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2011年我國牛肉國內交易量

2011年我國牛肉國內交易量

發布時間:2022-04-20 20:46:15

㈠ 我國肉牛業的發展趨勢及存在問題

生產供給總體趨穩,屠宰企業面臨競爭壓力
散養戶繼續退出,規模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受城鎮化進程加快以及肉牛養殖比較效益低下等因素影響,肉牛養殖散戶持續退出。根據農業部對16 個省區50 個縣(市)250 個監測村(下面簡稱「監測村」) 的監測數據顯示,養牛戶比重自2011 年以來銳減, 近2 年降幅收窄(圖1)。2011—2013 年,養牛戶比重下降了4.6 個百分點。2014 年肉牛養殖散戶繼續退出,但降幅明顯收窄。2015 年養殖戶比重同比下降了0.5 個百分點,2016 年養殖戶比重同比下降了0.2 個百分點。
母牛養殖受到重視,觸底反彈逐步穩定
能繁母牛的穩定發展是肉牛業生產的關鍵前提。我國能繁母牛存欄在經歷了持續多年的大幅下滑後,市場牛源緊缺加劇,母牛和犢牛價格持續上漲;同時, 國家及時出台了基礎母牛擴群增量項目,許多地方政府也重視當地母牛的穩定和恢復性發展,紛紛出台了多種扶持政策。在市場和政策因素利好的拉動下,從2014 年開始,能繁母牛存欄明顯增加,近2 年處於基本穩定的態勢。2016 年,監測村能繁母牛存欄同比略減0.3%
肉牛出欄小幅減少,奶牛資源給了有力補充
在肉牛養殖連續多年下滑的背景下,肉牛出欄量也相應下滑,近3 年出欄量處於穩定略降的狀態。2016 年監測村肉牛累計出欄量比2015 年同期減少4.4%(圖2)。結合出欄量及出欄活重,監測村2016 年牛肉產量比2015 年同期減少0.9%。
2.1 消費動力減弱,人均牛肉消費量微降
在我國目前的消費水平下,牛肉消費屬於半奢侈品消費。受宏觀經濟運行放緩、集團餐飲消費下滑等因素影響,牛肉消費動力減弱,人均牛肉消費量微降。
2.2 電商平台的發展,助力80、90 後成為牛肉消費新主力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電商的發展以及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我國80、90 後群體正逐步成為新型、時尚、高檔消費主力軍。
3.3 國內外價差和利益驅動催生大量走私進口
近年來,我國牛肉走私量較大,據相關專家調研分析, 我國牛肉走私量約占國內牛肉消費量的10%,主要有牛肉產品走私進口和活牛走私進口等。同時, 走私渠道也不斷擴展,主要集中在深圳、長沙、上海、廣西東興、雲南馬關等地。在利益驅動下,一些餐飲企業也開始參與牛肉走私進口。

㈡ 為什麼在中國牛肉這么貴

為什麼國內的牛肉這么貴?說到底,還是消費缺口太大。

根據《全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2013-2020年)》數據:

2010年,我國人均牛肉消費量為4.87公斤,比2005增長12%,年均增長2.3%。

預計2020年全國人均牛肉消費量為5.49公斤,比2015年增加0.3公斤,年均增長1.13%。

按照2020年全國14.5億人口測算,牛肉消費需求總量由2015年的721萬噸增加75萬噸至796萬噸。



目前,我國的牛肉消費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佔全球總量的13%。

雖然需求在增多,可是國內肉牛存欄量卻在下降。據第一財經報道,從2013年開始,我國每年牛肉供應和消費之間的缺口都在加大。業內統計,2017年,牛肉消費量缺口高達96.7萬噸。

海關總署1月份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我國累計進口牛肉103.9萬噸。這是中國正關進口牛肉(不含牛雜)進口自2012年出現爆發性增長以來,首次突破100萬噸。



為什麼國內牛肉需求的缺口那麼大?

一、國內肉牛產業發展小而散,散養為主的模式導致了國內肉牛出肉量遠低於國際平均水平。

二、國內肉牛的酮體重低(去除頭、尾、內臟以後剩下的體重),大約是147公斤,而世界平均水平是200公斤,美國肉牛的酮體重能達到300公斤。

三、國內肉牛的培育周期長,美國肉牛1歲半就可以出欄,而中國肉牛一般要超過兩年才達到出欄重量。

此外培育成本也偏高。比如1噸玉米飼料,美國價格只有900元左右,國內超過1700元。

就此看來,國內的牛肉價格高的問題,短時間內是不好解決的!

