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票開盤前,以漲停價掛單,開盤後成交的話,是當時的即時價格,還是漲停價
要是股票的開盤價是漲停的話,買入的話,有可能不成交
賣出的話,就是以漲停的價格賣出
要是開盤價不是漲停價格,那麼買入的話,是以開盤價來成交的
賣出的話,就不會成交,只有達到漲停的價格,賣出才有可能成交
否則全天都是不會成交的
Ⅱ 開盤之前的漲跌是怎麼回事
首先,開盤是股票一天走勢的風向標,開盤價分為高開,低開,平開三種
在交易日9.30分連續交易之前了有一個集合競價階段,上交所、深交所定在上午9:15到9:25,大量買或賣某種股票的信息都輸入到電腦內,電腦此時只能接受信息,而不能將信息撮合在一起。於是,在正式開市前的一瞬間就是9:30,電腦開始工作,大約過了十幾秒後,電腦撮合定價,先按成交量最大的以及首先確定的價格就產生了這種股票當日的開盤價,然後及時反映到屏幕上,這種方式被稱為集合競價(下午開市沒有集合競價)。
說得通俗易懂一點,也就是在9.30工作時,前一段時間里,還有買股票和賣股票的交易發生,而這時的電腦只能接收信息,並不能將這些信息做一個整合,在9.30的時候了,電腦開始工作了,將這些剛才接收到的信息了做一個完整的撮合,也就發生了開盤之前的漲跌,在這一瞬間的話,就會造成股票的漲跌停。
開市時是通過「集合競價」成交的,由於全國的交易者眾多,機構交易者也很多,大家不可能達成一個價位的共識,所以開市時的漲跌幅變化很大。至於有什麼意義,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只是一個普通的開盤而已。
拓展資料
漲跌幅限制
為什麼股票要實行漲跌幅限制?
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投機性的操作。
漲跌限制起源於漲跌停板。而「漲停板」或「跌停板」,其說法起源於過去國外交易所在拍賣時,以木板敲擊桌面來表示成交或停止買賣,此法運用到股市中,就是當股票價格漲到上限或跌到下限時,叫漲幅限制或跌幅限制。 不過,在漲限價或跌限價上並不停止買賣,交易繼續進行,只是價格不變而已。
炒股有風險。
Ⅲ 股市的開盤前15分鍾的意義
股市的開盤前15分鍾的意義是:股票集合競價,所謂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還沒有成交價的時候,欲要入市的投資者可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和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對於輸入計算機主機的買賣下單根據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的原則計算各價位的成交量,最後以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作為集合競價的成交價,這個集合競價的成交價就是該股的開盤價,而這個過程就被稱為集合競價。
集合競價的所有交易在9點25分以同一價格成交,且為開盤價。集合競價期間顯示的是虛擬成交,所以成交筆數都是零,目的是為了撮合出一個最大成交量的價格,如果有新的買單和拋單加入,每十秒就會進行一次撮合,顯示的結果是在這個價格下的最大成交量,但筆數是零,這個時候價格一般會變,最大成交量即現手是逐漸增多的。
因為只有在這個價格的撮合下它的成交量比上一次要大,才能取代上一次的成交價格,但如果有撤單的話,最大成交量也有可能減少, 9點25分才是集合競價期間唯一一次真正的成交,所以會顯示成交筆數。當然這期間可以掛單,也可以撤單,但9點20到9點25是不能撤單的,集合競價期間最好不要撤單,成功概率很小,雖然允許撤單,但還有許多其它原因導致撤單不那麼容易成功。
所以如果你想買入一隻股票,你直接掛漲停價買入即可,如果你想賣出一隻股票,你直接掛跌停價即可,這樣基本都可以買到或拋出,但它的實際成交價格不是你所掛的漲停價或跌停價,而是9點25分成交的那個價格,也就是開盤價。
所有的人成交價格都是同一個價格,這個價格是根據最大成交量撮合出來的,當然如果是以漲停板和跌停板開盤的話,你就不一定可以買到,因為,集合競價期間,價格第一優先,時間第二優先,還有一個數量第三優先,連續競價期間沒有這個優先,9點15分之前的所有時間為同一時間,故掛單時間相同,掛單價格也相同,由於主力掛單的數量比散戶大,故先成交主力。
如果實際成交了就會顯示筆數,並且筆數為買賣盤中成交和大的筆數,比如說買盤有六筆成交,賣盤有八筆成交,那麼成交的筆數顯示為八筆,如果說買盤只有一筆,賣盤有一百筆,則為主力大筆買入,反之主力大筆拋出。
競價程序
集合競價分四步完成:
第一步
確定有效委託在有漲跌幅限制的情況下,有效委託是這樣確定的:根據該只證券上一交易日收盤價以及確定的漲跌幅度來計算當日的最高限價、最低限價。有效價格範圍就是該只證券最高限價、最低限價之間的所有價位。限價超出此范圍的委託為無效委託,系統作自動撤單處理。
第二步
選取成交價位。首先,在有效價格範圍內選取使所有委託產生最大成交量的價位。如有兩個以上這樣的價位,則依以下規則選取成交價位:
1. 高於選取價格的所有買委託和低於選取價格的所有賣委託能夠全部成交。
2. 與選取價格相同的委託的一方必須全部成交。如滿足以上條件的價位仍有多個,則選取離昨市價最近的價位。
第三步
