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本幣貶值價格水平

本幣貶值價格水平

發布時間:2022-04-24 00:12:52

A. 一國貨幣貶值對該國的物價水平有何影響

在封閉的市場環境下,貨幣貶值必然引起物價的攀升,假設是物物交換的話,原先十個雞蛋換一隻雞,後來雞蛋太多了,市場不需要那麼多,於是就變成了15隻雞蛋換一隻雞,於是此時雞蛋貶值,貨幣也是一樣的道理,因為貨幣也是一種商品。
但是如果是開放的市場環境下,特別是國際貿易存在的條件下,如果貶值的貨幣是主要的國際結算貨幣,則該國的物價不一定會飆升,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了。
一國的物價並不是由簡單的一兩個因素就能決定的,畢竟還沒有一個完美的公式能夠反應市場所有的因素變化,蝴蝶效應告訴我們,假設在系統穩定的情況下,一個微小的輸入變數,也是有可能會被系統充分放大的,這取決於這個系統的邏輯和相關系數。

B. 為什麼說如果一國價格水平相對於另一國價格水平上升,則該國貨幣貶值。

貨幣的價值在於購買力,而購買力與該國物價成反比,因此,一國價格上升,則該國貨幣購買力下降,該國貨幣就會貶值(這里指貨幣對外貶值,即本幣匯率下降)

