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簡述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原則。各個原則可以使用哪些指標衡量你覺得哪個原則所述內容最重要為什麼
摘要 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的經營原則一效益性原則效益性是指銀行獲得利潤的能力。銀行利潤指各項收入減去各項支出的余額,具體地說,銀行收入包括:貸款利息收入、同業拆借利息收入、中央銀行存款利息收入、各種利差補貼收入、各項結算手續費收入、金銀外匯業務收入等。銀行支出包括:存款利息支出、同業拆借利息支出、各項業務費支出、職工工資支出、固定資產折支出、營業性支出等。其中對銀行利潤影響較大的因素是:存貸款利差、其他業務手續費收入和管理費用。商業銀行作為獨立的企業法人,追求經濟效益是其經營的核心目標,是銀行經營的內在動力。
② 商業銀行經營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有哪幾類構成
盈利性指標:
①資產收益率
②銀行利差率
③非利息凈收入率
④銀行利潤率
⑤權益報酬率
贏利性指標是衡量商業銀行運用資金賺取收益同時控製成本費用支出的能力。
贏利性指標的核心是資產收益率和股本回報率,利用這兩個財務指標及其他派生財務比率指標可較准確地認識銀行的獲利能力。
基本方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魚骨圖分析法和九宮圖分析法,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抓住主要問題,解決主要矛盾。
魚骨圖分析的主要步驟:
① 確定個人/部門業務重點。確定哪些因素與公司業務相互影響。
② 確定業務標准。定義成功的關鍵要素,滿足業務重點所需的策略手段。
③ 確定關鍵業績指標,判斷一項業績標準是否達到的實際因素。
(2)衡量銀行經營效益指標擴展閱讀
考核銀行盈利的傳統指標包括股權收益率和資產收益率,這種指標最大的缺點是沒有將風險考慮在內。
出於風險的管理需要,西方商業銀行逐漸出現了新型的以風險為基礎的考核盈利指標——根據風險調整的收益(RAROC,Risk-Adjusted Return On Capital)。
該方法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由信孚銀行集團(Banker』s Trust Group)首創,最初目的是為了度量銀行信貸資產組合的風險和在特定損失率下為限制風險敞口必需的股權數量。
此後,許多大銀行都紛紛開發RAROC方法,其基本的目的都是為了確定銀行進行經營所需要的股權資本數量。
當前,國內商業銀行考核其盈利能力的傳統指標主要為ROE(股權收益率)和ROA(資產回報率),它們的計算公式分別為:
ROE=凈收益/所有者權益
ROA=凈收益/平均資產價值
或ROA=凈收益/期末資產價值賬面價值。
③ 衡量商業銀行經營成果的指標有哪些
反映商業銀行經營成果的指標有:
營業利潤率、
資本金利潤率、
成本率、
費用率。
④ 反映商業銀行經營狀況的指標有
這是一道股票習題么?
