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基金 > 行雲流水譜黃金誠

行雲流水譜黃金誠

發布時間:2022-06-02 02:40:19

① 詞牌名有哪些

醉妝詞 醉翁操 醉太平 醉蓬萊 醉花陰 醉花間 醉公子 最高樓 祝英台近 駐馬聽 燭影搖紅二

燭影搖紅 竹馬兒 晝夜樂 鷓鴣天 昭君怨 御街行 御街行 玉漏遲 玉樓春 玉蝴蝶 雨霖鈴

虞美人 漁家傲 漁父 永遇樂 鶯啼序 應天長 憶王孫二 憶王孫 憶少年 憶秦娥 憶舊游 憶江南

憶漢月 憶帝京 一落索 一剪梅 一斛珠 一叢花 謁金門 夜遊宮 夜半樂 楊柳枝 陽關引 陽關曲

揚州慢 燕山亭 燕歸梁 宴清都 眼兒媚 行香子 新雁過妝樓 謝池春慢 謝池春 小重山 瀟湘神

相見歡 喜遷鶯慢 喜遷鶯 惜分飛二 惜分飛 西平樂 西江月 西河 武陵春 梧桐影 巫山一段雲

烏夜啼 尉遲杯 望湘人 望江東 望海潮 天仙子 天門謠 剔銀燈 桃花源憶故人 唐多令 攤破浣溪沙

太常引 踏莎行 瑣窗寒 訴衷情近 訴衷情 蘇幕遮 思遠人 水龍吟 水調歌頭 霜天曉角 雙雙燕

雙聲子 疏影 石州慢 聲聲慢 生查子 少年游 山亭柳 瑞鷓鴣 瑞龍吟 瑞鶴仙 阮郎歸 阮郎歸

如夢令 人月圓 鵲橋仙 曲玉管 秋蕊香 慶清朝 慶春澤 清平樂 傾杯樂 青玉案 青門飲 沁園春

千秋歲 千年調 綺羅香 齊天樂 戚氏 菩薩蠻 破陣樂二 破陣樂 婆羅門令 品令 拋球樂 女冠子

念奴嬌 南鄉子 南鄉子 南歌子 木蘭花慢 木蘭花令 驀山溪 陌上花 摸魚兒 迷神引 梅花引 眉嫵

滿庭芳 滿江紅 六州歌頭 六么令 六丑 柳梢青 留春令 凌歊 玲瓏四犯 臨江仙二 臨江仙 離亭燕

浪淘沙二 浪淘沙 蘭陵王 倦尋芳慢 酒泉子 九張機 荊州亭 錦堂春 錦纏道 解語花 解佩令 解連環

江南柳 江南春 江城子二 江城子 翦牡丹 減字木蘭花 加字拋球樂 集賢賓 黃鶯兒 浣溪沙 換巢鸞鳳

還京樂 畫堂春二 畫堂春 花心動 花犯 蝴蝶兒 後庭宴 賀新郎 賀聖朝 荷葉杯 河滿子 河瀆神

河傳二 河傳 好事近 撼庭秋 漢宮春 過秦樓 桂枝香 歸自謠 歸字謠 歸田樂 歸國謠 歸朝歡 關河令

更漏子 隔浦蓮近拍 紇那曲 高陽台 感皇恩 甘州遍 甘草子 鳳簫吟 鳳凰台上憶吹簫 鳳歸雲 風入松

風流子二 風流子 粉蝶兒 芳草渡 蕃女怨 二郎神 奪錦標 多麗 渡江雲 斗百花 洞仙歌 東風第一枝

定西番 定風波二 定風波 蝶戀花 調笑令 點絳唇 氐州第 滴滴金 搗練子 導引 淡黃柳 大酺 翠樓吟

春光好 朝中措 長相思慢 長相思 長命女 釵頭鳳 茶瓶兒 採桑子添字 採桑子 採桑子 采蓮子

卜運算元二 卜運算元 薄倖 伴雲來 拜星月慢 八聲甘州 八拍蠻 八六子 暗香 安公子

② 李白的一些詩句。

1、《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2、《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3、《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4、《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5、《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6、《把酒問月》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葯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③ 詞牌名是什麼啊

所謂詞牌,就是指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詞牌數目,大約有八百七十多個(包括少數金、元詞調),詞的內容多數已與詞牌的意義無關。事實上,從北宋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意。至於各詞牌的出處,只有少數是可以考證的,絕大部分已無法弄清其來歷了。

但一般而言,詞牌的產生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
⑴原來的樂府詩題(如"烏夜啼","長相思"等)
⑵唐代教坊樂曲的名稱(如"浪淘沙","西江月"等)
⑶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如"臨江仙"----原寫水仙,"雙雙燕"----原詠燕子等)
⑷取別人詩句中幾字(如"醉春風"----李白"絲管醉春風","看花回"----劉禹錫"無人不道看花回"等)
⑸取某些歷史故事(如"解連環"----出《莊子》"連環可解也","塞翁吟"----出《淮南子》塞翁失馬等)
⑹取本詞幾字(如"憶秦娥","占春芳"等)
⑺詞人自製,如柳永,姜夔等本身就是作曲家,他們作的曲自己填上詞,再根據詞意自定;
⑻用原有詞牌,增字數後改稱(如"甘州令","浪淘沙慢"等)
⑼根據詞的字數定(如"三字令","十六字令"等)
⑽有綜合兩個詞牌定的(如"江城梅花引"等)
⑾用人名(如"西施","虞美人"等)
⑿用地名(如"南浦","伊川令"等)
⒀用樂調(如"角招","四犯令"等)
......
當然,還應該注意到詞牌名的四種情況:
⑴調同名異,也就是一調數名(其中一個是本名,其餘皆為別名)。如"念奴嬌"是本名,"百字令"、"大江東去"、"酹江月"等皆為別名;
⑵調異名同,也就是幾個調同名。如"菩薩蠻"又名"子夜歌",而另外還有"子夜歌"的正調,完全與之不同;
⑶調異句同,即有些詞調字句全同,但譜入音樂時的腔調並不相同,不容混淆也。如"解紅"、"赤棗子"、"搗練子"三調,均為五句,兩句三字,三句七字,排列全同,而且都是平聲韻。但每句的平仄安排卻不盡相同,不能把它們視為同調;
⑷調同句異,也就是一調數體。一個詞牌之下,有數種不同的詞體,當然,其中有正格和別格(異體)之分.如"念奴嬌",辛稼軒的"書東流村壁"為正格,蘇東波"大江東去"則為別格。
以下流行詞譜,足資參考:
⑴《白香詞譜》[清]舒白香收100調
⑵《唐宋詞格律》龍榆生收150調
⑶《漢語詩律學•詞譜舉要》王力收206調
⑷《詞律》[清]萬樹收825調,1670體
⑸《詞譜》[清]王奕清等收826調,2306體

詞是一種配合音樂的詩歌,是唐宋時代的樂府詩。適應文化生活的需要,結合當時在音樂和詩歌上的發展而流行的詞,它的前身是民間小調。例如:《舍麥子》,《挫磓子》等,可能是反映農民生活的;《漁父引》,《拔桌子》等,可能是反映漁民生活的;《破陣子》,《怨胡天》,《怨黃沙》是反映軍人生活的。由此可見,詞牌名的來歷和當時人們的生活是有著密切的關系的。到了後來,慢慢地就沒有什麼密切的關系了。

附:詞 牌 名

兩 字

丁兒 八歸 八塞 入塞 九日 三台 大有 大椿 大酺 個儂 子夜 無悶 無怨

天香 不見 木笡 五拍 六丑 比梅 白萱 白雪 月慢 犯花 古記 東仙 樂正

樂令 樂世 長春 西子 西河 西湖 西施 多麗 導引 尋梅 竹枝 合歡 防露

紅情 出塞 花犯 芳草 步月 別怨 杜宇 陽春 河傳 佳色 尾犯 招潮 鳴梭

側犯 錄調 孤鸞 徵招 南浦 秋水 秋霽 勝常 宣情 眉嫵 垂陽 相月 品令

拜星 胡州 夏州 春遊 春晴 春弄 綠腰 綠意 哨遍 傾杯 索酒 消息 離鸞

留家 調笑 薄倖 黃金 排歌 探春 望梅 減蘭 情詞 漁父 戚氏 梁令 寒姑

湘月 瓊台 凱歌 韻令 催雪 塞姑 琴調 禁煙 解紅 疏影 歌令 賺煞 瑤花

酹月 暗香 鎮西 踏月 橫雲 簇水 鞮紅 露華

三 字

一 畫

一七令 一寸金 一葉葉 一葉樂 一葉落 一半子 一江風 一絲風 一過金 一夢金

一叢花 一枝花 一樣花 一點春 一枝春 一落春 一年春 一痕沙 一落索 一絡索

一捻紅 一萼紅 一斛珠 一斛球 一剪梅 一翦梅

二 畫

二郎神 二色蓮 卜運算元 卜玉郎 人月圓 人南渡 七娘子 七娘仔 八六子 八寶妝

八拍蠻 八音諧 九能歸 九回腸 九張帆 十拍子 十樣花 十愛詞 十二時 十二紅

十二郎 十八香 二十時 丁香結

三 畫

三字令 三台令 三學士 三部樂 三登樂 三奠子 三株媚 上行杯 上升花 上江虹

上馬嬌 上西平 上南平 上平西 上平南 上小樓 上束馬 上西樓 上林春 上陽春

下水船 下手遲 大江西 大江乘 大聖樂 小聖樂 小沖山 小重山 小闌干 小桃紅

小桃花 小庭花 小梅花 小鎮西 小秦王 小梁州 千秋歲 千秋節 千年調 千春詞

萬年秋 萬年枝 萬年春 萬里春 萬年斯 山外雲 山花子 山桃紅 山坡羊 山漸青

山鬼謠 山亭柳 山亭燕 於飛樂 於中好 廣寒枝 廣寒秋 子夜歌 川撥棹 干荷葉 女冠子

四 畫

天仙子 天下樂 天門謠 天香引 天凈沙 月兒高 月下笛 月中行 月中桂 月當聽

月當窗 月邊嬌 月宮春 月城春 月華清 風入松 風中柳 風光好 風歸雲 風馬兒

風流子 風蝶令 風敲竹 雲霧斂 雲松令 雲鬢亂 水仙子 水龍吟 水雲游 水漫聲

水調歌 水晶簾 鳳仙引 鳳池吟 鳳來朝 鳳求凰 鳳棲梧 鳳孤飛 鳳時春 鳳樓春

鳳樓吟 鳳蕭吟 鳳御杯 鳳凰間 雙雙燕 雙飛燕 雙燕兒 雙頭蓮 雙瑞蓮 雙聲子

雙帶子 雙韻子 雙紅豆 雙勸酒 雙荷葉 雙蕖怨 雙鴻鶉 斗百花 鬥百草 斗雞回

斗嬋娟 斗鵪鶉 無夢令 無俗念 無漏子 無錫景 太平時 太平令 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 不怕醉 六六峰 六么序 六么令 少年心 少年游 五更轉 五供養 豐樂樓

豐年瑞 中央樂 開元樂 昇平樂 王孫信 木蘭花 見龍門 內家嬌 廳前柳 丹鳳吟

丑奴兒 飛來峰 比目魚 文風盛 烏夜啼 勸金船 引駕行 巴渝辭 元和令 元會曲

五 畫

玉人歌 玉山枕 玉山頹 玉京秋 玉京謠 玉京簫 玉竹斬 玉燭新 玉團兒 玉交枝

玉連環 玉蓮花 玉堂春 玉樓春 玉龍瑤 玉壺冰 玉闌干 玉梅令 玉美蓉 玉抱肚

玉漏遲 玉蝴蝶 玉簟秋 玉簟涼 憶江南 憶江月 憶漢月 憶歲月 憶蘿月 憶人人

憶故人 憶王孫 憶君王 憶帝京 憶少年 憶仙姿 憶舊游 憶多嬌 憶餘杭 憶吹簫

憶悶令 憶章台 憶柳曲 憶秦娥 憶真妃 憶瑤姬 歸去來 歸去難 歸去曲 歸巴樂

歸平遙 歸國遙 歸國謠 歸字謠 歸自謠 歸朝歡 歸塞北 四字令 四時好 四邊靜

四園竹 四代好 四和香 四和春 四塊玉 四犯令 四季花 四換頭 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 甘州遍 甘州曲 甘州歌 長生樂 長安女 長命女 長相思 長壽樂 長橋月

長亭怨 石州行 石州引 石州慢 石湖仙 石榴花 白雪詞 白萱歌 白蘋香 白鴿子

白鶴子 東平引 東坡引 東陽歌 東原樂 東風寒 東湖月 古陽關 古梅曲 古傾杯

古調笑 古竹馬 永遇樂 永原樂 台城路 台城游 占春芳 占春魁 占梅芳 龍山會

龍吟曲 聖樂王 聖無憂 樂中悲 樂遜曲 撲粉蝶 撲蝴蝶 漢宮春 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 生查子 市橋柳 蘭陵王 瓜茉莉 北楊柳 擊裙腰 絲羅襖 犯胡兵 付金釵