C. 請以我國當前國情來分析一下貨幣升貶值與國內物價水平的相關關系

人民幣升值,物價怎麼變人民幣升值→外資流入→貨幣供應增加→物價上漲。
貿易順差→外匯儲備增加→貨幣供應增加→物價上漲。
歸根揭底人民幣升值是由貿易順差引起的。所以
第一條路徑是由人民幣升值引起的物價上漲,是支流。
第二條路徑是由貿易順差引起的物價上漲,是主流。物價上漲的內外推手:
無風不起浪。此輪波及大江南北的物價上漲,究竟由何推動?
在諸多因素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流動性過剩。錢多了東西自然會漲價。
中國目前的貨幣環境非常寬松。
據統計,2007 年6 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為37.78 萬億元,同比增長17.06% ;狹義貨幣供應量(M1)余額為13.58 萬億元,同比增長20.92% 。M1 同比增速在今年2 月和6 月達到20.99% 和20.92%,為2001 年以來的新高。
M1 主要由流通中現金(M0)和企業活期存款構成。企業活期存款增加反映了經營較為活躍,對用於日常周轉的流動資金需求增加。從信貸來看,貸款增速在上半年累計增長16.48% ,為2003 年以來新高。
寬松的貨幣環境不一定是通脹發生的充分條件,但往往都是物價全面上揚的必要條件。
中國為什麼會有這么多錢呢?其中既有國際市場的外部因素,也有源自中國經濟增長模式的結構性頑症。
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仍然是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由於國內投機尚有空間,再加上部門壟斷,國有資源對外資的吸引力很大,權錢交易泛濫成災,造成投資熱和購買熱,比如對地產的追求和開發商的惡毒抄作。2008中國作為奧運會主辦者對金融的拉動也在很大程度刺激了通貨膨脹,尤其是地產的泡沫增長。
在全球流動性泛濫的局面中,中國扮演的角色較為獨特。一方面,中國通過其廉價商品的出口,抵消了全球流動泛濫原本可能帶來的通貨膨脹;另一方面,為了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保持出口競爭力,中國人民銀行又不得不不斷干預外匯市場,從而釋放出大量的流動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國內流動性的增加是世界流動性泛濫的結果。 人民幣升值了,為何物價卻在上漲?
大米漲價了,食用油漲價了,肉類也漲價了,水電煤氣漲價,甚至香煙也漲價了!時下,我們隨時可以聽到人們對物價在持續上漲的抱怨,面對漲價,甚至有市民作好了「囤積防漲」的准備.我們知道,今年11月份以來,全國各地的糧油價格持續上漲,也引發了蔬菜、肉類等生活必需食品價格的上漲。國家也在不停地向市場拋售糧食,希望通過此舉達到緩解糧食價格上漲的壓力.
通俗的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物價上漲就意味著人民幣的貶值.而事實上,這段時間人民幣卻在迅速升值,美元下跌,而以美元為基準的港幣,和人民幣的兌換牌價也達到了1:1,這表明人民幣真的升值了。
面對這樣兩種相對矛盾的狀況,老百姓就納悶了:既然人民幣升值了,那麼物價應該下降才對,可目前的局面是物價不降反升!不可否認,在此之前,很多老百姓一直有這樣樸素的心理預期:一旦人民幣升值,咱自己手中的錢就更值錢了.說得通俗一點,升值前1元錢可以買2個饅頭,升值後1元錢就可以買3個饅頭了.正因如此,也有很多人甚至希望人民幣早日升值,可人民幣真正升值了,卻發現物價反而上漲啦!那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分析起來,成因復雜,歸根到底是市場調節的結果,大約有這些成因.其一,就快過年了,每個年關前,相關生活品的價格都會有習慣性上揚,今年自然也不會例外.其二,近期小麥、麵粉價格上揚的主要原因有:國家最低收購價政策執行到位;麵粉加工企業原料存量較少而提價收購;國家拍賣托市小麥,底價和成交價格較高;前期小麥主產區乾旱少雨影響產量。其三,肉類漲價,是因為之前"肉價賤賣"挫傷了農民養豬的積極性,加上受禽流感的影響,豬肉產量欠缺,從而導致價格上揚.其四,液化氣等受國際市場大氣候影響,導致價格攀升.
有意思的是,就在物價普遍上漲的同時,一些關心"三農問題"的人們表示出理解甚至認可.理由很簡單,城市裡的房價漲了幾倍,公務員工資也在上調,學校的學費也在上漲,為何農民生產出來的糧食與豬類產品就不能上漲?難道活該農民受罪?同時,在這場漲價風中,有人發出了這樣的責問:水價,電價,煤氣價等也在上漲,這種通過增加百姓生活負擔的手段來解決這些國有企業的虧損問題,必然結果就是通貨膨脹!我們知道,物價上漲是通貨膨脹的象徵,而一定程度內的通貨膨脹是允許的,過分的通貨膨脹則會造成經濟危機。
從某種程度上說,人民幣升值,會對恩格爾系數產生輻射,恩格爾系數將隨之降低,即生活支出費用占收入總額的比例降低.對於老百姓來說,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市民生活尤其是消費、旅遊、留學等領域也逐漸開始受到影響,即這些費用成本將隨之減少。如果現實生活中果真如此,那就表示老百姓手裡的錢更加硬通了,否則就是貶值.
