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信息消費指標

信息消費指標

發布時間:2022-03-23 21:45:10

Ⅰ 中國創新指數的中國創新指標體系

中國創新指標體系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用以反映我國創新總體發展情況,通過計算創新總指數實現;第二個層次用以反映我國在創新環境、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和創新成效等4個領域的發展情況,通過計算分領域指數實現;第三個層次用以反映構成創新能力各方面的具體發展情況,通過上述4個領域所選取的21個評價指標實現(指標體系框架詳見附表)。對4個領域及21個評價指標的簡要說明如下: 該領域主要反映驅動創新能力發展所必備的人力、財力等基礎條件的支撐情況,以及政策環境對創新的引導和扶持力度,共設5個評價指標。
1.經濟活動人口中大專及以上學歷人數
該指標用以反映我國勞動力綜合素質和創新人力資源情況。經濟活動人口是指所有年齡在16歲及以上,在一定時期內為各種經濟生產和服務活動提供勞動力供給的人口。
2.人均GDP
這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最具代表性的指標,可以反映經濟增長與創新能力發展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
3.信息化指數
該指數從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制約環境,以及居民信息消費等方面綜合性地衡量國家信息化發展總體水平,用以反映社會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來創建、獲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及知識的能力,以及信息化發展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該指標數據來源於有關部門開展的信息化發展指數評價的測算結果。
4.科技撥款占財政撥款的比重
政府財政科技撥款對全社會創新投入和創新活動的開展具有帶動和導向作用,該指標反映政府對創新的直接投入力度以及對重點、關鍵和前沿領域的規劃和引導作用。
5.享受加計扣除減免稅企業所佔比重
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被認為是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開展創新活動的最為直接和有利的扶植政策之一。該指標可以反映政府有關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而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創新環境情況。受數據來源限制,該指標的數據口徑為大中型工業企業。 該領域通過創新的人力財力投入情況、企業創新主體中發揮關鍵作用的部門(即研發機構)建設情況以及創新主體的合作情況來反映國家創新體系中各主體的作用和關系。由於缺乏創新的人力和財力投入指標且研發是當前我國創新的最重要環節,因此這里的投入指標用研發投入指標代替。該領域共設6個指標。
1.每萬人R&D人員全時當量
指按常住全部人口平均計算的R&D人員全時當量。該指標反映自主創新人力的投入規模和強度。R&D人員包括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的R&D人員,是全社會各種創新主體的R&D人力投入合力。R&D人員全時當量是指按工作量摺合計算的R&D人員。
2.R&D經費佔GDP比重
該指標又稱R&D投入強度,是國際上通用的、反映國家或地區科技投入水平的核心指標,也是我國科技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中的重要評價指標。
3.基礎研究人員人均經費
指按基礎研究人員全時當量平均的基礎研究經費。基礎研究是科學技術發展的根基,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個國家原始創新能力。本指標體系以該指標來反映國家在加強原始創新能力上所作的努力。
4.R&D經費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
