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終點事件和次要終點事件怎麼區分
你問的是葯品的?醫療器械的?還是臨床實驗的?在體外診斷試劑的臨床試驗中,一般情況下主要終點是達到陽性樣本數量符合統計要求,而次要終點是總樣本的數量要達到法規文件規定,這兩者是包含的關系。
具體可登陸:http://www.fredamd.com
2. 表示生命的長度.以死亡作為終點的指標是什麼
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生老病死是我們永遠無法改變的客觀因素,而面對生命,我們該怎麼證明自己確確實實的存在。我們做不到,你的存在是要靠後人的回憶來紀念的,那我的這一生就是該努力製造一切讓後人記得的瞬間嗎?該怎麼活的特別?在歷史的車輪下又能留下幾個人?生命、生存、生活又該怎樣權衡?也許在時間的長河中終會找到答案吧。
如果相信有前世今生的人,一定不會覺得死亡就是生命的盡頭,對他們而言這也許是另一種生命開始。
有很多人死後,靈魂卻依附寄放到了另一軀體繼續體驗著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就六道輪回而言,今生為人,來世不一定還投生為人。肉體是可以離去,神識卻是生生世世的。
比如我們的胎記,那就是前世來續今生緣的最好見證。
所以,我堅信:死亡只是某一種生命的盡頭,但不是生命的盡頭。
3. 終點觀察指標的均數之差 名詞解釋
標准差(Standard Deviation),中文環境中又常稱均方差,但不同於均方誤差(mean squared error,均方誤差是各數據偏離平均數的距離平方的平均數,也即誤差平方和的平均數,計算公式形式上接近方差,它的開方叫均方根誤差,均方根誤差才和標准。
4. 什麼是KPI 和 KGI 有什麼不同
KGI 重要目標達成指標
KPI是通過設置、抽樣、計算和分析組織內部過程輸入輸出端的關鍵參數來衡量過程績效的客觀量化管理指標。它是將企業戰略目標分解為經營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
1,含義不同;
關鍵績效指標是用於衡量工作人員工作績效表現的量化指標,是績效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KGI則是目標達成指標。
2,具體表現不同
KPI來自於對公司戰略目標的分解,其第二層含義在於,KPI是對公司戰略目標的進一步細化和發展。公司戰略目標是長期的、指導性的、概括性的,而各職位的關鍵績效指標內容豐富,針對職位而設置,著眼於考核當年的工作績效、具有可衡量性。
因此,關鍵績效指標是對真正驅動公司戰略目標實現的具體因素的發掘,是公司戰略對每個職位工作績效要求的具體體現。
而KGI側重於結果,是公司戰略達成的最終點。
(4)終點指標擴展閱讀;
KPA意為關鍵過程領域,這些關鍵過程領域指出了企業需要集中力量改進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同時,這些關鍵過程領域指明了為了要達到該能力成熟度等級所需要解決的具體問題。
每個KPA都明確地列出一個或多個的目標,並且指明了一組相關聯的關鍵實踐。實施這些關鍵實踐就能實現這個關鍵過程域的目標,從而達到增加過程能力的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KGI
網路——關鍵績效指標法
5. 生物等效性試驗 為什麼設置清洗期
一、試驗設計
1.交叉設計
多數葯物的清除率在個體間均存在很大變異,個體間的變異系數遠遠大於個體內變異系數,交叉設計可以有效規避個體間變異給試驗帶來的偏倚。
在CFDA、FDA和EMA指導原則中,通常情況下標準的設計都是2×2的雙周期交叉試驗設計,即每一受試者輪流接受每一種處理方法,第一組受試者先服用受試制劑(T),經過一個洗脫期(時間>7個半衰期)後再服用參比制劑(R);第二組受試者先服用參比制劑(R),經過一個洗脫期(時間>7個半衰期)後再服用受試制劑(T)。
一般,樣本量在18-36例的范圍內,完成一種狀態下(空腹或餐後)的交叉設計試驗的臨床部分,即從篩選受試者至受試者出組,大約需要一個月時間。
2.平行設計
對於半衰期較長的葯物,採用交叉設計會增加試驗質量控制的難度和個體失訪的機會,使得交叉設計變得難以實施,此時可以採用平行設計方法。如抗瘧葯物雙氫青蒿素哌喹片,磷酸哌喹的半衰期長達9天左右,如果採用交叉設計,洗脫期將為2個月,受試者的脫落率會非常大,試驗質量難以控制。
平行設計因個體間變異對試驗帶來的影響較交叉設計大,受試者應有更加嚴格的入選條件,即不同組別的人口學基線值應該相當,如年齡、體重、性別、種族、吸煙情況和代謝能力等,以保證組間的可比性。
平行設計,即受試者分別接受一種處理方法,第一組受試者服用T,第二組受試者服用R,沒有洗脫期。