流動比率,資本風險比率,固定資產比率三項指標是財務報表中體現的重要內容,問題是出在營業利潤率和資本金利率這兩項的表達方式不對。
況且,從理解的層面來說,商業銀行的營業利潤,主要表現在利差,全中國銀行的利差都是一樣的,資本金利率也是同理,全中國銀行的利率也是一樣的,所以這兩項內容,是無法反映出經營狀況的。
希望能夠對你有幫助。
⑤ 衡量銀行業和保險業資產安全性的指標有哪些
衡量銀行業資產安全的指標有:
銀行安全是指銀行的現金資產和預期收入足以償還本期和預期的債務,能夠消除來自內部和外部的各種隱患,將風險控制在償付能力以內,保證其功能的正常發揮和經營秩序的穩定。
(1)信貸資產質量。這是衡量銀行經營狀況的最重要指標,從短期看,它影響銀行的效益;從長期看,它影響銀行的流動性。信貸資產質量主要受經濟增長率、經濟結構協調狀況、物價指數變動率、內部管理水平、貸款集中程度等因素的制約。
(2)表外資產質量。銀行的表外業務是指未列入銀行資產負債表、不影響資產負債總額的經營活動。廣義的表外業務包括傳統的中間業務和金融創新業務,狹義的表外業務專指金融創新業務。中間業務是指不動用銀行資金,替客戶承辦收付或其他委託事項,收取手續費的業務,包括匯兌業務、代理融通業務、信用證業務、租賃業務等。金融創新業務包括貸款承諾、金融工具創新兩類。貸款承諾又分為可撤銷的貸款承諾和不可撤銷的貸款承諾,前者包括透支便利和信用承諾,後者包括發行商業票據、循環信用額、票據發行便利和回購協議。金融工具創新包括貨幣互換、利率互換、金融期貨、金融期權和遠期利率協議等。表外資產的質量如何,可能給銀行帶來極大的風險。
(3)存款增長速度。這一指標對於銀行安全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存款是銀行擴大資產規模的基礎。第二,存款可以增強銀行的支付能力和流動性。只要存款的增量足以彌補支付的缺口,即使是資不抵債的銀行仍然可以繼續生存,並且有機會扭虧為盈。
二,衡量保險業資產安全的指標有:
保險相關比率是指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指標,這也是在考察保險發展程度時國際上通用
的指標。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等指標反映了保費收入總量與國內生產總值以及人口之間的關系,是時間序列的動態指標。計算這些指標的數據可得性強,且容易作橫向或縱向對比。
⑥ 經營業績評價綜合評分法所選擇的業績評價指標包括哪些
業績評價是運用管理學、財務學、數理統計等方法,對企業或其分支機構經營期間內的生產經營狀況、資本運營效益、經營者業績等進行定量的考核和分析,並且做出客觀、公正的價值判斷。
1. 選擇經營業績評價指標:
(1)反映盈利能力和資本保值增值的指標 銷售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資本收益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
(2)反映資產負債水平和償債能力的指標 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或速動比率、應收賬 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
(3)反映企業對國家或社會貢獻水平的指標 社會貢獻率、社會積累率。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9-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⑦ 農發行經營績效考評指標有哪些
一、農發行實行績效考評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於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形成強有力的目標導向。科學發展觀內涵豐富,要將其落實到實處,轉化為各分支機構、各部門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實際行動,需要有一套科學的評價標准和考評體系。科學的績效評估和考核,將科學發展觀的原則要求轉變為可以量化的目標體系,藉此強化各分支機構、各部門的績效意識,形成正確的決策導向和工作導向,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二)有利於加快引入先進的考評方法,達到業務盈利性與風險性的平衡。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能引進先進的績效考評指標與方法,如經濟資本法、平衡計分卡、經濟增加值等先進的績效考評技術方法,能夠促進農發行在先進的績效考評技術方法指引下,實現短期財務指標和銀行長遠發展戰略的結合、業務發展和業務創新能力的結合、業務發展與人力資源的結合,促使農發行達到業務盈利性與風險性的平衡。引進先進的方法和工具,將使農發行對績效的度量由原來簡單的量化和經驗判斷,逐步向以先進的量化模型進行科學測算為基礎轉變,銀行的績效管理水平將得到大大提高。
