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各省醫共體建設發展的評價指標
評價指標體系是指由表徵評價對象各方面特性及其相互聯系的多個指標,所構成的具有內在結構的有機整體。為了適應新形勢對國家高新區的新要求,建立新的發展導向,引導國家高新區肩負起新的責任和使命,體現國家目標要求和政策導向的目標需要,科技部在已有指標體系的基礎上制定了新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評價指標體系》。
Ⅱ 誰幫我寫篇文章。標題是面對挑戰,我們應如何應對。 文章的內容是醫院方面的。具體解釋是醫院遇到
我國公立醫院改革面臨的困境和對策
近年來,推動公立醫院深化改革成為重中之重,目前我國公立醫院面臨哪裡困境,又有什麼樣的對策呢? 近年來,推動公立醫院深化改革成為重中之重,目前我國公立醫院面臨哪裡困境,又有什麼樣的對策呢?
我國公立醫院改革面臨的困境和對策
1.公立醫院發展所面臨的困境
在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公立醫院的改革已排在了重點任務中的第一個。按照《任務》安排,公立醫院的改革將在城市和縣兩個層面上同步推進,縣級公立醫院試點將新增700個,覆蓋50%以上的縣,同時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將繼續擴大,2014年每個省份要有1個試點城市。醫療改革一方面將公立醫院推向市場,另一方面減少醫院醫葯收入,運用醫保支付制度控制其所收費用。隨著醫改的深入,公立醫院將面臨一系列的挑戰。
醫葯加成的取消將迫使公立醫院重塑收入機制。公立醫院改革的重點之一是通過取消葯品加成來建立科學的補償機制,恢復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按照醫改政策,在取消葯品加成之後,醫院收入將從服務項目收費、葯品加成和財政補助三個渠道縮減成服務項目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所造成的收入缺口將通過增加政府補助和醫院提高服務項目收費和加強成本控制等方式來共同承擔。衛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綜合醫院葯品銷售收入占總收入的39.7%,而財政收入僅佔7.5%。葯品加成的取消將大幅減少醫院收入,同時政府所能增加的補助有限,可見收入缺口還將主要依靠公立醫院改變運作機制。因此醫院應當主動拓寬收入渠道,比如我國醫療服務收費標准往往被制定得過低因而收不抵支,醫院可以合理調整醫療服務收費標准,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和勞務的價值。另外醫院也可以充分利用其醫療技術上的優勢開設高附加值醫療服務項目。
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將倒逼公立醫院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在全民醫保制度下,醫保是公立醫院的主要收入來源,而通過醫保支付來實行供方費用的控制是國際趨勢。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2014年工作任務指出,要繼續完善醫保付費總額控制,加快支付方式的改革。各地也積極開展醫保支付新制度的試點,如北京相繼開展了總額支付和按病種付費的試點。付費方式的改革意味著公立醫療機構提供一定服務的收入受到封頂控制,因此其盈利模式勢必從收入最大化向成本最小化轉移,效率、成本將成為公立醫院經營狀況重要的衡量指標。
市場化的資源配置下,公立醫院有可能面臨人才和患者的外流。民營醫院在過去五年取得了飛速的發展,醫院數量復合增長率14%,病床復合增長率21%。雖然目前民營醫院相對於公立醫院仍然處於弱勢狀態,但隨著社會資本和管理醫療人才逐漸向民營醫院匯聚,其實力將逐步加強最終形成公立醫院有力的競爭對手。另外,作為推動多元化辦醫中重要舉措的醫生多點執業也在逐漸推進。多點執業制度下,醫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技能和需求自由流動,市場可以充分發揮作用達到醫生資源的合理配置。然而目前我國多數醫生都粘附於公立醫院,資深的醫生更是集中在三甲醫院。隨著多點執業的推行,公立醫院將可能面臨醫生資源外流的壓力。
公立醫院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兩方面的持久努力。一是外部環境的改革,需要恰當的頂層設計,以及政府、社會、醫療系統各方包括醫院醫生的共同努力和規劃;另一個方面是醫院內部的改革。在醫改推進的前提下,公立醫院需要適應改革的大潮,調整自身完善機制,肩負起治病救人的公益性使命。
2.公立醫院應對之策
我國公立醫院存在管辦不分、政事不分的問題。在這樣的體制下,一方面醫院內部管理和醫務人員缺乏積極性,另一方面政府既承擔了監管方的角色又是產權的管理主體,監管力度有限,市場競爭不充分。體制上的不合理是導致公立醫院運營效率低下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採用合理的治理模式,理清所有權和管理權方面將是必然趨勢。就運營機制方面來看,我國公立醫院無論在品牌、技術還是人才方面目前都處於領先地位,因此應當抓住有利時機,加快資源整合和業務運營的精細化,提升競爭實力,在日趨市場化的醫療服務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
