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選擇期貨品種的原因
整理了10位盤手,讓我們了解下他們是如何選擇期貨品種的,希望對投資者有所幫助。
傅海棠:基本面信息是最值錢的
我是通過基本面分析得出一個品種的方向,首先收集基本面信息,我認為信息是最值錢的,我每天會對各個品種都看一遍。如果我對各個品種忽視了,偶爾一段時間對某個品種就淡忘了。時時刻刻關注這些品種,一旦某一個品種來了機會,提前察覺,不然可能這個品種的行情走過去才發現自己忘了。然後通過調查再結合心理分析,如果一個價格長期停留在一個價位上以後,它對農民的種植肯定有影響,要分析某一個價格對播種面積產生多大的影響,再結合多點實地調查,得出一個綜合的結論,憑這個結論以點帶面。
我所有的品種都研究,但不一定做。盤面上所有活躍的品種我都看,同時還要研究,因為要捕捉機會。有的品種3-5年一個周期,或者是10年,甚至20年,說不定哪天就冒出一個歷史大機遇。具體操作主要做一個品種,或者在一個主要品種以外,2、3個品種輕倉少量參與。
劉福厚:只做自己熟悉的品種
要做你自己熟悉的品種,如果一開始沒有熟悉的品種,那你做一個品種2、3年,它自然就成了你熟悉的品種,也可以說在這個品種上你成了專家。只要堅持做,難賺錢和容易賺錢是對立的,為什麼你難賺錢了,而那個人就好賺呢?說明那個人的本事比你大,你想辦法超過他,你就好賺錢了,你現在做銅、大豆這些如果有十幾年了,我說的交割規則也許沒去看,很多東西有了瑕疵,不合理了,你還不知道、不懂這些,那你就吃虧了,你如果先知道了,那就把別人套住了。哪個難賺錢,哪個容易賺錢是相對的,只不過是你能不能賺到這個商品的錢。當然有些老品種肯定是越來越不活躍,參與度低了。像玉米,它上漲100元的概率可能只有10%,下跌100元的概率可能有90%,其實做期貨除了我剛才講的那些,還要從概率上分析,這也是很重要的。
嚴忠:尋找相對清晰有趨勢的品種
尋找一些相對清晰的有趨勢的品種去交易,因為在國內的環境當中,我可能對於中國的政治、經濟政策和經濟背景相對來說理解得更透徹一點,對於跟國際市場相關度很高的品種,需要你的視野與研究跟得上,一般這樣的品種我會選擇它出現一個比較清晰的供求平衡被打破的階段去操作,可能操作頻率會低一點,但是我不排斥任何的品種,因為它們都有自身大的周期,也許某一年股指不太好的時候,商品會有一個非常好的周期,這是完全可能的,在我的投資框架當中,我希望品種和策略越豐富越好,就是說給我更多的原料,我來配菜,我不排斥一些並不是我特別擅長的品種的投資機會,這也是可以從一些基本面和技術面當中找到操作機會。其實你的精力一定是有側重的,但是你的視野需要開闊,當有些平時可能參與不太多的品種今年確實出現了清晰的基本面供求變化的時候,我覺得在合適的時候應該去參與,而不應該去排斥。
張明利:標准有兩條
1、熟悉的品種;
2、具有良好流動性、成交量大的品種
對於期貨市場的品種選擇,我們的選擇品種的標准一般會有以下兩條,一是熟悉的品種,第二需要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成交量大。像有些寡頭壟斷的品種,一般情況下我們都不會去交易,也不會投入很大的研究力量去研究,這對長線交易、資金量大的交易,我認為市場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每個人賺每個人的錢,我賺基本面的錢,只要是寡頭壟斷的我就不參與。
王向洋:喜歡做行情趨勢強烈的品種
我比較喜歡選行情趨勢比較強烈的品種,而這種品種通常我只是在趨勢的中間段介入,行情的初級階段由於沒有太多的技術圖表體現出來,通常我不會做太多的戰略性建倉,我只會順著行情形成的趨勢去跟隨趨勢。品種選好後,我會觀察這個品種的行情走勢是否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如果符合這個條件我會進場,通常我會在盈利拉開一段區間之後在下一個突破點加倉,加倉的倉位如果不能馬上盈利的話,我會把加倉的那一部分平掉以保持資金的平穩性,至於減倉,如果不是行情逆轉,通常不會做減倉動作。
