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7月11日黃金原油

7月11日黃金原油

發布時間:2022-05-21 02:56:30

㈠ 歷史上原油價格最高是多少在此期間有什麼重大事件發生

答:歷史上原油價格最高的是紐約油價盤中每桶147.27美元歷史最高紀錄

㈡ 近五年國際原油價格及美國、香港、中國的油價、黃金、糧食的價格

目前,我國主要糧食和汽油、柴油價格遠低於國際市場,汽油、柴油價格不到日本、德國等國際市場價格的一半,大米價格則是國際市場的四分之一。我國已成為國際主要糧食和成品油價格的窪地。

為什麼我國會成為全球價格窪地?它有哪些利弊?如何在保持物價基本穩定的同時,積極穩妥理順能源和糧食等價格,保障民生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記者近日采訪了部分生產者、經濟學者和有關部門,對「價格窪地」現象進行透視。

「價格窪地」日益明顯

去年以來,國際糧價和國際油價猶如兩匹脫韁的野馬,持續大幅攀升,不斷創出歷史新高。

特別是今年以來,全球小麥、玉米、大米等主要糧食價格均大幅上漲。以泰國大米為例,今年3月份平均離岸價每噸500多美元,4月份已漲到1000美元,5月份上漲勢頭仍處於高位。

糧價持續攀升的同時,國際油價也在飆升。今年以來,國際油價從年初「破百」,到7月3日突破每桶145美元,半年內漲幅近50%,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與國際價格的飛漲相比,我國糧食、成品油價格漲幅相對較小,國內外之間的價差正在拉大,"價格窪地"現象日益明顯。」社科院經濟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說。

鑒於糧食、成品油在保障民生、穩定物價方面的重要性,我國對糧食實行以市場調節為主,政府儲備為輔的購銷制度,同時對糧食收購實行保護價政策;對成品油則採取由政府參照國際市場價格變化相應調整的機制。

今年一季度我國稻穀、小麥和玉米三種糧食平均每噸收購價格為1582元,同比上漲7.5%,遠低於國際約一倍的漲幅。國際米價是國內的四倍,國際小麥、玉米價格比國內高出197%和70%。

從油價來看,自去年11月至今年6月19日,國際原油價格漲幅超過50%,國內成品油價格保持不變。6月20日,國家調整成品油價格,平均漲幅在20%左右。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張健華表示,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仍比國際平均價格低50%以上,比如每升汽油德國大約2.35美元,美國約1.1美元,而中國不到1美元。

談到國際油價和糧價暴漲的原因,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經濟安全中心主任江涌認為,油價和糧價的暴漲,雖然與消費需求增加有一定關系,但發達國家對市場的操縱和國際資本的投機炒作難辭其咎。

目前,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壟斷全球糧食貿易,全球糧食交易量的80%集中在四大跨國糧商手中。國際資本正利用並放大美元貶值等因素進行石油投機交易。一些專家認為,目前2600億美元的國際商品期貨投機資本中,約50%以上資金用於石油期貨合約交易。而1億美元的投機資金,就會使石油期貨價格上漲1.6%。

食品危機、燃料危機引發的危機已導致一些國家的經濟開始陷入困境,有的國家甚至出現社會動盪。

與國際糧食、國際油價近乎瘋狂的上漲相比,中國的糧食和成品油價格保持著相對平穩,受國際市場價格劇烈變化的沖擊也相對較小。

「價格窪地」現象的背後,是輸入型通脹給中國帶來的巨大壓力,宏觀調控的難度進一步加大。

「價格窪地」考驗政府價格調控智慧

6月30日,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左一)在第19屆世界石油大會上發言。本屆世界石油大會於6月29日至7月3日舉行,包括20多位能源部長在內的約4000名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將圍繞「世界在變遷——為可持續發展提供能源」這一主題,重點討論石油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尤其是油氣資源開發和能源供需問題。新華社記者陳海通攝

對我國來說,無論糧價還是油價,都不單純是個經濟問題,價格的調整變化需要考慮當時的物價水平,還要考慮社會的承受能力。

亞洲開發銀行駐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認為,「價格窪地」使決策者面臨兩難的抉擇:一方面,如果不逐步理順糧食和成品油價格,將不利於促進生產,保障供給;另一方面,在當前通脹壓力較大的情況下,貿然放開價格,則會導致物價和大部分企業生產成本暴漲,又不利於民生和經濟的穩定。

