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2012年中信與高盛收入指標對比

2012年中信與高盛收入指標對比

發布時間:2022-05-06 07:23:33

A. 高盛的管理團隊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家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向全球提供廣泛的投資、咨詢和金融服務,擁有大量的多行業客戶,包括私營公司,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以及個人。在債務融資方面,高盛在中國牽頭經辦了近40項大型的債務發售交易。高盛公司多次在中國政府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分別於 1998年、2001年和2003年完成了金額共計30億美元的大型交易。在1993年,高盛牽頭經辦了中國的首次揚基債務發售交易,成功地為中信集團籌 資2.5億美元。高盛在債券交易二級市場中也非常活躍。
與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高盛是中國高增長企業的理想合作夥伴。除了向這些企業提供資金以外,高盛還通過其全球網路向其投資組合中的公司提供策略顧問服務和廣泛的業務支持。
占據中國市場領導地位的投資銀行業務
和其他國際投資銀行相比,高盛在幫助中國客戶通過全球股票發售交易籌集的資金額方面名列首位。
高盛牽頭經辦了中國各大國有行業的重組和民營化項目,其中包括1997年的中國航空業(中國南方航空)和電信行業(中國移動通信)重組項目; 199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行業(中國石油)的項目;2001年中國高科技行業(中國航信)以及2002年中國金融服務行業(中國銀行香港分行)的重組項 目。
高盛還是唯一一家作為主承銷商全程參與中國政府自1998年以來每一次主權美元債務海外發售項目的國際投行。
高盛集團成立於1869年,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總部設在紐約,並在東京、倫敦和香港設有分部,在23個國家擁有41個辦事處。其所有運作都建立於緊密一體的全球基礎上,由優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服務。高盛集團同時擁有豐富的地區市場知識和國際運作能力。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公司亦持續不斷地發展變化以幫助客戶無論在世界何地都能敏銳地發現和抓住投資的機會。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2008年9月21日晚間宣布,已批准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轉為銀行控股公司的請求。而高盛和大摩的轉型,意味著「長久以來世人熟知的華爾街的終結」。 2008年09月24日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旗下的Berkshire Hathaway宣布,計劃對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投資50億美元。 中國移動通信於1997年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0億美元,成為亞洲地區(除日本外)規模最大的民營化項目之一;中國石油於2000年3月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9億美元;中國銀行(香港)於2002年7月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26.7億美元;平安保險於2004年進行的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18.4億美元;中興通訊於同年進行的香港首次公開招股發售,籌資4億美元,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國交通銀行於2005年進行的海外上市項目,籌資22億美元,成為第一個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國有銀行;以及中國石油於同年進行的後續股票發售,籌資27億美元。2006年,高盛還成功完成了中海油價值19.8億美元快速建檔發行項目以及中國銀行111.9億美元H股首次公開上市項目。