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工業控制系統的幾個指標:安全性,可靠性和可
安全性(safety):免除不可接受的風險影響的特性。我認為安全性來自兩方面:系統在正常運行下的安全性(即邏輯上的錯誤,又叫功能安全)和故障(失效)下的安全性。安全控制系統中邏輯上的錯誤是要堅決杜絕的(百分之百沒有也是不現實的),在鐵路行業中有專門的檢測機構進行測試,其實質是遍歷測試,測試所有可能的情況;故障安全是指故障時設備應導向安全狀態。
安全性是以防止人生傷亡和財產損失為目的。
安全性評價比較常用的是安全完整性等級(SIL),根據安全要求的不用共分為四個等級。國內石化行業用的是SIL3,鐵路和軌道交通用的是SIL4。
在硬體上例如會採用動態電源、硬體表決、診斷、回採等技術來提高安全性;軟體上例如軟體表決(避錯技術,例如三取二,二取二等)、通信數據的嚴格檢驗、命令間的相關性小、模擬量的裁決:平均值,平滑濾波等。
可靠性(reliability):指系統或元件在規定條件下,規定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性以維護系統的功能正常執行為目的。
對可靠性的評價一般用平均無故障時間(MBTF)。
質量是可靠性的基礎,規范的質量檢查及軟體工程都是可靠性的重要保障。此外,
在硬體上應注意元器件的選擇和使用、機械環境設計考慮、電磁兼容設計考慮等。
在軟體上有N版本程序設計、恢復塊等技術。
在系統級別有失效模式分析(FMEA),故障樹(FTA)等技術。
可用性(availability):在要求的外部資源得到保證的前提下,產品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刻或時間區間內處於可執行規定或恢復功能的能力。
可用性以系統故障後(或局部故障)對業務的影響最小為目的。
對可用性的評價可用平均修復時間(MTRF)衡量。
最常用的提高可用性的方法為冗餘(容錯技術),例如三重表決系統(三取二)、二乘二取二等,這些系統兼顧了安全性和可用性。
這三個指標的關系:
下面通過幾個假設再闡述一下這幾個指標的關系:
上面已經提到安全性包括正常工作時的安全性和故障時的安全性,這裡面只討論故障安全,
假設系統的可靠性為百分之百。這時即使系統故障不會導向安全,那也是安全的,所以說系統的可靠性越高,系統越安全(這只是一個相對概率);即使可用性差,即MTRF很大,那也沒有問題,因為可靠性百分之百。
可靠性關注的是少出故障。
假設系統的可用性是百分之百。那即使系統的可靠性不高對用戶造成的影響也較小,例如通過冗餘來提高系統可用性,即冗餘的實現是百分之百OK的(因為可用性為百分之百),當系統出現可靠性問題(故障)時自動切換到冗餘系統,不會影響用戶的可用性,也相當於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可靠性,當然,如果切換到冗餘系統後原系統不修復的情況下發生故障則會導致系統癱瘓(即共模故障),所以說低可靠性會導致低可用性;同樣,較好的可用性會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可用性關注的是故障後對業務的影響程度。
假設系統的安全性是百分之百。這時對可靠性的要求會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畢竟安全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對可用性會提高,因為系統故障時帶來的後悔嚴重程序較小。
安全性關注的是故障後的後果。
其實這三個指標並不是所有時候都成正比關系的,有時會犧牲一個指標來滿足另一個指標。例如在三取二系統中,降級模式有兩種3-2-1-0和3-2-0,在第二種降級模式中,如果只有一個模塊則系統是不能工作,因為已經無法表決了,即為了保證安全性降低了可用性;而第一種降級模式中則可工作,即犧牲了安全性降低了可用性。
絕對(百分之百)可靠、可用和安全的系統是不存在的,所以在系統設計時要權衡這幾著之間的關系。
② 達到什麼樣指標的測試結果才是可靠的軟體系統
一、評價指標體系建立
要對軟體測試結果進行評價,軟體的行為特性,如可靠性、正確性、健壯性、可擴展性和性能等,是最基本的指標。但由於銀行業務軟體的行為特性比較抽象,難以量化,不能直接作為評價指標,必須對之建立量化的子指標。在實際測試中最容易量化的就是測試用例數、程序代碼行數、問題修改時間、程序響應時間和測試問題數以及數據量、交易量。
程序響應時間和數據量、交易量可以對程序性能作出評價,而問題數量及問題的修改時間則可以對程序的可靠性、健壯性、可擴展性、正確性進行很好的評價。不同嚴重程度的問題對測試結果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比如一般問題可能對程序正確性影響不大,而緊急問題卻可能導致程序無法運行從而對程序正確性造成嚴重影響。所以對於程序正確性的評價必須區分一般問題、重要問題和緊急問題。
③ 軟體技術指標有哪些
軟體技術指標分成"功能指標"和"非功能指標".
