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將於何時啟動
7月16日,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啟動儀式正式舉行。作為首批試點企業,2225家電力行業(純發電和熱電聯產)企業獲准參與交易。
業內專家認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的意義在於,這是達到「雙碳」目標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也是我國利用市場機制倒逼高排放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等手段減少碳排的開始。
為了這次全國統一交易,自2011年以來,我國先後在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湖北、重慶、天津7個省市進行了首批碳配權交易試點。
其取得的成果也很顯著,根據生態環境部數據,截至今年3月,我國碳市場共覆蓋20多個行業、2038家重點排放企業,累計覆蓋4.4億噸碳排放量,累計成交金額約104.7億元。
碳排放權交易這樣進行:
碳排放權交易,就是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成商品一樣在交易所買賣。交易前,政府首先確定當地減排總量,然後再將排放權以配額的方式免費發放給企業等市場主體。企業根據自身減排進度,在市場內有買有賣,產生良性流動性,而全國總排放量仍被控制在指標范圍之內。
實際上,在具體的碳交易細節公布之前,2225家發電行業重點排放企業第一個履約周期自今年初就已正式啟動,首個履約周期到2021年12月31日截止。
具體日程安排如下:2021年1月29日發放配額;2月1日起實施《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3月底前各控排企業上報排放數據;今年3季度末重啟中國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簽發;2021年年底前履約。
㈡ 碳排放交易所在哪裡
交易中心設在上海,登記中心設在武漢
拓展資料:
碳交易是為促進全球溫室氣體減排,減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採用的市場機制。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通過艱難談判,於1992年5月9日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97年12月於日本京都通過了《公約》的第一個附加協議,即《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議定書》把市場機製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權作為一種商品,從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權的交易,簡稱碳交易。
2011年10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七省市開展碳交易試點工作。兩年來,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指導和支持下,深圳積極推動碳交易相關研究和實踐,努力探索建立適應中國國情且具有深圳特色的碳排放權交易機制,先後完成了制度設計、數據核查、配額分配、機構建設等工作。2013年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在全國七家試點省市中率先啟動交易。半年來,深圳碳市場運行穩定。
從經濟學的角度看,碳交易遵循了科斯定理,即以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需要治理,而治理溫室氣體則會給企業造成成本差異;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換可看作是一種權利(產權)交換,那麼溫室氣體排放權也可進行交換;
由此,藉助碳權交易便成為市場經濟框架下解決污染問題最有效率方式。這樣,碳交易把氣候變化這一科學問題、減少碳排放這一技術問題與可持續發展這個經濟問題緊密地結合起來,以市場機制來解決這個科學、技術、經濟綜合問題。
需要指出,碳交易本質上是一種金融活動,一方面金融資本直接或間接投資於創造碳資產的項目與企業;另一方面來自不同項目和企業產生的減排量進入碳金融市場進行交易,被開發成標準的金融工具。 在環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政治家們人為規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的排放行為要受到限制,由此導致碳的排放權和減排量額度(信用)開始稀缺,並成為一種有價產品,稱為碳資產。
碳資產的推動者,是《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的100個成員國及《京都議定書》簽署國。這種逐漸稀缺的資產在《京都議定書》規定的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前提下,出現了流動的可能。
㈢ 自2011年起我國在什麼時候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七個地方探索建立碳排放
根據查詢相關資料顯示:2011年10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7省市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地方試點工作。2013年起,7個地方試點碳市場陸續開始上線交易,有效促進了試點省市企業溫室氣體減排,也為全國碳市場建設摸索了制度,鍛煉了人才,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2017年末,經過國務院同意《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印發實施,要求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㈣ 碳交易是什麼意思
碳排放權交易,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確定一定時限內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以配額或排污許可證的形式分配給個體或組織,使其有合法的碳排放權利,並允許這種權利像商品一樣在市場參與者之間進行交易,確保碳實際排放不超過限定的排放總量。
成本低的企業可以多減排,通過碳市場將富餘的配額賣給減排成本高的企業,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以成本效益最優的方式實現碳減排。碳交易市場中,交易主體可分為政府、履約企業、投資機構、非履約企業以及社會組織團體和個人等五類。不同的交易主體交易不同的標的物,會形成各種諸多交易模式。
機制
能源結構優化,新的能源技術被大量採用與發展中國家能源效率低,減排空間大,成本低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直接導致同一減排量在不同國家之間存在著不同的成本,形成了價格差。從而產生了碳交易市場。
深圳市於2013年6月18日啟動全國首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為中國碳排放權交易拉開了序幕。同時,深圳排放權交易市場對個人投資者開放,為全國人民打開了新的投資渠道。為方便全國各地關注碳排放交易的機構和個人,開設了「足不出戶,異地開戶」的服務。
㈤ 央視解讀碳排放權
今天上午,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這意味著我們國家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拉開了序幕。碳排放權交易是我們國家正在推進的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的一個重要的政策工具,是國家推進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那麼什麼是碳排放權,這個市場又是如何來運轉的呢?人類在生產和生活中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同時會排放出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會導致全球氣候異常。碳排放權交易實際上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權當作商品來進行買賣,通過這種市場行為達到控制碳排放總量的目的。
碳排放權交易並不是今天剛剛出現的新鮮事物,伴隨《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2005年碳排放權的商品屬性正式確立。目前,歐盟、美國、紐西蘭、韓國等地都建立了國家或地區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國也從2011年開始在北京、上海、廣東、湖北等7個省市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今天,中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後,覆蓋的排放量超過40億噸,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
誰是這個市場的主角?