丁洪波:六個准則優選品種
第一是形態上優美,就是很流暢的形態。有時候你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就是好,因為你感覺優美的東西就是好的,我比較看重這一點。期貨有時候就是這樣,一開始很流暢的一波下跌行情或者上漲行情,形態都比較優美。我們只能平時多看,才能對美感更有把握。
第二是趨勢明朗,不論是趨勢線、均線、波段都比較明朗。但有時候也會出現物極必反的情況,到時就要考慮物極必反。順勢而為是個很好的機會,物極必反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第三個就是市場化波動特徵明顯。它的波動特徵相對比較市場化一點,有些品種突然之間上竄下跳,這種情況也要稍微小心一點,盡量避免這樣的品種。有些相對比較市場化一點,活躍的時候,盡量選擇這樣的品種。
第四個是止損點明確可控。有時候找不到止損點在哪裡,你可能覺得機會比較好,但往往是不好的行情。
第五點強弱明顯,在諸多的品種當中這個品種是比較強勢的,然後內盤、外盤都有的品種,內盤相對比外盤偏強的品種。
第六是符合建倉的原則。你總有自己的原則和方法,不符合自己的方法,就相當於是天馬行空。並不是適合自己的想法就可以建倉,要把原則性的條件加起來,都符合了之後,又符合技術分析、盈虧比計算的方法,我就會認為這是最優勢的交易品種,就會重倉甚至滿倉做進去,看好它,把所有的雞蛋只放在這一個籃子裡面,有可能會敲碎幾個,但不會整個籃子全部敲碎,因為風險已經在可控的前提下了。
付愛民:「量」是首要考慮的
選主要操作的品種,首先第一個成交量和資金量的吞吐能力必須要有,再者就是持倉量大、資金進出方便,投資者的參與結構包括機構、散戶、各類資金比較均衡的時候,簡單說就是持倉量到了一定程度以後,成交達到活躍狀態以後,這個產品基本上就可以參與了,「量」是首要考慮的。第二個就是當這個新品種的國家產業政策有所導向以後,或者基本面對這個新品種有些特殊的利好,這樣的品種可能會面臨大的結構性變化的機會,我會重點去參與。就這兩個,一個是量,一個是產品本身,真的出現大機會的時候,一定會有資金去炒作它。
汪星敏:哪個品種做的效果好就做那個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自己兩三年的賬單拉出來統計,看哪個品種的效果最好,資金曲線是一目瞭然的。哪怕所有的品種都是虧的,總有一個是虧得最少的。虧最少的至少是最適合的。
平時會同時操作銅、橡膠,這兩個品種是必做的,另外還會挑一兩個積極的品種,即方向稍微明確一些的品種作為對沖。有些品種雖然虧錢,它本身就是作為對沖,如果這個虧10萬,那邊的盈利應該有12、13萬或者20萬,它起著保護作用。某一個階段重點只做一個品種的情況很少。前幾年做棉花的時候就專做棉花,做黃金就專做黃金。原先資金少,現在資金稍微多一點還是需要考慮一下風險。在不同的階段不會切換重點操作的品種,就只做這幾個品種。切換到別的品種就是送錢去的。以後更加不會切換了,有可能只做銅一個品種了。
從我個人而言,十幾年交易,從原先的十幾個品種慢慢變成兩三個,未來可能只做一個品種,從這個角度來看,還是做一個品種比較好。有些品種,不做的時候看得清清楚楚,等你一進去就洗盤,你的重心不在這,只是來打游擊,然後撤退就虧錢了。到最後會發現沒什麼好結果,還是專注一個品種比較好。但是像資金大戶做品種的組合,這又是另外一方面的事情,小資金還是做少數幾個品種比較好。
孫鵬:乾脆利索的品種,非常容易快產生利潤
工業品里,我們熟悉的橡膠、螺紋、鐵礦,也是我們非常喜歡的品種。跟期指性格非常相似。如果用人的性格來打比方的話,這四個品種是屬於做事乾脆利索的品種。要麼沒有波動,一旦趨勢形成,都是非常容易快速產生利潤,脫離成本的品種。
農產品,受到天氣因素、氣候影響、進出口因素、各國產業政策波動等要素影響較多,過度的高開低開頻率也不少。除了豆粕、菜粕、豆油、菜油這幾個品種和棉花,其他的農產品我們基本上不碰。
張明偉:只做PTA