功能指標,即軟體所能提供的各種功能和用途;
非功能指標,包括軟體產品的各種性能參數,如安全性/擴展性/部署方便性/可用性等。
④ 什麼是軟體系統故障率與可靠性
系統故障率就是system failure rate,即反映系統或者軟體出問題的幾率,這個值越大,軟體越不穩定。
系統可靠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化的機器、技術裝備、交通工具和探索工具越來越復雜。這些機器和設備等的可靠性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我們把這種可靠性稱為系統可靠性。系統愈復雜,若可靠性達不到較高的指標要求,則系統出故障的可能性愈大、造成的損失也愈大。這些損失可能是經濟上的、信譽上的,甚至是造成生命安全或更嚴重的災難性後果。譬如導航系統的不可靠或工作失誤可導致飛機墜毀;飛機在著陸時,其控制系統如不能將飛機的滑翔輪子可靠地彈出,後果將是不可想像的。
⑤ 軟體系統的考核指標是什麼
一般考察一個軟體產品,有幾個指標最重要:
1.每千行代碼的bug(故障)有幾個-----質量指標
2.源代碼總行數----------規模指標
3.穩定性測試用例的通過率-----穩定性指標
4.異常測試用例的測試通過率-----質量指標
⑥ 軟體測試常見性能指標有哪些,並簡述其定義
包括負載測試,強度測試,資料庫容量測試,基準測試以及競爭測試
1、負載測試
負載測試,一種性能測試指數據在超負荷環境中運行,程序是否能夠承擔。在這種測試中,將使測試對象承擔不同的工作量,以評測和評估測試對象在不同工作量條件下的性能行為,以及持續正常運行的能力。
2、強度測試
強度測試,一種性能測試,他在系統資源特別低的情況下軟體系統運行情況。這類測試往往可以書寫系統要求的軟硬體水平要求。
實施和執行此類測試的目的是找出因資源不足或資源爭用而導致的錯誤。如果內存或磁碟空間不足,測試對象就可能會表現出一些在正常條件下並不明顯的缺陷。而其他缺陷則可能由於爭用共享資源(如資料庫鎖或網路帶寬)而造成的。強度測試還可用於確定測試對象能夠處理的最大工作量。
3、資料庫容量測試
資料庫容量測試指通過存儲過程往資料庫表中插入一定數量的數據,看看相關頁面是否能夠及時顯示數據。資料庫容量測試使測試對象處理大量的數據,以確定是否達到了將使軟體發生故障的極限。容量測試還將確定測試對象在給定時間內能夠持續處理的最大負載或工作量。
4、基準測試
基準測試與已知現有的系統進行比較,主要檢驗是否與類似的產品具有競爭性的一種測試。
5、競爭測試
軟體競爭使用各種資源(數據紀錄,內存等),與其他相關系統對資源的爭奪能力。
(6)軟體系統安全性指標擴展閱讀
軟體測試原則:對計算機軟體進行測試前,首先需遵循軟體測試原則,即不完全原則的遵守。不完全原則即為若測試不完全、測試過程中涉及免疫性原則的部分較多,可對軟體測試起到一定幫助。
因軟體測試因此類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性,測試人員能夠完成的測試內容與其免疫性成正比,若想使軟體測試更為流暢、測試效果更為有效,首先需遵循此類原則,將此類原則貫穿整個開發流程,不斷進行測試,而並非一次性全程測試。
⑦ 軟體性能指標有哪些
近年來,軟體在整個電腦系統中的作用已越來越重要,其所佔費用的比重也越來越大。評價電腦軟體的性能,應注意以下幾點:
實際性能購買軟體時應根據工作的需要,充分了解該軟體的適用范圍和實際性能,不能只聽商家或廣告的介紹,而應向已經使用過的用戶請教。經銷同類軟體的部門很多,要多方比較鑒別,盡可能選購功能齊全、運行可靠、人機界面友好、維護方便的軟體。有些軟體在作粗略測試時表現不錯,但作深入運行後,便會出現無故死機等異常現象,顯然該類軟體是無法實際應用的。
兼容性在選購軟體時特別要考慮它的兼容性,不僅要兼容已有的和即將有的硬體設備,還要適用已有的和即將有的軟體系統。這說明要了解所購軟體適用於什麼機型,需在任何操作系統支持下工作,和其它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的數據通信能力如何,是否可以在多用戶或網路環境下使用,最多可以處理多大的問題,響應速度如何,以及運行該軟體時實際所需的最大內存空間與所佔磁碟空間等。除此之外,還需考慮軟體與實際工作的適用程度,能否滿足本單位的特殊使用要求,因為某些商品軟體的適用性往往與某個單位的具體工作要求是有距離的。
用戶友好性優秀的軟體對用戶應該是友好的,例如提供菜單驅動的命令輸入方式,直觀形象的圖形用戶界面和對話框等,並支持方便的滑鼠操作。大多軟體還應有在線幫助,這樣,配合可顯示的軟體說明文本和應用實例教程,使用戶可在不需記憶太多的東西、不必查閱手冊的情況下,便能迅速學會使用該軟體。
安全性與容錯能力軟體的安全保密問題近年來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選購時要了解該軟體有沒有安全保密措施,如口令或密碼的設置、使用許可權的劃分等功能,此外,安全性還包括一旦數據丟失後的恢復能力。容錯處理能力是指軟體在運行過程中,如果用戶不小心而誤操作,系統能否有效地制止,或作最簡單的處理便可恢復被誤修改或被誤刪除的信息,並使系統繼續運行而不必從頭開始。
可維護性與升級性軟體也存在可維護性與升級性問題。一般說來,採用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編寫的軟體具有較好的修改、除錯和功能擴展等維護能力。隨著硬體性能的提高和軟體技術的成熟與進步,各種軟體的版本也會作不斷得更新和升級,當然只有購買由信譽卓著的軟體公司編寫的並大量銷售的軟體,才能保證這種維護與升級能力,從而保障用戶的利益。
資料齊全商品化的軟體應有完整詳盡的使用安裝說明資料和用戶手冊,沒有資料的軟體,不是完整的軟體。
⑧ 軟體測試指標有哪些
近年來,以5G、人工智慧、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基建」迅速發展,我國軟體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對於軟體產品質量把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軟體產品質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軟體系統性能測試、軟體壓力測試等也逐漸受到行業重視。
軟體性能測試直接關繫到用戶需求和體驗,那麼軟體產品如何做性能測試呢?測試過程中又包含哪些測試指標,卓碼軟體測評小編就此進行簡要分析。
一、什麼是軟體性能測試?
一般來說,軟體性能測試是根據需求設計對測試系統施加壓力,在測試過程中獲得系統響應時間、運行效率、資源利用情況等各項性能指標,以此判斷系統能否滿足用戶的需求。之前有研究報道指出,如果一個網站每天掙10萬元,那麼1秒的頁面載入延遲就有可能導致損失25的銷售額,所以軟體性能測試對於網站用戶體驗甚至客戶的利益都至關重要。
二、軟體性能測試指標有哪些?