今年以來,我國承受著越來越大的通脹壓力。在去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4.8%的水平上,今年前五個月又高達8.1%。國際油價節節攀升,國際糧價持續高位徘徊,輸入型通脹壓力日益加大。

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我國煉油企業虧損累累。今年前個五月,石油加工及煉焦業由去年同期盈利352億元轉為凈虧損443億元。以山東一家地方煉油廠為例,6月20日上調油價前,每煉一噸油要虧3000元,開工率僅40%。

地方煉油廠因虧損開工嚴重不足,但國內成品油需求增長又超過供應增長速度,一度導致國內成品油供不應求:北京、廣東等地加油站油料供應緊張,頻頻出現加油難的現象。

由於境內外油價懸殊,囤油倒賣、擅自加價、走私出口等擾亂市場秩序的現象也隨之出現。大連、杭州、廣州和深圳等地的海關陸續發現不法分子將成品油和糧食走私出境的案件。今年前五個月,香港海關也偵破42宗由內地走私燃油至香港的個案。

「調整成品油和電價形成了新的漲價因素,上游產品價格漲幅持續攀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仍在高位上漲,通貨膨脹預期仍比較強。」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謝鴻光說。

浙江平湖一家箱包出口企業的負責人施紀鴻就對最近的油價上漲很頭疼。箱包生產所需要的塑膠、輕紡等原材料源自石油,油價的上漲使企業生產成本今年以來上升了近10%。

油價的上漲還推動了化肥等農資價格上漲,進而增加了糧食種植成本。山東鄒平縣種糧大戶陳德民告訴記者,尿素從年初一袋100元漲到130元;磷酸二銨一袋從130元漲到280元。

成品油價格如不調整,不但市場供應無法長久保障,反而會鼓勵耗費資源;如調整幅度過大,又可能擔心影響經濟健康發展。「如何妥善處理"價格窪地",考驗政府價格調控的智慧。」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員蔡志洲說。

尋求理順價格與減緩沖擊的平衡

近50%的進口依賴度,使得我國成品油價格不可能長期背離國際市場;超過95%的自給率,使得我國糧食價格又可能在立足國內平衡的基礎上,保持基本穩定。

「該理順的一定要逐步理順,但也不能一切都被國際市場牽著鼻子走,否則社會承擔不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認為,成品油價格應逐漸與國際市場理順,不但可以保證供應,而且可以促進節能減排。但國際市場糧價由發達國家決定,他們的人均GDP是中國的十倍以上,中國糧價不能盲目跟著走。

糧價是百價之基——糧食及其它食品類商品在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中的權重約佔三分之一,糧價的變動對全社會特別是低收入群體影響很大。要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必須保持糧價的基本穩定,同時通過大力增加國家財政補貼等辦法保護農民利益。

油價、糧價,已經成為人們對當前價格走勢最突出的擔心。為保障民生、促進經濟平穩發展,我國把「堅決抑制物價過快上漲,保持市場和物價的基本穩定」列為當前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

近年來,國家制定了扶持糧食、生豬、奶牛、油料生產的政策措施。夏糧連續五年獲得豐收,國內糧食庫存水平比世界平均水平多一倍,糧食供求關系總體上基本平衡。國家嚴格控制糧食及其製品的出口,並加大了打擊糧食走私的力度。

7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提出我國糧食必須立足於基本靠國內保障供給;國家財政支出重點向農村傾斜,逐步理順糧食價格,逐年較大幅度增加對農民的種糧補貼。

庄健認為,中國逐步理順糧食和能源價格,及時補助受價格調整影響的城鄉困難群體和行業,既兼顧了生產和消費者的利益,又有利於物價的基本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專家們認為,只要堅持既定的宏觀調控政策,積極落實各項抑制價格過快上漲的政策措施,我國完全可以實現保持物價基本穩定、避免經濟大起大落的目標。

㈢ 黃金和原油的漲跌關系

黃金和原油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原油價格的上漲表明黃金價格也將上漲,而原油價格的下跌表明黃金價格也將下跌。
中長期來看,黃金和原油的波動趨勢基本相同,但大小幅度不同。總的來說,黃金價格與原油價格正相關。
在國際商品市場上,原油是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原油對黃金的意義在於,油價上漲會推高通脹,從而顯示黃金在對抗通脹方面的價值。

