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外匯期貨 > 期貨中間人抽佣比例

期貨中間人抽佣比例

發布時間:2025-04-25 02:39:46

『壹』 外匯股票的區別

外匯和股票的區別:
1、交易時間不同
股票的交易時間:周一至周五,早上9:30到中午11:30,下午1:00至下午3:00,每天四小時的交易時間。
外匯的交易時間:周一至周五,每天24小時(其中又分亞洲,歐洲,美洲三個市場,三個市場的交易時間是:亞洲:早上6:00至下午4點,歐洲:下午2:30至凌晨12:30,美洲:晚上8:20至凌晨4:30,其中又以美洲市場特別活躍。
2、交易方式
股票交易方式:股票買賣屬於T+1,也就是說,當天買的股最早也要第二天才能賣出去。
外匯交易方式:
外匯屬於T+0也就是說當天買,當天可以賣。
3、股票只看升不看跌(股票,只看好漲,只有漲才有得賺);外匯雙向買賣,看漲也看跌。外匯在漲時,很看好,買來就有賺,可如果外匯在跌時,也可以買,就買他跌,跌得越多,也就賺得越多。
4、成交量
股票成交量:約3000億人民幣/天
外匯成交量:約4W億美元/天
5、股票共有1700-2000種股票,外匯只有60種各種貨幣的組合
6、股票的區域性:股票的市場主要只包括深圳和上海兩個交易市場(相對來說市場比較小);外匯的區域性:外匯的市場是全球性。
7、股票每天的漲跌:普通股每天的漲跌10%,ST股5%,外匯每天的漲跌:漲跌無限制,但是可以對外匯進行止損設置。
8、股票的消息來源於上市機構,透明度不高,真實性常受質疑,容易受莊家的操控(就拿印花稅來說,明明有消息傳說不會漲,可是在半夜卻又突然漲了);
外匯的消息來源於政府,央行,透明度高,真實性強,不易受莊家操控。
9、股票必需考慮承接力(也就是說,股票在買賣的時候,如果你想買賣一個股,那一定要別人有賣買才可以,如果你想買,而沒人賣,那你也買不到,如果你想賣,而沒人買,那你也賣不出)
外匯不要考慮承接力,無論別人買與不賣,都可以買賣
10、股票是實買實賣交易;外匯是保證金交易方式。
FX168財經網-專業外匯黃金資訊網站-全球視野下的中文財經資訊網。

『貳』 求業內人士指點迷津 ,在北京做股票、期貨的經紀人的前景。

北京做證券經紀人前景如何,每個人理解的不一樣,我以自己的經驗寫一下北京證券業的現狀,你自己體會體會吧。

我先說說不好做的地方,您參考參考:

首先北京的城八區大部分家庭已經開過戶了,想說動別人轉戶有一定難度。從前可以在牛市說說續費為客戶省錢,在熊市說說客戶所在的證券公司服務不好,沒及時提醒客戶規避風險。現在基本該轉的都轉了,該開的都開了。證券公司競爭激烈異常,每個公司互相拼傭金、禮品和服務,有時為了開一個戶甚至要自己搭車錢、禮品錢和給中間人的介紹費等等,期待著將來在客戶身上通過傭金把自己投入的錢收回來。

入行後,選擇在銀行駐點營銷,要伺候好銀行的大堂經理理財經理櫃員等等,他們身上都有聯三方的任務。當你在銀行開出發一個客戶,這個三方聯給誰,都要小心翼翼,因為哪位你都沒法得罪。並且每個月或者每年還要按銀行的要求給銀行聯出很多個三方的任務,如果完不成任務銀行可能把你趕出來換另一家券商進去。

選擇場外營銷,在大街上發小廣告,受各種白眼,春夏秋冬日曬雨淋,那個苦不是一般人吃得了的。以我親身經歷,不是嬌生慣養的人能乾的活,在公園、車站、商場發過傳單做過活動。做活動就要花錢,場地費等等。如果只是發傳單,你要有良好的負重跑能力以及靈敏的反應,躲城管、躲保安、躲警察。曾經在鳥巢那邊發傳單,我反應靈敏跑得快沒被抓,我的同學兼同行,在另一家證券公司,他被抓然後被告到營業部...

