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請問衡量金融機構風險程度的指標有哪些(這些指標的計算方法是什麼)
你主要看看巴塞爾協議吧,這個是國內控制風險的藍本。
1、巴塞爾委員會與《巴塞爾新資本協議》
巴塞爾銀行委員會成立於1974年底,其秘書處設在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簡稱巴塞爾委員會。巴塞爾委員會目前已成為事實上的銀行監管的國際標准制定者。
1988年的《巴塞爾資本協議》主要有四部分內容:
一是確定了資本的構成,即銀行的資本分為核心資本和附屬資本兩大類,且附屬資本規模不得超過核心資本的100%。
二是根據資產信用風險的大小,將資產分為0、20%、 50%和l00%四個風險檔次。
三是通過設定一些轉換系數,將表外授信業務也納入資本監管。
四是規定銀行的資本與風險加權總資產之比不得低於8%,其中核心資本與風險加權總資產之比不得低於4%。
2、《巴塞爾新資本協議》
根據新資本協議的初衷,資本要求與風險管理緊密相聯。新資本協議作為一個完整的銀行業資本充足率監管框架,由三大支柱組成:
一是最低資本要求;二是監管當局對資本充足率的監督檢查;三是銀行業必須滿足的信息披露要求。
這三點也通常概括為最低資本要求、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
三大支柱的首要組成部分是第一點,即最低資本要求,其他兩項是對第一支柱的輔助和支持。資本充足率仍將是國際銀行業監管的重要角色。新協議進一步明確了資本金的重要地位,稱為第一支柱。巴塞爾委員會認為"壓倒一切的目標是促進國際金融體系的安全與穩健",而充足的資本水平被認為是服務於這一目標的中心因素。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對此增加了兩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是要求大銀行建立自己的內部風險評估機制,運用自己的內部評級系統,決定自己對資本的需求。但這一定要在嚴格的監管之下進行。另外,委員會提出了一個統一的方案,即"標准化方案",建議各銀行借用外部評級機構特別是專業評級機構對貸款企業進行評級,根據評級決定銀行面臨的風險有多大,並為此准備多少的風險准備金。一些企業在貸款時,由於沒有經過擔保和抵押,在發生財務危機時會在還款方面發生困難。通過評級銀行可以降低自己的風險,事先預備相應的准備金。
第二個支柱即加大對銀行監管的力度,監管者通過監測決定銀行內部能否合理運行,並對其提出改進的方案。監管約束第一次被納入資本框架之中。基本原則是要求監管機構應該根據銀行的風險狀況和外部經營環境,保持高於最低水平的資本充足率,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有嚴格的控制,確保銀行有嚴格的內部體制,有效管理自己的資本需求。銀行應參照其承擔風險的大小,建立起關於資本充足整體狀況的內部評價機制,並制定維持資本充足水平的戰略;同時監管者有責任為銀行提供每個單獨項目的監管。
第三支柱是市場對銀行業的約束,要求銀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外界對它的財務、管理等有更好的了解。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第一次引入了市場約束機制,讓市場力量來促使銀行穩健、高效地經營以及保持充足的資本水平。穩健的、經營良好的銀行可以以更為有利的價格和條件從投資者、債權人、存款人及其他交易對手那裡獲得資金,而風險程度高的銀行在市場中則處於不利地位,它們必須支付更高的風險溢價、提供額外的擔保或採取其他安全措施。市場的獎懲機制有利於促使銀行更有效地分配資金和控制風險。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要求市場對金融體系的安全進行監管,也就是要求銀行提供及時、可靠、全面、准確的信息,以便市場參與者據此作出判斷。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銀行應及時公開披露包括資本結構、風險敞口、資本充足比率、對資本的內部評價機制以及風險管理戰略等在內的信息。
3、我國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安排
2007年2月28日,中國銀監會發布了《中國銀行業實施新資本協議指導意見》,標志著我國正式啟動了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工程。按照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水平和外部環境,短期內我國銀行業尚不具備全面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條件。因此,中國銀監會確立了分類實施、分層推進、分步達標的基本原則。
