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信用評級指標有哪幾類
一、定量指標。定量指標主要對被評估人運營的財務風險進行評估,考察會計質量,主要包括:1、資產負債結構;2、盈利能力;3、現金流量充足性;4、資產流動性。
二、定性指標。定性指標主要分兩大內容:一是行業風險評估,即評估公司所在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宏觀經濟景氣周期、國家產業政策、行業和產品市場所受的季節性、周期性影響以及行業進入門檻、技術更新速度等。二是業務風險評估,包括:1、基本經營和競爭地位;2、管理水平;3、關聯交易、擔保和其他還款保障。
⑵ 籌資風險評估的基本指標一般不包括哪些
籌資風險評估的基本指標一般不包括( )。
A.已獲利息倍數
B.償債保障倍數
C.資產負債率
D.流動比率
選D流動比率
⑶ 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評級,這三者有什麼區別
風險識別是指在風險事故發生之前,人們運用各種方法系統的、連續的認識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以及分析風險事故發生的潛在原因。
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風險事件發生之前或之後(但還沒有結束),該事件給人們的生活、生命、財產等各個方面造成的影響和損失的可能性進行量化評估的工作。
⑷ 風險評估的指標主要考慮那六大因素
風險因素分析法
風險因素分析法是指對可能導致風險發生的因素進行評價分析,從而確定風險發生概率大小的風險評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調查風險源→識別風險轉化條件→確定轉化條件是否具備→估計風險發生的後果→風險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法
內部控制評價法
內部控制評價法是指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結構的評價而確定審計風險的一種方法。由於內部控制結構與控制風險直接相關,因而這種方法主要在控制風險的評估中使用。
分析性復核法
分析性復核法是注冊會計師對被審計單位主要比率或趨勢進行分析,包括調查異常變動以及這些重要比率或趨勢與預期數額和相關信息的差異,以推測會計報表是否存在重要錯報或漏報可能性。常用的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趨勢分析法三種。
定性風險評價法
定性風險評價法是指那些通過觀察、調查與分析,並藉助注冊會計師的經驗、專業標准和判斷等能對審計風險進行定性評估的方法。它具有便捷、有效的優點,適合評估各種審計風險。主要方法有:觀察法、調查了解法、邏輯分析法、類似估計法。
風險率風險評價法
風險率風險評價法是定量風險評價法中的一種。它的基本思路是:先計算出風險率,然後把風險率與風險安全指標相比較,若風險率大於風險安全指標,則系統處於風險狀態,兩數據相差越大,風險越大。
風險率等於風險發生的頻率乘以風險發生的平均損失,風險損失包括無形損失,無形損失可以按一定標准折換或按金額進行計算。風險安全指標則是在大量經驗積累及統計運算的基礎上,考慮到當時的科學技術水平、社會經濟情況、法律因素以及人們的心理因素等確定的普遍能夠接受的最低風險率。風險率風險評價法可在會計師事務所以及注冊會計師行業風險管理中使用。
⑸ 風險綜合評級a類應該不低於多少分
風險綜合評級a類公司要求聲譽風險得分不低於70分要大於70分風險評估四個等級 一般風險、較大風險、重大風險、特大風險四個等級。 分別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
風險綜合評級
2015年試運行、2016年正式運行的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償二代),自2017年9月啟動二期工程後,已經修訂形成償二代20項監管規則修訂稿(徵求意見稿)監管規則,正在行業內徵求意見。
現行的償二代是「三支柱」監管框架共17項監管規則。券商中國記者獲悉,本次二期修訂工程,既對現行17項規則進行了全面修訂,同時增加了3項新的監管規則,新增的即第7號規則《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的穿透計量》、第14號規則《資本規劃》、第20號規則《勞合社(中國)》,形成償二代主幹技術標准共20個監管規則。
本次修訂涉及第一、二、三支柱多項內容。比如,第一支柱定量資本要求方面,更加嚴格認定資本,穿透計量投資風險。
對於外界而言,觀察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的直觀變化在於第二支柱定性監管上。保險公司風險綜合評級(IRR)將在目前的ABCD四類之上細化,其中A類、B類分別細分為AAA、AA、A和BBB、BB、B六個子類。這將進一步提高區分度,更加科學反映保險公司實際風險。按照1月份發布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風險綜合評級也是決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是否達標的指標之一。
風險綜合評級A類、B類細分為6個子類
券商中國記者獲悉的徵求意見稿顯示,償二代監管規則修訂的內容覆蓋一二三支柱,其中第二支柱定性監管要求中,最直觀的變化在於風險綜合評級(IRR)的細化。
風險綜合評級即分類監管,是銀保監會以風險為導向,綜合分析、評價保險公司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根據其償付能力風險大小,評定為不同的監管類別,並採取相應監管政策或監管措施的監管活動。