選擇電話營銷,你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甜美的聲音,幽默感以及強大的洞察思維能力。其中心理素質居首,是因為現在有些人接到陌生人的電話會大罵一通,曾經有兩位女同事被罵哭過,很委屈很凄慘,更很無奈...每天打100多個電話的時候你會疲憊會沮喪會很慘淡,心理素質不好能折壽幾年。聲音和幽默感很簡單,大家都理解。洞察能力是指和客戶交流時,怎麼及時抓住對方最關注什麼,再由對方最關注的那些東西扯到咱們的證券這邊來。

千辛萬苦把客戶開發過來之後,你還要盡力保住你的客戶。現在每家證券公司也在竭力開其他人的戶,把其他證券公司的戶轉到自己這邊來。拼傭金和服務寫出來的東西是五花八門,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寫。我見過寫年收益50%的...這個數字可能會把你的很多客戶拉走,而實際上呢?我給你看看我做的統計:

巴菲特做股票平均1年也就30%多的收益,只不過人家持續了30多年,賺的錢大概1500倍左右。華夏基金公司2000多億的資產,1年抽1%服務費能有20多億,做股票的報告那肯定是做的不錯,花錢砸出來的嘛。有這樣的團隊在背後支持,他們的旗艦產品華夏大盤精選年收益是多少?你可以自己看看。還有一點沒說,人家旗艦產品不只是信息來得好,而且是旗艦產品先買某隻股票,其他產品也會跟進去。比如你看看現在天晟新材的股東,除了華夏大盤精選,有多少都是華夏基金公司後來跟進去的,這么抬股價推旗艦產品,年收益率也就那麼點...

除了收益率這邊,股票手續費方面也有很多騙子。比如傭金分為凈傭金和稅費,也就是說客戶每做一筆交易之後證券公司還要上稅,萬分之二點多的稅。去年新政策沒出台之前,我給客戶說我能開萬A,客戶跟我說他在別處能開萬B...實際上那是凈傭金,還好那個客戶聽我的解釋被我拉過來了,有些客戶可能不給咱解釋的機會。轉戶的時候,和大多數人一樣,到對方證券公司辦轉戶手續我都會跟客戶說,您就說轉自己親戚朋友那裡去,別聽對方廢話,他肯定不想讓您轉。很多客戶可能不會告訴你,因為你開萬A人家開萬B我就去人家那裡。

不好的說完了該說好的地方了。

在北京有錢人比較多,如果拉上一個大戶,說不定能吃一輩子。前年我同學拉了個一個200萬的客戶,手續費開很高,交易非常頻繁,一個月給他打幾千的傭金,他的月收入直接從5000到7000。

北京的傭金遠低於外地,比如周邊河北廊坊那邊我看傭金很高,還要收90的開戶費。如果用比較合理的方法告訴外地的客戶,北京這邊費用比較低,可以從外地拉過來很多客戶。曾經有一位河南的股民,我們在網上認識,他算了算手續費的差距,坐火車來北京找我開戶...當時我給他算:如果10萬,手續費差萬分之10,每兩周買賣1次,1年手續費能差出5200。這確實是個很大的誘惑。不過現在不允許跨省營銷,所以咱們不能明擺著宣傳,只能找各種渠道向外營銷,比如網路、電話等等,還是很方便的。

至於行業前景,我比較看好,證券業是個不錯的長久之計。可以做一位優秀的證券經紀人,也可以從經紀人開始起步,將來做一位優秀的投資分析師。經紀人我知道全國最厲害的那位月收入是50萬左右,排名前十的收入能達到30萬,但普通的大概是幾千到1一萬不等。

在中國還是比較欠缺經紀人的,中國遠達不到美國證券經紀人和投資者的比例。由於對這方面人才的欠缺,很多公司隊員有這樣的獎勵:拉到一位經紀人,獎勵幾百元人民幣。可見現在中國對證券經紀人的欠缺有多麼嚴重。我現在學習證券業的知識,不限於股票和期貨,還要有理財,保險等等很多相關的知識。這些不是為了做投資分析師,而是向美國靠攏。美國那邊證券經紀人不只是給人開戶,做一些咨詢等等,還要幫客戶做投資組合建議。他們的服務不局限於股票期貨,還有基金,理財,保險等很多東西,讓客戶閑置的財產發揮最大的作用。

