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洛菲納:跨境電商請注意!外匯局推利好新政
5月20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的通知》,放寬相關外匯政策,優化服務流程,實施更為靈活的外匯管理措施,旨在促進貿易新業態的發展,增強市場活力。
這一政策的出台,對於跨境電商行業來說,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以往,跨境電商面臨資金鏈條較長、旺季物流結算頻繁等挑戰,導致企業急單催付現象頻發。
《通知》中涵蓋了多項支持政策,包括拓寬跨境電商結算渠道、便利出口業務資金結算、優化相關稅費跨境代墊服務、滿足個人對外貿易結算需求、完善市場采購貿易資金結算、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代辦出口收匯等。
此外,該政策還支持企業通過遠程方式辦理外匯業務,優化小額交易涉外收付款的申報流程,持續跟蹤貿易新業態的創新發展。
外匯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政策允許銀行憑借線上電子訂單、物流等交易電子信息,為跨境電商提供結售匯及相關資金收付服務。這不僅豐富了跨境電商的結算渠道,也為銀行提供了便利化服務的政策依據。
該負責人強調,此舉將促進銀行發揮跨境資金清算優勢,為跨境電商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跨境結算服務,進一步提升跨境交易的便利化水平。
❷ 外匯局發布重磅舉措支持貿易新業態 跨境電商迎政策利好激發市場活力
為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外匯局於5月20日發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的通知》,推出九項重磅政策。這些政策一方面放寬了貿易新業態的外匯管理,另一方面優化了外匯服務,便利了相關外匯業務的辦理。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王春英表示,《通知》是在廣泛聽取貿易新業態市場主體意見和總結前期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發布的,旨在優化貿易新業態的外匯政策,提升貿易外匯收支的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促進貿易新業態的健康快速發展。
當前,跨境電子商務為代表的貿易新業態不斷突破傳統貿易的限制,已成為國際貿易新的增長點。據海關統計,2019年,我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台的進出口達到1862億元,同比增長38.3%;市場采購貿易出口5630億元,同比增長19.7%。今年一季度,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繼續保持蓬勃發展的態勢,跨境電商進出口同比增長34.7%,市場采購貿易出口同比增長50.9%。
王春英指出,當前,促進貿易新業態發展已成為我國加快培育貿易競爭新優勢、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與傳統貿易相比,貿易新業態多元的市場主體和高頻的線上交易模式,對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有著更大的訴求。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認為,《通知》的發布正是時候,它拓寬了跨境電商受惠的范圍,為更多跨境貿易電商和綜合服務企業提供了更便利的交易和經營環境。同時,政策旨在促進外貿發展,進一步規范了跨境電商出口報關的規范化。
記者注意到,《通知》優化了貿易新業態外匯結算模式,擴大了賬戶收支范圍,推動更多業務網上辦理,降低了市場主體的綜合成本,提升了跨境結算效率。具體包括便利跨境電商出口業務資金結算,優化跨境電商相關稅費的跨境代墊,滿足個人對外貿易結算需求,完善市場采購貿易資金結算,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代辦出口收匯等。
《通知》還拓寬了貿易新業態結算渠道,支持符合條件的銀行憑交易電子信息辦理外匯業務,便利企業遠程辦理外匯業務,優化小額交易涉外收付款申報,持續跟蹤貿易新業態的創新發展,主動回應市場主體外匯業務的新訴求。
《通知》的發布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政策解決了部分跨境電商行業存在的痛點、難點,將進一步刺激市場主體的經營積極性。同時,通過提升貿易環節的電子化水平,效率得以提升,也起到積極作用。
未來,如何推進我國貿易高質量發展,陶金認為,當前我國貿易領域不僅受到了全球疫情的短期沖擊,更在長期中面臨逆全球化風險,因此,一方面需要對貿易企業進行及時救助和補貼,另一方面更要簡化政策、增加貿易市場競爭性,以提升我國貿易體系自身的效率。同時,對於包括吸引外資、優化外貿營商環境的持續對外開放,也需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制定和執行。
付一夫建議,應加快技術密集型服務業發展,促進高技術水平產品研發,加快技術研發成果轉化,擴大服務貿易中技術產品出口,縮小服務貿易逆差,以此提高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促進服務業對外開放程度,引入國外競爭機制,促進市場環境和國內市場要素配置現狀的改善;同時合理引導服務業外資流向高附加值新興產業,全面提升我國服務業發展質量;要鼓勵外包企業大力承接服務貿易離岸外包,從政策和資金上予以支持,同時完善服務外包相關法律和制度,建立服務外包信息平台,以此突破點來提高服務貿易出口質量,促進對外貿易增長方式轉變和服務貿易規模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