這是至發售日中國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開上市項目。 在債務融資方面,高盛在中國牽頭經辦了40多項大型的債務發售交易。高盛多次在中國政府的大型全球債務發售交易中擔任顧問及主承銷商,分別於1998年、2001年、2003年和2004年10月完成了10 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交易。高盛是唯一一家作為主承銷商全程參與中國政府每次主權美元債務海外發售項目的國際投行。 與在世界其他地區一樣,高盛在中國市場同樣擔當著首選金融顧問的角色,通過其全球網路向客戶提供策略顧問服務和廣泛的業務支持。近年來,高盛作為金融顧問多次參與在中國的重大並購案,如日產向東風汽車投資10億美元;戴姆勒-克萊斯勒向北汽投資11億美元;TCL與湯姆遜成立中國合資企業;匯豐銀行收購中國交通銀行20%股權;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部;中國石油收購哈薩克石油公司以及中海油收購在奈及利亞的石油資產等等。 2004年12月,高盛獲得中國證監會批准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公司的成立是高盛在中國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高盛擁有合資公司33%股權,北京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擁有67%股權。合資公司的成立令高盛從此可以在中國開展本土A股上市業務,人民幣企業債券,可轉換債券和提供國內金融顧問以及其他相關服務。 摩根士丹利也有被收購的可能,但收購方很有可能是巴克萊集團(BarclaysPLC)等大型外國銀行,而不是美國商業銀行。他們認為目前美國已經沒有哪家大型銀行有能力收購摩根士丹利。富國銀行(WellsFargo& Co.)和U.S.Bancorp(USB)或許有能力收購一家投資銀行,但兩者似乎都沒有意願去進行如此大規模的交易。巴克萊集團或許是諸多有意收購摩根士丹利的外國公司之一。NABResearch的銀行業分析師NancyBush表示,摩根士丹利也有可能會與高盛合並,這樣華爾街就只剩一家大型投資銀行了。 另據新華社消息,16日,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相繼發布財報,其中高盛季度盈利出現其上市以來最大跌幅,摩根士丹利盈利也有小幅下滑。 高盛財報顯示,本財年第三季度(至8月29日結束)該公司盈利8.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28.1億美元相比大跌71%,為其1999年掛牌上市以來的最大季度跌幅。 摩根士丹利同日發布財報說,其第三財季實現利潤14.3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營業收入為80.5億美元,略高於上年同期的79.6億美元。 美元,虧損會高達15億美元。因此這家銀行的價格會從七八十塊跌到49塊。這個報告一出來,這個公司一周內就跌了四分之一的市值,股價一周內下跌25%。高盛又寫了一份研究報告,高度看空中國石油[11.66 0.78%],雖然包括 申銀萬國、中信證券[23.91 3.33%]、海通證券[13.39 5.18%]大力推薦中石油,可是以高盛為首的國際金融炒家發布相反的報道。因此香港的中石油H股一周跌了12.82%。那麼高盛等銀行在2004年,在國有銀行要改制的時候,相繼發表一些文章跟看法,詆毀中國的國有銀行,說不值一點錢,說壞賬太高了,不值錢,你們都別要。結果誰要了,高盛自己去買了。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他們佔有的美國銀行以一塊多錢的價格收購了建行上市的股權。結果在2007年下半年,美國商業銀行對外宣布,由於次債危機,他們遭到重大損失,可是建行的上市呢,他們賺到了1300億。100塊乘以13億人口就等於1300億,就被這些大行席捲一空,相當於每人出了100元。各位還記不記得越南危機?發生在2008年4月的越南危機是越南的大悲劇。可是我們注意到了,這個國家在2007年出了問題,可是到了2008年3月之前,以高盛為首的國際投行一再地呼籲大家買入。他們對越南的評價有八個字,叫做:越南概念,亞股新寵。這篇文章是2007年5月14日發表的,文中講到高盛把越南納入新鑽石11國。在它的力捧之下,越南的股價、樓價拉高,最後到2008年4月呢,不知道什麼原因,所有資金全部撤出,股價大跌,樓價大跌,只有一個不跌,就是通貨膨脹高達25%。這就是高盛。 所以我完全有理由這么說,以高盛為首的這些國際金融資本,他們就是這一場金融海嘯的真正背後操縱人。