拓展資料:
根據歷史數據,近30年來,平均每盎司黃金可以兌換15桶原油,油價與黃金價格的正相關性約為80%。
國際原油價格一直在波動,這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影響原油價格的因素。
首先,商品價格根據供求關系圍繞商品價值波動。原油作為重要商品,當然符合這個規律,當供大於求時,商品價格就會下跌;相反,當供大於求時,商品價格就會上漲。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集中位於歐佩克, 俄羅斯, 美國等地。這就是為什麼每當市場公布庫存原油數據時,歐佩克產量的增減都會對油價的漲跌產生影響。
第二,全球經濟。除了本身的價值,其他與石油有關的產品,如燃料和瀝青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原材料。那麼,全球經濟增長將帶動對原油的需求,從而推高原油價格,可以說,全球經濟與原油價格之間存在著很強的正相關關系。
第三,美元走勢。在國際上,原油的基本定價單位是美元/桶,美元是避險最大的貨幣。同樣,美元實力的變化將直接導致原油價格的波動。理論上講,原油和美元是負相關的。美元上漲對應原油下跌,美元下跌對應原油上漲。
第四,地緣政治和天氣。隨著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和生產國際化的發展,爭奪石油資源和控制油市市場成為油市動盪和油價飆升的重要原因,同時,異常天氣也可能導致石油生產設施損壞,導致供給中破裂,從而影響國際油價,但其影響是短期的。
黃金(Gold)是化學元素金(Au)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㈣ 2008年7月11日,紐約原油期貨 最高達到147.27美圓,為歷史最高價格 今年的原油能達到嗎

經濟學家魯比尼,(曾經預測到全球經濟危機),昨天在一個訪問中說道,如果國際原油道達140,就意味著很多發達的經濟體要進入第二次經濟探底,覺得美國等國家不會輕易讓這種事情發生.至少不會那麼容易發生.現在美國已經聲明,如果原油價格再得不到控制就要利用國內原油儲備.還有就是OPEC 可能馬上要召開緊急會議協商是否要增加原油的開采量。

個人認為,原油價格在這個波段應該不會突破140.純屬個人想法。

㈤ 影響黃金與原油的數據有哪些,eia和奧佩克之類的是怎麼影響的

2009年3月原油開始進入上漲通道,2016年初原油開始進入上漲通道,其中共同的特點。

我們先來看看2009年3月之前幾個月發生的事件:

第一,2008年,當時全球經濟危機爆發,OPEC最初在10月同意減產

第二,中國政府於2008年11月推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十項措施。初步匡算,實施這十大措施,到2010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

第三,2008年11月25日,美聯儲首次公布將購買機構債和MBS,標志著首輪量化寬松政策的開始。

第四,2008年12月17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在阿爾及利亞奧蘭舉行的部長級特別會議上決定,每天再減產原油220萬桶。

教你判斷原油底部和頂部

㈥ 從07年7月至今「國內外」發生的大事有哪些

新華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汪金福、宋振遠、鄧衛華)2007年歲末,記者梳理出這一年影響民生的大事。從這些民生變化,我們可以清晰感受到中國改革的脈搏、發展的心跳。

(一)1.5億農村孩子學雜費免除,義務教育「實至名歸」

資料圖片:寧夏紅寺堡第二小學學生在上課,該校移民學生享受「兩免一補」政策(10月30日攝)。2007年,中央財政安排「兩免一補」資金181億元,免除全國近1.5億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事件〕2007年1月,全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國家將免除全國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農村1.5億中小學生家庭經濟負擔將普遍減輕。不僅如此,今年政府還啟動了免費師范生教育計劃,並增加財政撥款140多億元完善國家助學體系。

〔點評〕我國義務教育在經歷多年「收費教育」後,終於徹底向全國農村孩子敞開「免費之門」。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政府更新教育觀念,堅持教育公益性質,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深得民心。

