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碳酸二甲酯國內生產能力
中國碳酸二甲酯市場調查報告(專項)
報告簡介
《中國碳酸二甲酯項目市場調查報告(專項)》系統全面的調研了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的市場宏觀環境情況、行業發展情況、市場供需情況、企業競爭力情況、產品品牌價值情況等,旨在為咨詢者提供專項產品的市場信息,以供咨詢者投資、經營決策過程中進行參考。
《中國碳酸二甲酯項目市場調查報告(專項)》以產品微觀部分作為調研重點,採用縱向分析和橫向對比相結合的方法,分別對XX產品的國內外生產消費情況、原材料市場情況、產品技術情況、產品市場競爭情況、重點企業發展情況、產品品牌價值以及產品營銷策略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調研分析。
在數據處理方面,報告以企業調研數據和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進出口數據為基礎數據,為保證報告的翔實、准確可靠、數據之間具有可比性,報告對統計樣本數據進行必要的篩選、分組,將宏觀樣本數據、微觀樣本數據緊密結合,並採用定量分析為主(包括經濟統計模型的應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深入挖掘數據蘊含的內在規律和潛在信息。同時採用統計圖表等多種形式將分析結果清晰、直觀的展現出來,多方位、多角度為咨詢者提供了系統完整的參考信息,同時也增加了報告研究結論的客觀性和可靠性。
通過《中國碳酸二甲酯項目市場調查報告(專項)》,生產企業及投資機構將充分了解產品市場、原材料供應、銷售方式、有效客戶和潛在客戶提供了詳實信息,為研究競爭對手的市場定位,產品特徵、產品定價、營銷模式、銷售網路和企業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
單 位:北京中經縱橫經濟研究院
地 址:北京市西四環南路(總部基地)時代財富天地10層
郵政編碼:100070
聯 系 人:杜小凡 劉莉 馬琳琳
聯系電話:010-58090266 58090277 58090288 58090299
傳 真:010-58090211
郵 箱:[email protected]
報告目錄
第一章 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專項調查方法介紹
第一節 調研方式及方法
第二節 市場規模統計范疇
第三節 市場預測模型
第二章 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市場環境深度調研
第一節 國際經濟環境
第二節 國內宏觀經濟環境
一、GDP增長分析
二、投資、消費、進出口分析
三、行業與宏觀經濟周期相關性分析
第三節 產業政策分析
第四節 產品所屬行業概況
一、行業相關定義及分類
二、行業基本屬性
三、行業發展歷程
第三章 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生產深度調查
第一節 產品生產概況
一、市場生產規模調查
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總產量
品種
二、細分產品生產結構調查
產品種類 產量分額
產品1
產品2
產品3
產品4
……
三、生產區域結構調查
序號 地區
百分比(%)
1
**省
2
**省
3
**省
4
**省
5
……
第二節 擬在建項目調查
項目名稱 項目所在地區
項目產能
1
**省
2
**省
3
**省
4
**省
5
……
第三節 產品產量預測
第四節 中經縱橫綜合分析評價
第四章 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消費深度調查
第一節 產品需求概況
一、市場需求規模調查
年份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總需求量
品種
二、細分產品需求結構調查
產品種類 需求量分額
產品1
產品2
產品3
產品4
……
三、需求區域結構調查
序號 地區
百分比(%)
1
**省
2
**省
3
**省
4
**省
5
……
第二節 國外市場需求調查
一、國外市場需求規模調查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總需求量
備注
二、國外需求區域結構調查
序號 地區
百分比(%)
1
2
3
4
5
第三節 進出口量值
第四節 產品應用行業調查
一、產品應用行業生產情況調查
應用行業 產品實際消費量
1
2
3
4
5
二、應用行業產品需求情況調查
應用行業 產品潛在需求量
1
2
3
4
5
三、應用行業發展趨勢及對產品影響
1、短期影響
2、長期影響
四、應用行業產品消費量預測
第五節 產品消費者行為調查
一、消費者構成調查
二、消費者購買動機調查
