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中國玉米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實證研究

中國玉米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實證研究

發布時間:2023-09-24 16:39:34

Ⅰ 喬娟的學術成果

1. 喬娟、李秉龍、康敏《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與現貨市場關系研究》著作,華夏英才基金資助出版,31.5萬字,科學出版社ISBN,該著作同時被列入「華夏英才基金學術文庫」,2008年6月
2. 喬娟、李秉龍《中國農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著作,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出版,53萬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ISBN(該著作同時被列入「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的中國經濟問題叢書)2006年8月。該著作於2008年獲得第十五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著作三等獎;該著作於2008年獲得「北京市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3. 李秉龍、喬娟、王可山《WTO規則下中外農業政策比較研究》著作,20萬字;中國農業出版社ISBN2006年3月
4. 李秉龍、張立承、喬娟、曹宏民《中國農村貧困、公共財政與公共物品》著作,30萬字;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出版,中國農業出版社ISBN2004年
5. 顏軍林、喬娟、陳勁松《中國農業競爭力研究》中的「中國柑桔國際競爭力」,著作,2萬字;中國農業出版社ISBN2003年,通訊著作
6. 喬娟《中國肉類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著作,中華農業科教基金資助出版,20萬字;中國農業出版社ISBN2002年11月。該著作於2004年12月獲得農村發展研究專項基金2004年首次評獎,「專著類」提名獎
7. 李秉龍、喬娟《論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著作,20萬字;遼寧人民出版社ISBN1996年
8. 《農業經濟學》(第2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45.5萬字;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ISBN2009年1月,參編2萬字(第四章農產品期貨市場)
9. 《農業標准化知識讀本》「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農」知識讀本叢書,編著,18.2萬字;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ISBN2009年6月,主編1/2(喬娟、周雲龍)
10. 《市場營銷學》營銷學系列教材,編著,40.6萬字;清華大學出版社ISBN2008年4月,主編2/2(陸娟、喬娟)
11. 《市場營銷學》21世紀高等農業院校經管類系列教材,編著,45萬字;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ISBN2005年3月,主編1/3
12. 《畜牧業經濟管理》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編著,45萬字;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編2/8
13. 《市場營銷學》高等農林院校十五規劃教材,編著,30萬字;中國農業出版社ISBN2003年,副主編2/8
14. 《現代期貨市場學》編著,50萬字;經濟管理出版社ISBN2003年,參加
15. 《市場營銷學》編著,20萬字;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ISBN2000年,獨立主編
16. 《市場營銷學》本校教材,編著,20萬字;1998年,2/3
17. 《市場學原理與農產品貿易》編著,20萬字;中國農業出版社ISBN1995年,參編 1. 國際生物質能源發展對中國的啟示 《探索與爭鳴》43-45,2009(2),通訊作者
2. 「中國食品質量安全問題的原因與對策探討」《中國畜牧雜志》23-26,2008年第44卷第8期
3. 「中美棉花期貨與現貨價格傳導關系比較分析」《中國農業大學學報》87-93,2008,13(2),通訊作者
4. 「中國玉米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的實證分析」《農業技術經濟》31-37,2008.2,通訊作者
5. 「中美棉花期貨市場功能比較分析」《價格月刊》67-70,2008.4,通訊作者
6. 「中國豆油期貨市場功能的實證分析」《技術經濟》79-84,2008.4,通訊作者
7. 「質量投資模型下的安全食品生產實體決策行為分析」《技術經濟》74-77,2008年第27卷第5期,通訊作者
8. 「國際壟斷對中國大豆進口影響的實證分析」《技術經濟》69-73,2008第27卷第6期
9. 「國內外農業標准化現狀及其發展趨勢」《農業展望》38-40,2008.6,第二作者
10. 「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發展歷程、現狀及前景」《農業展望》38-42,2008.3,通訊作者
11. 「肉牛產業加速下滑急需出台扶持政策」《中國畜牧雜志》6-9,2008年第44卷第10期,第四作者
12. 「消費者乳品購買行為與支付意願分析——以北京市居民為例」《中國食物與營養》31-34,2008.7,第三作者
13. 「中國實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與限制因素分析」《中國畜牧雜志》10-13,,2007年第43卷第6期
14. 「國有農場財務危機預警定量分析系統的構建」《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7.2,通訊作者
15. 「中美棉花期現貨市場價格之間傳導關系的實證分析」《中國物價》23-26,2007.10,通訊作者
16. 「食品安全:消費者對可追溯食品的認知、購買意願和行為研究——北京市消費者調查」 《2007年中國青年農經學會論文集》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10,通訊作者
17. 「農戶借貸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7.3,通訊作者
18. 「中國大豆生產的技術進步與技術效率分析」《農業技術經濟》2007.4,通訊作者
19 「農戶社會資本及其對借貸行為的影響」《鄉鎮經濟》2007.12,通訊作者
20. 「中國實施食品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性與限制因素分析」《中國禽業導刊》2007.4
21. 「世界小麥的生產與貿易」《生命世界》2007.9,通訊作者
22. 「中國大豆進出口與豆油、豆粕進出口關系的實證分析」《農業展望》,通訊作者
23.「農業標准化是農業現代化的主旋律」《農業工程技術新農村建設專輯》2007.6,第二作者
24. 「東北大豆優勢產區國際競爭力分析」《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7,通訊作者
25. 「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的現貨市場條件探討」《中國農業經濟評論》2006.3
26. 「中國大豆市場競爭性實證分析:1998~2004」《中國農村經濟》2006.2,通訊作者
27. 「農產品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的現貨市場條件分析」 2006年全國中國青年農經學會論文集《新農村建設與三農問題》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10
28.「貿易政策調整與中國大豆進口」《新疆農墾經濟》2006.5,通訊作者
29. 「構建我國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制約因素及建議」《理論探討》119-120,2006.6,通訊作者
30. 「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畜產食品的安全問題」《飼料科技與經濟》2006.10
31. 「信息不對稱條件下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與監管」《中國牧業通訊》2006.21,18-22
32. 「解讀「7+1」模式」《飼料科技與經濟》2006.6
33. 「我國實施畜產食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的限制因素及對策探討」 中國林牧漁業經濟學會飼料經濟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2006.12
34. 「信息不對稱條件下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與監管」 第九次全國畜牧業經濟理論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畜牧業經濟理論與實踐》2006.10
35. 「論農業產業帶建設與提升農產品競爭力」,《農業經濟導刊》2005.4
36.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s meat procts」,《百年農經》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9月
37. 「我國生鮮食品超市業態成長的限制因素與對策分析」,《財貿經濟》2005.9,通訊作者
38. 「新「零售之論」理論與生鮮食品零售業態演化」,《財經科學》2005.9,111-117,通訊作者
39. 「中美棉花價格比較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和諧社會與農村發展》(287-293)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年10月,通訊作者
40. 「中國大豆國際貿易與國內市場價格關系的實證分析」,《農業經濟問題》2005.11,通訊作者
41 「中國大豆競爭力國際比較」 《世界農業》2005.9,通訊作者
42. 「進口沖擊下的中國大豆產業發展對策」,《農業現代化研究》2005.3,通訊作者
43. 「中國豆粕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的實證分析」,《中國畜牧雜志》2005.6,通訊作者
44. 「中國農業利用外資的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世界農業》2005.2,通訊作者
45.「生鮮食品超市的業態成長:限制性因素與對策分析」,《產業經濟研究》2005.4,通訊作者
46. 「中國優勢奶牛產業帶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以黑龍江A縣和山西B縣為例」,《新疆農墾經濟》2005.3,通訊作者
47. 「中國鮮蘋果在其主要出口市場上的競爭狀況分析」,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5.9,通訊作者
48. 「我國蘋果在其主要進口國或地區的競爭狀況分析」,《北方果樹》2005.5,通訊作者
49. 「中國家禽業發展中的信用問題及建議」,《中國禽業導刊》2005.12,第三作者
50. 「中國大豆期貨市場運行特點及其影響因素」,《調研世界》2005.1,通訊作者
51. 「論農業產業帶建設與提升農產品競爭力」,《農業經濟問題》2004.12
52. 「中國小麥國際競爭力影響因素的國際比較分析」《中國糧食經濟》2004.9,通訊作者
53. 「中國糧食主產區農民增收緩慢的原因探討及相應對策」,《統籌城鄉發展深化農村改革》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8
53. 「中國水禽肉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4.7-8
54. 「中美小麥成本和價格比較及其原因分析」,《農業科技管理》2004.4,通訊作者
55. 「中國農產品期貨市場運行效果分析」,《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技術經濟問題研究》氣象出版社2004.9,通訊作者
56. 「中國小麥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的國際比較分析」,《統籌城鄉發展深化農村改革》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8,通訊作者
