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黃金發汕頭人

黃金發汕頭人

發布時間:2022-05-09 12:01:57

Ⅰ 廣東省汕頭市的一些信息

汕頭概況
全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汕頭。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2008年總人口506.57萬人,市區人口499.30萬人,農村人口145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自然條件優越。位於北回歸線與南海交匯處,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3°C,日照時間2000—3000小時,降雨量1672.25mm,濕度82%,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天然良港眾多。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自古以來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頭是著名的僑鄉,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1980年,汕頭設立經濟特區,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汕頭對外商貿歷史悠久,經濟外向度高。汕頭於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商貿歷來比較發達,曾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21年,汕頭設市建制。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
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綉花」之喻。潮汕地區歷來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州話、潮劇、潮州音樂、潮州菜、英歌、潮陽剪紙、和潮州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別具一格。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充分發揮特區和僑鄉優勢,國民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文明程度日益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0.92億元,增長11.6%;工業總產值1469.9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93億元,增長18.6%。

Ⅱ 有哪些明星歌星是潮汕人的

1、馬海生,1987年6月6日生於廣東省汕頭市,中國內地男歌手、演員。2007年,與吳斌、高陽、劉欣組成OP組合參加東方衛視《我型我秀》的比賽,並奪得全國總決賽冠軍。


Ⅲ 雕刻黃金最著名的人是誰

庄楚彬。汕頭人!

Ⅳ 饒平人在外面應該稱自己是「汕頭人」呢還是「」潮州人為什麼

潮州人。

廣義的潮州人主要分布在原潮州府的潮州(湘橋區、楓溪區、潮安縣、饒平縣)、汕頭(潮陽區、潮南區、澄海區、金平區、龍湖區、濠江區、南澳縣)、揭陽(榕城區、揭東區、揭西縣、普寧市、惠來縣),今梅州市的豐順縣、大埔縣古屬潮州府以及海外華人聚居地。

廣東梅州地區的大埔、豐順縣等地舊屬潮州,至今豐順南部的留隍鎮、湯南鎮、湯坑鎮、黃金鎮(埔東村等說閩南話)仍說潮州話,多認同潮州。

(4)黃金發汕頭人擴展閱讀

台灣的潮州人一般是指講四縣腔、大埔腔、饒平腔、長樂腔的客家人,不包含講海陸腔的客家人(海陸腔屬惠州人)。他們主要是明末到清代從原潮州府遷到台灣的移民。1949年以後移居台灣的潮汕三市人,也自稱潮州人,但暫時這些潮州人未能影響台灣人對「潮州人」的傳統理解。

在香港,「潮州人」的含義似乎相當於「潮汕人」,因為包含汕尾人。也許在香港人的理解之中,「潮州人」甚至是不包含潮汕地區的客家人的,卻包含了汕尾人。他們是以語言來分別的,而不是以歷史行政區劃的淵源。

Ⅳ 汕頭的地理位置和概況

  1. 汕頭,廣東省轄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東南瀕臨南海。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大陸海岸線長217.7公里,海島岸線長167.37公里,有大小島嶼82個。

  2. 汕頭為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1-22℃,日照時間2000-2500小時,降雨量1300-1800毫米。

  3. 汕頭是全國主要港口城市、中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海西經濟區重要組成部分。汕頭港於1860年開埠,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享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文具生產基地。

  4. 汕頭位於東經116°14′至117°19′,北緯23°02′至23°38′之間,韓江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饒平,北鄰潮州潮安,西鄰揭陽、普寧,西南接揭陽惠來,東南瀕臨南海。汕頭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是廈漳泉三角區(註:即廈門、漳州、泉州沿海經濟開放區)、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高雄180海里。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Ⅵ 汕頭市簡介