給你說個實例:現在建行推了一個日新月異的理財產品。在今年清明時連續4天不開市,我就讓客戶把資金賬戶的錢買成那個理財。我記得7天內利率是1.75%,比當時的活期0.4%高很多。客戶在那幾天買那個理財,資產大的可以多幾十甚至幾百的利息。我們公司是建行旗下的公司,所以我對建行的產品比較了解,你如果從業,也要多了解類似的知識。我現在了解的還不夠,希望你入行時也要了解一些相關知識,做好充分准備。

如果你看完了我寫的東西,決定入行了,我可以給你建議一下如何選擇公司。現在中國100多家證券公司,每個公司規模、公司實力、企業文化以及各類規定習慣都不一樣,給員工的待遇也不一樣,每個公司各有各的長處和不足。就像買電腦,有些品牌外觀時尚(Sony,apple)有些受學生歡迎(聯想,華碩)有些商務機比較好(hp,ibm)。證券公司也各有各的好處和不足。有些交易系統做的好,有些信息好,有些服務好,有些有背景等等。當然,每個公司給員工的工作任務和酬勞也是不一樣的,你可以多了解一些,選擇一家適合自己的。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我的公司:信達證券有限公司。我們成立於2007年,財政部下屬,建行注資成立的。公司處於發展階段,對員工的待遇優厚,任務也不是很重。很多人都說過,如果連信達證券的任務都沒法完成,就基本不用在這個行業混了。我們公司的6家網點分布在京城各處,交通方便快捷。
我所處的北京前門證券營業部,處於東交民巷,距天安門廣場3分鍾步程,交通十分便捷。
營業部的老總知識淵博,每次他為我們開會我都意猶未盡,他給我們講工作時總是引出很多史實,比如由營銷人員講到長城,再從機動性講到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以騎兵為主的軍隊是怎樣戰勝以步兵為主的中原各個王朝。他說話風趣幽默,時常引得我們鬨堂大笑。
營業部的副總說話趁著穩健兼平易近人,為我們開會的時候也會講很多日常生活的事,自己辦的信用卡太多了用不過來,就給信用卡貼上紙,做成一副撲克牌。
營業部的分析師專業知識豐富,每周為客戶講解股票知識。如果你是剛剛入行,對股市了解不深,可以多和他們交流,他們定會盡力為你解答問題。我從進入公司到現在每周五下午3點都會去聽他們給股民講大盤走勢。不只是周五,每周末我們公司也有講座,可惜的是一般周末我要去銀行,沒法回公司聽課。如果你有空,周末過來聽聽也好。
我所在的團隊,從區域經理到每個經紀人,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樣親近。我們都以兄弟姐妹相稱,叫經理為哥。我到公司以後,小組長教我打領帶,指導我生活上的瑣事,他們都是很親近的領導。除此之外,組員們教我們在網上開發客戶,教我們電話營銷,教我們看股市變化,教我們去小區做宣傳...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知識,可以來我這里咨詢,我的個人資料中有我的聯系方式。我們歡迎你加入。

『叄』 郭鶴年怎樣擔綱糖業成為糖業霸主

郭鶴年的祖籍在中國福建省福州市。他的父親郭欽鑒於1909年出洋謀生,來到馬來西亞。先是當店員,後來自己開了家咖啡館,成了家。郭欽鑒的哥哥郭欽暖也在南洋,兄弟倆經過數年努力,共同創辦了以經營大米、大豆和糖為主的東升有限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鶴年是郭欽鑒的幼子,上面有兩個哥哥。他們的童年是幸福的,家境優裕,嚴父慈母,弟兄3個在新山市一家英文學校讀書。郭鶴年自幼聰明過人,而且非常好學。從英文學校畢業以後,他考入新加坡萊佛士學院。在求學期間,他刻苦發奮,博覽群書,學習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他在這兒還認識了一位對政治頗為熱衷的同學,即是日後成為「新加坡強人」的李光耀。

1945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寇入侵東南亞。馬來西亞也被日軍佔領,並實行軍管。郭欽鑒公司的大米生意被迫停止。禍不單行,不久,與郭欽鑒共同管理公司的侄兒郭鶴青又被日本憲兵扣押。公司只好關門,郭鶴年也被迫中途輟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郭欽鑒重整河山,再次開張。東升有限公司不僅恢復了生意,而且,由於他們的精心經營,市場不斷擴大,發展得很快。然而,好景不長,郭欽鑒本來身體就欠佳,又因多年創業操勞過度,終於一病不起,於1948年病故。