在期貨市場我賺的錢,90%都是做日內賺的,PTA這個品種上賺的。PTA的波動特性是快,漲或跌都很凌厲。買進去之後就賺了50個點,一般回到賺30個點就止盈。我也會看其他的聯動品種,比如說橡膠、銅、塑料等,如果這些系列品種都保持在強勢,我有可能不輕易平倉,因為今天有可能會漲停,我就會以回吐30個點為代價,甚至我不賺錢出來也要等下一波加速地上漲。但是如果橡膠、塑料等品種很弱,我就准備隨時平倉,因為關聯的品種可能會把它帶下來。
王春祿:2000元賺到2000萬
三年做到兩千萬,這個是屬實的,當時兩千塊錢它不僅僅是兩千元,更是我的一個夢想,一種信念。我就是懷揣著我的這樣一種夢想和信念,在期貨市場里去打拚的。我是真正把它當做一份事業去做,當時腦子里沒有別的想法,除了吃飯睡覺,我走路的時候都在想著如何做好期貨,蒼天不負有心人,我就是靠著這兩千塊錢一手一手做玉米走到了現在。最開始做的是短線,賺兩三個點就走,每天能賺五六十塊錢就特別高興。後期隨著時間的積累,我的經驗也慢慢豐富,利潤也就慢慢增加了,一手玉米慢慢的做成了兩手三手,三手做成更多。然後通過不斷復制之前的方法,成功的用三年多的時間做到了兩千萬。現在回頭看看,自己無疑是幸運的,現在的成功也是存在一定幸運成分的。但更重要的我認為還是歸功於自己通過多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探索出的一套正確方法和思路。
⑵ 張明偉做有信仰並有長期規劃的交易者
做期貨,暴躁是大忌
A 好老師給人希望
剛畢業的時候,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張明偉也夢想著做一番事業,但如何實現夢想,他其實並沒有清晰的思路。
所以,為了心中的夢想,張明偉開始了多種嘗試。「我做過很多行業,當過導游,干過市場營銷,還做過一年的培訓業務員,做過國際貿易,還在房地產行業賣過樓。」談起早期從事過的行業,張明偉如數家珍。不過,這些行業沒有一個能讓他落地生根,因為似乎都達不到他想要的境地。
那時候的張明偉,雖然心懷夢想,並為之東奔西跑,但他總是覺得迷茫,沒有方向。不過,轉機就在迷茫中出現,並為他開啟了一扇窗。很偶然的一次聚會,他結識了一位做期貨的老師,並見證了這位老師變戲法似的,在一年時間里用1萬元賺到了70萬元。
「你不知道,對於一個正追求夢想,卻沒有資金和背景的人來說,這樣的盈利模式帶來的震撼有多大。」張明偉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是期貨讓他看到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因為我相信,老師能做到的,通過努力,我也一樣可以做到。」
目標找到了,但實現目標的路並非一帆風順。對一個從未接觸過期貨的新手,誰都繞不過交學費的過程。只不過,張明偉的幸運之處在於他並沒有交太多學費,而且在很短的時間內找到了適合自己的交易模式,並迎來了成功。
「我是2007年9月正式開始交易,初始資金是15000元,3個月之後,虧了1萬元。快過春節時,期貨賬戶上只剩5000元了,我取出來2000元過春節,這樣賬戶上只有3000元了。眼看著生活無以為繼,交易更是無從談起。過完春節,我去給期貨公司拉業務,這樣才解決了生活問題。」張明偉清晰地回憶道,到2008年8月26日,他期貨賬戶上僅剩4000元,他告訴自己,這是最後的資本,成敗在此一舉,如果這些錢再虧沒了,就改做其他行業,不做交易了。
張明偉的背水一戰,為自己迎來了期待已久的盈利。到2008年年底,4個月的時間,他賬戶上的4000元翻到了50萬元。張明偉在鄭州買了房買了車,讓自己安頓下來,賬戶里還保留10萬元。他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沒了後顧之憂,並全身心地投入到期貨交易中。
「我沒大賺過,也沒大虧過,算是比較穩定。一個交易日盈利最多50%,回撤最高20%。」但就是這種穩定盈利帶來的復利,讓張明偉手中的資金產生了滾雪球效應。「除了最初交易時用4個月的時間從4000元翻到50萬元,盈利超過120倍,這些年來,我們每年盈利都保持在5倍到10倍之間。」張明偉說。
