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財務報表中,可以反映銷售成本,營業收入,利潤的指標有哪些啊
我不太懂你的意思哈。 你所提的銷售成本、營業收入、利潤都是反映在財務報表中的利潤表內的。我們在看利潤表的時候,只能看到每一會計項目的絕對數字,而不能看到一個相對數的指標。通過對利潤表中的數據簡單地計算,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指標看該會計主體的盈利性:
銷售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 (正向性指標)
銷售凈利潤率=凈利潤/營業收入 (正向性指標)
成本費用率=總成本費用(通常包括營業成本、三費)/營業收入 (負向性指標)
❷ 企業人均主營業務收入怎樣計算
企業主營業務收入/企業總人數=企業人均主營業務收入
算主營業務收入方法如下:.
營業利潤=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資產減值損失.
根據以上公式不難看出等式右邊: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
主營業務是企業的重要業務,是企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應重點加以核算。
拓展資料:
主營業務收入指企業從事某種主要生產、經營活動所取得的營業收入。本項指標在各行業會計制度中的名稱叫法不同,但一律按各行業會計制度或報表定義的口徑進行填報,其中農業企業是指「主營業務收入」;工業企業是指「產品銷售收入」;交通運輸企業指「主營業務收入」;建築企業指「工程結算收入」;批發及零售貿易企業指「商品銷售收入」;房地產企業指「房地產經營收入」;其他企業指「經營(營業)收入」。本項指標應按企業集團各成員企業相加匯總的數據填報。
簡單的說,就是企業工商營業執照中注冊的主營和兼營的項目內容.主營的業務內容就是主營業務收入,兼營的業務內容就是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指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它主要包括下列內容:⑴固定資產盤盈⑵處置固定資產凈收益⑶非貨幣性交易收益⑷出售無形資產收益⑸罰款凈收入⑹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賬款⑺教育費附加返還款。
其他業務收入是指企業除商品銷售以外的其他銷售及其他業務所取得的收入。它包括材料銷售、技術轉讓、代購代銷、固定資產出租、包裝物出租、運輸等非工業性勞務收入。
營業外支出是指企業發生的與其生產經營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如固定資產盤虧、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出售無形資產損失、債務重組。
賬戶設置
「主營業務收入」賬戶用於核算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中所產生的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本賬戶期末應無余額。
❸ 如何制定銷售人員的工資、指標分配及日常績效考核方案
這要根據銷售階段的主要目標,如果主要目標是銷售額,那麼銷售額就是最重要的KPI指標;如果主要目標是渠道拓展,那麼新客戶數量就是最重要的KPI指標;如果主要目標是新產品的推廣,那麼新產品占銷售額的比重就是最重要的KPI指標;如果成本控制是主要目標,那麼銷售費用率就是最重要的KPI指標......一般來說,以上幾個指標都可以稱作為KPI指標,只是在不同階段權重不同,重要性高的指標,權重設置高些,次要指標權重設置低些。
❹ 個體戶年報資金數額和營業收入怎麼填
如果是沒有建立帳本的個體工商戶,可以根據自己每年開票金額的合計來計算營業收入。
《個體工商戶年度報告暫行辦法》
第三條個體工商戶應當於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者直接向負責其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送上一年度年度報告。
當年開業登記的個體工商戶,自下一年起報送。
❺ 產值和營業收入的區別
產值和營業收入的區別如下:
1、定義不同。產值是生產單位、生產部門、地區或整個國民經濟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產品的平均價值。綜合反映一定范圍內的生產總規模的指標。而營業收入指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收入還有其他業務收入的和。會計學中,銷售總額等於按銷售價格計算的初始銷售收入或流入資產的價值。一般是主營業務收入。
2、包括的范圍不同。產值一般指個人生產的全部數量金額,包括未銷售、尚未形成收入的庫存價值平均;而營業收入為主營業務收入、和營業收入、還有其他業務收入的總和,有的流通企業總收入核算的是差價收入、即毛利。
3、計算方法不同。產值計算公式為:經營凈收入=經營收入-經營費用-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生產稅+出租房屋凈收入、出租其他資產凈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凈租金等。轉移凈收入 計算公式為:轉移凈收入=轉移性收入-轉移性支出而營業收入計算公式表示為: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率= (報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
