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衛拉特蒙古人的情況
我是新疆土爾扈特部蒙古人 你說的吉爾吉斯坦和哈薩克沒有蒙古人後裔這是不可能的 清朝大屠殺以後分散的分散 被同化的同化 你怎麼不查查羅布泊的維族人 還有哈什地區的 庫車一部分維族人 他們都是蒙古人的後代 你要是問他們的老人 他們不知道蒙古族這個民族 只知道卡爾梅克。 這些地方的維族人好多都長得跟蒙古人一莫一樣 北疆的維族和南疆的維族人的口音也是不一樣的 南疆的有好多蒙古詞彙在里頭 如日常用品的蒙古名詞特別多 准噶爾蒙古是在清朝大屠殺後逃亡到阿勒泰共和國 中國的阿勒泰 哈薩克 圖瓦共和國 蒙古國 內蒙西部 青海 吉爾吉斯坦 新疆伊犁 布爾塔拉 好多被當地同化了。
② 金元寶是什麼朝代的貨幣
金元寶是起源於元代的由貴重黃金製成的古代流通貨幣。不過,早在唐初開元通寶行世時,民間就有取其碩大、貴重之意,旋讀為「開通元寶」的。而元代稱呼金銀錢為「元寶」,則是元朝之寶的意思。
元十三年(1276年),元朝大軍滅南宋後,回至揚州,丞相伯顏以將士掠奪無度,下令搜檢部隊行李,將所得撒銀子統統銷鑄作錠,歸朝獻納。經辦此事的銷錢官依金代銀鋌成例,製成每重五十兩的銀錠,取名「揚州元寶」,呈給世祖忽必烈。
當時所鑄元寶形呈馬鞍,兩端圓弧,中間束腰,在形制上與南宋和金的銀鋌十分相近。「揚州元寶」在後世多有出土,一般長約14.5厘米,厚3厘米。背部鐫有「元寶」陰文大字。
(2)蒙古黃金首飾擴展閱讀:
金元寶的保存保養
除了紅斑和黑斑之外,黃金製品有時也會有白斑,尤其是黃金首飾。這主要是因為消費者往往會把黃金飾品隨意放在抽屜,萬一遇到有水銀的物質,馬上會形成大面積的白斑,特別是女士在使用含汞的化妝品的時候,長期接觸也會產生白斑黃金製品,若與鉑金、銀首飾同時佩戴它們表面經長時間摩擦後也會產生白斑現象。
③ 蒙古族的風俗習慣
蒙古民族對來客,不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一見面總是熱情問候:「他賽音百努。」(安好),隨後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請客人進蒙古包,全家老少圍著客人坐下,問長問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後,慷慨大方的主人總是把香甜的黃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乳酪以及獨具草原風味的「手扒肉」一一擺在客人面前,請客人痛飲飽餐。主人若對客人表示特別敬意,常把奶壺、酒壺托在哈達上端出來,有時還唱一些表示歡迎和友好的歌曲來勸酒,客人接杯暢飲,主人就格外高興。遇到宴會請特別尊貴的客人或祭典,常擺整羊席。蒙古族叫它「烏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當客人告別的時候,常常是舉家相送,指明去路,並一再說「白乙日太!」白乙日太烏查熱亞(希望我們愉快地再見),「阿木日、賽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獻哈達:哈達是藏語音譯。常在迎送、饋贈、敬神、拜年以及喜慶時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賀。這種禮節由來已久。據《馬柯·波羅游記》中所寫, 蒙古族「過年過節時都互相用金銀玉石做的禮品同白色綢布一起捧獻」。
遞鼻煙壺:是蒙古民族古老的習俗,在蒙古包里作客,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要拿出一個精緻象個瓷瓶樣的小壺,敬給客人嗅,這就是裝著鼻煙的鼻煙壺。遞鼻煙壺也有一定的規矩。如果是同輩相見,要用右手遞壺,互相交換,或雙手略舉,鞠躬互換,然後各自倒出一點鼻煙,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聞煙味,品完再互換。如果是長輩和晚輩相見,要微欠身,用右手遞壺,下輩脆足,用兩手接過,各舉起聞嗅,然後再互換。
在蒙古民族的習慣中,騎馬、坐車到牧民家作客。接近蒙古包時,就要輕騎慢行的,以免驚動畜群,在進蒙古包以前馬鞭和馬棒要放在門外,如帶入包內,則被看作對主人的不尊敬。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車、上馬,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了,再上車上馬。在包里作客,主人躬身端奶茶,客人應欠身雙手去接。包內西北角為供佛的地方,睡覺時腳不能伸向西北角。不宜用煙袋或手指人頭。鍋灶不許用腳踩碰,不能在火上烤腳,否則等於侮辱灶神。蒙古包內,若有了病人,便在包門的左側縛一條繩子,把繩子的頭埋在地下,表示主人不能待客,來訪者就不應進門。
歲時風俗
蒙古民族最重要的節日要算過年,一般進入臘月十五,人們就著手作過年的准備工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這一天,全家人或親友聚在一起飲食娛樂送火神。
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是過大年最歡樂的幾天。大年三十夜幕降臨後,人們便聚集在最年長者家中,開始除夕「乃日」(宴會),全家人盡情享受「守歲」。除夕宴會上應備辦「三鍋」一鍋是奶茶鍋;二鍋是羊背鍋;三鍋是肉湯飯食鍋。宴會中最少唱三首歌。
初一,開始拜年,首先要祭天。家裡留一兩位老年人或婦女,其餘人身著節日盛裝,手提銀壺奶茶,端著奶食品,來到用雪堆成的敖包上,將供品撒進點燃的火堆里,然後叩頭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接著是家庭內部拜年。晚輩向長輩問安叩拜,老人手捧哈達,壯年人用小幅綢子、青年人則用色澤鮮艷的長條綢子叩拜,長輩賜給子孫食物和錢。