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體,而工業企業又在企業創新活動中佔有主導地位。該指標反映創新活動主體的經費投入情況。受數據來源限制,該指標的數據口徑為有R&D活動的大中型工業企業。
5.有研發機構的企業所佔比重
企業辦研發機構是企業開展R&D活動的專門機構,是企業持續、穩定開展創新活動的重要保障。該指標從一個側面反映企業持續開展創新活動的能力。受數據來源限制,該指標的數據口徑為大中型工業企業。
6.開展產學研合作的企業所佔比重
該指標是反映產學研合作的重要指標。本指標體系通過產學研合作來反映我國各創新主體間的合作情況。受數據來源限制,該指標的數據口徑為大中型工業企業。 該領域通過論文、專利、商標、技術成果成交額反映創新中間產出結果。該領域共設5個指標。
1.每萬人科技論文數
科技論文是指企事業單位立項的由科技項目產生的、並在有正規刊號的刊物上發表的學術論文,科技論文是創新活動中間產出的重要成果形式之一。該指標反映研發活動的產出水平和效率。
2.每萬名R&D人員專利授權數
指按R&D人員全時當量平均的專利授權數量。本指標體系中的專利授權數指國內職務專利授權數,專利授權數是創新活動中間產出的又一重要成果形式。該指標也是反映研發活動的產出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指標。
3.發明專利授權數占專利授權數的比重
發明專利在三種專利中的技術含量最高,能夠體現專利的水平,也體現了研發成果的市場價值和競爭力,本指標體系中的發明專利授權數指國內職務發明專利授權數。該指標是反映專利質量的關鍵指標。
4.每百家企業商標擁有量
商標擁有量指企業擁有的在國內外知識產權部門注冊的受知識產權法保護的商標數量。該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自主品牌擁有情況和自主品牌的經營能力。受數據來源限制,該指標的數據口徑為大中型工業企業。
5.每萬名科技活動人員技術市場成交額
指按每萬名科技活動人員平均的技術市場成交金額。該指標反映技術轉移和科技成果轉化的總體規模。技術市場成交額指全國技術市場合同成交項目的總金額。 該領域通過產品結構調整、產業國際競爭力、節約能源、經濟增長等方面,反映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該領域共設5個指標。
1.新產品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
新產品銷售收入是反映企業創新成果,即將新產品成功推向市場的指標。該指標用於反映創新對產品結構調整的效果。受數據來源限制,該指標的數據口徑為大中型工業企業。
2.高技術產品出口占貨物出口額的比重
高技術產業與創新具有互動關系。該指標通過高技術產品出口的變化情況,反映創新對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效果。該指標的數據口徑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3.單位GDP能耗
指每產出萬元國內生產總值(GDP)所消耗的以標准煤計算的能源。節約能源是企業技術創新的目的之一,創新是節約能源的途徑和保障,對節約能源起決定性因素。該指標反映創新對降低能耗的效果。
4.勞動生產率
指一定時期內工業總產值與年平均從業人員之比。創新是影響勞動生產率的重要因素,提高勞動生產率是企業創新的目的之一。該指標反映創新對工業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數據口徑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5.科技進步貢獻率
指廣義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即扣除了資本和勞動之外的其他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該指標數據來源於有關部門開展的科技進步貢獻率評價的測算結果,是衡量科技競爭實力和科技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綜合性指標。本指標體系中該指標使用的是報告期及之前4年間的平均水平,用以反映創新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促進效果。