目前,根據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風險大小,風險綜合評級被分為四個監管類別,即A類、B類、C類、D類。其中,A類、B類為償付能力達標,C類、D類不達標。
本次修訂則對風險綜合評級進行了細化,A類和B類分別細分為3個子類,即AAA、AA、A和BBB、BB、B。償付能力不達標的C類和D類則仍保持不變。具體來說:
A類公司是指: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且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小的公司。根據具體風險大小,A類公司細分為AAA類公司、AA類公司、A類公司。
B類公司是指:償付能力充足率達標,且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較小的公司。根據具體風險大小,B類公司細分為BBB類公司、BB類公司、B類公司。
C類公司是指: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或者償付能力充足率雖然達標,但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中某一類或幾類風險較大的公司。
D類公司是指:償付能力充足率不達標,或者償付能力充足率雖然達標,但操作風險、戰略風險、聲譽風險和流動性風險中某一類或幾類風險嚴重的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於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已將「風險綜合評級」納入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達標的監管指標中。只有同時滿足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5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00%、風險綜合評級在B類及以上的保險公司,才屬於償付能力達標公司。
這意味著,償付能力達標公司面臨的綜合風險大小,以前只能通過A類、B類區分,在償二代二期後有望通過AAA、AA、A和BBB、BB、B,進一步提高區分度。
⑹ 評估基金風險的幾個指標
一、與收益相關指標:阿爾法系數: 反映超額投資回報率(越大越好)
阿爾法系數(α)是基金的實際收益和按照貝塔系數(β)計算的期望收益之間的差額。代表基金多大程度上跑贏預期收益率
二、與風險相關指標:
1、標准差:反映基金回報率的波動幅度(越小越好)
標准差是指過去一段時期內,基金每個月的收益率相對於平均月收益率的偏差幅度的大小。基金的每月收益波動越大,那麼它的標准差也就越大。
標准差越大,基金未來凈值可能變動的程度就越大,穩定度就越小,投資風險就越高
2. 貝塔系數:衡量價格波動情況(牛市及上升階段越大越好,熊市及下跌階段越小越好)
貝塔系數(β)是一種評估證券系統性風險的工具,用以評估某隻股票或某隻股票型基金相對於整個市場的波動情況。
貝塔系數是一個相對指標。貝塔系數越高,意味著基金相對於業績評價基準的波動性越大。換言之,貝塔系數越高,其風險也就越大
三、與收益風險都相關指標:
1、夏普比率: 基金績效評價標准化指標(越高越好)
夏普比率(SharpeRatio,也叫夏普指數),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威廉·夏普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發展出來,用來衡量金融資產的績效表現的一個指標。
夏普比率的核心思想是,選擇收益率相近的基金承擔的風險越小越好,選擇風險水平相同的基金則收益率越高越好。該比率代表投資人每多承擔一份風險,可以拿到幾份報酬,該比率越高,基金承擔單位風險得到的超額回報率越高。
公式:夏普比率=[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無風險利率]÷投資組合的標准差
如果夏普比率為正值,代表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若為負值,代表基金操作風險大過報酬率。因此,夏普比率越大,說明該只基金單位風險所獲得的風險回報也就越高,基金的績效也就越好
2、R平方:反映業績變化情況(越接近100阿爾法系數與貝塔系數越可靠)
前面我們提到了貝塔系數,然而它能否有效衡量風險,很大程度上受基金與業績評價基準相關性的影響。如果將基金與一個不大相關的業績評價基準進行比較,計算出來的貝塔系數就沒有意義。所以考察貝塔系數時,應當同時考察另一個指標——R平方。
R平方是衡量一隻基金業績變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基準指數的變動來解釋,以0至100計。如果R平方值等於100,表示基金回報的變動完全由業績基準的變動所致;若R平方值等於60,即60%的基金回報可歸因於業績基準的變動。簡言之,R平方數值越小,說明業績基準變化與基金錶現的相關性越低。
此外,R平方也可用來確定貝塔系數或阿爾法系數的准確性。一般而言,基金的R平方值越接近100,其兩個系數的准確性便越高。
注意:上述5個指標能幫助我們進行基金風險評估,但是,要想獲得理想的投資收益,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如基金公司的情況、基金經理的水平等。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加強投資方面的學習,從而提升投資技能
⑺ 風險評估時指標體系怎麼建立