冉冉雲 對玉環 鳥鳴澗

六 畫

江城子 江神子 江南憶 江南好 江南春 江南柳 江兒水 江月令 江如練 江亭怨

江梅引 西平曲 西平樂 西江月 西湖月 西湖邊 西湖路 西湖春 西子妝 西施錦

西地錦 西意曲 西意令 西夢令 西樓子 西河慢 西笑吟 西溪子 慶千秋 慶長春

慶青春 慶宮春 慶春時 慶春歲 慶春澤 慶春深 慶同天 慶東原 慶清朝 慶宣和

慶春宮 曲入門 曲入冥 曲千秋 曲玉管 曲游春 紅娘子 紅娘仔 紅梅引 紅樓引

紅窗聽 紅窗迥 紅窗睡 紅窗影 好女兒 好時光 好花時 好事近 好姐姐 好離鄉

好觀音 竹枝子 竹香子 竹馬車 竹馬兒 竹枝詞 竹牌兒 百字令 百字謠 百字字

百尺樓 百媚娘 百宜嬌 掃地花 掃地舞 掃地游 掃花游 掃市舞 陽關曲 陽關引

陽春曲 陽台曲 陽台路 陽台夢 過江龍 過龍門 過秦樓 過澗歇 行香子 行杳子

行不得 行路難 早梅香 早梅芳 早春怨 傷春曲 傷春怨 傷情怨 安公子 安陽好

安慶摸 回波樂 回波詞 回婆樂 回心院 華清引 華胥引 華荷媚 如夢令 如意令

如魚水 伊川令 伊州令 後庭花 後庭宴 喬木查 喬牌兒 字字雙 字字錦 羽仙歌

師師令 阮郎歸 吊嚴陵 奪錦標 買陂塘 邁陂塘 有有令 揚州慢 向天盞 向湖邊

似娘兒 紇那曲 齊天樂 關河令 庄椿歲 陣破樂 雪芳草 尋瑤草

七 畫

花心動 花非花 花自落 花相容 花間意 花深深 花前飲 花溪碧 折紅梅 折紅英

折花令 折桂令 折丹桂 折柳枝 折楊柳 壽山曲 壽南山 壽星明 壽桃春 壽樓春

步花間 步虛聲 步虛詞 步步嬌 步蟾宮 應天長 應天良 應長天 應景樂 杏花天

杏花風 杏梁燕 沙頭雨 沙塞子 沙磧子 蘇台新 蘇武慢 蘇幕遮 芙蓉月 芙蓉曲

胡山青 胡音子 隴頭月 隴頭泉 快活三 快活年 閑中好 閑閑令 紗窗恨 紗窗怨

泠青沼 泛蘭舟 伴雲來 伴登臨 赤棗子 赤壁詞 聲塊令 聲聲慢 迎新春 迎春來

還京樂 還冠子 君不悟 君來路 拋綉球 拋球樂 村意遠 杜韋娘 極相思 楊柳枝

秀廂兒 秀碧宵 佛霓裳 何滿子 蒼梧謠 芭蕉雨 芳心苦 孝白歌 飲馬歌 訴衷情

陂搪柳 灼灼花 豆葉黃 禿廝兒 更漏子 忍淚吟 沐皇恩 阿那曲 告春來 懷舊游

別仙子 弄花雨 吹柳紊 兩同心 連枝理 這橫山 雞叫子 沁園春 遠朝歸 陂堂柳 芰荷香

八 畫

金字經 金明池 金明春 金歡帶 金浮圖 金盞子 金錯刀 金蕉葉 金菊香 金鳳鉤

金鳳調 金縷曲 金縷詞 金縷歌 夜飛樂 夜飛鵲 夜半樂 夜合花 夜來花 夜行船

夜如年 夜遊宮 夜遊朝 夜搗衣 青門引 青杏兒 青哥兒 青歌兒 青雲怨 青玉案

青衫濕 採桑子 采蓮子 采蓮令 采彩令 采綠令 采明珠 畫堂春 畫屏春 畫樓空

畫招郎 畫錦堂 畫娥眉 念奴嬌 念良游 念香衾 念離群 定風波 定風流 定西番

雨中花 雨淋鈴 雨霖鈴 國香慢 國門東 試羅香 試周郎 河滿子 河瀆神 明月引

明月斜 羅嗊曲 羅敷媚 武林春 武陵春 轉應曲 轉應詞 陌上花 陌上郎 卷春空

卷珠簾 撥不斷 撥棹子 駐馬聽 駐雲飛 佳人醉 使牛子 征部樂 拍球場 拙魯連

松梢月 杵聲齊 怕春歸 憐薄命 恆春令 乳燕飛 寶釵分 釵頭鳳 釣船笛 孤雁兒

詠搗練 賣花聲 卓牌子 魚兒賺 苗兒秀 話桐鄉 昆明池 沽美酒 貧也樂 於中好

油葫蘆 輪檯子 學士吟 拂霓裳 寶鼎現

九 畫

春光好 春去也 春心盪 春雲怨 春歸怨 春色滿 春聲滿 春聲啐 春初臨 春草碧

春衫淚 春團圓 春宵曲 春曉曲 春麗景 春鶯轉 鞦韆索 秋月夜 秋夜雨 秋波媚

秋思耗 秋思夜 秋宵吟 秋景麗 秋蕊香 柳葉兒 柳長春 柳色黃 柳色新 柳初新

柳含煙 柳枝秋 柳梢青 柳梢春 柳腰輕 怨三三 怨回紇 怨王孫 怨春風 怨春歸

怨春閨 怨春郎 怨啼鵑 南鄉子 南柯子 南歌子 南平引 南樓令 南浦月 賀新郎

賀新涼 賀聖朝 賀熙朝 洞中仙 洞仙詞 洞仙歌 洞瀆神 點絳唇 點牌兒 點櫻桃

思遠人 思越人 思佳客 思帝鄉 相思子 相思令 相見歡 恨春時 恨春宵 恨來遲

垂絲釣 垂楊柳 垂碧柳 迷仙引 迷神引 拜新月 拜星月 選冠子 選官子 誤佳期

誤桃源 拾菜娘 拾翠羽 獨腳令 獨倚樓 劍氣近 劍器近 繞地游 繞佛樂 送征衣

送將歸 絳都春 絳桃春 絳黃龍 洛陽春 洛妃怨 掛金索 掛庭秋 祝英台 昭君怨

美人春 茭荷香 珍珠令 玲瓏王 柘枝引 麻郎兒 映山紅 帶馬行 胡搗練 絡絲娘

臨江仙 重疊金 哪吒令 荊州亭 帝春台 揮春墁 晝錦堂 耍孩兒 茶瓶兒 將進酒

香山會 煉丹砂 看花回 眉峰碧 亭前柳 勝勝慢 城頭月 鍾離春

十 畫

離亭怨 離亭宴 離亭燕 離庭宴 離別難 離香令 離苦海 離翠袖 宴清都 宴桃源

宴西園 宴山亭 宴瓊林 宴瑤池 桂枝香 桂枝秋 桂花明 桂華明 桂殿秋 破陣子

破陣樂 破字令 破齊陣 荷葉杯 荷乾杯 荷花媚 壺山好 壺中天 壺天曉 浣溪行

浣溪沙 浣沙溪 綉帶子 綉帶兒 綉停針 夏初臨 夏孤臨 夏雲峰 桃花水 桃花落

海棠花 海棠春 凄涼犯 凄涼調 戀情深 戀香衾 留春令 留客住 偶相逢 特地新

鬼三台 倒垂柳 逍遙樂 莫思歸 悟黃梁 淅江靜 倘秀才 凌波曲 涼州令 唐多令

調笑令 粉蝶兒 鴨頭綠 酒泉子 閱金經 家山好 高陽台 澗底松 真珠簾 珠簾卷

搗練子 浪淘沙 喚春愁 啄木兒 剔銀燈 透碧宵 倦尋芳 鴛鴦夢 薄命女 愛孤雲

十一畫

惜分飛 惜紅衣 惜分釵 惜雙雙 惜余歡 惜余春 惜余香 惜春容 惜春令 惜春郎

惜春纖 惜春姿 惜花春 惜黃花 惜瓊花 惜奴嬌 惜芳菲 惜寒梅 望江東 望江怨

望江南 望江梅 望仙人 望湖人 望湘人 望仙門 望仙樓 望遠行 望梅花 望梅潮

望夫歌 望春回 望書歸 望海潮 望秦川 望蓬萊 夢江口 夢江南 夢仙游 夢行雲

夢芙蓉 夢揚州 夢還涼 夢魂香 夢橫塘 探道子 探花慢 探芳訊 探芳新 探芳信

探春令 探春慢 清平樂 清平調 清江行 情江曲 清和風 清商怨 清波引 梅花句

梅花引 梅月圓 梅和柳 梅弄影 梅已謝 剪牡丹 剪征袍 剪湘雲 剪朝霞 黃金縷

黃鍾樂 黃鶯兒 黃鶴引 漁家傲 漁家樂 漁父樂 漁歌子 梧桐兒 梧桐影 梧桐樹

梧葉兒 雪花飛 雪獅兒 雪綠蓑 混江龍 混羅衣 彩雲歸 彩鳳飛 情天久 情久長

脫布巾 脫布衫 擲半浣 擲金錢 瑣窗寒 瑣寒窗 綺羅香 綺秦怨 菊花天 菊花新

深院月 深院靜 綠頭鴨 萍宮春 謁金門 蕭蕭雨 章台柳 梁州令 婆羅門 淮甸春

唉乃曲 得勝令 甜水令 掉角兒 麻郎兒 祭天神 尉遲杯 眼兒媚 寄生草 第一花

維揚好 接賢賓 淡黃柳 控春令 添添春

十二畫

喜春來 喜遷鶯 喜朝天 喜連聲 喜常新 謝池春 謝秋娛 謝秋娘 謝新恩 朝天子

朝中措 朝天樂 朝天懶 鎖窗寒 鎖寒窗 鎖陽台 寒食詞 寒松嘆 寒連新 臘梅花

臘梅香 臘前梅 落梅風 落花時 散天花 散餘霞 越江吟 越溪寒 御街行 御帶花

普天樂 普賢歌 賞先春 賞花時 最高樓 最高春 悲中樂 悲哉行 番搶子 番卜算

森春慢 期夜月 聒龍謠 濺羅裙 景龍燈 渭城曲 渡江雲 雁後歸 遐方怨 黑漆弩

縷金金 集賢賓 喝大令 葛浦曲 敬天花 道成歸 湘妃怨 替人愁 晚雲高 隔簾聽

款殘紅 琵琶仙 崐綉毯 攪琵琶 滯人嬌 淚紅雲 蕊珠間 紫玉簫 晴偏好 紫騮馬

十三畫

滿江紅 滿官花 滿園花 滿路花 滿庭花 滿庭芳 滿庭霜 滿朝歡 滿院春 錦花香

錦上花 錦帳春 錦園春 錦堂春 錦纏道 解火令 解佩令 解佩環 解連環 解語花

解春風 解冤結 瑞雲濃 瑞飛好 瑞龍吟 瑞鶴仙 瑞鷓鴣 愁風月 愁春來 愁倚闌

感皇恩 感恩多 感庭秋 新水令 新水命 新安路 新念別 塞垣春 塞里春 塞翁吟

摸魚兒 摸魚子 照紅梅 照碧桃 鵲橋仙 鵲踏枝 楚天謠 楚雲深 鼓笛令 鼓笛慢

意不盡 意難忘 獻衷心 獻仙音 殿前歡 殿前催 樓上曲 驀山溪 蓬萊閣 虞美人

蜀溪春 鹽角兒 鋸解令 謫仙怨 頻載酒 催花樂 遙天奉 攬掙琶 鮑老催

十四畫

碧雲深 碧美蓉 碧玉簫 碧牡丹 碧桃春 碧夢 瑤池宴 瑤池燕 瑤花慢 瑤階草

翠羽吟 翠華引 翠園枝 翠樓吟 舞春風 舞楊花 舞迎春 舞馬詞 暮雲碧 暮山溪

暮花天 摘得新 摘紅英 賽紅娘 賽天香 瀟湘曲 瀟湘神 瀟瀟雨 滴滴金 酷相思

醉江月 箜篌曲 熙州慢 睿思新 慢卷紬 福馬郎 滾綉球 願成雙 疊蘿花

十五畫

醉中天 醉太平 醉公子 醉鄉春 醉紅妝 醉花間 醉花番 醉花蔭 醉花春 醉思凡

醉思仙 醉妝詞 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風 醉東風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園 醉扶歸

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萊 醉垂鞭 醉瑤瑟 燕歸來 燕歸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鶯語 踏枝間 踏歌詞 踏青游 踏春遊 踏莎行 踏陽春 踏雲行