57. 「比較優勢與山西省種植業結構調整」,《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4.3,通訊作者
58. 「WTO規則下國際農業政策的發展趨勢」,《調研世界》2004.9,第三作者
59. 「中國禽肉出口面臨的技術壁壘及對策分析」,《中國禽業導刊》2004.11,第三作者
60. 「The theories, methods and demonstration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research for China meat procts」,《中國、歐盟、以色列持續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宣讀,中國北京》2004.3
61. 「中國肉類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探索 交流 發展》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6
62. 「中國雞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比較分析」,《探索 交流 發展》經濟科學出版社2003.6,第二作者
63. 「肉類產品質量安全分級系統的國際比較」,《中國畜牧報?東方畜牧周刊》2003.1第66期
64. 「畜產品比較優勢和國際競爭力」,《畜牧業經濟管理》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2003.3
65. 「中國豬肉國際競爭力的國際比較分析」,《加入WTO後的兩岸農業—投資與貿易》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3.7,第二作者
66. 「中國奶類產品國際競爭力比較分析」,《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3.12
67.「中國牛肉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小康社會與農民、農業、農村》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10
68. 「中國雞肉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21世紀展望》韓國光州?全南發展研究院2003.12
69. 「結構調整要效益優先——各省市區主要農產品綜合比較優勢分析」,《農民日報》第八版2003.11,第三作者
70. 「中國雞肉國際競爭力分析」,《動物科學與動物醫學》2003.7
71. 「中國雞肉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韓農產品貿易與農業發展國際研討會宣讀》2003.10
72. 「中國柑桔鮮果國際競爭力的比較分析」,《中國農村經濟》2002.11
73.「中國大豆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調研世界》2002.10
74. 「中國柑桔鮮果國際競爭力分析」,《WTO與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9,通訊作者
75. 「中國大豆國際競爭力的國際比較分析」,《WTO與中國農業和農村發展》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9,通訊作者
76. 「中國豬肉與世界主要出口國國際競爭力比較分析」,《中國畜牧報?東方畜牧周刊》2002.01
77. 「國外農業財政政策與農業金融環境比較研究」,《世界農業問題研究(第四輯)》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1,第二作者
78. 「中國豬肉國際競爭力變動分析」,《科技進步?結構調整?農民增收》氣象出版社2002.1
79. 「中國大豆為何陷入困境」,《調研世界》2001.10
80. 「中國主要家畜肉類產品國際競爭力變動分析」,《中國農村經濟》2001.7
81. 「中國主要新鮮水果國際競爭力變動分析」,《農業經濟問題》2000.12
82. 「農產品貿易自由化與發達國家農業保護政策的改革」,《調研世界》2000.7,第二作者
83. 「中國農產品期貨交易不斷萎縮的原因探析」,《調研世界》2000.1
84. 「論我國水資源的經濟利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市場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湖南地圖出版社1999.7
85.「簡析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的選擇」,《農業合作經濟經營管理》1999.5
86. 「論棉花產銷市場化及其政策選擇」,《調研世界》1999.5,第二作者
87. 「對我國水資源利用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學分析」,《調研世界》1999.3
88. 「論全國統一糧食市場的培育和發展」,《中國糧食經濟》1998.8
89.「論全國統一糧食市場的培育和發展」,《食品安全與比較優勢》廣西民族出版社1998.7
90. 「發育全國統一糧食市場的意義與對策」,《農業科研經濟管理》1998.2
91. 「影響我國統一農產品市場發育的成因與對策」,《學習與探討》1998.1
92. 「鄉鎮財政體制改革滯後是農民負擔加重的根本原因」,《農業經濟問題》1997.10,第二作者
93. 「培育和發展全國統一農產品市場的思考」,《農業現代化研究》1997.5
94. 「論農業教育與其經濟利益向農業的轉移」,《農業經濟問題》1997.10,第二作者
95. 「論農業稅收與其經濟利益向農業的轉移」,《調研世界》1997.5,第二作者
96. 「論農業教育與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及其經濟利益向農業的流淌」,《市場經濟與區域發展》四川大學出版社1997 ,第二作者
97. 「論農業政策性銀行與其向農業的經濟利益轉移」,《調研世界》1997.2,第二作者
98. 「論棉花產銷政策的改革與市場體系的建立」,《中國農民與農村經濟發展》中國農業出版社 1996,第二作者
99. 「棉花產銷必須實行市場趨向的政策」,《調研世界》1996.2,第二作者
100. 「論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的評估」,《經濟縱橫》1996.3,第二作者
102. 「發展我國糧食期貨交易的障礙與對策」,《糧食科技與經濟》1996.1
103.「論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原因與提高對策」,《遼寧省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
104. 「論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農業經濟》1995.10,第二作者
105. 「初論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農業經濟》1995.5,第二作者
106. 「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初步思考」,《農經理論研究》1995.2
107. 「論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邁向21世紀的中國農業》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第二作者
108. 「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合作制」,《經濟縱橫》1995.2,第二作者
109. 「市場經濟與政府對農業的宏觀調控」,《市場經濟與政府職能》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
110. 「農業政策執行中的失真問題」,《經濟縱橫》1994.9,第二作者
111. 「論政府對農業宏觀調控的必要性、目標和手段」,《農經理論研究》1994.2
112. 「遼寧省農村經濟股份化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的初步探索」,《農業經濟》1993.11
113. 「糧食經營市場化與國家宏觀調控」,《市場經濟與農村發展》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114. 「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家糧食儲備」,《市場經濟與農村發展》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第二作者
115. 關於國家對糧食市場宏觀調控的思考」,《農業經濟》1993.2,第二作者
116. 「海城市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調查」,《農業經濟》1992.5
117. 「試論國家對糧食市場的宏觀調控」,《遼寧省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92.12
118.「試論我國農業保險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遼寧省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92.12 ,第二作者
119. 「淺談增加農業投入及其對策」,《沈陽農業大學學報》1991.3
120. 「聯邦德國農業中的合作社」,《農業經濟》1991.2,第二作者
121. 李秉龍、喬娟「棉花產銷必須實行市場趨向的政策」,《調研世界》1996.2,CSSCI
122. 李秉龍、喬娟「論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的評估」,《經濟縱橫》1996.3
123. 喬娟「發展我國糧食期貨交易的障礙與對策」,《糧食科技與經濟》1996.1
124. 喬娟「論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的原因與提高對策」,《遼寧省第二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
125. 李秉龍、喬娟「論農業政策與經濟利益轉移」,《農業經濟》1995.10
126. 李秉龍、喬娟「初論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農業經濟》1995.5
127. 喬娟「建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初步思考」,《農經理論研究》1995.2
128. 李秉龍、喬娟「論中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邁向21世紀的中國農業》中國農業出版社1995
129. 李秉龍、喬娟「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合作制」,《經濟縱橫》1995.2
130. 喬娟「市場經濟與政府對農業的宏觀調控」,《市場經濟與政府職能》中國經濟出版社,1994
131. 李秉龍、喬娟「農業政策執行中的失真問題」,《經濟縱橫》1994.9
132. 喬娟「論政府對農業宏觀調控的必要性、目標和手段」,《農經理論研究》1994.2
133. 喬娟、李秉龍「遼寧省農村經濟股份化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的初步探索」,《農業經濟》1993.11
134. 喬娟、李秉龍「糧食經營市場化與國家宏觀調控」,《市場經濟與農村發展》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135. 李秉龍、喬娟「試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家糧食儲備」,《市場經濟與農村發展》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3
136. 李秉龍、喬娟「關於國家對糧食市場宏觀調控的思考」,《農業經濟》1993.2
137. 喬娟「海城市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調查」,《農業經濟》1992.5
138. 喬娟、李秉龍「試論國家對糧食市場的宏觀調控」,《遼寧省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92.12
139. 李秉龍、喬娟「試論我國農業保險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遼寧省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92.12
140. 喬娟「淺談增加農業投入及其對策」,《沈陽農業大學學報》1991.3
141. 李秉龍、喬娟「聯邦德國農業中的合作社」,《農業經濟》1991.2