家庭內部拜年結束後,人們首先到最年長者家中,進門時依年齡大小而先後進,拜完年後至少獻兩首頌詞,三支歌,對出色的歌手,戶主捧起放有哈達的奶食盤誦祝詞,歌手待誦詞完後將哈達揣進懷里,接過奶食盤讓其他歌手品嘗。
生活風俗
(1)服飾:
靴子:蒙古靴子分馬靴和蒙古靴兩種,馬靴分棉靴和單馬靴。用牛皮製成黑色,個別有紫色,挺撥,秀氣,年青人多愛穿馬靴。蒙古靴(香牛皮靴)有尖稍向上翹的,靴子的邦,通常有圖案,壓花紋,裡面有的襯皮,有的襯氈,靴身寬大,靴可套棉襪氈襪。
袍子:蒙古族男女老幼都喜愛穿長袍。這種袍子,寬大袖長。下端左右一般不分岔,領子較高,紐扣在右側。袍子的領口、袖口、邊沿,常用漂亮的花邊點綴,袍子的顏色,因地因人因季而異。
腰帶:是穿蒙古袍子時所必備的,有的是布料,有的是綢緞,長有五米,顏色和袍子相協調。
首飾:平素牧區婦女一般不戴帽,多用紅、綠等顏色的長綢子把頭纏上,男子,夏季多戴鴨舌帽,冬季多戴羊皮、狐皮帽,式樣是尖頂大耳或草原式斗笠帽。蒙古族婦女的首飾,逢年過節,喜慶宴會,訪親探友時用於頭上的裝飾。裝飾品種類很多,材料也因貧富不同。比較講究的,多用瑪瑙、珍珠、寶石、金銀等製成。
(2)飲食:
蒙古族的飲食大致分三大類,即肉食、奶食、糧食。一日三餐,兩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條、吃包子。
肉食:牛、羊肉是蒙古族最普通,也是最喜愛的食品。尤其願吃羊肉的「手扒肉」,羊肉的吃法多種多樣。常見亦享有盛名的「手扒肉」、「全羊」,也叫「羊背子」。
飲料主要有三種:奶茶又叫蒙古茶。是蒙古民族最喜好的飲料,一日三餐都要喝奶茶;酸奶:即發酵後的馬奶「其格」以及發酵後的牛、羊奶「塔日嘎」能散熱止渴,且富有營養;奶酒,又叫蒙古酒。把發酵的奶放入鍋中慢火熬煮、蒸餾後即釀成透明醇香的奶酒。
奶食:蒙語叫「查干伊德」是純潔吉祥的意思。奶食品主要有六種:白油、黃油、奶皮子、奶豆腐、乳酪、奶果子。
其格:「其格」酸馬奶(通稱馬奶酒)是蒙古民族人民在各種聚會、盛宴中的珍貴飲料。在那達幕大會上,總是痛飲其格,以慶賀畜牧生產的大豐收和吉祥如意。據《馬可·波羅游記》記載,忽必烈在皇宴會上曾把其格、駝奶等飲料盛在金碗里款待客人。
蒙古酒:蒙古酒是蒙古族人的主要飲料之一,蒙古酒是從牛奶中提煉而成,故稱「牛奶酒」蒙古酒綿厚醇香,無色透明,少飲延年健體、活血補氣,男女老幼皆可飲之。蒙古族人製做「牛奶酒」歷史悠久,據史書載,蒙古勃兒只斤鐵木真1206年建國時每逢吉慶之日狂飲此酒,增添喜日氣氛。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尤為盛產蒙古酒。然而,時過700多年,生產蒙古酒的原始工藝流傳至今仍未改變。
(3)居住
蒙古包是一種天幕式的住所,呈圓形尖頂。通常用羊毛氈子一層或二層覆蓋。蒙古包是滿族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滿語是「家」「屋 」的意思。 古時稱作「穹廬」「氈包」。
蒙古包分兩種。一種是牧區夏季用的,為移轉式的,一種是冬營地為半固定式的。蒙古語稱移轉包為「烏爾郭格爾」。
蒙古包在大雪中阻力小,不積雪,下雨時包頂不存水。包的門方長而小且連地面,寒氣不易侵入。包的百葉哈納是用數根相等的細木棍和牛皮繩連結而成,用時拉開便成圓形的蒙古包牆,搬遷時折疊,又能當勒勒車的車板。包的頂端有個口就是天窗,可通煙通氣,又可採光。
4、生產風俗
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親訪友、出外辦事都需乘馬。馬的體質不但結實強健,而且極耐粗放飼養,以忍苦耐勞著稱。日行可達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無論男女老幼都能騎馬。
勒勒車,也叫「大樣車」,這種車的輪子較高,直徑最長的有一米四、五。軸輪多是用樺、榆、硬雜木而製成,車轅較長,除車身外一般相當於半身的長度。它可以拉水、搬運蒙古包、運燃料、用於婚喪嫁娶,適應於草原、沙漠上通行。
庫房車,車體上放置一木製長方形有蓋有門的櫃,櫃外用鐵皮包封,或圍生牛皮,可防風、防水、防潮。櫃內可儲藏糧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拉水車,車上固定一大木桶或鐵制桶,用來拉飲用水,平時蓄水用。
駱駝,是沙漠地區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別是在冬季,牧民放牧願騎駱駝,騎乘較暖,忍苦耐勞,幾天不喂草、不飲水也能過的去,冬季行路。搬運主要依靠駱駝,在沙漠中,常常可見到成群結隊的駱駝,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魚貫而行,因此駱駝被人稱為「沙漠之舟」。
5、祭祀風俗
(1)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標志,起指路,辨別方向和行政區劃的作用。 祭敖包的時間,多在水草豐美,牛羊肥壯的六、七、八月間。祭祀時,敖包插上樹枝,樹枝上掛五顏六色的布條或紙旗,旗上寫經文,祭禮儀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2)血祭:就是把自己喂養的牛、馬、羊宰殺了,供奉在敖包之前。這種祭法由來已久,現在各另地方還有。相傳游牧時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賜,因此,祀天、地諸神時,就要宰殺牲畜來報答。