B. 中信證券與高盛的業務層面的比較

沒有可比性,中信中信在國內,靠政策支撐;高盛業務在全球,真實實力的體現

C. 哪家證券公司比較好

像現在互聯網時代,證券公司都差不多,一般選擇那種大型一點的,主要是怕到時交易卡頓,只是散戶也許沒有最低的傭金給到我們,所以我想頭部的都差不多,例如廣發,招商,國信,華泰,國泰君安等都可以!

D. 假如你持有中信證券這支股票,那麼請從宏觀,微觀,中觀方面分析你為什麼選擇中信證券這支股票

我對中信證券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關注,甚至還買過它,但最終還是把它換成了平安,為什麼呢?
其實並不是中信不好,在中國現有的券商當中(不管是已經上市的,還是將要上市的),它在各項指標(總資產,凈資產,營業額,凈利潤,經紀業務,債券承銷,項目保薦,自營業務…等)中都是名列前茅的,綜合實力可以說是最強的,近期收購華廈基金,獨資設立自已PE(私募股權投資公司)部門,嘗試入股華爾街的著名投行貝爾斯登(但是失敗了)…等動作也是它在努力將自已打造成世界一流投資銀行,
但是將與世界知名的投行(高盛,雷曼兄弟,瑞銀,美林)相比,無論是規模,業務范疇,盈利分布,產品創新,管理經驗等,還是相差很遠,雖然它具有成為中國高盛的潛力,但到現在為止,只是一個規劃,連趨形都還沒有真正形成,它還要經歷時間的考驗,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開放,強勢的外資投行陸續進入,它將面臨外資和內資同行的強烈挑戰,如果最終能夠堅持得住並能繼續保持發展的話,到那時它將是一個很不錯的投資標的.
在現階段,中信仍然是一個周期性非常明顯的公司,在牛市行情中,進攻性很強(比如06-07年),但在熊市中卻也是疲態盡顯(04-05年和08年初),投資這種公司,如果你對它沒有深刻的了解和強烈的信心,是很能把握住的.如果你看好的是它未來10年會成為中國的高盛,那現階段就可以放心買入,如果你有疑慮或只想做波段投機,那就別碰它,因為它的漲跌幅度是非常大的,你很難掌握主力資金的流向.
我認為它還不夠穩,或者說是行業的龍頭地位還不夠牢固,所以我只是高度關注而沒有持有它.

E. 中信證券高盛估值中信證券合理股價是多少明日中信證券走勢

隨著中國居民財富的增長、各類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以及市場各項制度的逐漸完善,中國股票二級市場變得越來越活躍,這也使得證券行業有著巨大的上升空間。那麼我們今天的主角國內最大的券商企業之一——中信證券,到底有沒有投資的必要呢?下面我來介紹一下。


在正式分析前,先分享一份整理好的證券行業龍頭股名單給大家,限時點擊即可領取:寶藏資料:證券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0月,是中國第一家A+H股上市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業務范圍涵蓋證券、基金、期貨、直接投資、產業基金和大宗商品等多個領域,通過全牌照綜合經營,全方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為境內外超7.5萬家企業客戶與1000餘萬個人客戶提供各類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各項業務保持市場領先地位,在國內市場積累了廣泛的聲譽和品牌優勢。


了解了公司的基礎概況後,我們來看看這家老牌券商還具備哪些優勢。


亮點一:前瞻性的戰略布局和完整的業務體系


多年以來,公司對業務模式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實踐,在行業內率先提出新型買方業務的理論並也是第一個踐行的,布局能夠直接來投資、債券做市、大宗交易等業務。公司選擇收購與持續培育,確立期貨、基金、商品等業務的領先優勢。多項境內監管部門通過了公司業務資格的審核,實現了全品種、全市場、全業務覆蓋,投資、融資、交易、支付和託管等金融基礎功能日益完善。


亮點二:強大的股東背景和完善的公司治理體系


中信集團旗下的證券業務是本公司建立的基礎,由於得到中信集團的全力支持,中信證券已從一家中小證券公司蛻變為一家大型綜合化的證券集團。公司變成了以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為核心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讓市場化的運行機制可以在公司中一直運轉下去,以此來保持健康發展。


當然,公司還有很多優勢沒有提到,礙於篇幅有限,更多關於中信證券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閱讀:【深度研報】中信證券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


證券行業面臨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一是國企改革從試點變為全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望得以突破,尤其是在股權並購、資產重組、引入戰略投資者等需要做出改革。第二個是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正在進入加速落地期,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產業投資等需要綜合化的金融支持。中國股票市場已基本對所有國際投資者開放,給證券公司跨境投融資服務帶來業務發展的機會。


總體而言,中信證券作為券商行業的翹楚,由於國內對金融的重視力度越來越大,未來發展前景十分不錯。只是創作文章會耗費一定時間,假如想進一步認識到中信證券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會有專業的投顧來幫你診斷股票,看下中信證券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中信證券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17,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F. 中國平安保險的生態環境分析和法律環境分析

摘要 中國平安保險pestel分析

G. 這次金融危機的起因,發展過程和波及范圍。

對金融危機最普遍的官方解釋是次貸問題,然而次貸總共不過幾千億,而美國政府救市資金早已到了萬億以上,為什麼危機還是看不到頭?有文章指出危機的根源是金融機構採用「杠桿」交易;另一些專家指出金融危機的背後是62萬億的信用違約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 CDS)。那麼,次貸,杠桿和CDS之間究竟是什麼關系?它們之間通過什麼樣的相互作用產生了今天的金融危機?在眾多的金融危機分析文章中,始終沒有看到對這些問題的簡單明了的解釋。本文試圖通過自己的理解為這些問題提供一個答案,為通俗易懂起見,我們使用了幾個假想的例子。有不恰當之處歡迎批評討論。