❻ EBITA/營業收入是什麼指標
EBITA/營業收入反映了企業每1塊錢的營業收入能夠帶來多少ebitda利潤。ebitda息稅前利潤+折舊+攤銷,EBITDA剔除了攤銷和折舊,則是因為攤銷中包含的是以前會計期間取得無形資產時支付的成本,而並非投資人更關注的當期的現金支出。而折舊本身是對過去資本支出的間接度量,將折舊從利潤計算中剔除後,投資者能更方便的關注對於未來資本支出的估計,而非過去的沉沒成本。ebitda非常適合用來評價一些前期資本支出巨大,而且需要在一個很長的期間內對前期投入進行攤銷的行業,比如核電行業、酒店業、物業出租業等。ebitda是從另外一種角度反映企業盈利能力。
拓展資料
EBITDA的使用必須要有一個前提假設。假設當收購一個企業時,被收購企業肯定是把投資活動控制到最低的。所以我們分析的時候只看經營性活動。而經營性活動看的時候,EBITDA是很有意義的,意義在於:當營運資金凈需求不變的情況下,經營性現金凈流入也就等於EBITDA。而企業也就可以利用這個錢(約等於EBITDA)來進行償付利息了
EBITDA是一種利潤衡量指標。目前國內的會計准則和上市公司財報披露指引雖然沒有強制規定上市公司必須披露EBITDA值,但根據公司財務報表中的數據和信息,投資者和分析員可以很容易計算出公司的EBITDA值。
營業利潤、所得稅和利息支出這三項會在損益表和財務附註中出現,折舊和攤銷兩項通常在財務報表附註或者現金流量表中可以找到。計算EBITDA的捷徑是先找到營業利潤這項,不過,和境外公司披露的營業利潤(通常也稱做EBIT-息稅前利潤)不同,國內公司的營業利潤是減掉財務費用後的,所以要先把財務費用加回營業利潤後,再把折舊和攤銷兩項費用加回去,就可以得出EBITDA了。
到2013年,工行、農發行等多家銀行所通行的EBITDA(息稅折攤前收益)的指標含義是:指凈利潤和所得稅、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之和。是銀行對客戶信用等級評定的一個基本指標。
❼ 企業營收成長能力指標主要包括哪幾個 怎麼解讀這些指標
我是個價值型的投資者,對財報有比較認真的研讀,個人認為:
主營業務增長率
凈利增長率
這兩個是最重要的成長性指標,第一個指標,主營業務增長率是說明公司在新的一年相對於上年賣出的產口或服務增加了多少,增長率越高越說明這個公司成長性越好,一般來說超過20%的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好公司了。第二個指標,凈利增長率是指公司凈利潤增長情況,如果一個公司主營業務增長率上漲了20%,而凈利增長只有10%或者更低,那你就要注意了,這個公司可能是以降價來增加收入的公司,成長性很值得懷疑。成長性還和公司竟爭力還有資本運作有關,涉及很多重要指票,如存貨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毛利率等等。希望你能成功。。。價值投資在中國太少,因為少才珍貴,才能長期賺錢。。。
❽ 產值和銷售收入的區別
產值和銷售收入的區別:
1、概念不同,產值是指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所提供的工業最終產品和工業勞務的總價值,以貨幣形式表示;營業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轉讓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取得的收入;
2、應用不同,產值的計算基礎是工業產品的生產總量,只要在本期生產的,無論是否已經售出,都應計算產值。經常用於各類統計報表,向統計局報告行業指標;營業收入是以產品銷售額為核算基礎,應用在財務報表的損益表中,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二十六條
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二)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
(三)隨意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費用、成本;
(四)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編造虛假利潤或者隱瞞利潤;
(五)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行為。
❾ 人均收入增長率怎樣算
一、人均凈收入增長率=(本年人均凈利潤—上年人均凈利潤)÷上年人均凈利潤×100%
二、人均收入增長率指人均營業收入增加額對上年營業收入總額的比率。主營業務增長率表示與上年相比,主營業務收入的增減變動情況,是評價企業成長狀況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營業收入增長率=(營業收入增長額/上年營業收入總額)×100%,其中:營業收入增長額=營業收入總額-上年營業收入總額。營業收入增長率大於零,說明企業的營業收入增加了。指標值越高,業務收入增長率越快,市場前景越好。