(二)2億多城鎮居民受惠醫保,夢想的陽光照進現實

11月6日,在哈爾濱市道里區工程街道辦事處勞動保障事務所,工作人員在展示哈爾濱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宣傳材料。自11月1日起,《哈爾濱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暫行辦法》開始實施。凡具有哈爾濱市城鎮戶籍的非從業人員,不論患病與否,都可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嬰兒出生28天即可參保、老人參保不設年齡上限。居民參保後,可以享受低廉的住院起付費用標准。(新華社記者 呂優攝)

〔事件〕7月10日,國務院印發《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建立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我國在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之後的又一重大舉措,主要解決城鎮非從業人員,特別是中小學生、少年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看病就醫問題,共惠及2億多城鎮居民。

〔點評〕三大制度構成中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保險體系,「人人享有醫療保障」變得不再遙遠。按照規劃,國務院在全國范圍內確定了首批79個城市參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到「十一五」末,我國將全面推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全民醫保,夢想的陽光正逐漸照進老百姓的現實生活。

(三)逾2000萬農民納入低保,城鄉一體化再提速

〔事件〕7月11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范圍,穩定、持久、有效地解決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2007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農村低保制度,目前納入農村低保的人口超過2000萬人。

〔點評〕城鄉低保制度的全面建立,意味著長期以來城鄉之間存在的又一道「二元結構」鴻溝被抹平,城鄉一體化再次提速。除了實現農村低保全覆蓋,一些地方還逐步提高了農村低保的標准,並形成了以農村低保制度為核心的農村社會救助體系。

(四)物權法施行,有恆產者有恆心

〔事件〕10月1日,物權法正式施行。這部在立法過程中多次刷新最高立法機關審議次數的法律,明確界定了公民私有財產權與國有、集體財產權的平等主體地位,意味著更多的人將更充分、更平等地享受財富陽光。

〔點評〕國外有句諺語:私人的茅草屋,「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物權法的施行對中國各級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新課題。行政機關及行政人員將不能隨意實施徵收、征地等行為,一旦當事人對行政權的行使發生異議,還應當配以司法救濟。物權觀念的傳播與普及,將為政府依法行政奠定扎實基礎。

(五)「財產性收入」進入黨代會報告,百姓進入理財新時代

〔事件〕10月中下旬,黨的十七大召開,順應中國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的時代趨勢,黨的代表大會報告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

〔點評〕讓更多的家庭學會理財,擁有財產性收入,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為了增加中等收入者比重,使社會結構趨於「橄欖形」的合理分布,從而有利於社會和諧。2007年快速發展的股市給了人們關於財產性收入最直觀的感受。隨著股市從大牛市轉向震盪調整,中國百姓對於如何提高財產性收入比重,還需要有更理性、更科學的考量。

(六)廉租房「高調」推出,低收入群體有望「住有所居」

10月12日,租到廉租房的銀川市部分城市低保戶在入住儀式上。當日,銀川市又有60戶城市低保家庭拿到廉租住房鑰匙。目前,銀川市廉租住房保障面已經覆蓋1605戶城市低保戶。 新華社記者劉泉龍攝(資料圖片)

〔事件〕8月7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其中廉租房被擺在了顯要位置。按照這一意見確定的時間表,2007年底前,所有設區城市要對符合規定住房困難條件、申請廉租房租賃補貼的城市低保家庭基本做到應保盡保;2008年底前,所有縣城要基本做到應保盡保。而到「十一五」末,全國廉租房制度保障范圍要擴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點評〕廉租房被如此「高調」推出,既體現了低收入群體對「住有所居」的要求,更體現了黨和政府建立包括廉租房、經濟適用房在內的住房保障制度的決心,同時也是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有效舉措。

(七)食品價格上漲過快,政府頻出調控之手

〔事件〕今年,以豬肉價格持續快速上漲為標志,食品價格居高不下,讓人們特別是貧困家庭感受到了壓力。受食品價格上漲影響,今年前11個月CPI累計上漲4.6%,預計全年物價將出現自1996年以來的年度最高漲幅。為調控肉價,中央財政增加約18億元,用於補助城鎮低保戶和大中專困難學生。國家同時加大扶持生豬養殖戶,僅實施能繁母豬補貼等,各級財政就增加支出48億多元。

〔點評〕一年來,「肉價」引出的民生問題就一直沒有走出百姓和政府的視野。補貼困難群體需求,讓政府的歸政府;動用經濟杠桿調控市場,讓市場的歸市場。政府採取的調控措施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應該看到,此輪物價上漲有其復雜性,部分食品價格上漲帶有恢復性質,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當前需要防止的是,物價由結構性上漲轉變為明顯通貨膨脹,這應成為明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之一。

