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90年代全國房屋建築工程經濟指標

90年代全國房屋建築工程經濟指標

發布時間:2022-05-09 01:11:32

Ⅰ 中國房產的發展史

第一階段:理論突破與試點起步階段(1978至1991年)
1978年理論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產權等觀點。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統建辦公室率先掛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開發總公司,拉開了房地產綜合開發的序幕。1982年國務院在四個城市進行售房試點。1984年廣東、重慶開始徵收土地使用費。1987至1991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起步階段。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開招標出讓住房用地。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開始建立住房公積金制度。1991年開始,國務院先後批復了24個省市的房改總體方案。
第二階段:非理性炒作與調整推進階段(1992至1995年)
1992年房改全面啟動,住房公積金制度全面推行。1993年「安居工程」開始啟動。1992年後,房地產業急劇快速增長,月投資最高增幅曾高達146.9%。房地產市場在局部地區一度呈現混亂局面,在個別地區出現較為明顯的房地產泡沫。1993年底宏觀經濟調控後,房地產業投資增長率普遍大幅回落。房地產市場在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之後開始復甦。
第三階段:相對穩定協調發展階段(1995至2002年)
隨著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為新的消費熱點。1998以後,隨著住房實物分配製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實施,房地產投資進入平穩快速發展時期,房地產業成為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
第四階段:價格持續上揚,多項調控措施出台的新階段(2003年以來)
2003年以來,房屋價格持續上揚,大部分城市房屋銷售價格上漲明顯。隨之而來出台了多項針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政策。
詳細:
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歷史大致這樣:首先從1981年開始,在深圳和廣州開始搞商品房開發的試點,在這以前,國內只有房地產開發,沒有商品房開發,事業單位或者企業單位造房子主要是用於內部職工福利分配的,包括政府造房子也是用於福利分配,沒有房地產市場。由於當時搞試點比較成功,後來就小范圍的開始試點開發。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深圳視察後發現特區搞市場經濟建設之後城市的面貌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房地產開發非常成功,認為開發區的經驗值得向全國推廣,於是他就吹響了中國房地產開發的號角,由沿海城市一帶開始展開,特別是在海南、北海、廣州、深圳等這些大城市,但時間不長,由於海南的房地產市場形成了嚴重的泡沫。
1993年朱鎔基總理到海南視察,發現海南的房地產市場已經失控,主要是土地市場迅速形成了非常嚴重的泡沫。於是朱鎔基總理一聲令下:停止銀行貸款。銀根收緊後使剛剛起來的房地產市場立馬遭到重創,造成的結果是從1993年下半年到1998年上半年,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始終波瀾不興。
1998年對中國房地產業來說是關鍵之年,分水嶺就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很多開發商在1998年上半年都熬不下去了,把土地紛紛賣掉退出市場。但是到了1998年下半年,在6月份左右,政策面開始發生變化,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房地產發展的政策,主要一個是取消福利分房,也就是意味著所人們要取得住房,都要到市場上去買房,通過市場來解決住房問題,這種政策使得有效需求在短期內爆發,並大幅快速上升。這政策的第一效應就是「趕末班車」——凡是有錢的單位紛紛購買現房,把當時市場上所有當時賣不掉的現房一掃而空。這時的房改政策提供了巨大的有效需求,而金融政策和稅收政策又創造出巨大的有效需求。不斷地降低利率,還有按揭門檻降低,當時首付只要30%、20%,有的銀行甚至提出零首付。還有價格政策,在這之前商品房的價格受到物價局的管制,不能隨便漲價,是限價的。但是在這時候取消了這些管制,為後來開發商漲價提供可能,這以後開發商自己喜歡怎麼定就怎麼定,開始亂漲價。於是1999年至2003年為中國房地產業高速增長期。2003年到達高峰,暴露出房價過高、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導致嚴重的社會矛盾,房地產業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2004年開始實施宏觀調控,主要特徵是收緊土地與信貸兩個閘門,以調控供給為主。
2005年中央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主要特徵是供給與需求雙向調控,以調控需求為主。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2006年,成交量開始上升,但是好景不長,因為當長三角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在下雪的時候,北京、深圳、廣州這些城市卻是一片艷陽天,房價漲得很快,就像以前的長三角,結果導致3月份調控的政策又進一步加強。
2006年的宏觀調控主要特徵是以調整房地產產品結構為主。目前的房地產正在發生一系列的轉變: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由以投資主導向以消費主導轉變、由短期投資向中長期投資轉變、由以土地為中心向以產品為中心轉變、由以增量市場為主向以存量市場為主轉變、由普漲普跌現象向有漲有跌現象轉變、由籠統市場向細分市場轉變。
中國房地產價格的走勢,1998年開始起到的房地產市場到2003年,這一輪的上揚達到高峰,然後從2003年到2007年都在頭部橫盤整理,2004年調控供給、2005年調控需求、2006年調控結構、2007年繼續調整,估計到2007年底差不多調整完畢,然後,隨著2008年奧運會這個東風的作用,中國新的一輪房地產,在把頭部轉化為底部以後,又有一波上揚。這個過程當中所有的風險被釋放、泡沫被消減、結構被調整,不合理的狀況被緩解,積壓的房子被消化,這就為下一輪發展夯實了基礎,從2008年開始新的一輪平穩增長,這是一個台階式的上揚,這是中國房地產發展的特徵。
給分吧。