踏馬陣 橫塘路 蝴蝶兒 蝶戀花 蕃女怨 擷芳詞 鶴沖天 鞋兒曲 懶畫眉 醋葫蘆 憐薄命

十六畫以上

撼庭秋 鸚鵡曲 穆護砂 澡蘭香 鏡中人 贊成功 贊浦子 鷓鴣天 鷓鴣詞 霜天曉

霜花膄 霜葉飛 霜菊花 翻香令 翻翠袖 檐前缺 濯香令 鬢雲松 鬢邊華 攀鞍態露華慢

四 字

一江春水 一枝花犯 二十四會 八聲甘州 八節同歡 九重春色 人在樓上 卜運算元慢

十六字令 大江東去 大刀將軍 小重山令 小樓蓮花 小鎮西犯 千秋萬歲 千秋歲引

萬年歡慢 萬斯年曲 上林春令 上林春慢 三台春曲 三調笑令 山鎮西犯 馬家春慢

女冠子慢 天下樂令 雲淡秋空 少年游慢 雲鬢松令 木蘭花令 木蘭花慢 無愁可解

風中柳令 風大松慢 鳳棲梧桐 氏州第一 月上瓜州 月上海棠 月照梨花 六州歌頭

丑奴兒令 丑奴兒慢 丑奴兒近 雙頭蓮令 不如歸去 水調歌頭 長命女令 長亭怨慢

長相思令 撲蝴蝶近 公無渡河 玉水明沙 玉樓春令 玉臘梅枝 漢宮春慢 玉連環影

如此江山 江城子慢 江南春慢 西江月慢 西平樂慢 西子妝慢 西施愁春 傳言玉女

朱奴兒犯 燈月交輝 紅林擒近 紅情綠意 尹州三台 麥秀兩岐 並蒂芙蓉 明月逐來

沉醉東風 迎春樂令 花犯念奴 泛情波偏 花上月令 慶春澤慢 應天長令 應時明近

應天長慢 慶清朝慢 魚游春水 魚水春來 魚水同歡 村裡逐鼓 送大守詞 法駕道引

訴衷情近 採桑子慢 賣花聲煞 畫堂春慢 雨中花令 雨中花慢 空亭日暮 侍香金童

夜鳥飛慢 卓牌子慢 戀芳春慢 青山濕遍 羅敷夜歌 念家山破 祝英台近 皂羅特髻

洞庭春色 洞仙歌慢 玲瓏四犯 浪淘沙令 浪里來煞 宮中三台 宮中調笑 春風裊娜

春早湖山 繞地游慢 思焦客令 粉蝶兒慢 金碧芙蓉 閨怨無夢 相思令兒 賀聖朝影

頌聖朝影 燭影搖紅 壺中天慢 烘春桃李 秋色橫空 秋光滿目 惜黃花慢 惜雙雙令

惜余春慢 夢玉人引 唱調笑令 高山流水 搗練子令 雪月先交 雪月交光 黃河清慢

漁父家風 得春令慢 鹽角兒令 海天闊處 海棠花令 海棠春令 晚香時候 晚雲烘月

拜星月慢 楚宮春慢 綠鸞歸令 錦堂春慢 喜遷鶯令 郭郎兒慢 瑞鶴仙影 銀河浮槎

庭院深深 望雲灘引 望花花令 福壽千春 刷子序犯 婆羅門引 換巢鸞鳳 越女鏡心

踏莎美人 暗香疏影 隔浦蓮近 隔溪棲令 隔溪梅令 疏簾淡月 紫萸香慢 紫花兒序

湘春夜月 鵲橋仙令 愁春未醒 愁倚闌令 貂裘換酒 宴春台慢 虞美人令 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 感恩多令 霜天曉角 謝春池慢 霓裳羽衣 轆轤金井 轆轤仙影 露華春慢

鬢雲松令 瀟湘夜雨 驪歌一疊 惠蘭芬引 荔枝香近

五 字

三犯渡江雲 三犯錦園春 大江西上曲 五福降中天 五綠結同心 月底修簫譜 玉人捧露盤

玉女迎春慢 玉女逢春慢 玉樹後庭花 玉女搖仙佩 玉珥墜金環 東風齊看力 東風吹酒面

東風第一枝 四犯剪梅花 四笑江梅引 江月見重山 江城梅花引 西湖明月引 後庭花破子

紅杏泄春光 飛雪滿群山 快活年近拍 扶醉去春寒 花發沁園春 花雪滿堆山 送入我門來

明月逐人來 明月生南浦 明月棹孤舟 金人捧露盤 金菊對芙蓉 金盞倒垂簾 巫山一片雲

巫山一段雲 採茶煮春碧 泛情波摘遍 轉調二郎神 轉調踏莎行 捉拍丑奴兒 細雨鳴春沼

荷葉鋪水面 春從天上來 春夏兩相期 春雪問早梅 桃源憶故人 桃園憶故人 鈾帶長中空

高平探芳新 缺月掛疏桐 郭郎兒近拍 偷聲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 減字浣溪沙 添字浣溪沙

添字採桑子 清風八詠樓 梁州令疊韻 綠孟舞風輕 弦曲獻仙音 番馬舞西風 晴色入青山

喝馬一枝花 銅人捧露盤 闌干萬里心 扁舟尋舊約 隔浦蓮近拍 愁倚闌干令 梅子黃時雨

新雁過妝樓 桂花鎮南枝 攤破江城子 攤破丑奴兒 攤破採桑子 攤破浣溪沙 鶯聲繞紅樓

滿路花捉拍 琴瑟相思引 琴調相思引 瑤台第一層 瑤台聚八仙 黃鶴繞碧樹 徵招調中腔

醉吟仙小品 驟雨打新荷

六字以上

九重春色萬年 望月樓羅門引 惜花春起早慢 霓裳中序第一 瀟湘逢故人慢 鳳凰台上憶吹簫

④ 詞牌名。。

水調歌頭、蘇幕遮、賣花聲、鷓鴣天、採桑子、蝶戀花、木蘭花、行香子、臨江仙、西江月、水龍吟、青玉案、漁家傲、鵲橋仙、好事近、雙雙燕、月上瓜州、清平樂、賀新郎、菩薩蠻、滿江紅、破陣子、踏莎行、天仙子、八聲甘州、江城子、定風波、卜運算元、橫塘路、如夢令、醉花陰、滿江紅、揚州慢、鬲西梅令、、丑奴兒、小重山......