汕頭概況

全國最早開放的經濟特區——汕頭。
汕頭市位於中國廣東省東南部,瀕臨南海,地處韓江、榕江、練江出海口,素有「嶺東門戶,華南要沖」之稱,是全國五個經濟特區之一和南方重要港口城市。全市總面積2064平方公里,總人口495萬人;其中中心城區面積443平方公里,人口137萬人。現轄金平、龍湖、澄海、濠江、潮陽、潮南6個區和南澳縣。
汕頭自然條件優越。位於北回歸線與南海交匯處,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平均氣溫21.3°C,日照時間2000—3000小時,降雨量1672.25mm,濕度82%,是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區域之一。全市海岸線289公里,天然良港眾多。汕頭不僅是粵東的中心城市,也是粵東、贛東南、閩西南的商品集散地,處於「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的重要節點,也是長三角、珠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帶的重要連接點,擁有亞太地緣門戶的獨特區位優勢。汕頭港臨近西太平洋國際黃金航道,距香港、台灣高雄均不足200海里。
汕頭是著名的僑鄉,與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鄉親有335萬人,遍布世界40多個國家和地區。歸僑、僑眷和港澳台同胞家屬200多萬人。與海外交往的獨特人緣、地緣、親緣優勢,使汕頭在對外開放方面具有特殊的優越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1981年,汕頭設立經濟特區,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汕頭對外商貿歷史悠久,經濟外向度高。汕頭於1861年正式開埠,是近代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港口城市之一,有「百載商埠」之稱,商貿歷來比較發達,曾出現「商賈雲集,樓船萬國」的繁榮景象。1921年,汕頭設市建制。20世紀30年代,汕頭港吞吐量曾居全國第3位,商業之盛居全國第7位。潮商目前已成為一支具有世界性的商業群落,經濟實力雄厚,影響力巨大。
汕頭人多地少,文化傳統獨特。汕頭是全國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積最少的地區之一。以精耕細作聞名,有「種田如綉花」之喻。潮汕地區歷來人文薈萃,崇文重教,素有「海濱鄒魯」之稱,潮汕話、潮劇、潮樂、潮菜和工夫茶富有濃郁地方特色,別具一格。以潮汕歷史文化為獨立研究對象的「潮學」研究廣泛深入開展,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市充分發揮特區和僑鄉優勢,國民經濟綜合實力躍上一個新台階,社會文明程度日益增強。先後進入「中國城市綜合實力50強」、「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 「中國品牌經濟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行列。200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740.92億元,增長11.6%;工業總產值1469.9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4.93億元,增長18.6%。

英文:Shantou, 曾稱 Swatow.日文 :スワトウ

【地理位置】

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部,韓江 三角洲南端,東北接潮州市饒平縣,北鄰潮州市潮安縣,西鄰揭陽 普寧市,西南接揭陽市惠來縣,東南瀕臨南海。
全境位於東經116°14′至 117°19′,北緯23°02′至23°38′之間,市區距香港187海里,距台灣 高雄180海里。歷來是粵東、贛南、閩西南一帶的重要 交通樞紐、進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華南之要沖,嶺東之門戶」的美稱。
【區域規劃】

2003年汕頭市行政區劃

金平區
(轄17街道)
人口:737658人 面積:108.71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石炮台、金砂、金廈、東方、大華、同益、光華、東墩、廣廈、海安、新福、烏橋、歧山、永詳、鮀蓮、鮀江、月浦街道辦事處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160居委會
龍湖區
(轄5街道2鎮)
人口:337406人 面積:103.58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金霞、珠池、新津、鷗汀、龍祥街道辦事處和外砂、新溪鎮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32村委會、75居委會
澄海區
(轄3街道8鎮)
人口:706239人 面積:345.23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鳳翔、廣益、澄華街道辦事處和上華、隆都、蓮下、蓮上、溪南、東里、鹽鴻、蓮華鎮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137村委會、43居委會
濠江區
(轄7街道)
人口:271986人 面積:134.88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達濠、馬滘、礐石、廣澳、濱海、三河、玉新街道辦事處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60居委會
潮陽區
(轄4街道9鎮)
人口:1536282人 面積:667.60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文光、棉北、城南、金浦街道辦事處和海門、河溪、和平、西臚、關埠、谷饒、貴嶼、銅盂、金灶鎮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202村委會、93居委會
潮南區
(轄1街道10鎮)
人口:1184029人 面積:596.42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峽山街道辦事處、井都、成田、司馬浦、陳店、兩英、仙城、臚崗、紅場、雷嶺、隴田鎮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179村委會、65居委會
南澳縣
(轄3鎮)
人口:72752人 面積:108.00平方公里
街道名稱:後宅、深澳、雲澳鎮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41村委會、5居委會