改革績效管理體系
盡管醫療改革已實行多年,很多公立醫院還在實行「大鍋飯」階段的績效管理體系,沒有真正實現按勞分配,更沒有根據醫院的願景和目標來定製詳細的績效管理體系與指標。醫療服務市場的競爭最終還是人才的競爭,缺乏完善的績效管理體系,無法將指標落實到員工個人,就無法激勵員工向著醫院的整體目標而努力。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有利於促進員工提高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增加個人和醫院業績,進而提高醫院競爭能力,促進可持續發展。尤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醫療市場環境下,公立醫院都需要構建企業化的績效考核體系,提升自身業績,以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只有將考核指標與願景、目標和戰略重點相結合,細化到個人,員工個人目標才能和組織目標相一致,確保向同一個方向努力。
公立醫院在制定有效的績效管理體系時,應基於以下框架,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
醫院戰略及運營模式應為整體的績效管理體系提供指導性作用。 其中包括戰略願景、監督和組織架構。在構建組織績效管理體系時,組織內是否有願景、是否有戰略、是否有目標是首先最需要理清的關鍵點。其次管理層和組織的政策在變革管理中能起到怎樣的監督作用也是另一重要考量點。同時,組織整體架構如何、組織內是否有明確的匯報結構和崗位責任也是需要明確的一個關鍵方面。
醫院績效管理是一個將組織戰略轉化為可實施的績效管理的體系。其中可以包括平衡記分卡和績效指標。綜合平衡記分卡需要包括運營、財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評估等各方面,同時應該和組織的戰略保持一致。其次,績效指標是否明確,是否是根據適當的方法論、 清晰的目標和指標管理方法來設置的也是績效管理體系中的重要方面。
組織的運營管理水平是組織績效提升項目的基礎。其中包括員工的管理知識(組織內部是否有針對選定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的正式培訓);學習、培訓和發展(組織是否對所用的員工進行一定的投資並提供培訓課程和發展機會);方法論(事件的進度是如何記錄的,事件是如何匯報的,當發現提升機遇時,是如何處理的,當遇到挑戰時,是如何解決的)。運營管理水平還涵蓋了信息系統(現有的信息系統是否能夠進行數據管理並生成報告)、溝通(信息是如何在內部和外部之間溝通的)這兩方面。
組織文化與關系強度是維持績效管理體系運作的重要紐帶。其中,組織參與度、領導力和激勵因素都是醫院管理者需要反復思考的一些方面:怎樣使所有級別工作人員和醫護人員都參與其中,如何讓醫護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領導自身建設工作,組織內是否有適當的激勵和獎勵措施等。
在確定具體績效指標前,應在醫院內部對願景、目標、整體發展方向和戰略重點取得共識。德勤管理咨詢在為某大型三甲醫院定製績效考核體系時,發現該醫院員工對醫院的整體願景、目標和戰略重點理解不一,認同感不足。根據這個現象,德勤協同醫院管理層先理清並與員工們溝通了以上三個最重要的考量點,取得共識後,遵循了以下一系列原則進行了績效考核體系的改革。
具體原則包括:
指標必須和醫院願景和戰略目標相對齊;
重視3到6個最關鍵的指標,該指標必須能被客觀衡量且數據來源可靠;
通過不同的評估范圍,表現對團隊建設的重視,提倡團隊內和團隊間的互動,分享領先治療方案;
認可團隊表現和表揚優秀的個人或團隊,提供及時的反饋,並公開提供個人,團體和組織的績效記分卡;
使用公平、客觀、透明的激勵方式並根據制定的標准執行;
告知員工表現和評估標准,合理管理員工期望值並展開討論會了解員工們的顧慮,根據反饋繼續優化。
改善患者體驗
根據德勤2011年中國醫療服務調查,眾多患者認為公立醫院在服務品質方面存在較大提升空間。47%的患者認為公立醫院的服務並不以病患為本;32%認為目前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45%的患者認為治療的等待時間過長。隨著醫療技術向不同層級醫療機構的全面普及,民營醫院規模的飛速增長,和民眾對醫療消費需求的多元化、多層次發展;公立醫院將會直面技術壁壘逐漸消融、民營醫院競爭者日漸壯大和服務內容與患者需求無法匹配的尷尬局面。為了避免患者被大量分流,公立醫院必須彌補自身短板,真正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全方位的改善患者體驗以維持其地位市場地位。
提升患者體驗的制度必須有全方位的體制,創造專業的患者體驗程序。患者體驗是患者入院由始至終的整體過程,患者滿意度和投訴率是整個過程產生的結果。和目前公立醫院內普遍認為的患者體驗是醫生和護士的事情不同,其實從患者決定入院開始,到患者出院的過程中,每一個患者接觸過的工作人員都是患者體驗的締造者。從電話接線員到醫院安保人員,從住院處收費人員到醫院食堂打菜師傅;每一個人都參與塑造了患者在醫院內的整體體驗。