Ⅱ 什麼是信息化程度的衡量標准

這種情況表明,統計學界對於信息化概念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為使信息化計量分析更為真實地反映信息化發展的實況,有必要對現行的信息化統計指標作相應的調整。在此,僅就現行城市信息化統計指標選項的不當之處提出質疑,以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以便今後組織有關專家對此開展專項深入研究。一、人均GDP豈能作為城市信息化指標人均GDP是產業經濟的主要統計指標,各城市產業經濟發展水平與信息化水平有一定的關聯,但並非有必然聯系。人均GDP的增長並不能直接反映出信息化的變動程度。兩個城市人均GDP同等增長的情況下,信息產業的發展狀況可能有巨大差別。因此,這一指標對於衡量城市信息化狀況毫無意義。
普通高校在校生數是衡量各地高等教育發展狀況的統計指標,高等教育的發展與信息化程度有一定關聯,但依然不能直接反映信息化的動向。按照這種指標衡量,高校密集的城市通過提高高校招生人數就可以提高信息化水平,而高校較少的城市即便大量吸引高校畢業生就業也對提高信息化水平無濟於事。
更為科學的相關衡量指標應當是高校畢業生占就業人口的比重。高校畢業生無疑構成了推動社會信息化的主導力量,但是,普通高校在校生數並不能直接反映高校所在地的大學生就業狀況,高校畢業生分配狀況則可以看出各地信息化發展的相關差距。無論本地高校在校生數量多少,只要是注重吸收大學畢業生的城市就可以提高其信息化水平。採用這一指標將有利於各地採取政策促進吸收大學生就業。三、
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來衡量信息化程度更為荒唐。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就一定會提高信息化水平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只是為發展信息消費提供了有利條件,但在同等條件下,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不一定能反映出居民的信息消費狀況。因此,不宜用居民人均收入來衡量信息消費的增長。
在信息消費價格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用居民人均信息消費來衡量居民生活信息化水平比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指標更為合理。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居民在信息消費上的支出將會相應地提高。這種信息消費既包括電話費、上網費,也包括電視費和看電影等電子信息的消費支出。居民的此類支出肯定與該城市的市民生活信息化程度成正比。
四、人均工業企業利潤更與信息化無緣
用人均工業企業利潤來衡量信息化發展水平簡直讓人一頭霧水;用衡量工業化水平的統計指標作為衡量信息化水平的統計指標,真不知信息化與工業化區別何在。從促進信息化的角度來說,我們關心的應當是與推進信息化密切相關的信息類企業的利潤狀況,而不是一般工業企業的利潤狀況。從產業升級進程的一般規律來看,信息類企業的利潤狀況應當優於一般工業企業的利潤狀況。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吸引更多的資金進入信息產業,實現信息產業的優先發展。
為了從企業利潤指標上反映信息化發展的健康狀況,應當用信息類企業的利潤指標作為人均工業企業利潤的替代指標。信息類企業應包括信息開發企業、信息產品企業和信息服務企業,這些企業的利潤指標反映了當地產業信息化的健康狀況。利用這一指標衡量各地信息化進程,有助於促進各地政府採用各種政策和措施積極扶持信息業的超前發展,有利於吸引更多的資金,加快信息化的發展步伐。
總之,以往的信息化統計計量指標存在嚴重的曲解信息化和衡量變形的問題。上述四項指標的權重佔到了總量指標的45%
,用這種嚴重失真的統計指標體系衡量各地信息化發展程度將會出現嚴重的考核失實問題,因而不利於激勵各地政府採用相關措施加快本地信息化進程。為使我國的信息化工作在量化考核方面建立更為科學的計量標准,建議有關領導機關盡快組織專家立項開展此項研究,以使我們的信息化考核工作更加科學化,進而更有利於調動地方領導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我國信息化進程。