全市合計
人口:4846352人 面積:2064.4平方公里,轄6區1縣,32鎮37街道 轄村委會和居委會數量:轄591村委會、501居委會

Ⅶ 汕頭炒黃金去哪開戶

汕頭最有實力的投資公司是廣龍亞太金匯,你可以過來公司這邊了解下各方面的情況。公司地址:廣東省汕頭市榕江路金華大廈903-904

Ⅷ 汕頭30年經濟發展過程

30年乾旋坤轉,30年滄海桑田,汕頭經濟實力逐步增強,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縱向比較讓我們感受到了汕頭的巨變,客觀清醒的橫向比較讓我們意識到汕頭的落後,深感重任在肩。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暮然回首,我們更能登高望遠,堅定信心,獨樹一幟,把握機遇,揚長避短,實施有效的政府管理,加快汕頭發展。
上篇
改革開放以來,汕頭走過了不平凡的發展歷程。
創辦特區之初,特區的開拓者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頑強拼搏,頂風沙、冒酷暑,住篷棚、成功地走出一條「開發一片,建設一片,投產一片,收益一片」的求實創新之路。上世紀90年代後,汕頭抓住經濟特區擴大到整個市區和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發表重要講話後市場經濟活躍的契機,明確市場經濟體制,展開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為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創造了重要條件。在特區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整個汕頭市的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7.29億元增至2009年的1035.7億元。1987年,全市實現人均GDP比1980年翻一番,1992年實現第二個翻番,1995年提前實現第三個翻番,2009年突破2萬元。2009年,汕頭市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到58.5億元,人均年消費品零售額1萬多元,人均居民儲蓄存款近2萬元。
回顧過去,汕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汕頭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改革開放的歷史也是一部區域競爭史。如果與先進地區比較,與整個廣東省的發展比較,汕頭的成績並不令人滿意,汕頭相對落後的地位並沒有改變。汕頭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2.39%提高到2009年的3.09%,但汕頭人口增長得更快,人口佔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2.98%提高到2009年的3.82%,即人均GDP始終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目前,汕頭城鎮居民年人均收入、城鎮人均住房面積等幾個主要的指標也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城市居民恩格爾系數比全國平均高出10幾個百分點。
一種普遍的觀點認為,汕頭的落後始於21世紀初的「807」、「815」案件,而此前的1993年到1998年被認為是汕頭發展勢頭最好、經濟最繁榮的「黃金五年」。事實上,即使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黃金五年」,汕頭的GDP增長了186%,比同期全國平均的153.5%高出不多。但汕頭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與出口卻全面、大幅地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 「黃金五年」中汕頭的投資增幅71.7%,全國平均水平高達140.5%;汕頭的出口增幅79.8%,全國平均水平高達100%;利用外資增幅51.6%,全國平均水平高達138.2%。這種現象令人費解,汕頭GDP的增長從何而來?與比相對的一個讓人奇怪的現象是汕頭人民財富的增長,1993年到1998年,汕頭城鎮居民儲蓄存款從55.9億暴增到284.2億,增長了4倍多;農村居民儲蓄存款從14億增長到66.3億,增長了3.7倍,而同期全國居民平均儲蓄存款只增加了2.6倍。汕頭居民的存款增幅遠高於GDP、投資、出口的增長。其實,這些「藏富於民」的現象均來自於統計數字無法體現的地下經濟。放在30年的視角下(1978年~2008年),汕頭的GDP年均增長速度12.4%,雖然高於全國平均增長速度(9.8%),但低於廣東省年均增長速度(13.8%)。汕頭的GDP、人均GDP、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第二產業的增長速度僅僅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農村收入、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增長速度還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汕頭的發展勢頭一直不如人意。