平行設計因缺乏交叉給葯這一環節,其病例數至少應該是交叉設計要求的2倍,具體樣本量還應結合葯物的具體特性及統計學要求來確定。一般,樣本量在72-96例的范圍內,完成一種狀態下(空腹或餐後)的平行設計試驗的臨床部分,大約需要兩個月時間。
3.重復交叉設計
CFDA頒布的《以葯動學參數為終點指標的化學葯物仿製葯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中提到重復交叉設計適用於部分高變異葯物(CVw≥30%),但並未詳細說明該設計方法。2008年FDA提出高變異葯物採用參比制劑校正的平均生物等效性方法進行生物等效性評價,EMA在2010年提出了這個方法。
參比制劑校正的平均生物等效性研究採用重復交叉試驗設計,分為部分重復(R重復,三周期)及完全重復(T、R均重復,四周期)。對於高變異葯物,如卡馬西平片、華法林鈉片、環孢素軟膠囊、苯妥英鈉片、左甲狀腺素鈉片等,建議採用該方法設計,以相對較少的樣本量取得生物等效。
部分重復試驗設計僅可以得到R的葯動學參數的CVw,如果T和R間的葯動學參數的CVw差異較大,則生物等效結論的可信度降低。完全重復設計可以得到T和R的葯動學參數的CVw,其生物等效性的結論不僅可以表示T與R生物利用度相似,葯品之間的可替代性也強。
重復交叉設計雖然相對2×2的雙周期交叉設計的樣本量較少,但試驗周期延長,易造成試驗難以管理及受試者易脫落等問題。一般,如樣本量為36例,完成一種狀態下(空腹或餐後)的完全重復交叉設計試驗的臨床部分,即從篩選受試者至受試者出組,大約需要三個月時間。
二、 給葯次數
2005年的《化學葯物制劑人體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中要求普通制劑進行單劑量給葯研究,緩控釋制劑同時進行單劑量和多劑量給葯研究,但在近期頒布的《以葯動學參數為終點指標的化學葯物仿製葯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中要求除特殊情況外都採用單次給葯方法評價生物等效性。
相比多次給葯穩態葯代研究,單次給葯更能敏感的評價葯物釋放的速度和程度,更易發現制劑釋葯行為的差異。
1.單次給葯
2005年的《化學葯物制劑人體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中要求普通制劑進行單劑量給葯研究,緩控釋制劑同時進行單劑量和多劑量給葯研究,但在近期頒布的《以葯動學參數為終點指標的化學葯物仿製葯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中要求除特殊情況外都採用單次給葯方法評價生物等效性。
相比多次給葯穩態葯代研究,單次給葯更能敏感的評價葯物釋放的速度和程度,更易發現制劑釋葯行為的差異。
2.多次給葯(穩態研究)
CFDA與FDA均要求如果出於安全性考慮,必須使用正在接受治療且治療不可間斷的患者作為受試者時,可以在多次給葯達穩態後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EMA的要求相對寬鬆些,除上述這一特殊情況外,同時允許如果原形葯或活性代謝產物的血葯濃度過低,分析方法檢測靈敏度不夠時,可以在多次給葯達穩態後進行生物等效性研究。
使用患者作為受試者時,因患者不能中斷治療,故不能設定清洗期,一般採用交叉試驗設計。為了消除前一種制劑對後一種制劑的影響,可以採用如下設計:
上圖所示的給葯方案,雖然沒有中斷給葯,但是兩次采血之間的間隔長達10天,也可以達到清洗期的目的。因一般多劑量穩態下一個給葯間隔的AUC0-24h與相同劑量單次給葯的AUC0-∞的值相等,故采血時間只需要包含一個給葯間隔24小時即可。
三、給葯狀態(空腹和/或餐後)
按照CFDA、FDA要求,大部分葯物均需要進行空腹和餐後2種條件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而EMA一般只要求空腹條件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1.空腹給葯
因空腹條件下評價制劑間的差異最敏感,故CFDA、FDA、EMA均要求開展空腹條件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即使說明書中明確說明了僅能與食物同服,除了空腹服用有可能造成嚴重安全性方面的風險外,均建議需要進行空腹狀態下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2.餐後給葯
如果說明書中明確說明該葯物僅可空腹服用,如飯前1小時或飯後2小時服用,則可以不進行餐後生物等效性研究。
四、等效性評價標准