㈢ 我國每年進囗牛肉每噸多少錢

海關總署2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12月,中國進口牛肉10.5萬噸,全年累計進口103.9萬噸。這是中國正關進口牛肉(不含牛雜,下同)進口自2012年出現爆發性增長以來,首次突破100萬噸。

㈣ 中國一年的牛肉銷售量

那個太龐大了!一個城市一天消耗保守點5噸還是三線城市!北京,上海,香港,銀川,烏魯木齊,拉薩(氂牛),西安,包頭,長春,杭州(水牛),南昌,成都,重慶都很能消費牛肉(吃)

㈤ 目前我國的牛肉平均價格是多少,比之前上漲了多少

目前我國的牛肉平均價格是75至98元一公斤,之所以有浮動,主要是地區不同,牛肉的平均價格也不盡相同,牛肉的價格比之前上漲了大約0.1至0.2%。

進口量少,國內食用牛存欄量不足是導致牛肉價格節節攀升的主要原因。在這種情況下疫情穩定了,國內的餐館相繼開業,牛肉供不應求,自然牛肉價格會持續性上漲,而且這種情況恐怕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不管是牛肉還是豬肉,價格居高不下,都是這幾個原因,質優價廉的牛肉只能等一段時間再吃了。

㈥ 請問:我國的牛肉人均消費量是多少佔肉類消費比例的多少

你好我是南寒哀。

為迎接畜牧產品的國際化,我國應當利用國內目前市場不缺肉機遇,盡快調整思路,研究應對開拓國外市場的新布局。

一 世界牛肉生產概況與我國在行業中的地位
近年來,我國牛肉生產發展很快,也是隨經濟發展,肉食結構調整的結果,牛羊肉增長速度超過豬肉。2003年世界牛肉產量5874.2萬噸,佔世界總肉量的23.51%。因貿易數據最近是2002年。故本文統計數據一律採用2002年數據。世界牛肉產量5788.3萬噸,基本結構沒有變(23.62%)。我國產量是532.0萬噸,佔世界總產的9.19%。在世界牛肉產量中屬於中等。我國牛的生產類型復雜,有草地放牧、異地育肥、老殘牛淘汰,也有現代精飼料育肥。因此,質量、成本、價格都有很大差別。近年糧食育肥的牛肉越來越多,隨著城市人們減肥,牛肉市場越來越好,這是發展的趨勢。

我國牛肉產量中等,人均佔有隻4.1公斤。在我國還不是重要消費商品。世界各國牛肉產量和人均消費量是兩回事。產量多的不一定每人消費也多,同時產量和本國牛的存欄數也是兩回事,牛數多的不一定產肉也多。所以我國肉牛生產一直爭論很多。有人說「牛是草食動物,我國草原大,秸桿多,牛肉生產潛力很大」。甚至提出「秸桿畜牧業」戰略。有人完全相反,認為牛肉是糧食消耗最多的畜產。我國不能以草食動物為主。我們研究得出結論:

1. 牛是兩極動物,富也富不過牛,窮也窮不過牛:由於是草食動物,沒有糧食也能生存,所以世界養牛最多的是發展中國家。2002年存欄頭數是103969萬頭,佔世界的76.08%。牛肉產量只2776.0萬噸,占總量的47.9%。貧困國家存欄比例達39.95%,產肉只佔12.62%。看來,牛主要分布在非發達地區,靠草地和秸桿能養牛。問題在於牛數不少,產肉卻不多。窮養牛結果是牛數量不少,但出肉不多。發展中國家每頭平均產肉26.7公斤,貧困國家只13.37公斤,是世界平均單產的31.6%。三頭牛抵不上一頭牛的產肉。非洲的單產只17.3公斤,印度6.59公斤,越南25.2公斤。秸桿畜牧業戰略目標是多養牛,但不能指望牛產肉。好處也不是沒有,它可象徵財富,在非洲尤其重要。
2.窮養牛成本低,但肉質差。作者曾提出「傳統草原畜牧業」非改革不可,根據就是投入資源多,收獲產品少,牧民貧困化,生活水平降低,甚至肉食也少於農區。現增加一條,它破壞生態,造成大面積沙化,得不償失。草原開發水源,種草養畜理想主義,證明是不成功的。非洲貧苦國家更應壓縮牛羊,學中國經驗,發展「高效轉化畜牧業」。
3.富養牛效率雖高,但糧食消耗大。全養育肥牛,我國搞不起。世界牛肉質量好、數量多的都是產糧大國。發達國家牛存欄32697萬頭,產肉3012.4萬噸,單產超過100公斤。以美國為例:產肉1243.9萬噸,單產129公斤;我國只有人家的38.8%;義大利單產150公斤;日本117.2公斤。條件就是消耗糧食。從世界看,牛肉是富人消費品。中國現在掀起的「肥牛熱潮」正是經濟發展的產物。肥牛肉價格越來越貴是正常現象。不然,怎麼發展。
4.我國養牛業對策:對於資源短缺的我國,只能走依靠技術,高效轉化的路線。一頭高產奶牛的產奶等於牧區傳統20頭牛的產量,同時可減少20頭後備牛的存欄,相應節約2400畝草地。這對於改善牧區生態將起重大作用。傳統放牧的出路是種植飼料,舍飼飼養,改進技術,提高效率。我國肉牛業應保留雜交牛的優良肉質,提倡飼料育肥,加工有特色的風味食品。壓縮牛的存欄頭數,以現在的奶肉產量,沒必要保有如此巨大的存欄數量,減少草地壓力。

二 雖然我國牛肉產量處於中等,但牛肉出口是弱國
我國牛肉生產與出口極不相稱。2002年世界牛肉出口759.7萬噸,占總產的13.13%,比豬肉、羊肉、禽肉出口都多,是世界肉類商品最多的品種。我國則不然,2002年牛肉出口3.92萬噸,只佔世界的0.52%。我們牛肉貿易一直落後,缺乏外向的思想准備。特別是畜牧界,沒有把牛肉出口看成自己責任。當然,也與我國牛肉質量不佳,沒有傳統出口市場。與國外牛肉出口國大不相同。人家把牛肉貿易看成重要產業。由於發達國家出現瘋牛病,現目光對准不喂肉骨粉的國家。我國部分雜交牛肉質量還是不錯的,但拿不出批量合格產品。目前替代進口還有困難。但牛肉貿易已提上日程。為此,我們統計分析了世界典型國家貿易,得出以下結論:

我國牛肉出口沒有地位,是經濟改革較差部門。現畜牧界已注意到與加入世貿地位不相稱,正在研究出口貿易規律。
1.全球牛肉出口是發達國家壟斷:2002年發達國家出口578.8萬噸,佔世界出口的76.19%,特別是澳洲和歐洲。雖然他們都是工業國,同時也不放棄農業利潤。牛肉出口確需要一定條件。從上表可見,出口最多是澳大利亞、美國、巴西、加拿大,四國合計占出口總量的47.99%,即世界一半出口牛肉是他們提供的。條件就是:一草地優而面積大;二是糧食多。我國雖生產牛肉不少,但想作出口大國難度很大。
2.牛肉是投資、產值都大的產業:2002年出口總值151.09億美元。我國每年都花費大量外匯在國外采購。應估計到出口國不會容忍競爭者,為我們設置種種壁壘是理所當然。但我們生產部分高質量牛肉,替代進口總是應該。我國與世界交往越來越多,來華旅遊者數量很大。所以第一任務是替代進口,質量上、供應上保障國內大賓館需求。
3.牛肉還有一個低檔市場:牛肉本來是很貴的商品,但分析世界貿易發現,存在一個低檔產品市場。世界冷鮮牛肉平均出口價每噸2442.5美元,是比較貴的。而有些國家出口牛肉或冷鮮肉價格特別便宜。印度出口價只900.9美元,冷鮮產品只多1.2美元,類似國家還有波蘭1289.8美元;巴西1438.0美元;泰國1322.4美元;阿根廷1068.7美元,整個非洲才1408.6美元;中國也是低價國。這些國家牛存欄特別多:印度牛2.2億頭;非洲2.3億;巴西1.7億;中國1.1億頭,但牛肉質量並不好,但牛肉專門出口給低檔市場。除以鮮肉供給低收入消費外,可能還作為牛肉製品填充料。我國也應首先開發這類市場。
4.我國牛肉出口也有一定優勢:第一是價廉,在商品貿易中還是重要的。2002年我國出口每噸1408.6美元,比發達國家平均2175.2美元低54.4%,這對一般國家是很大的實惠。因此,我們出口市場應面向低收入層次。即使發達國家也有低收入人群,對他們也是支持。所以即使在政治上有分歧,但還是不放棄與我們的貿易合作。當然,我們應學會出口競爭藝術,適應國際市場形勢。別作令人討厭的事,如無序的「窩里斗」和不能容忍的「價格競爭」。
5.第二優勢是牛肉產品部位質量適應很廣:我們產量大,品種多,出口產品可以任意挑選。而且我們國內市場很大,又不挑剔。外國人不要的我們可以自己消費。世界公認,不同部位的肉食品價格差別很大,經濟發達國家的挑剔,正是我們的優勢。
三 我國牛肉出口市場在哪裡
研究牛肉進口的目是尋找我們的出口市場。同樣以典型國家進口統計,基本反映了世界76%的國際貿易。我國也是牛肉進口國,進口比出口量大得多。2002年進口9.854萬噸,佔世界市場的1.32%。發展中國家的牛肉進口主要體現在我國。情況如下:
我國是牛肉進口國,許多國家在打我們牛肉市場的主義,我們每年花費2.14億美元購買牛肉,而且越來越多。世界進口總貿易每年合計151.1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254億。我國對於這個領域的難度認識不夠。應盡量研究世界市場信息和開發策略:

1.世界牛肉進口基本都是發達國家:2002年進口527.5萬噸,佔世界進口的70.75%,特別是歐洲。他們既是出口國又是進口國。貿易的目的很大程度是相互調劑,首先是養殖種類調劑,適合養豬的少養牛,適合養雞的少養羊,力爭發揮自己的產業優勢。所以有必要建立歐共體。但他們並不是鐵板一塊:
(一)依靠進口解決本國牛肉消費的國家:如馬來西亞、科威特、韓國、日本、埃及等國,非常特殊,本國生產還不如進口多。可能沒有養牛的資源與條件,只好靠采購。馬來西亞進口是自產牛肉的6.0倍;科威特2.3倍;韓國2.3倍;日本1.2倍;埃及1.1倍。這些國家完全靠進口,但數量不算太大,大約12—65萬噸范圍,但人均進口不能算少,大約5—8公斤。這些國家需要建立穩定的牛肉供應關系,他們有支付能力,應考慮,爭取作為我們的潛在市場。
(二)需要進口調劑本國需求的國家:如美國、俄羅斯、英國、義大利、荷蘭、丹麥等國。他們經濟發達,消費水平很高,雖然自己產量不少,但因消費高,仍需進口。美國年產牛肉1243.8萬噸,人均42.7公斤,還要進口137.1萬噸。俄羅斯、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都類似,進口占自身產量的比例較大:英國佔59.2%;荷蘭佔54.9%;丹麥54.2%;義大利36.5%;俄羅斯33.3%。他們自產牛肉,進口目的是補充調劑。因此,只有食品品種、部位、加工方法有特色,質量又很高,達到互補才有可能貿易。例如,他們喜好裡脊肉、小牛肉、凍鮮肉,但不太喜歡老牛肉。這些國家人工很貴,我國有可能出口一些高檔產品、風味食品,分割加工食品。當然,人家條件高,但給價也高,需要迎合人家。
2.牛肉需要進口,但支付能力不足:大部分是發展中國家,2002年牛肉進口10.85萬噸,佔世界的1.45%,人均才0.02公斤。他們需要進口肉食提高生活水平,但沒有錢。我們認為,低收入國家也可作貿易夥伴,可通過經濟合作,開發資源或產業,以進出口貿易相互調劑,提高他們的支付能力,出口我們的牛肉。他們對產品不挑剔,發揮各自產業優勢,建立共同合作的夥伴關系,也可成為我國出口地區。
三 關於牛肉加工和出口品種的探討
牛肉貿易最普通的是冷鮮牛肉,既然牛肉價格很貴,都要求新鮮度高,保質期長。2002年世界冷鮮牛肉出口占總量的75.1%,達570.44萬噸。進口國都是發達國家,如美國、日本、義大利、韓國、法國、英國、加拿大等,價格在2500—3500美元之間,是世界高檔食品市場。一般國家很難打入這類市場。當然,也有低檔冷鮮牛肉市場,俄羅斯進口牛肉才1171.2美元,亞非國家,馬萊西亞、印尼、南非、埃及都能接受900—1700美元的低價鮮牛肉。我國應注意擴大這類市場。中國出口牛肉是混合型,平均價格2733.0美元,高等級牛肉不算少。
第二是牛肉製品,每年出口42.67萬噸,占出口牛肉的5.62%。出口額9.6億美元。由於發達國家對於我們的牛肉不十分放心,所以爭取出口肉製品也是個策略,今後可以發展。目前,肉製品出口國,主要是牛肉產量不少,但運輸有一定困難的國家,如巴西、阿根廷、美國等。牛肉製品的價格低於鮮牛肉,世界年出口45.03萬噸。進口市場還是發達國家。估計有相當部分是作為再加工的原材料,如牛肉香腸、牛肉罐頭等。中國的牛肉製品屬於中檔產品,平均出口價2117.0美元,今後有發展前途。
第三是小牛肉和純肉牛牛肉,它是價格最貴的。2002年世界出口124.8萬噸,占總量的16.4%。進口者都是生產高檔牛肉有困難的國家。亞非國家、韓國、俄羅斯、中國等。進口平均價高達3733.5美元。生產小牛肉都是經濟實力強的國家,德國、美國、法國、加拿大等,出口價格在3000美元以上,是世界高檔食品。一般國家進這個市場有困難。我國應組織專業公司,將分散的屠宰企業組織起來,能根據市場需要,及時、保質、按量提供給高檔餐飲業,至少代替進口,我們還是有這樣的產品和技術的。

