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構建商業銀行指標體系的一些思考
顧客有內部顧客和外部顧客之分,下面說說外部顧客滿意度指標體系的搭建:
一、建立評價指標
1、首先應該識別出顧客關注什麼?一般來講,顧客關注點有4個:質量(產品或服務)、價格(對內來講就是成本)、提供服務的及時性和准確性、優越感(就是虛榮心了)
2、其次應該明確顧客滿意度指標體系建立的目的:一是培養顧客的忠誠度,二是了解顧客的抱怨、需求(VOC),同時指導內部改進。
3、在上述基礎上就可以開始顧客滿意度指標體系的設計了,一般評價指標有:產品使用故障率(衡量質量)、價格水平對比(和競爭對手同類產品)、售後服務響應率(如果有安裝交付過程的話,也一並納入,一有需求馬上就能響應往往能獲得用戶的原諒,由不高興轉變為獲得尊重的感覺)、售後服務問題解決率(服務是及時了,但是三五次都不能解決問題會增加用戶的疑慮)。
B.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常用指標包括哪些
1、盈利性指標。
①資產收益率;
②銀行利差率;
③非利息凈收入率;
④銀行利潤率;
⑤權益報酬率;
2、流動性指標。
①現金資產比例;
②短期國庫券持有比例;
③持有證券比例;
④貸款資產比例;
⑤易變負債比例;
⑥短期資產;
⑦預計現金流量比
3、風險指標。
①利率風險
②信用風險
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的核心是資產收益率和股本回報率,利用這兩個財務指標及其他派生財務比率指標可較准確地認識銀行的獲利能力。
(2)銀行投入要素指標擴展閱讀:
在財務管理和財務分析中,風險被定義為預期收益的不確定性,這種收入的不確定性會降低企業價值。商業銀行面臨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收益水平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風險指標將這些因素做了分類,並定量反映了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和抗壓能力。
流動性在任何企業經營中都是營利性和安全性之間的平衡杠桿。商業銀行由於自身特殊的資產負債結構,更容易受到流動性危機的威脅,這也是銀行將流動性指標從一般風險指標中分離出來的原因。流動性指標反映了銀行的流動性供給和各種實際的或潛在的流動性需求之間的關系。
流動性供給在資產和負債方均可存在,如銀行拆入資金或出售資產都可以獲得一定的流動性。流動性需求也可通過申請貸款和提存的形式作用於資產負債兩個方面。
C. 銀行財務指標有哪些
存貸比、撥備覆蓋率、資本充足率
1.備付金比例=備付金余額÷各項存款余額×100%-法定存款准備金比例;(標准:不得低於3%)
備付金包括:現金、業務周轉金、繳存存款准備金、存農業銀行款項、存放其他同業款項、存放聯社款項。
2.資產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資產期末余額÷流動性負債期末余額×100%;(標准:不得低於25%)
流動性資產是指資產負債表上的流動資產;流動性負債是指資產負債表上的流動負債。
3.存貸比例=各項貸款余額÷各項存款余額×100%;(標准:年末不得高於80%)
4.對流動負債依存率=流動負債凈額÷長期資產×100%;(標准:不得高於30%)
流動負債凈額=流動負債-流動資產;長期資產是指資產負債表上的長期資產。
5.中長期貸款比例=一年期以上中長期貸款余額÷一年期以上存款余額×100%;(標准:不得高於120%)
D. 銀行應該主要以哪些效能指標做衡量
組織效能是指組織實現目標的程度。主要體現在能力、效率、質量和效益四個方面。簡單來說,就是投入產出比。組織效能或效率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個:外部環境(政治、法律、科技、行業等)、內部環境(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管理機制、員工能力態度、企業文化、信息化水平等),而其中的變數非常多。提升組織效能必須從組織效能的評估診斷開始,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指標進行組織效能評估:
(一)組織經營效率類
體現企業整體經營能力、運營效率,人力資源利用效率以及內部管控能力,指標包括人均營業收入、人均凈利潤、人均毛利潤、人均管理費用、周轉率、利潤率,利潤增長率、員工增長率(可與利潤增長率對比)、工資增長率(可與利潤增長率對比)等。
(二)人力資本效能類
體現企業薪酬福利的有效性和投入產出比,指標包括人均薪酬福利成本,每元薪酬福利成本帶來營業收入,每元薪酬福利成本帶來的利潤,人工成本利潤率,人均投入產出比(人均收入/人均成本),人事費用率(人工成本總額/銷售收入),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例,工資占人工成本比例等
(三)組織健康類
呈現的是組織活力,指標有人員流動率,主動離職率,人員流失率,員工敬業度,員工滿意度,高績效員工留任率,員工年齡、崗位、職級分布等
通過對這些指標的交叉分析對比,能從數據中發現很多隱藏的企業組織效能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沒有對比就無法衡量高低。因此,對自身企業的效能進行數據的統計之後,必須要與內外部進行對比,才能有效衡量自身所處的位置。
E. 簡述銀行管理的要素
銀行存款核算的一般要求為:
1.遵守銀行結算紀律。加強銀行結算紀律,是維護經濟秩序的一項重要內容, 也是使結算業務正常進行的基本保證。為了嚴肅信用制度,維護結算秩序,保證資 金的正常運轉,中國人民銀行總行發布的《銀行結算辦法》對銀行結算業務做了規 定。其中包括:不準出租出借銀行帳號;不準簽發空頭支票等。備單位必須嚴格遵 守銀行結算辦法規定的結算紀律,保證結算業務的正常進行。
2.如有兩個以上銀行存款帳戶,每筆業務應區分帳戶名稱。
3.妥善保管尚未使用的各種銀行結算憑證(如支票)和機構預留銀行的印鑒, 嚴防丟失。來自雲掌財經
F. 銀行業務五大要素是什麼
(一)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方面的規定
(二)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責任方面的規定搜索
(三)內部控制政策方面的規定搜索
(四)內部風險控制目標方面的規定搜索
(五)組織結構方面的規定搜索
G. 銀行業務的五大要素
內部控制應當包括以下五個要素。
一、內部控制環境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對內部控制環境主要規定了公司治理、高管層的責任、內部控制政策、內部控制目標、組織架構、企業文化、人力資源等內容。部分細則如下:
(一)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方面的規定
商業銀行應建立以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高級管理層等為主體的公司治理組織架構,保證各機構規范運作,分權制衡。
完善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下設的議事和決策機構,建立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
明確董事會和董事、監事會和監事、高級管理層和高級管理人員在內部控制中的責任。
建立獨立董事制度,對董事會討論事項發表客觀、公正的意見。
建立外部監事制度,對董事會、董事、高級管理層及其成員進行監督。
(二)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責任方面的規定
董事會負責保證商業銀行建立並實施充分而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負責審批整體經營戰略和重大政策並定期檢查、評價執行情況;負責確保商業銀行在法律和政策的框架內審慎經營,明確設定可接受的風險程度,確保高級管理層採取必要措施識別、計量、監測並控制風險;負責審批組織機構;負責保證高級管理層對內部控制體系的充分性與有效性進行監測和評估。
監事會負責監督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完善內部控制體系;負責監督董事會及董事、高級管理層及高級管理人員履行內部控制職責;負責要求董事、董事長及高級管理人員糾正其損害商業銀行利益的行為並監督執行。
(三)內部控制政策方面的規定
商業銀行應在各項業務和管理活動中制定明確的內部控制政策,規定內部控制的原則和基本要求,並為制定和評審內部控制目標提供指導。內部控制政策應包括:與商業銀行的經營宗旨和發展戰略相一致;體現持續改進內部控制的要求;符合現行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體現出側重控制的風險類型;體現出對不同地區、行業、產品的風險控制要求;傳達給適用崗位的員工,指導員工實施風險控制措施;信息可為風險相關方所獲取,並尋求互利合作;定期進行評審,確保其持續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四)內部風險控制目標方面的規定
商業銀行應在相關職能和層次上建立並保持內部控制目標。內部控制目標應符合內部控制政策,並體現對持續改進的要求。
在建立和評審內部控制目標時,應考慮法律法規、監管要求和其他要求,以及技術、財務、經營和風險相關方等因素,尤其應考慮監管部門的內部控制指標要求。
(五)組織結構方面的規定
商業銀行應建立分工合理、職責明確、報告關系清晰的組織結構,明確所有與風險和內部控制有關的部門、崗位、人員的職責和許可權,並形成文件予以傳達。特別應考慮:建立相應的授權體系,實行統一法人管理和法人授權;必要的職責分離,以及橫向與縱向相互監督制約關系;涉及資產、負債、財務和人員等重要事項變動均不得由一個人獨自決定;明確關鍵崗位、特殊崗位、不相容崗位及其控制要求;建立關鍵崗位定期或不定期的人員輪換和強制休假制度。
H. 提供給銀行的報表需要符合哪些指標
需要符合的指標有:
1、變現能力比率:變現能力是企業產生現金的能力;
2、資產管理比率;
3、負債比率:負債比率是反映債務和凈資產關系的比率。它反映企業償付到期長期債務的能力。
4、盈利能力比率:盈利能力就是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
(8)銀行投入要素指標擴展閱讀
暫收、暫付款項、待攤費用明細表。反映銀行過渡性資金和待攤費用情況的報表。按暫收、暫借款項,待攤費用各帳戶的年末余額編報。
固定資產明細表。根據年內固定資產增減變化和提取固定資產折舊的明細情況編報。反映年度內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化情況和折舊情況。
房屋、車輛、機具登記表。根據年末固定資產的實物形態分類情況進行詳細登記。反映年末銀行各種房屋、車輛、電子計算機和其他器具設備的數量和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