⑤ 應該 都知道 詞有詞牌名 曲有曲牌名 我想找古代詞曲牌名大全 還需一個樣本

本來是樂曲的名稱。
許多詞都是很有名的,李清照的兩首《如夢令》就是典型。還有的是樂曲名字,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於唐代大中初年,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像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說唐玄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卜運算元》《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 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⑵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
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後唐庄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於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後三個字是「酹江月」。
⑶本來就是詞的題目。
《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唉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綉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註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何罷了。 為了方便填詞,人們常把詞牌收錄成冊。古代著名的詞譜有欽定詞譜、白香詞譜、詩韻新編等。有了這些詞譜,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填詞效率。編輯本段名稱分類
兩字
丁兒八歸八塞入塞九日三台大有大椿大酺個儂子夜無悶無怨 天香不見木笡五拍六醜比梅白萱白雪月慢犯花古記東仙樂正 樂令樂世長春西子西河西湖西施多麗導引尋梅竹枝合歡防露 紅情出塞花犯芳草步月別怨杜宇陽春河傳佳色尾犯招潮鳴梭 側犯錄調孤鸞徵招南浦秋水秋霽勝常宣情眉嫵垂陽相月品令 拜星胡州夏州春遊春晴春弄綠腰綠意哨遍傾杯索酒消息離鸞 留家調笑薄倖黃金排歌探春望梅減蘭情詞漁父戚氏梁令寒姑 湘月瓊台凱歌韻令催雪塞姑琴調禁煙解紅疏影歌令 賺煞瑤花 酹月暗香鎮西踏月橫雲簇水鞮紅露華 七絕
三字
上弦月
一畫 一七令一寸金一葉葉一葉樂一葉落一半子一江風一絲風一過金一夢金 一叢花一枝花一樣花一點春一枝春一落春一年春一痕沙一落索一絡索 一捻紅一萼紅一斛珠一斛球一剪梅一翦梅 二畫 二郎神二色蓮卜運算元卜玉郎人月圓人南渡七娘子七娘仔八六子八寶妝 八拍蠻八音諧九能歸九回腸九張帆九張機十拍子十樣花十愛詞十二時 十二紅十二郎十八香二十時丁香結 三畫 三字令三台令三學士三部樂三登樂三奠子三株媚上行杯上升花上江虹 上馬嬌上西平上南平上平西上平南上小樓上束馬上西樓上林春上陽春 下水船下手遲大江西大江乘大聖樂小聖樂小沖山小重山小闌干小桃紅 小桃花小庭花小梅花小鎮西小秦王小梁州千秋歲千秋節千年調千春詞 萬年秋萬年枝萬年春萬里春萬年斯山外雲山花子山桃紅山坡羊山漸青 山鬼謠山亭柳山亭燕於飛樂於中好廣寒枝廣寒秋子夜歌川撥棹干荷葉 女冠子 四畫 天仙子天下樂天門謠天香引天凈沙月兒高月下笛月中行月中桂月當聽 月當窗月邊嬌月宮春月城春月華清風入松風中柳風光好風歸雲風馬兒 風流子風蝶令風敲竹雲霧斂雲松令雲鬢亂水仙子水龍吟水雲游水漫聲 水調歌水晶簾鳳仙引鳳池吟鳳來朝鳳求凰鳳棲梧鳳孤飛鳳時春鳳樓春 鳳樓吟鳳蕭吟鳳御杯鳳凰間雙雙燕雙飛燕雙燕兒雙頭蓮雙瑞蓮雙聲子 雙翠羽 雙帶子雙韻子雙紅豆雙勸酒雙荷葉雙蕖怨雙鴻鶉斗百花鬥百草 斗雞回 斗嬋娟斗鵪鶉無夢令無俗念無漏子無錫景太平時太平令太常引 不水船 不是路不怕醉六六峰六么序六么令少年心少年游五更轉五供養 豐樂樓 豐年瑞中央樂開元樂昇平樂王孫信木蘭花見龍門內家嬌廳前柳 丹鳳吟 丑奴兒飛來峰比目魚文風盛烏夜啼勸金船引駕行巴渝辭元和令 元會曲 長相思 五畫 玉人歌玉山枕玉山頹玉京秋玉京謠玉京簫玉竹斬玉燭新玉團兒玉交枝 玉連環玉蓮花玉堂春玉樓春玉龍瑤玉壺冰玉闌干玉梅令玉美蓉玉抱肚 玉漏遲玉蝴蝶玉簟秋玉簟涼憶江南憶江月憶漢月憶歲月憶蘿月憶人人 憶故人憶王孫憶君王憶帝京憶少年憶仙姿憶舊游憶多嬌憶餘杭憶吹簫 憶悶令憶章台憶柳曲憶秦娥憶真妃憶瑤姬憶秦娥 歸去來歸去難歸去曲 歸巴樂 歸平遙歸國遙歸國謠歸字謠歸自謠歸朝歡歸塞北四字令四時好 四邊靜 四園竹四代好四和香四和春四塊玉四犯令四季花四換頭甘草子 甘州子 甘州令甘州遍甘州曲甘州歌長生樂長安女長命女長相思長壽樂 長橋月 長亭怨石州行石州引石州慢石湖仙石榴花白雪詞白萱歌白蘋香 白鴿子 白鶴子東平引東坡引東陽歌東原樂東風寒東湖月古陽關古梅曲 古傾杯 古調笑古竹馬永遇樂永原樂台城路台城游占春芳占春魁占梅芳 龍山會 龍吟曲聖樂王聖無憂樂中悲樂遜曲撲粉蝶撲蝴蝶漢宮春加侍香 叨叨令 且坐令生查子市橋柳蘭陵王瓜茉莉北楊柳擊裙腰絲羅襖犯胡兵付金釵 冉冉雲對玉環鳥鳴澗 六畫 江城子江神子江南憶江南好江南春江南柳江兒水江月令江如練江亭怨 江梅引西平曲西平樂西江月西湖月西湖邊西湖路西湖春西子妝西施錦 西地錦西意曲西意令西夢令西樓子西河慢西笑吟西溪子慶千秋慶長春 慶青春慶宮春慶春時慶春歲慶春澤慶春深慶同天慶東原慶清朝慶宣和 慶春宮曲入門曲入冥曲千秋曲玉管曲游春紅娘子紅娘仔紅梅引紅樓引 紅窗聽紅窗迥紅窗睡紅窗影好女兒好時光好花時好事近好姐姐好離鄉 好觀音竹枝子竹香子竹馬車竹馬兒竹枝詞竹牌兒百字令百字謠百字字 百尺樓百媚娘百宜嬌掃地花掃地舞掃地游掃花游掃市舞陽關曲陽關引 陽春曲陽台曲陽台路陽台夢過江龍過龍門過秦樓過澗歇行香子行杳子 行不得行路難早梅香早梅芳早春怨傷春曲傷春怨傷情怨安公子安陽好 安慶摸回波樂回波詞回婆樂回心院華清引華胥引華荷媚如夢令如意令 如魚水伊川令伊州令後庭花後庭宴喬木查喬牌兒字字雙字字錦羽仙歌 師師令阮郎歸吊嚴陵奪錦標買陂塘邁陂塘有有令揚州慢向天盞向湖邊 似娘兒紇那曲齊天樂關河令庄椿歲陣破樂雪芳草尋瑤草 七畫 花心動花非花花自落花想容花間意花深深花前飲花溪碧折紅梅折紅英 折花令折桂令折丹桂折柳枝折楊柳壽山曲壽南山壽星明壽桃春壽樓春 步花間步虛聲步虛詞步步嬌步蟾宮應天長應天良應長天應景樂杏花天 杏花風杏梁燕沙頭雨沙塞子沙磧子蘇台新蘇武慢蘇幕遮芙蓉月芙蓉曲 胡山青胡音子隴頭月隴頭泉快活三快活年閑中好閑閑令紗窗恨紗窗怨 泠青沼泛蘭舟伴雲來伴登臨赤棗子赤壁詞聲塊令聲聲慢迎新春迎春來 還京樂還冠子君不悟君來路拋綉球拋球樂村意遠杜韋娘極相思楊柳枝 秀廂兒秀碧宵佛霓裳何滿子蒼梧謠芭蕉雨芳心苦孝白歌飲馬歌訴衷情 陂搪柳灼灼花豆葉黃禿廝兒更漏子忍淚吟沐皇恩阿那曲告春來懷舊游 別仙子弄花雨吹柳紊兩同心連枝理這橫山雞叫子沁園春遠朝歸陂堂柳 芰荷香 八畫 金字經金明池金明春金歡帶金浮圖金盞子金錯刀金蕉葉金菊香金鳳鉤 金鳳調金縷曲金縷詞金縷歌夜飛樂夜飛鵲夜半樂夜合花夜來花夜行船 夜如年夜遊宮夜遊朝夜搗衣青門引青杏兒青哥兒青歌兒青雲怨青玉案 青衫濕採桑子采蓮子采蓮令采彩令采綠令采明珠畫堂春畫屏春畫樓空 畫招郎畫錦堂畫娥眉念奴嬌念良游念香衾念離群定風波定風流定西番 雨中花雨淋鈴雨霖鈴國香慢國門東試羅香試周郎河滿子河瀆神明月引 明月斜羅嗊曲羅敷媚武林春武陵春轉應曲轉應詞陌上花陌上郎卷春空 卷珠簾撥不斷撥棹子駐馬聽駐雲飛佳人醉使牛子征部樂拍球場拙魯連 松梢月杵聲齊怕春歸憐薄命恆春令乳燕飛寶釵分釵頭鳳釣船笛孤雁兒 詠搗練賣花聲卓牌子魚兒賺苗兒秀話桐鄉昆明池沽美酒貧也樂於中好 油葫蘆輪檯子學士吟拂霓裳寶鼎現 陌上桑 憐薄命 九畫 春光好春去也春心盪春雲怨春歸怨春色滿春聲滿春聲啐春初臨春草碧 春衫淚春團圓春宵曲春曉曲春麗景春鶯轉鞦韆索秋月夜秋夜雨秋波媚 秋思耗秋思夜秋宵吟秋景麗秋蕊香柳葉兒柳長春柳色黃柳色新柳初新 柳含煙柳枝秋柳梢青柳梢春柳腰輕怨三三怨回紇怨王孫怨春風怨春歸 怨春閨怨春郎怨啼鵑南鄉子南柯子南歌子殘宣訣 南平引南樓令南浦月 賀新郎 賀新涼賀聖朝賀熙朝洞中仙洞仙詞洞仙歌洞瀆神點絳唇點牌兒 點櫻桃 思遠人思越人思佳客思帝鄉相思子相思令相見歡恨春時恨春宵 恨來遲 垂絲釣垂楊柳垂碧柳迷仙引迷神引拜新月拜星月選冠子選官子 誤佳期 誤桃源拾菜娘拾翠羽獨腳令獨倚樓劍氣近劍器近繞地游繞佛樂 送征衣 送將歸絳都春絳桃春絳黃龍洛陽春洛妃怨掛金索掛庭秋祝英台 昭君怨 美人春茭荷香珍珠令玲瓏王柘枝引麻郎兒映山紅帶馬行胡搗練 絡絲娘 臨江仙重疊金哪吒令荊州亭帝春台揮春墁晝錦堂耍孩兒茶瓶兒 將進酒 香山會煉丹砂看花回眉峰碧亭前柳勝勝慢城頭月相見歡鍾離春 念奴嬌 十畫 離亭怨離亭宴離亭燕離庭宴離別難離香令離苦海離翠袖宴清都宴桃源 宴西園宴山亭宴瓊林宴瑤池桂枝香桂枝秋桂花明桂華明桂殿秋破陣子 破陣樂破字令破齊陣荷葉杯荷乾杯荷花媚壺山好壺中天壺天曉浣溪行 浣溪沙浣沙溪綉帶子綉帶兒綉停針夏初臨夏孤臨夏雲峰桃花水桃花落 海棠花海棠春凄涼犯凄涼調戀情深戀香衾留春令留客住偶相逢特地新 鬼三台倒垂柳逍遙樂莫思歸悟黃梁淅江靜倘秀才凌波曲涼州令唐多令 調笑令粉蝶兒鴨頭綠酒泉子閱金經家山好高陽台澗底松真珠簾珠簾卷 搗練子浪淘沙喚春愁啄木兒剔銀燈透碧宵倦尋芳鴛鴦夢薄命女愛孤雲 十一畫 惜分飛惜紅衣惜分釵惜雙雙惜余歡惜余春惜余香惜春容惜春令惜春郎 惜春纖惜春姿惜花春惜黃花惜瓊花惜奴嬌惜芳菲惜寒梅望江東望江怨 望江南望江梅望仙人望湖人望湘人望仙門望仙樓望遠行望梅花望梅潮 望夫歌望春回望書歸望海潮望秦川望蓬萊夢江口夢江南夢仙游夢行雲 夢芙蓉夢揚州夢還涼夢魂香夢橫塘探道子探花慢探芳訊探芳新探芳信 探春令探春慢清平樂清平調清江行情江曲清和風清商怨清波引梅花句 梅花引梅月圓梅和柳梅弄影梅已謝剪牡丹剪征袍剪湘雲剪朝霞黃金縷 黃鍾樂黃鶯兒黃鶴引漁家傲漁家樂漁父樂漁歌子梧桐兒梧桐影梧桐樹 梧葉兒雪花飛雪獅兒雪綠蓑混江龍混羅衣彩雲歸彩鳳飛情天久情久長 脫布巾脫布衫擲半浣擲金錢瑣窗寒瑣寒窗綺羅香綺秦怨菊花天菊花新 深院月深院靜綠頭鴨萍宮春謁金門蕭蕭雨章台柳梁州令婆羅門淮甸春 欸乃曲得勝令甜水令掉角兒麻郎兒祭天神尉遲杯眼兒媚寄生草第一花 維揚好接賢賓淡黃柳控春令添添春 菩薩蠻 十二畫 喜春來喜遷鶯喜朝天喜連聲喜常新謝池春謝秋娛謝秋娘謝新恩朝天子 朝中措朝天樂朝天懶鎖窗寒鎖寒窗鎖陽台寒食詞寒松嘆寒連新臘梅花 臘梅香臘前梅落梅風落花時散天花散餘霞越江吟越溪寒御街行御帶花 普天樂普賢歌賞先春賞花時最高樓最高春悲中樂悲哉行番搶子番卜算 森春慢期夜月聒龍謠濺羅裙景龍燈渭城曲渡江雲雁後歸遐方怨黑漆弩 縷金金集賢賓喝大令葛浦曲敬天花道成歸湘妃怨替人愁晚雲高隔簾聽 款殘紅琵琶仙崐綉毯攪琵琶滯人嬌淚紅雲蕊珠間紫玉簫晴偏好紫騮馬 十三畫 滿江紅滿官花滿園花滿路花滿庭花滿庭芳滿庭霜滿朝歡滿院春錦花香 錦上花錦帳春錦園春錦堂春錦纏道解火令解佩令解佩環解連環解語花 解春風解冤結瑞雲濃瑞飛好瑞龍吟瑞鶴仙瑞鷓鴣愁風月愁春來愁倚闌 感皇恩感恩多感庭秋新水令新水命新安路新念別塞垣春塞里春塞翁吟 摸魚兒摸魚子照紅梅照碧桃鵲橋仙鵲踏枝楚天謠楚雲深鼓笛令鼓笛慢 意不盡意難忘獻衷心獻仙音殿前歡殿前催樓上曲驀山溪蓬萊閣虞美人 蜀溪春鹽角兒鋸解令謫仙怨頻載酒催花樂遙天奉攬掙琶鮑老催 十四畫 碧雲深碧美蓉碧玉簫碧牡丹碧桃春瑤池宴瑤池燕瑤花慢瑤階草 疊蘿花 翠羽吟翠華引翠園枝翠樓吟舞春風舞楊花舞迎春舞馬詞暮雲碧暮山溪 暮花天摘得新摘紅英賽紅娘賽天香瀟湘曲瀟湘神瀟瀟雨滴滴金酷相思 箜篌曲熙州慢睿思新慢卷紬福馬郎滾綉球願成雙 十五畫 醉江月 醉中天醉太平醉公子醉鄉春醉紅妝醉花間醉花番醉花陰醉花春 醉思仙醉妝詞醉木犀醉春台醉春風醉東風醉吟商醉桃源醉桃園醉扶歸 醉落拓醉落魄醉梅花醉翁操醉蓬萊醉垂鞭醉瑤瑟燕歸來燕歸梁燕山亭 燕春台燕台春燕同宴燕鶯語踏枝間踏歌詞踏青游踏春遊踏莎行踏陽春 踏雲行 踏馬陣橫塘路蝴蝶兒蝶戀花蕃女怨擷芳詞鶴沖天鞋兒曲懶畫眉 醋葫蘆 醉思凡 十六畫以上 撼庭秋鸚鵡曲穆護砂澡蘭香鏡中人贊成功贊浦子鷓鴣天鷓鴣詞霜天曉 霜花膄霜葉飛霜菊花翻香令翻翠袖檐前缺濯香令鬢雲松鬢邊華攀鞍態 露華慢
四字
一江春水一枝花犯二十四會八聲甘州八節同歡九重春色人在樓上卜運算元慢 十六字令大江東去大刀將軍小重山令小樓蓮花小鎮西犯千秋萬歲千秋歲引 萬年歡慢萬斯年曲上林春令上林春慢三台春曲三調笑令山鎮西犯馬家春慢 女冠子慢天下樂令雲淡秋空少年游慢雲鬢松令木蘭花令木蘭花慢無愁可解 風中柳令風大松慢鳳棲梧桐氏州第一月上瓜州月上海棠月照梨花六州歌頭 丑奴兒令丑奴兒慢丑奴兒近雙頭蓮令不如歸去水調歌頭長命女令長亭怨慢 長相思令撲蝴蝶近公無渡河玉水明沙玉樓春令玉臘梅枝漢宮春慢玉連環影 如此江山江城子慢江南春慢西江月慢西平樂慢西子妝慢西施愁春傳言玉女 朱奴兒犯燈月交輝紅林擒近紅情綠意尹州三台麥秀兩岐並蒂芙蓉明月逐來 沉醉東風迎春樂令花犯念奴泛情波偏花上月令慶春澤慢應天長令應時明近 應天長慢慶清朝慢魚游春水魚水春來魚水同歡村裡逐鼓送大守詞法駕道引 訴衷情近採桑子慢賣花聲煞畫堂春慢雨中花令雨中花慢空亭日暮侍香金童 夜鳥飛慢卓牌子慢戀芳春慢青山濕遍羅敷夜歌念家山破祝英台近皂羅特髻 洞庭春色洞仙歌慢玲瓏四犯浪淘沙令浪里來煞宮中三台宮中調笑春風裊娜 春早湖山繞地游慢思焦客令粉蝶兒慢金碧芙蓉閨怨無夢相思令兒賀聖朝影 頌聖朝影燭影搖紅壺中天慢烘春桃李秋色橫空秋光滿目惜黃花慢惜雙雙令 惜余春慢夢玉人引唱調笑令高山流水搗練子令雪月先交雪月交光黃河清慢 漁父家風得春令慢鹽角兒令海天闊處海棠花令海棠春令晚香時候晚雲烘月 拜星月慢楚宮春慢綠鸞歸令錦堂春慢喜遷鶯令郭郎兒慢瑞鶴仙影銀河浮槎 庭院深深望雲灘引望花花令福壽千春刷子序犯婆羅門引換巢鸞鳳越女鏡心 踏莎美人暗香疏影隔浦蓮近隔溪棲令隔溪梅令疏簾淡月紫萸香慢紫花兒序 湘春夜月鵲橋仙令愁春未醒愁倚闌令貂裘換酒宴春台慢虞美人令虞美人影 感皇恩慢感恩多令霜天曉角謝春池慢霓裳羽衣轆轤金井轆轤仙影露華春慢 鬢雲松令瀟湘夜雨驪歌一疊惠蘭芬引荔枝香近
五字
三犯渡江雲三犯錦園春大江西上曲五福降中天五綠結同心月底修簫譜玉人捧露盤 玉女迎春慢玉女逢春慢玉樹後庭花玉女搖仙佩玉珥墜金環東風齊看力東風吹酒面 東風第一枝四犯剪梅花四笑江梅引江月見重山江城梅花引西湖明月引後庭花破子 紅杏泄春光飛雪滿群山快活年近拍扶醉去春寒花發沁園春花雪滿堆山送入我門來 明月逐人來明月生南浦明月棹孤舟金人捧露盤金菊對芙蓉金盞倒垂簾巫山一片雲 巫山一段雲採茶煮春碧泛情波摘遍轉調二郎神轉調踏莎行捉拍丑奴兒細雨鳴春沼 荷葉鋪水面春從天上來春夏兩相期春雪問早梅桃源憶故人桃園憶故人鈾帶長中空 高平探芳新缺月掛疏桐郭郎兒近拍偷聲木蘭花減字木蘭花減字浣溪沙添字浣溪沙 添字採桑子清風八詠樓梁州令疊韻綠孟舞風輕弦曲獻仙音番馬舞西風晴色入青山 喝馬一枝花銅人捧露盤闌干萬里心扁舟尋舊約隔浦蓮近拍愁倚闌干令梅子黃時雨 新雁過妝樓桂花鎮南枝攤破江城子攤破丑奴兒攤破採桑子攤破浣溪沙鶯聲繞紅樓 滿路花捉拍琴瑟相思引琴調相思引瑤台第一層瑤台聚八仙黃鶴繞碧樹徵招調中腔 醉吟仙小品驟雨打新荷
六字
九重春色萬年望月樓羅門引惜花春起早慢霓裳中序第一 瀟湘逢故人慢 壽延長破字令 花發狀無紅慢 愛月夜眠遲慢
七字
鳳凰台上憶吹簫

⑥ 詞牌名問題

詞牌名不僅僅決定詞的結構,有時還與詞人的心情緊密相連,如:辛棄疾的《破陣子 》,其它類的詞牌名還有很多:望江南、武陵春、魚家傲、江城子等

⑦ 關於四大名著!急!有分!