我們不妨從理論上來認識一下人民幣升值的利弊.首先,人民幣匯率升值大概有這么幾個利好:1.有利於中國進口:2.原材料進口依賴型廠商成本下降;3.國內企業對外投資能力增強;4.在華外商投資企業盈利增加;5.中國資產出賣更合算:6.中國GDP國際地位提高;增加國家稅收收入;7.中國百姓國際購買力增強.其次,人民幣匯率升值的負面影響大概有這些:1.人民幣在資本帳戶下是不能自由兌換的,也就是說決定匯率的機制不是市場,改變沒有意義;2.人民幣升值會給中國的通貨緊縮帶來更大的壓力;3.人民幣匯率升值將導致對外資吸引力的下降,減少外商對中國的直接投資;4.給中國的外貿出口造成極大的傷害;5.人民幣匯率升值會降低中國企業的利潤率,增大就業壓力;6.財政赤字將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而增加,同時影響貨幣政策的穩定。
那麼,是不是說本幣升值就是好事呢?顯然不是.在上個世紀的70年代初,日本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而美國經濟發展卻遇到困難,於是美國等迫使小日本簽定《廣場協議》允許日元升值,之後,日本的經濟不可避免地步入衰退,時至今日,日本經濟仍受日元升值的負面影響。中國人民幣升值,不可否認,有著歐洲等國家的壓力.
伴隨著人民幣對外升值,人民幣對內卻在持續的貶值。在人民幣對內貶值中,絕大多數老百姓都將從中受損。在人民幣對外升值中,絕大多數老百姓是很難從中受益的,因為絕大多數老百姓不會購買國外的產品和服務;相反,絕大多數老百姓將從中受損,在國際上有已獲得實證的公認理論認為,本幣升值將引發國內失業率上升。
應該說,人民幣的升值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一個是人民幣對外升值,這對普通老百姓並無什麼好處,相反還會有一定的損害,這一點從目前的漲價局勢可以得到印證.另一個是對內升值,這對本國老百姓來說才是真正的升值,或許會帶來某些實惠,這時,恩格爾系數或許會降低,這就意味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 看中國的物價上漲與人民幣升值 大家都知道,中國政府實行固定匯率制,也就是政府可以自行設定人民幣和外幣之間的匯率,而不受市場的影響。其實浮動匯率(市場自動調節)是以購買力平價為基礎的,就目前我在美國的生活來看,在美國1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中國3元人民幣的購買力,也就是說,其實人民幣和美元的真實匯率應該在3:1左右目前中國政府故意將人民幣和美元保持低匯率來增強出口的優勢。雖然人民幣在緩慢的不斷升值,但離其真正的價值還遠著呢。
為什麼人民幣升值了,國內的物價卻在瘋漲呢?看似人民幣在貶值。
這二者看似本是沒有關系的,人民幣匯率上升只是讓國際貨幣在中國的購買力下降了,而物價上漲則是國內人民幣對商品的購買力。
其實,這兩者是有相當大的關系的。 任何經濟規律都是人的行為不能左右的。中國的經濟在飛速發展,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在縮小,所以一個總的趨勢是這樣的: 國際貨幣在中國的購買力會不斷下降,而中國人在國外的購買力會不斷增強。
雖然政府可以使用政策手段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不變,但是經濟規律會自然調節國內的物價上漲,從而達到和匯率上升一樣的效果:國際貨幣在中國的購買力下降了。同樣,國內的物價上漲了,也就相當於國外的物價相對我們來說不那麼高了,我們在國外的購買力相對提高了。當然物價上漲應該包括勞動力價格的上漲,也就是工資提高。通貨膨脹降低的只是過去賺來的錢的購買力,比方說銀行存款。很多人會說,什麼都漲了,就是工資不漲。 其實中國的工資還是在漲的,但是漲不過物價,那是因為供求關系(勞動力太多)。但是像教師,工資就在漲,這兩年很多教師的工資都翻倍了。 經濟規律是怎麼調節導致物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人民幣未來必然升值,卻還沒有升值。也就是人民幣的升值預期。正是因為這種預期,很多外商都把外幣換成人民幣,坐等升值,到大幅升值以後再換回外幣,賺一個差價。 因為中國政府的外匯政策是:外匯可以無條件換取人民幣,但是人民幣換外匯是有管制的。成百上千億的外匯到中國來換人民幣,必然導致現發行的人民幣不夠用,於是央行被迫不停的發行新的人民幣。過多的發行人民幣,最終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出現。 只要人民幣沒有升到位,那麼這種升值預期就仍然存在,也就還會有外匯來換人民幣,通貨膨脹就會繼續。直到有一天,物價一直漲到,1美元的購買力相當於7.5人民幣的購買力,那麼匯率也就不用調了,因為購買力平價變了,人民幣的匯率已經符合它的價值。當然,現實中,匯率和物價會同時上漲,最終達到一個平衡點。