(三)有利於建立健全績效考評的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在績效考評激勵約束機制上,將績效考評當做激勵員工長遠發展的手段和引導員工自我發展的依據,規劃員工的職業生涯,有利於農發行激發員工的創造力,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激發員工對工作和目標的熱情。現代銀行所面臨的經營環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復雜,所面臨的金融競爭也比以往任何時候更為激烈,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顯得尤為重要,而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能在員工的激勵約束上發揮極大的效力。只有建立良好的績效考評體系才能留住人才,發揮人才的聰明才智,使員工更具有歸屬感和使命感。
(四)有利於加強內部控制、規避風險,推動業務健康、穩健的發展,增強銀行的競爭力。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應該涵蓋農業發展銀行業務流程中的內部管理與內部控制,能不斷健全業務制度,完善業務流程,加強內部控制與管理,防範案件發生,堵住漏洞,規避風險,建立良好的金融執業規范和金融秩序,積極推動農發行業務有效、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二、農發行分支機構在績效考評運用中應注意解決的問題
(一)科學設置考評指標。銀行績效考評指標設定的科學與否,直接影響考評結果的公正性和科學性,進而影響到績效考評功能的發揮。因此,要按照先進性、導向性、明確性等原則科學設定考評指標。在設定對分支機構的考評指標時,要進行全面的業務審計,確認負債業務數據的真實性,對資產業務要准確反映形態,對所有者權益項目要准確認定,在夯實基數的基礎上確定考核指標,確保績效考評的真實性。農發行業務經營要以利潤為中心,存款、貸款、資產質量、中間業務等是實現利潤目標的基礎和手段,只能作為利潤目標的輔助目標。考評目標過多、過細,實際是多標準的考核,容易導致評價失真,甚至產生負激勵作用。同時要合理設置「期望概率」,考評指標的設置既不能高不可攀,又不能一蹴而就「以跳起來能摘到桃子」為宜。績效考評指標要明確、具體,應以定量指標為主,採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法編制。
(二)對分支機構進行分類考評。各級管理行在對下一級分支機構進行考核時,一般採用統一的模式,即設置相同的考評指標、考核標准,採用相同的計分權重和方法,使各分支機構的考評結果具有可比性。由於各分支機構的經營環境、規模不同,採用統一標准和考核權重,忽略了行際間的差異,忽視了各行主要矛盾、工作重點的不同,有失公平。因此,要根據各行的經營條件不同,劃分類別,實行分類考核。如可根據分支機構當前規模以及所處的經營環境進行分類,將所轄分支機構劃分為重點類行、關注類行、監控類行;也可根據資產質量分類,按照不良貸款佔比,將分支機構劃分為不同的級別,分別制定不同的考核權重,分類考核。如對資產質量好的行減少資產質量考核權重,加大效益、存款類指標權重;對資產質量較差的行要加大資產質量考核指標的權重;對監控類行加大資產質量指標、依法合規管理指標的考核權重。通過實行分類考核,發揮各分支機構的不同優勢,因行施策,激勵先進,鞭策後進,逐步縮小行際差距,實現銀行資產質量、經營效益的共同提高。
(三)遵循一定的原則。如綜合性原則:即設置綜合的考評指標體系,綜合考評指標應體現經營管理工作重點和方向,客觀反映各行的整體經營狀況,對各行年度財務成果和經營狀況進行多角度的綜合評判;客觀性原則:即依據統一的計分規則和統一測算的標准值,客觀公正地反映各行的經營實績;發展性原則:在從存量角度評價績效貢獻的基礎上,比較各行年度之間的增長狀況及發展水平。
(四)充分運用考核結果,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有效運用考評結果與科學考核績效同樣重要。為了充分調動各級機構和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必須在正確評價業績的基礎上,充分運用考評結果,建立健全激勵約束機制。
1.對分支機構實行等級行管理。以人均利潤、人均存款、資產利潤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貸款率等指標為依據,將所轄分支機構統一劃分為若干個等級。以省級分行為例,大體可劃分為6個等級,二級分行分為第1至第3等級,支行分為第4至第6等級。第1等級為最高等級,第6等級為最低等級,各類等級之間可以相互交叉,下一層次的分支機構如果績效水平較高,在資源配置時可按上一層次對待。等級行按年根據經營規模和績效考評結果進行調整,不同等級的行資源配置不同,主要與領導職位的配備、內設機構數量的確定、員工總數的確定、經營授權的確定、信貸規模的確定、經營費用的分配、收入分配等掛鉤。