目前一共有兩千多家企業被納入了這個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而且都是清一色的火力發電企業。為什麼這樣選擇?後續還會有哪些行業和領域也被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呢?
【拓展資料】
首批納入碳排放交易系統的2225家履約企業都是年綜合能耗在1萬噸標准煤以上的火力發電企業,基本上涵蓋了我國絕大多數的火力發電企業。 生態環境部氣候變化司司長 李高:發電占我們國家(碳)排放的比例較高,從發電行業來開展這個碳排放交易,對於我們全國控制碳排放有很大的作用。另外一個方面就是發電行業整體相關的管理水平比較高,那麼相關的一些技術和數據基礎比較好,通過發電行業為突破口,我們可以進一步積累相關的經驗,能夠把碳市場逐步地更加完善。
據了解,隨著我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逐漸成熟穩定,在「十四五」期間,預計石油、化工、建材等八大重點能耗行業都將逐步被納入到這個市場中,涵蓋我國重要的能源和工業領域。碳排放權如何交易?
市場有了,企業也有了。但作為交易的主要內容,這個二氧化碳排放,既看不見又摸不著,怎麼來交易呢?國家又是怎麼通過這種市場行為達到控制和減少碳排放的目的呢?其實有關部門已經設計了一套完善科學的評估和交易方式。目前我國仍然處在工業化的進程中,未來對能源的需求還會繼續增加。如何在這種前提下促進社會節能減排?
在以前,國家主要通過行政手段對各地區各行業的碳排放量進行總體管控和約束。碳排放權交易啟動後,市場機制被引入進來。進行碳排放權交易首先需要政府部門確定一段時間內的碳排放總量目標,再將總量分割成若干特定額度,通過免費分配等方式,將這些額度分配給碳市場內需要減排的企業。一句話,碳排放權交易主要是以市場手段對企業的碳排放額度進行調配。 舉個簡單的例子,某個企業,每年的碳排放配額為1萬噸,如果企業通過技術改造,碳排放量減少為8000噸,那麼多餘的2000噸,就可以在碳市場上出售。
而其他企業因為擴大生產需要,原定的碳排放配額不夠用,就可以在市場上購買這些被出售的額度。這樣既控制了碳排放總量,又能鼓勵企業通過優化能源結構、提升能效等手段實現減排。企業碳排放量如何核算?
作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交易標的,碳排放權是如何核算的呢?如何確保企業核算數據的准確呢?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 庄貴陽:現在全國有很多這種碳排放量的這種核查機構,這些機構都需要在國家的主管部門和地方的主管部門進行備案,它有資質了才能進行核查。
任何企業生產都離不開燃燒化石能源或使用電能。核查機構會對企業內所有化石能源燃燒產生的直接碳排放,和用電產生的間接碳排放進行核算,得出一個接近於企業實際碳排放量的數據。
與污染物排放不同,碳排放目前很難在線監測,所以核算數據的准確性尤為重要。如何杜絕企業或核查機構為了利益而造假的行為,還需要採取制度上的措施。 配額和碳價 促進節能減排的兩個殺手鐧
既然這個碳排放權可以購買了,企業如果核算發現自己碳排放超標了,直接到市場上購買不就行了?這是否就減弱了企業節能減排的動力呢?專家介紹,其實通過碳排放配額和碳價的調控,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碳排放權交易,歸根結底還是一種帶有金融性質的政策性工具。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它並不鼓勵企業花錢買配額完成任務,而是通過市場手段來促使企業逐步降低碳排放強度。
在企業進入市場之初,碳排放配額就像一個緊箍咒一直制約著企業的碳排放行為。碳排放配額的分配主要是靠行政手段分配。每年根據宏觀經濟的發展、節能減排技術的進步,以及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的發展,對分配給各企業的碳排放配額進行調整,促使企業不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除了配額的約束作用,碳價的變化也是促使企業不斷節能減排的一個重要因素。 促進企業節能改造 加大清潔能源投入
為了籌備加入這個全國性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很多發電企業從幾年前就開始了准備,這些企業目前的准備情況怎麼樣呢?內蒙古呼倫貝爾的伊敏電廠年發電量165億千瓦時。2018年國家啟動碳排放權交易籌備工作,電廠委託第三方碳資產公司對碳排放強度進行核算,發現如果要達到國家分配的配額,需要把碳排放量控制在現有量的85%。
如果不進行節能改造,碳市場啟動後,企業每年都需要花巨資購買碳排放配額。於是從2018年開始,伊敏電廠投資8500萬元,先後進行了一系列技術改造,每年可節約標煤5萬噸。在浙江玉環,華能浙江玉環電廠100兆瓦海上光伏發電項目正在抓緊建設。作為傳統的火電廠,華能浙江玉環電廠從2011年起就十分重視節能減排改造,到國家碳排放權交易籌備工作啟動時,企業的碳排放量已經比國家分配的配額標准低了一百多萬噸,這些節省下來的配額都可以在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出售。按照國家政策,發電企業發展清潔能源,可以獲得「綠色電力證書」,降低的碳排放量可以轉化為企業的碳排放額度。
玉環電廠提出在「十四五」期間從傳統的煤炭發電為主轉變為「水、火、風、光」一體化的綠色電網。海上光伏發電項目建成後年發電量約1.4億度,每年將節約標煤約4.43萬噸,為企業增加11萬噸的碳排放配額。市場不是萬能的 還需政策手段綜合發力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僅靠碳排放權交易這一種市場手段顯然並不能有效解決所有問題。專家認為,目前還需要政府「看得見的手」和市場「看不見的手」共同發力,從供需兩端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專家介紹,目前我國碳市場正處於一個初步的發展階段,參與的行業和企業比較有限,主體不夠豐富,對於節能減排的激勵和約束作用還不是很明顯,未來國家還應該採取財政、金融、稅收等手段,與市場手段形成合力,約束企業的碳排放行為。
㈥ 碳交易怎麼交易