D. 為什麼價格總水平上漲出口下降,人民幣貶值出口增加

因為出口商的生產成本和勞動力成本相應提高。相對於外國進口商來講是成本減少,出口的數量有所增加。 因人民幣貶值,減弱了人民幣的購買力,會導致進口減少,增大我國的貿易逆差額。拓展資料人民幣為什麼會貶值 想知道人民幣為什麼貶值之前,我們先弄清楚它過去十幾年為什麼升值。過去,因為中國經濟發展迅速,投資機會遍地是,海外資金大量注入,推升了人們的匯率。另一方面,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出口快速增長,順差也越來越多,同樣推升了人們匯率。而在2009年,一個重要因素為後面人民幣的貶值買下了埋下了一個種子,那就是投資者美元套利資金的反轉。投資者在前幾年加杠桿獲得高額收益,推高人民幣匯率,而如今,投機者倉皇而逃,讓人民幣貶值,卻讓全體持有人民幣資產的人來「背黑鍋」。 另外一部分原因在於央行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政策,因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偏離市場匯率幅度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影響了中間價市場基準地位和權威性,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有利於提高中間價形成市場化程度,擴大市場匯率實際運行空間,更好地發揮匯率對外匯供求調節作用。之前市場公布的一系列宏觀金融數據使市場對人們幣匯率預期出現分化;只有完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讓市場經過一段時間適應與磨合,才能穩定市場預期,確保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方式有序完善。 人民幣貶值所帶來的影響 對於以人民幣計價的資產,價值將大幅度縮水,例如房地產、土地等大宗固定資產,短期內,國內房產持有者當然認為房產沒貶值,因為房產交易以人民幣計價,但外國投資者手中的資產貶值了(美元相對升值了),在過去十年,大量美元流進中國,換成人民幣資產,尤其在過去幾年中,人民幣大幅度升值的情況下,美國量化寬松造成美元貶值,造成更多美元流進中國購買房產,這也是國內房價上漲的原因之一。在未來繼續貶值的預期下,國外投資者勢必拋售資產,逃離內地,這一趨勢也許會造成國內資產價格下跌。 對於普通人,人民幣貶值造成國人對外國產品購買力下降,例如海淘、出國留學或者旅行等支出增加,土豪們需要在國外揮灑更多的金子才能獲得此前的喜悅。對於以出口為主的企業,這是大大的「餡餅」,在中國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由於人民幣貶值相當於美元等外幣升值,外國人的購買力上升,國內商品的出口在未來將會相應增加,國內旅遊業也隨著外國旅遊者增加而受益。經濟增長得益於三輛馬車——投資,消費,出口。

E. 為什麼本幣對外貶值可能會使國內一般物價水平上漲

本幣貶值,外幣升值,進口商品的本幣計價更貴了,進口商品和國內商品存在替代關系,因此國內商品的需求量會增加,供給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會上升。
1、人民幣升值是相對原來一直比較穩定的美元等外幣來講的,因為美國自身的一些原因,導致美元貶值,而相對來講,人民幣就升值了.人民幣的升值有好有壞:好的一方面的我們用相同的人民幣,現在可以買到更多的美元產品(假設美國物品不漲價),而另一方面,比如我們做出口而本位幣以美元來核算的企業,那就非常困難.因為美元貶值,比如同樣的產品,美國客戶給我們的都是一萬美元,在貶值前後差別就很大.因為我們在中國消費不是用美元,而是用人民幣,所以美元貶值後1萬美元我們就只能兌換更少的人民幣,當然對我們就不利了。 所以,美元貶值能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前提就是我們得用人民幣到美國去消費.但這不是我們普通人能做到的,所以說人民幣的升值對我們影響不大.
2、物價上漲的問題。物價上漲主要是由於通貨膨脹引起的,而引起通膨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太多了,超過了市場上的商品價值,就引起了物價的上漲。比如說市場的商品值1萬元,流通的貨幣剛好的一萬就OK了,如果流通的貨幣達到了2萬,而我們都想買那個東西,是不是就想多出點錢來買呢?所以物價就上張了。
總的說,人民幣增值,進出口總額會上揚,國富,但民不一定富,富的是企業 人民幣貶值,進出口會縮量,國依舊富,因為出口消化不掉的可以轉內銷,而且內銷市場不受貨幣市場影響,企業或者富或者負。
人民幣什麼樣的貶值對中國利大於弊,什麼樣的貶值對中國弊大於利。我堅信,美國希望人民幣快速、大幅貶值,而不希望慢速、小幅貶值。因為,人民幣快速、大幅下跌對美國大大有利。這恰恰也是美國加息需要等待的關鍵原因,因為它希望自己的加息可以給自己帶來利益的最大化。

F. 人民幣貶值,國內物價該是漲還是跌

一般情況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人民幣貶值。人民幣貶值分為對內貶值和在國際上對美元匯率。

  1. 貨幣價值表示為與外國貨幣的兌換能力,它具體反映在匯率的變動上,這時貨幣貶值就是指一單位本國貨幣兌換外國貨幣能力的降低,而本國貨幣對外匯價的下降。

  2. 匯率工具常用於調節一國國際收支失衡,各國政府都希望使用匯率工具使失衡的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特別是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多使用本幣貶值的策略,希望通過本幣的貶值,一方面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增強本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促進出口,增加出口額。