(八)「勸辭風潮」起波瀾,勞動合同法梳理勞資關系

〔事件〕6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勞動合同法。隨後在北京、廣東等地發生一些企業與工齡較長職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或重新訂立勞動合同的事件,最終形成一股「勸辭風潮」。而引發這股風潮的深層原因,正是即將於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勞動合同法。

〔點評〕這部法律要求用人單位在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時必須依法支付經濟補償,並引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長期的勞動合同。有關專家表示,勞動合同法將逐步改變中國不少企業「速招速裁」的用工方式,有利於勞動者更好地安排自己的職業規劃,同時促使企業建立融洽的勞動關系和人才保留體系。

(九)太湖藍藻事件暴發,催生「生態文明」新理念

〔事件〕5月29日,一場突如其來的飲用水危機,席捲了江蘇無錫,罪魁禍首是太湖藍藻。隨後,滇池、巢湖藍藻也相繼暴發,高增長的中國進入「水污染密集暴發階段」,凸顯經濟高速成長之痛。7月12日,國家環保總局宣布,中國將在太湖、巢湖、滇池流域制定更嚴格的環保標准,對違法排污者採取「高限處罰」措施,並進一步擴大「區域限批」范圍。隨後,國家有關部門頻頻動用財稅杠桿,調控「兩高一資」行業,遏制資源過度開發畸形出口,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行業投資反彈。

〔點評〕黨的十七大提出「生態文明」新概念,將節能減排從行為實踐推向了文明建設的高度。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單位產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雙雙下降,留給國人對青山綠水更多的暢想和期待。

(十)調整休假制度引發全民關注,帶薪休假有了法律保障

〔事件〕12月1日,面向全民公開徵求意見後的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公布實施,將原有的「五一」7天假期縮短為3天,增設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假期。同步出台《職工帶薪休假規定》,為全面落實職工休假權利提供法律保障,使廣大職工可以更加人性化地安排家庭及個人休閑。

〔點評〕休假制度的調整,可謂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既有利於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節假日制度,弘揚中華文化,增強文化創造力和民族親和力、凝聚力,同時又兼顧了交通、食宿等公共資源現實和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是對原有「黃金周」長假安排的一種合理化改進。
中國大部分地區大雪

2008年四月11日 為了分

27日,中央氣象台發布了最高等級的暴雪預警:未來三天,南方大部地區仍將維持陰雨雪天氣。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雪災已波及14個省份,約7786萬人口受災,因災死亡24人。

記者在雪災一線采訪時看到,各地幹部群眾正在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應對這場罕見的災害。大雪中的種種場景牽動人心。

供電:超高壓線上譜寫生命贊歌

極端天氣對電力供應造成重大影響。電監會最新統計數據表明,全國被迫關停的發電機組已達4099萬千瓦,佔全國火電裝機總容量的7%,已有17個省份拉閘限電。

持續降雪使武漢變成了一座「冰城」,而這里的群眾正面臨著11年來最嚴重的「電荒」。湖北正處枯水期,水力發電量大幅下降。火電機組因缺煤停機。再加上惡劣天氣導致用電負荷增加,影響電力設備的正常運行,電力事故頻發。

由於這些傳統較暖地區缺少防凍准備,大雪之下,線路跳閘、高壓線基塔變形傾倒現象時有發生,許多變電站全停或部分停運。目前數萬名電網員工日夜奮戰在抗冰搶險一線,組織除雪除冰,搶修受損設施。

記者在貴州、湖南等地電力凍害現場看到的景象令人心驚:高壓線上的冰層堅硬如鐵、光滑如玻璃,電線覆冰後有成人大腿般粗,超高壓變電站被凍成了「水晶宮」。雨雪交加中,電線上不僅雪霜結冰,而且下雨時邊刮風邊結冰。高壓線除冰是一項危險的工作,導線冰凍出現的大幅度舞動將產生「共振」效應,足以拉倒幾十噸重的鋼塔,險情隨時可能發生。此時上塔除冰,腳下的電線,實際上是條「生死線」。