回首自己的交易道路,張明偉感慨道:「首先感謝自己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在期貨行業,有一位好的老師指點,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好老師不僅教給你技術,更給你希望,他通過自己的實踐,讓你看到成功,你就會樹立信心。如果看不到希望,一直虧損,喪失了信心,人就很難堅持下去。」
B 堅持原則最重要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在交易道路上成功與否,張明偉認為,除了遇到一位好老師,跟一個人的性格也有密切關系,性格暴躁、自卑或過於自信,都不適合期貨交易。而且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操盤手,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
張明偉的計劃性和原則性,從他這么多年來一直堅持寫交易筆記就能感受出來。張明偉說,7年交易下來,他的交易筆記多達上百本,每一本筆記都記錄著他得失成敗的細節與交易經歷。
「上高中時,我就喜愛寫筆記。我覺得生活有條理,做事才不會被打亂。從那時候開始,我每天晚上都會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計劃一下。這種習慣如今也用在了我的期貨交易中,比如每天晚上我會先預判哪個品種有機會,重點挑出第二天關注的品種,這樣就不至於第二天臨時抱佛腳,到處找機會。」張明偉認為,這就是一個人的原則性和計劃性。
這種原則性和計劃性讓張明偉很是受益,2012年和2013年,應該是鄭州炒手比較難熬的時期,因為一些交易品種的手續費翻了數倍且不再返還。此前一些業績不錯的炒手逐漸沉淪了,但是張明偉帶領的團隊基本沒受影響,資金仍然呈10倍以上地增長。
「如果說性格中有最讓我驕傲的成分,我覺得就是自始至終,我的原則性還是很強的。」張明偉自信地認為,雖然人都有迷茫的時候,特別是日內做盤,但是盡可能比別人少一些迷茫,自己就會比別人高一個層面。
張明偉很喜愛韓信的一首詩,「白晝青蟲飛滿天,日落西山紅似血;夜來月外仍有月,風雨飄搖下廢丘。」這是韓信水淹廢丘智擒章邯前寫的。此戰中,韓信充分利用天時地利,幾乎不戰而屈人之兵。
張明偉說:「中國歷代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做投資也是一樣,要講究進場的時機,進得早容易被洗出來,進得晚價位就不好,倉單不能長期持有。怎樣把握這個時機,就需要耐心等待,剋制自己的心態。」
愛看歷史劇的張明偉很崇拜一些從底層崛起的歷史人物。張明偉向期貨日報記者分析說:「我後來一直考慮朱元璋為什麼能打下天下,他當過放牛娃,做過和尚,要文化沒文化,要武功沒武功,文不及劉伯溫,武不及徐達等人。但朱元璋性格上有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有原則性,懂得剋制自己。比如他周圍的人都喜愛喝酒,但他認為喝酒誤事,就發誓說要等到打下江山才喝酒,並且說到做到,為了這個承諾,他堅守了10年沒喝酒。沒有足夠的定力與克制,是無法想像的。而且朱元璋的原則性還體現在,他每天都把要完成的事情寫成紙條貼在書房裡,什麼時候完成才會撕下,否則就一直掛著,用以激勵自己早日完成。」
「作為一個操盤手,不要有急躁的性格。人急躁,容易出現失誤,一旦亂了方寸,可能就會出現大的回撤。」張明偉認為,做期貨,性格暴躁是大忌。這些年在交易道路上走得比較順暢,就受益於他不急不躁的性格。
C 把目光放遠一些
對如今的張明偉來說,期貨市場帶給他的不僅是財富,更多是人生的希望和更為遠大的夢想。張明偉坦言:「人首先需要滿足的是物質基礎,做到生活無憂,才能追求另外一個目標和更高的層次,比如幫助別人做一些慈善事業或組建公司。如果沒有第一桶金的物質基礎,後面的願望實現不了,還空談什麼理想呢?」