2000年版的《中國葯典》及2005年的《化學葯物制劑人體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中,對生物等效性評價標准規定為AUC幾何均值比的90%置信區間在80-125%,Cmax在70-143%,顯然放寬了Cmax的接受范圍。2010年版的《中國葯典》中,Cmax幾何均值比的接受范圍縮窄為75-135%。而2015年《中國葯典》和2016年《以葯動學參數為終點指標的化學葯物仿製葯人體生物等效性研究技術指導原則》中,該范圍進一步縮窄為80-125%,與FDA、EMA的標准相同。
對於高變異葯物,可根據參比制劑的個體內變異,將等效性評價標准做適當比例的調整。EMA只接受對Cmax放寬接受標准,同時設定了最大的限度至69.84-143.19%(即CVw=50%時的限度),對AUC仍然採用80-125%的標准。而FDA則有更寬的標准,未設定最大限度。
對於窄治療窗葯物,因其有效濃度與有毒濃度相近,安全風險較大,除需要採用完全重復交叉設計外,生物等效性評價的標准也比較嚴格。EMA將AUC和Cmax的等效標准縮窄至90-111%。而FDA則要求在90-111%基礎上根據參比制劑的變異度放寬等效標准。當CVw≤10%時,等效性限值為90-111%;當CVw在10%-20%之間時,等效性限值比80-125%窄;當CVw>20%之間時,等效性限值為80-125%。
6. 臨床試驗中的主要終點和次要終點分別是什麼含義
臨床試驗設計常講主要終點(primary endpoint)和次要終點(secondary endpoint),實際上就是要設計者根據研究目的確定主要(次要)結局指標(測量/變數)。
1、主要終點的含義:
能夠預測(疾病)臨床結局的指標稱之為主要終點,比如腦梗死臨床驗試驗的主要終點是致殘率、死亡率。
2、次要終點的含義:
次要終點是神經功能缺損程度積分。雖然主要終點可以更好地評價干預措施的臨床效果,但由於其需要的觀察時間較長,耗費也較大,故臨床研究通常使用次要終點而不是主要終點。
7. 臨床試驗中如何估算何時達到主要終點指標
《臨床研究樣本含量估算》不僅僅為讀者提供了廣泛、有效率臨床估計,研究者必須首先明確試驗的主要終點指標、有意義的差值等基礎資料。通過樣本含量估算,做到心中有數。《臨床研究樣本含量估算》對於來自醫院、以及把握度,特別重視臨床研究設計中的細微差別。與基礎研究比較,而且綱舉目張,都是一本非常實用的參考書、平均數,臨床研究包括臨床試驗、管理者和監察員來講、耗資更多、標准差,所以在結構設置上自始至終體現兩個特點,力求做到絕大部分臨床研究設計都能夠直接查閱到實例。因此、指標數據性質(計量資料或計數資料)。作者撰寫該書的主要宗旨是為各種類型臨床研究提供樣本含量估算方法和實際操作程序、交叉對照等)、對該指標的統計方法選擇、研究機構、多樣的樣本含量估算方法、統計分析方法進展的一個全面梳理,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可以確定研究者所希望的把握度,力求做到程序清晰;二是對多種樣本含量估算方法進行了詳細分類:一是每個樣本含量估算方法都從臨床研究實例人手。可以說。因為《臨床研究樣本含量估算》以方便實際研究設計應用為出發點、簡明易懂,樣本含量估算的多樣性和水平直接反映了臨床研究設計和統計方法的多樣性和水平、制葯企業,不但可以計算出合理的受試者數量以保障研究的成功,通常需要時間更長、試驗總體設計方法(平行對照、統計學家,方便查考,而且也是對近年來國際上臨床研究設計方法。在進行樣本含量估算之前,樣本含量估算在各期臨床研究設計中,因此、檢驗水平、合同研究組織的從事臨床研究相關工作的研究者?臨床研究是醫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部分、診斷試驗和病因學研究等
8. 兩個方案設計的問題(1)安全性和耐受性如何做主要終點指標(2)4個名詞辨析
嘿嘿,我來挨磚:大家的習慣,好像通常的安全性終點以不良反應(不是不良事件)發生率和嚴重程度為指標。但四期么,我們主要以:1、看該葯治療該適應症所發生的常見不良反應發生比率和嚴重程度及反應項目是否與前期相符。比如我們前期觀察到了轉氨酶升高,3度以下的發生率為35%,4度及以上為4%。但四期做到100例時發現60的患者都出現3度轉氨酶升高,那就要分析了。2、看長期用葯的安全性。統計長期用葯患者蓄積、耐葯、與其他葯物相互作用等情況。長期用葯毒性出現的時間和程度。3、前3期未發生過和發生率較少的不良事件(因較少不能判斷與葯物關系)在本期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耐受性終點指標:其實我個人的理解就是看患者受不受得了嘛,其實有安全性的意思,但又有所不同。因為是四期,我們的重點就是看看使用不同劑量或進行劑量調整的患者對於不同劑量的反應。如一旦發現重要的不良反應如嘔吐、靜脈壞死等或檢驗值的明顯異常 LDH等,及時進行劑量相關性分析,探索患者個性化用葯的可能。我是個土包子,沒有高深的理論知識,大家扔磚頭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