Ⅱ 對批發商而言,期貨價格發現功能,對於對應現貨價格有沒有實際的指導作用

沒有太大意義,期貨的價格發現功能更多是宏觀和長期的,絕對不能拿來判斷第二天的走勢。對於貿易商來說,期貨主要的功能在於套期保值和一定程度的投機,利用升貼水,遠近價差等方式規避掉一些市場風險,或者獲得一些額外的風險收益

Ⅲ 玉米期貨是什麼玉米期貨基本概況及全方位介紹

一、玉米期貨基本概況
玉米期貨指的是以玉米為標的物的一種期貨合約。
在世界谷類作物中,玉米的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僅次於小麥、水稻而居第3位,平均單產則居首位。從北緯58°到南緯42°,從低於海平面的中國新疆吐魯番盆地到3600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區,都能栽種。玉米的播種面積以北美洲最多,其次為亞洲、拉丁美洲、歐洲等。中國的玉米栽培面積和總產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集中分布在從東北經華北走向西南這一斜長形地帶內,其種植面積約佔全國玉米面積85%。
玉米可按不同方式進行多種分類,通常的貿易中只把玉米分為粉質和膠質兩種類型。根據顏色進行區分常見的有黃玉米、白玉米兩種。常見分類方式還有按籽粒形態與結構分為硬粒型、馬齒型、粉質型、甜質型、甜粉型、爆裂型、蠟質型、有稃型、半馬齒型9個類型;按生育期分類分為早熟品種、中熟品種、晚熟品種三個品種;按籽粒成分與用途分為特用玉米、普通玉米兩個品種,其中特種玉米又可分為高賴氨酸玉米、糯玉米、甜玉米、爆裂玉米、高油玉米等。
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澱粉,10%左右的蛋白質,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種維生素。籽粒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以玉米為原料製成的加工產品有500種以上。玉米已經成為最主要的飼料作物。玉米佔世界粗糧產量的65%以上,占我國粗糧產量的90%。玉米是製造復合飼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佔65-70%。
二、玉米期貨交易所及交易代碼
玉米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交易代碼:C。
三、玉米期貨標准合約