個人碳交易需要填寫資料提交申請,在申請通過後可以開設交易賬戶,在對交易賬戶進行個人資料的完善之後,投資者可以通過相關的手機軟體進行交易。企業碳交易需要把企業擁有的碳資產數據上報,在經過第三方交易機構檢驗後由政府分配碳額度,企業把擁有的碳額度放到交易市場上進行交易即可。
拓展資料:
1、碳排放交易,是指運用市場經濟來促進環境保護的重要機制,允許企業在碳排放交易規定的排放總量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用這些減少的碳排放量,使用或交易企業內部以及國內外的能源。《京都議定書》第17主題規定,碳排放交易是一個可交易的配額制度,以議定書附件B所列承諾的減排和限排承諾計算的配額為基礎。例如,全球限定100單位的碳排放量,A國獲得15單位的指標,B國獲得10單位的指標,其他國家則獲得其餘75單位的指標。如果A國只排放了10個單位,而B國排放了12個單位,那麼B國就可以從A國購買2個單位的碳排放量。在推動碳排放交易方面,歐盟走在世界前列,已經制定了在歐盟地區適用的氣體排放。
2、中國已有7家主要的碳排放交易所: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碳排放權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和重慶碳排放權交易所。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尚不承擔有法律約束力的溫室氣體限控義務的情況下,這些碳排放交易所希望推動自願減排。其中深圳排放權交易在2013年6月18日率先啟動了交易,並產生了1300多萬的交易量,同時設立了個人會員和公益會員。為方便全國各地關注碳排放交易的機構和個人,各交易所均開設了「足不出戶,異地開戶」的服務。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更是藉助世博會召開之機,推出「世博自願減排」活動。
㈦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啟動會帶來什麼 影響
19日,發改委召開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啟動工作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表示,經國務院同意,發改委近日印發了《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電力行業)》,標志著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完成了總體設計,並正式啟動。
李高表示,2011年以來,發改委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等7個省市開展了碳交易試點。從2013年開始交易,到今年11月,7家試點累計配額成交量超過兩億噸二氧化碳當量,成交額超過46億元。而且從試點范圍看,碳排放總量和強度出現雙降的趨勢,起到了碳市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作用。
㈧ 全國最早形成的碳交易試點位於哪個城市
全國最早形成的碳交易試點位於北京。
2012年1月13日,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湖北、深圳獲准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2012年3月28日,北京市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
2012年8月16日,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試點啟動,200家企業被納入試點范圍。
2012年9月11日,《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獲批。
2012年11月,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啟動。
2013年3月5日,湖北省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啟動。
2013年5月底,天津市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試點工作推動會舉行。
2013年6月18日,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啟動,成為國內首家正式啟動碳交易試點的城市。當天,深圳碳排放權交易所率先上線運行,首日完成8筆交易,成交21112噸配額。
2013年11月5日,上海市發改委網站發布《關於做好本市碳排放掛牌交易相關工作的通知》稱,上海市將於近期正式開展碳排放掛牌交易。
如果滿意請採納~
㈨ 碳交易試點
法律分析:自2013年起,我國相繼啟動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湖北、廣東、深圳以及福建等八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
法律依據:《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第四條 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的技術規范,加強對碳排放配額分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的監督管理,會同國務院發展改革、工業和信息化、能源等主管部門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和指導。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開展碳排放配額分配和清繳、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的核查等相關活動,並進行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