Ⅲ 信息消費是什麼 要解決什麼問題

自今年上半年國家提出要以信息消費拉動中國經濟和內需後,「信息消費」就成為目前經濟發展的熱詞,並引發了業界專家和學者的諸多思考。 「信息消費」是什麼? 「信息消費」一詞出來後,首先關於信息消費的定義和內涵就眾說紛紜。 在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經濟研究所副總工程師何霞看來,信息消費是消費的構成要素之一,可根據消費的定義來移植,指機構、單位,包括居民、政府企業消耗信息產品或者信息服務的一種活動;也可根據消費的概念,將其界定為信息產品或者信息服務的最終使用,不包括企業以固定資產投資方式所購買的信息產品。 他認為信息消費分為兩個大類:一是信息產品和服務的中間消費,二是信息產品和服務的最終消費。中間消費是指企業為滿足生產需求,在核算期內,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信息產品與服務。比如像互聯網接入服務的支出,網路資源租用的支出,這些產品作為企業中間投入的一部分,是企業最終產品構成的成本要素,同時它也體現為信息產品或者服務對行業的間接拉動或者說間接共享。信息產品或者服務的最終消費是指居民或者政府部門為滿足個人或者公共的需求,在核算期內使用的信息產品或者服務。這類產品和服務直接被消耗掉,不參與到企業的生產過程及消費總量即為國民經濟直接貢獻。而且隨著產業的不斷升級換代以及進程的加快,信息消費的范圍和性質也在不斷擴大和變化。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舒華英則認為,信息消費是指信息的使用者或者用戶根據自己的意願、需求對信息的獲取。信息消費主體包括信息需求、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信息使用,這些基本環節相互發生作用的過程叫信息消費過程。 至於對信息消費內涵的理解,一是看其過程,二是看其客體。信息消費主要是指以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這兩類作為消費對象的活動,所以從信息消費的對象上來看,信息消費的主體內容是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的消費,而不應該把它擴大到所有的電子產品。既包括對信息產品和服務本身的消費,也包括了信息產品及其信息服務在生產、交換、送達過程當中的各類設施及網路的佔用。 另外,從消費的信息化角度來看,信息消費實際上是信息消費主體以信息為基礎進行的一種信息化產品的消費,主要包括了信息消費主體的信息化、消費客體的信息化以及消費過程的信息化三個方面。 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楊培芳則表示,簡單來講信息消費就是信息產品的消費和信息服務的消費,而信息消費品和工業品的不同點之處,最重要的就是信息服務的消費。 信息消費要解決什麼問題? 那麼,信息消費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 何霞認為,信息消費不應僅解決消費問題,如果信息消費只解決消費問題,局限在削弱現在出口和投資的下降所帶來GDP下降的影響,就把信息消費的作用縮小了。並且,如果只是這個目的,就仍然局限在工業時代指標考核的內容。信息消費需要解決中國當代發展中面臨的最關鍵的問題,即如何促進中國經濟增長的轉型,信息消費就 是當前的重要手段。 舒華英也表示,國家在當前階段強調信息消費,最主要的就是基於當前的經濟發展和改革,目前我國的經濟改革已進入到深水區,需要重新審視我國經濟發展的形勢,需要進行結構調整。一方面,我國經濟在完成工業化甚至於在進行工業化的過程中累積了一系列矛盾。這些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目前正處於不可調和的狀態,而下一步若還是以工業時代的理念去思考和調整結構,必然是越調越糟,並且很可能會倒退,所以信息消費為被提出來。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的經濟增長出現了問題,出口不順暢、內需需要拉動,老百姓也還沒有真正享受到改革開放的紅利,人們下一步的消費需要一個著力點。 對此,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主任史煒也認為:「談到信息消費,大家常常會有一個誤區,總希望能夠找到一個量化的標准,比如說信息投入多少錢,能增加多少國民收入,客觀的說這個是算不出來的。」因此,以信息消費來拉動經濟千萬不能尋求傳統經濟的量化指標,因為其結果很可能會變成計劃經濟。而要從經濟改革的大局來看,尤其是深層的改革。中國的研究學者,包括企業經營者應更多的去思考未來的市場是怎樣的。只有知道未來的產業環節、產業內容和商業業態,我們才能找到相應政策的支撐點,產業的支撐點,包括這種業務模式拉動國民收入的增長點。 因而,目前我國強調信息消費,一方面是基於信息消費對目前內需和GDP的直接拉動作用,但從更長遠來看,更是基於對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和結構挑戰的戰略性思考。 信息消費如何落地? 信息消費對我國經濟發展和深層次改革的作用已經得到眾多專家和學者的認可,那麼,如何才能營造一個適應信息消費的大環境,確保信息消費的落實?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呂廷傑對此提出了建議。 一是要通過努力創新,扶持一些特殊的能夠產生信息消費的平台。比如OTT,這是由於目前通信網路和業務的分離所帶來的新領域,他開創了許多運營商該做而沒有做的東西,例如一點對多點的通信,多點對多點的通信,這種具有自媒體特徵的傳媒性產品是運營商從未沒做過的,以往通信業務無論是語音、簡訊還是彩信,都是點對點,而自媒體產生了一個更大的信息的消費市場。這種有微信平台的出現,盡管對傳統運營商業務產生了挑戰,但從創新的角度來講應該鼓勵。 二是要創新一些工具。比如,在信息消費的過程中,信息經濟學有一個最基本的命題就是客戶的識別。我們在傳統商業中識別客戶比較難,而到信息時代,這個東西並不是很難。比如引入積分,企業就可明顯的識別出應該回饋的客戶是誰,就是那些積分最多的客戶,因為他消費得多,積分才多。因此,從商業模式上促進信息消費,實際上就是要找到准確的客戶,把准確的信息,賣出更高的價值,這就是商業模式的創新。 三是應實體經濟跟虛擬經濟相結合。例如視頻圖像搜索,若用模式識別難以實現,比如某人拍下一個樹根,如果什麼都不說明,電腦根本無法識別是趴著一條狗還是倒了一個樹枝,因為人腦和電腦的思維方式不一樣,電腦是理解結構化數據,並通過邏輯性的思維深度的去計算,而如果給圖片貼上RFID的標簽,就結構化了並可以被識別。