(3)酒祭:就是把鮮奶、奶油,一滴一滴灑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這種祭神的風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稱作「酒注禮」,至今有的地方還能看到。據說它的意思是說,神不僅要吃肉,也要飲酒喝奶子的。
(4)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燒一大堆干樹枝或一大堆牛、馬、羊糞。祭祀時,各戶都走近火邊,念著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瑪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燒,燒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認為火最潔凈,用火可以驅逐一切邪惡。
(5)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貴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過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時,也有這種禮祭,現在已經沒有人用玉祭敖包了。
6、娛樂風俗
(1)賽馬:是草原上最激動人心的傳統體育娛樂活動,賽程通常是五十至七十華里。賽手不穿靴襪,只穿華麗的綵衣,頭上束著紅、 綠綢飄帶,顯得既輕便又英武。當駿馬疾馳的時侯,賽馬人騎在馬上如騰空一般,表現出嫻熟的騎藝。
(2)摔跤:蒙古式的摔跤是輪著摔,一上來就互相抓握,膝蓋以上任何部位著地都為失敗。摔跤人數是八、十六、三十二、六十四等雙數,總數不能出現奇數。摔跤手的服飾比較講究,下身穿肥大的白褲子(班斯拉)外面再套一條綉有各種動物和花卉圖案的套褲,上衣是牛皮製做,上邊釘滿銀釘或銅釘(卓都格),背後中間有圓形銀鏡或」吉祥」之類的字,腰間系有紅、藍、黃三色綢子做的圍裙,腳登蒙古靴或馬靴。優勝者脖子上常套著五顏六色的布條頂圈「姜嘎」。
(3)射箭:是蒙古民族最早用於軍事訓練,後改為娛樂的活動。分靜射和騎射兩種。
(4)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特有的也是最喜愛的民族樂器,流傳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草原牧民愛馬頭琴,對馬頭琴有特殊的感情。馬頭琴的琴聲優美動聽,有人形容:「對於草原的描述,一首馬頭琴的旋律,遠比畫家的色彩和詩人的語言,更加傳神」。
(5)音樂、舞蹈:蒙古民族一向能歌善舞著稱。每當宴會,慶祝節日, 歌聲常常一個接一個。唱古老的民歌,民間傳說的故事, 唱草原富饒美麗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蒙古歌曲,尾聲悠長而高亢,音調多激昂,歌的韻在句首不在句尾。一般宴會、節日、婚禮用的和奏樂器是兩股胡琴,四股胡琴、蕭等。
(6)「好來寶」:是蒙古民間獨特的曲藝形式,是一種說唱藝術。它有固定的曲調和唱詞。一般是兩人拉著四胡對唱或一人自問自答。說唱演員不但能拉會唱,而且有觸景生情的靈感,有隨編隨唱的本領,民族風格,地方特色較濃,如今在錫林浩特市有時舞台上演出的新式「好來寶」人數不等,有自編、自拉、自演,典調動聽,形式多樣且好看。
(7)蒙古象棋:類似國際象棋,由棋盤和棋子組成,棋盤有深淺兩色間隔排列的64個小方塊,棋子共32枚,雙方各16枚,有諾顏(王爺),哈屯(王後),也稱波日斯,各一枚,哈薩嘎(車),駱駝,馬各2枚,厚烏(兒子)各8枚。 對奕時白格先走,以後雙方輪流走一著,吃掉對方的棋子,由原停的一格「王車易位」,「吃掉路兵」,「兵的升格」都算走一著,雙方任何一個「厚烏」到達對方最末一格時,都可變成自己一方的被吃掉的任何一個棋子。玩蒙古象棋,不能吃掉對方的「烏努欽厚烏」(孤兒)。「王」被對方將死,就算輸棋,雙方均剩「王」或雙方只剩同色格的單駱駝算和棋。
(8)「沙嘎」那達慕:
沙嘎,指羊踝骨。沙嘎有多種玩法。沙嘎的寬凸面叫「好尼」(綿羊),寬凹面四」牙瑪」(山羊),窄凸面叫「毛日」(馬),窄凹面則「烏和日」或「特模」(牛或駱駝)。沙嘎正立的叫「翁高」,倒立的叫「通高」。
(9)「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每年七八月間舉行。「那達慕」在蒙語中是娛樂、游戲的意思,它源於摔跤、射箭、賽馬三項競技,現已成為草原上慶豐收、進行物資交流和舉行民間體育活動的隆重集會。
7932 993
下一條回答
④ 古代女子的發飾名稱
1,萬年吉慶簪,吉祥如意簪,日月升恆萬壽簪,銀鍍金嵌寶蝴蝶簪,蝴蝶流蘇簪曲形蝴蝶簪,累絲嵌寶石金鳳簪,雙翔鳳簪子,梅花步搖簪,金鑲玉蜻蜓簪,琺琅彩花卉簪,銀鳳鏤花長簪,白玉嵌珠翠玉簪,秋蝶無笙琪霜簪,珍珠玲瓏八寶簪,雲腳珍珠卷須簪,玉鑲紅寶石簪子,金崐點珠桃花簪,靈芝竹節紋玉簪。
簪子又稱簪、發簪、冠簪,是用以固定頭發或頂戴的發飾,同時有裝飾作用,一般為單股(單臂),雙股(雙臂)的稱為釵或發釵,形似叉。 釵指婦女用的發飾。
⑤ 蒙古人為什麼打釣魚城比打襄陽還要費勁
因為即便是襄陽城被後世修建的固若金湯,且有精兵強將坐鎮,但是論艱險與穩固還是釣魚城更勝一籌。我們都知道襄陽城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正是這個原由自春秋開始襄陽城便一直被不斷的加固,但是這一切都比不上釣魚城的天然軍事屏障,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
因為釣魚城自然形成的險峻使其易守難攻,如果不是南宋滅亡釣魚城守將受降,釣魚城何時會被攻下還是個未知數。
⑥ 中國有哪個比較著名的文物上面有刻文字的要著名的哦``順便把上面的內容也告訴我!一定要!!!