來自:中國農業大學 劉少伯 石有龍 葛翔 劉諾

——《畜牧市場》雜志社

http://www.china-ah.com/news/2005/01/22/44961.html

㈦ 我國一年的肉牛屠宰量是多少

我國活牛飼養方式不同於國外的大規模飼養方式,以廣大農戶分散飼養為主,主要是我國草地質量不斷惡化、草場資源相對不足,不具有發展「草原型現代畜牧業」的基礎條件;而美國式的「大規模工廠化畜牧業」尚未普及。且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農村地區,這種國情條件決定我國肉牛養殖以廣大農戶分散飼養為主。

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肉牛養殖行業深度調研及未來前景研究報告》我國活牛飼養總量較大,肉牛飼養由西北牧區向農業經濟優勢區域轉移,形成了中原、東北、西北、西南四個肉牛產業帶。根據中國畜牧業統計年鑒,我國活牛存欄量基本保持穩定,2009年全國活牛存欄量為10572.2萬頭,2013年為10,420.5萬頭,占同期世界活牛存欄量的10%,是世界上主要的養牛國家之一。

我國活牛存/出欄量及增速情況

我國牛肉產量及增速情況

與存欄量的小幅下滑相比,近些年我國活牛出欄數量持續上升,2009年-2013年全國肉牛年出欄量由4,602萬頭上升到4,828萬頭,增長率達5%,主要是由於我國同期肉牛屠宰加工行業快速發展,牛肉產量從2009年的635.54萬噸上升到2014年的689萬噸,增長率超過8%,產量佔全球牛肉總產量的11.8%,成為繼美國、巴西之後的全球第三大牛肉生產國。

我國牛肉產量佔全國肉類總產量的比重由2009年的8.31%下降到2012年的7.93%,之後略有上升至2014年的7.95%。

2009-2014年中國牛肉產量占肉類總產量比重情況

㈧ 養牛行情

肉牛產業形勢分析

1.國內牛源不足導致產業萎縮。2008年以來,牛肉價格的飛速上漲使肉牛主產區為擴大銷售量,採取以「弒母殺青」為特徵的不可持續發展模式,蠶食著整個肉牛產業的發展基礎。據統計,2008年至2012年,中國母牛存欄量從3300萬頭減至2300萬頭,四年間大幅減少1000萬頭。「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能繁母牛存欄量的大幅下滑帶來了2008年至今國內肉牛存欄量從8900萬頭減少至6000萬頭的後果,「物以稀為貴」,去骨牛肉價格在2012年11月突破50元/千克的大關後,仍保持了上升態勢,目前去骨牛肉價格已經在64元/千克。雖然牛肉價格始終保持高位,但國內整個肉牛養殖業卻在慢慢萎縮,我國肉牛養殖仍以農戶散養為主,由於肉牛養殖周期長、飼料成本的上升,相對於養雞養豬或是外出打工,養牛的比較效益不高,導致棄養肉牛現象較為普遍。能繁母牛存欄量的減少,生產成本的增加,居民購買能力的局限又使得下游的加工企業屠宰量和屠宰利潤不斷下降,肉牛屠宰企業收購加工的積極性也不高,甚至關門轉行,整個肉牛產業不斷萎縮。