父親去世前不久,郭鶴年在新加坡獨自創辦了從事航運業的利克務公司。由於父親的病故,他只好又回到馬來西亞。

郭鶴年的母親鄭格如女士受過高等教育,是個識大體也很有眼光的聰慧女性,她不希望因為丈夫的死,使郭氏家族的事業分崩離析,建議郭鶴年與他的哥哥以及堂兄弟們互相幫助,大家擰成一股繩,聯手重新創業。成功之後,郭鶴年說:「母親對我今天的成就有很大的功勞,對兒子的管教非常嚴格,也是影響我一生最大的人。」

郭氏兄弟遵照母親的意見,集中了各自所得的遺產,並邀請堂兄弟們來共同商量,各人入股,於1949年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鶴年當時雖然才25歲,但他精明強干,博學多才,眾兄弟一致推舉他為公司的董事長。這樣,年紀輕輕的他便挑起了重擔,繼承父輩開創的基業,繼續經營大米、麵粉、豆類和糖。

與此同時,郭鶴年在新加坡創辦的利克務公司的業務也正常進行,而且越做越好,日漸紅火。1955年,郭鶴年將該公司改成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他同時兼管。

身居要職的郭鶴年深知自己的擔子重,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要進一步發展事業,還必須拓寬眼界。為此,他專程去英國做市場調查,並學習商務知識。

在倫敦,郭鶴年對英國人優秀的經營管理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通過認真的學習和調查研究,他發現了糖業的潛在能力。於是,他把精力集中起來,專門地對糖業的經營做了深入的調查,對糖業的貿易狀況有了更明確的認識。當時,馬來西亞人食用糖的大部分是從國外進口的,本國製糖業極為落後。郭鶴年決心抓住這個機會,大刀闊斧地干一番。

歐洲之行不僅大大地豐富了郭鶴年的商業知識,更重要的是給了他一個清醒的提示。1955年回國後,除了經營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外,他又在新山市創辦了明因私人有限公司,經營進出口貿易。50年代後期,郭鶴年開始著手致力於糖業經營。

1955年,郭鶴年回到馬來亞,他在柔佛新山成立民天有限公司,專門從事商品貿易的生意。

通過民天有限公司和原本已成立的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同時應用在倫敦學到的現代商業管理經驗,郭鶴年大膽地改變營業方針,開始設法從泰國大量輸入白米,分銷至新加坡、柔佛及馬來亞各大城小鎮。這也是郭鶴年家族事業的重要轉折點,也是該家族跨國化企業的牛刀初試。很快,郭鶴年在馬來亞生意場上建立起知名度和信譽。同行都知道,新山郭家那個從英國回來的「羅拔」(Robert Knob)長袖善舞,不可小覷。

郭鶴年堂兄郭鶴堯在談到郭氏發跡時指出:「郭氏集團能夠今日在本地及國際上大展拳腳、一帆風順,主要是郭鶴年的眼光及工商業才華造成的!」

郭鶴堯繼而稱:郭氏兄弟集團的真正盈利並不是來自米業,而是靠「工業」;首先是靠煉「糖」工業,而且郭氏兄弟集團的真正發跡期,前後只不過30年!

作為兄長評價堂弟的業績,如非心悅誠服,郭鶴堯要說出這樣的話是不容易的:「我應該很公平地指出,過去30年來,鶴年對工商業的許多准確分析、判斷和決定,造就了郭氏兄弟集團今日的局面。」

1957年馬來亞宣告獨立。為了改變單一制的殖民地經濟結構,實現經濟多元化,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馬來亞聯邦以及稍後的馬來西亞政府(新加坡獨立後易名)基本上沿襲了英國統治時期的「自由主義」經濟政策。1957年的「獨立憲法」默許非馬來人在經濟領域的活動自由,不受人為或法律上的干涉。從馬來亞1957年獨立後到1969,年「5·13」事件這段時間,被人稱為「馬來人的政治力量與華人的經濟力量相結合的時期」。