師旗鼎
師旗鼎,高15.8cm,口徑16.2cm,重1.92kg。
鼎圓淺腹,腹傾垂,二直耳,三柱足。頸飾一周長身分尾垂嘴的鳥紋。
器內壁鑄銘文8行79字:
唯三月丁卯,師旗眾仆不
從王征於方雷。使厥友引
以告於伯懋父。在,伯懋
父乃罰得、 顯、古三百鋝。 今弗
克厥罰,懋父令曰:「義,
厥不從厥右征,今毋,
其又內於師旗。」引以告中
史書,旗對厥於尊彝。
(仆:指師旗管轄的一些人。友:這里指同事或下屬。內:交納、上繳。這里指交納一定的罰款。)
銘文大意是:這是三月的丁卯日,師旗因為他屬下的許多仆官不跟王去征方雷,派了他的屬僚引把這件事告到伯懋父那裡。說:「在的時候,伯懋父曾罰得、顯和古三百鋝,現在沒有能罰」。伯懋父命令說:「依法應該放逐像這些不跟右軍一起出征的人,現在不要放逐了,應該交罰款給師旗」。 引把這件事告知中史寫下來。師旗對揚這個判詞,鑄這件彝器。(唐蘭釋文解說)
這件銅器銘文記錄了西周中期軍法處罰事件,反映了當時的法律制度,是研究法律史的珍貴資料。
朋友,這個我是轉自故宮博物院的網站的,你可以去看看http://www.dpm.org.cn/
⑦ 不知到那位是開金店的。我想開金店請教高人指點一年能賺多少錢
一個縣城稍微好一點的位置100平方20萬的房租,加盟品牌百每個品牌不一樣,加盟費3-5萬,押金2萬,首度期鋪好鑽石40到60萬這是必須的,金店裝修都是品牌統一裝修,45萬左右,包括櫃台,燈,收銀系統監控,電子顯示屏,保險櫃,道具,包裝盒,票據,等知等,前期廣告投入開張活動等等8萬左右,現在開始配道貨,10公斤黃金批發價接近300萬,k金50萬,鑲嵌珠寶50萬,銀子30萬,鉑金40萬,工作服員工培訓等等,內所以一個縣城金店投資500萬到600萬,只是一個普通的小金店,如果貨鋪多一點差不多800萬到1000萬,如果是大城市好位置房租是150萬左右,裝修在80萬左右鋪貨600萬到1500萬不等容
你想開金店的話,要看你開規模多大的,在什麼地方開這個是主要的。想賺多少錢就看你個人能力。
我家是開珠寶店的 以周六福珠寶和中國珠寶,以前開百過中國黃金等一些品牌度。不可能穩賺的,有的也有虧知損,但是虧損最多虧房租和裝修,櫃台錢在差都能賺回來。看你開超市還是專門店,珠寶店大道賺也有小賺也有,要看當地的消內費能力等等。好的話一年一兩容百萬,虧的話最多100萬,超市投資300-500萬 專賣店500-700萬本回答被網友採納
開金店能不能掙錢,在於你的經營水平,有掙大錢的,也有破產的。
開金店得需要人脈,需要大的投資資本。
難做啊!難不難做主要還要看懂不懂的經營!我們也是金店管理的
50萬在我們工廠也拿不到多少貨的
星球集團金礦
黃金擁有著神奇的魅力,無論是男性或女性都喜愛。鑒於全球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黃金首飾消費能力也逐年增加。所以星球集團領導們一致認為開採金礦是值得投資的。星球集團得知蒙古國屬於礦產資源大國,所以派送專家去詳細勘探地質。仔細分析礦物探測後,發現蒙古國首都郊外兩個地方的地底下含有大量黃金。因此星球集團便向蒙古國申請該區礦產經營權和經營許可證。星球集團所擁有兩個礦產經營權,一個可開采至2040年和另一個可開采至2042年。集團所擁有的金礦開采證號是(No.MV-071025&No.MV-01564x)。星球集團是在蒙古國法律的許可下開採金礦。第一個金礦擁有9-12噸金的金礦床和400公斤的溪流金。第二個金礦擁有大約25噸黃金及26噸白銀。由於開採金礦必須有高專注的投入才將會得到高回報的利潤。星球集團在開採金礦打了投入資金以擁有高科技的器材,完美系統和完善的人力資源。此外,星球集團聘用了一群來自不同領域的精英確保黃金的純度。專家們也一直秉持著保護環境的概念,所以每當開采活動結束後,專家們確保回復那些被開采而破壞的土地,堅持把破壞環境的指數降到最低
為什麼說是騙子,主要體現在很多業務員前期為了吸引客戶投資,無所不用其極,通常會給客戶各種吹噓,如何保證賺錢,誇大賺錢效應,而實際投資的過程中和吹噓的不一樣;另外一個就與你的第二個問題有關系了,因為目前現貨黃金平台通常是香港那邊和外國的,在國內沒有現貨黃金所,而一些別有居心的人想要獲取高額的利潤,通常會聯合一些黑平台去欺騙投資者,這樣不管投資者如何操作,最終都逃不出他們的手掌心。
⑧ 蒙古人民的風俗習慣,迎接客人時的習慣是
主人在宴請客人時,先讓客人切下一隻羊耳朵和一塊肉吃下,然後主人再動手切肉進行招待。客人進門、入座、喝茶、敬酒、吃飯,都嚴格沿襲年長人優先的傳統。
假如你來蒙古包作客,主人會立刻獻上一碗熱氣騰騰的奶茶,接著又端上來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製品,當主人請你品嘗時不要拒絕,否則要傷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遺憾。蒙古人不怕不別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興。
來者是客,主人一般要讓客人上邊坐,而客人請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總是長輩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坐西邊,女人坐東邊。
接受主人的茶飯後,忌諱一點也不吃;忌諱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著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諱隨便撒倒奶;遇到別人端奶走過時,不能視而不見,必須嘗一嘗再走。
(8)蒙古黃金首飾擴展閱讀:
蒙古族(蒙古語:ᠮᠣᠩᠭᠣᠯᠦᠨᠳᠦᠰᠦᠲᠡᠨ,西里爾字母:Монгол үндэстэн),是主要分布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游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布,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民族有尊老愛幼的習俗。他們的諺語中說:「尊敬德高的人、敬愛年老的人」,「對餵乳汁的母親要敬愛,對教字母的老師要尊重」,「老人的經驗教育人,太陽的光輝溫暖人」等等。這些都表現了對老人的尊重和愛戴。
⑨ 關於蒙古或女真
蒙古族自稱「蒙古」。「蒙古」這一名稱較早記載於《舊唐書》和《契丹國志》,其意為「永恆之火」。別稱:「馬背民族」。蒙古族發祥於額爾古納河流域,史稱「蒙兀室韋」、「萌古」等。
蒙古族現主要分布在內蒙古自治區,其餘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人口480.6849萬(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其中雲南有1.3萬人,聚居在通海縣新蒙鄉,分中村、下村、白閣、交椅灣和陶家嘴5個自然村,是元朝初年隨忽必烈戰遺留在雲南的蒙古族後裔。通海蒙古族從祖國西北大草原來到雲南高原的通海杞麓湖畔、鳳山腳下,已有740多年的歷史。700多年來,與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憑自立自強的精神和民族凝聚力,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把杞麓湖之濱、鳳凰山之麓建設成了魚米之鄉。
畜牧業是蒙古族人民長期賴以生存發展的主要經濟。此外,還從事加工業、農業和工業。現以農耕為主。蒙古族善於歌舞,民歌分長短調兩種。主要樂器是馬頭琴。喜愛摔交運動。蒙古包和勒勒車是他們游牧生活的伴侶。
語言、文字:蒙古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有內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利亞特三種方言。現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紀初用回鶻字母創制,14世紀初,經蒙古學者卻吉·斡斯爾對原有文字進行改革,成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雲南的蒙古族會彝語]和漢語,其蒙古語與北方的蒙古語大致可相通。
用蒙古語言文字的新聞出版、廣播、戲劇、電影事業也有了相當的發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著名的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飲善正要》被列為對世界文明貢獻卓著的重要醫學發明成果之一。
-------------------------------------------------------------
女真(或「女貞」),亦作「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肅慎」, 漢-晉時期稱「挹婁」,南北朝時期稱「勿吉」(讀音「莫吉」),隋-唐稱「靺鞨」,遼-金時期稱「女真」,清朝以後,「女真」稱為滿族。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後又按地域分為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
《金史·世紀》記載:「金之先,出靺鞨氏。靺鞨本號勿吉。勿吉古肅慎地也。元魏時,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車骨部,曰拂涅部,曰號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稱靺鞨,而七部並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無聞。」
中國歷史上「女真」建立的政權
--------------------------------------------------------------------------------
1115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
明朝萬曆四十三年(1615年),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新賓縣二道河子畔的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國號為「大金」,史稱後金;
1644年女真人(滿族)入主中原,建立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
女真族
宋元時代,女真族形成和崛起,從根本上改變廣東北地區的歷史,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整個中國的歷史。
宋朝人說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語訛為女真」。可見,朱里真是漢名。為避遼興宗耶律真的諱,改稱女直,也寫作女質。
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現在7世紀。《金史》是這樣記述女真族的起源的:
女真族的始祖函普,有兄阿古迪弟保活里。在唐朝貞觀年間,因氏族離散,年逾 60的函普,從高麗舊居出走。他的哥哥信佛,留在了高麗,只有保活里隨他出來。走到完顏部時,正巧碰上人們互爭財物,械鬥不已,函普出面調停,平息了事態。作為酬謝,完顏部送給了他一頭青牛。為了在這里站穩腳跟,他又用這頭青牛作為聘禮,和完顏部的一個60歲老婦人的女兒結了婚,婚後生了二男一女,他和他的子女們理所當然地就成了完顏部人。