三、消費者購買習慣調查
第六節 中經縱橫綜合分析評價
第五章 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原材料市場調查
第一節 產品原材料生產情況調查
一、產品原材料生產規模調查
年份 產量
增幅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二、產品生產區域結構調查
序號 地區
百分比(%)
1
**省
2
**省
3
**省
4
**省
5
……
三、產品原材料生產規模預測
第二節 產品原材料價格走勢調查
一、產品原材料歷年價格調查
年份 價格
增幅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二、產品原材料走勢預測
年份 原材料種類
價格
2009年
2010年
2012年
2015年
三、產品原材料走勢對企業影響
1、短期影響
2、長期影響
3、產品原材料成本敏感度
第三節 產品原材料對應策略
第六章 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技術深度調查
第一節 國內市場最新技術運用狀況
第二節 國際市場最新技術運用狀況
第三節 國內技術市場區域優勢
第四節 新項目投資推薦區域(或省市)(CMRN 中經縱橫建議)
第七章 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市場競爭深度調研
第一節 企業市場結構分析
一、市場集中度分析
1、行業集中率(CRn)
2、赫爾芬達爾—赫希曼指數(HHI)
3、影響市場集中度因素分析
二、產品市場進入壁壘調研
1、進入壁壘分類
2、進入壁壘分析
第二節 區域市場結構分析
一、省、市集中度分析
二、區域集中度分析
第三節 生產商價格控制能力調研
第四節 生產商對供應商談判能力調研
第五節 重點企業競爭戰略調研
第八章 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重點企業深度調研
第一節 產品主要生產企業排名情況調查
序號 生產商
生產能力
實際產量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1
企業A
2
企業B
3
企業C
4
企業D
5
企業E
6
……
第二節 產品主要生產企業基本情況調查
企業A基本情況調查(1)
公司名稱 所屬地區
主營范圍
聯系方式
暢銷產品
型號
市場定位
產品1
產品2
……
企業A基本情況調查(2)
暢銷產品
型號
市場定位
產品1
產品2
……
企業B基本情況調查
同上
第三節 重點企業研發能力調查及分析
一、各企業研發中心概況
企業名稱 部門名稱
人員編制情況
簡介
企業A
企業B
……
二、各企業新產品研發周期
企業名稱 產品平均研發周期
企業A
企業B
……
三、各企業品牌產品在行業市場的領先技術和優勢
品牌產品
優勢
企業A
產品1
產品2
產品3
企業B
產品1
產品2
……
第四節 產品主要生產企業主營業務情況調查
一、企業A主營業務情況調查
1、企業A主營產品調查
產品名稱 規格
產品出廠價
年產量
產品1
產品2
產品3
產品4
……
2、企業A主營產品銷售區域調查
產品名稱 銷售地區
所屬行業
產品1
產品2
產品3
產品4
……
3、企業A主營產品銷售情況調查
產品名稱 銷售收入
同比增長
銷售成本
同比增長
毛利率
同比增長
產品1
產品2
產品3
產品4
……
二、企業B主營業務情況調查
同上
第五節 產品主要生產企業產品生產成本情況調查
一、企業A產品生產成本調查
1、企業A產品生產成本調查
產品名稱 原材料成本
生產成本
人員成本
管理費用
產品1
產品2
……
2、企業A產品原材料來源情況調查
產品名稱 主要原材料名稱
原材料價格
原材料運輸費用
原材料的產地
產品1
產品2
……
二、企業B產品生產成本調查
同上
第六節 產品主要生產企業財務情況調查
一、企業A財務情況調查
1、財務指標調查
指標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銷售凈利率(%)
凈資產收益率
主營收入同比增長(%)
凈利潤同比增長(%)
主營收入環比增長(%)
凈利潤環比增長(%)
2、利潤表摘要
指標 03年
04年
05年
06年
07年
08年
營業收入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營業利潤
利潤總額
凈利潤
二、企業B財務情況調查
同上
第七節 產品主要生產企業盈利預期調查
一、企業A盈利預期調查
2007A
2008E
2009E
2010E
主營成本
主營收入
凈利潤
二、企業B盈利預期調查
同上
第八節 發展建議
第九章 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品牌價值調查
第一節 行業品牌主要產品調查
第二節 品牌競爭度及市場佔有率調查
第三節 品牌忠誠度調查
第四節 品牌滿意度調查
第十章 碳酸二甲酯項目產品營銷策略調研
第一節 銷售組織及結構調查分析