  3. 人民幣對內貶值意思是人民幣在國內購買力降低了。這意味著在國內人民幣越來越不值錢。物價穩定是宏觀經濟的四大目標之一。

  4. 這和中國的貨幣投放量有關,到2013年第一季度為止,廣義貨幣(M2)已經超過100萬億元,2002年年初為16萬億元,10多年中增長超過5倍。中國的貨幣總量與GDP之比已超過200%,中國的經濟總量為世界第二,而貨幣投放量位居世界第一。

  5. 貨幣數量與物價總水平有著水漲船高般的對應關系。但在實際當中,貨幣超發後,往往不是表現為市場上所有物品都同時、同比例地漲價,而是表現為有的商品漲價堪稱兇猛,有些會漲得相對平穩,有些則會呈價格下降的趨勢。

G. 人民幣每年實際貶值多少

6.83%。

按照現行的利率政策和最近幾年的通貨膨脹率來看,100萬存入銀行總體上是在貶值的。最近10年平均M2增速為15.55%,GDP平均增速為8.72%,按照通貨膨脹率CPI≈M2增速-GDP增速的公式,我們可以得知最近10年的平均通貨膨脹率為6.83%。

假設未來通貨膨脹率保持在這一水平,則100萬一年後的實際購買力為1000000/(1+6.83%)=936066元。由此可以算出100萬在一年後大約貶值了63934元。

當然,我們這里是採用的過去10年的平均實際通貨膨脹率的加權平均計算方法,由於近年來,我們M2增速的逐年走低,以及和GDP增速之間的剪刀差逐年收窄,我們100萬的貶值幅度已經大幅減小。

我們按照官方的預測,假設2019年M2增速為8%,GDP增速的中位數為6.3%,那麼100萬一年貶值幅度約為8%-6.3%=1.7%。由此可以算出100萬在一年後大約貶值為1000000/(1+1.7%)=983284元,縮水1.6715萬。



(7)本幣貶值價格水平擴展閱讀:

本幣貶值的影響:

1、在國際市場獲得更多競爭力

比如同樣在國際市場賣出100萬美元的貨,在匯率為6.26的時候能兌換626萬人民幣,而在6.78的時候能兌換678萬,無形中多出了62萬;

這對於出口企業來說就是多了10%的凈利潤,出口可以把銷售價格降下來一點,在國際市場獲得更多的訂單,所以這會增加出口,也同時意味著增加就業。

2、讓消費者更願意在國內消費

對於外國人來說把100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在匯率為6.78的時候比6.26的時候多了62元錢,這可以讓他多買很多東西,所以這個情況下他會多兌換人民幣,去購買我們的商品,或者鼓勵老外來中國旅遊,生活,這將促進我們的國內消費。

3、進口下降

這種狀況將降低人們對海淘的熱情,因為海淘的優勢就在於價格便宜。但是在貨幣貶值後還會這樣火嗎。本幣貶值之後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錢去購買同樣的商品,就會減小國外商品和國內的價格差,於是你海淘的興趣就沒有那麼高了。

這個道理用到進口任何商品上都是一樣,本幣貶值意味著進口要花更多的錢,所以進口會下降。

4、增加留學成本

但假設你要出國留學,那麼必定意味著你的留學成本要比以前高,貶值多少費用就高出多少。比如過去在國外讀四年大學需要30萬美金,在匯率為6.26的時候摺合本幣是187.8萬,現在卻需要203.4萬,多出了24.6萬。

當本幣貶值,也就是意味著美元相對的購買力更強了,會促進貨幣貶值一方更多的商品出口,老百姓去國外消費的動力會降低,因為國外的商品更貴了,在這個情況去對於生活在本幣貶值的國家的人來說,出國會增加他生活的成本,所以也會讓他不那麼願意去國外消費,投資了。