完顏部居住在鴨綠江上游及圖們江流域,女真族是由這一帶的朱里真人組成的,與採集珍珠的居民有關。
完顏一詞,是從漢語「蜿蜒」音轉的女真語。依傍綏濱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布各地以後,就以蜿蜒河之名來作為姓氏。「蜿蜒」、「完顏」乃是同音異寫。所以,完顏部作為黑水靺鞨一支,是從蜿蜒河畔輾轉游徙,遷移至阿什河之濱的。天長日久,女真語「完顏」演變為漢語的「王」。完顏氏,是女真族中的王族。女真族從長白山移居黑龍江中游,而完顏部就定居在完達山。完達山,相傳是完顏部人女真王到過的地方,主峰在黑龍江中游北岸的俄國境內。
在遼代,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有七十二部落」,地方數千里,人口超過10萬戶,散居山谷之間。漸漸地,女真族由分散的氏族部落統一起來。部是從部落發展來的,族由氏族血緣關系改組而成。不相統一的部落,發展到「遠近相服」而推舉了「酋領」的部族,酋領必然派出自己家族成員,到那些歸附的部落取代原來首領的職權,於是出現了以氏代姓、統屬其部的新的社會組織形式。
遼代女真族分布范圍較廣:南起鴨綠江、長白山一帶,北至黑龍江中游,東抵日本海。居於咸州(今遼寧開原)東北至束沫江(今第二松花江)之間,以輝發河流域為中心的稱之為「回跋」(回霸);居於松花江以北、寧江州(今吉林夫余石頭城子)東北,直至黑龍江中下游的稱之為「生女真」;居烏蘇里江以東而近東海 (日本海)的稱之為「東海女真」。
契丹人對女真族的政策,是實行「分而治之」。他們把強宗大姓騙至遼東半島,編入契丹國籍,稱為「合蘇館」,又作曷蘇館、合蘇袞、是女真語「藩籬」的意思。這些人就是「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粟末水(松花江北流段)之北、寧江州(今吉林扶余縣)之東,這些人就是「生女真」。黑水靺鞨後裔,是生女真的主體。後來建立了金朝的完顏部,就是生女真的一支,亦是黑水靺鞨的直系後裔。
遼國還特別設了一些王府,目的在於以女真治女真。
北女真分布在遼河中游一帶,遼設北女真國大王府、北女真兵馬司管轄;南女真:分布在遼東半島上,遼設南女真國大王府、南女真湯河司管轄;鴨綠江女真:分布在鴨綠江一帶,遼設鴨綠江女真大王府管轄;長白山女真部:分布在長白山一帶,遼設長白山女真大王府管轄;蒲盧毛朵部;分布在海蘭江流域,遼設蒲盧毛朵部大王府管轄。
生女真,部落眾多,居處更為分散。
完顏部,世居安出虎水(阿術滸、安術虎、案出滸),分布在黑龍江哈爾濱東郊阿什河;
溫都部,分布在來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蜚克圖河)以北地區;
蒲察部,分布在阿什河及伊通縣境內;
斡勒部,分布在阿什河之北;
徒單部,分布在黑龍江木蘭縣布雅密河(今白楊木河)流域;
泥龐古部,分布在黑龍江呼蘭縣境內;
術甲部,世居琶里郭水,分布在木蘭縣佛特庫河(今黃泥河)流域;
加古部,分布在黑龍江五常縣境內的活龍河流域;
術虎部 (烏虎部),分布在來流水流域;
烏薩扎部,分布在來流水流域;
裴滿部,分布在五常縣境內;
烏林答部,分布在瑚爾哈河(今牡丹江)的支流海浪河(今海蘭河)流域;
唐括部,分布在黑龍江五嶽河附近;
達魯古部,世居洮兒河、嫩江下游一帶,分布在吉林前郭縣境內;
紇石烈部,分布在星顯水(今吉林延邊布爾哈圖河)、陶溫水(今湯旺河)、徒籠古水(今多隴烏河)流域;
溫迪痕部,分布在統門水(今圖們江)、胡論水 (今活龍河)、移離閔(今飲馬河)流域;
烏古倫部,鄰近奧屯部、烏塔部;
烏塔部,鄰近烏古倫部;
陀滿部,分布在圖們江附近;
烏延部,分布在蟬舂河(今延邊嘎呀河)、星顯水、阿不塞水流域;
斡准部,分布在蘇濱水(今綏芬河)流域;
職德部,分布在綏芬河流域;
含國部,分布在烏蘇里江上游一帶;
兀勒部,世居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合流處的東兀勒河一帶;
主偎部,分布在扎伊芬河流域;
禿答部,分布在都爾河流域;
鱉古部,分布在布庫河及松花江、黑龍江匯流處;
婆離八部,又稱頗里八部,分布在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的伯力一帶。
遼代的生女真長期沒有本族文字,通常還是用結繩、刻木之類原始的方法記事。他們既不懂漢文,也不懂契丹文,至多通曉契丹語,僅僅憑記憶往來傳話和充當翻譯。至於成文的天文和歷法就更談不上了,只是憑借世代相傳的經驗來識辨四季和記憶自己的年齡。以「青草幾度」來判斷歲月,草青一次當作一年,自然本人也就增長了一歲。生女真人遇疾病,很少用葯醫治。同時,居處地勢的復雜和生產生活的多樣化,煉就了生女真人的嫻熟騎術。《說郛》上說他們「騎上下崖如飛,渡江河不用舟楫,俘馬而渡」,簡直可以說是神奇至極了。農副產品除自用和就地交換外,還遠運到寧江州的榷場上去出售,主要貨物有北珠、人參、生金、松實、白附子、密臘、麻布之類。
生女真習慣於依山谷而居,住的是木板屋,大門一律東向。家家產戶燒火炕,用來取暖、抗寒和除濕。他們久居深山,多饒林木,因陶器粗陋,瓷器又難得到,於是盛行使用木器,碟、盆、杓之類生活用具多為木製。女真人很喜歡飲酒,愛吃別具風味的肉菜粥糜,這是由鮮肉和野菜搗成的肉餡泥。他們還採摘芍葯花的嫩芽做成鮮脆佳餚,味脆美,香久留。
生女真地處寒冷地帶,衣裳多用各種皮毛製作,富人以貂鼠、狐貉皮為裘,貧者以牛、馬、豬、羊、貓、犬、魚、蛇之皮為衫。
在婚姻形態上,大體確定了一夫一妻制的個體家庭形式,同時存留諸如自尋配偶和搶婚的遺風,還表現為「男下女禮」,就是在女家舉行結婚儀式,鼓勵「入贅」。
而生女真中最強大的完顏部,又分12部,以部為氏。
函普的後人,擔負了統一女真各部的重任。綏可時期,已定居安出虎水(黑龍江阿什河流域),種植五穀,製造舟車,建築房屋,學會了燒炭和煉鐵。烏古迪時期,史稱「自景祖(烏古迪)以來,兩世四主,志業相因,卒定離析,一切治以本部法令」。烏古(辶西)奠定的基礎,為他的後人所繼承和發展。