一、主要銷售模式分析
二、主要銷售組織架構分析
三、主要銷售戰略規劃分析
第二節 銷售區域調查分析
一、主要產品品種銷售區域分布
二、新產品銷售區域分布預測
第三節 品牌策略分析
第十一章 產品投資前景分析
第一節 產品投資機會
第二節 產品投資風險
第三節 產品投資收益預測
第四節 產品投資熱點及未來投資方向
第十二章 未來五年市場前景預測
第一節 未來五年市場發展趨勢
一、產品發展趨勢
二、價格變化趨勢
三、用戶需求趨勢
第二節 未來五年市場前景預測
一、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二、產品市場結構
三、渠道市場結構
四、市場供需情況預測
五、市場前景展望分析
第十三章 業內專家觀點與結論
第一節 報告主要結論
第二節 中經縱橫建議
DMC生產工藝的突破為我國醫葯化工市場帶來巨大空間
日期:2004-5-11
一種用於甲基化、羰基化試劑、燃油添加劑和溶劑的綠色化工原料--碳酸二甲酯,隨著其生產工藝的突破,應用日益廣泛,為我國醫葯化工業經濟增長帶來巨大市場空間。專家預言,這將有效推進我國醫葯化工業「綠色」生產步伐,並帶動高分子合成、有機化工、精細化工、醫葯農葯和環保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前景廣闊。 碳酸二甲酯,簡稱DMC,是一種基礎有機化學原料,主要用於醫葯化工產品的甲基化、羰基化反應和合成,具有低毒、氧含量高、相溶性好等特點,1992年在歐洲作為非毒性物質注冊登記,被稱為面向二十一世紀綠色有機化學品。目前國際上碳酸二甲酯的生產工藝有光氣法、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法、甲醇氣相氧化羰基合成法和酯交換法等,其中具有工業意義的工藝路線主要有兩種:一是以義大利ENICHEM公司為代表的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法,即煤化路線;二是以美國TEXACO公司為代表的酯交換法,即石化路線。 我國碳酸二甲酯的生產工藝主要採用光合法和酯交換法,其中光氣法雖能實現工業化生產,但存在工藝復雜、原料劇毒、副產物鹽酸腐蝕性強、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生產成本較高,不宜推廣;酯交換法由於原料來源困難,生產成本也很高,發展面臨嚴重製約。目前,國內以唐山朝陽化工總廠為代表的10多家企業採用的主要是上述兩種生產工藝,年生產能力約4萬噸,實際產量僅2萬噸,且大部分出口國際市場,遠遠不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為解決這一技術「瓶頸」,近年來,結合甲醇資源豐富的優勢,我國堅持走煤化路線,重點對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法的研究開發進行聯合攻關,並將其列入國家「九五」重點攻關項目和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2002年8月,由湖北興發集團、華中科技大學等單位聯合承擔的國家重點工業性試驗項目--年產4000噸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項目正式通過國家驗收,取得了我國碳酸二甲酯生產工藝的重大突破。今年6月底,隨著該項目建成投產,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將進入工業化生產,我國碳酸二甲酯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據湖北興發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與傳統的光氣法、酯交換法工藝技術相比,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法的最大特點是,原料(主要是甲醇、一氧化碳、氧氣等)價廉、易得,生產清潔化程度高,成本低,適合大規模生產。特別是隨著近年來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無三廢、清潔工藝和綠色產品日益受到人們重視,醫葯化學工業中劇毒、高污染化學品的生產與使用越來越受到制約,甲醇液相氧化羰基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生態效益顯著,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專家介紹,作為一種綠色有機化學原料,碳酸二甲酯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不僅可替代硫酸二甲酯作甲基化試劑,替代光氣作羰基化試劑,用於農葯、醫葯中間體的合成,以及光電、油脂、香料、染料、塑料、殺蟲劑、除草劑等產品的生產,而且由於氧含量高、相溶性好,可用作低毒溶劑和燃油添加劑,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市場潛力巨大。 