四大名著是中國乃至全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文化遺產,在整個華人世界中有著深遠的影響。毛澤東說過:「生子當如仲謀,交友如魯達,信心如唐僧,讀書就讀四大名著。」研讀中國四大名著,是瀏覽中國古典文學的智能之海,也是閱歷中國傳統人文、社會、倫理、歷史、地理、民俗、心理、處事策略的知識之庫。
-----------------------------------------------------------------------------
《三國演義》
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
共一百二十回
開篇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
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介紹:根據陳壽《三國志》,以及范曄《後漢書》、元代《三國志平話》和一些民間傳說寫成。現所見刊本以明嘉靖本最早,分24卷,240則。清初毛宗崗又做了一些修改,成為現在通行的120回本。
三國演義故事開始於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結束於王浚平吳,描寫了東漢末年和三國時代魏、蜀、吳三國之間的軍事、政治斗爭。文字淺顯、人物形象刻畫深刻、情節曲折、結構宏大。中國的第一部流傳最廣、影響最深、成就最高、氣魄最大的章回體古典小說《三國演義》,在我國的文學發展史上,建樹了不可磨滅的偉大功績。為世界文學的寶庫,也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第二回 張翼德怒鞭督郵 何國舅謀誅宦豎
第三回 議溫明董卓叱丁原 饋金珠李肅說呂布
第四回 廢漢帝陳留踐位 謀董賊孟德獻刀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第六回 焚金闕董卓行凶 匿玉璽孫堅背約
第七回 袁紹磐河戰公孫 孫堅跨江擊劉表
第八回 王司徒巧使連環計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第九回 除暴凶呂布助司徒 犯長安李傕聽賈詡
第十回 勤王室馬騰舉義 報父仇曹操興師
第十一回 劉皇叔北海救孔融 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第十二回 陶恭祖三讓徐州 曹孟德大戰呂布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楊奉董承雙救駕
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駕幸許都 呂奉先乘夜襲徐郡
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第十六回 呂奉先射戟轅門 曹孟德敗師
第十七回 袁公路大起七軍 曹孟德會合三將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藹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
第二十回 曹阿瞞許田打圍 董國舅內閣受詔
第二十一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 關公賺城斬車胄
第二十二回 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關張共擒王劉二將
第二十三回 禰正平裸衣罵賊 吉太醫下毒遭刑
第二十四回 國賊行凶殺貴妃 皇叔敗走投袁紹
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第二十六回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
第二十七回 美髯公千里走單騎 漢壽侯五關斬六將
第二十八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 會古城主臣聚義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斬於吉 碧眼兒坐領江東
第三十回 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
第三十一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 玄德荊州依劉表
第三十二回 奪冀州袁尚爭鋒 決漳河許攸獻計
第三十三回 曹丕乘亂納甄氏 郭嘉遺計定遼東
第三十四回 蔡夫人隔屏聽密語 劉皇叔躍馬過檀溪
第三十五回 玄德南漳逢隱淪 單福新野遇英主
第三十六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
第三十七回 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
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
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第四十一回 劉玄德攜民渡江 趙子龍單騎救主
第四十二回 張翼德大鬧長坂橋 劉豫州敗走漢津口
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第四十四回 孔明用智激周瑜 孫權決計破曹操
第四十五回 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會蔣干中計
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第四十七回 闞澤密獻詐降書 龐統巧授連環計
第四十八回 宴長江曹操賦詩 鎖戰船北軍用武
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第五十回 諸葛亮智算華容 關雲長義釋曹操
第五十一回 曹仁大戰東吳兵 孔明一氣周公瑾
第五十二回 諸葛亮智辭魯肅 趙子龍計取桂陽
第五十三回 關雲長義釋黃漢升 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第五十四回 吳國太佛寺看新郎 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孫夫人 孔明二氣周公瑾
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銅雀台 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龍吊喪 耒陽縣鳳雛理事
第五十八回 馬孟起興兵雪恨 曹阿瞞割須棄袍
第五十九回 許褚裸衣斗馬超 曹操抹書間韓遂
第六十回 張永年反難楊修 龐士元議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趙雲截江奪阿斗 孫權遺書退老瞞
第六十二回 取涪關楊高授首 攻雒城黃魏爭功
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計捉張任 楊阜借兵破馬超
第六十五回 馬超大戰葭萌關 劉備自領益州牧
第六十六回 關雲長單刀赴會 伏皇後為國捐生
第六十七回 曹操平定漢中地 張遼威震逍遙津
第六十八回 甘寧百騎劫魏營 左慈擲杯戲曹操
第六十九回 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
第七十回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盪山
第七十一回 占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第七十二回 諸葛亮智取漢中 曹阿瞞兵退斜谷
第七十三回 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
第七十四回 龐令明抬櫬決死戰 關雲長放水淹七軍
第七十五回 關雲長刮骨療毒 呂子明白衣渡江
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第七十七回 玉泉山關公顯聖 洛陽城曹操感神
第七十八回 治風疾神醫身死 傳遺命奸雄數終
第七十九回 兄逼弟曹植賦詩 侄陷叔劉封伏法
第八十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漢王正位續大統
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張飛遇害 雪弟恨先主興兵
第八十二回 孫權降魏受九錫 先主征吳賞六軍
第八十三回 戰猇亭先主得仇人 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八十五回 劉先主遺詔託孤兒 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第八十六回 難張溫秦宓逞天辯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第八十七回 征南寇丞相大興師 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第八十八回 渡瀘水再縛番王 識詐降三擒孟獲
第八十九回 武鄉侯四番用計 南蠻王五次遭擒
第九十回 驅巨獸六破蠻兵 燒藤甲七擒孟獲
第九十一回 祭瀘水漢相班師 伐中原武侯上表
第九十二回 趙子龍力斬五將 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三回 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
第九十四回 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馬懿克日擒孟達
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發賺曹休
第九十七回 討魏國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維詐獻書
第九十八回 追漢軍王雙受誅 襲陳倉武侯取勝
第九十九回 諸葛亮大破魏兵 司馬懿入寇西蜀
第一百回 漢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陣辱仲達
第一百一回 出隴上諸葛妝神 奔襟張郃中計
第一百二回 司馬懿佔北原渭橋 諸葛亮造木牛流馬
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馬受困 五丈原諸葛禳星
第一百四回 隕大星漢丞相歸天 見木像魏都督喪膽
第一百五回 武侯預伏錦囊計 魏主拆取承露盤
第一百六回 公孫淵兵敗死襄平 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第一百七回 魏主政歸司馬氏 姜維兵敗牛頭山
第一百八回 丁奉雪中奮短兵 孫峻席間施密計
第一百九回 困司馬漢將奇謀 廢曹芳魏家果報
第一百十回 文鴦單騎退雄兵 姜維背水破大敵
第一百十一回 鄧士載智敗姜伯約 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計斬孫綝 姜維斗陣破鄧艾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驅車死南闕 姜維棄糧勝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 詔班師後主信讒 托屯田姜維避禍
第一百十六回 鍾會分兵漢中道 武侯顯聖定軍山
第一百十七回 鄧士載偷度陰平 諸葛瞻戰死綿竹
第一百十八回 哭祖廟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爭功
第一百十九回 假投降巧計成虛話 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第一百二十回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紅樓夢》
原名:石頭記
開篇詞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紅樓夢共一百二十回,前八十回由曹雪芹作,後四十回一般認為是由高鶚所作。曹作八十回在撰寫、修改過程中就以抄本的方式流傳。乾隆五十年(1791年),程偉元將前八十回及後四十回續稿以活字排印,從此一百二十回本流行。但前八十回的文字曾又改動。
介紹:紅樓夢寫於十八世紀中葉的清乾隆時代,內容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為背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著重描寫賈家榮國府和寧國府由盛到衰的全過程。作品語言優美生動,善於刻畫人物,塑造了賈寶玉、林黛玉、王熙鳳、薛寶釵、尤三姐等個性鮮明的人物。本書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
第 一 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第 二 回 賈夫人仙逝揚州城 冷子興演說榮國府
第 三 回 賈雨村夤緣復舊職 林黛玉拋父進京都
第 四 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第 五 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釵 飲仙醪曲演紅樓夢
第 六 回 賈寶玉初試雲雨情 劉姥姥一進榮國府
第 七 回 送宮花賈璉戲熙鳳 宴寧府寶玉會秦鍾
第 八 回 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探寶釵黛玉半含酸
第 九 回 戀風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頑童鬧學堂
第 十 回 金寡婦貪利權受辱 張太醫論病細窮源
第 十一 回 慶壽辰寧府排家宴 見熙鳳賈瑞起淫心
第 十二 回 王熙鳳毒設相思局 賈天祥正照風月鑒
第 十三 回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 王熙鳳協理寧國府
第 十四 回 林如海捐館揚州城 賈寶玉路謁北靜王
第 十五 回 王鳳姐弄權鐵檻寺 秦鯨卿得趣饅頭庵
第 十六 回 賈元春才揚藻宮 秦鯨卿夭逝黃泉路
第 十七 回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第 十八 回 隔珠簾父女勉忠勤 搦湘管姊弟裁題詠
第 十九 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第二 十 回 王熙鳳正言彈妒意 林黛玉俏語謔嬌音
第二十一回 賢襲人嬌嗔箴寶玉 俏平兒軟語救賈璉
第二十二回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制燈謎賈政悲讖語
第二十三回 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剛輕財尚義俠 痴女兒遺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魘魔法姊弟逢五鬼 紅樓夢通靈遇雙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橋設言傳心事 瀟湘館春困發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第二十八回 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薛寶釵羞籠紅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 十 回 寶釵借扇機帶雙敲 齡官劃薔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第三十二回 訴肺腑心迷活寶玉 含恥辱情烈死金釧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攜唇舌 不肖種種大承笞撻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錯里錯以錯勸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釧親嘗蓮葉羹 黃金鶯巧結梅花絡
第三十六回 綉鴛鴦夢兆絳芸軒 識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齋偶結海棠社 蘅蕪苑夜擬菊花題
第三十八回 林瀟湘魁奪菊花詩 薛蘅蕪諷和螃蟹詠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開河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第四 十 回 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櫳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紅院劫遇母蝗蟲
第四十二回 蘅蕪君蘭言解疑癖 瀟湘子雅謔補余香
第四十三回 閑取樂偶攢金慶壽 不了情暫撮土為香
第四十四回 變生不測鳳姐潑醋 喜出望外平兒理妝
第四十五回 金蘭契互剖金蘭語 風雨夕悶制風雨詞
第四十六回 尷尬人難免尷尬事 鴛鴦女誓絕鴛鴦偶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調情遭苦打 冷郎君懼禍走他鄉
第四十八回 濫情人情誤思游藝 慕雅女雅集苦吟詩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紅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五 十 回 蘆雪庵爭聯即景詩 暖香塢雅制春燈謎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編懷古詩 胡庸醫亂用虎狼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兒情掩蝦須鐲 勇晴雯病補雀金裘
第五十三回 寧國府除夕祭宗祠 榮國府元宵開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陳腐舊套 王熙鳳效戲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 辱親女愚妾爭閑氣 欺幼主刁奴蓄險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興利除宿弊 時寶釵小惠全大體
第五十七回 慧紫鵑情辭試忙玉 慈姨媽愛語慰痴顰
第五十八回 杏子陰假鳳泣虛凰 茜紗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 柳葉渚邊嗔鶯吒燕 絳雲軒里召將飛符
第六 十 回 茉莉粉替去薔薇硝 玫瑰露引來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寶玉瞞贓 判冤決獄平兒行權
第六十二回 憨湘雲醉眠芍葯茵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艷理親喪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題五美吟 浪盪子情遺九龍佩
第六十五回 賈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恥情歸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門
第六十七回 見土儀顰卿思故里 聞秘事鳳姐訊家童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賺入大觀園 酸鳳姐大鬧寧國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劍殺人 覺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七 十 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雲偶填柳絮詞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鴛鴦女無意遇鴛鴦
第七十二回 王熙鳳恃強羞說病 來旺婦倚勢霸成親
第七十三回 痴丫頭誤拾綉春囊 懦小姐不問累金鳳
第七十四回 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寧國府
第七十五回 開夜宴異兆發悲音 賞中秋新詞得佳讖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館聯詩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風流 美優伶斬情歸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學士閑征詭畫詞 痴公子杜撰芙蓉誄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龍悔娶河東獅 賈迎春誤嫁中山狼
第八 十 回 美香菱屈受貪夫棒 王道士胡謅妒婦方
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釣游魚 奉嚴詞兩番入家塾
第八十二回 老學究講義警頑心 病瀟湘痴魂驚惡夢
第八十三回 省宮闈賈元妃染恙 鬧閨閫薛寶釵吞聲
第八十四回 試文字寶玉始提親 探驚風賈環重結怨
第八十五回 賈存周報升郎中任 薛文起復惹放流刑
第八十六回 受私賄老官翻案牘 寄閑情淑女解琴書
第八十七回 感深秋撫琴悲往事 坐禪寂走火入邪魔
第八十八回 博庭歡寶玉贊孤兒 正家法賈珍鞭悍仆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詞 蛇影杯弓顰卿絕粒
第九 十 回 失綿衣貧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郎驚叵測
第九十一回 縱淫心寶蟾工設計 布疑陣寶玉妄談禪
第九十二回 評女傳巧姐慕賢良 玩母珠賈政參聚散
第九十三回 甄家僕投靠賈家門 水月庵掀翻風月案
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賈母賞花妖 失寶玉通靈知奇禍
第九十五回 因訛成實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寶玉瘋顛
第九十六回 瞞消息鳳姐設奇謀 泄機關顰兒迷本性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斷痴情 薛寶釵出閨成大禮
第九十八回 苦絳珠魂歸離恨天 病神瑛淚灑相思地
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惡奴同破例 閱邸報老舅自擔驚
第一零零回 破好事香菱結深恨 悲遠嫁寶玉感離情
第一零一回 大觀園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簽驚異兆
第一零二回 寧國府骨肉病災襟 大觀園符水驅妖孽
第一零三回 施毒計金桂自焚身 昧真禪雨村空遇舊
第一零四回 醉金剛小鰍生大浪 痴公子余痛觸前情
第一零五回 錦衣軍查抄寧國府 驄馬使彈劾平安州
第一零六回 王熙鳳致禍抱羞慚 賈太君禱天消禍患
第一零七回 散余資賈母明大義 復世職政老沐天恩
第一零八回 強歡笑蘅蕪慶生辰 死纏綿瀟湘聞鬼哭
第一零九回 候芳魂五兒承錯愛 還孽債迎女返真元
第一一零回 史太君壽終歸地府 王鳳姐力詘失人心
第一一一回 鴛鴦女殉主登太虛 狗彘奴欺天招伙盜
第一一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讎仇趙妾赴冥曹
第一一三回 懺宿冤鳳姐托村嫗 釋舊憾情婢感痴郎
第一一四回 王熙鳳歷幻返金陵 甄應嘉蒙恩還玉闕
第一一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證同類寶玉失相知
第一一六回 得通靈幻境悟仙緣 送慈柩故鄉全孝道
第一一七回 阻超凡佳人雙護玉 欣聚黨惡子獨承家
第一一八回 記微嫌舅兄欺弱女 驚謎語妻妾諫痴人
第一一九回 中鄉魁寶玉卻塵緣 沐皇恩賈家延世澤
第一二零回 甄士隱詳說太虛情 賈雨村歸結紅樓夢