馬來西亞國內政治經濟形勢的相對穩定,為華人經濟發展,尤其是向現代工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他們在50年代初期從經營錫礦業、橡膠業以及商業所積累的資金,開始向工業製造業、建築業、地產業、製糖業、金融業、航運業和旅遊業等領域發展。在這遍地是金、充滿機會的年代,不少馬來西亞華人把握住快半拍商法,譜寫了一篇篇多姿多彩的傳奇故事。

就在郭鶴年在經營民天和郭氏兄弟公司的時候,發現糖價不斷飈升,幾乎使得每個經營白糖的經營者,都賺得盆滿缽滿。

一經了解,當時的食糖供應命脈,掌握在外國商家手裡,主要依賴進口。食糖的價格一度漲得怨聲載道,一磅樹膠的價格竟然不敵一磅食糖的價錢。

郭鶴年在英倫學習、考察期間發現食糖交易和期貨交易大有可為,心弦為之一動。

就在這一時刻,一位同郭鶴年有著廣泛業務往來的日本商人找到他:「郭先生,煉糖業在馬來亞很有發展前途,咱們聯手一起干吧。」

這個提議,令郭鶴年怦然心動。

因為馬來亞地處亞熱帶,具有種植甘蔗的優越條件。只不過沒有自己的煉糖廠,不得不依賴進口而受制於人。

因為此際首相東古·拉赫曼領導的政府擬訂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大力發展國內的工業。在這項計劃下,凡是被列入新興工業的領域,均可獲得極大的獎勵,其中包括免稅優惠措施。

與此同時,曾一度控制東南亞糖業市場的黃仲涵家族已在下坡路上越走越遠,逐步淡出這個領域,真空地帶誰來填補?

於是,郭鶴年決定投資煉糖業。

但是,不要忘記,郭鶴年雖說20餘歲就執掌家族經營的帥印,雖然他比家族其他成員見多識廣,讀過書,留過洋。華人家族畢竟有長幼尊卑的傳統,而且郭家人多想法也不少;更重要的當時郭鶴年雖具備大手筆運作的籌劃,但畢竟還沒有拿出響當當的傑作來。

因此,他對煉糖業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並同日本商家進行冗長的談判,一個揭開郭家事業發展新篇章的主意就在心底拍板。

在郭氏家族董事會上,郭鶴年向家族成員端出他的全盤計劃:將全部身家財產投資到「煉糖工業」上。

郭鶴堯是參加此次會議的成員之一。他在接受新加坡名記者馮仲漢的采訪時是這樣說的:

「我們家族的每一個成員都贊同鶴年的主張。當然大家都明白,那次的投資也是一個冒險,萬一失敗的話,所有郭氏家族累積了幾十年的財產都會全部化為烏有。」

而另一種說法則是:郭鶴年話音剛落,就出現贊成派和反對派,而且勢均力敵。

贊成者認為,鶴年計劃縝密可行,跟著他走沒錯。更重要的是眼下大馬商機難得,如不加以把握,郭氏家族難有出頭日。

反對者則言之鑿鑿:投資煉糖業在大馬史無先例,如今把全部身家都押在這上面,風險太大,這無異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萬一砸了就「玩完」。

郭鶴年條分縷析,侃侃而談:

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這些年來糖價一直飈升,而食糖供應的鑰匙掌握在外國商家手裡。如今大馬政府鼓勵國內企業界發展民族工業,並予以優惠,這種千載難逢的機遇,不迅速捕捉,可能轉瞬即逝。

所有身家押在煉糖業,正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兵法與商法同理,假如別人搶先從事煉糖業,我們隨後跟進,即使沒有風險,其利潤必然大打折扣。

我們現在不是要求穩,小打小鬧;我們要開創一個新世界。

郭鶴年不是滔滔不絕的演說家,然而他陳說煉糖業前景、風險結論有理有據,條條是道,極具說服力。

原來持肯定態度的家族成員更加放心,持有異議者也舉手錶決,全盤同意郭鶴年的決策,傾盡全力發展製糖業。

於是,馬來亞第一家白糖提煉廠在1961年誕生了。

這便是建於馬來亞檳城北賴的馬來亞製糖廠。它是郭鶴年家族與馬來亞聯邦土地發展局、三井物產和日新製糖公司合資創辦的。

郭氏家族為此注資60多萬馬幣。用郭鶴堯的話來說:當時這個數字對很多大財團來說根本就算不了什麼,可是對當時的郭氏家族,就非同小可了!我們當時只是一家米商。一家稍具規模的雜貨鋪而已。