26日中午1時許,湖南省電力公司送變電建設公司三位工人羅海文、羅長明、周景華,正在與1500多位同事一道,參加西電東送動脈——500千伏「復沙一線」的搶修。突然,三座鐵塔相繼傾倒,這三位工人從50多米高處墜下,以身殉職。

明知有危險,卻不怕艱辛和犧牲,以血肉之軀抗禦自然災害。這三位英雄工人的事跡,令無數人動容。

救濟:把「溫暖」送到困難群眾手中

同樣讓人掛心的是災區群眾的吃飯問題。時近春節,今年的「送溫暖」活動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最關鍵的是,要把「溫暖」送到困難群眾家中、手上。

持續大雪,造成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上萬農民斷水、斷電,村民吃米要靠手把稻穀搓成大米,用水要到幾公里以外的水井取水,生活面臨缺米危機。

記者在玉屏縣亞魚鄉看到,雪災以來,全鄉50多位幹部蹲點10多天,24小時值班,一天也不放假。幹部用肩扛著兩台柴油打米機走村串戶,為農民打米服務,所有幹部扛著大米、肉、菜挨家挨戶送,保障受困農民不挨餓受凍。

在安徽省岳西縣,這幾天,一輛車身上寫有「民政救災」字樣的吉普車,一直在積雪結冰的路面上艱難爬行。每遇到民宅,車子就停下來,縣民政領導直奔屋裡,詢問這戶人家是否缺衣少糧。有問題,當即協調有關方面緊急解決。

截至27日11時,安徽全省受災人口上升至600萬人,2.44萬人轉移安置。目前有4.66萬名幹部深入災區查核災情,已發放雪災救濟款1740萬元、救濟糧252萬斤。截至27日10時,湖北全省受災人口達到1023.6萬人,因災直接死亡7人。截至1月28日10時,湖南全省已有14個市州122個縣市區2915萬人不同程度受災,死亡10人。江西省受災人口已升至818萬人,因災死亡13人,有22萬多人緊急轉移。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於27日傍晚啟動國家四級救災應急響應,並派出工作組趕赴安徽災區,協助開展救災工作。

抗災措施

中央氣象台:發布暴雪橙色警報

中央氣象台28日18時發布的暴雪橙色警報顯示,預計29日夜間到30日白天,湖南中南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北部以及江西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雪,其中,湖南中部、安徽東南部、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

另外,貴州中南部、湖南中南部、江西中北部、廣西北部、安徽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凍雨。

全國總工會:1000萬元幫扶受災職工

全國總工會28日下發緊急通知,要求災區各級工會組織在黨委領導下,配合有關部門積極組織職工在抗擊冰雪災害中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為戰斗在生產第一線的職工服務,為因冰雪災害造成困難的職工排憂解難。同時,向災區緊急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於受災職工和農民工幫扶救助。

通知要求,災區各級工會組織要結合各地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優勢,利用工會幫扶平台,運用各種方式方法,積極協助鐵路、交通等部門對滯留在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的職工和農民工做好疏導與安撫工作,確保滯留的職工和農民工不挨餓、不受凍,確保他們平安返鄉。

商務部:保障市場供應不斷檔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司長房愛卿28日說,我國出現大面積降雨降雪後,市場供應受到一定影響,但市場運行總體是平穩的,包括糧食、豬肉及其他副食品在內的市場供應是有保障的。

「我們還備有緊急預案,如果惡劣天氣持續下去,將組織企業利用大豆、黑豆發豆芽,或組織企業到東北、西北采購圓蔥、土豆等產品,來保證市場供應。」房愛卿說。

發改委:採取措施保障成品油供應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8日介紹,為妥善應對近來部分地區惡劣天氣對人民群眾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造成的影響,發展改革委近日要求各地及中石化、中石油等石油企業採取有力措施,確保春節前後鮮活農產品等重要生活物資及生產資料運輸用油。

發展改革委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供應監測,確保重點用油,妥善安排居民生活、城市公共交通、公用事業等成品油供應。

電監會:居民生活用電不會受影響

電監會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居民生活用電不會受到影響:「除非局部地區可能因雨雪災情造成電力設施損壞、電網運行受阻,從而形成停電情況,從供應和保障能力的角度看,百姓生活用電可以確保無虞。」

電監會負責人表示,針對嚴峻形勢,電監會和電力企業已全部啟動相關應急方案,全力保證對重要部門、重要場所、重要用戶的供電,優先保證人民生活用電。

十六大,十七大的召開,科索沃戰爭,中國大使館被炸,9.11事件,阿富汗戰爭,北京申奧成功,神舟五,六號升空,嫦娥一號升空.