2.強化績效考評結果的運用。績效考評結果反饋到各級行後,各級行要對照考評結果,找出差距,分析原因,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績效考評結果可作為評價各行經營績效、分配掛鉤工資和配置其他資源的重要依據,可與行領導和員工的績效獎金分配掛鉤,對考評結果優秀的單位,可加大收入分配的傾斜力度,可作為評選先進單位的重要條件。單位業績也是單位負責人和班子業績的真實體現,因此,要把績效考評結果與單位負責人和班子的個人獎金、職務任免等事項掛鉤,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五)實現績效考評的規范化、制度化。一是健全考評組織機構。為有效組織考評工作,發揮績效考評的導向、激勵和約束作用,各級管理行必須建立考評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集中組織,做好考評工作。領導小組由行領導掛帥,成員由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並下設辦公室(掛靠財會部門)負責考評日常工作。考評辦公室應定期及時將各行指標數據監測情況或考評結果報行長審定後公布。二是處理好考評工作制度穩定性和變動性的關系。績效考評辦法必須具有相對穩定性。三是嚴格執行考評紀律。對考評中弄虛作假經查實的,將嚴格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四是建立真實完備的信息統計系統。績效考評設置的指標是多樣化的,考評數據採集量很大,因此,績效考評數據應盡量從會計綜合業務系統、財務報表、信貸管理等相關系統上直接提取。有關部門提供的基礎數據資料,必須加蓋部門印章或有部門負責人簽字。五是要加強績效考評工作的分析調研,針對考評工作中帶有普遍性、傾向性、典型性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確保考評工作的真實、客觀和公正
⑧ 銀行應該主要以哪些效能指標做衡量
組織效能是指組織實現目標的程度。主要體現在能力、效率、質量和效益四個方面。簡單來說,就是投入產出比。組織效能或效率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兩個:外部環境(政治、法律、科技、行業等)、內部環境(組織結構、業務流程、管理機制、員工能力態度、企業文化、信息化水平等),而其中的變數非常多。提升組織效能必須從組織效能的評估診斷開始,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指標進行組織效能評估:
(一)組織經營效率類
體現企業整體經營能力、運營效率,人力資源利用效率以及內部管控能力,指標包括人均營業收入、人均凈利潤、人均毛利潤、人均管理費用、周轉率、利潤率,利潤增長率、員工增長率(可與利潤增長率對比)、工資增長率(可與利潤增長率對比)等。
(二)人力資本效能類
體現企業薪酬福利的有效性和投入產出比,指標包括人均薪酬福利成本,每元薪酬福利成本帶來營業收入,每元薪酬福利成本帶來的利潤,人工成本利潤率,人均投入產出比(人均收入/人均成本),人事費用率(人工成本總額/銷售收入),人工成本占總成本比例,工資占人工成本比例等
(三)組織健康類
呈現的是組織活力,指標有人員流動率,主動離職率,人員流失率,員工敬業度,員工滿意度,高績效員工留任率,員工年齡、崗位、職級分布等
通過對這些指標的交叉分析對比,能從數據中發現很多隱藏的企業組織效能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沒有對比就無法衡量高低。因此,對自身企業的效能進行數據的統計之後,必須要與內外部進行對比,才能有效衡量自身所處的位置。
⑨ 銀行業競爭力分析標准,指標,方法有哪些
衡量我國銀行業的競爭力,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銀行規模。這一指標是通過統計位居資產排名世界前1000家之內的銀行的數目,來對一 國的銀行規模進行評價。在追求規模效益的銀行界,大的規模意味著大的市場份額,這一指 標充分反映了各家銀行的規模和實力。每年世界前1000家大銀行的評定結果於7月號的英國 《銀行家》雜志公布,這被世界各國視為最具權威的實力評估。
經營能力與服務質量。同國際大的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商業銀行的經營方式和服務手段 比較落後,金融產品單一。目前中國商業銀行大都以一般存款、貸款和結匯業務等傳統銀行 業務為主,外資銀行大部分已從傳統銀行業務轉為現代銀行業務階段,特別是風險小、成本 低、利潤高的國際結算、投資咨詢、家庭理財等中間業務發展已成為國外銀行利潤的主要來 源。如果在華外資銀行從目前只辦理進出口結算,擴展到與中資銀行相同的其他本外幣結算 業務,其技術先進、迅速快捷,能吸引走更多的結算業務。可見,中國銀行獲利能力如何從 傳統金融服務走向現代金融服務,這是中國商業銀行面臨的新的壓力。此外,我國銀行業, 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業務范圍較窄、資金調撥不夠靈活、技術設備比較落後、金融創新尚處 於初級階段,不能很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盡管如此,在國內,我國商業銀行較外資銀行仍 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表現在:(1)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商業銀行通過運用計算機和遠程網 絡技術,將各分支機構連成一體,使其在資金的地區間調劑、信息收集、國內結算的質量等 方面有外資銀行無法比擬的優勢。