四、玉米期貨價格有哪些影響因素
(一)玉米的供求情況
1、玉米的供給
從歷年來的生產情況看,國際玉米市場中,美國的產量佔到了40%以上,中國的產量佔到了近20%,南美的產量佔到了大約10%,成為世界玉米的主產區,其產量和供應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美國的玉米產量成為影響國際供給的最為重要的因素。其他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產量比重都較低,對國際市場的影響很小。
相對於大豆等農產品,我國的玉米生產具有相對獨立性,每年進口量較低,出口量相對穩定,每年的國內產量成為影響國內供給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國內玉米在10月底開始陸續上市,上市時正是玉米現貨價格走低的時候,到來年5、6月份與玉米開始走向緊缺,價格開始走高,到7、8月份價格達到頂峰。
2、玉米的需求
美國和中國既是玉米的主產國,也是主要消費國,對玉米消費較多的國家還有歐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國家,這些國家消費需求的變化對玉米價格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各主要消費國玉米深加工工業迅速發展,大大推動了玉米的消費需求的增加。
從國內情況來看,玉米消費主要來自飼料和加工業,由於受國際市場和疫情的影響,歷年來畜牧業一直初步穩定的波動中,直接影響了對飼料的需求,進而影響了對玉米的需求,從而作用了玉米的價格走勢。近年來玉米深加工的發展是玉米需求增加,供給趨緊,成為其價格上漲的直接推動力。
3、玉米庫存的影響
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庫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該商品供需情況的變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內在反映。因此,研究玉米庫存變化有助於了解玉米價格的運行趨勢。一般地,在庫存水平提高的時候,玉米價格走低;在庫存水平降低的時候,玉米價格走高,結轉庫存水平和玉米價格存在負相關關系。
4、相關商品的價格
與玉米關系最密切糧食品種包括飼料小麥和飼料稻穀。歷年的價格實踐表明,上述糧食品種在消費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例如飼料小麥和玉米的正常比價關系約為0.9:1.0,如果兩者比價關系超過這一水平且幅度較大,則會引起兩種商品在使用上替代情況的發生。因此,小麥和稻穀的價格成為影響玉米價格走勢非常重要的因素。
此外,由於玉米現階段主要用於飼料生產,因此同樣用於飼料生產的豆粕價格的變動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玉米的價格。盡管兩者間不能相互替代,但是在國內豆粕供給充裕的情況下,豆粕價格的漲跌常常是市場飼料產量和需求量增減的直觀反映,玉米價格的變動將受到飼料需求量變動的影響。
(二)氣候的影響
玉米作為農產品,無論現貨價格還是期貨價格都會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播種和生長期間,天氣情況的改善會使玉米產量由減產轉為增產,並導致供求心理預期的變化,玉米價格隨之產生下跌壓力。反之,玉米價格會由於長期乾旱或其他不利天氣因素而誘發供給緊張預期,並產生推動價格上漲的動力。
由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產國和出口國,因此,不僅我國國內天氣的變化會對我國期貨價格的變化產生影響,美國的天氣變化情況也會對我國玉米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其他主產國如南美天氣的變化也會對我國玉米價格產生一定的影響。由於美國和中國處於同一緯度,兩國玉米的種植與生長期間基本相同,每年4~9月是對兩國玉米播種面積和天氣(主要反映作物的生育狀況)炒作的時候,10月至次年3月的南美玉米產區天氣情況就成為期貨市場關注的要素之一。一般情況下,玉米價格在收割期供應量達到最高時開始下跌,在春天和初夏供應緊缺及新作產量不確定時達到高點。夏天的中期到晚期時,新作產量情況會逐漸明朗,但也是受天氣影響最為關鍵的時期。因此,對之應該嚴重關注,至收割期前玉米價格會下跌。玉米價格對天氣變化的反應程度最終取決於市場總體的供需情況。
(三)經濟周期
世界經濟是在繁榮與衰退的周期性交替中不斷發展的,經濟周期是現代經濟社會中不可避免的經濟波動,是現代經濟的基本特徵之一。在經濟周期中,經濟活動的波動發生在幾乎所有的經濟部門。因此,經濟周期是總體經濟而非局部經濟的波動。衡量總體經濟狀況的基本指標是國民收入,經濟周期也就表現為國民收入的波動,並由此而發生了產量、就業、物價水平、預期年化利率等的波動。經濟周期在經濟的運行中周而復始地反復出現,一般由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構成。受此影響,玉米的價格也就會出現相應的波動,從宏觀面進行分析,經濟周期是非常重的影響因素之一。
(四)貨幣的匯率
無論以人民幣還是以美元作為玉米價值的貨幣進行衡量,貨幣實際幣值的波動必然會對玉米的現貨價格產生影響,同樣也會對期貨價格產生影響。由於金融資產與商品期貨之間有著一定的連動性,所以總的來說,當貨幣貶值時,相應地,玉米期貨價格會上漲;當貨幣升值時,期貨價格會出現下跌。因此,貨幣匯率是除了供給量、需求量和經濟周期等決定玉米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之外的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從2002年以來美國CBOT玉米等商品期貨品種走勢與美元走勢的關系可以看出,美元貶值是推動商品期貨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之一。
(五)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
國家的糧食產業政策一直以來都在影響著甚至左右著玉米市場和玉米價格,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一直致力於進行糧食的市場化改革,從1985~1997年的「合同定購、國家定購和價格雙軌制」,1998年的「三項政策、一項改革」,2001年的「放開銷區、保護區、省長負責、加強調控」,至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實現糧食購銷市場化和市場主體多元化。經過多年改革,我國玉米市場基本上已達到完全的市場化運作,玉米價格已經基本上完全反映市場供需,但相關的產業政策、進出口政策、儲備政策、貨幣政策仍將對玉米市場及其價格走勢產生重要影響,需予以關注。
(六)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五個主要方面的影響外,在玉米的播種與生長期間,還應注意國內經濟景氣情況、政治局勢、軍事行動以及一些突發事件對玉米的價格走勢的影響。
五、玉米期貨的交易規則
(一)保證金制度
玉米期貨合約的最低交易保證金為合約價值的5%。交易保證金實行分級管理,隨著期貨合約交割期的臨近和持倉量的增加,交易所將逐步提高交易保證金。
玉米合約臨近交割期時交易保證金收取標准
交易時間段 交易保證金(元/手)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一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10%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六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15%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十一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20%
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第十六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25%
交割月份第一個交易日 合約價值的30%
玉米合約持倉量變化時交易保證金收取標准
合約月份雙邊持倉總量(N) 交易保證金(元/手)
N ≤60萬手 合約價值的5%
60萬手〈N≤70萬手 合約價值的8%
70萬手〈N≤80萬手 合約價值的9%
80萬手〈N 合約價值的10%
(二)漲跌停板制度
交易所實行價格漲跌停板制度。漲跌停板是指期貨合約允許的每日交易價格最大波動幅度,超過該漲跌幅度的報價將被視為無效,不能成交。
當期貨合約連續出現三個同方向漲跌停板時,交易所將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式並根據市場情況採取以下風險控制措施中的一種或多種:暫停交易,調整漲跌停板幅度,單邊或雙邊、同比例或不同比例、部分會員或全部會員提高交易保證金,暫停部分會員或全部會員開新倉,限制出金,限期平倉,強行平倉,強制減倉或其他風險控制措施。
(三)限倉制度
限倉是指交易所規定會員或客戶可以持有的,按單邊計算的某一合約投機頭寸的最大數額。
根據不同期貨品種的具體情況,分別確定每一品種每一月份合約的限倉數額;某一月份合約在其交易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分別適用不同的限倉數額,進入交割月份的合約限倉數額從嚴控制;採用限制會員持倉和限制客戶持倉相結合的辦法,控制市場風險;套期保值交易頭寸實行審批制,其持倉不受限制。
當玉米一般月份合約單邊持倉大於15萬手時,經紀會員該合約持倉限額不得大於單邊持倉的20%,非經紀會員該合約持倉限額不得大於單邊持倉的10%,客戶該合約持倉限額不得大於單邊持倉的5%。當玉米一般月份合約單邊持倉小於等於15萬手時,經紀會員該合約持倉限額為30,000手,非經紀會員該合約持倉限額為15,000手,客戶該合約持倉限額為7,500手。
玉米合約臨近交割期時持倉限額表(單位:手)
交易時間段 經紀會員 非經紀會員 客戶
交割月前一個月第一個交易日起 12,000 6,000 3,000
交割月前一個月第十個交易日起 6,000 3,000 1,500
交割月份 3,000 1,500 800
(四)大戶報告制度
交易所實行大戶報告制度。當會員或客戶某品種持倉合約的投機頭寸達到交易所對其規定的投機頭寸持倉限量80%以上(含本數)時, 會員或客戶應向交易所報告其資金情況、頭寸情況,客戶須通過經紀會員報告。
交易所可根據市場風險狀況,調整改變持倉報告水平。
客戶在不同經紀回原處的持倉合並計算。
(五)強行平倉制度
為控制市場風險,交易所實行強行平倉制度。強行平倉是指當會員、客戶違規時,交易所對有關持倉實行平倉的一種強制措施。