中篇
上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前期,汕頭把握住率先改革、率先開放的良好機遇,乘勢加快發展,起到了改革開放「排頭兵」的作用,但隨著改革的深化,發展中的矛盾逐漸顯現,地理位置、商貿文化、華僑眾多、特區政策等發展優勢發揮不出應有的帶動作用,資源、科技、管理、交通等劣勢不能有效解決,導致汕頭地區生產總值增速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長達十年之久。
百載商埠:貿易優勢未能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歸匯三江、河海相連,潮汕人特有的經商意識造就汕頭的貿易優勢和「百載商埠」的地位。可是,改革開放後,商貿優勢和傳統並沒有讓汕頭富民強市,現在人們只能從滿街商鋪和「封街為市」中體會商業的「繁榮」。而曾經大量從潮汕地區訂購貨物的浙江中部小城——義烏則在並不優越的地理位置上靠商貿起家,把市場當作最大財富和創業的巨大舞台,走出了一條商貿主導、聯動發展,創業富民、創新強市的獨特發展之路。在對外貿易方面,1979至2009年,汕頭外貿累計出口總額還不如目前深圳一年出口額的1/3。目前,汕頭的外貿依存度只有50%多,根本體現不出沿海城市外向度高的特點。對外貿易優勢發揮不出的關鍵在於貿易與產業的相互帶動、相互促進的關系沒有形成。在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中前期,汕頭貿易發展迅速,並在1998年達到最高峰。當時,汕頭發展對外貿易有自己獨特的優勢,即政策優勢和港口優勢。由於當時國家對企業的自營進出口權控制嚴格,而汕頭的貿易公司遍地開花,一些人又能夠利用各種方法拿到「批文」,加上汕頭港可以直接出口,所以,各地的貨物湧入汕頭。時過境遷,當其它地方的企業擁有自營進出口權,出口的限制日益減少、「批文」不再重要,地處「省尾國角」的汕頭的交通劣勢日益顯現,周邊港口的競爭日益激烈,汕頭的對外貿易隨之下滑。更重要的是對外貿易對汕頭本地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沒有實現,支撐貿易繁榮的產業基礎並不牢固。貿易的繁榮只是暴富了一些人,卻沒有留下堅實的產業基礎,沒有留下具有出口競爭力的大企業,沒有留下強勢的出口產品,導致了近十年汕頭對外貿易低迷滑落。
潮商巨賈:華僑資源未能成為經濟發展動力
僑鄉優勢是創建汕頭經濟特區的重要原因,汕頭有300多萬的海外鄉親,其中不乏名商巨賈。改革開放之後,海外鄉親的捐贈熱情高漲。30年來海外鄉親捐贈達50億,占廣東省華僑捐贈的1/8。海外鄉親捐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汕頭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的發展。可是,投資與捐贈不同,任何投資者都要考慮投資收益的問題,即使是鄉親也同樣。改革之初,因為政策優勢和缺乏其它城市的有力競爭,汕頭的投資吸引力尚可。可是,在全國性開放格局形成後,汕頭投資環境的劣勢慢慢顯現出來,這里資源稀缺,投資者沒有成本優勢,加之以政府服務為主要內容的「軟環境」不理想,這些都讓包括海外鄉親在內的投資者望而卻步。截至2009年,汕頭30年中實際吸收外資只有78億美元左右,不如蘇州等城市一年吸引外資的額度。30年中,汕頭累計核准設立外商投資企業約5800家,至今,仍然存續的只有1000多家。
城因港興:海岸資源未能轉化為航運物流優勢
汕頭因港而立、因港而興,歷來是粵東、閩西南、贛南物資的重要集散地和海上門戶。海岸資源豐富,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較好的建港資源條件,適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線28公里,可建5至30萬噸碼頭50多個。改革開放以後,汕頭港一度繁盛,1993年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1000萬噸,1997年達到1360萬噸,在全省排第4位;集裝箱吞吐量36.6萬標箱,在全省排第3位。但此後汕頭港的建設管理水平沒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十餘年港口基本建設投資不到400億元,不及珠海、廈門港口投資的1/3。大型深水集裝箱碼頭發展緩慢,相關配套不健全,港口物資集散作用嚴重削弱,汕頭港地位與日俱減,在全國沿海港口中已經成為吞吐量最少的幾個港口之一。2009年,汕頭港口貨物吞吐量突破3000萬噸,只相當於廣東省港口貨物吞吐量的3%左右。港口功能不健全一方面造成潮汕地區的出口貨物流失到鹽田港、廈門港,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甚至造成了本地企業和在汕頭投資的台資企業、港資企業搬遷。