觀察家認為,創辦製糖廠是郭鶴年家族事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分水嶺便是建廠前後。在興辦製糖廠之前,屬於郭氏蟄伏時期。而當他毅然興辦製糖廠並付諸實施,則是他朝著現代企業邁進的重要關頭,為他日後糖王的企業帝國奠定了基礎。

當第一批白晶晶的蔗糖從北賴製糖廠的流水線嘩嘩流出,郭鶴年隨手將一把糖放進杯子里,沖進一杯水,微微地呷了一口。這時,他心裡的感覺就跟口裡的味道一樣——甜極了。從此,郭鶴年確立了在世界食糖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在此後的一兩年間,郭鶴年在東南亞各地的食糖貿易異常活躍,常有大手筆表現。他向中美洲的古巴購糖,然後轉手賣給印尼;從泰國買入原糖,經過製糖提煉後通過有關渠道倒賣給中國。他低進高出,左右逢源,賺得盆缽皆滿。

這時,郭氏家族原來對投資糖廠持有不同看法的成員,都慶幸沒有堅持自己的看法,慶幸遵從鶴年的決策,郭氏家族事業才能開辟出一條致富新路。

60年代的整整10年,是郭鶴年全力投入食糖生意的10年。

馬來西亞在傳統上是一個以錫礦和樹膠立國的國家,至於食糖,一向是依靠進口,因為一無種植甘蔗的基地,二無煉糖廠,因此,食糖的供應權都控制在外國商家的手中。

郭鶴年投資搞煉糖廠,可以自己提煉白糖,然而仍需從國外進口原糖,仍然受到外國商家的控制。

要想在糖業上進一步發展,必須跨越這個障礙,自己生產原糖,郭鶴年敏銳地看到了這一點。

況且,馬來西亞本身並非沒有種植甘蔗的條件,只是因為獨立前殖民統治下經濟畸形發展,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必須建立自己的種植基地,這個地方必須有大片的荒地待開墾,土地的價格又不太貴。

郭鶴年的目光落在馬來半島最北端一個不起眼的小州上。英國人統治時把它叫做「Perlis」,譯音過來就是玻璃市,這「市」字經常給人誤解,其實它並無市鎮的意思。玻璃市州是全國最小的州,面積為795平方公里。它毗鄰泰國,人煙稀少,經濟不發達,有大片的森林地待開發,這是郭鶴年建立他的種植基地的理想地點。

1973年正是世界市場上白糖價格飛漲的時候。蔗園這個時候開始收獲,無疑給郭鶴年的生意注入了一支興奮劑。

在邊建種植基地的同時,郭鶴年一邊在世界糖業市場呼風喚雨,屢有上乘表演。

1970年,世界食糖市場醞釀著一場風暴。很多人看到的是歌舞昇平的日子,以為糖價還是像以前那樣小幅的波動,不以為意。而郭鶴年就像一隻有著一雙銳利眼睛的鷹隼,看到糖市上漲的先兆。

於是,他將在倫敦學到的期貨交易的方法運用於實踐中。他搶在世界糖價上漲之前,收購了大批原糖,並投巨資於白糖期貨交易。隨著糖價的上漲,人們發現「羅拔·郭」手中擁有大量的食糖。

據說,僅此一役,就為郭鶴年賺得600萬馬元的入項,令國際食糖交易市場的資深人士刮目相看。

到了1971年,郭鶴年家族已控制了大馬來西亞(東、西馬)原糖進口的80%。

1972年3月30日,郭鶴年領銜的玻璃市種植有限公司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主要交易板掛牌上市。