Ⅳ 雲計算大數據促信息消費時代來臨

雲計算大數據促信息消費時代來臨
自上個世紀70年代駛入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的發展始終在創新與改變中跨越前行。每一天開啟網路,迎接我們的都是可能或正在發生的各種改變。眼下,人們還在津津樂道雲計算的時候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到來。
從聯系平台到瀏覽平台,到交互平台,到工作平台,互聯網始終在不斷發展中前行。鄔賀銓說,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逐步進入大數據時代,城市數據、企業數據、醫療數據、網站數據成為我們虛擬與現實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什麼是大數據?鄔賀銓解釋說,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容許的時間內用常規軟體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當然,大數據規模的標準是持續變化的,當前廣泛指單一數據集的大小在幾十TB和數PB之間。
毫無疑問,大數據將加快推動互聯網的演進。大數據催生的新業態還會讓我們工作更輕松、經濟更活躍、生活更便利。鄔賀銓說。
大數據可以提供宏觀經濟分析服務。日本公司的經濟指標預測系統,從互聯網新聞中搜索影響製造業的480項經濟數據,計算出采購經理人指數的PMI預測值。
大數據可以有力地支撐信息消費。中國的網購60%是對實體店購物的替代,40%是因為方便和品種多等原因而新增的購買量。電子商務更有利於手機用戶需求,大數據又將進一步促進其銷售。
大數據還能夠提供咨詢服務。矽谷有個氣候公司,從美國氣象局等資料庫中獲得幾十年的天氣數據,將各地的降雨、氣溫、土壤狀況、農作物產量做成精密圖表,從而預測各個農場的來年產量,向農戶出售個性化保險。
大數據的應用還體現在我們生活中。鄔賀銓說,北京公交一卡通每年產生4000萬條刷卡紀錄,分析這些數據可優化設計城市公交路線。這是大數據對交通服務的改變。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產生大數據,大數據反過來驅動互聯網各類應用的加速演進。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通過對大數據的充分挖掘將產生更多新的應用,將催生更多的新業態出現。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和驚喜。鄔賀銓說。

Ⅳ 000845基金跟蹤什麼指數

國投瑞銀信息消費混合基金(000845)業績比較基準參考滬深300指數收益率×60%+中債綜合指數收益率×40%。

Ⅵ 信息消費的促進措施

概念: 信息消費滿意度(Information Consumer Satisfaction),也叫客戶信息消費滿意指數。是對服務性行業的顧客滿意度調查系統的簡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客戶對信息的期望值與客戶體驗的匹配程度。換言之,就是客戶通過對一種信息產品可感知的效果與其期望值相比較後得出的指數。
現狀: 隨著信息消費市場的逐步發展與完善,信息消費成為推動經濟向前發展的巨大動力。在信息消費發展的初期,人們對信息消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盡量包容,但是隨著信息消費不斷向深層次推進,人們的信息消費意識、信息消費手段、信息消費能力的不斷提高,人們開始提出信息消費的滿意度方面的要求。進行客戶信息消費滿意度研究,旨在通過連續性的定量研究,獲得消費者對信息服務的滿意度、消費缺陷、再次購買率與推薦率等指標的評價,找出內、外部客戶的核心問題,發現最快捷、有效的途徑,實現最大化價值。如國內的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問道網企業版,近年來除採用一些國際上通用的研究方法外,還結合中國的國情,對客戶滿意度的研究進行修正,形成了以Surveycool?專業在線調查系統為平台,神秘人調查、消費者需求洞察、品牌診斷為手段的數字100客戶滿意度研究體系與滿意度指數。 (一)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控制新增行政審批項目。對現有涉及信息消費的審批、核准、備案等行政審批事項評估清理,最大限度縮小范圍,著重減少非行政許可審批和資質資格許可,著力消除阻礙信息消費的各種行業性、地區性、經營性壁壘。在已取消部分行政審批項目的基礎上,年底前再取消或下放電信資費、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企業資質認定、信息系統工程監理單位資質認證和監理工程師資格認定等一批行政審批事項和行政管理事項。優化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程序,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式服務。按照「先照後證、寬進嚴管」思路,加快推進注冊資本認繳登記制度,降低互聯網企業設立門檻。(二)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經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的互聯網企業依法享受相應的所得稅優惠稅率。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合理擴大加計扣除范圍。積極推進郵電通信業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試點。進一步落實鼓勵軟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加大現有支持小微企業稅收政策落實力度,切實減輕互聯網小微企業負擔。研究完善無線電頻率佔用費政策,支持經濟社會信息化建設。(三)切實改善企業融資環境。金融機構應當按照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各項金融政策,對互聯網小微企業予以優先支持。鼓勵創新型、成長型互聯網企業在創業板等上市,穩步擴大企業債、公司債、中期票據和中小企業私募債券發行。探索發展並購投資基金,規范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創新產品,完善信息服務業創業投資扶持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針對互聯網企業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鼓勵融資性擔保機構幫助互聯網小微企業增信融資。(四)改進和完善電信服務。建立健全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與互聯網企業、廣電企業、信息內容供應商等合作和公平競爭機制,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加強資費監管。基礎電信運營企業要增強基礎電信服務能力,實現電信資費合理下降和透明收費。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寬頻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民間資本開展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支持民間資本在互聯網領域投資,加快落實民間資本經營數據中心業務相關政策,簡化數據中心牌照發放審批程序,鼓勵民間資本以參股方式進入基礎電信運營市場。完善電信、互聯網監管制度和技術手段,保障企業實現平等接入,用戶實現自主選擇。(五)加強法律法規和標准體系建設。推動修訂商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標准化法、著作權法等法律,加快修訂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商用密碼管理條例等行政法規。加快重點及新興信息消費領域產品、服務標准體系建設,發揮標准對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引導標准、專利等產業聯盟健康有序發展。(六)開展信息消費統計監測和試點示範。科學制定信息消費的統計分類和標准,開展信息消費統計和監測。加強信息平台建設,保證統計數據的可用性、可信性和時效性。加強運行分析,實時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合理引導消費預期。在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信息消費試點示範市(縣、區)建設,支持新型信息消費示範項目建設,鼓勵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因地制宜研究制定促進信息消費的優惠政策。