《水滸傳》
又名:忠義水滸傳
開篇詞:
試看書林隱處,幾多俊逸儒流。
虛名薄利不關愁,裁冰及剪雪,談笑看吳鉤。
七雄繞繞亂春秋。
見成名無數,圖形無數,更有那逃名無數。
剎時新月下長川,江湖桑田變古路。
訝求魚櫞木,擬窮猿擇木,恐傷,弓遠之曲木,不如且覆掌中杯,再聽取新聲曲度。
明高儒《百川書志》著錄其所見本,前署「錢塘施耐庵的本,羅貫中編次」。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認為是施耐庵所作,王圻《續文獻通考》認為是羅貫中所作。
施耐庵對這些「仗義英雄」、「擎天好漢」流露出敬佩之情。
楔子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第一回 王教頭私走延安府 九紋龍大鬧史家村
第二回 史大郎夜走華陰縣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
第三回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台山
第四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第五回 九紋龍翦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官寺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楊柳 豹子頭誤入白虎堂
第七回 林教頭刺配滄州道 魯智深大鬧野豬林
第八回 柴進門招天下客 林沖棒打洪教頭
第九回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陸虞候火燒草料場
第十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樑山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
第十二回 青面獸北京鬥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
第十三回 赤發鬼醉卧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
第十四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
第十五回 楊志押送金銀擔 吳用智取生辰綱
第十六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 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第十七回 美髯公智穩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十八回 林沖水寨大並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
第十九回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鄆城縣月夜走劉唐
第二十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
第二十一回 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
第二十二回 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松打虎
第二十三回 王婆貪賄說風情 鄆哥不忿鬧茶肆
第二十四回 王婆計啜西門慶 淫婦葯鴆武大郎
第二十五回 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
第二十六回 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
第二十七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
第二十八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蔣門神
第二十九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雲浦
第三十回 張都監血濺鴛鴦樓 武行者夜走蜈蚣嶺
第三十一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
第三十二回 宋江夜看小鰲山 花榮大鬧清風寨
第三十三回 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
第三十四回 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
第三十五回 梁山泊吳用舉戴宗 揭陽嶺宋江逢李俊
第三十六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
第三十七回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 黑旋風展浪里白條
第三十八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
第三十九回 梁山泊好漢劫法場 白龍廟英雄小聚義
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無為軍 張順活捉黃文炳
第四十一回 還道村受三卷天書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第四十二回 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第四十三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
第四十四回 楊雄醉罵潘巧雲 石秀智殺裴如海
第四十五回 病關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燒祝家店
第四十六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
第四十七回 一丈青單捉王矮虎 宋公明二打祝家莊
第四十八回 解珍解寶雙越獄 孫立孫新大劫牢
第四十九回 吳學究雙掌連環計 宋公明三打祝家莊
第五十回 插翅虎枷打白秀英 美髯公誤失小衙內
第五十一回 李逵打死殷天賜 柴進失陷高唐州
第五十二回 戴宗二取公孫勝 李逵獨劈羅真人
第五十三回 入雲龍鬥法破高廉 黑旋風下井救柴進
第五十四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布連環馬
第五十五回 吳用使時遷偷甲 湯隆賺徐寧上山
第五十六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
第五十七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
第五十八回 吳用賺金鈴吊掛 宋江鬧西嶽華山
第五十九回 公孫勝芒碭山降魔 晁天王曾頭市中箭
第六十回 吳用智賺玉麒麟 張順夜鬧金沙渡
第六十一回 放冷箭燕青救主 劫法場石秀跳樓
第六十二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關勝議取梁山泊
第六十三回 呼延灼月夜賺關勝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
第六十四回 托塔天王夢中顯聖 浪里白條水上報冤
第六十五回 時遷火燒翠雲樓 吳用智取大名府
第六十六回 宋江賞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
第六十七回 宋公明夜打曾頭市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
第六十八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
第六十九回 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
第七十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
第七十一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
第七十二回 柴進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鬧東京
第七十三回 黑旋風喬捉鬼 梁山泊雙獻頭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
第七十五回 活閻羅倒船偷御酒 黑旋風扯詔罵欽差
第七十六回 吳加亮布四斗五方旗 宋公明排九宮八卦陣
第七十七回 梁山泊十面埋伏 宋公明兩贏童貫
第七十八回 十節度議取梁山泊 宋公明一敗高太尉
第七十九回 劉唐放火燒戰船 宋江兩敗高太尉
第八十回 張順鑿漏海鰍船 宋江三敗高太尉
第八十一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計出樂和
第八十二回 梁山泊分金大買市 宋公明全夥受招安
第八十三回 宋公明奉詔破大遼 陳橋驛滴淚斬小卒
第八十四回 宋公明兵打薊州城 盧俊義大戰玉田縣
第八十五回 宋公明夜度益津關 吳學究智取文安縣
第八十六回 宋公明大戰獨鹿山 盧俊義兵陷青石峪
第八十七回 宋公明大戰幽州 呼延灼力擒番將
第八十八回 顏統軍陣列混天象 宋公明夢授玄女法
第八十九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
第九十回 五台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
第九十一回 宋公明兵渡黃河 盧俊義賺城黑夜
第九十二回 振軍威小李廣神箭 打蓋郡智多星密籌
第九十三回 李逵夢鬧天池 宋江兵分兩路
第九十四回 關勝義降三將 李逵莽陷眾人
第九十五回 宋公明忠感後土 喬道清術敗宋兵
第九十六回 幻魔君術窘五龍山 入雲龍兵圍百穀嶺
第九十七回 陳 諫官升安撫 瓊英處女做先鋒
第九十八回 張清緣配瓊英 吳用計鴆鄔梨
第九十九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
第一百回 張清瓊英雙建功 陳 宋江同奏捷
第一百零一回 謀墳地陰險產逆 蹈春陽妖 生奸
第一百零二回 王慶因奸 官司 龔端被打師軍犯
第一百零三回 張管營因妾弟喪身 范節級為表兄醫臉
第一百零四回 段家莊重招新女婿 房山寨雙並舊強人
第一百零五回 宋公明避暑療軍兵 喬道清回風燒賊寇
第一百零六回 書生談笑卻強敵 水軍汨沒破堅城
第一百零七回 宋江大勝紀山軍 朱武打破六花陣
第一百零八回 喬道清興霧取城 小旋風藏炮擊賊
第一百零九回 王慶渡江被捉 宋江剿寇成功
第一百一十回 燕青秋林渡射雁 宋江東京城獻俘
第一百一十一回 張順夜伏金山寺 宋江智取潤州城
第一百一十二回 盧俊義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戰陵郡
第一百一十三回 混江龍太湖小結義 宋公明蘇州大會垓
第一百一十四回 寧海軍宋江弔孝 涌金門張順歸神
第一百一十五回 張順魂捉方天定 宋江智取寧海軍
第一百一十六回 盧俊義分兵歙州道 宋公明大戰烏龍嶺
第一百一十七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 第一百一十八回 盧俊義大戰昱嶺關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第一百一十九回 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
第一百二十回 宋公明神聚蓼兒 徽宗帝夢游梁山泊

《西遊記》
共一百回
開篇詞
混沌未分天地亂, 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 開辟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 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道化會元功, 須看《西遊釋厄傳》。
介紹:西遊記以民間傳說的唐僧取經的故事和有關話本及雜劇基礎上創作而成。西遊記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有大鬧天宮等故事。此後寫孫悟空隨唐僧西天取經,沿途除妖降魔、戰勝困難的故事。書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等形象刻畫生動,規模宏大,結構完整。

⑧ 關於技藝高超的諺語

1、會挑水的不怕水盪,會走路的不怕路窄。

2、好舵手能使八面風。

3、巧匠手裡無棄物。

4、藝多不壓身,藝高人膽大。

多數諺語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知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諺語反映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來分,大體有以下幾種:氣象、農業、衛生、社會、學習。

(8)行雲流水譜黃金誠擴展閱讀

諺語道口語性強,通俗易懂,而且一般表內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形式上差不多都是一兩個短句。諺語內容包括極廣,有的是農用諺語,如「清明前後,栽瓜容種豆」;有的是事理諺語,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有的屬於生活上各方面的常識諺語,類別繁多,數不勝數。

⑨ 《宋史·蘇軾列傳》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范滂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

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嘆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試禮部。方時文磔裂詭異之弊勝,主司歐陽修思有以救之,得軾《刑賞忠厚論》,驚喜,欲擢冠多士,猶疑其客曾鞏所為,但置第二;復以《春秋》對義居第一,殿試中乙科。後以書見修,修語梅聖俞曰:「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聞者始嘩不厭,久乃信服。

丁母憂。五年,調福昌主簿。歐陽修以才識兼茂,薦之秘閣。試六論,舊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軾始具草,文義粲然。復對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來,制策入三等,惟吳育與軾而已。

除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叛官。關中自元昊叛,民貧役重,岐下歲輸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經砥柱之險,衙吏踵破家。軾訪其利害,為修衙規,使自擇水工以時進止,自是害減半。

治平二年,入判登聞鼓院。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誥。宰相韓琦曰:「軾之才,遠大器也,他日自當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養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進用,然後取而用之,則人人無復異辭矣。今驟用之,則天下之士未必以為然,適足以累之也。」英宗曰:「且與修注如何?」琦曰:「記注與制誥為鄰,未可遽授。不若於館閣中近上貼職與之,且請召試。」英宗曰:「試之未知其能否,如軾有不能邪?」琦猶不可,及試二論,復入三等,得直史館。軾聞琦語,曰:「公可謂愛人以德矣。」會洵卒,賻以金帛,辭之,求贈一官,於是贈光祿丞。洵將終,以兄太白早亡,子孫未立,妹嫁杜氏,卒未葬,屬軾。軾既除喪,即葬姑。後官可蔭,推與太白曾孫彭。

