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有哪些
「十三五」規劃要具有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重大部署緊密銜接,與到二0二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緊密銜接。綜合考慮未來發展趨勢和條件,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
——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就業持續增加,國際收支趨向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
——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服務業比重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顯增加,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貧困人口顯著減少,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
——社會建設明顯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穩步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權益得到切實保障。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社會管理制度趨於完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財稅金融、要素價格、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明顯進展,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經過全國人民共同努力奮斗,要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B. "十三五"規劃的目標,具體目標是什麼
第十三個五年計劃。 「十三五」 規劃要求規劃編制必須強化全球視野和戰略思維,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科學設定規劃目標指標,積極推進市縣規劃體制改革,堅持開放民主編制規劃,使更加適應時代要求,更加符合發展規律,更加反映人民意願。 中國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十三五」時期要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勝利實現,確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決定性成果,確保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編制好「十三五」規劃意義重大而深遠。
C. 「十三五」期間,我區主要確定了哪些經濟社會發展量化指標
你的問題不明確,不知你屬於哪省、哪市、哪區?
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從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實際出發,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引領經濟新常態的發展主線,重點要把握好3個方面。
一是必須以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率為目標,實施宏觀政策要穩、產業政策要准、微觀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實、社會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支柱,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夯實實體經濟根基,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二是抓好「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包括:積極穩妥去產能,從鋼鐵和煤炭入手,今後五年鋼鐵產能去掉1億~1.5億噸,煤炭產能去掉5億噸並減量重組5億噸;合理有序去庫存,主要是房地產庫存;穩妥審慎去杠桿,重點是企業債務杠桿;多措並舉降成本,特別是企業的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費負擔、融資成本、用能成本、物流成本等等;全力以赴補短板,通過適度擴大投資,來補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短板。
三是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完善公平競爭、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和機制,最大限度激活微觀主體的活力,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改善和創新供給更好滿足、創造消費需求。
各級政府根據中央《建議》明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十三五」規劃《綱要》細化提出了「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指標。主要指標包括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資源環境四大類25項,這些指標在設置上強化了4個導向。一是強化提高質量的導向;二是強化創新驅動的導向;三是強化保障民生的導向;四是強化改善環境的導向。
以上供參考。
D. 十三五規劃綱要設置了多少個主要指標
2016年3月5日披露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了25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分屬經濟發展、創新驅動、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四類。 其中13個為約束性指標,主要集中在民生福祉和資源環境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10個資源環境類指標全部為約束性指標。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應保持在18.65億畝,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此外,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也有「硬約束」,例如二氧化硫排放減少15%。 約束性指標一般具有「體現政府職責,帶有政府向人民承諾的性質」。 在民生福祉方面,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等也都被列入約束性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4個經濟發展類指標全部為預期性指標,例如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 在上個五年規劃中,經濟發展指標也全部是預期性指標。 另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在發展指標上突出了「創新驅動」,並以此取代了「十二五」規劃中「科技教育」的分類設置。其中,科技進步貢獻率(%)和互聯網普及率都是首次出現的發展主要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中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創新驅動類指標也全部是預期性指標。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還提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以及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E. 十三五規劃經濟內容
指導思想是:「十三五」時期(二0一一年至二0一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
深刻認識並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新變化新特點,科學制定「十三五」規劃,對於繼續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對於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
F. 十三五規劃共享發展指標包括哪幾項
一是強化提高質量的導向。《綱要》在提出GDP增速目標的同時,注重設置反映經濟發展效率提高、結構優化的指標。提出GDP年均增長6.5%以上的預期性指標,可以確保到2020年實現GDP比2010年翻一番,同時,與國內外主流研究機構普遍認為的6%至7%潛在增長區間也相一致,充分兼顧了就業、結構調整、環境改善等需要。新設置全員勞動生產率指標,目標是從2015年的人均8.7萬元提高到2020年的人均12萬元以上。新設置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指標,主要是為了突出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的要求,到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將提高到45%,5年提高5.1個百分點,體現了破除城市內部二元結構的呼聲。
二是強化創新驅動的導向。《綱要》首次將創新驅動作為一個大類,並增加了這類指標的分量。新設置科技進步貢獻率指標,量化衡量創新成效,既可以彌補以往創新指標中投入類指標較多、產出類指標不足的問題,也可以綜合評價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預計科技進步貢獻率將從2015年的55.3%提高到60%。新設置互聯網普及率指標,到2020年,固定寬頻家庭普及率將從2015年的40%提高到70%;移動寬頻用戶普及率將從2015年的57%提高到85%。
三是強化保障民生的導向。《綱要》特別注重補齊民生短板,加強民生保障。提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5%以上,體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確保實現到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新設置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指標,著眼於補齊貧困人口脫貧這個全面小康最突出的短板,提出要使現行標准下的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新設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指標,按照基本實現法定人員全覆蓋的要求,將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提高到90%,比2015年提高8個百分點。新設置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指標,基本完成城鎮棚戶區和危房改造任務,改造城鎮棚戶區住房2000萬套。這些指標都體現了全民共建共享的發展要求。
四是強化改善環境的導向。《綱要》除了繼續提出單位GDP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等減排類指標外,還針對群眾反映比較強烈的霧霾和水污染等問題,新設置了直接反映環境質量改善的指標。
G. 十三五規劃提出,未來五年我國經濟均增長目標是多少
《綱要》指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創新驅動發展成效顯著;發展協調性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H. 十四五規劃經濟指標是如何預測
十四五規劃期(2021-2025年),是中國經濟在全面小康基礎上,邁向現代化目標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在中國邁向全面現代化歷程中,居於承前啟後的非常重要的歷史位置。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發展開啟了從高增長轉向高質量的偉大征程,同時也面對了空前嚴峻的困難和挑戰。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內外環境已發生深刻變化,在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增長勢頭走弱。與此同時,中國國內市場需求亦呈走弱態勢。受內需外需持續走弱制約,中國經濟增長率呈現持續下降態勢。在新冠疫情對經濟的巨大沖擊下,GDP增長率由2016年的6.7%持續下降到2020年的4%(考慮疫情沖擊,預測值),由此形成了經濟進一步下行的較大慣性。能否有效控制經濟下行態勢,開啟經濟增速新的平穩回升期,是從十三五規劃轉入十四五規劃時一個非常重大、非常緊迫的任務。
十四五規劃需要考慮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合理確定中國經濟的增長目標。截至目前,部分經濟學家經過多種研究得出的中國經濟增長率進入換擋期的結論,仍然在發揮著重要的影響力;包括在年度宏觀調控目標確定方面,仍然強調要提高對經濟增速下行的容忍度。但實際情況是,隨著經濟增速向6%以下水平滑落,企業的效益情況明顯惡化,就業壓力增大,財政特別是地方財政的收支平衡困難普遍加大,銀企間的債務關系趨向惡化。這些情況都表明,經濟增速如果突破6%繼續下滑,有很大可能將滑出合理增長區間。由此帶來的宏觀經濟環境的惡化,對企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等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努力,將形成嚴重困擾和沖擊。經濟將面臨全面衰退的風險。因此,必須科學判斷中國經濟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准確研判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率,從而正確確定中國經濟在十四五期間的增長目標和相應的增長速度。指標體系包括空氣清新、水體潔凈、土壤安全、生態良好、人居整潔5類指標。按照突出重點、群眾關切、數據可得的原則,注重美麗中國建設進程結果性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