患者體驗的基礎必須是一個完整的程序,不僅是一個「特別項目」。醫院需要在核心價值層面對患者體驗達成共識,需要了解患者體驗的驅動力和患者觀點,針對患者觀點設計流程,並激勵所有與患者接觸的工作人員,開展培訓。德勤管理咨詢在幫助國內某頂尖三甲醫院提升患者體驗時,曾使用以下基於循證實踐的緯度來分解患者體驗的驅動力:尊重,溝通,教育,知識,生理,心理,參與,協調性與整合性,轉診至下級醫療機構和可及度。以尊重為例,尊重是指注重患者的價值、需求和偏好:包括與文化、尊嚴、隱私、個性化的相關問題;認識生活質量的重要性;與患者共同做出治療計劃。具體細節包括需要工作人員用患者喜歡的名稱來稱呼患者;按患者的喜好或要求給其分配病房/病床的位置;對患者的需要即時回復或完成等。同時德勤也幫助該醫院建立了專門的患者體驗與投訴辦公室,設立患者體驗基金以激勵優秀工作人員,收集患者體驗數據、分析趨勢並與該醫院的績效考核體系掛鉤。若缺乏對患者核心價值觀的共鳴、激勵因素和領導力,就不能有效的提倡各個團員的參與度;無法打造極致的患者體驗。
當然,患者也不是永遠正確的,在打造最佳患者體驗的同時也需要考慮如何管理患者期望值。通常情況下,在患者入院前與患者進行溝通,告訴患者住院期間的大致會做哪些檢查和治療、生活環境的基本情況等,可以幫助患者合理預期住院生活。根據德勤建議,某三甲醫院在患者入院前使用紙質材料和錄像的形式來告知患者該如何預期他們的住院生活:包括有關夜晚安靜程度會受搶救患者情況打擾;護士會根據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回應按鈴請求;疼痛管理和如何與醫師溝通的解釋說明等。同時該醫院也會要求患者入院後共同維護住院體驗:要求非單人間患者減少夜間噪音,要求患者舉報未被打掃干凈的房間;鼓勵患者常規詢問醫師護士們是否有洗手等。經過項目設計與最終實施,半年後該醫院的患者滿意率從之前的55%上升至了92%的領先水平。
引入營銷管理,與患者建立穩固互信的關系
醫療服務營銷管理是以患者的需求為中心,通過研究目標人群的需求准確定位市場,整合醫療資源,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的一系列活動。我國醫療服務市場在政策的有力支持下逐步開放,正從過去的「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多點執業的推進和民營醫院自身的積累正逐漸消融技術壁壘,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將被打破,競爭越演越烈。大型公立醫院要想在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滿足患者的醫療需求,與患者建立穩定、相互信任的醫患關系,就必須引入市場營銷管理的理念。引進營銷管理有助於樹立公立醫院的品牌形象,改善醫患關系。「以病人為中心」正是體現了營銷管理中營銷從顧客出發的理念。通過導入市場營銷,醫院會逐步從以往「一切以醫院為中心」的舊觀念中走出來,真心實意為患者服務,全方位提高患者就醫體驗,通過優質的醫療服務吸引顧客。其次,我國民眾的醫療需求正向著多層次多元化的方向發展。營銷管理有助於公立醫院從原來僵化的管理模式中脫離出來,基於目標人群的需求和自身的技術力量進行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另外,公立醫院的品牌推廣也利於加強與民眾的交流,增加患者黏度,擴大公眾認知度並做大市場份額。
公立醫院開展營銷管理首先應當樹立正確的營銷觀念。營銷的實質在於需求管理而不僅僅是做廣告。因此營銷策略的推進需要明確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目標,由營銷部門的人員協同科室的醫護人員來共同完成。其次,公立醫院需要加強對服務市場的調研,分析目標客戶,以市場行情為導向,基於顧客需求定位恰當的服務項目組合。在品牌營銷方面,公立醫院由於公益性質在公眾中已具有較好的認知度。因此品牌營銷應當注重提升醫院醫療水平和服務品質在公眾中的形象。營銷手段可以採取多種方式結合的辦法,除了採用廣告之外,還可以通過專家到社區服務,在電視和廣播電台開通大夫問答節目,開通綠色通道等方法來提升公眾對醫院的認同。
醫聯體的建立有助於醫院開展營銷管理。由於實現了資源的縱向共享,各級醫院能夠針對自身狀況和患者需求作出更加精準的戰略定位、確定恰當的產品組合並且有效的整合資源。比如醫聯體中的中心醫院可以承擔難度較大的(通常也是附加值較高的)的治療,把小疾小病或者康復治療轉診到收費較低的下級醫院,這樣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上級醫院的專家,讓他們從醫治小病中解放出來,把足夠的時間花在重病診治上,實現醫療服務價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下級醫院病患者流量,提高其資源的使用率;這樣的轉診制度也可以減少患者的醫療成本提高服務質量,提升整個醫聯體的公眾認可度。其次,醫聯體中心醫院對下級醫院的技術輸出可以提高下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進而提升下級醫院對上級醫院的支持能力,從而提升整個聯合體的運營效率。另外,醫聯體的建立可以幫助成員醫院把握住醫生資源。在醫生多點執業完全推行、醫生自由執業之後,擁有更多醫療服務機構平台的醫聯體會具有更多的患者渠道,因而更能吸引醫生,把握住相對稀缺的醫生資源。目前各地方試點比較常見的方式是三級醫院聯合區域內若干一、二級醫院和社區服務中心、鄉鎮衛生所,形成聯盟,居民就近簽約,實行社區就診,逐級轉診的醫療模式。然而多數醫聯體僅停留在技術協作和信息互認的層次上,組織形式相對鬆散,並沒有建立起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和激勵機制,因此效果比較差也很難形成長效機制。相對而言,緊密型的醫聯體由於實現了 聯盟成員人、財、物統一調配,經濟一體化,因此更加容易優化資源配置,如上海瑞金集團就屬於後者。具體操作上,醫聯體的各級公立醫院需要構建知識技能成長鏈、醫療分工整合服務鏈、數據鏈、醫聯體內部激勵機制和患者認同鏈條以滿足持續增長的醫療需求。