女真族的強大,引起遼王朝的不安。不僅派重兵防禦,大遼皇帝還年年東巡。遼國每年要向女真族徵收貢馬萬匹,契丹貴族強買女真族的北珠、人參、生金、松實、白附子、蜜蠟、麻布,他們還隨意強搶、毆打女真人。遼國和契丹貴族的殘暴,自然也引起了女真人的不滿、憤怒和反抗。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朝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不僅統一了女真各部,形成一個民族共同體,發展了本民族的經濟文化,壯大了武裝力量,還領導了當時東北的漢族、渤海族、契丹族、室韋族、鐵驪族、兀惹族人民共同反遼的武裝斗爭。他生前還和南宋王朝達成協議,南北夾攻遼軍,協助南宋收回燕雲十六州。宋、金間的海上交通也日益頻繁。
阿骨打在繁忙的戰爭年代,仍很注意農業生產,對黑龍江流域的手工業和商業也做了不少努力。在他生前還創制了女真文字。1125年,宋金聯合攻滅遼國。後來,宋、金雙方締約,東以淮河,西以大散關為界,形成新的南北對峙。崛起於白山黑水的金國,擁有了北部中國的廣大版圖。
金朝採用了宋,遼官制。在地方上,州縣制與猛安謀克制並行。猛安謀克,是女真族在氏族社會末期的部落聯盟組織。
金朝有19路總管府,分掌各路兵馬和居民。東北地區分屬北京路、上京路、東京路。北京路以今遼寧寧城縣為中心,領遼西地區和吉林北部。上京路以今黑龍江阿城縣為中心,領吉林北部、中部及長春、黑龍江。東京路以今遼寧遼陽市為中心,管轄遼東廣闊地帶。
女真族在奪取了遼國政權以後,強令中原人口搬遷到黑龍江流域。這里,土地平坦肥沃,人來多了以後,出現了到處有村落、莊稼滿田野的興旺景象。農業生產技術有所發展,如松花江畔的肇州、冷山一帶,不僅種植五穀和蔬菜,還從外地移植回鶻豆、西瓜、紅芍葯、桃樹、李樹。
金兵從中原擄掠來一些木匠、造船匠,學習修造中原式的運糧船。他們還廣泛應用中原建築的工藝流程和風格。開礦、冶煉也有了較高的技術水平。礦洞規模之大,冶鐵爐之多,還有金銀製品、陶瓷燒制、鐵制農具的生產技術,大大超過遼代。幾乎與中原一樣,只是質量稍有不及而已。如鑄銅以銅鏡居多,工藝一般雖較粗糙,不過也有像在黑龍江阿城縣出土的雙龍紋銅鏡這樣的精品。
金代也有了自鑄的銅錢,包括「正隆通寶」,「大定通寶」、「泰和重寶」,還發行了叫「小鈔」、「交鈔」的紙幣。商業貿易以國家經營為主,以鹽為大宗。只有一些金、銀首飾的經營,歸私人商家經營。金、銀器上的「上京翟家記」字款,說明上京的翟家是自產自銷的私人銀號。
女真族不僅有本民族的語言,還有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文字最早是由一個叫完顏希尹創制的,他仿照漢字楷書,參照契丹文而創制了女真大字。後來,又頒行一種女真小字,是仿照契丹字和漢字的偏旁創制而成。這種女真小字流行很廣。流傳至今的女真文已經不多,吉林扶余縣石碑崴子屯有一通碑,叫《大金得勝陀頌碑》,是目前最為珍貴的女真文實物。女真文字一直沿用到明代,凡是在女真族地區任職的文武官員,晉京朝見的奏疏、表章,一律要用女真文字書寫。在中國文字史上,女真文字和契丹文字一樣,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女真貴族不僅以儒家思想治理國家,還自覺用它來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
金代建國之初,女真族的文化還很落後。入主中原後,徵集到大批漢族圖書,一批漢族文人前來歸附,使女真文化迅速發展起來。女真貴族自幼學習漢族語文和各種文化知識,朝廷還採用駢體文寫詔諭和奏章。唐、宋詩詞,也是金代宮廷文學的主要形式。女真貴族完顏躊,能詩善畫,他在《思歸詩》中有「新詩淡似鵝黃酒,歸思濃如鴨綠江」這樣頗為風趣的詩句。
金代女真族的歌舞音樂也受中原影響,常用樂器有的簫、琵琶、笙、鼓之類。宮廷樂工、歌女也能表演柳永的《望海潮》一類的樂曲。
女真族信奉珊蠻教。珊蠻,即薩滿。在女真語中,把巫婆叫珊蠻。所以,珊蠻教實際是一種巫術。重要的是,後來的滿洲人也信奉珊蠻教。金代女真人也接受了佛教和道教,於是各地出現了許多佛寺和佛塔。
1234年,在蒙古人鐵馬金戈的有力打擊下,盛極一時的大金國土崩瓦解。先前徙居中原、華北和遼東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而那些留居在故地的女真族,似乎一夜之間作鳥獸散,重又分散為眾多的部落,接受來自元朝新政權的統治。
在元代,松花江和黑龍江下游,稱之為混同江,元朝在這里設立桃溫、胡里改、斡朵憐、脫斡鄰、荸苦江5個萬戶府;又在黑龍江口特林地方設東征元帥府,在烏蘇里江流域設阿速古千戶所,在濱海地區設鯨海千戶所,在黑龍江下游設兀者野人、乞列迷萬戶府。一般情況是,萬戶府下有千戶所,千戶所下又有百戶所。這些女真部落,「各仍舊俗,無市並城郭,逐水草為居,以射獵為業」。
永樂元年(1403),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招撫女真族。女真,原作「朱里真」,又作「朱里扯特」、「主兒徹惕」、「主兒扯惕」、「拙爾察歹」,滿語稱之為「珠申」、「諸申」。
明朝女真族的分化和重組
明朝先後設遼東都司25衛,奴兒幹部司384衛,統轄整個東北地區。女真族分布在松花江以東,黑龍江下游以西,瀕臨日本海,南界朝鮮半島的廣大地區。明初,依照分布區域,把女真族劃作三大集團,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建州女真,以原渤海國建州為部名,分布在長白山、牡丹江、綏芬河之間,以今吉林琿舂縣、黑龍江寧安縣為聚居地。
建州女真,原為居住在黑龍江三姓(今依蘭)的火兒阿部。明初,火兒阿部酋長阿哈出,賜名李思誠,任建州衛指揮。永樂八年(1410),阿哈出死後,他的兒子釋家奴,賜名李顯忠,世襲父職。宣德年間,阿哈出之孫李滿住,率部從三姓遷至寧古塔,又遷至婆豬江(今渾江)一帶。正統初,因受海西女真、朝鮮的侵擾,又遷到蘇子河上游的灶突山(今遼寧新賓縣呼蘭哈達)附近。建州女真另一支,為居住在三姓附近的斡朵里部,酋長為猛哥帖木耳(孟特穆),永樂八年,因野人女真侵擾而南遷,幾經轉遷,於正統初重新集結於渾河流域。