人多地少:自然資源更需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汕頭是自然資源貧乏的地區,有一定儲量的礦產資源只有19種,主要是價值不高的鋯英石、玻璃用砂、鎢、飾面花崗岩等。雖然地處海濱,但汕頭水資源並不豐富,全市多年平均本地水資源總量19.2億立方米,人均佔有量僅426立方米,僅相當於全省人均佔有量的17%,全國人均的20%。土地資源更是稀缺,全市土地面積2064平方公里,人口卻達500多萬,人口密度全國之冠。當然,實踐已經證明,資源多寡並非決定一個地區窮富的決定因素,日本、韓國、荷蘭、丹麥、新加坡以及我國香港、台灣等同樣是自然資源極度匱乏,經濟卻十分發達,這其中的關鍵在於能否充分發揮技術、人才、制度等資源的潛力彌補自然資源劣勢。可是,汕頭過去的發展中並沒有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高級化,反而與其它地方一樣,走的是高土地佔用、高資金投入的粗放型的發展道路,產業發展中科技、創新的作用不明顯,目前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比重只有18%左右。以土地利用為例,盡管人口密度遠高於其它城市,但由於產業空間布局分散,土地利用結構不合理等原因,汕頭土地效益低下。1993年,汕頭市地均GDP為720.62萬元/km2,廈門市為845.47萬元/km2,兩市相差無幾,但現在,汕頭市的地均GDP不及廈門市的一半。
城市品牌:特區政策和政治影響逐步弱化
城市品牌是一個地方發展的重要資源,是一個城市全體居民和企業共同的無形資產,特區的名號讓汕頭成為了世人矚目的城市,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窗口和試驗田。特區真正的意義並不在於稅收減免之類的具體政策優惠,而在於中央對特區的關注和特區被賦予的試驗權和立法權。全國260多個地級市中,擁有「較大的市」立法權的不過49個城市(包括特區城市),擁有特區立法權的不過是4個特區城市。另外,特區的金字招牌還有非常大的政治效應,從改革開放的大局和趨勢出發,國家和省都可以在政策、機制、規劃、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汕頭傾斜和指導。可惜的是,汕頭並沒有用好讓沒有試驗權、立法權的「普通城市」羨慕不已的特區的金字招牌,城市的無形資產不斷流失。近些年,國家的區域政策也已經有了巨大調整,從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到兩型社會,從循環經濟試驗到生態經濟區,從北部灣到長吉圖,從江蘇沿海到遼寧沿海……在這一背景下,很多城市開始更加重視政治效應、無形資產的開發,「製造」出一系列「概念」,引起社會的關注,比如,珠海因為《橫琴總體發展規劃》而底氣實足地喊出前三十年看深港、後三十年看珠澳;在海西勢頭強勁的背景下,廈門在努力打造海西龍頭,海南全力打造「國際旅遊島」……而同樣作為經濟特區的汕頭,似乎逐步被淡忘,似乎逐步被邊緣化,特區的金字招牌比之10幾年前黯淡了很多。
正如汕頭市委書記李鋒在市委九屆九次全會上指出,汕頭出現今天這樣的落後局面,主要根源就是我們思想落後了,觀念落後了。深層次的原因就在於我們在思想觀念、發展理念、精神狀態、體制機制、工作作風、法制建設等方面沒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甚至有些同志已經忘記了汕頭還是特區,導致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文化精神在弱化,開放兼容、創新爭先的文化特質在淡化,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特區精神在退化,與時俱進、改革創新的勇氣在消退,思想上、措施上、行動上停滯不前,在困難和問題面前等待觀望、患得患失,不敢突破陳規,不敢承擔責任。
各個地區的地理位置、經濟基礎、資源稟賦、文化傳統不同,發展的方式和路徑也不可能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加快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把握發展機遇,揚長避短,充分挖掘本地的優勢,並將之不斷發揮出來。這應該是汕頭經濟特區30年留給我們的經驗啟示。
下篇