建立標准化的醫療服務和臨床流程
標准化的醫療服務流程是提高服務質量、優化資源運用並提升醫療安全的有效措施。國際醫療衛生認證聯合委員會(JCI)的認證體系要求醫院具有標准化的患者收治、轉診、出院以及保證患者在整個診療過程中得到連貫和協調的服務的流程。我國衛計委發布地關於進一步改善醫療機構醫療服務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出,各醫療機構應當以病人為中心,科學、合理地設計醫療服務流程簡化程序。基於患者的需求並運用標准化的流程,醫院可以協調各項服務和人力資源,促使工作團隊有機結合,減少部門間的推諉,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並最大限度地利用醫療資源。比如患者預檢和標准化的病床分配規則避免了部門之間不必要地用於協調資源的時間,同時也可以將病人快速分配到合適的病床。床位實時監控和各科室護理人員相互調配的流程可以幫助緩解部門突發性的患者過多的壓力,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量並確保患者獲得安全和恰當的治療。有效的出院和轉診制度可以確保患者需求和醫療資源的最佳匹配。基於早期制定的診療和出院計劃並結合患者的康復狀況,醫院得以在恰當的時候讓患者出院或者轉診,使其得到適合的支持性或者不同類型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面醫院醫療資源也得以釋放,向有相應醫療需求的其他患者提供服務。醫療服務協同的流程則保證了醫院不同部門、不同專業人員所提供的醫療服務與患者需求相符,同時也保證醫生、護士和其他醫務人員獲得充分的信息,減少工作的重復和資源的浪費。
相對於醫療服務流程的標准化,臨床路徑管理則是針對患者治療本身的一種質量管理模式。基於對患者的診斷,以循證醫學為指導,臨床路徑管理通過對某些病種的檢查、手術、治療、護理等活動的標准化和精細化來規范醫療行為,控制治療風險,提高治療效果並優化資源利用。它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目前已在歐美和部分亞洲國家廣泛應用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被JCI列為醫院評價評審的核心標准之一。中國起步相對較晚,1998年後,國內醫院開始嘗試少數病種的試點工作。2009年國家計生委正式啟動全國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3467家醫療機構,共計25503個科室嘗試臨床路徑管理。試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顯示臨床路徑管理有助於保障醫療安全、提高服務效率、規范臨床用葯、控制不合理的醫療費用並提高患者滿意度(表7)。2012年10月,衛計委發布關於「十二五」期間推進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制定未來三年工作目標,要求到2015年末各省(區、市)內所有三級醫院、80%的二級醫院應當開展臨床路徑管理,並逐步增加臨床路徑管理專業和病種數。
完善醫院信息系統
醫療信息化運用計算機科學、網路、通信以及資料庫技術來管理信息的存儲、獲取、分享和運用,支持醫療服務工作以及臨床和管理的決策。隨著醫學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醫療服務水平要求的不斷提升以及政府通過醫保對醫療費用更加嚴格地控制,醫院管理變得越發復雜,信息技術成為醫院發展不可或缺的工具。醫院信息化有利於提高服務質量。患者醫療護理過程往往需要涉及各個醫護專業人員、患者和患者家屬之間的頻繁溝通以及各醫療項目甚至是醫院之間的協調。信息技術在不同照護點上可用度的加強將會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溝通,並隨著服務和臨床流程的不斷優化而拓展,支持連貫性的醫療服務。比如電子病歷系統的使用可以加速住院部、門診部以及急診部之間的信息分享,使醫護人員在第一時間便利地看到患者病史了解情況,讓患者在不同部門間的轉移變得更加方便,同時也減少了由於信息不對稱而讓病人重復做檢查的可能性。信息化也有助於保障醫療安全,電子病歷以及葯品知識庫的聯網可以對醫囑進行自動糾錯,同時也減少了由於錯抄錯認而導致開葯錯誤的可能性;隨時隨地可以便利地獲取的患者過敏、用葯等詳細信息可以幫助醫護人員作出正確地臨床決策;心電信息系統、手術麻醉監護系統則可以准確記錄麻醉用葯等信息,提高手術成功率。信息技術的應用還可以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電子病床監控體系可以幫助醫院更好地調配護理人員,使各個部門得到恰當的人員配置,減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醫護人員需要遵守的服