那麼在日常的測試工作中,對於軟體性能測試都有哪些評判指標?主要從以下3個方面考量:
1、負載測試;通過自動化測試工具模擬程序或者軟體系統在超強負荷條件下,觀察系統各項性能指標的變化情況,一般與壓力測試共同進行。
2、強度測試;指系統在資源條件很差工作環境下的運行情況,如人為限制網路帶寬,內存等。
3、容量測試;一般指模擬用戶不斷增加時,確定系統可以處理同時在線的最大用戶數量。
三、怎麼做軟體性能測試?
了解軟體性能測試相關考核指標以外,那麼怎麼做好軟體性能測試呢?許多企業會在軟體開發過程中自行進行部分性能測試,但軟體測試工具,測試環境,測試人員技術能力等都是影響軟體性能測試的重要因素,另外還有搭建測試環境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成本等,所以還是推薦由專業的第三方測試機構進行完善的測試服務,能夠幫助企業得出公正、客觀的測試結果。
四、相關測試機構推薦
說到第三方測試機構的話,企業可以選擇像卓碼軟體測評這樣的獨立第三方機構,能夠為企業提供一體化的軟體測試服務,在項目驗收測試、成果鑒定測試、產品確認測試方面有豐富的測試經驗。擁有完善的自動化測試工具環境,也可以為客戶在公司部署各種復雜度的系統測試環境進行測試服務。
⑨ 軟體性能的指標是什麼
近年來,軟體在整個電腦系統中的作用已越來越重要,其所佔費用的比重也越來越大。評價電腦軟體的性能,應注意以下幾點:
(1)實際性能
購買軟體時應根據工作的需要,充分了解該軟體的適用范圍和實際性能,不能只聽商家或廣告的介紹,而應向已經使用過的用戶請教。經銷同類軟體的部門很多,要多方比較鑒別,盡可能選購功能齊全、運行可靠、人機界面友好、維護方便的軟體。有些軟體在作粗略測試時表現不錯,但作深入運行後,便會出現無故死機等異常現象,顯然該類軟體是無法實際應用的。
(2)兼容性
在選購軟體時特別要考慮它的兼容性,不僅要兼容已有的和即將有的硬體設備,還要適用已有的和即將有的軟體系統。這說明要了解所購軟體適用於什麼機型,需在任何操作系統支持下工作,和其它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的數據通信能力如何,是否可以在多用戶或網路環境下使用,最多可以處理多大的問題,響應速度如何,以及運行該軟體時實際所需的最大內存空間與所佔磁碟空間等。除此之外,還需考慮軟體與實際工作的適用程度,能否滿足本單位的特殊使用要求,因為某些商品軟體的適用性往往與某個單位的具體工作要求是有距離的。
(3)用戶友好性
優秀的軟體對用戶應該是友好的,例如提供菜單驅動的命令輸入方式,直觀形象的圖形用戶界面和對話框等,並支持方便的滑鼠操作。大多軟體還應有在線幫助,這樣,配合可顯示的軟體說明文本和應用實例教程,使用戶可在不需記憶太多的東西、不必查閱手冊的情況下,便能迅速學會使用該軟體。
(4)安全性與容錯能力
軟體的安全保密問題近年來已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選購時要了解該軟體有沒有安全保密措施,如口令或密碼的設置、使用許可權的劃分等功能,此外,安全性還包括一旦數據丟失後的恢復能力。容錯處理能力是指軟體在運行過程中,如果用戶不小心而誤操作,系統能否有效地制止,或作最簡單的處理便可恢復被誤修改或被誤刪除的信息,並使系統繼續運行而不必從頭開始。
(5)可維護性與升級性
軟體也存在可維護性與升級性問題。一般說來,採用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編寫的軟體具有較好的修改、除錯和功能擴展等維護能力。隨著硬體性能的提高和軟體技術的成熟與進步,各種軟體的版本也會作不斷得更新和升級,當然只有購買由信譽卓著的軟體公司編寫的並大量銷售的軟體,才能保證這種維護與升級能力,從而保障用戶的利益。
(6)資料齊全
商品化的軟體應有完整詳盡的使用安裝說明資料和用戶手冊,沒有資料的軟體,不是完整的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