一、指導思想: 以《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指南》作為評價指標體系設計的基礎,保證評價體系與建設體系高度一致,促進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標準的推廣和應用。為保證評價體系科學性和統一性,我們對體系架構、評價指標和評價標准做了明確具體規定,同時考慮標准覆蓋企業的復雜性,無法用統一的形式去要求不同規模和性質的企業,我們對評價標準的具體賦值、評價方式的具體形式只進行方向性的規定,比如風險識別結果的准確性,我們給了1-6分的取值空間,但沒有更詳細的評分依據,我們的想法是將這一步的工作留給具體企業,更有合理性。
二、評價框架:根據《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指南》規定企業法律風險管理涉及內容的目標性,評價體系框架有4個部分組成:基礎設施、體系運行、管理績效、提升創新,其中提升創新是附加分,其分值分別是30分、50分、20分、10分,突出體系運行的主體地位。
三、評價指標:評價體系一共設置了管理方針、機構與職能、制度流程等18項評價指標,同時編制了是否有獨立的法律事務機構等40個具體評價標准,基本包括了企業法律風險管理體系基礎要素。
四、使用建議:先選取目標企業進行評價體系科學性和實用性的測評,在此基礎制定更為詳細的評價細則。
⑻ 風險衡量指標都有哪些,它們的計算公式是什麼,各自的適用范圍是什麼
β系數常常用在投資組合的各種模型中,比如馬柯維茨均值-方差模型、夏普單因素模型(Shape Single-Index Model)和多因素模型。具體來說,β系數是評估一種證券系統性風險的工具,用以量度一種證券或一個投資證券組合相對於總體市場的波動性,β系數利用一元線性回歸的方法計算。
(一)基本理論及計算的意義經典的投資組合理論是在馬柯維茨的均值——方差理論和夏普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在馬柯維茨的均值——方差理論當中是用資產收益的概率加權平均值來度量預期收益,用方差來度量預期收益風險的:
E(r)=∑p(ri) ri (1)
σ2=∑P(ri)[ri—E(r)]2 (2)
上述公式中p(ri)表示收益ri的概率,E(r)表示預期收益,σ2表示收益的風險。
夏普在此基礎上通過一些假設和數學推導得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
E(ri)=rf +βi [E(rM)—rf] (3)
公式中系數βi 表示資產i的所承擔的市場風險。
βi=cov(r i , r M)/var(r M) (4)
CAPM認為在市場預期收益rM 和無風險收益rf 一定的情況下,資產組合的收益與其所分擔的市場風險βi成正比。
CAPM是基於以下假設基礎之上的:
(1)資本市場是完全有效的(The Perfect Market);
(2)所有投資者的投資期限是單周期的;
(3)所有投資者都是根據均值——方差理論來選擇有效率的投資組合;
(4)投資者對資產的報酬概率分布具有一致的期望。
2007年2月28日,中國銀監會發布了《中國銀行業實施新資本協議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正式啟動了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工程。按照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水平和外部環境,短期內我國銀行業尚不具備全面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條件。因此,中國銀監會確立了分類實施、分層推進、分步達標的基本原則。
(1)分類實施的原則。國內商業銀行在資產規模、業務復雜性、風險管理水平、國際化程度等方面差異很大,因此,對不同銀行應區別對待,不要求所有銀行都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
(2)分層推進的原則。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在內部評級體系、風險計量模型、風險管理的組織框架流程開發建設等方面進展不一。……
(3)分步達標的原則。《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對商業銀行使用敏感性高的資本計量方法規定了許多條件,涉及資產分類、風險計量、風險管理組織框架和政策流程等許多方面,全面達標是一個漸進和長期的過程。……供參考。
⑼ 企業風險評價標准有哪些
風險評估活動旨在通過提供基於事實的信息並進行分析,就如何處理特定風險以及如何選擇風險應對策略進行科學決策。作為風險管理活動的組成部分,風險評估提供了一種結構性的過程以識別目標如何受各類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並從後果和可能性兩個方面來進行風險分析,然後確定是否需要進一步處理。風險評估工作試圖回答以下基本問題:
(1)會發生什麼以及為什麼(通過風險識別)?
(2)後果是什麼?(3)這些後果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4)是否存在一些可以減輕風險後果或者降低風險可能性的因素?
(5)風險等級是否可容忍或可接受?
是否要求進一步的應對和處理?開展風險評估工作的主要益處包括以下方面:
(1)認識風險及其對目標的潛在影響;
(2)為決策者提供信息;
(3)有助於認識風險,以便幫助選擇應對策略;
(4)識別那些造成風險的主要因素,揭示系統和組織的薄弱環節;
(5)有助於明確需要優先處理的風險事件;
(6)有助於通過事後調查來進行事故預防;
(7)有助於風險應對策略的選擇;
(8)滿足監管要求。
⑽ 洗錢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洗錢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包括客戶特性、地域、業務(含金融產品、金融服務)、行業(含職業)四類基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