熙寧二年,還朝。王安石執政,素惡其議論異己,以判官告院。四年,安石欲變科舉、興學校,詔兩制、三館議。軾上議曰:

得人之道,在於知人;知人之法,在於責實。使君相有知人之明,朝廷有責實之政,則胥史皂隸未嘗無人,而況於學校貢舉乎?雖因今之法,臣以為有餘。使君相不知人,朝廷不責實,則公卿侍從常患無人,而況學校貢舉乎?雖復古之制,臣以為不足。夫時有可否,物有廢興,方其所安,雖暴君不能廢,及其既厭,雖聖人不能復。故風俗之變,法制隨之,譬如江河之徙移,強而復之,則難為力。

慶歷固嘗立學矣,至於今日,惟有空名僅存。今將變今之禮,易今之俗,又當發民力以治宮室,斂民財以食游士。百里之內,置官立師,獄訟聽於是,軍旅謀於是,又簡不率教者屏之遠方,則無乃徒為紛亂,以患苦天下邪?若乃無大更革,而望有益於時,則與慶歷之際何異?故臣謂今之學校,特可因仍舊制,使先王之舊物,不廢於吾世足矣。至於貢舉之法,行之百年,治亂盛衰,初不由此。陛下視祖宗之世,貢舉之法,與今為孰精?言語文章,與今為孰優?所得人才,與今為孰多?天下之事,與今為孰辦?較此四者之長短,其議決矣。

今所欲變改不過數端:或曰鄉舉德行而略文詞,或曰專取策論而罷詩賦,或欲兼采譽望而罷封彌,或欲經生不帖墨而考大義,此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也。願陛下留意於遠者、大者,區區之法何預焉。臣又切有私憂過計者。夫性命之說,自子貢不得聞,而今之學者,恥不言性命,讀其文,浩然無當而不可窮;觀其貌,超然無著而不可挹,此豈真能然哉!蓋中人之性,安於放而樂於誕耳。陛下亦安用之?

議上,神宗悟曰:「吾固疑此,得軾議,意釋然矣。」即日召見,問:「方今政令得失安在?雖朕過失,指陳可也。」對曰:「陛下生知之性,天縱文武,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斷,但患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願鎮以安靜,待物之來,然後應之。」神宗悚然曰:「卿三言,朕當熟思之。凡在館閣,皆當為朕深思治亂,無有所隱。」軾退,言於同列。安石不悅,命權開封府推官,將困之以事。軾決斷精敏,聲聞益遠。會上元敕府市浙燈,且令損價。軾疏言:「陛下豈以燈為悅?此不過以奉二宮之歡耳。然百姓不可戶曉,皆謂以耳目不急之玩,奪其口體必用之資。此事至小,體則甚大,願追還前命。」即詔罷之。

時安石創行新法,軾上書論其不便,曰:臣之所欲言者,三言而已。願陛下結人心,厚風俗,存紀綱。人主之所恃者人心而已,如木之有根,燈之有膏,魚之有水,農夫之有田,商賈之有財。失之則亡,此理之必然也。自古及今,未有和易同眾而不安,剛果自用而不危者。陛下亦知人心之不悅矣。祖宗以來,治財用者不過三司。今陛下不以財用付三司,無故又創制置三司條例一司,使六七少年,日夜講求於內,使者四十餘輩,分行營干於外。夫制置三司條例司,求利之名也;六七少年與使者四十餘輩,求利之器也。造端宏大,民實驚疑;創法新奇,吏皆惶惑。以萬乘之主而言利,以天子之宰而治財,論說百端,喧傳萬口,然而莫之顧者,徒曰:「我無其事,何恤於人言。」操網罟而入江湖,語人曰「我非漁也」,不如捐網罟而人自信。驅鷹犬而赴林藪,語人曰「我非獵也」,不如放鷹犬而獸自馴。故臣以為欲消讒慝而召和氣,則莫若罷條例司。今君臣宵旰,幾一年矣,而富國之功,茫如捕風,徒聞內帑出數百萬緡,祠部度五千餘人耳。以此為術,其誰不能?而所行之事,道路皆知其難。汴水濁流,自生民以來,不以種稻。今欲陂而清之,萬頃之稻,必用千頃之陂,一歲一淤,三歲而滿矣。陛下遂信其說,即使相視地形,所在鑿空,訪尋水利,妄庸輕剽,率意爭言。官司雖知其疏,不敢便行抑退,追集老少,相視可否。若非灼然難行,必須且為興役。官吏苟且順從,真謂陛下有意興作,上糜帑廩,下奪農時。堤防一開,水失故道,雖食議者之肉,何補於民!臣不知朝廷何苦而為此哉?自古役人,必用鄉戶。今者徒聞江、浙之間,數郡顧役,而欲措之天下。單丁、女戶,蓋天民之窮者也,而陛下首欲役之,富有四海,忍不加恤!自楊炎為兩稅,租調與庸既兼之矣,奈何復欲取庸?萬一後世不幸有聚斂之臣,庸錢不除,差役仍舊,推所從來,則必有任其咎者矣。青苗放錢,自昔有禁。今陛下始立成法,每歲常行。雖雲不許抑配,而數世之後,暴君污吏,陛下能保之與?計願請之戶,必皆孤貧不濟之人,鞭撻已急,則繼之逃亡,不還,則均及鄰保,勢有必至,異日天下恨之,國史記之,曰「青苗錢自陛下始」,豈不惜哉!且常平之法,可謂至矣。今欲變為青苗,壞彼成此,所喪逾多,虧官害民,雖悔何及!昔漢武帝以財力匱竭,用賈人桑羊之說,買賤賣貴,謂之均輸。於時商賈不行,盜賊滋熾,幾至於亂。孝昭既立,霍光順民所欲而予之,天下歸心,遂以無事。不意今日此論復興。立法之初,其費已厚,縱使薄有所獲,而征商之額,所損必多。譬之有人為其主畜牧,以一牛易五羊。一牛之失,則隱而不言;五羊之獲,則指為勞績。今壞常平而言青苗之功,虧商稅而取均輸之利,何以異此?臣竊以為過矣。議者必謂:「民可與樂成,難與慮始。」故陛下堅執不顧,期於必行。此乃戰國貪功之人,行險僥幸之說,未及樂成,而怨已起矣。臣之所願陛下結人心者,此也。國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淺深,不在乎強與弱;歷數之所以長短者,在風俗之薄厚,不在乎富與貧。人主知此,則知所輕重矣。故臣願陛下務崇道德而厚風俗,不願陛下急於有功而貪富強。愛惜風俗,如護元氣。聖人非不知深刻之法可以齊眾,勇悍之夫可以集事,忠厚近於迂闊,老成初若遲鈍。然終不肯以彼易此者,知其所得小,而所喪大也。仁祖持法至寬,用人有敘,專務掩覆過失,未嘗輕改舊章。考其成功,則曰未至。以言乎用兵,則十齣而九敗;以言乎府庫,則僅足而無余。徒以德澤在人,風俗知義,故升遐之日,天下歸仁焉。議者見其末年吏多因循,事不振舉,乃欲矯之以苛察,齊之以智能,招來新進勇銳之人,以圖一切速成之效。未享其利,澆風已成。多開驟進之門,使有意外之得,公卿侍從跬步可圖,俾常調之人舉生非望,慾望風俗之厚,豈可得哉?近歲樸拙之人愈少,巧進之士益多。惟陛下哀之救之,以簡易為法,以清凈為心,而民德歸厚。臣之所願陛下厚風俗者,此也。祖宗委任台諫,未嘗罪一言者。縱有薄責,旋即超升,許以風聞,而無官長。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台諫固未必皆賢,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須養其銳氣,而借之重權者,豈徒然哉?將以折奸臣之萌也。今法令嚴密,朝廷清明,所謂奸臣,萬無此理。然養貓以去鼠,不可以無鼠而養不捕之貓;畜狗以防盜,不可以無盜而畜不吠之狗。陛下得不上念祖宗設此官之意,下為子孫萬世之防?臣聞長老之談,皆謂台諫所言,常隨天下公議。公議所與,台諫亦與之;公議所擊,台諫亦擊之。今者物論沸騰,怨讟交至,公議所在,亦知之矣。臣恐自茲以往,習慣成風,盡為執政私人,以致人主孤立,紀綱一廢,何事不生!臣之所願陛下存紀綱者,此也。

斷而亡,齊恆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而功異」為問,安石滋怒,使御史謝景溫論奏其過,窮治無所得,軾遂請外,通判杭州。高麗入貢,使者發幣於官吏,書稱甲子。軾卻之曰:「高麗於本朝稱臣,而不稟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書稱熙寧,然後受之。

時新政日下,軾於其間,每因法以便民,民賴以安。徙知密州。司農行手實法,不時施行者以違制論。軾謂提舉官曰:「違制之坐,若自朝廷,誰敢不從?今出於司農,是擅造律也。」提舉官驚曰:「公姑徐之。」未幾,朝廷知法害民,罷之。

有盜竊發,安撫司遣三班使臣領悍卒來捕,卒凶暴恣行,至以禁物誣民,入其家爭斗殺人,且畏罪驚潰,將為亂。民奔訴軾,軾投其書不視,曰:「必不至此。」散卒聞之,少安,徐使人招出戮之。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於梁山泊,溢於南清河,匯於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武衛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台,尾屬於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復請調來歲夫增築故城,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從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謝。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詩托諷,庶有補於國。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語,並媒櫱所為詩以為訕謗,逮赴台獄,欲置之死,鍛煉久之不決。神宗獨憐之,以黃州團練副使安置。軾與田父野老,相從溪山間,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三年,神宗數有意復用,輒為當路者沮之。神宗嘗語宰相王珪、蔡確曰:「國史至重,可命蘇軾成之。」珪有難色。神宗曰:「軾不可,姑用曾鞏。」鞏進《太祖總論》,神宗意不允,遂手扎移軾汝州,有曰:「蘇軾黜居思咎,閱歲滋深,人材實難,不忍終棄。」軾未至汝,上書自言飢寒,有田在常,願得居之。朝奏入,夕報可。

道過金陵,見王安石,曰:「大兵大獄,漢、唐滅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連年不解,東南數起大獄,公獨無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惠卿啟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軾曰:「在朝則言,在外則不言,事君之常禮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禮,公所以待上者,豈可以常禮乎?」安石厲聲曰:「安石須說。」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須是知行一不義,殺一不辜,得天下弗為,乃可。」軾戲曰:「今之君子,爭減半年磨勘,雖殺人亦為之。」安石笑而不言。

至常,神宗崩,哲宗立,復朝奉郎、知登州,召為禮部郎中。軾舊善司馬光、章惇。時光為門下侍郎,惇知樞密院,二人不相合,惇每以謔侮困光,光苦之。軾謂惇曰:「司馬君實時望甚重。昔許靖以虛名無實,見鄙於蜀先主,法正曰:『靖之浮譽,播流四海,若不加禮,必以賤賢為累』。先主納之,乃以靖為司徒。許靖且不可慢,況君實乎?」惇以為然,光賴以少安。

遷起居舍人。軾起於憂患,不欲驟履要地,辭於宰相蔡確。確曰:「公徊翔久矣,朝中無出公右者。」軾曰:「昔林希同在館中,年且長。」確曰:「希固當先公耶?」卒不許。元祐元年,軾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賜銀緋,遷中書舍人。

初,祖宗時,差役行久生弊,編戶充役者不習其役,又虐使之,多致破產,狹鄉民至有終歲不得息者。王安石相神宗,改為免役,使戶差高下出錢雇役,行法者過取,以為民病。司馬光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復差役,差官置局,軾與其選。軾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斂民財,十室九空,斂聚於上而下有錢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專力於農,而貪吏猾胥得緣為奸。此二害輕重,蓋略等矣。」光曰:「於君何如?」軾曰:「法相因則事易成,事有漸則民不驚。三代之法,兵農為一,至秦始分為二,及唐中葉,盡變府兵為長征之卒。自爾以來,民不知兵,兵不知農,農出谷帛以養兵,兵出性命以衛農,天下便之。雖聖人復起,不能易也。今免役之法,實大類此。公欲驟罷免役而行差役,正如罷長征而復民兵,蓋未易也。」光不以為然。軾又陳於政事堂,光忿然。軾曰:「昔韓魏公刺陝西義勇,公為諫官,爭之甚力,韓公不樂,公亦不顧。軾昔聞公道其詳,豈今日作相,不許軾盡言耶?」光笑之。尋除翰林學士。

二年,兼侍讀。每進讀至治亂興衰、邪正得失之際,未嘗不反覆開導,覬有所啟悟。哲宗雖恭默不言,輒首肯之。嘗讀祖宗《寶訓》,因及時事,軾歷言:「今賞罰不明,善惡無所勸沮;又黃河勢方北流,而強之使東;夏人入鎮戎,殺掠數萬人,帥臣不以聞。每事如此,恐浸成衰亂之漸。」