Ⅶ 大數據推動社會思維變革

大數據推動社會思維變革

大數據並非新概念

記者:沈教授,您怎麼看待大數據這個概念和大數據時代這個說法?

沈陽:我個人認為,大數據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它很多內在的研究,其實我們計算機學科領域一直在推進。比如,對數據的挖掘和分析方法,以及純數據內容方面的研究就一直存在。在若干年前,大數據已經在某些領域實現了具體的應用。不過,最近兩年出來的大數據概念更加強調互聯網的因素,更加強調數據的體量,以及數據與各行業的運用對接。大數據概念的推廣和它對社會的影響,使得數據分析的概念從計算機學科快速地擴展到社會的各個領域,這是非常有價值的。大數據就是互聯網發展到現今階段的產物,在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技術創新背景的襯托下,一些原本很難收集和使用的數據開始容易被利用起來了,並且不斷作用於各行各業的創新發展,這就是大數據的價值。數據實用化是大數據時代的一個特點。

大數據利於社會治理

記者:您認為大數據思維會對當今社會帶來哪些主要影響?

沈陽:大數據思維有這么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數據一切可量化。比如說,它有助於我們研究政府官員的民意支持度。又比如,政府的信息公開程度,我們也是可以測量的。比如新媒體指數、城市幸福指數、各城市堵車指數,從大數據的角度來看,這些指數的研究方向和方式就體現了相關特點。第二個特點是,大數據思維特別強調不同數據之間的相關性,乃至於尋找它們之間的不相關性。這如果運用到社會治理上,可以提升政府反應的靈敏度。

記者:今年有句話很火,叫「證明你媽是你媽」。它直指簡政放權和政府服務方面的一些問題。但在具體的新聞事件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它還透露出相關部門一些信息共享的問題。比如,要辦一個證,時常就會出現「多部門跑腿」的現象,民眾要跑完這個部門再跑另一個部門。您認為,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政府在思維方面需要做什麼樣的必要刷新?

沈陽:在大數據時代,傳統的政務查詢、社保查詢、醫療教育、水電煤等公共服務將被集成,各政務服務間的信息化壁壘、數據孤島將會消失,政府、企業、研究機構間的數據可實現安全的分享流通、交易交換。因此,隨著大數據的發展,政府首先要進一步把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和責任意識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要有數據信息開放思維、數據信息整合思維和數據信息分享思維。從互聯網的角度來看,政府服務優化是沒有止境的。也就是說,不同部門之間要加強服務融合,要加強信息的交換。我們需要用移動互聯網的思維去打造一個指尖上的政府服務體系。正如李克強總理強調的「要讓政府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我們各級政府應該按照方便辦事、就近服務的原則,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功能,真正完成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時代要求。