發展定位必須科學准確
轉型時期的中國與西方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有很大的不同,政府是最大的資源控制者,在經濟發展中的影響舉足輕重。地方政府有充足的能力依靠自己手中的各種資源去調控經濟,保持經濟發展的正確方向。可是,在市場經濟雛形期,汕頭並沒有營造好發展環境,未能調控好經濟發展的方向、節奏。
汕頭缺乏一以貫之的經濟發展戰略,經濟發展重點與戰略連續性不強,就是一直在強調的「現代化港口城市」也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發展方向、發展重點定位不準只會導致機遇一失再失,思路不清晰的結果是處處「慢人一拍」,汕頭在外地努力突破基礎設施瓶頸的時候縮手縮腳;在珠三角地區已經把對外貿易集聚的資金轉移到工業的時候,依然兼顧「商貿立市」;在各地已經充分重視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的時候依然放任圈地行為和農村土地的無序濫用;在長三角地區強力招商引資的時候依然無動於衷;在沿海城市大力推動企業上市多年之後才想起努力跟進;在重化工業趨勢明顯的背景下,對重大項目引進不力,依然注重發揮「輕工優勢」……
在產業發展上也是如此,沒有很好地把握和順應產業發展趨勢,產業主攻方向徘徊於輕工業、重化工業(大項目)、商貿業、現代服務業之間。在工業內部,也同樣未能有效選擇增長速度較快,對其他產業發展具有較大的帶動作用,決定著產業結構特徵及其演變趨勢的工業產業,時至今日,還籠統地把電子信息、紡織服裝、工藝玩具、化工塑料、食品醫葯、機械裝備、印刷包裝和音像材料8大產業都定位為支柱產業。對汕頭人地矛盾突出、農村人口比重極高的發展壓力認識不夠超前,不能提早引導產業、人口在空間上集聚。
體制機制必須創新突破
在創辦特區之初,汕頭有很多敢為全國之先的創舉:在興辦「三來一補」及三資企業,在招商引資、體制改革、政府服務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大膽試驗,這些創新舉措構築的新體制、新機制順應了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為特區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可惜的是,在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之後,在改革開放的動力逐漸減弱、阻力不斷加大的時候,汕頭故步自封,各種創新行為反而減少了,尤其是體制機制的創新方面沒有實質性的動作,更沒有為全國提供製度化的、能為其它地方借鑒的成熟的改革經驗。比如行政管理體制,與內地所謂的落後地區不但毫無二致,再比如,港口建設,汕頭的港口投資建設經營市場開放非常遲緩,港口的建設和運營模式比較單一,資金籌集渠道較窄。
「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體制機制優勢弱化必然導致經濟發展勢頭受阻,在特區優勢不明顯的今天,在萬馬奔騰齊發展的時代,汕頭更需要以創新促進發展。
政府管理水平必須不斷提高
市場經濟中,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責就是良好發展環境的營造。可是,多年來汕頭發展環境一直不理想。經濟發展要有與之適應的行政管理體制,在宏觀發展環境方面,汕頭的兩次區劃調整(1991年的潮汕三市一分為三和2003年的撤澄海市、潮陽市設澄海區、潮陽區、潮南區)對汕頭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潮汕一分為三割裂了潮汕地區固有的經濟聯系,使行政區劃這一上層建築不但沒有適應、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潮汕三市的經濟基礎。撤市設區改革使事實上處於縣域經濟水平的澄海區、潮陽區、潮南區不能享受強縣擴權背景下給予「縣」的各種自主許可權和優惠政策,在稅負加重、財力減弱的情況下,反而要承擔更繁重的「市區」城建、教育等公共服務,同時,潮陽、澄海原有的區域品牌效應也被削弱。在政務環境方面,不能否認,歷屆政府對政務環境的重視程度頗高,整頓機關作風運動、工業集中服務活動、民主測評機關作風活動、機關效能建設等運動高潮迭起;成立機關效能投訴中心、企業投資服務中心,出台《汕頭市改進機關作風和提高行政效能規定》、《汕頭市市區企業投訴管理辦法》等舉措接連不斷,成效喜人。可是,體制性障礙的存在使單純運動式的整治效果並不理想,效率低下、寬嚴無度、擅意枉為、各自為政等現象,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投資。不容置疑,在加快汕頭發展的關鍵時期,提高機關效能,加強執行力建設,營造良好的軟環境,實施有效的政府管理是加快發展的重要保證。
以時代文化精神為引領加快建設幸福汕頭
汕頭人傑地靈,潮汕文化底蘊深厚,潮汕文化中的勇於拼搏、勤儉節約、開拓創新等積極因素是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品質,但任何文化都不是盡善盡美,潮汕文化的獨立性、功利性和傳統的秩序觀念與市場經濟的要求有很多沖突,這也影響了汕頭經濟健康發展。潮汕文化中尚存的一些糟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汕頭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人才環境,干擾了良性市場秩序,阻礙了投資周期長、見效慢產業的發展,遍布社會各個角落的人情關系還扭曲了政務行為。文化的揚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通過有效的引導,努力建立與市場經濟更為符合的開放意識、秩序意識、法治意識、合作雙贏意識和良好的人文環境。大力弘揚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時代文化精神,把汕頭建設成為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特區文化城市和潮汕文化的聚集地,形成具有中國氣派、特區風格、汕頭特色的現代文化體系,以時代文化精神為引領加快建設幸福汕頭。
站在特區成立30年的歷史節點上,回顧曲折艱難的發展道路,我們既為成績自豪,又對經驗教訓深思。近幾年來,汕頭發展形勢喜人,經濟增長速度連續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我市經濟呈現平穩加快發展態勢,實現GDP550億元,增長11.1%。我們如果能全面調動海內外鄉親的積極性,齊心協力,艱苦奮斗,奮勇爭先,科學發展,擦亮特區招牌,提高區域中心城市凝聚力、吸引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速經濟結構調整優化,實現汕頭的崛起與振興指日可待。