Ⅳ 玉米期貨價格影響因素有哪些

1. 玉米的供給
從歷年來的生產情況看,在國際玉米市場中,美國的產量佔40%以上,中國的產量占近20%,南美的產量大約佔10%,成為世界玉米的主產區,其產量和供應量對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特別是美國的玉米產量成為影響國際供給最為重要的因素。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產量比重都較低,對國際市場影響較小。
2. 玉米的需求
美國和中國既是玉米的主產國,也是主要消費國,對玉米消費較多的國家還有歐盟、日本、巴西、墨西哥等國家,這些國家消費需求的變化對玉米價格的影響較大,特別是各主要消費國玉米深加工工業發展迅速,大大推動了玉米消費需求的增加。
從國內情況來看,玉米消費主要來自口糧、飼料和工業加工。其中,口糧消費總體變化不大,對市場的影響相對較小;飼料用玉米所佔的比例最高,達70%以上,飼料用玉米需求的變化對市場的影響比較大;工業加工用玉米所佔比例雖然只佔14%左右,但近年來發展很快,年平均用量增加200多萬噸,對市場的影響也非常明顯。
3. 玉米進出口
玉米進出口對市場的影響非常大。玉米進口會增加國內供給總量,玉米出口會導致需求總量增加。對國際市場而言,要重點關注美國、中國、阿根廷等世界主要玉米出口國和日本、韓國、東南亞等國玉米的進口情況,這些國家玉米生產、消費的變化對國際玉米進出口貿易都有直接影響。對國內市場而言,要重點關注國內出口方面的政策,出口對國內玉米市場有較明顯的拉動作用。
4. 玉米庫存
在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庫存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該商品供需情況的變化,是商品供求格局的內在反映。因此,研究玉米庫存變化有助於了解玉米價格的運行趨勢。一般地,在庫存水平提高的時候,供給寬松;在庫存水平降低的時候,供給緊張。結轉庫存水平和玉米價格常常呈現負相關關系。
5. 玉米的成本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
玉米的成本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是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玉米成本對市場價格有一定的影響力,市場糧價過低,農民會惜售;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會影響農民對下一年度玉米種植安排,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增加,農民可能會增加種植面積,反之可能會減少種植面積。
6. 與其他大宗農產品的比價關系
玉米與其他大宗農產品的比價關系會對玉米的供需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玉米的產銷情況,導致玉米未來價格的走勢發生變化,因此,研究這種比價關系非常重要,其中,玉米與大豆的種植比價關系、與小麥的消費比價關系最為重要。
7. 金融貨幣因素
預期年化利率變化以及匯率波動已成為各國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而這些因素的變化常會引起商品期貨行情波動。總的來說,當貨幣貶值時,玉米期貨價格會上漲;當貨幣升值時,期貨價格會下跌。因此,貨幣的預期年化利率和匯率是除了供給量、需求量和經濟周期等決定玉米期貨價格的主要因素之外的另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
8. 經濟周期
世界經濟是在繁榮與衰退周期性交替中不斷發展的,經濟周期是現代經濟社會中不可避免的經濟波動,是現代經濟的基本特徵之一。在經濟周期中,經濟活動的波動發生在幾乎所有的經濟部門。因此,經濟周期是總體經濟而非局部經濟的波動。衡量總體經濟狀況的基本指標是國民收入,經濟周期也就表現為國民收入的波動,並由此而發生產量、就業、物價水平、預期年化利率等的波動。經濟周期在經濟的運行中周而復始地反復出現,一般由復甦、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構成。受此影響,玉米的價格也會出現相應的波動,從宏觀面進行分析,經濟周期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9. 貯存、運輸成本
影響運輸成本的原油、海洋運輸費率、運輸緊張等其他因素變化。