三、【例1】2017 年某市調查總隊對全市服務業小微企業的抽樣調查顯示,2017 年全市服務業小微樣本企業總資產938.6 億元,銷售總收入105.4 億元,銷售總費用6.8 億元;人員薪酬19.3 億元,比上年增長9.3%;從業人員29028 人,與上年持平;營業稅金及附加1.1 億元,比上年下降29.5%;繳納增值稅2.3 億元,比上年增長11.6%。2017 年該市服務業小微樣本企業從業人員人均薪酬比上年增長: 解答:人均薪酬=人員薪酬/從業人員人數,求人均薪酬的增長率即為求平均數的增長率。根據文字材料「人員薪酬19.3 億元,比上年增長9.3%;從業人員29028 人,與上年持平」,可知分子增長率(人員薪酬增長率)為9.3%=p,分母增長率(人員人數增長率)為0=s,根據公式;平均數增長率=(p-s) /(1+s) ;可知,人均薪酬的增長率為(9.3%-0 )/(1+0) =9.3%, 所以可得:人均薪酬的增長率即為求平均數的增長率為9.3%。
拓展資料:
營業收入增長率指標的意義有以下幾點:
1. 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是衡量企業經營狀況和市場持有能力,預測企業業務發展趨勢的重要標志。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加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和發展的條件。
2. 如果該指標大於0,則表明該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加。指標值越高,增長率越快,企業的市場前景越好。如果該指數小於0,則表明該產品或服務滯銷、質量差、價格高,市場份額縮水。
3. 在這個指數的實際操作,它應當作出前瞻性的預測基於企業的主營業務的收入水平多年來,企業的產品或服務的市場份額,行業的未來發展和其他潛在因素影響企業的發展,或者根據企業前三年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速度進行趨勢分析判斷。
❿ 考核主營業務收入的核心指標
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有營業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和資本收益率六項。具體是: 1、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營業收入×100% 營業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市場競爭力越強,發展潛力越大,盈利能力越強。 在實務中,也經常使用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等指標來分析企業經營業務的獲利水平。其計算公式分別如下: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2、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利潤總額與成本費用總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其中:成本費用總額=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成本費用利潤率越高,表明企業為取得利潤而付出的代價越小,成本費用控製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強。 3、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是企業一定時期經營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的比值,反映了企業當期凈利潤中現金收益的保障程度,真實反映了企業盈餘的質量。其計算公式為: 盈餘現金保障倍數=經營現金凈流量/凈利潤 一般來說,當企業當期凈利潤大於0時,盈餘現金保障倍數應當大於1.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凈利潤對現金的貢獻越大。 4、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與平均資產總額的比率了企業資產的綜合利用效果。其計算公式為: 總資產報酬率=息稅前利潤總額/平均資產總額×100% 其中:息稅前利潤總額=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一般情況下,總資產報酬率越高,表明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益越好,整個企業盈利能力越強。 5、凈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凈資產的比率,反映了企業自有資金的投資收益水平。其計算公式為: 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產×100% 其中:平均凈資產=(所有者權益年初數+所有者權益年末數)/2 一般認為,凈資產收益率越高,企業自有資本獲取收益的能力越強,運營效益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權人利益的保證程度越高。 6、資本收益率資本收益率,是企業一定時期凈利潤與平均資本(即資本性投入及其資本溢價)的比率,反映企業實際獲得投資額的回報水平。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本收益率=凈利潤/平均資本×100% 其中:平均資本=(實收資本年初數+資本公積+實收資本年末數+資本公積年末數)/2 上述資本公積僅指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