(1)分類實施的原則。國內商業銀行在資產規模、業務復雜性、風險管理水平、國際化程度等方面差異很大,因此,對不同銀行應區別對待,不要求所有銀行都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中國銀監會規定,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含香港、澳門等)設有業務活躍的經營性機構、國際業務占相當比重的大型商業銀行,應自2010年底起開始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如果屆時不能達到中國銀監會規定的最低要求,經批准可暫緩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但不得遲於2013年底。這些銀行因此也稱為新資本協議銀行。而其他商業銀行可以自2011年起自願申請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
(2)分層推進的原則。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在內部評級體系、風險計量模型、風險管理的組織框架流程開發建設等方面進展不一。因此,中國銀監會允許各家商業銀行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時間先後有別,以便商業銀行在滿足各項要求後實施《巴塞爾新資本協議》。
(3)分步達標的原則。《巴塞爾新資本協議》對商業銀行使用敏感性高的資本計量方法規定了許多條件,涉及資產分類、風險計量、風險管理組織框架和政策流程等許多方面,全面達標是一個漸進和長期的過程。商業銀行必須結合本行實際,全面規劃,分階段、有重點、有序推進、逐步達標。在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三類風險中,國內大型銀行應先開發信用風險、市場風險的計量模型;就信用風險而言,現階段應以信貸業務(包括公司風險暴露、零售風險暴露)為重點推進內部評級體系建設。
4、具體風險,書本上一般都會說主要有:市場風險、法律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等。你如果有時間可以去銀監會網站規章中看看,有沒有你想說明的風險,它是按照機構分的。http://www.cbrc.gov.cn/chinese/info/twohome/index.jsp?itemCode=213
㈡ 投資者如何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承受能力是一個綜合指標,需要綜合衡量,它與個人的資產狀況、家庭情況、工作情況等都密切關聯。對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的根本目的在於更好的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個人投資者通過銀行、網站或者APP購買基金前,都會被要求進行風險承受能力測評。普通投資者填寫風險測評問卷,問卷內容涉及財務狀況、投資經驗、投資知識、投資者目標、風險偏好和其他信息等內容。
根據普通投資者測評得分,將普通投資者劃分為不同的風險等級:C1-最低風險等級、C1-保守型、C2-相對保守型、C3-穩健型、C4-相對積極型和C5-積極型。
以下是投資者與產品的等級匹配表:
㈢ 什麼是風險判別指標和風險可接受標准
風險判別指標(以下簡稱指標)或判別准則的目標值,是用來衡量系統風險大小以及危險、危害性是否可以接受的尺度。無論是定性評價,還是定量評價,若沒有指標,評價者將無法判定系統的危險和危害性是高還是低,是否達到了可接受的程度,以及改善到什麼程度的系統安全水平可以接受,定性、定量評價也就失去了意義。
常用的指標標有安全系數、可接受指標、安全指標(包括事故頻率、財產損失率和死亡概率等)或失效概率等。
在判別指標中,特別值得說明的是風險的可接受指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安全,所謂安全就是事故風險達到了合理可行並盡可能低的程度。減少風險是要付出代價的,無論減少危險發生概率還是採取防範措施使可能造成的損失降低到最小,都要投入資金、技術和勞務。通常的做法是將風險限定在一個合理、可接受的水平上。因此,在安全評價中不是以危險性、危險性為零作為可接受的標准,而是以一個合理、可接受的指標作為可接受標准。指標不是隨意規定的,而是根據具體的經濟、技術情況,對危險、危害後果,危險、危害發生的可能性(概率、頻率)和安全投資水平進行綜合分析、歸納和優化,依據統計數據,有時也依據相關標准,制定出的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威脅危害等級、指數,以此作為要實現的目標值,即可接受風險。
可接受風險是指在規定的性能、時間和成本范圍內達到的最佳可接受風險程度。顯然,可接受風險指標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將隨著人們對危險根源的深入了解,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綜合實力的提高面變化。另外需要指出,風險可接受並非說我們就放棄對這類風險的管理,因為低風險隨時間和環境條件的變化有可能升級為重大風險,所以應不斷進行控制,是風險始終處於可接受范圍內。
隨意與國際並軌的需要,在安全評價中經常採用一些國外的定量評價方法。其指標反映了評價方法制定國(或公司)的經濟、技術和安全評價,一般是比較先進的。採用時必須考慮國外與國內定量評價方法之間的具體差異,進行必要的修正,否則會得出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評價結果。
㈣ 評估基金風險的幾個指標
一、與收益相關指標:阿爾法系數: 反映超額投資回報率(越大越好)
阿爾法系數(α)是基金的實際收益和按照貝塔系數(β)計算的期望收益之間的差額。代表基金多大程度上跑贏預期收益率