Ⅳ 玉米期貨的交易手續費是怎麼收的

玉米期貨的交易費用為交易所按照固定每手2元收取,不同期貨公司在這個基礎上額外增加不等金額。一般均為4元左右。
一、玉米期貨的手續費計算公式:期貨公司收取客戶的手續費 = 交易所費 + 期貨公司傭金
二、玉米期貨的含義
1、玉米與豆粕是重要的飼料原料,其中玉米在配合飼料中所佔比重可達到60%左右,其價格波動對於飼料企業影響很大。
2、運用玉米期貨,可以有效利用發現價格和規避風險功能來引導玉米產地的種植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3、還能吸引社會游資分擔產業風險,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對於提高我國在國際玉米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玉米供求預測分析
影響玉米產量的主要因素有玉米播種面積、技術應用、產業政策、市場價格等;影響玉米消費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人口數量、飼料需求、市場價格、工業發展等。
通過兩方面的因素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
1)我國玉米仍保持基本自給。我國的能源、技術、生產能力可以保證玉米的基本自給,不會成為世界上主要的玉米進口國。
2)供給不足將是長期趨勢,這是由我國人口與經濟增長的基本發展狀況及供給能力提高的限制共同決定的。
3)我國玉米價格將進一步與國際市場價格接軌,與國際市場價差逐漸縮小,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將越來越大。
四、期貨價
1、概述
價格發現是期貨市場的基本功能,在此通過分析我國玉米期貨與現貨價格之間、我國玉米期貨與CBOT玉米期貨價格之間的相關性,來考察我國玉米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發揮。
2、玉米期貨的選取
玉米期貨合約都有到期日,價格不是長期連續的。為了克服期貨價格的不連續性,在此選取玉米期貨主力合約的連續月價進行分析,可以反映出這一期間我國玉米期貨價格的走勢。在國際市場中,CBOT是世界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農產品期貨交易所,在國際市場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依同樣的方法選取CBOT玉米期貨價格進行分析更具有代表性。
3、現貨價格的選取
與期貨價格選取時間相對應,現貨價格選取每月末現貨市場中大連港二等黃玉米的平艙價、吉林(長春)二等黃玉米的出庫價。
4、期貨與現貨價格
對玉米現貨與期貨價格作比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保持著一致的變動趨勢,現貨價格的增減幅度小於期貨價格的變動幅度。經過相關性檢驗,大連港現貨與期貨價格相關系數為0.94,長春現貨與期貨價格相關系數為0.91,前者相關性更強,在同一時點價差更小。相關性分析可得出玉米期貨市場運行效率較高,能夠充分發揮其價格發現功能。
5、期貨分析
大連與CBOT的玉米期貨價格相關系數為0.93,相關性較高。可見,我國玉米期貨市場與世界發達期貨市場相比較,市場功能發揮比較充分,實現了與國際市場接軌。
通過以上分析表明,我國玉米期貨品種不僅實現了與現貨市場的聯動,而且與國際主流市場高度相關。玉米期貨交易不僅使現貨市場融入了未來因素,也給國內市場融入國際因素。大連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貨品種價格發現功能有效,為玉米期現貨市場交易各方提供了有效的避險工具。
五、合約規則
1、國家標准變臉
2009年3月2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了新的《玉米》(GB 1353-2009)和《大豆》(GB 1352-2009)等國家標准,新標准已於2009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大豆標准中,主要修改項目有11項,玉米標准7項。在新的大豆國家標准中,對原標准適用范圍進行了修訂,調整不完善粒分類和歸屬,對大豆分類進行了修改;對質量指標進行了修訂,提出了高油大豆、高蛋白大豆的質量指標,增加了判定規則標簽要求等;新標准以完整粒率作為定等指標,雜質、水分、色澤氣味為限制指標。大豆異色粒指標調整為類別控制指標,即類別控制指標為≥95%。
在新的玉米國家標准中,主要調整了等級級數、修改了容重測定方法,增加了水分大於18%的玉米容重測定等方法,調整了不完善粒指標,增加了檢驗規則和標簽標識要求等。新國標依然以容重作為定等指標,不完善粒、雜質、水分、色澤氣味為限制指標。互混指標沒有改變,但調整為類別指標,即類別控制指標為大於等於95%。
2、系統修改合約相關規則
由於新國家標准相關條款為強制執行內容,故現行的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和玉米期貨合約質量標准等規則需要進行相應修改,從而響應政策要求,與新國標相銜接。從這次修改可以看出,新的合約相關規則在執行國家新標准同時兼顧對原期貨合約相關規則的繼承,考慮了現貨貿易和行業慣例,擴大了商品可供交割量,利於促進市場功能的發揮。
本次國家新國標及新期貨合約從形式上看修改較大,但對市場的實質影響都不大。如現行的期貨合約質量標准與新國標並沒有沖突,大豆新老國標定等指標「純糧率」與「完整粒率」指標可以通過公式相互轉換,玉米新老國標定等指標「容重」的測定也可按相應數值進行換算,其換算出來的部分商品在級別上雖有差異,但在期貨交割時升貼水標准與原合約規則升貼水標准基本相當。同時,為保持市場的穩定性和價格的連續性,修改後的合約質量標准自新掛牌合約開始執行,已掛牌合約仍舊執行原規則,符合「老糧老辦法,新糧新辦法」的行業通行做法,避免了因合約規則的修改而給市場帶來震動。鑒於包裝物標簽標識為新國標強制執行標准,故與現貨商品流通相統一,新注冊的標准倉單自2009年9月1日新國標生效時執行。

Ⅵ 玉米期貨怎麼分析

1.基本因素分析法
是從商品的實際供給和需求對商品價格的影響這一角度來進行分析的方法。這種分析方法注重研究國家的有關政治、經濟、金融政策、法律、法規的實施及商品的生產量、消費量、進出口量、庫存量等因素對商品供求狀況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程度。
商品價格的波動主要是受市場供應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響,即任何減少供應或增加消費的經濟因素,將導致價格上漲的變化;反之,任何增加供應或減少商品消費的因素,將導致庫存增加、價格下跌。然而,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對期貨價格的變化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就使期貨市場變得更加復雜,更加難以預料。影響價格變化的基本因素要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八個方面:
(1)供求關系。期貨交易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在商品現貨交易的基礎發展起來的,商品的期貨價格是對商品供求關系的預期反映,因此,商品期貨價格變化受商品的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當商品供大於求時,其相應的期貨價格下跌;反之,期貨價格就上升。所以應關注所交易相關商品的結轉庫存量、產量、產情報告、氣候、經濟狀況、其它如替代品的供求狀況、全球性競爭因素等。
(2)經濟周期。在期貨市場上,價格變動還受經濟周期的影響,在經濟周期的各個階段,都會出現隨之波動的價格上漲和下降現象。
(3)季節性因素。許多期貨商品,尤其是農產品有明顯的季節性,價格亦隨季節變化而波動。
(4)金融市場變動因素。在世界經濟發展過程,各國的通貨膨脹、貨幣匯率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動,已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普遍現象,這對期貨市場與商品期貨帶來了日益明顯的影響。
(5)**政策。各國**制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會對期貨市場價格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6)政治因素。期貨市場對政治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各種政治性事件的發生常常對價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7)社會因素。社會因素指公眾的觀念、社會心理趨勢、傳播媒介的信息影響。
(8)心理因素。所謂心理因素,就是交易者對市場的信心程度,俗稱「人氣」。如對某商品看好時,即使無明顯利好因素,該商品價格也會上漲;而當看淡時,無明顯利淡消息,價格也會下跌。又如一些市場大戶與莊家們還經常利用人們的心理因素,散布某些消息,並人為地進行投機性的大量買進或拋售,謀取投機利潤。