張明偉一直覺得,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事情有什麼樣的結果,就會有什麼樣的原因。結果是後因,原因是前因。比如天要下雨,前面肯定會有各種預兆,山雨欲來風滿樓。「交易也是這樣,一個交易機會到來之前肯定也有預兆。比如一個品種有一波大的上漲或下跌,前期一定會有預兆。要根據預兆判斷走勢,不要以為機會來了,臨時去抓,這個不行,比較亂,而且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張明偉表示。
「有的炒手為什麼能做這么大,交易做這么好,是因為人家判斷行情,目光放得足夠長遠。不是說會判斷明天或下周行情怎麼樣,而是三個月之後半年之後的行情會怎麼樣,並根據品種走勢和基本面分析尋找投資機會,這樣才可能賺大錢。」張明偉說,除此之外,交易中下手要謹慎,不出手則已,一出手要做到穩准狠。
交易之餘,張明偉會帶著期貨兄弟連打打籃球、乒乓球、羽毛球。張明偉很坦然地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期貨是個容易讓人孤獨的行業。做期貨時間長了,人會變得孤獨寂寞,不怎麼喜愛和人交流。不過,我更希望跟同行業的朋友多交流。每天開盤前,我都會打一些電話,跟朋友們交換一下股票、期貨走勢。畢竟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別人想到的自己不一定能想到。」
「做交易的人慣常都有這樣一個心理:掙錢了嫌賺得少,虧錢了嫌虧得多。總之就是不高興,好像沒有快樂的時候。」張明偉表示,不要把交易中掙錢與否當成一回事,心態放平和,當掙錢少的時候,看看人家虧損的,當自己虧損的時候,看看人家爆倉破產的。沒事兒的時候到孤兒院、養老院看看,看看別人的生活,並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你就會覺得自己其實很幸福。
D 金鳳凰才能下金蛋
對張明偉來說,從個人到團隊,再到組建資管公司,都是他將目光放長遠的表現。張明偉表示,「如果說這些年,有什麼值得他驕傲的地方,一是一幫兄弟都起來了,無論是生活還是交易都還不錯;二是籌辦了以馬內利資產管理公司,兄弟連的成員也擴充到20多人,並且各有所長。」
在鄭州期貨圈,張明偉和他的團隊應該是最早關注和籌建資管公司的操盤手。
「前幾年我跟我的團隊吃飯時,聊到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認為,中國實業基本飽和,盤活中國經濟更多要靠金融發展帶動實體。那麼金融怎麼發展?要有金融專業投資人士,專業團隊做專業事。」基於這樣的認識,張明偉覺得必須要走資管化道路,要辦資管公司,吸收專業人才,打造一個平台。只有有了金窩,才能迎來金鳳凰,有了金鳳凰,才能下金蛋。
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張明偉和他的團隊就著手組建資管公司,並明確了思路,先把風險控制住,不求跑得多快,但求穩妥踏實。張明偉頗為自豪地向期貨日報記者說:「當時鄭州期貨界的炒手並不知道什麼叫資管公司,我們就開始一邊注冊資管公司,一邊發產品。現在鄭州期貨界的一些炒手也開始組建資管公司,這說明我們在資管道路上比別人早,在鄭州算是走在了前沿。」
不過,談到未來私募行業的發展,張明偉不無擔憂地表示,現在全國的私募公司有1萬多家,不少私募做的並不是專業資管,而是配資,這樣發展下去,行業肯定會很快迎來洗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對公司有長遠的規劃,有清晰的發展思路,把地基打牢了,才能有蓬勃的發展。」張明偉說。
地處人文情懷濃厚的中原,張明偉真誠地希望鄭州的炒手圈可以聯合作戰,互補互助,早日脫離單打獨斗的時代,做有信仰並有長期規劃的交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