一方面,出口市場空間巨大。隨著我國碳酸二甲酯生產工藝取得突破,有著豐富原材料資源和勞動力成本優勢的我國碳酸二甲酯市場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期,生產規模不斷擴大,成本不斷降低,對資源匱乏和勞動力成本昂貴的日本、義大利等世界主要碳酸二甲酯生產國形成強烈沖擊,出口市場空間擴大。受此影響,日本一些生產廠家已被迫停產或減產,使用碳酸二甲酯的廠家開始轉向我國采購。以唐山朝陽化工總廠為例,自1996年建成第一套年產4000噸碳酸二甲酯生產裝置,近年來通過先後兩次擴產,生產規模迅速提高,目前產品80%出口到日、韓、美等國,國際市場銷量持續增長。資料顯示,目前國際市場碳酸二甲酯的市場缺口約在5萬噸左右。 另一方面,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迅速增長。在國內,隨著醫葯化工企業治污壓力的增大,碳酸二甲酯已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廠家的重視,產品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投資和消費市場顯著放大。市場信息顯示,僅在制葯行業,為提高生產過程的清潔性和安全性,過去近5年國內新上的20多家制葯廠都已選擇使用碳酸二甲酯作甲基化劑、羰基化劑及溶劑等;同時,國內近期擬上千噸級以上碳酸二甲酯生產線廠家已達30多家。專家認為,今後幾年,我國碳酸二甲酯投資和消費將進入高峰期,其中80%以上集中在醫葯和農葯行業。專家預測,今年我國碳酸二甲酯市場需求量將超過3萬噸,比上一年增長50%;到2005年,國內市場需求量將達4.5萬噸,呈快速增長之勢。
碳酸二甲酯
碳酸二甲酯
1、 概述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 簡稱DMC)是一個「綠色」無害化工基礎原料,在常溫下為無色液體,沸點90.1度,熔點4度,密度1.069g/cm3,微溶於水,但可以與醇、醚、酮等幾乎所有的有機溶劑混溶。無毒、對金屬無腐蝕性。
眾所周知,硫酸二甲酯(DMS)、光氣(COCl2)兩種有機化工產品是重要的甲基化和羰基化試劑。在農業、醫葯、聚氨酯、有機合成等行業有廣泛的用途。但這兩種產品均是劇毒品,隨著人類對於賴以生存的地球環保問題的重視,急需開發一種新的低毒或無毒代用品,DMC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
DMC除了代替DMS和COCl2作甲基化或羰基化試劑外,它也是生產氨基甲酸酯、異氰酸酯、聚碳酸酯的重要化工原料,還發現它添加在燃料油中,能提高油品辛烷值,減少廢氣污染。這又為DMC的推廣應用增加新領域。
2生產方法
DMC工業生產的方法主要是甲醇和光氣反應的兩步法。它工藝復雜,操作周期長、原料光氣劇毒,污染環境,安全性差,大量副產品HCl腐蝕設備管道,且產品含氯量高,正逐漸被非光氣法取代。80年代義大利、美國、日本等國相繼發明了非光氣的甲醇液相、氣相和常壓非均相氧化羰基化合成DMC的路線,並分別建成了工業生產裝置
最近美國Texaco公司開發成功由環氧乙烷(EO),CO2和甲醇為原料經酯交換技術聯產DMC和乙二醇(EG)方法,應分兩步進行,先由EO與CO2生成碳酸乙烯酯,然後碳酸乙烯酯與甲醇進行酯基轉換,產出DMC和EG.
此路線工藝投資節省,DMC生產成本可與其它各種方法競爭,但目前碳酸乙烯酯產量不大。所以尚未見用此方法生產DMC的工業裝置投產。
估計國外DMC生產能力約35500噸/年。
3國內DMC生產和科研開發概況
國內有上海吳淞化工廠、江蘇吳縣農葯廠、重慶長風化工廠、遼寧阜新有機化工廠和亞太農用化學(集團)公司上海東風化工廠光氣法生產DMC。產能合計2300噸/年,每年實際產量約1000噸。
從80年代起,國內也非常重視非光氣制DMC的開發,原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西南化工研究院、中科院福州物質結構所、浙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中理工大學等科研院校分別就甲醇氧化羰化法、酯交換法開展了研究和開發工作,並相應取得中試成果和進行工業裝置試驗。中石化集團已經對浙江大學和華東理科大學合作研製開發的由環氧丙烷與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丙烯酯,然後與甲醇酯交換生成DMC和1.2丙二醇的工業試驗進行了鑒定,目前一定規模的基礎設計和工程設計正在進行中。
4國內市場前景
DMC是「綠色」的無毒性化工基礎原料,是硫酸二甲酯的最好替代品。尤其隨著國內聚碳酸酯的發展。用非光氣法的DMC與苯酚生產碳酸二苯酯,再與雙酚-A酯交換生產聚碳酸酯的非光氣工藝的應用和發展,必須給DMC帶來巨大的需求量。