2.進口牛肉沖擊國內市場。長期也來,中國牛肉價格長期低於畜牧業發達國家,主要用於滿足國內需求和出口亞非拉地區,出口量大於進口量。但從2010年開始,由於國內需求急劇增加、肉牛存欄量下降,我國每年牛肉供應和消費之間約有240萬噸的缺口,導致國產牛肉價格的不斷上漲,2010年中國牛肉價格已經達到3046.9美元/噸,遠遠高於加拿大與澳大利亞的牛肉價格400-1000美元/噸,但國產牛肉品質低於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價格和品質的巨大差距,供需之間的缺口使我國開始從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大量進口牛肉。從2012年,我國成為了牛肉凈進口國,凈進口量達4.9萬噸,這一規模到2013年進一步擴大。僅2013年1-6月中國牛肉累計凈進口量已經達到12.3萬噸,相當於2012年全年凈進口量的2倍多[1]。據調查,2014年,從巴西、阿根廷等國進口的凍牛肉在中國的批發價只有30-36元/千克,遠低於國產牛肉批發價58-62元/千克,促使國內加工企業、酒店、普通居民等消費群體逐漸青睞低價高品質的進口牛肉,國產牛肉市場份額減少,國內肉牛產業受到了進一步的沖擊。

3.肉牛養殖業面臨結構轉型。肉牛養殖建場成本低,疫病少,死亡率低,價格高,使得肉牛產業在2008年以後發展較快。牛的生長周期較長,從懷孕、分娩、再到小牛、成牛時間超過兩年,企業如果從事肉牛繁育環節的話,周轉就將大大放慢,從而佔用大量的場地和資金,如果只是收購架子牛育肥的話,四個月就能實現資金周轉。近年來,山東、河北、河南、安徽等肉牛大省的肉牛場和屠宰企業不遠萬里到內蒙古、東三省、新疆等地區的農戶手中購進架子牛進行短期育肥出欄,獲利頗豐。隨著能繁母牛和小牛不斷被宰殺,架子牛資源稀缺,市價高漲,加之飼料、運輸、人力成本一路上揚,進口牛肉的沖擊,導致國產牛肉價格雖然保持高位,市場銷量和市場份額卻在不斷縮減,肉牛企業虧損嚴重。據平原縣一家養牛場場長介紹,目前600千克育肥牛出欄價格在25-26元/千克左右,在牛源不足、生產成本上漲、市場銷量下降的情況下,肉牛出欄價格在28-30元/千克之間才能保本,賣一頭牛賠2000元左右。內蒙、東北等地300千克左右的架子牛價格要在1-1.3萬元,且牛源稀缺,有價無市,「自繁自育不如到外地買牛」的長距離異地育肥模式舉步維艱,肉牛產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在河北石家莊、衡水、廊坊等地,350千克的架子牛價格在34.4元/千克,600千克的育肥牛價格約為25.6元/千克,每千克差價達8.6元,呈明顯的「倒掛」狀態。因此,當地許多育肥專業場戶提高能繁母牛存欄量,逐步轉為自繁自育的養殖模式,已成為當地肉牛產業結構轉型的重要標志。

4.發展趨勢。牛肉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由於牛源短缺問題的存在,決定了國產牛肉價格仍會保持上漲態勢。未來,隨著城鎮化的加速推進,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結構的改變,對牛肉的需求量會進一步提高,牛肉供應和消費之間的缺口會進一步擴大,預計2015年,全國牛肉總需求量將達到750噸,供需矛盾依然會非常突出。