二、與風險相關指標:
1、標准差:反映基金回報率的波動幅度(越小越好)
標准差是指過去一段時期內,基金每個月的收益率相對於平均月收益率的偏差幅度的大小。基金的每月收益波動越大,那麼它的標准差也就越大。
標准差越大,基金未來凈值可能變動的程度就越大,穩定度就越小,投資風險就越高
2. 貝塔系數:衡量價格波動情況(牛市及上升階段越大越好,熊市及下跌階段越小越好)
貝塔系數(β)是一種評估證券系統性風險的工具,用以評估某隻股票或某隻股票型基金相對於整個市場的波動情況。
貝塔系數是一個相對指標。貝塔系數越高,意味著基金相對於業績評價基準的波動性越大。換言之,貝塔系數越高,其風險也就越大
三、與收益風險都相關指標:
1、夏普比率: 基金績效評價標准化指標(越高越好)
夏普比率(SharpeRatio,也叫夏普指數),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威廉·夏普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發展出來,用來衡量金融資產的績效表現的一個指標。
夏普比率的核心思想是,選擇收益率相近的基金承擔的風險越小越好,選擇風險水平相同的基金則收益率越高越好。該比率代表投資人每多承擔一份風險,可以拿到幾份報酬,該比率越高,基金承擔單位風險得到的超額回報率越高。
公式:夏普比率=[投資組合預期報酬率-無風險利率]÷投資組合的標准差
如果夏普比率為正值,代表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若為負值,代表基金操作風險大過報酬率。因此,夏普比率越大,說明該只基金單位風險所獲得的風險回報也就越高,基金的績效也就越好
2、R平方:反映業績變化情況(越接近100阿爾法系數與貝塔系數越可靠)
前面我們提到了貝塔系數,然而它能否有效衡量風險,很大程度上受基金與業績評價基準相關性的影響。如果將基金與一個不大相關的業績評價基準進行比較,計算出來的貝塔系數就沒有意義。所以考察貝塔系數時,應當同時考察另一個指標——R平方。
R平方是衡量一隻基金業績變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基準指數的變動來解釋,以0至100計。如果R平方值等於100,表示基金回報的變動完全由業績基準的變動所致;若R平方值等於60,即60%的基金回報可歸因於業績基準的變動。簡言之,R平方數值越小,說明業績基準變化與基金錶現的相關性越低。
此外,R平方也可用來確定貝塔系數或阿爾法系數的准確性。一般而言,基金的R平方值越接近100,其兩個系數的准確性便越高。
注意:上述5個指標能幫助我們進行基金風險評估,但是,要想獲得理想的投資收益,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如基金公司的情況、基金經理的水平等。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加強投資方面的學習,從而提升投資技能
㈤ 反映股票基金風險大小的指標
反映股票基金風險大小的指標主要看以下兩個:
1.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指的是在選定周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凈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
也就是說,如果你在歷史最高點買入基金,在歷史最低點賣出基金,在這個買賣過程中承受的最大虧損值。
通過這個指標,我們就可以判斷買入某隻基金後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如果這個最大回撤值遠遠超過了你的風險承受能力,那麼建議大家還是換一隻基金進行投資。
當然對於基金定投來說,只要你嚴守投資紀律,也就不會在最高點滿倉買入,也不會在最低點全部賣出,所以最大回撤的這事,也就不會在基金定投發生。
關於這個最大回撤值,大家可以在三思投顧APP去查詢。比如下圖中的這只基金的最大回撤就為43.87%。
不過,最後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1.不管是夏普比率還是最大回撤,反映都是基金的歷史業績表現,所以大家不能只根據它判斷基金是否值得投資。當然雖然過往的業績不能完全預測未來,但這些信息對我們挑選基金還是有一定參考價值的。
2.如果大家要用這兩個指標去挑選基金的話,記得一定是在同類型基金之間做比較,不能把不同類型的基金放在一起進行對比。
㈥ 融資易:投資的時候如何去衡量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
我們常常急於心切,這樣的心態將會有得有失。但是在投資領域,也就是常說的理財第一步,我們都忽略了一項致命的要素:分析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只有首先確定了你可以承受多大的風險,才可能找到適合你的投資類型,才可能真正意義上地接受投資。記住,風險承受力是會不斷增加的。
我們常常聽於內心,這樣的心態將會背離事實。試問一句:你的主觀意願和實際能承擔的風險統一嗎?比如,一個愛冒險的80歲老頭兒把自己每月賴以生存的退休金全部投入股市,一個28歲的保守小伙徹底留存於銀行存款。
那麼這篇文章,我就為即將踏入投資領域的人群,做一個風險承受能力的評估,在衡量客觀風險承受能力的權重,我們可以遵循4-3-2-1的原則!