目前國內DMC消費量已在3000噸/年,不足部分全靠進口量彌補。資料預計2000年需求量增至10000噸,進口量相應猛增。美國市場DMC(純度99.6%)價格約3100美元/噸摺合人民幣約27000元/年。國產DMC(純度95%)價格17000-19000元/噸,精製DMC則售價為23000元/噸。
碳酸二甲酯市場概況
發布時間:2004-7-19 0:00:00 文章來源:
目前國外DMC的生產能力約17萬噸/年,年產量不足10萬噸,主要的生產企業十幾家,包括GE(通用電氣公司)、Enichem Synthesis SPA(義大利)、Bayer(德國)、BASF、日本的三菱和宇部等,全球大約70%的DMC產能集中在美國、西歐、日本這3個發達國家和地區中。其用途分布為:聚碳酸酯約佔56.1%、醫葯約佔22.5 %。世界每年DMC市場需求量約為15~20萬噸。從市場發展來看,今後DMC取代光氣作為合成聚碳酸酯的原料市場應用可觀,預計未來聚碳酸酯對DMC的需求將持續增長;DMC替代光氣合成異氰酸酯、聚氨基甲酸酯及用作醫葯中間體等方面的應用也會進一步擴大;DMC作為燃料添加劑可獲得與MTBE相近的調和效果,且DMC在氧含量上占優勢,能促進燃料的充分燃燒,減少尾氣排放量,所以DMC取代MTBE用作汽油添加劑有一定的市場潛力。據預測,到2006年世界DMC的市場需求量約為35~40萬噸。
目前,我國DMC生產企業約有20多家,總產能約為8萬噸/年,酯交換法是我國DMC工業生產主要方法。擁有萬噸級產能的企業有:安徽銅陵金泰化工有限公司(1.2萬噸/年)遼寧錦西天然氣化工有限公司(1萬噸/年)、遼寧錦西煉油廠(1萬噸/年)、山東石大勝華化工股份公司(1萬噸/年)和山東東營海科化學工業有限公司(1萬噸/年),其它裝置產能較小。2003年我國DMC生產企業在國內的銷售量不超過1萬噸,加上出口到日本、美國等的2萬噸,實際產量遠遠小於產能,其主要原因一是國內DMC應用領域窄,二是DMC生產成本偏高,價格缺乏競爭力,從而影響了市場對DMC的需求。
綜上,DMC作為頗受青睞的綠色有機化工產品,隨著應用領域的日益拓寬,全球DMC產能和質量將進一步提升。在具體選擇採用何種工藝建廠時,應結合具體情況,從投資費用、生產成本、技術可行性以及市場等方面加以綜合考慮。酯交換可以從技術設備完全實現國產化,而且用酯交換法可聯產市場緊缺的丙二醇。實際上國內DMC裝置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利用副產丙二醇獲得經濟效益,因而酯交換法在目前仍具有相當發展潛力。
從長遠發展角度來看,國內應重點開發氣相法甲醇氧化羰基化工藝和尿素甲醇工藝,而且還應形成自主知識產權,這樣才能使我國DMC生產技術進入世界先進行業,國產DMC產品更容易進入國際市場。有關報道稱,上海氯鹼公司已與Bayer公司簽署了一份建一套10萬噸/年聚碳酸酯的協議,其中包括3.5萬噸/年甲醇氧化羰基化DMC裝置,所以開發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甲醇氧化羰基化工藝迫在眉睫。未來我國DMC工業的發展前景將繼續看好。2009亞太化工展會議專刊,第63屆中國國際原料葯/中間體/包裝/設備秋季交易會會議專刊火爆招商中,七日訊會議專刊幫助你在展會中勝人一籌,專刊咨詢熱線:025-83323866。自己找吧
㈡ 鋰鹽現貨價格與股票價格走勢對照表
摘要 8月12日午間收盤分析,鋰鹽概念報跌,江特電機領跌,盛新鋰能、西藏礦業、雅化集團、天齊鋰業等跟跌。鋰鹽上市公司有:
㈢ 油漆稀釋劑中用什麼可以代替碳酸二甲酯要價格低且味道好的
乙二醇醚類
或者
二乙二醇醚類
㈣ 碳酸二甲酯有什麼危害
1.不穩定,遇明火、高熱易燃。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2.雖說微毒,也對身體健康有危害:
吸入、攝入或經皮膚吸收後對身體可能有害。本品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其蒸氣或煙霧對眼睛、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3.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應特別注意對水體的污染。
㈤ 碳酸二甲酯的經濟分析
156.5 kt/a碳酸乙烯酯和150 kt/a碳酸二甲酯的總投資和總成本見表4。
表4 項目總投資和使用總成本
百萬美元 項目 碳酸乙烯酯 碳酸二甲酯(氧化羰基化工藝) 界區內投資 24.5 87.6 界區外投資 7.7 33.4 工廠總資本 32.3 121.0 其他項目投資 8.1 30.2 總項目投資 40.3 151.2 勞動成本 7.1 9.8 總使用成本 47.4 161.0 對150 kt/a規模的DMC 4種生產工藝進行成本分析,其可變成本從低到高依次為:尿素甲醇解工藝228.4美元/t、以一氧化氮為催化劑的甲醇氧化羰基化工藝246.9美元/t 、以氯化銅為催化劑的甲醇氧化羰基化工藝265.3美元/t、碳酸乙烯酯(EC)與甲醇的酯交換工藝335.8美元/t。表5給出了以一氧化氮為催化劑的甲醇氧化羰基化工藝和碳酸乙烯酯與甲醇的酯交換工藝的可變成本分析,表6給出了酯交換法主要原料碳酸乙烯酯的成本分析。 表5 150 kt/a DMC兩種生產工藝的可變成本比較