正統七年(1442),明朝設建州左衛、建州右衛,與建州衛合稱「建州三衛」。萬曆年間,明朝先後封努爾哈赤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1583—1593年,努爾哈赤用兵11年,以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為中心,逐漸統一了女真各部。1599—1616年,又相繼統一扈倫四部。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國號「大金」,以赫圖阿拉為興京,史稱後金。
海西女真,沿用元代地名,因居地在東海之西而得名,分布在松花江下游的吉林扶余縣至黑龍江阿城縣一帶。
海西之名,始見於元代,泛指海西諸衛的女真人。海西女真有哈達、輝發、烏拉、葉赫四部,又有山夷、江夷之分。山夷依山作窟,即熟女真完顏種;江夷居黑龍江,即生女真。哈達、葉赫屬山夷,而輝發、烏拉則屬江夷。後遷至呼蘭河流域,呼蘭與呼倫(扈倫)為音轉,又稱呼倫四部。17世紀初,為努爾哈赤所統一。
野人女真,同樣是沿襲元代舊名,是女真中比較落後的一部分,故冠以「野人」之稱,分布在黑龍江中下游兩岸及烏蘇里江以東。
野人女真,又稱東海女真、東海窩集部,分為薩哈連、呼爾哈、瓦爾喀、庫爾喀四部。而呼爾哈部,是建州女真的老家所在。後來,留居原地的仍為呼爾哈部,而遷走的就是建州女真。
明代女真族是重新組合的民族。建州衛、毛憐衛的女真族,多是渤海族遺民,從事農耕定居生活,種谷紡線,飲食服用,與漢族沒有多大區別。海西女真人,多是金代完顏部後裔,同樣也從事耕稼,他們倚山作寨,親屬聚居在一起。野人女真,又稱女真野人,是女真族同赫哲族、鄂倫春族融合而成的一支,風俗與海西女真相同,所不同的是,「不事耕稼,惟以捕獵為生」。
滿族的形成
滿族始稱滿洲,後有新(滿語「伊徹」)舊(滿語「弗」)滿洲之分,實際上包含東北幾乎所有的少數民族。
正統七年(1442),建州衛、建州左衛、建州右衛,在明朝統治下形成一個強大的部落。「建州三衛」的出現,標志了滿族主體部分的形成。在女真族的旗幟下,不止是女真各部,還有赫哲族、鄂倫春族、錫伯族的先民們,也採用了女真族的名號。15—17世紀,滿族已成為一個新的共同體。所以,滿洲之為族稱,是以建州、海西女真為主體,同時又包括了大部分野人女真,當地的漢族、蒙古族和別的民族,也是構成滿族的重要因素。
歸結起來說,肅慎作為滿族的最早先民,盡管史書上語焉不詳,但考古發掘資料卻提供了有說服力的物證。至於肅慎及其後裔,既有關聯又不能等同,不應該把肅慎以下的邑婁、勿吉、靺鞨、女真各族的形成發展過程,當為滿族本身的形成發展過程。可又不能把肅慎以下,直至明代女真人的世代相承關系,與滿族的形成割裂開來。否則,是不能正確反映滿族悠久的歷史淵源的,當然,滿族真正以一個民族出現,只能說在明代末期的17世紀之初。這不是說構成滿族的成員到了明末才降臨人間,而是表示這時已從女真人中間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滿族的歷史,起源於明代女真的分化和重新組合。從女真到滿族,這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飛躍,是歷史進步的重大成果。
女真族本來是散居於東北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一帶的游牧民族,古為蕭鎮氏,隋唐時稱為靺鞨,分為七部,五代時改稱為女真。宋時又分為生女真和熟女真兩部,熟女真受遼國統治,生女真卻散居東北,不受遼管。北宋末年,女真族領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改國號為金,是為金太祖,並起兵反遼,又與宋合作,把遼消滅,稱霸北方。
後來金兵南下侵宋,攻入汴京,擄走了徽欽二宗,及後妃王族三千多人,史稱靖康之難,並逼使宋室南遷,占據了中國北部。曾經有名將完顏兀術,號長勝將軍,大舉南侵,但終被韓世忠、岳飛等打敗。後來秦檜在南宋當上宰相,權傾朝野,據聞秦檜亦為靖康時的俘虜之一,後被放回,實是與金私通,冤殺岳飛,其後一直主張宋向金乞和。金國就在這有利的形勢下,不斷地向南宋作出侵略、敲詐等行為,更企圖入主中原。但後來金朝由庸碌的衛王永濟當國,金朝開始衰落,被漠北的蒙古人反叛。
蒙古本臣服於金,而金朝一直以分化的策略,煽動草原上各部互相攻伐,加上以減丁政策,對他們三年屠殺一次。終於,蒙古在成吉思汗領導下崛起,並聯宋伐金,終至滅亡。
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女真諸部分布圖 點擊上圖看大圖
金朝滅亡後,女真人仍是散居於東北。明初在東北設了三個衛所,分為建州、海西、野人,建州到了努爾哈赤時強大,他統一了女真各部,復用國號為金,是為後金,後又把女真族改名為滿洲族,並起兵攻明,可惜戰傷而死。其子皇太極繼位,改國號清,是為清太宗。太宗先與明修好,並攻伐高麗,以擴充軍力。其後南侵,以反間計害死抗清名將袁崇煥。不久太宗崩,世祖福臨年幼繼位,由王叔多爾袞攝政。此時,大明民變四起,終被李自成所滅。而山海關守將吳三桂因愛姬陳圓圓被李自成所擄,所以一怒之下放清兵入關,滿洲人正式入主中原。
不久,世祖崩。聖祖玄燁繼位,開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但到了乾隆晚年,盛世開始轉下。道光年間爆發鴉片戰爭,接著被列強侵害,加上內亂,滿洲人的統治動搖,漢人乘勢抬頭。咸豐皇、光緒皇等先後圖強,可惜都失敗。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滿清政府被推翻。清朝滅亡。
滿洲族到了今天仍生活於中國東北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