Ⅶ 玉米期貨的玉米期貨

1.1 年成交量在諸多農產品品種中保持前列
玉米是CBOT最早的交易品種,也是最重要、最成熟的交易品種之一,很受投資者的青睞。20世紀70年代之前,玉米期貨在CBOT總成交量的比例在5%~30%內大幅波動;70年代以後,玉米交易量所佔比例逐漸上升並保持穩定在30%~40%內窄幅波動,玉米期貨也在此期間確立了CBOT農產品品種中的領先地位。
1.2 CBOT玉米期貨價格走勢穩定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對一個成熟的期貨市場而言,其價格走勢的理想狀態是活躍而不失平穩。根據1992年以來CBOT玉米的年內價格波動情況分析,玉米期貨價格最低為192.25美分/蒲式耳,最高為382美分/蒲式耳,價差近1倍。同時,其價格走勢又不失穩健,在1992-2001年的10年間,玉米年內價格波動幅度最高為125.5美分/蒲式耳,最低為8.39美分/蒲式耳。相對其他品種,玉米價格的年內變化相對平緩。
1.3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具有高度相關性,玉米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得到良好發揮
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相關性是衡量期貨市場功能發揮程度的重要指標。通過選取1991年9月-2002年10月CBOT 3月期合約的月末收盤價和美國玉米的現貨價格,並經過嚴格的統計分析,CBOT玉米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的相關系數為0.875,這表明二者間具有很強的相關性。
1.4期貨合約成為玉米及其相關產業進行保值的重要工具
根據美國期貨監管機構CFTC的統計,CBOT玉米期貨一半以上的交易來自玉米及其相關產業的保值交易,如農場主、養殖廠等。這表明CBOT玉米期貨市場擁有了相當可觀的市場規模,而且其流動性以及價格發現功能發揮良好,得到了有關現貨企業的認可和青睞。 CBOT玉米期貨市場的發展與其良好的外部市場和政策環境是分不開的,發達的玉米現貨市場、美國政府的市場化玉米產業政策及美國政府對玉米期貨市場的主動利用,保障了美國玉米期貨的持續和穩定發展。
2.1 美國是全球玉米生產、消費和貿易中心
美國是世界上玉米產量最大的國家,玉米播種面積佔世界玉米總面積的1/4,總產接近世界總量的1/2,貿易量佔全球貿易量的2/3。這一現狀決定了美國玉米現貨商對於玉米價格的敏感性要比其他國家強得多,使美國玉米期貨市場具有世界上最廣泛的客戶基礎和巨大的影響力,這是影響美國玉米期貨市場持續活躍的根本因素。
2.2 美國玉米產業具有完善的檢驗體系和倉儲運銷體系
美國糧食檢驗實行政府管理與行業自律相結合的體系。完善的質量監督、行業組織和運銷體系構成了美國玉米現貨市場高效合理運作的基礎,市場參與各方可以各司其職,管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在此基礎上,CBOT可以從容面對一些在國人看來是較難處理的問題,直接沿用現貨市場的標准和通行做法,而不必通過期貨市場來規范現貨市場秩序、矯正現貨市場的一些不合理做法,只需做好期貨市場的本職工作。
2.3 美國玉米加工產業發達
美國生產的玉米多數用於生產配合飼料,用作飼料的穀物中玉米約佔90%,每年飼料工業消耗的玉米大約占玉米總產的60%左右。美國中西部玉米帶的幾十個州是美國飼料的主產區,同時這些地區的畜牧業也非常發達。在美國,玉米除了主要用於飼料工業外,在食品及輕工等行業也廣泛應用。美國玉米加工利用的特點是規模大、品種多、產品附加值高,已開發的玉米加工產品達數千種。在消費產品中玉米作為原料或配料每加工一次,都增加了玉米的經濟價值;提供和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增加了生產商、運輸服務商、零售商及供應商的收入。 美國政府放開玉米產業政策是CBOT玉米期貨市場成功運作的重要保證。CBOT玉米期貨市場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與美國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息息相關;CBOT玉米期貨市場的發展也為美國政府利用玉米期貨市場,制定有關政策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3.1 美國政府支持自由競爭的玉米市場
二戰後由於美國實行政府指導價,降低了套期保值的需求,減少了吸引投機者的價格波動,如1948-1965年,玉米價格由政府支持價格和存貨管理政策主宰,此期間的玉米期貨交易量大幅下降。美國政府已經逐漸取消政府幹預糧食價格的行為,偶爾採用控制庫存的方式實行支持價格,玉米現貨市場是一個近乎完全競爭的市場,價格由市場供求決定,為玉米期貨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3.2 美國政府加強玉米產業政策的支持
由於美國玉米生產具有較大的波動性,經常出現過剩問題,因此,美國糧食政策在玉米生產方面的基本目標是限制生產,同時對農民實行收入支持,使其保持一個穩定的收入水平。例如,1983年實行的玉米休耕計劃就是一種實物形式的直接補貼。這一措施在補貼農民的同時也大大減少了政府大量玉米庫存的負擔。1996年4月美國頒布了新的農業法案,廢除了實施多年的農產品保護價格和生產不足補貼,取消了玉米休耕計劃,並規定從1996年開始逐步減少,直至2002年完全取消政府對農民的直接補貼,從而使政府對農業的支持與農產品價格及農民生產計劃脫鉤,給予農民更大的生產決策權,使農業生產更加依賴於市場。新法案的實施改變了美國原有種植結構,1996年新法案實施當年,美國玉米的種植面積就比上年擴大了13%。
3.3 美國政府對玉米期貨市場的利用推動了美國玉米期貨市場的持續發展
美國政府一開始對於初期農產品期貨市場也是持否定和不認可態度的,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政府對於期貨市場的認識是負面的,甚至企圖禁止和控制。其後經過近50年的發展,期貨市場的合理性才為美國政府所認識,政府對於期貨市場的政策開始松動。如在套期保值的規定方面,1968年赦免的范圍放寬至相關產品的套期保值,數量增加至一年的生產需求。1976年赦免的范圍再次放寬:允許通過小麥期貨為未來的麵粉需求做套期保值,通過玉米期貨為未來玉米加工產品做套期保值,通過玉米期貨為出售玉米種子和甜玉米做套期保值以及通過成品期貨為原材料頭寸做套期保值。從發展情況看,只要交易者以持有現貨為運作基礎,就可以不斷得到套期保值的機會。
在對期貨市場功能有了一定認識後,美國政府開始加強了對玉米期貨市場的利用,主要是通過以下兩條途徑進行:第一是直接利用。政府部門在制定宏觀政策時,將期貨價格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如美國政府在確定土地休耕和農產品補貼政策時,就重點參考了CBOT相關產品的價格。第二是間接利用。主要是指政府及有關組織進行宣傳時,向農民及有關各方從正面宣傳期貨市場。 期貨 期權
交易單位 5000蒲式耳一個CBOT期貨合約交易單位(5000蒲式耳)
最小變動價位 每蒲式耳1/4美分(每張合約12.50美元) 每蒲式耳1/8美分(每張合約6.25美元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每蒲式耳不高於或低於上一交易日結算價各10美分(每張合約500美元),現貨月份無限制 每蒲式耳不高於或低於上一交易日結算權利金各10美分(每張合約500美元)
敲定價格 每蒲式耳10美分的整倍數
合約月份12、3、5、7、9 12、3、5、7、9
交易時間 上午9:30-下午1:15(芝加哥時間),到期合約最後交易日交易截止時間為當日中午 同期貨
最後交易日交割月最後營業日往回數的第七個營業日 距相關玉米期貨合約第一通知日至少5個營業日之前的最後一個星期五。
交割等級以2號黃玉米為准,替代品種價格差距由交易所規定
合約到期日 最後交易日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上午10點(芝加哥時間) 4.1 合理的合約設計
4.1.1 玉米期貨合約
設計完全符合期貨運行規律的基本要求,符合合約標的物——玉米的生產經營特點,而且期貨合約的設計也能夠有效滿足期貨交易者進行套期保值和風險投機的實際需要。例如,合約規格為5000蒲式耳,這與玉米現貨的主要運輸工具——駁船的運輸容量一致;CBOT合約月份的設置參考了美國玉米作物生長周期;合約周期的延長參考跨年度保值的需求;合約交割標准品替代品的設計及升貼水數值的確定充分考慮到美國玉米現貨市場的質量分布狀況及現貨實際等。
4.1.2 玉米期權合約
CBOT的玉米期貨市場能夠發展到今天的規模,與CBOT完善的玉米產品設置有著極為重要的關系。1985年,CBOT成功推出玉米期權合約交易,有效地強化了玉米期貨合約在CBOT農產品期貨市場中的地位,為期貨投資者提供了更有效的保值工具,使保值更加精準;同時,玉米期權這種更具金融色彩的衍生工具的推出,吸引了更多的玉米產業外的投資者參與,也有效地促進了玉米期貨交易規模的擴大。CBOT玉米期貨與期權市場的相互配合和促進,有效地保證了玉米交易規模在CBOT農產品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4.2 科學合理的交易交割制度和自律監管體系是CBOT玉米期貨市場發展的重要保證
經過50餘年的發展,CBOT形成了一套適合玉米期貨交易的合理的交易交割規則和自律監管體系,為玉米的期貨交易創造了良好的交易環境,促進了玉米期貨市場的發展。
CBOT在制定交易和交割制度時,充分考慮到美國玉米現貨貿易,制定了相對寬松的制度,如與現貨習慣完全一致的沿依力諾依河裝運單交割體系、近交割月不加收保證金並放開漲跌停板等制度,以適應市場參與者對於期貨市場的需要,使期貨市場始終處於低成本的運行狀態,直接促成了玉米期貨交易的高度活躍性。美國玉米市場在15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發展起一套完善而科學的監管體系,如大戶報告制度、市場准入制度以及稽查等制度,保證了玉米期貨交易的公平、公正和公開性,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增強了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面對中國加入WTO以後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以及中國國內飼料企業的國際化浪潮,我們更應該學習、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東西。「師夷長技以制夷」,願我們的飼料企業在改革的大潮中,快速成長為以科技和資金為基礎,以現代金融工具為翅膀的現代先進企業。