美元/t 項目 甲醇氧化羰基化工藝 酯交換工藝 原料 氧 6.39 甲醇 98.33 100.75 CO 68.56 碳酸乙烯酯 423.95 催化劑 36.16 13.23 副產物 乙二醇 288.59 公用工程 電力 4.41 1.76 冷卻水 5.95 4.19 蒸汽(0.35MPa) 70.55 蒸汽(1.38MPa) 27.12 9.70 DMC 246.92 335.77 表6 156.5 kt/a碳酸乙烯酯的成本分析
美元/t 項目 價格 原料 環氧乙烷 309.09 二氧化碳 14.55 催化劑 4.41 公用工程 電力 3.53 冷卻水 0.44 蒸汽(1.38MPa) 1.10 可變成本 332.68 現金成本 358.25 產品價格 411.83 在以一氧化氮為催化劑氧化羰基化工藝中,其主要原料一氧化碳和甲醇價格佔DMC可變成本的67%,佔DMC產品價格的31%;在酯交換工藝中,其主要原料碳酸乙烯酯價格為DMC可變成本的126%,副產物乙二醇的產品價格為DMC可變成本的86%,而碳酸乙烯酯的主要原料環氧乙烷占其產品價格的75%,可見,環氧乙烷和乙二醇的價格是酯交換法合成DMC的產品價格的最重要的制約因素,此外,採用酯交換工藝時其公用工程中蒸汽用量較大。因此,酯交換工藝生產的DMC成本的決定因素在於環氧乙烷和蒸汽的價格,此外,副產物乙二醇的市場價格也明顯制約了DMC的可變成本。所以,將DMC生產基地和環氧乙烷產地建在一起、充分挖掘乙二醇的市場潛力是降低酯交換工藝成本的重要方法。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合作開發了一種合成DMC的新型酯交換工藝,即利用超臨界二氧化碳的性質,將環氧乙烷、甲醇和二氧化碳通過一步反應合成DMC,該方法已申請專利。這種工藝在反應中沒有引入其他溶劑,避免了溶劑分離,避免了碳酸乙烯酯的分離和提純,簡化了工序,同時提高了反應速度和反應收率,節約了能源,可以大大降低DMC酯交換工藝的成本。
㈥ 碳酸二甲酯的小結
碳酸二甲酯是一種環保綠色原料,可以滿足當前清潔工藝的要求,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趨勢,同時兼具多種優良性能,因此其合成工藝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DMC現有生產工藝有四種,其中氧化羰基化工藝是開發較早、較成熟的工藝,其產品價格也較低,而酯交換工藝的產品價格較高,曾被認為是一種經濟性較差的工藝。隨著環保意識增強,酯交換工藝研究越來越多,Shell等大公司甚至將其作為走持續發展規劃、開發綠色環保技術的典型,據稱新開發的酯交換工藝可以明顯降低投資和成本。根據經濟分析可知,氧化羰基化工藝DMC產品價格的制約因素是甲醇和一氧化碳的價格,酯交換工藝DMC產品價格的制約因素是環氧乙烷、乙二醇和蒸汽價格,因此將環氧乙烷和DMC生產基地聯建具有潛在的經濟效益。我國碳酸二甲酯仍然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是開發建設的良好時機。
㈦ 詢問碳酸二甲酯在塗料行業中的應用。如哪類塗料中代替哪些溶劑如可在雙組聚氨酯漆中代替醋酸丁酯。
說實在的上樓所說的只是書面上一些淺表的東西,真正在實際使用時是考慮到很多實際問題的,說它可替代目前使用的甲苯、醋酸乙酯、醋酸丁酯、丙酮或丁酮等溶劑,其實在實際配方體系中是不能完全代替的,碳酸二甲酯簡稱DMC,說它的溶解力比起乙酯和丁酯,丙酮和丁酮都不如後者,而且吸水性比代替
的這些溶劑都要強,不過在油漆配,稀釋劑方中適當的添加一部分還是可以的,既可以降低配方成本,也可以降低毒性大一些的溶劑的配方量。
我個人總結出來的經驗是:冬天氣溫乾燥濕度小的時侯DMC的在PU和NC稀釋劑中完全可以代替甲苯使用,但是在梅雨季節或者濕度大的天氣使用時要注意減少DMC在配方中含量和搭配相應的慢干溶劑綜合一下揮發速度和避免DMC吸水而導致漆膜泛白等現象的發生。
不過在配方總體含量不要超過45%,DMC的缺點是比重大,加太多客戶反映比重過大,
㈧ 碳酸二甲酯的使用方法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是一種無毒、環保性能優異、用途廣泛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分子結構中含有羰基、甲基和甲氧基等官能團,具有多種反應性能,在生產中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污染少、容易運輸等特點。由於碳酸二甲酯毒性較小,是一種具有發展前景的「綠色」化工產品。
性質用途
DMC的優良性質和特殊分子結構決定了DMC廣泛的用途,概括如下:
代替光氣作羰基化劑