(2)我國商業銀行相對於外資銀行而言,規模大,對我國 經 濟影響力大,已基本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客戶,國內居民也對我國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 行的安全性有足夠的信心。在長期的合作中,他們之間已形成相互依賴、相互支持、密切關 聯的關系。(3)我國商業銀行比較了解中國國情,知道怎樣結合中國實際來滿足經濟發展的 需要。在服務質量上,中國銀行業也取得了巨大進展,據某調查機構的一次樣本上萬份的問卷 調查,中國本地銀行業服務已得到相當多的客戶承認。在被調查的20個服務性行業中,銀行 以高達44%的得票率被評為服務最好的行業。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指銀行一定量的資本獲得相應比例利潤的能力,是銀行營運價 值的核心指標,體現銀行的核心競爭力。而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最普遍的指標莫過於平均資 產收益率及資本利潤率。(1)平均資產收益率。銀行是經營貨幣的特殊行業,銀行運用 較少的資本來推動較大資產的 運轉,正是基於這一特點使銀行成為一個高風險行業。由於金融業的特殊性,銀行的資產收 益率非常低,平均在3%以下,這一指標反映銀行資產獲利能力。1999—2002年,美國幾家銀 行平均資產收益率為1.54%,歐洲幾家銀行平均資產收益率為0.82%,日本幾家銀行平均資產收益率為0.14%,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平均資產收益率為0.18%。美國銀行四年的平均資產 收益率最高,其次是歐洲,日本銀行的資產收益率波動較大,而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的平 均資產收益率只有0.2%左右,只有美國銀行的ljl4到lj7,即營運同樣一份資產,美國銀行可以產生7~14元的收入,而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只能產生1元的收人。由此可見,國有商業銀 行盡管具有龐大的資產總額,但質量差,獲利能力低。(2)資本收益率。這一指標反映資本 獲利能力的大小,即每百元的資本金能獲得多少利潤, 實現的利潤越多,資本的獲利能力越強,資本利潤率就越高。1999—2002年,美國幾家銀行資本收益率平均為26.2%,歐洲幾家銀行資本收益率平均為22.2%,日本幾家銀行這4年資本 收益率平均為-4.9%,而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則為4.4%。
不良貸款比率。銀行不良資產指銀行資產中比正常資產有較大損失可能性的資產。銀 行不良資產與正常資產的比例,就是銀行的不良資產率。1999—2002年,美國不良貸款比率 平均為1.44%,歐洲平均為3.49%,日本平均為5.40%,中國平均為18.19%。不良資產對銀行 發展具有嚴重影響:一是不良資產比例越高,回本收息就越少 ,資產流動性就越差,收支就會失衡,嚴重的會導致支付危機;二是不良資產比例越高,占 用資金就越多,貸款可用資金就會越少,生息和利潤來源就越少,甚至出現虧損,導致銀行 危機,降低銀行競爭能力。與國際上大型商業銀行相比,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經營風險較大 ,競爭能力較弱,因此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人力資源。在現代競爭中,經濟組織內的人才優勢和激勵強度至關重要。高素質的金融 人才已成為商業銀行提高競爭力水平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中國銀行業嚴重缺乏懂得金融工程 學、熟悉各種資產定價模型的高級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在高層次人才的比重上,國有商業 銀行中研究生比重還不到1%,比較而言我國新興商業銀行的情況較好,但同外國銀行相比中 國銀行業尚存在不小的差距。進入我國的外資銀行非常注重人才的選用,為開展業務,他們 往往以十分優厚的工資、福利、待遇來吸引最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和高素質的職員,這些人 才的綜合素質所產生的經營管理效率是難以估量的。而國有商業銀行現有的龐大職工隊伍, 產生了巨大的工資福利成本總量壓力,使其只可能以較低的平均待遇來平衡各方利益,其結 果必然是優秀人才流失。
以上幾點就基本能分析銀行的競爭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