務和臨床流程可以被編入信息系統方便醫護人員隨時查找。另外對於多渠道數據(包括管理、財務、臨床以及多醫院的數據)的深度挖掘、整合、分析和使用有助於臨床和管理決策,助推醫院實現智慧轉型。
醫院信息化的縱深發展會經歷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IS)和臨床信息系統(CIS)的建立並最終向區域性醫療信息化(RHIN)拓展。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是主要針對醫院人流、物流以及財流,為醫療工作和管理服務的系統。臨床信息系統則是以患者為中心,對患者臨床醫護數據進行採集、存儲、處理和傳輸的系統,包括醫囑處理系統、醫生工作站系統、護理信息系統、實驗室系統、影像存儲和傳輸系統(PACS)等。醫院管理信息系統滿足了醫院日常管理自動化的需要,同時又為臨床信息的收集提供了數據基礎和流程支持,因而大部分醫院始於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並逐步過渡到臨床信息系統。另一方面,臨床信息系統不僅支持醫護人員的日常醫護工作,其收集的大量數據可以幫助醫院管理者更加深入的了解醫院服務群體的特徵和需求以及醫療服務環節中的問題,深化醫院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基於這兩者的基礎上,區域醫療信息化旨在實現區域性的醫療信息分享,包括醫院和醫院之間以及醫療服務行業中各機構如醫院、醫療支付方和醫葯設備供應方之間的信息共享。
一些發達國家把運用醫院信息系統以保障醫療安全、提高醫療質量和效率放在了支持醫療事業的首位並已先後進入了推進區域信息化的階段。美國是醫療服務高度市場化的代表並且信息化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2000年以後大部分醫院已經進入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全院信息系統的整合階段。美國政府也積極推動醫院信息化,在2009年簽署的復甦與再投資法案中將約190億美元的財政資金用於激勵電子病歷的推廣為區域化的信息共享提供了條件,同時也提出建立國家健康信息網路(N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並啟動專門項目通過建立技術標准和規則來促進醫療機構信息系統之間的相互操作性。英國實行的是全民公費醫療,因而採取了完全由政府主導的電子病歷建立模式。政府與多家跨國衛生信息機構簽署逾60億英鎊的合同以搭建全國性的衛生信息網基礎設施。我國在2002年的《全國衛生信息化2003-2010年發展綱要》中提出醫療服務信息系統和區域衛生信息化的建設目標,在2009年的醫改方案中更是把建立使用共享的衛生信息系統作為支撐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四梁八柱」的八柱之一。從之後的一系列政策可以看到(表8),政府將持續大力推進並投入區域性醫療平台的建設,而醫院管理和臨床信息系統的建立是區域信息化得以實現的基礎。
就目前我國醫院信息化狀況來看,大部分醫院已經建立了HIS系統,接下來HIS與醫療保險以及各種臨床應用系統的集成會是主要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CIS系統的普及率還較低,根據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2012-2013年對1067家醫院的統計信息,除了住院護士工作站系統、病區醫生工作站系統以及門急診醫生工作站系統以外,其餘臨床信息系統的實施比率均不足50%。同時該調查關於醫院認為最應該使用信息技術解決的問題的數據顯示,「提高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降低醫療差錯與意外」,「提高臨床業務效率支持醫院流程再造」和「降低醫院運營成本、支持醫院經營成本核算」占選擇比例的前三位,分別為83%、81%和69%,由此可見醫院對CIS系統具有較強的需求,醫院的CIS建設還將快速推進。其次,我國醫療信息化存在「信息孤島」問題。醫院在選擇和建立系統之前沒有做充分的自身評估和統一的規劃,導致醫院內部系統之間協調性差,無法發揮系統的潛能;各醫院系統之間相互獨立,缺少標准化的電子病歷以及業務流程;在供應商方面,研發出來的信息系統兼容性相對較差。這些因素對下一步醫聯體內各醫院互通互聯以及最終的區域醫療信息化也會造成困難。我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應當充分利用後發優勢,避免缺乏規劃導致的後期整合方面的難題。其三,我國大部分醫院對對信息系統的應用還局限於基本的財務和收費方面的處理,在廣度和寬度上還有待拓寬。如圖15所示,影像存儲和傳輸系統、電子病歷、手術麻醉信息系統等CIS系統雖然對臨床的醫護和決策工作有著重大意義,但是目前的應用率仍然較低。
另外,我國醫院,特別是大型的三甲醫院在過去十年積累了大量的臨床和管理信息,對這些數據的深度挖掘、分析和運用可以用於臨床流程的設計、財務和臨床風險的評估,以深化醫院的決策和管理。然而目前也很少有醫院運用數據倉庫等智能分析技術來支持決策。
Ⅲ 醫聯體工資績效怎麼分配
摘要 醫聯體是指區域醫療聯合體,是將一個區域內的醫療資源整合在一起,通常是由一個區域內的三級醫院與二級醫院,社區,醫院,村醫院組成一個醫療聯合體,目的是為了解決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就不用再擠進三級醫院,在小醫院也能夠解決。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實現人民滿意政府滿意職工滿意的預期目標。