集中撮合處理所有的買委託按照委託限價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限價相同者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所有賣委託按委託限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限價相同者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依序逐筆將排在前面的買委託與賣委託配對成交,即按照「價格優先,同等價格下時間優先」的成交順序依次成交,直至成交條件不滿足為止,即不存在限價高於等於成交價的叫買委託、或不存在限價低於等於成交價的叫賣委託。所有成交都以同一成交價成交。
第四步
行情揭示
1. 如該支證券的成交量為零,則將成交價位揭示為開盤價、最近成交價、最高價、最低價,並揭示出成交量、成交金額。
2. 剩餘有效委託中,實際的最高叫買價揭示為叫買揭示價,若最高叫買價不存在,則叫買揭示價揭示為空;實際的最低叫賣價揭示為叫賣揭示價,若最低叫賣價不存在,則叫賣揭示價揭示為空。集合競價中未能成交的委託,自動進入連續競價。
Ⅳ 為什麼在開市之前股票的漲跌幅變化這么大有什麼意義
開市時是通過「集合競價」成交的,由於全國的交易者眾多,機構交易者也很多,大家不可能達成一個價位的共識,所以開市時的漲跌幅變化很大。至於有什麼意義,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只是一個普通的開盤而已。
Ⅳ 股市開盤前的15分鍾是什麼意思
開盤前15分鍾是集合競價時間。望採納
Ⅵ 開盤價:股市開盤前5分鍾是怎樣交易的
股市開盤前15分鍾價格是指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集合競價(開盤價如何產生)每天交易開始前,即:9點15分到9點25分,滬深證交所開始接受股民有效的買賣指令,如:漲跌幅必須按規定填單(當日上市的新股除外),否則主機不接受。
但此時電腦不撮合成交。在9點30分正式開盤的一瞬間,滬深證交所的電腦主機開始撮合成交,以每個股票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來確定每個股票的開盤價格。
計算股票指數,要考慮三個因素:一是抽樣,即在眾多股票中抽取少數具有代表性的成份股;二是加權,按單價或總值加權平均,或不加權平均;三是計算程序,計算算術平均數、幾何平均數,或兼顧價格與總值。
由於上市股票種類繁多,計算全部上市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的工作是艱巨而復雜的,因此人們常常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富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並計算這些樣本股票的價格平均數或指數。用以表示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
Ⅶ 股市開盤前可以買賣股票嗎
股市開盤前不可以買賣股票。開盤前集合競價時間可以進行委託,不會成交。集合競價只是按照買賣撮合開盤價,最後只會按照開盤價成交。每天股市開始交易稱為開盤。中國的股市開盤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早上從9:30--11:30,下午是:13:00--15:00,中國所有地方都一樣。在期貨市場中,中國的期貨開盤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早上從9:00--11:30,下午是:13:30--15:00,中國所有地方都一樣。
Ⅷ 為什麼股市的開盤價與前一日的收盤價不同
股票的開盤價主要是受到股票集合競價階段的交易影響。
如果股票價格在股票的集合競價階段沒有委託成交或者委託成交的最大成交額是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那麼股票的開盤價就會和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保持一致,當股票在集合競價階段最大成交額的價格要高於上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時,股票價格會出現高開的情況。反之,當股票在集合競價階段最大成交額的價格低於上一個交易日的股票收盤價時,股票價格會出現低開。而且一般情況下,股票價格出現高開大概率是受到利好消息刺激或者大資金帶動所導致的。與之相反的是,股票價格出現低開大概率是受到利空消息影響或者投資者大幅拋售所導致的。
拓展資料:
一、每日在開盤之前證交所為了方便投資者,允許提前下單買或賣,但是成交正式時間是從開市之後的,累計的多了,自然會導致股價的波動的,比如每天9:30開盤,其實在9:00~9:25就可以下單了,具體顯示時間看你軟體變化就知道了。
二、因為每日在開盤之前證交所為了方便投資者,允許提前下單買或賣,但是成交正式時間是從開市之後的,累計的多了,自然會導致股價的波動的,比如每天9:30開盤,其實在9:00~9:25就可以下單了,具體顯示時間看你軟體變化就知道了。
三、不沖高不賣,不跳水不買,橫盤不交易。買陰不買陽,賣陽不賣陰,逆市而動,方為英雄。高低盤整,再等一等。高位橫盤再沖高,抓住時機趕緊拋;低位橫盤又新低,全倉買進好時機。未曾下手先認錯,寧可買少勿買多。正股未漲權先行,正股回調權後應。正股回調5天線,權證暫且看10天;正股調向10天線,權證且看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