光氣(Cl-CO-Cl)雖然反應活性較高,但是它的劇毒和高腐蝕性副產物使其面臨巨大的環保壓力,因此將會逐漸被淘汰;而DMC(CH3O-CO-OCH3)具有類似的親核反應中心,當DMC的羰基受到親核攻擊時,醯基-氧鍵斷裂,形成羰基化合物,副產物為甲醇,因此DMC可以代替光氣成為一種安全的反應試劑合成碳酸衍生物,如氨基甲酸酯類農葯、聚碳酸酯、異氫酸酯等,其中聚碳酸酯將是DMC需求量最大的領域,據預測2005年80%以上的DMC將用於生產聚碳酸酯;
代替硫酸二甲酯作甲基化劑
由於與光氣類似的原因,DMS(CH3O-SO-OCH3)也面臨被淘汰的壓力,而DMC的甲基碳受到氫核攻擊時,其烷基-氧鍵斷裂,同樣生成甲基化產品,而且使用DMC比DMS反應收率更高、工藝更簡單。主要用途包括合成有機中間體、醫葯產品、農葯產品等;
低毒溶劑
DMC具有優良的溶解性能,其熔、沸點范圍窄,表面張力大,粘度低,介質界電常數小,同時具有較高的蒸發溫度和較快的蒸發速度,因此可以作為低毒溶劑用於塗料工業和醫葯行業。從表1可以看出,DMC不僅毒性小,還具有閃點高、蒸汽壓低和空氣中爆炸下限高等特點,因此是集清潔性和安全性於一身的綠色溶劑。
㈨ 2005至2009碳酸二甲酯的生產狀況,工業背景
目前世界碳酸二甲酯(DMC)的總生產能力約為30萬噸/年,主要集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美國是世界第一生產大國,約佔世界總產能的35%以上。目前,國外DMC的生產廠家主要有通用電氣公司、義大利埃尼公司、日本三菱化學公司以及日本宇部公司等。其中美國GE公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DMC生產廠家,其生產能力約佔世界DMC總產能的30%;其次是日本三菱化學公司和日本宇部興產公司。
目前,國外DMC第一大消費領域是聚碳酸酯,其次是醫葯行業。目前聚碳酸酯消費DMC約為5萬噸以上,醫葯行業消費約為3萬噸。由於非光氣法聚碳酸酯的生產裝置還較少,近年來國外DMC在該領域的消費需求增長緩慢。同時,由於DMC價格偏高,使得其在替代DMS用做甲基化劑等方面的應用開發也較慢。
世界聚碳酸酯生產裝置主要集中在7個國家和地區,如美國、西歐、日本、韓國、巴西、東歐和中國。目前世界聚碳酸酯主要生產裝置20餘套,美國GE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聚碳酸酯生產商,該公司聚碳酸酯產能約為87.5萬噸/年,佔全球總產能的24.3%;單套最大生產能力是GE公司在美國印第安納州MountVernon的24.5萬噸/年生產裝置。拜耳公司(Bayer)居世界第二位,其生產能力約佔世界總產能的20.8%;道化學是世界第三大的聚碳酸酯生產商,其總生產能力佔世界總量的10.0%。全球聚碳酸酯生產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的勢頭,特別是亞太地區將成為新一輪投資的重點地區,聚碳酸酯的生產格局將隨之發生變化。如日本帝人化成公司在我國浙江嘉興乍浦化工園內投資建設的5萬噸/年聚碳酸酯裝置,德國Bayer公司在我國上海建設20萬噸/年的大型聚碳酸酯項目等。(2)農葯行業。在農葯領域,DMC主要用於生產甲基異氰酸酯,進而生產氨基甲酸酯類農葯,品種有甲萘威、殘殺威、克百威、滅多威等。全球在農葯方面DMC的消費量約為1萬噸。隨著農葯新品種的不斷推出,部分產品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氨基甲酸酯類殺蟲劑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因此,今後幾年內氨基甲酸酯類農葯的生產及消費將基本維持現狀。(3)其他領域。DMC在醫葯領域也有較大的市場消費空間,此外DMC還可代替硫磁二甲酯(DMS)應用於甲基化劑領域;與高碳醇(C12-15)反應制備鏈烷基碳酸酯;作溶劑以及汽油添加劑等。隨著環保要求的提高,DMC在替代硫酸二甲酯、塗料溶劑等領域中的消費量將有所增加。
我國DMC產品開發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早期生產工藝均為光氣化法,裝置規模一般都為300-500噸/年,生產技術基本上都是企業自主開發的。90年代以後,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相繼對非光氣法DMC生產工藝進行了開發研究。通過20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我國DMC的生產工藝有了較大的改進。目前,光氣法DMC生產裝置全部停產;液相氧化羰基氧化化工藝得到初步應用,形成4000噸/年的工業化生產裝置;尿素法也已實現工業化生產,裝置規模為5000噸/年;酯交換法工藝得到大規模的發展,產能之和約佔佔總量的90%以上,已經成為我國DMC生產的主流工藝。