軾嘗鎖宿禁中,召入對便殿,宣仁後問曰:「卿前年為何官?」曰:「臣為常州團練副使。」。曰:「今為何官?」曰:「臣今待罪翰林學士。」曰:「何以遽至此?」曰:「遭遇太皇太後、皇帝陛下。」曰:「非也。」曰:「豈大臣論薦乎?」曰:「亦非也。」軾驚曰:「臣雖無狀,不敢自他途以進。」曰:「此先帝意也。先帝每誦卿文章,必嘆曰:『奇才,奇才!』但未及進用卿耳。」軾不覺哭失聲,宣仁後與哲宗亦泣,左右皆感涕。已而命坐賜茶,徹御前金蓮燭送歸院。

三年,權知禮部貢舉。會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軾寬其禁約,使得盡技。巡鋪內侍每摧辱舉子,且持暖昧單詞,誣以為罪,軾盡奏逐之。

四年,積以論事,為當軸者所恨。軾恐不見容,請外,拜龍圖閣學士、知杭州。未行,諫官言前相蔡確知安州,作詩借郝處俊事以譏太皇太後。大臣議遷之嶺南。軾密疏:「朝廷若薄確之罪,則於皇帝孝治為不足;若深罪確,則於太皇太後仁政為小累。謂宜皇帝敕置獄逮治,太皇太後出手詔赦之,則於仁孝兩得矣。」宣仁後心善軾言而不能用。軾出郊,用前執政恩例,遣內侍賜龍茶、銀合,慰勞甚厚。

既至杭,大旱,飢疫並作。軾請於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飢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饘粥葯劑,遣使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軾曰:「杭,水陸之會,疫死比他處常多。」乃裒羨緡得二千,復發橐中黃金五十兩,以作病坊,稍畜錢糧待之。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於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頃,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錢氏,歲輒浚治,宋興,廢之,葑積為田,水無幾矣。漕河失利,取給江潮,舟行市中,潮又多淤,三年一淘,為民大患,六井亦幾於廢。軾見茅山一河專受江潮,鹽橋一河專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復造堰閘,以為湖水畜泄之限,江潮不復入市。以餘力復完六井,又取葑田積湖中,南北徑三十里,為長堤以通行者。吳人種菱,春輒芟除,不遣寸草。且募人種菱湖中,葑不復生。收其利以備修湖,取救荒余錢萬緡、糧萬石,及請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堤成,植芙蓉、楊柳其上,望之如畫圖,杭人名為蘇公堤。

杭僧凈源,舊居海濱,與舶客交通,舶至高麗,交譽之。元豐末,其王子義天來朝,因往拜焉。至是,凈源死,其徒竊持其像,附舶往告。義天亦使其徒來祭,因持其國母二金塔,雲祝兩宮壽。軾不納,奏之曰:「高麗久不入貢,失賜予厚利,意欲求朝,未測吾所以待之厚薄,故因祭亡僧而行祝壽之禮。若受而不答,將生怨心;受而厚賜之,正墮其計。今宜勿與知,從州郡自以理卻之。彼庸僧猾商,為國生事,漸不可長,宜痛加懲創。」朝廷皆從之。未幾,貢使果至,舊例,使所至吳越七州,費二萬四千餘緡。軾乃令諸州量事裁損,民獲交易之利,無復侵撓之害矣。

浙江潮自海門東來,勢如雷霆,而浮山峙於江中,與漁浦諸山犬牙相錯,洄洑激射,歲敗公私船不可勝計。軾議自浙江上流地名石門,並山而東,鑿為漕河,引浙江及溪谷諸水二十餘里以達於江。又並山為岸,不能十里以達龍山大慈浦,自浦北折抵小嶺,鑿嶺六十五丈以達嶺東古河,浚古河數里達於龍山漕河,以避浮山之險,人以為便。奏聞,有惡軾者,力沮之,功以故不成。

軾復言:「三吳之水,瀦為太湖,太湖之水,溢為松江以入海。海日兩潮,潮濁而江清,潮水常欲淤塞江路,而江水清駛,隨輒滌去,海口常通,則吳中少水患。昔蘇州以東,公私船皆以篙行,無陸挽者。自慶歷以來,松江大築挽路,建長橋以扼塞江路,故今三吳多水,欲鑿挽路、為十橋,以迅江勢」。亦不果用,人皆以為恨。軾二十年間再蒞杭,有德於民,家有畫像,飲食必祝。又作生祠以報。

六年,召為吏部尚書,未至。以弟轍除右丞,改翰林承旨。轍辭右丞,欲與兄同備從官,不聽。軾在翰林數月,復以讒請外,乃以龍圖閣學士出知潁州。先是,開封諸縣多水患,吏不究本末,決其陂澤,注之惠民河,河不能勝,致陳亦多水。又將鑿鄧艾溝與潁河並,且鑿黃堆欲注之於淮。軾始至潁,遣吏以水平準之,淮之漲水高於新溝幾一丈,若鑿黃堆,淮水顧流潁地為患。軾言於朝,從之。

郡有宿賊尹遇等,數劫殺人,又殺捕盜吏兵。朝廷以名捕不獲,被殺家復懼其害,匿不敢言。軾召汝陰尉李直方曰:「君能禽此,當力言於朝,乞行優賞;不獲,亦以不職奏免君矣。」直方有母且老,與母訣而後行。乃緝知盜所,分捕其黨與,手戟刺遇,獲之。朝廷以小不應格,推賞不及。軾請以己之年勞,當改朝散郎階,為直方賞,不從。其後吏部為軾當遷,以符會其考,軾謂已許直方,又不報。

七年,徙揚州。舊發運司主東南漕法,聽操舟者私載物貨,征商不得留難。故操舟者輒富厚,以官舟為家,補其敝漏,且周船夫之乏,故所載率皆速達無虞。近歲一切禁而不許,故舟弊人困,多盜所載以濟飢寒,公私皆病。軾請復舊,從之。未閱歲,以兵部尚書召兼侍讀。

是歲,哲宗親祀南郊,軾為鹵簿使,導駕入太廟。有赭繖犢車並青蓋犢車十餘爭道,不避儀仗。軾使御營巡檢使問之,乃皇後及大長公主。時御史中丞李之純為儀仗使,軾曰:「中丞職當肅政,不可不以聞之。」純不敢言,軾於車中奏之。哲宗遣使齎疏馳白太皇太後,明日,詔整肅儀衛,自皇後而下皆毋得迎謁。尋遷禮部兼端明殿、翰林侍讀兩學士,為禮部尚書。高麗遣使請書,朝廷以故事盡許之。軾曰:「漢東平王請諸子及《太史公書》,猶不肯予。今高麗所請,有甚於此,其可予乎?」不聽。

八年,宣仁後崩,哲宗親政。軾乞補外,以兩學士出知定州。時國事將變,軾不得入辭。既行,上書言:「天下治亂,出於下情之通塞。至治之極,小民皆能自通;迨於大亂,雖近臣不能自達。陛下臨御九年,除執政、台諫外,未嘗與群臣接。今聽政之初,當以通下情、除壅蔽為急務。臣日侍帷幄,方當戍邊,顧不得一見而行,況疏遠小臣欲求自通,難矣。然臣不敢以不得對之故,不效愚忠。古之聖人將有為也,必先處晦而觀明,處靜而觀動,則萬物之情,畢陳於前。陛下聖智絕人,春秋鼎盛。臣願虛心循理,一切未有所為,默觀庶事之利害,與群臣之邪正。以三年為期,俟得其實,然後應物而作。使既作之後,天下無恨,陛下亦無悔。由此觀之,陛下之有為,惟憂太蚤,不患稍遲,亦已明矣。臣恐急進好利之臣,輒勸陛下輕有改變,故進此說,敢望陛下留神,社稷宗廟之福,天下幸甚。」

定州軍政壞馳,諸衛卒驕惰不教,軍校蠶食其廩賜,前守不敢誰何。軾取貪污者配隸遠惡,繕修營房,禁止飲博,軍中衣食稍足,乃部勒戰法,眾皆畏伏。然諸校業業不安,有卒史以贓訴其長,軾曰:「此事吾自治則可,聽汝告,軍中亂矣。」立決配之,眾乃定。會春大閱,將吏久廢上下之分,軾命舉舊典,帥常服出帳中,將吏戎服執事。副總管王光祖自謂老將,恥之,稱疾不至。軾召書吏使為奏,光祖懼而出,訖事,無一慢者。定人言:「自韓琦去後,不見此禮至今矣。」契丹久和,邊兵不可用,惟沿邊弓箭社與寇為鄰,以戰射自衛,猶號精銳。故相龐籍守邊,因俗立法。歲久法弛,又為保甲所撓。軾奏免保甲及兩稅折變科配,不報。

紹聖初,御史論軾掌內外製日,所作詞命,以為譏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尋降一官,未至,貶寧遠軍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無所蒂芥,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又貶瓊州別駕,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葯餌皆無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猶謂不可,軾遂買地築室,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獨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時從其父老游,若將終身。

微宗立,移廉州,改舒州團練副使,徒永州。更三大赦,遂提舉玉局觀,復朝奉郎。軾自元祐以來,未嘗以歲課乞遷,故官止於此。建中靖國元年,卒於常州,年六十六。

軾與弟轍,師父洵為文,既而得之於天。嘗自謂:「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雖嬉笑怒罵之辭,皆可書而誦之。其體渾涵光芒,雄視百代,有文章以來,蓋亦鮮矣。洵晚讀《易》,作《易傳》未究,命軾述其志。軾成《易傳》,復作《論語說》;後居海南,作《書傳》;又有《東坡集》四十卷、《後集》二十卷、《奏議》十五卷、《內制》十卷、《外製》三卷、《和陶詩》四卷。一時文人如黃庭堅、晁補之、秦觀、張耒、陳師道,舉世未之識,軾待之如朋儔,未嘗以師資自予也。

自為舉子至出入侍從,必以愛君為本,忠規讜論,挺挺大節,群臣無出其右。但為小人忌惡擠排,不使安於朝廷之上。

高宗即位,贈資政殿學士,以其孫符為禮部尚書。又以其文置左右,讀之終日忘倦,謂為文章之宗,親制集贊,賜其曾孫嶠。遂崇贈太師,謚文忠。軾三子:邁、迨、過,俱善為文。邁,駕部員外郎。迨,承務郎。

過字叔黨。軾知杭州,過年十九,以詩賦解兩浙路,禮部試下。及軾為兵部尚書,任右承務郎。軾帥定武,謫知英州,貶惠州,遷儋耳,漸徙廉、永,獨過侍之。凡生理晝夜寒暑所須者,一身百為,不知其難。初至海上,為文曰《志隱》,軾覽之曰:「吾可以安於島夷矣。」因命作《孔子弟子別傳》,軾卒於常州,過葬軾汝州郟城小峨眉山,遂家潁昌,營湖陰水竹數畝,名曰小斜川,自號斜川居士。卒,年五十二。

初監太原府稅,次知潁昌府郾城縣,皆以法令罷。晚權通判中山府。有《斜川集》二十卷。其《思子台賦》、《颶風賦》早行於世。時稱為「小坡」,蓋以軾為「大坡」也。其叔轍每稱過孝,以訓宗族。且言:「吾兄遠居海上,惟成就此兒能文也。」七子:籥、籍、節、笈、篳、笛、箾。

論曰:蘇軾自為童子時,士有傳石介《慶歷聖德詩》至蜀中者,軾歷舉詩中所言韓、富、杜、范諸賢以問其師。師怪而語之,則曰:「正欲識是諸人耳。」蓋已有頡頏當世賢哲之意。弱冠,父子兄弟至京師,一日而聲名赫然,動於四方。既而登上第,擢詞科,入掌書命,出典方州。器識之閎偉,議論之卓犖,文章之雄雋,政事之精明,四者皆能以特立之志為之主,而以邁往之氣輔之。故意之所向,言足以達其有猷,行足以遂其有為。至於禍患之來,節義足以固其有守,皆志與氣所為也。仁宗初讀軾、轍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為子孫得兩宰相矣。」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食,稱為天下奇才。二君皆有以知軾,而軾卒不得大用。一歐陽修先識之,其名遂與之齊,豈非軾之所長不可掩抑者,天下之至公也,相不相有命焉,嗚呼!軾不得相,又豈非幸歟?或謂:「軾稍自韜戢,雖不獲柄用,亦當免禍。」雖然,假令軾以是而易其所為,尚得為軾哉?

閱讀全文

與行雲流水譜黃金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銀行11月1日中間匯率 瀏覽:616
壽光的金融投資公司 瀏覽:993
公司理財的案例 瀏覽:422
招商銀行買不了理財 瀏覽:286
開源證券十大股東 瀏覽:821
2015年山西上市公司資產凈利率 瀏覽:74
金融機構責任追究原則 瀏覽:711
期貨中盈虧平衡點 瀏覽:27
中美匯率影響因素 瀏覽:954
工行貴金屬定投特點 瀏覽:276
天元機電股票 瀏覽:302
湘財證券官網電話 瀏覽:349
假設總杠桿系數大於 瀏覽:418
成都國銀普惠金融服務外包有 瀏覽:432
天津銀行北京分行經營貸款 瀏覽:733
私募股權投資杠桿 瀏覽:403
抓最佳組合買點趨勢指標 瀏覽:702
河北銀行理財雙周本益贏 瀏覽:618
論述某公司的金融目標 瀏覽:884
曲靖正規貸款 瀏覽: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