大數據應進一步實用化和安全化

記者:大數據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推動,近年來,我國政府在這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沈陽:我們國家在推動大數據發展方面已經形成了較好的頂層設計。若干個省份有準備成立大數據管理局的構想。在學術支持方面也體現了我國大數據的發展比較蓬勃。還有,大數據的民間團體也非常活躍。大數據相關的公司在融資和產品推廣方面也都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2013年,我們國家發布了《關於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指導意見》,提出了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節約和提高效率為著力點,通過引導市場主體合理選址、長遠設計、按需按標建設,逐漸形成技術先進、結構合理、協調發展的數據中心新格局。我國在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增強信息產品的供給能力、培育信息消費需求、營造發展環境、提升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具體措施。

在今年6月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強調了大數據運用的重要性。之後,國務院辦公廳還印發了《關於運用大數據加強對市場主體服務和監管的若干意見》,意見提出,要運用大數據提高為市場主體服務水平,加強和改進市場監管,推進政府和社會信息資源開放共享,提高政府運用大數據的能力。這些都有助於推動我國大數據的發展。

記者:沈教授,以您的研究視角來看,目前我國大數據的發展有哪些需要重視的問題?

沈陽:目前我國政府對大數據高度重視,民眾對網路、新媒體越來越關注,高校的相關人才培養也在作出相應調整。我個人認為目前需要重視的問題有這么幾個。第一,大量的權威數據資源集中在政府手中,而很多數據我們目前還沒有開發。所以,政府應該開放更多的數據源。在政府數據開放方面,我們還需要邁向一個新台階。第二,相關部門在保護隱私安全方面要有更多的考慮。我們要建立有效的法規機制,讓隱私權和大數據的社會便利性獲得一個最佳平衡點。第三,在數據的流入和流出方面,我們需要更加清晰的界定。在不同領域,我們需要更多的數據標准。第四,要加強大數據的科普。既不能神化大數據,又要讓大數據在更多領域取得快速進展。第五,大數據研究只有與實際接軌,工具化、服務化和實用化,才能解決具體問題,從而提升社會的生產力。

記者:作為相關方面的資深專家,您和您的團隊在大數據方面做了哪些深入研究,或者您近期有沒有什麼研究計劃?

沈陽:我們構建的新媒體指數涵蓋了不少微博數據、百萬級別的微信數據,還有APP的數據等,我們目前主要的研究重點在大數據的數據源、大數據的分析模型、大數據的發布服務等方面。我們團隊與教育部、新華社、人民網(603000,股吧)、新浪網、騰訊網等單位均有緊密合作,可以說,我們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研究起點。我們還做了一系列的評估指標,會對大數據的發展方向做一些客觀中立的學術性評估。此外,我們還試著在新的領域擴展大數據的應用,比如說感測器新聞、互聯網的虛擬社群研究等。當然,每一個團隊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研究需要聚焦。我們會廣泛關注,重點突破,進行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我們團隊和清華的大數據研究院有密切的合作。我們現在有若干項目是在國家有關部門的重點支持下進行的。

大數據需要復合型人才

記者:今年7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就2015年上半年工業通信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工信部表示在進一步貫徹「互聯網+」指導意見中,將重點推進重要工業雲、工業領域大數據等發展,而「互聯網+」和大數據發展的核心在於人才,清華大學作為國內一流學府,在相關方面是否已經有培養計劃?

沈陽:對大學生的培養,對大數據人才的培養應該符合教育規律。我個人覺得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大一大二的時候,還是應該強化他們的經典閱讀。強化文化修養和理工科的邏輯思維。如果只是培養學生的淺閱讀能力,如果學生不具備深度思考、縝密思維的能力,那就難以成為優秀的大數據人才。優秀的大數據人才是復合型人才,需要中外融合、文理相通、深淺結合,以及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因為我們需要提供能解決實際問題的產品。目前,包括清華在內的一些國內高校已經有一系列的培養方案。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推動社會思維變革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Ⅷ 信息化發展指數如何計算方法謝謝!

