價格短期內的發展趨勢,但要把握其長期走勢還必須同時兼顧其它大供求面的影響因素。
2. 大豆期貨價格走勢與豆粕一致嗎
不完全一致,大豆主要是用來做油的,大豆的產品覺得了豆粕的產品,所以也是有一定的相關性的!
3. 如何從供求存三方面分析我國大豆的期貨走勢
供給就從國內產量,進口量來算,出口基本沒有了,所以可以不計.需求,就看壓榨量,使用量,消費量.存不好說,中國統計很不健全,所屬中國現在有多少豆子誰也不知道,美國就可以定期公布大豆的庫存.
4. 大豆期貨歷史數據
答:大連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貨合約的標的物是黃大豆。 2002年3月,由於國家轉基因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進口大豆暫時無法參與期貨交割,為此,大商所對大豆合約進行拆分,把合約拆分為以食用品質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物的黃大豆1號期貨合約和以榨油品質轉基因、非轉基因大豆為標的物的黃大豆2號期貨合約。近年來,隨著我國榨油業發展迅速,榨油用大豆已成為我國大豆市場的主流品種,其生產、流通和加工都具有相當規模,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
5. 現在到過年這段時間大豆期貨的價格走勢可以說下為什麼更好!
從技術面來看 9月到現在做了一個W底 且第二個底部比第一個底部高 表明空方力量薄弱 後市可能會走強 從基本面來看 9月10月是大豆的收獲期 而因為供給大於需求的原因 導致9月10月大豆價格的走低 隨著年末大豆的消耗 供給將逐步減少 而年末需求量可能會加大 從基本面也可以找到走強的理由 所以我個人認為大豆價格是會走高的 4900一線是壓力 4230是支撐 個人愚見 僅供參考
6. 投資國內期貨大豆的價格怎麼去判斷趨勢
從基本面來講,影響大豆價格的一些主要因素:
國內大豆的供需狀況: 產量和進口量。國內大豆的產區主要集中在東北及內蒙古的春大豆產區,黃淮流域的夏大豆產區,長江流域的夏大豆產區等。
消費量和出口量。國內大豆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國內出口量僅佔世界總量的2%。
國際大豆的供需狀況:世界大豆主產國分別為美國,巴西,阿根廷和中國。從出口狀況來看,美國的大豆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出口量位居第二和第三位。
大豆的季節性供應。南美和美國的大豆交替供應著全球市場。
主產國的政策,主要消費國的政策對大豆價格的影響。
7. 大豆期貨價格行情走勢圖
大豆期貨價格行情走勢圖具體可前往東方財富查看。今日大豆價格實時大豆價格行情大連商品交易所,人民幣元/噸 5865.00 -24.00 -0.407% 今開:5897.00 昨結:5889.00 最高:5897.00 最低:5864.00。
現在大豆的價格已經發生了變化,隨著大豆密集拍賣之後,拍賣降溫的效果終於顯露出來,最近幾拍大豆流拍現象增多,不再出現高溢價、高成交的情況。 雖然跟地理位置、糧源質量有一定關系,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對於4900元/噸的起拍價格,市場已經不太接受了,對於後市不再那麼樂觀。所以總的來看大豆整體趨勢將呈現「降溫下跌」情況,畢竟大豆高價拍賣流拍,就表明市場對於這個價格不太認可。同時也反應出連續的拍賣對於價格的作用非常明顯,讓大豆市場降溫的目的也已經達到。尤其是還關繫到進口大豆方面,大豆和玉米不一樣,受進口的影響非常大,其中的變數就比玉米要多很多。
整體來看,大豆降溫下跌已經基本定型,貿易商捂糧惜售的情況也有所緩解,開始積極出貨鎖定利潤。 芮大叔認為這樣其實也並不是壞事,因為如果大豆越囤越多,而市場上缺糧著急,這是一種不健康的表現,只有回歸到正規,才能對於秋糧有真正的指導意義,也不容易出現大漲、大跌劇烈波動的情況! 目前大豆面臨到3個狀況:
1、南方缺糧,卻收不到糧,南方新季大豆還沒上市,本地沒糧源,從北方運輸成本太高;
2、報價混亂,一天一個價,北方之前囤糧的貿易商也開啟了「拋售浪潮」,但由於收購的成本不同、心理價位不同,報價也是特別混亂;
3、大豆拍賣加速,供應量增加,大豆降溫明顯;
當前大豆價格已保持平穩運行,且目前市場收購困難,走貨緩慢,疫情影響,導致大豆出現滯銷情況,壓價大豆是為了增加大豆種植利潤,但可以預見的是,進口大豆可能會出現滯銷現象。另外,後期大豆的供求主要由品質發展決定,不少企業商家也表示通過觀察年後大豆市場行情的變化,對於社會需求量影響較大的大豆,可以推遲銷售,而且這樣一個生產的大豆利潤也會很高。
操作環境:華為榮耀V20harmonyos2.0.0
東方財富9.7.6
8. 大豆期貨行情走勢圖
沖天牛為你解答:
暫時維持高位橫盤震盪的行情,望採納!!
9. 大豆期貨行情怎麼看
交易商獲利了結,CBOT大豆期貨2日收跌。
5月大豆收盤1462.25美分,跌22.25美分,高專點1522美分,低點1506美分。屬
11月大豆收盤1198美分,跌9.25美分,高點1307美分,低點1288美分。
交易商預計,如果天氣狀況良好,大豆單產或將達到44蒲式耳/英畝,去年43.3蒲式耳/英畝,期末庫存預計近3.3萬蒲式耳,庫存使用比9.9%。如果單產創歷史紀錄,達到44.7蒲式耳/英畝,期末庫存預計近3.87億蒲式耳,如果單產和去年持平,期末庫存仍將漲至2.74億蒲式耳。
交易商預計周大豆出口銷售量舊作近10萬噸,新作45萬噸。豆粕出口銷售量預計近15萬噸。
5月豆粕收盤476.5美元/短噸,跌6.2美元,高點456.7美元,低點449.3美元。
5月豆油收盤40.85美分/磅,跌0.55美分,高點48.5美分,低點47.8美分。
10. 大豆期貨今日價格
2020年8月3日,最新大豆期貨價格行情如下:
1、黃豆一號主力:開盤價4756元/噸 ,昨收價4759元/噸;
2、黃豆一號2009:開盤價4756元/噸,昨收價4759元/噸;
3、黃豆一號2011:開盤價4341元/噸,昨收價4340元/噸。
溫馨提示:
1、由於市場行情實時變動,此數據僅供參考,具體以您交易時實際的行情價格為准。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0-08-07,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車主貸] 有車就能貸,最高50萬
https://b.pingan.com.cn/station/activity/loan/qr-carloan/loantrust.html?source=sa0000632&outerSource=bdzdhhr_zscd&outerid=ou0000250&cid=bdzdhhr_zscd&downapp_id=AM00100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