Ⅸ 潮汕地區的潮汕小吃

特色小吃: 手錘牛肉丸、蚝烙、蚝.也叫牡蠣(汕頭人也叫水生)、水粿、炒糕餜、炒薄殼、血蛤、鴨母令、粿條湯、無米粿、水晶球、鱟粿、春餅(也叫春卷)、尖米丸湯、落湯錢(潮汕話也叫剪落錢)、粽球(也就是粽子拉)。
三尺貓美食商城整理內容(sanchimaomeishi )。

閱讀全文

與黃金發汕頭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通達信指標中如何表示虛線 瀏覽:509
添加指標遠航版本 瀏覽:591
美期貨開盤收盤時間 瀏覽:611
銀行買的低風險理財產品 瀏覽:734
中介收取傭金多少 瀏覽:637
利用了杠桿省力的小製作 瀏覽:598
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徵信蘇州 瀏覽:237
香港融資通過中介公司需什麼流程 瀏覽:749
有免費教學理財基金課程嗎 瀏覽:970
如意投類目傭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152
高力集團高仕軍 瀏覽:516
暢讀科技融資 瀏覽:488
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協調處 瀏覽:506
金融公司年財務計劃怎麼寫 瀏覽:133
固定資產貸款項目資本金認定指引 瀏覽:480
廈門裕國融資租賃 瀏覽:127
何為傭金收入 瀏覽:661
理財公司賬務 瀏覽:704
投資項目中部分融資租賃 瀏覽:321
省力杠桿一定費距離嗎 瀏覽: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