1.衡量因素一:收入能力
在衡量客觀風險承受能力的體系中,收入的權重佔40%。
一個80歲、擁有億元資產,每年靠利息就能獲得百萬收入的人,他可以投資於高風險資產的比例遠遠高於一個每月結余不多的20歲小夥子。
衡量收入能力,一個常用的工具是結余比率,即盈餘/收入。手頭有充分的結余,你可以拿來儲蓄再投資的錢就更多;你能夠承受投資失敗的能力也就越強。結余率超過30%,說明個人或家庭的收入和控制支出的能力較好。
除了收入高低,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收入的穩定性:假如你是通過利息的方式獲得了1萬元,這1萬元的穩定性就比較強,對應的風險就較低;假如你處在一個周期性行業,收入隨著經濟周期的變化波動劇烈,那麼最好為收入低谷早做准備。
衡量收入穩定性還有一個指標,叫做工資性收入占總收入比。這個比率越低,你的收入越穩定。同樣月收入1萬元的兩個人,如果一個人的收入全部來自於工資,而另一人的一半來自於工資、一半來自於房租收入,那麼,後者承受風險的能力就強一些。因為他即使沒有了工資收入,還有其他的收入來源。
2.衡量因素二:家庭狀況
在衡量客觀風險承受能力的體系中,家庭狀況的權重為30%。
如果家中上有老下有小,並且老人沒有讓你成為富二代的能力,小孩也沒有一出生就繼承大筆遺產,那麼家庭日常開支中為老人、小孩准備的應急准備金支出就有可能要增加,而你生活壓力也會增大,此時風險承受能力相比單身時(沒有贍養和撫養顧慮的時候)會降低。
另一方面,有了家庭後,衡量你的風險承受能力時,就會將你的家庭也考慮進去。總之,你的風險承受能力將以家庭為單位。
通常來說,個人/家庭的承受能力由高到低分別是:單身>雙薪無子女>雙薪有子女>單薪有子女>單薪需要撫養子女和老人。目前的你,屬於哪一個生命周期呢?
3.衡量因素三:年齡
在衡量客觀風險承受能力的體系中,年齡權重佔20%。
正常狀況下,年齡越高風險承受能力越低。這是因為年輕人擁有一種叫「人力資本」的東西。而年齡同樣也要結合收入能力和家庭周期。所以在30-40歲,可以算得上是風險承受力最高的年齡層。考慮到工資收入的成長性,擁有人力資本相當於擁有了大量的債券類資產,因此才有了那個著名的「年齡—債券」資產配置法。
我們從逆向角度思考,年輕人能夠承受較大的風險是因為當他們在短期內遇到賬面虧損時,可以有較長的時間去彌補損失。
4.衡量因素四:性別
在衡量客觀風險承受能力的體系中,性別權重佔10%。
在過去,女性被認為風險承受能力更低。這是因為她們往往:1.工資整體水平相對男性較低;2.承擔著生育,以及大部分時間照顧孩子的責任;3.壽命預期更長。數據顯示,中國女性的平均壽命為74.8歲,而男性則為71.3歲。這意味著女性要比男性多准備至少3.5年的養老金和應對疾病及意外事件的開支。
有趣的是,在實際的投資中,女性確實比男性表現得更謹慎,證明她們對自己的客觀風險承受能力有比較清楚的認識。
當然,隨著女性在工作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男性的差別越來越小,性別在風險承受能力中占的比重也將會越來越低。
「4-3-2-1」這就是衡量一個即將步入投資領域的人群,預估的風險承受能力。當然,我們還需要考量這些因素存在的不可抗力影響。比如人力資本會面臨地理位置和通貨膨脹的影響。同時,你所擁有工作技能的價值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在哪個地方生活,因此,你的風險承受能力也無法避免地受到所在地的經濟、政治環境左右。
當你准備就緒涉入投資領域後,你的風險承受力也會隨著你對投資渠道的開拓,對風險損失的經歷,對資產配置的認知,點點滴滴的積累而增加,也正是這些經歷在慢慢影響著你對投資的看法。
㈦ 衡量風險三個指標及含義是什麼
衡量風險三個指標:
貝塔系數、波動值(
V
o
l
a
t
i
l
i
t
y)、夏普指數(
S
h
a
r
p
e)前兩種數值越大,代表風險越高;夏普指數越大,則代表風險承擔得越值得。
貝塔系數:
是用來衡量單一股票或者基金與參考指標間的相對變化關系.貝塔系數越大,代表基金凈值變動相對於大盤越大波動值是一個投資工具回報的可能的變動程度。波動值越大,這種投資工具未來價格變動的程度越大。
夏普指數:
則是一個經過風險調整後的績效指標。若為正值,則代表基金報酬率高過波動風險;若為負值,則代表基金操作風險大過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