H. 簡述本幣貶值的惡性循環效應

本幣貶值的惡性循環效應有價格效應、數量效應、貨幣效應。
在理論上,本幣貶值有可能形成一種所謂的「惡性循環」現象,這是因為本幣貶值會對該國的價格水平產生推動作用。
1、價格效應,本幣貶值會導致進口商品的價格經匯率折算成本幣時出現上升。進口消費品價格上升會形成增加工資的壓力,否則就意味著工薪階層的實際收入下降;而中間投資品,如原料、原材料、配件和機械設備的進口價格的上升也會導致生產成本增加。這兩種因素的結合就會促成最終產品的價格上升。
2、數量效應,本幣貶值造成的出口增加、進口減少會引起國內總供應減少,以致出現超額需求,這也會推動價格的上升。
3、貨幣效應,其本幣貶值如果使得國際收支出現順差,則會造成外匯儲備增加,這又意味著中央銀行本幣投放的增加。由於這些本幣都是基礎貨幣,又稱高能貨幣,所以在貨幣乘數的作用下會呈現成倍的放大,致使貨幣供應量急劇增加。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一國的價格水平就可能出現大幅度上升,如果公眾因此而形成通貨膨脹預期,則會進一步推動價格的上升,結果抵消了本幣貶值的效果。於是,本幣貶值的「惡性循環」效應就會產生,即「本幣貶值→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價格上升→出口減少、進口增加→本幣進一步貶值」。
拓展資料:
本幣貶值的世界影響:
①小國的匯率變動只會對貿易夥伴國的經濟產生輕微的影響,但主要工業國的貨幣貶值會影響其國家的貿易收支,由此可引起貿易戰和匯率戰,並影響世界經濟的發展。
②主要工業國匯率的變化還會引起國際金融領域的動盪。在國際貿易和借貸活動中,將使吸進貶值貨幣的一方遭受損失,而要付出貶值貨幣的一方,將從中獲利。
③主要貨幣的匯率不穩定還會給國際儲備體系和國際金融體系帶來巨大影響。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就是首先從泰國貨幣貶值開始的。1998年日元對美元的比價持續下跌,降到八年來最低點。這對亞洲各國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且在美國的股票市場和外匯市場引起軒然大波。

I. 本國貨幣貶值對物價水平的影響

這居然都能成大題啊?首先本國貨幣貶值也就說,本幣相對於外幣便宜了,那麼以本國貨幣標價的商品便宜了,進口的商品貴了,出口增加,進口減少。出口增加後,本國的商品就少了,隨著物價上漲,國家看到物價上漲,必須出台一些手段,就是公開市場業務,調整最低存款准備金等等吧,本國貨幣就少了,那麼這個國家是清潔浮動(自由匯率),那麼匯率會漲回來了,物價也會回來。
當這個國家是骯臟浮動,匯率不變,但是物價提高了,勞動力的價格提高,商品價格提高,這個時候出口商品也會減少。

J. 本幣匯率上升則本幣貶值

本幣匯率上升,是本幣升值,外匯匯率上升是本幣貶值。
匯率兩字可理解為價格,本幣匯率上升,即為本幣價格上升,當然是本幣升值。匯率表達主要有兩種形式:
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
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稱為間接標價法,這種表示方法下,外匯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一般所說的匯率是指單位外幣兌換本幣。

閱讀全文

與本幣貶值價格水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比亞迪四家上市公司 瀏覽:570
商業銀行杠桿率流動性 瀏覽:978
股票跌得死 瀏覽:982
光大永明人壽傭金怎樣計算 瀏覽:332
期貨保證金返還嗎 瀏覽:917
股票投資區 瀏覽:136
中國五礦集團株洲 瀏覽:703
力嘉集團有些什麼部門 瀏覽:859
我國投融資管理有限公司 瀏覽:382
中信銀行理財為什麼收益率高 瀏覽:15
國內COF材料供應上市公司 瀏覽:248
買的理財基金公安能查到嗎 瀏覽:652
中國經濟去杠桿什麼意思 瀏覽:923
毛筆寫字杠桿示意圖 瀏覽:539
建行買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941
東方證券學院路 瀏覽:64
招商銀行基金理財產品怎麼樣 瀏覽:96
金融街投資管理公司地址 瀏覽:440
東方財富證券怎麼使用同花順交易 瀏覽:253
證券交易印花稅上調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