一。杠桿。目前,許多投資銀行為了賺取暴利,採用20-30倍杠桿操作,假設一個銀行A自身資產為30億,30倍杠桿就是900億。也就是說,這個銀行A以 30億資產為抵押去借900億的資金用於投資,假如投資盈利5%,那麼A就獲得45億的盈利,相對於A自身資產而言,這是150%的暴利。反過來,假如投資虧損5%,那麼銀行A賠光了自己的全部資產還欠15億。

二。CDS合同。由於杠桿操作高風險,所以按照正常的規定,銀行不運行進行這樣的冒險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個辦法,把杠桿投資拿去做「保險」。這種保險就叫CDS。比如,銀行A為了逃避杠桿風險就找到了機構B。機構B可能是另一家銀行,也可能是保險公司,諸如此類。A對B說,你幫我的貸款做違約保險怎麼樣,我每年付你保險費5千萬,連續10年,總共5億,假如我的投資沒有違約,那麼這筆保險費你就白拿了,假如違約,你要為我賠償。A想,如果不違約,我可以賺45億,這裡面拿出5億用來做保險,我還能凈賺40億。如果有違約,反正有保險來賠。所以對A而言這是一筆只賺不賠的生意。B是一個精明的人,沒有立即答應A的邀請,而是回去做了一個統計分析,發現違約的情況不到1%。如果做一百家的生意,總計可以拿到500億的保險金,如果其中一家違約,賠償額最多不過50億,即使兩家違約,還能賺400億。A,B雙方都認為這筆買賣對自己有利,因此立即拍板成交,皆大歡喜。

三。CDS市場。B做了這筆保險生意之後,C在旁邊眼紅了。C就跑到B那邊說,你把這100個CDS賣給我怎麼樣,每個合同給你2億,總共200億。B想,我的400億要10年才能拿到,現在一轉手就有200億,而且沒有風險,何樂而不為,因此B和C馬上就成交了。這樣一來,CDS就像股票一樣流到了金融市場之上,可以交易和買賣。實際上C拿到這批CDS之後,並不想等上10年再收取200億,而是把它掛牌出售,標價220億;D看到這個產品,算了一下,400億減去220億,還有180億可賺,這是「原始股」,不算貴,立即買了下來。一轉手,C賺了20 億。從此以後,這些CDS就在市場上反復的抄,現在CDS的市場總值已經抄到了62萬億美元。

四。次貸。上面 A,B,C,D,E,F....都在賺大錢,那麼這些錢到底從那裡冒出來的呢?從根本上說,這些錢來自A以及同A相仿的投資人的盈利。而他們的盈利大半來自美國的次級貸款。人們說次貸危機是由於把錢借給了窮人。筆者對這個說法不以為然。筆者以為,次貸主要是給了普通的美國房產投資人。這些人的經濟實力本來只夠買自己的一套住房,但是看到房價快速上漲,動起了房產投機的主意。他們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貸款買投資房。這類貸款利息要在8%-9%以上,憑他們自己的收入很難對付,不過他們可以繼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借錢付利息,空手套白狼。此時A很高興,他的投資在為他賺錢;B也很高興,市場違約率很低,保險生意可以繼續做;後面的C,D,E,F等等都跟著賺錢。

五。次貸危機。房價漲到一定的程度就漲不上去了,後面沒人接盤。此時房產投機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房子賣不出去,高額利息要不停的付,終於到了走頭無路的一天,把房子甩給了銀行。此時違約就發生了。此時A感到一絲遺憾,大錢賺不著了,不過也虧不到那裡,反正有B做保險。B也不擔心,反正保險已經賣給了C。那麼現在這份CDS保險在那裡呢,在G手裡。G剛從F手裡花了300億買下了 100個CDS,還沒來得及轉手,突然接到消息,這批CDS被降級,其中有20個違約,大大超出原先估計的1%到2%的違約率。每個違約要支付50億的保險金,總共支出達1000億。加上300億CDS收購費,G的虧損總計達1300億。雖然G是全美排行前10名的大機構,也經不起如此巨大的虧損。因此G 瀕臨倒閉。