Ⅳ 2019年,我國醫療行業有什麼新變化
2019年,我國醫療行業新變化:
一、努力推進醫聯體建設,提高縣級醫院服務能力
縣級醫院是醫療社區建設的重要環節,在醫療社區建設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要加強縣級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更好地完成上下銜接、雙向轉診的工作,理順上下級醫療機構之間的關系。
並且,在最新發布的《關於印發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中,要求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探索實施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構建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隨著縣域醫共體的全面推進,縣級醫院的服務能力將進一步提高,發揮主導作用。
二、大力發展遠程醫療
互聯網醫院正式走上軌道,遠程醫療將成為一種新型而普及的診療方式大范圍推廣開來,大大減少了醫療資源的浪費,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找專家看病。
三、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口號。去年10月份國家發布《關於規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管理的指導意見》,公布家庭醫生簽約十一項,簽約內容得到明確細化,從內容和執行上「做實做細」,提高百姓獲得感。
從國家層面來看,近一年來,家庭醫生不再盲目追求簽約率,去掉各種指標壓制,更加註重服務質量的簽約,實現了「簽而有約」。
四、強化三醫聯動改革破解看病貴問題
三醫聯動就是醫保體制改革、衛生體制改革與葯品流通體制改革聯動,即醫療、醫保、醫葯改革聯動,即三醫聯動。
福建三明、安徽、上海等地,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資金使用效率最大化、醫療服務質量優化的目標。2019年,三醫聯動模式必將走向更多的地方,使醫療機構之間配合更加權責一致、統一高效。
五、健全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會議提到完善國家基本葯物制度,進一步完善集中采購和使用的政策。
新版基葯目錄已經發布,並建立了動態調整機制。今後目錄將實行動態調整,調整周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堅持進出口並重,不斷完善品種結構和數量,滿足疾病防治的需要。
六、統籌推進醫療價格調整和公立醫院績效考核
提高公立醫院管理水平,促進公立醫院整體醫療價格調整和績效考核,配合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促進各地醫療直接結算。
不久前,國家命名148家醫院為試點醫院,建立和完善現代醫院管理體制。隨著合同管理的實施,公立醫院醫務人員合同時代的臨近,2019年公立醫院管理水平將發生重大變化。
同時,醫保支付方式也將覆蓋更多領域。12月29日,國家12個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印發加快落實仿製葯供應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加快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推進建立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復合型醫保支付方式,逐步減少按項目付費。
七、加強中醫葯人才培養
促進中醫葯發展,深入發展中醫葯服務,加強中醫葯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
去年,中醫專長考核紛紛落地,一大批民間中醫通過或即將通過考核,可以肯定的是,2019年將有一大批中醫診所出現,中醫葯事業迎來蓬勃發展。
八、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關政策,完善職稱評定措施。
近兩年來,國家全力支持基層職稱特別是全科醫師的職稱評定,提高基層醫師的發展前景,鼓勵醫學人才留在基層。
九、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促進社會醫療服務發展
推進衛生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法治建設,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鼓勵社會醫療事業發展。加強政策解釋,做好典型宣傳工作,實行全面監管制度,加強科技創新,參與全球衛生治理。
十、反對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為基層工作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