目前,我國DMC生產企業已超過約20家,總產能10萬噸/年以上,裝置平均開工率較低,約為60%;但是國內幾家大型生產企業裝置平均開工率均較高,達到90%以上。國內最大的DMC生產企業是山東石大勝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底產能達到3萬噸/年,約占國內DMC總產能的30%。其次是河北新朝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銅陵金泰化工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東營市海科新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錦西煉油化工總廠華億實業總公司等。但是我國DMC裝置平均開工率較低,主要因素為:小企業較多,裝置開工不正常,部分企業停產;新投產裝置還沒有完全形成生產能力;國際原油價格居高不下,致使原料環氧丙烷價格處於高位,從而導致產品生產成本過高;國內傳統DMC應用領域已趨於飽和,新應用領域除塗料行業外還有待進一步開發。企業對目標市場缺乏預測,因此常常在產品銷售環節出現問題;多數企業將產品目標市場定位在出口上,但國際市場競爭激烈,產品質量及銷售渠道等因素加大了產品出口的難度。
我國是世界上DMC主要生產國家和出口國家之一,近幾年DMC產量、消費量、出口量均呈高速發展的態勢,並在國內塗料行業打開了市場。(1)塗料行業。國內DMC最大消費市場是塗料行業,約占總量的50%以上。DMC具有優良的溶解性能,其熔、沸點范圍窄,表面張力大,粘度低,介電常數小,同時具有較高的蒸發溫度和較快的蒸發速度,因此可以作為低毒溶劑用於塗料、醫葯等行業。從未來環保要求及長遠發展來看,DMC低毒、安全的特性必定會得到用戶的認可;DMC生產裝置規模趨於大型化,工藝技術不斷更新、完善,這十分有利於大幅度降低DMC生產成本及應用開發。(2)醫葯行業。醫葯行業是我國目前DMC第二大消費領域,DMC在醫葯方面主要作為甲基化劑使用,用於合成抗感染類葯、解熱鎮痛類葯、維生素類葯和中樞神經系統用葯。DMC在醫葯行業中用於替代高毒的硫酸二甲酯作甲基化劑的應用也將得到較大范圍的推廣,這也是DMC在醫葯行業中最有增長潛力的市場。(3)固體光氣。近年來隨著國內DMC產業的快速發展,固體光氣成為DMC主要消費領域之一。我國固體光氣全部採用DMC工藝路線。我國政府對光氣生產廠家的限制十分嚴格。從長遠來看,作為光氣替代產品的固體光氣將會有一定的發展空間。(4)電池電解液。碳酸酯類產品在該領域的應用受到普遍關注。近年來,我國手機、攜帶型計算機、攝像機、照相機等移動電器等產業得到高速發展,相應地鋰電池的產量及用量也得到大幅度增長。DMC在鋰電池領域中的需求量會有較大的增長。(5)農葯。總體上講,目前我國農葯行業DMC的消費量比較小。但我國是農葯生產大國,隨著農葯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甲胺磷等5種高毒性有機磷農葯於2007年1月1日全面禁用,克百威、茚蟲威等替代品種市場份額會進一步加大。我國一些主要農葯生產企業已有擴產計劃,因此,DMC在該領域中的需求還是有潛力的。
㈩ 碳酸二甲酯的應用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bonate)簡稱DMC,常溫時是一種無色透明、略有氣味、微甜的液體,熔點4 ℃,沸點90.1 ℃,密度1.069 g/cm3,難溶於水,但可以與醇、醚、酮等幾乎所有的有機溶劑混溶。DMC毒性很低,在1992年就被歐洲列為無毒產品,是一種符合現代"清潔工藝"要求的環保型化工原料,因此DMC的合成技術受到了國內外化工界的廣泛重視,我國化工部在"八五"和"九五"期間將其列為重點項目。 DMC的分子結構獨特(CH3O-CO-OCH3),性能優異,因此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主要用作羰基化和甲基化試劑、汽油添加劑、合成聚碳酸酯(PC)的原料等。DMC的大規模生產就是伴隨著聚碳酸酯的非光氣合成工藝而發展起來的。 DMC傳統的生產路線為光氣法,但是由於光氣的高毒性和腐蝕性以及氯化鈉排放的環保問題而使得這一路線正逐漸被淘汰,現在普遍採用的合成路線有三種:以氯化銅或一氧化氮為催化劑的氧化羰基化反應、碳酸乙烯酯與甲醇的酯交換反應、尿素甲醇解反應。 現有DMC的生產廠家主要分布在西歐、美國和日本,大型生產廠家有法國的SNPE、德國的BASF、義大利的EniChem和日本的Ube,1999年DMC總的生產能力僅為30 kt/a。近兩年我國在DMC的生產上取得長足進展,至2002年我國DMC的年生產能力超過了10 kt/a。 近年來DMC工業的發展使DMC的市場價格相對合理和穩定,2002年國產99.5%DMC產品價格在8 400~9 800元/t之間。以氯化銅為催化劑的氧化羰基化反應工藝、生產能力為150 kt/a的DMC產品為例進行技術經濟分析,DMC的產品價格為425.1美元/t,加10%的投資回報率後DMC的產品價格為532.5美元/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