六。金融危機。如果G倒閉,那麼A花費5億美元買的保險就泡了湯,更糟糕的是,由於A採用了杠桿原理投資,根據前面的分析,A 賠光全部資產也不夠還債。因此A立即面臨破產的危險。除了A之外,還有A2,A3,...,A20,統統要准備倒閉。因此G,A,A2,...,A20一起來到美國財政部長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游說,G萬萬不能倒閉,它一倒閉大家都完了。財政部長心一軟,就把G給國有化了,此後A,...,A20的保險金總計1000億美元全部由美國納稅人支付。

七。美元危機。上面講到的100個CDS的市場價是300億。而CDS市場總值是62萬億,假設其中有10%的違約,那麼就有6萬億的違約CDS。這個數字是300億的200倍。如果說美國政府收購價值300億的CDS之後要賠出1000 億。那麼對於剩下的那些違約CDS,美國政府就要賠出20萬億。如果不賠,就要看著A20,A21,A22等等一個接一個倒閉。無論採取什麼措施,美元大貶值已經不可避免。

以上計算所用的假設和數字同實際情況會有出入,但美國金融危機的嚴重性無法低估。

H. 中信出版高盛估值中信出版合理股價是多少明日中信出版走勢

最近,「內卷」一詞在生活、工作圈中傳開,內卷的背後其實就是競爭變大了。學習和進步才是提升競爭力的好辦法。對我們普通的人來說去閱讀書籍是我們想到最實惠最普遍的方法。今天,我們就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國內出版業的龍頭公司--中信出版。


在我為大家解析中信出版之前,我整理好的出版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請點擊了解詳情:寶藏資料: 出版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信出版致力於為大眾提供知識服務及文化消費,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圖書出版與發行、數字閱讀與業務和書店業務。它被列為全國中央級出版社,是大眾圖書出版的先鋒隊。


介紹完中信出版的公司情況後,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中信出版公司都有什麼亮點,有投資的必要嗎?


亮點一:在人才隊伍、經營模式、品牌建設等方面的優勢突出


公司不斷引進優質人才、建設核心團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經營管理模式。公司在專業化發展過程中也不忘把客戶放在首位,提升競爭優勢,加快業務更新迭代及轉型升級速度。另外,經營上堅持以精細化為出發點,重視高效性,搭建扁平化組織架構,構建網路化信息流,數據運營平台的建立;堅持多品牌出版策略,對內進行資源開放,快速擴展新出版領域;把經營單元劃小一點,並充分授權,選擇靈活的項目制運營和阿米巴管理模式,實現價值鏈前後端的融通,積極尋求市場機遇、審時度勢;持續更新運營機制,發展內驅力,探索新的競爭模式。


亮點二:優秀的國際化版權研發以及市場布局。


經過多年努力,公司版權運營體系已走上國際化之路,最終具備了圖書選題、數字化產品、IP產品的內容挖掘中心。全球許多出版公司、版權代理機構與之展開合作,擁有眾多的版權、數字產品和IP產品,塑造了極佳的信譽和形象。此外,由於是中央企業出版集團,公司擁有全行業牌照,具有較強的行業壁壘。公司出版的圖書市場認可度高、市佔率持續提升。現在所有渠道的銷售網路都已建設完成,形成了實體虛擬一體化、to B、to C一體化的全鏈路市場戰略布局。


因為不能把所有內容都寫入文章中,其它有關中信出版的深度報告與風險評估都在這份研報里,趕緊點擊查看吧:【深度研報】 中信出版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大型出版傳媒集團的組建規劃隨著國民閱讀意識的覺醒以及國家關於推動文化企業並購重組開始初見成效,出版集團之間走向跨地域、跨類別的直接競爭,圖書發行市場的地域分割、格局有望逐漸被瓦解。並且近年來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不斷提升,越來越多人接受數字化閱讀方式。且圖書品類向大眾圖書傾斜,大眾圖書的話已經成為了圖書市場的主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行業集中度。中信出版,它身為國內大眾圖書的領先者企業,就能領先別人,更早享用行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總體而言,我相信身為出版行業中數一數二的中信出版,有機會在行業變革這個階段,乘時代春風,迎改革之路,大力發展。但是文章都會有些滯後的,更精準的中信出版未來行情點擊鏈接就可了解,有專門的投行顧問幫你診股,看下中信出版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中信出版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0-30,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I. 中金和中信哪個厲害