要錘煉實事求是、一抓到底、擔當為民的工作作風,持之以恆反對「四風」,特別是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著力把層層檢查、層層匯報、層層留痕等形式主義減下來,給基層留出更多做工作的時間和空間。
這個要求可以說是符合基層醫生的要求。基層衛生工作不是靠山的形式,而是靠實際行動,少走形式,基層醫務人員可以多為人民做些實事求是的事情。
十一、構建更加成熟定型的分級診療制度
建立更加成熟、規范的分類診療體系,促進城鄉分離、上、下、快、慢相結合,引導優質醫療資源的沉陷。
十二、全面實施衛生扶貧工程
要實施全系統扶貧工程,進一步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長效機制,完善貧困地區的醫療保障制度,加強貧困地區健康風險因素的防治。
十三、做好公共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繼續前進
會議要求,扎實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工作,堅持預防為主,做好免疫規劃,加強傳染病、地方病、慢性病和職業病防治。
大健康理念的樹立,促使今年的公共衛生工作將更加完善、重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工作重心「以治病為中心」轉向「以健康為中心」。
十四、深入推進醫養結合
嚴格落實婦幼安全五項制度,構建養老護理體系,進一步促進醫療與護理的結合。
Ⅳ 國家都淘汰過哪些曾經耳熟能詳的葯物
我國已被淘汰的127種葯品(上)
(1)水楊酸鈉針劑
(2)非那西汀片劑
(3)氨基比林針劑
(4)氨基比林片劑
(5)安替比林片劑
(6)辛可芬針劑
(7)辛可芬片劑
(8)復方氨基比林(含烏拉坦)針劑
(9)復方氨基比林(含凡拉蒙)片劑
(10)復方安乃近片劑
(11)水楊酸鈉辛可芬針劑
(12)小兒退熱片
(13)雙醋酚汀片劑
(14)復方膽礆片劑
(15)復方膽礆膠囊劑
(16)復方膽礆注射劑
(17)肝健靈片劑
(18)乳清酸膠囊
(19)維生素U片
(20)維生素U針劑
(21)山道年片劑
(22)山道年酚酞片劑
(23)山道年甘汞片劑
(24)滅蟲寧片劑
(25)驅蟲凈片劑
(26)己烷雷鎖辛片(膠囊)
(27)四氯乙烯膠丸
(28)阿的平片劑
(29)環氯胍片劑
(30)青黴素片劑
(31)長效青黴素(苄星青黴素)片劑
(32)青黴素油劑
(33)青黴素軟膏
(34)青黴素眼膏
(35)四環素(鹽酸鹽)各種小兒制劑
(36)四環素(礆)各種小兒制劑
(37)肌注四環素針劑
(38)小兒土黴素片劑
(39)土黴素糖粉
(40)長效土黴素顆粒
(41)鹽酸土黴素注射劑
(42)鹽酸金黴素片劑
(43)鹽酸金黴素糖粉
Ⅵ 醫聯體和醫共體的區別是什麼
醫共體要強調「共」的是健康,共的是居民常見疾病預防健康管理、慢病康復等;醫聯體要強調「聯」的是疾病,基層解決不了的病要聯大醫院、大專家。
醫聯體:你我本無緣分,為了政績、品牌、技術,大家站在一起做做樣子。隨緣互相轉介紹病人,隨緣或根據合作協議安排一定的技術指導。
醫共體:我們因為人、財、物、考核指標等經濟關系走在了一起,有著共同的經濟目標與經濟責任。我們要完成某個經營指標,每個人都必須出力。
醫聯體主要有4種組織模式:
一是醫聯體,是城市開展醫聯體建設的主要模式。以1家三級醫院為牽頭單位,聯合若干城市二級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以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構建「1+X」醫聯體,縱向整合醫療資源。有條件的地區推行醫聯體內人、財、物統一管理模式,促使醫聯體成為目標一致的共同體。
不具備條件的,可在醫聯體內以對口幫扶、技術支持為紐帶形成鬆散型合作,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
二是醫共體,是農村開展醫聯體建設的主要模式。重點探索以「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一體化管理,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三是專科聯盟,指醫療機構之間以專科協作為紐帶形成的聯合體。以一家醫療機構特色專科為主,聯合其他醫療機構相同專科技術力量,形成區域內若干特色專科中心,提升解決專科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形成補位發展模式。橫向盤活現有醫療資源,突出專科特色。
四是遠程醫療協作網,由牽頭單位與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醫療機構建立遠程醫療服務網路。大力推進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鼓勵二級、三級醫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遠程醫療服務。
Ⅶ 【北京衛計委發文】北京護士區域注冊試點將實行