Ⅱ 建築行業的經濟技術指標有哪些啊

主要經濟技術指標
1.房屋完好率:50-60%
2.年房屋完好增長率:2-5% 年房屋完好下降率:不超過2%
3.房屋維修工程量:100-150平方米/人、年 4.維修人員勞動生產率:5000元/人、年
5.大、中修工程質量合格品率:100%,其中:優良品率30-50 %
6.維修工程成本降低率:5-8%
7.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傷亡事故。年職工負傷事故頻率:小於3‰
8.小修養護及時率:99%
9.房屋租金收繳率:98-99%
10.租金用於房屋維修率:不低於60-70%
11.流動資金佔用率:小於30%
12.機械設備完好率:85%

Ⅲ 常用建築經濟技術指標有什麼

常用建築經濟技術指標有規劃用地面積、可建設用地面積、代徵用地、總建築面積(地上、地下),容積率、建築密度、綠化率、建築高度、建築層數、停車位等。

Ⅳ 2009年底,全國房屋建築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城鎮房屋建築面積多少住宅面積多少每年新竣工面積多少

全國房屋建築面積的范圍相當的大,這個「房屋面積」,包括商品住宅、商業房產、寫字樓、廠房等,包括公共建築、私有建築,包括合法產權面積、違法或者臨時建築,包括增量房屋面積、存量房面積,等等,這個統計數據很難說清楚。

不過,每年國家統計局均對全國房地產市場的運行狀況都有個統計數據,你可以參考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房地產開發完成情況
2009年,全國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6232億元,比上年增長16.1%。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資25619億元,增長14.2%,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0.7%。
2009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31.96億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2.8%;房屋新開工面積11.54億平方米,增長12.5%;房屋竣工面積7.02億平方米,增長5.5%。其中,住宅竣工面積5.77億平方米,增長6.2%。
2009年,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土地購置面積31906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9%;完成土地開發面積23006萬平方米,下降19.9%。
二、商品房銷售情況
200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93713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42.1%。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增長43.9%;辦公樓銷售面積增長30.8%;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增長24.2%。2009年,商品房銷售額43995億元,比上年增長75.5%。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額增長80.0%,辦公樓和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分別增長66.9%和45.5%。
三、房地產開發企業資金來源情況
2009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資金來源57128億元,比上年增長44.2%。其中,國內貸款11293億元,增長48.5%;利用外資470億元,下降35.5%;企業自籌資金17906億元,增長16.9%;其他資金27459億元,增長71.9%。在其他資金中,定金及預收款15914億元,增長63.1%;個人按揭貸款8403億元,增長116.2%。

Ⅳ 中國90年代以來歷年貨幣財政政策,越詳細越好!

1990年到1997年為第一階段,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是治理通貨膨脹,調控方式以貸款限額管專理為主;屬1998年以來為第二階段,這期間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是治理通貨緊縮。
2005年的「雙穩健」、2008年變成了穩」一「緊」相搭配。