產業轉型勢在必行。在市場現狀的倒逼下,肉牛產業轉型勢在必行。農區肉牛產業長距離異地育肥模式基本退出,肉牛散養戶組成合作組織開展自繁自育和屠宰加工,並與大型超市、酒店飯館直接對接的新模式將會在農區逐漸興起。隨著牛肉價格的不斷升高,肉牛資源的缺乏,牧區的草場資源豐富、養殖成本較低、消費群體較為穩定的優勢將使牧區肉牛產業進一步壯大。南方的豐富的草山草坡和秸稈資源及各具特色的地方肉牛品種資源,使「北牧南移」成為了現實,發展南方草地養牛業具有巨大潛力和發展空間,「北牧南移」將成為我國肉牛產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進口牛肉「低價效應」難以持久。通過進口的低價牛肉來擴大國內牛肉消費群體,解決國內牛源緊張,居民吃不起高價國產牛肉的問題,是破解當前國內牛肉消費市場供需矛盾的理性選擇。但進口廉價凍牛肉並不能徹底解決肉牛產業存在的問題,據統計,近5年國際上牛肉進出口數量平均每年約為900萬噸,除中國進口牛肉外,韓國、日本等國牛肉進口需求也很大,進口牛肉價格也會隨需求量增加而不斷上升,其價格優勢會隨之消失,進口牛肉的「低價效應」難以持久。因此,解決中國肉牛產業的問題不能光靠「進口低價牛肉」這一劑止痛針,而是要在充分利用國外牛肉資源的基礎上,加大產業的「轉方式、調結構」力度,使國內的肉牛產業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上來。

高檔牛肉市場發展趨勢。高檔牛肉,主要是指通過選育優良肉牛品種,同時輔以綠色無污染的飼養手段和標准化屠宰程序,所獲取的高品質綠色牛肉,具有品質突出、營養豐富、質量全程可控等優點,價格在180-220元/千克,部分頂級肉品甚至可達3000元/千克。由於我國肉牛養殖依然以粗放型養殖為主,牛肉品質還未達到高檔級別,國內高檔肉牛養殖加工企業只有大連雪龍、山東布萊凱特、內蒙古科爾沁、陝西秦寶等少數幾家,其產能約佔全國牛肉產量的0.2%左右,遠未達到國內消費的需求,大部分高檔牛肉需要進口。隨著居民收入水平和對食品安全關注度的提高,我國的高檔牛肉市場需求逐年加大,預計2015年需求量可達到7.4萬噸[2]。高檔牛肉價格高、利潤豐厚,需求量逐年增加,國內產能不足的現狀決定了今後我國肉牛產業發展的一個重點是依託現有資源,培育高檔肉牛品種,縮短育肥周期,提高牛肉品質和加工工藝,並實現質量全程可控可追溯

㈨ 中國進出口牛羊的數據在哪個資料庫

您好,根據BOABC監測的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1-6月中國進口冷鮮牛肉123.73噸,99.77%進口來自澳大利亞,而2011年1-6月中國進口冷鮮牛肉185.84噸,冷鮮牛肉進口量同比下降33.42%,走私牛肉、用進口凍牛肉冒充高端進口冷鮮牛肉等行為正在繼續影響中國的高端冷鮮牛肉消費。
2012年1-6月中國進口冷凍牛肉9,930.04噸,2011年1-6月中國進口冷凍牛肉8,148.24噸,冷凍牛肉進口量同比上升21.87%。中國冷凍牛肉進口主要來自於烏拉圭、澳大利亞、紐西蘭、巴西和加拿大。由此可見,在中國市場很普遍的美國進口牛肉以及所謂日本牛肉等,均不是從正規渠道進入中國。
在這里:中國進出口統計資料庫2011V

閱讀全文

與2011年我國牛肉國內交易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濱州萬隆集團董事長 瀏覽:328
信託業務融資信託 瀏覽:543
融資總監英文翻譯 瀏覽:839
南京文交易所吧 瀏覽:538
南玻集團宿舍 瀏覽:653
期貨市場的私募機構投資者 瀏覽:297
p2p投資與理財平台 瀏覽:44
外匯盈利三個月 瀏覽:161
北京常青集團董 瀏覽:263
2015年1月5歐元對人民幣匯率中間價 瀏覽:34
法人金融機構壓力測試報告 瀏覽:976
匯付天下活期理財收益 瀏覽:254
怎麼提高外匯儲備安全 瀏覽:514
證券公司的工作掙錢嗎 瀏覽:719
我的金融服務三農的主力軍是 瀏覽:543
比亞迪四家上市公司 瀏覽:570
商業銀行杠桿率流動性 瀏覽:978
股票跌得死 瀏覽:982
光大永明人壽傭金怎樣計算 瀏覽:332
期貨保證金返還嗎 瀏覽: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