近日,北京市衛計委下發了《2017年北京市醫政醫管工作要點通知》,裡面有很多政策都是全新實施,給醫護工作者行業政策走向傳遞了風向標。其中針對我們護士的新政策中,提出了護士區域注冊政策,體現了護士工作的重要性,讓我們一起看下具體內容:一、持續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按照非首都功能疏解要求,嚴格執行醫療衛生領域的「負面清單」制度,控制醫院規模,促進重點醫療疏解項目取得進展。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持續推進與河北燕達醫院以及張家口、曹妃甸、承德等重點地區的醫療合作,啟動與河北保定的醫療合作。推進跨區域檢驗檢查結果互認、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共享、遠程會診、轉診等工作。持續鼓勵和引導社會辦醫發展,促進和規范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中心、血液透析中心等獨立檢查檢驗等機構的設置。
二、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
出台「十三五」北京市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實施方案,繼續完善分級診療工作的配套政策。貫徹落實北京市分級診療制度建設2016-2017年度重點任務,繼續完善醫聯體內部結構。落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簽約居民四類慢病長處方制度。建立全市「一個多學科臨床會診中心」和「四個醫技會診中心」(心電、病理、檢驗、影像)。加大對醫聯體的指導和考核力度,使分級診療的主要措施進一步落實。
三、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鞏固醫師電子化注冊效果,實施醫師區域注冊,開展護士區域注冊試點,促進人才合理流動。推進醫療機構和護士電子化注冊的實施,簡化審批辦理流程,促進信息共享。將獨立醫學檢驗機構的審批許可權下放至區衛生計生委。改革外國醫師准入管理方式。做好限制類醫療技術備案管理,加強事中事後監管。配合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工作,進一步加強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
四、持續改進醫療服務
配合醫葯分開綜合改革工作,制定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的工作方案,推進改進預約服務、加強院內層級就診、改善後勤服務、推動日間手術、加強合理用葯管理等進一步完善醫院管理、優化就醫流程的工作措施,加強對患者的指導和服務,增強人民群眾就醫獲得感。繼續深入推進優質護理,完善護士崗位管理,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質量;拓展護理服務領域,加大老年護理、社區護理人才培養力度,鼓勵醫療機構將護理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
五、做好對口支援和醫療扶貧工作
協調西藏自治區和內蒙古自治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與市有關部門,加大醫療扶貧支援力度;開展醫療扶貧工作進展評優與督導,將支援工作納入北京市屬、區屬三級醫院績效考核之中,以確保醫療扶貧工作取得實效。繼續組織開展城區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支援遠郊區區域醫療中心及基層醫療機構,為全面落實分級診療制度奠定基礎。
六、強化醫療機構監管評價
配合醫葯分開綜合改革工作,聯合有關部門共同制定加強醫療機構綜合監管的工作方案,開展聯合檢查,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制定加強和規范公立醫院開展特需醫療服務的管理要求,控制公立醫院開展特需醫療服務規模。繼續通過DRGs等方式開展醫院評價並發布結果。加強臨床路徑管理,保障醫療質量安全。推進公立醫院評價的關鍵指標研究,逐步建立完善考核評價指標,引導公立醫院堅持公益性辦醫方向。
七、加強行業作風建設
堅持管行業必須管行風,將行風工作與重大政策實施同步安排、同步推進、同步落實,嚴格執行醫療衛生行業行風建設「九不準」規定,深入開展醫療器械專項清理和葯品回扣專項治理工作,堅決查處醫葯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和辦醫行醫中的不正之風。開展2017年度大型醫院巡查,完成對15家三級醫院的巡查工作。
八、做好血液管理工作
加強無償獻血宣傳,推動建立健全無償獻血長效工作機制。修訂采供血機構設置規劃。完善血液安全預警和應急保障機制。推動京津冀采供血信息共享工作,探索建立區域性血液聯動保障制度。繼續推進臨床合理用血工作,加強培訓和考核評價。
九、繼續組織做好各項突發應急醫療救治工作和大型活動保障工作
做好傳染性疾病和其他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的防控及應急救治准備工作;做好應對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社會安全事件等各類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准備工作。按要求做好各項大型活動的醫療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