Ⅵ 建築經濟指標有哪些

建築經濟指標有:
建設用地面積:是指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的土地面積,一般包括建築區內的道路面積、綠地面積、建築物所佔面積、運動場地等等。
總建築面積:指在建設用地范圍內單棟或多棟建築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層建築面積之總和。
建築面積:指建築物各屋外牆(或外柱)外圍以內水平投影面積之和,包括陽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樓梯等,且具備有上蓋,結構牢固,層高2.20m以上(含2.20m)的永久性建築。
基地面積:指根據用地性質和使用權屬確定的建築工程項目的使用場地,該場地的面積稱為基地面積;
建築密度:建築物底層佔地面積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率(用百分比表示)。
建築容積率:系指建築總樓板面積與建築基地面積的比值,與建蔽率為不同概念。例如:在1萬平方米的建築基地上,建有單樓層5千平方米,共兩層樓的建築,則容積率為100%,建蔽率為50%。公式:容積率=總建築面積/總用地面積(與佔地面積不同);
綠化率 :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的綠化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日照間距:前後兩排南向房屋之間,為保證後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層獲得不低於一小時的滿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間隔距離。
日照間距的計算方法: 以房屋長邊向陽,朝陽向正南,正午太陽照到後排房屋底層窗檯為依據來進行計算。
檐口高度:指結構外牆體和屋面結構板交界處的屋面結構板頂,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標高處,到室外設計地坪標高的距離。檐口高度就是檐口標高處,到室外設計地坪標高的距離。檐口」又被誤叫作「沿口」一般說的屋面的檐口是指大屋面的最外邊緣處的屋檐的上邊緣,即「上口」,不是突出大屋面的電梯機房、樓梯間的小屋面的檐口。

Ⅶ 房屋建築工程技術指標是是什麼看清楚是技術指標,不是技術經濟指標。請舉個例子。謝謝!

所謂的技術指標就是規范。

Ⅷ 建築設計技術經濟指標包括什麼

建築設計技術經濟指標是指對設計方案的技術經濟效果進行分析評價所採用的指標。這些指標可以有多種歸類劃分方式:

按指標涉及的范圍分,有綜合指標與局部指標兩種。

綜合指標是反映整個設計方案技術經濟情況的指標,如總投資、單位生產能力投資、單方造價、總產值、總產量、總用地、總面積、投資效果系數、投資回收期等。

局部指標反映設計方案某個部分或某個側面的技術經濟效果,如總平面布置、工藝設計、建築單體設計中所採用的各項指標。

(8)90年代全國房屋建築工程經濟指標擴展閱讀:

技術經濟指標是根據既往工程的造價和技術數據,通過一定的規則進行費用或者工料消耗量分解,再與相應的建築部位規模相除得到。對這些指標值進行統計匯總就得到一套估算指標。

經濟指標可以簡單理解為費用分解並分攤得到的單價,而技術指標可以簡單理解為工料消耗量分攤得到的單位消耗量。上述單位隨不同的指標分解單元而可能不同,最常見的單位是總建築面積。

技術經濟指標運用時,一般都需要根據案例工程與待建工程的差異進行調整,每個工程項目都有其特定的存在背景,如地質氣候條件,設計風格,市場情況等,有特定的建築設計,如結構類型,平面布置,材料設備選擇。

根據詳細的背景情況和建築特徵描述,我們找出與待建項目之間存在的差異,並對技術經濟指標的進行修正。

Ⅸ 常用房屋建築工程技術經濟指標的內容簡介

《常用房屋建築工程技術經濟指標》分析和統計了近三年完成的有代表性的50項建築工程的各分項工程的人工、材料和機械消耗,測算了人工和主要材料的消耗量,重點列出了主要工程量和綜合指標單價。建築類型包括教學樓、體育場館、科研樓、精密廠房、車庫、住宅樓、辦公樓、賓館飯店等,工程項目包括土建工程、裝飾裝修、設備安裝等。

閱讀全文

與90年代全國房屋建築工程經濟指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儲股份監管事業部 瀏覽:216
錦江集團的控制 瀏覽:648
手機什麼貸款好申請信用卡嗎 瀏覽:979
福鞍股份有利好嗎 瀏覽:732
基金管理公司屬於金融企業 瀏覽:950
分期樂合作金融機構放款額度緊張 瀏覽:237
公司投資理財崗位 瀏覽:967
著名投資理財公司排名 瀏覽:20
期貨市場吸引投機資本 瀏覽:885
問醫生股票 瀏覽:320
茂源金融貸款公司簡介 瀏覽:664
貴金屬波動快的品種 瀏覽:24
各類金融機構的杠桿率 瀏覽:484
長期理財基金 瀏覽:404
悟空理財怎麼修改銀行卡號 瀏覽:854
手機app銀行理財靠譜嗎 瀏覽:176
廣州a股日內交易員股生錢 瀏覽:656
人民幣對越南盾匯率app 瀏覽:531
ok點卡抵扣杠桿手續費 瀏覽:313
杠桿原理起源於什麼公司 瀏覽: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