中金。
中金公司依然是最具有「國際范」和「貴族氣息」的券商。
考慮到注冊制改革的全面推進與A股投資者機構化的持續進行,中金公司將藉助投行業務的專業度以及在機構客戶方面優勢而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再考慮中國高盛不能只做國內業務這一基本要求,境外收入佔比超過20%的中金公司顯然要比中信證券公司更勝一籌。
拓展資料
中金公司要想取代中信成為中國高盛,目前還尚需時日。然而,考慮到注冊制改革的全面推進與A股投資者機構化的持續進行,中金公司則有望藉助投行業務的專業度以及在機構客戶方面優勢而迎來更大、更快的發展空間,中金公司挑戰中信證券最終成為中國版的高盛,就多了另外一個可能。
如果說投行業務、股票業務以及私募股權業務是中金公司未來沖擊「中國高盛」的三大看點,中金公司的國際化業務布局明顯是與中信證券競爭的又一大優勢。畢竟,想真正成為中國版的高盛,就不能只做國內的生意。由於天生具有外資基因,中金公司在國際化布局方面更為領先。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一般簡稱中金公司,成立於1995年6月25日,是中國內地第一家中外合資的投資銀行,於2015年11月9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
成立後,該公司股權經歷了一系列的變化,最初的兩大股東中國建設銀行和摩根士丹利如今都已不再持有中金公司股權。據中金公司2015年年報,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央匯金)持有中金公司28.448%的股份,為中金公司第一大股東。2016年11月4日,中金公司宣布,將以人民幣167億元從中央匯金收購中國中投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中投證券)的全部股權。本次交易完成後,中投證券將成為中金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因其特殊背景,中金公司在中國大型國企改制時期成了境內最大的股權投資銀行,加上可與國際大投行齊肩的薪資水平,其因而被稱為「投行貴族」。2020年1月4日,獲得2020《財經》長青獎「可持續發展綠色獎」。

J. 中信證券和高盛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建議你看看<高盛魅影>這本書介紹了高盛的發展史,會對你有幫助的.
1.高盛依靠其在商界知名的高級謀略團隊,通過作顧問的形式給出建議幫助某些公司並購同行企業,從中賺取巨額顧問費.
2.投入大量資金在一些中小國家,控制其股市甚至控制其經濟命脈,大賺特賺.
3.風險投資,賺取股份利潤.
4.高盛旗下有很多公司,但這些公司的核心業務都是投資服務,然後幫高盛賺更多的錢.
高盛真正的模式是沒有模式,沒人具體清楚他是什麼模式,大家能看到的也只是他的冰山一角.大家想想一個一百多年的投資企業,其積淀的家底有誰能說得清.高盛就是一個喂不飽的怪獸,他想要的就是要掙更多的錢,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老牌資本家企業,絕對不是什麼善類.

閱讀全文

與2012年中信與高盛收入指標對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向采購供應鏈金融服務 瀏覽:790
車貸貸款合同在金融公司還是銀行 瀏覽:768
貸款全款買車金融服務費 瀏覽:118
期貨日內周期配合 瀏覽:570
外匯反向跟單可行嗎 瀏覽:934
期貨合約和現貨合同的區別 瀏覽:801
金融機構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 瀏覽:405
北新路橋股票預測 瀏覽:605
怎麼看余額寶理財產品在哪 瀏覽:943
重慶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108
000937增發價格 瀏覽:963
建行杠桿保證金炒外匯 瀏覽:454
金融機構支持疫情防控工作 瀏覽:164
境外匯款可以 瀏覽:242
房地產融資特點有哪些內容 瀏覽:422
中信證券的基本面分析 瀏覽:84
雁盛實業股票 瀏覽:239
外匯期貨交易商 瀏覽:57
上海潤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676
金融理財顧問公司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