1973年,郭鶴年的「糖王」地位得到真正的確認。他不但擁有自己的煉糖廠,而且有自己可靠的原料基地。

說來也巧,1973年正是世界糖市好價錢的時節,源源的甘蔗送到煉糖廠,然後變成白色的食糖,變成一捆捆馬幣、美元。

玻璃市種植園的收獲的意義,還不在於為郭鶴年賺得盆滿缽滿。同時,它還有另一層的意義:以前從未大面積種植甘蔗的馬來西亞,其食糖供應已經自給自足。

擁有自己的蔗糖種植基地和煉糖廠,郭鶴年在糖業界的發言權更大了。他成為倫敦糖業聯合會的會員,同美國、古巴等國的糖商和機構也關系密切,往來頻繁。他的名字,不僅為馬來西亞和東南亞商界和糖業界人士所熟悉,就是在國際糖業經濟中也是大名鼎鼎的金字招牌。

70年代初期,郭鶴年不僅控制了馬來西亞、新加坡80%的糖業市場,還把他的產糖業務擴展到印尼、泰國、菲律賓乃至中國等國家。

1979年9月,在印尼蘇門答臘的楠榜舉行了郭鶴年集團所屬的石頭山種植園的開業典禮。人們注意到,印尼總統蘇哈托出席了這一典禮,並手持金剪刀為之剪綵。

郭鶴年在糖業界呼風喚雨、氣勢如虹可見一斑。

玻璃市種植園是郭鶴年「初戀」的一個重要結晶。這個寧馨兒,使郭鶴年在商界首度加冠晉冕。

1976年,郭鶴年通過玻璃市種植園有限公司發動了一場倒置收購行動,從而使馬來西亞製糖廠成為玻璃市種植園有限公司的一家子公司。這樣,玻璃市種植園有限公司就成為郭鶴年以糖業為主的商業艦隊,其經營項目包括糖的生產、提煉以及銷售等各個領域。

六七十年代,無疑是馬來西亞乃至東南亞糖業貿易的黃金時代。在這20年間,郭鶴年集團控制了馬來西亞食糖市場份額的80%以上。

倫敦同業界估計,郭氏兄弟集團在全盛時期頻頻出擊,風頭強勁,在國際市場1600萬噸食糖的交易中,該集團無論是現貨交易還是買賣期貨,乃至充作中間人抽取傭金,都能游刃有餘,立於不敗之地,並有效地控制了150萬噸食糖的交易量。

有人甚至驚嘆:糖業天下,郭氏幾乎佔了一成。

於是,「大馬糖王」、「亞洲糖王」的封號,自然非他莫屬。

『肆』 什麼是期貨居間人

期貨居間人就是為投資者向期貨公司介紹期貨開戶或提供開戶機會的個人回或機構,介紹來的答客戶交易手續費按一定比例為居間人提成。
期貨居間人的主要職責,宣傳期貨市場,樹立期貨公司的品牌形象。居間人的首要任務是讓投資者了解、認識期貨市場的功能,同時推銷所簽約的期貨公司的品牌。利用自身的資源網路開發客戶。期貨居間人幅射面廣,可以形成市場開發網路,為期貨公司提供大量的客戶資源。對期貨公司而言,作為期貨公司營銷的重要補充,期貨公司通過居間人發掘客戶和可參與期貨交易的資金,從而達到擴大成交量和增加手續費收入的目的,同時通過居間人對客戶的集中代理,既方便了公司對客戶的管理,也節約了有限的場地資源。此外,期貨居間人為期貨公司節省了不小的人力成本。所以在當前期期貨經紀業務競爭非常激烈的今天,期貨公司非常重視期貨居間人的招聘與合作。

閱讀全文

與期貨中間人抽佣比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有名的金融機構 瀏覽:315
上海大易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177
萬達期貨白糖虧損 瀏覽:996
外匯中線交易技巧 瀏覽:558
紙金今日價格 瀏覽:965
北京小狗科技融資 瀏覽:170
存銀行利息太少怎樣理財 瀏覽:127
中國航天集團旗下公司 瀏覽:107
觀視頻股票 瀏覽:748
投資理財黃金言論 瀏覽:620
證券公司怎麼那麼多 瀏覽:770
期貨中間人抽佣比例 瀏覽:173
新華社是上市公司嗎 瀏覽:304
流資貸款 瀏覽:584
貸款還完了解除抵押 瀏覽:336
復合式杠桿垃圾桶 瀏覽:490
企業融資需要遵循的原則 瀏覽:670
國有企業資產融資發展匯報 瀏覽:777
方正證券副總裁 瀏覽:975
上市公司提供財務報表虛假的法律後果 瀏覽:626