㈦ 美國轟炸敘利亞黃金原油會有什麼影響

這兩大品種將上漲。

1、原油

中信建投相關研報表示,敘利亞僅是原油出產小國,但對全球原油市場至關重要,市場對於特朗普通過干預敘利亞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地域沖突感到憂慮,同時在伊朗支持敘利亞的情況下,美國或將退出伊朗核協議也加劇了美國重新制裁伊朗的擔憂。

此外,在伊拉克問題被解決後,打擊敘利亞現行政府,將為西方國家爭取中東地區主動權掃除障礙;而中東地區盛產石油,並且處於重要的戰略位置,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地緣沖突也不斷升級。

敘利亞境內及周邊擁有眾多石油生產和運輸的設施,包括蘇伊士運河、Suez-Mediterranean輸油管道,以及位於敘利亞北部的土耳其則是幾條重要輸油管道的源頭所在地,這些輸油管線負責輸出伊拉克及亞塞拜然原油,土耳其Ceyhan港為Baku-Tblisi-Ceyhan輸油管道和Kirkuk-Ceyhan輸油管道的終點。這些石油生產運輸設施在武裝沖突中隨時有可能遭受打擊,進而增加中東地區石油供應中斷的風險。此外,打擊敘利亞在一定程度上會助長「伊斯蘭極端分子」的氣焰,很有可能幫助這些人從敘利亞轉戰到伊拉克,進一步威脅未來全球石油的供應。

敘利亞近年來一直陷於戰亂中,此前,10歲盲童Ansam和40名小夥伴,在大馬士革一片廢墟中,唱起一首《心跳》,這些孩子全部來自附近避難所,他們因戰爭逃離家鄉,有的人甚至7次舉家搬遷,他們在廢墟中的天籟演唱,讓人聽到流淚。

㈧ 原油和黃金上漲會對現在的股市有影響嗎

原油上漲,石油開采類股票預期利潤會增加,股票會上漲.石化類\交通運輸類等因成本會增加,股票會下跌.
黃金上漲,採金類股票當然會上漲,由於板塊效應,還能帶動有色金屬類上漲.目前就是好的例子.
另外,股票的變化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應該綜合分析.她受資金追捧的影響力遠大與基本面的影響,但他們之間又是相輔相成的.

㈨ 2008年7月11日國際原油147美元每桶對應國內油價多少

900左右

㈩ 國際原油最高價的年月日是哪天當天中國汽油和柴油各是什麼價格

2008年7月11日,國際原油每桶突破147.27美元,一度成為近幾年最高價。具體到當天的成品油數據已經找不到了,只能找到2008年7月7日的數據供樓主參考:
山東東營富海石化成品油今日(2008年7月7日)報價:90#汽油7360元/噸,跌40元;93#汽油無貨;加氫0#柴油8000元/噸;0#常壓柴油7700元/噸,密度0.835;石腦油6550元/噸,密度0.68,直餾汽油6550元/噸,密度0.72。

閱讀全文

與7月11日黃金原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融服務納稅服務收入確認條件 瀏覽:958
中證800證券保險指數 瀏覽:126
江蘇京東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226
四川寶亞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35
大學生到金融機構 瀏覽:560
農發行簡訊金融服務平台工作 瀏覽:65
銀行人員推薦理財產品 瀏覽:582
銀行購買理財產品還沒扣費可以退嗎 瀏覽:911
融資買入非標的證券 瀏覽:721
漢口銀行自營理財產品有風險嗎 瀏覽:437
股指期貨次日分析 瀏覽:810
泰安市基金融資擔保 瀏覽:647
信託周刊第126期下載 瀏覽:627
外匯zigzag怎麼設置 瀏覽:518
基金渠道和銀行理財經理選哪個好 瀏覽:894
庄影指標公式 瀏覽:930
股市先知指標公式 瀏覽:438
監管層再融資溝通紀要 瀏覽:561
百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90
理財小白適不適合買基金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