Ⅷ 玉米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有什麼關聯

一般而言,期貨契約到期時,期貨價格應和現貨價格相同,否則便存在無風險的套利機會。期貨契約到期日之前,期貨與現貨除受供需影響外,亦受持有成本的影響。影響期貨價格的因素基本上會與影響現貨市場價格的因素相同。因此,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在大部分的時間都會呈現正相關的走勢。在一個交易量與現貨市場等量齊觀的期貨市場,到底是期貨價格引導現貨價格亦或是現貨價格引導期貨價格,不同商品、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樣本,研究結果並無一致結論。因為各種商品的市場結構、法令限制不同,因此期貨市場反應現貨供需變動的機能與充分性也不相同。但一般而言,期貨市場反應資訊的速度比較快。因為現貨市場中買賣所需的資金龐大、甚至牽涉到所有權與控制權等現實因素而使得多空力量受限,無法獲得完全的反應。而這些被限制的多、空力量,在期貨市場中就能夠獲得較完全的發揮,所以說期貨市場具有價格發現功能。

閱讀全文

與中國玉米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實證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金融機構的構成體系 瀏覽:537
迪拜機場美元匯率 瀏覽:891
預防蝗蟲股票 瀏覽:835
新網銀行有理財產品嗎 瀏覽:682
銀行2021沒有保本的理財了嗎 瀏覽:718
的方理財公司排名 瀏覽:942
境外匯款支行選擇 瀏覽:752
有貸款能申請按揭嗎 瀏覽:931
數據供應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37
麟軟體股票 瀏覽:944
河南美好貸金融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28
網信理財杭州分公司地址 瀏覽:153
股東權屬證明在哪查詢 瀏覽:868
消毒製品股票 瀏覽:618
攜程傭金可以壓多少 瀏覽:410
張青項目投資與融資培訓課程 瀏覽:295
華龍證券融資融 瀏覽:950
勘設股份中簽率算高嗎 瀏覽:464
銀行理財產品利息降低說明了什麼 瀏覽:269
論述股票上市 瀏覽: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