首先信息化發展的指數有很多指標項,第一步要吧這些指標項按要求進行統計。
信息化發展指數Ⅱ(優化後,用於「十二五」國家信息化規劃)

總指數分類指數指標信息化發展指數Ⅱ一、基礎設施指數1.電話擁有率(部/百人)2.電視機擁有率(台/百人)3.計算機擁有率(台/百人)二、使用指數4.人均電信業產值(元/人)
5.每百萬人發明專利申請量(個/百萬人)三、應用消費指數6.互聯網普及率(戶/百人)7.人均信息消費額(元/人)四、知識支撐指數8.信息產業從業人數佔比重(%)9.教育指數(國外:成人識字率Ⅹ2/3+綜合入學率Ⅹ1/3
國內:成人識字率Ⅹ2/3+平均受教育年限Ⅹ1/3)五、發展效果指數10.信息產業增加值佔比重(%)11.信息產業研發經費佔比重(%)1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元/人)如果以上數據統計完成,根據各指標項的整體情況,可對本地信息化水平進行評估。

Ⅸ 什麼是媒介傳播效果的指標

一、傳播效果評估有哪些原則?

1、目的性原則;2、方向性原則;3、針對性原則;4、可測性原則;5、科學性原則;6、引導性原則

二、應如何進行傳播效果的評估?

評估可以從四個方面入手:1、評估傳播對象接觸媒介的效果;2、評估媒介影響傳播對象的效果;3、評估傳播目標實現的效果(程度);4、評估受眾需求滿足的效果(程度)。

三、受眾接觸媒介的效果主要看哪些指標?

1、受眾對傳播媒介及特定欄目、節目和信息的注意、興趣、情趣、理解、記憶等心理活動的反應程度,2、報刊讀者、廣播聽眾、電視觀眾接觸媒介及信息人數的多寡;3、廣大受眾對傳播媒介的接觸頻率和信賴程度。

四、媒介影響受眾的效果主要看哪些指標?

傳播媒介對受眾文化、日常生活習慣廣義上的影響,包括受眾的世界觀、人生觀、社會輿論以及在觀點、思想、信仰、認識、志向、動機和行為准則、對新事物態度等方面的變化幅度和變化方向。

Ⅹ 238. ( )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信息化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指標。信息化發展指數(IDI,Information Development Index)是為國家「十一五」信息化規劃而編制的,它從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制約環境,以及居民信息消費等方面綜合性地測量和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信息化發展總體水平。
拓展資料
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大趨勢,代表著先進生產力。信息化時代按照托夫勒的觀點,第三次浪潮是信息革命,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其代表性象徵為「計算機」,主要以信息技術為主體,重點是創造和開發知識。隨著農業時代和工業時代的衰落,人類社會正在向信息時代過渡,跨進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會形態是由工業社會發展到信息社會。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會與前兩次浪潮的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最大的區別,就是不再以體能和機械能為主,而是以智能為主。
綜合國力是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教育、人才、外交等要素有機關聯、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具體的一般分為八大資源:經濟資源、人力資本、自然資源、資本資源、資本技術、國防軍事、政府資源、國際資源。在經濟領域主要表現在21個行業領域:零售,石油和天然氣,能源和公用設施,汽車,汽車零部件和輪胎,科技,電信和娛樂,保險,銀行,醫療保健,制葯,化學品,采礦,金屬產品,工農業機械和電氣設備,航天和防務,工程和建築,貿易和多元化,快速消費品,郵政和物流,鐵路和航空等。

閱讀全文

與信息消費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滬指是什麼交易所 瀏覽:522
公司理財收益需要交印花稅嗎 瀏覽:308
選出來的都是強勢股選股指標 瀏覽:447
菲莫國際股票今日價格 瀏覽:245
中小企業融資難調查問卷 瀏覽:218
固定匯率制度導致本幣幣值高估 瀏覽:143
飛牛網傭金怎麼拿 瀏覽:182
固定收益證券組合 瀏覽:203
人民幣對盧布銀聯匯率 瀏覽:756
新疆創博融資有限公司 瀏覽:387
上海魚耀金融服務公司 瀏覽:788
壹方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496
現在的一克黃金的價格是多少 瀏覽:117
1升原油價格 瀏覽:415
西安有哪些期貨公司 瀏覽:108
融資租賃的瓶頸 瀏覽:229
質權人股票 瀏覽:583
銀行用創新資本工具融資 瀏覽:597
名字騷的股票 瀏覽:184
人民幣美金匯率央行 瀏覽: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